美苏之间的冷战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曾经的巨无霸苏联也已经被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拖得分崩离析,美苏冷战是怎样形成的,它又是经历怎样的发展过程,苏联为什么被美国拖垮?最终走向分裂的道路,今天我将与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一话题。
美苏冷战是在特殊的历史发生的,主要体现为美苏两国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对抗,但根本上是经济实力和体制的较量。美苏冷战(或美苏争霸)的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开始至1961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为遇制与反遏制阶段。其间,苏联试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但美国占优该阶段的美苏贸易较少,美国对苏联采取贸易歧视和禁运政策。第二阶段是1962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为美苏关系缓和阶段。苏联处于攻势,美国战略收缩,美苏出于各自经济需要,贸易活动增加。该阶段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1991年年底,为美苏再度对峙及和平演变阶段。苏联全面收缩,军备竞赛最终拖垮了苏联经济,过快过急的政治改革动摇了苏联政权,最终以苏联解体告终,世界进入一超多强格局。
一、遏制与反遏制阶段
(一)冷战的起源:铁幕演说、凯南电报、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雅尔塔会议名为美苏合作,实际上是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奠定了战后两国“分手”的基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苏联实力迅速增强,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伴随战时同盟关系的结束及两国间利益、意识形态的冲突,美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和意识形态等全方位的对抗逐步形成。美国方面,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导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同时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以经济自由化为旗帜,建立了有利于美国的国际货币、金融和贸易秩序。苏联方面,其军事实力大增,国民经济恢复,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尽管苏联的国民经济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约有3.2万个工矿企业被战争摧毁,国民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但是军事力量的迅速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超一流的军事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从德国获取超过上百亿美元的赔款和200多万战俘,为苏联经济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1944年,苏联全国工业生产能力已恢复至战前水平。
1946年,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8000字长电报,分析苏联对美政策背后的根源,成为美国政府制定对苏遏制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凯南指出,苏联“由来已久的不安全感”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导致其存在不断扩张的动机。对此,美国应当放弃短期的、急功近利的做法,而应当采取“长期、耐心而又坚定、警惕的政策”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
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强调美国必须对陷入危机的国家予以支援,帮助各国人民摆脱极权体制的控制,保障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这便是著名的“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进一步推动了美苏的对立,是冷战形成的重要原因。
1947年6月,为了进一步巩固美国在欧洲的势力,增强资本主义阵营的向心力,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大规模援助欧洲经济的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该计划一是通过经济援助使美元深入欧洲,控制欧洲经济发展;二是扶植西欧经济,在推动西欧各国联合的基础上使之成为遏制苏联集团的力量。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1952年美国向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提供援助共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与,10%是贷款。①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走出了战后经济困难的困境,开启了欧洲发展的“黄金二十年”。苏联的盟国大多担心被苏联误解而并未参加马歇尔计划,因此,马歇尔计划加剧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分裂。至此,美国已经完全抛弃了战时与苏联的结盟政策,对苏的遏制政策基本成型。
为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苏联在东欧进行整肃运动,增强东欧国家对苏联的向心力,同时迅速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这一系列协定被称为“莫洛托夫计划”。此计划加强了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经济联系,削弱了东欧国家同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1949年,苏联联合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伐克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强化成员国在生产和交换领域的关系,强调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协调各国经济,由双边贸易发展为多边贸易。1952年,斯大林在给《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意见中,提出了“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着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贸关系,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共同对抗西方国家。
(二)柏林危机标志着美苏对立加深
1948年发生的柏林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阵营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虽然危机最终和平解决,但这次交锋使得美苏的对立加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美、法、苏四国联合发布了《关于德国占领区的声明》和《关于德国管制机构的声明》,确定了四国共管德里约制度框架。按照声明约定,美、英、法、苏各自划定了占领区,其中大柏林地区被分为西方国家占领的西柏林和苏联占领的东柏林,但整个大柏林地区位于苏占区的范围内。美、英、法三国将其占领区进行了台并,并打算在占领区内推行马歇尔计划。这一行动招致苏联的强烈不满,认为这样的“单独行动”严重违反了两个声明的精神。但美国继续推动计划,并开始与英国、法国等商议建立联邦德国的相关事宜。1948年6月30日,为了抗议并施压美国,苏联以“技术上的困难”为由封闭了柏林与西方占领区之间的一切陆路交通。由于柏林当时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苏军对柏林的封锁瞬间使柏林陷入危机之中。
面对苏联发起的挑战,美国决定通过空投的方式向柏林地区运送物资。长时间、高强度的运送计划使得苏联的封锁行动不仅没能争得外交上的主动,反而让西柏林的德国人更加意识到美国援助的重要性,并在道义上感谢美国。更重要的是,由于苏联占领的东柏林的经济结构与苏联类似,存在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问题,封锁柏林的行动加剧了东柏林生活物资匮乏,东柏林人逃往西柏林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斯大林不得不考虑和平解决柏林问题。1949年,经过磋商,苏、美英、法四国联合发布《关于德国及柏林问题的联合公报》,宣布解除柏林地区的交通管制,柏林危机和平解决。
柏林危机虽然以和平方式结束,但美苏之间的深层次问题却并未解决。相反,柏林危机加剧了美苏的分歧和紧张局势,使得双方的遏制政策进一步升级。
(三)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双方总体呈现激烈对立状态,但也有阶段性局部缓和。
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美国和西欧国家结成北大西洋联盟。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确立。美苏双方总体呈现激烈对立状态,但也有阶段性局部缓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苏联分别是战争的直接发起方和间接参与方,双方对立加剧,国际形势紧张。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苏联对外改策略有缓和。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十大上提出“三和路线”,即“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强调缓和国际局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主张通过“缓和”来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1955年,美、苏、英、法四国在日内瓦举行最高级别会晤,苏联和联邦德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苏关系阶段性缓和。但由于1956年苏联进军匈牙利等一系列冲突,美苏关系重新紧张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四)美苏经济冷战格局的形成
随着美苏两国对抗局势的形成,经济上的对立也逐步加深,美苏经贸关系服从政治斗争的需要。美苏之间最惠国待遇问题及高科技禁运问题,成为美国日后与苏联展开贸易谈判的重要筹码。
(1)贸易歧视。美国从严把控对苏联的进出口货物贸易,取消最惠国待遇。1951年6月,美国通过了《1951年贸易协议的附加法令》,将1930年关税条例第350条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苏联以及被外国改府或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组织所统治与控制的国家和地区,取消对这些国家的最惠国待遇;限制从苏联进口,并对自苏联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严格限制美国向苏联出口,也不提供向苏联出口的信货担保。
(2)禁运政策。美国对苏联实行战略物资、高科技严格禁运政策,以遏制其军事力量的迅速发展。1948年,由美国牵头,英、法、意等7个国家联合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随后扩大到17个同盟国。1950年“巴统”协商团体执行机构正式定名为“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 Cocom),具体负责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禁运。“巴统”作为美国推行冷战战略的新工具,旨在遏制与军事战略有关的武器、技术和物资向东方出口,打击东方阵营。美国联合西欧等盟友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包围圈。
冷战初期美国将第703号公法(规定总统可禁止或削减军事设备军品、机械等相关材料、技术等商品性出口)稍作修改并把管制对象设为苏联,并出台出口管制清单。清单将管制物资分为两类,第一类全面禁运,称为“1A”物资,包括主要用于制造武器等的原料及设备、技术先进的样机及高技术产品、苏联及东欧国家扩大战争潜力所必需和短缺的原料设备共167种;第二类限制出口数量,称为“1B”物资,包括工业原料(铅、铜、锌等)和基础设施(卡车、火车等)共288种1949年2月,美国出台了《出口管制法》,将除加拿大外的国家按出严格程度分为7组,均实行出口许可制度。一系列措施的根本目的是防止有利于苏联军事、经济发展的资源流入苏联、东欧地区。
二、美苏关系缓和阶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国内环境均出现明显变化,经济形势恶化国内领导人更替,同时国际环境上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离心倾向增强,使得两国都希望缓和双边关系。从国内看,经济上,美国陷人“滞胀”,苏联受制于畸形的经济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日益力不从心;军事上,美苏核均势局面形成,美国战略优势地位难以维系。从国际看,资本主义阵营中日本、西欧国家经济政治独立性增强,对苏贸易往来日益密切;社会主义阵营内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边境剑拔弩张。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在此背景下,美苏贸易关系逐渐缓和,美国对苏贸易管制放松,通过补偿贸易实现双方利益诉求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粮食和石油贸易日益频繁。
(一)将世界拖入核战争边缘的古巴导弹危机
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军推翻了独裁军政府的统治,建立了革命政权。在得知古巴日益高涨的反美情绪后,赫鲁晓夫认为这是苏联遏制美国的重要机遇。不久,苏联开始向古巴输送部分常规武器。1962年,赫鲁晓夫提议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认为这既能对美国形成重要战略威胁,也是对美国在土耳其建立导弹基地威胁苏联安全的回应。1962年9月初,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巡航导弹等进攻性武器。肯尼迪发表公开电视讲话称苏联的这一举动是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美洲和平的极大威胁,美国对此完全不能接受并下令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大批美国舰队集结在加勒比海域,美苏走到了核战争的边缘。基于此时美苏力量对比,美国的强硬态度及对核战争毁来性后果的预计,苏联提出希望通过谈判方式和平解决危机。苏联提出愿意从古巴撤军,但条件是美国不干涉古巴内政,不侵略古巴,同时拆除美国在土耳其的导弹基地。肯尼迪认为在这一局面下,阻止一场核战争的重要性远高于土耳其的导弹基地,因此很快与苏联达成一致,古巴导弹危机最终和平结束。
古巴导弹危机让美苏都认识到核时代战争的高度危险性和维持双边关系稳定的必要性,为双方在20世纪60-70年代缓和双边关系提供了基础。1963年,美、英、苏三国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成为美苏关系阶段缓和的重要象征
(二)美苏国内问题加重,缓和意愿增强
20世纪70年代苏联国内经济问题加重,70年代中后期苏联经济增速下行,苏联的经济结构长期面临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受制于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仍面临诸多困难。农业方面苏联“九五”期间,粮食连续四年减产,加上饲料用粮和战略储备需要,苏联缺粮问题严重。技术方面,苏联在军事和空间技术领域领先,应用技术较为落后。苏联经济孤立于全球经济体系的做法越来越难以维持,苏联急需外部资金及技术。据联合国统计司和俄罗斯统计署数据,1978年苏联经济总量开始落后于日本,仅相当于美国的35.7%,人均GDP更是与美国相差甚远。
美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遭受挑战,受越南战争、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财政赤字高企,经济陷入“滞胀”。从外部看,20世纪50-70年代日德快速崛起,抢占美国产品市场,美国贸易顺差逐步下降甚至出现逆差,一方面,战后利用海外廉价能源高速发展的模式已接近尾声,钢铁业、汽车业增速放缓,产业经济结构亟待变革;另一方面,新的科技创新推动力短期内无法转换成生产力,微电子技术与生物工程尚在探索阶段,计算机、电视机、民航业主导的新时代还未到来,经济增速逐步放缓。1970年美国实际GDP增速放缓至0.2%,在传统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尼克松政府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1971年年初美联储连续五次降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6%降至4.75%,实际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4%。同时,尼克松政府倡导的“新经济政策”,实质为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尽管存在工资和价格管制,但物价仍快速上涨。此外,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贬值叠加1973年年末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致使能源价格迅速抬升,这进一步刺激物价飙升,经济生产受创,CPI同比在1974年抬升至12%。1974-1975年以及1980-1982年,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在此背景下,发展对苏贸易,可以缓和美国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情况,拉动国内就业增长。美苏核均势局面形成,美国战略优势地位难以维系,长期军备竟赛加重两国财政负担。1962年美苏洲际导弹之比为294:75,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核军备建设力度持续加大,以寻求和美国实现核均势。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完成部署了新一代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并在核武器数量上实现了与美国的均势。核均势改变了美苏军事力量对比,美国优势不再。双方在核军备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协议,1968年《防止核扩散条约》、1972年《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推动了双方关系缓和,但后续核谈判的失败导致了双方在20世纪70年代末关系的急剧恶化。
(三)两大阵营内部分化
日本在“经济立国”“贸易立国”等战略的指导下,经济迅速发展至1968年成为西方国家中第二大经济体。在马歇尔计划的推动下,西欧在经济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其国内生产总值从20世纪50年代相当于美国的57.2%上升到1969年的72.5%。政治上,西欧进一步推进联合,试图摆脱美国影响的倾向上升。在对苏关系上,法德两国积极推动与苏联的外交关系缓和。
中苏曾一度保持了密切的关系,但在20世纪60年代因为意识形态分歧而迅速恶化,从口头论战发展到公开的武装对抗。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爆发武装冲突,互有伤亡,中苏同盟彻底破裂。中苏关系破裂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而且改变了国际社会一直盛行的以意识形态划分界限的关系格局。此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均和中苏关系恶化具有内在联系。
(四)美苏贸易有所增长,缓和态势明显。
美苏领导人将经济、外交政策由绝对孤立转向缓和,冷战进入相对缓和期。尼克松时期,美国推行以发展美苏经济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缓和方针,并对苏联实施“诱导式经济外交”。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处理西方关系时秉持“和平共处”的方针,在其执政后期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才转向积极进攻。双方贸易联系增强,主要表现为贸易管制缓和、补偿贸易增加、科学合作与交流增强、粮食和石油贸易日益频繁等。1973年美苏进出口贸易额为116亿卢布,比1972年增加116%,20世纪60年代美苏贸易额合计为93亿卢布,70年代上升为1282亿卢布。
(1)贸易管制缓和。在缓和美苏关系的方针下,1969年美国出台的《出口管理法》以高新技术转让限制取代了全面战略物资出口限制放松了一般技术和商品的限制,并利用“巴统”的例外条款扩大禁运物资和限运物资的出口。在此期间,美苏粮食贸易与能源贸易也有所缓和。苏联希望通过从美国进口大量农产品以增加粮食战略储备,美国则希望借由进口苏联石油来拓宽能源进口渠道。
(2)补偿贸易。苏美之间的补偿贸易主要集中在化工,汽车制造等生产领域,主要形式为以产品换设备,苏联利用美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美国利用苏联廉价资源进行生产。
(3)科学合作与交流。1972-1974年,美苏四次首脑会谈期间达成多项科技合作协定,包括和平利用原子能、宇宙航空、海洋考察医疗保健等领域。除官方合作外,苏联与美国公司在1974-1975年间共签署了约40项科技合作协定,涉及航空航天及电子计算机等诸多领域,极大地带动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三、美苏再度对峙及和平演变阶段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是转折点,伴随中美正式建交,美苏再度对峙。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政策,同时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综合国力大幅削弱,最终解体。
(一)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政变。由于该党历史上与克格勃存在密切联系,新政府受到苏联的欢迎,但是人民民主党内部很快分裂为两派,各地反政府武装此起彼伏。为稳定阿富汗局势,1979年苏军出兵阿富汗进行武装干预,阿富汗的国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从国内看,反政府武装基于民族主义情绪,将苏军的进驻视为入侵,境内武装叛乱更加活跃。从国际看,美国谴责苏军进驻阿富汗是对阿富汗内政的粗暴干预,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制裁苏联。同时,美国还大量资助阿富汗的反政府武装。阿富汗战争重新加剧了美苏的对抗,极大地增加了苏联的军费开支,给苏联脆弱的国内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并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的核武器数量超过美国,为了继续遏制苏联,美国总统里根提出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即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美国计划耗资8000亿—10000亿美元,在太空建立由侦察卫星、反导卫星、定向能武器等组成的导弹武器防御系统,在太空拦截苏联的核导弹和航天器,从而对抗苏联的核优势。如果苏联不加以防范,一且美国真正完成计划,苏联面临的威胁将是致命的。在冷战思维的驱使下,苏联领导人决定进一步加大军事力量的投人,维护苏联的优势地位。然而军费的进一步上涨,重工业投资持续增加,经济结构持续恶化,加上对外贸易骤减给苏联经济以严重打击,并最终给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埋下种子。
(二)美国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苏联迅速解体。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逐渐摆脱滞胀,但苏联经济持续低迷,里根上台后,采用供给学派观点,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摆脱经济滞胀状态。在经济和军事实力恢复后,美国倾向于与苏联领导人接触以谋求在武器控制上取得突破。而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经济已经滑入“危机的边缘”,经济增速自7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下滑,进入80年代下滑速度进一步加快,劳动生产率下降,财政赤字严峻,恶性通货膨胀发生,卢布急剧贬值。在苏联逐渐失去与美国抗衡的实力的背景下,1985年里根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会谈,逐步结束双方对抗状态。 在美国舆论的攻势下,苏联上下对自身体制的信心逐渐瓦解。政府错误决策,快速私有化,外资急速涌入。1988年5月《合营法》实施第一次允许制造业、服务业与外贸部门中私营成分的出现。随后,苏联基本取消了对外国资本的限制。1990年8月,戈尔巴乔夫提出将非国有化视作最重要的任务,意图通过私有化,提高国有企业效率,提升科技水平。为推行非国有化,苏联政府将国企资产折算为有价证券分发给苏联人民,并组建交易市场,使有价证券自由流通,从而使苏联可以举过渡到市场化阶段。 苏联的私有化改革为美国攫取苏联财产提供契机,美国通过独资和合资的方式,在苏联成立了大量的“皮包银行”,利用苏联人民对西方体制的盲目崇拜并通过灰色手段提高利息费用,从苏联居民、企业及金融机构大量借贷卢布,用于购买居民的有价证券,从而掌控了苏联大部分的国有资产。
卢布崩盘使美国以较小的成本获取苏联70多年的发展成果。美国在获取苏联的资产后,仍面临偿还巨额本息的压力。苏联本可通过严控汇率迫使美国偿还巨额本息予以反制,但是1989年苏联国家银行正式宣布,苏联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转为双重汇率制,基本放弃对外汇市场的监管,导致民众大量挤兑,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卢布急剧崩盘,迅速贬值。苏联人民出售有价证券获得的卢布急剧贬值,而有价证券代表的国有资产此时已归美国所有;苏联金融体制完全崩溃,货币主权既失无力削减,社会动荡;美国的“皮包银行”借贷的巨额债务大幅贬值,仅需少量美元即可兑换。
(三)美苏贸易收缩,美国对苏贸易制裁加剧
美苏贸易关系始终受双方政治军事关系的支配,美苏发展贸易的先决条件便是政治上的合作与军事上的收缩。该阶段苏联在亚非拉地区的扩张对美国的霸权利益和国际战略构成严峻挑战,因而美国开始在贸易领域对苏联实行全方位出口管制,精准打击粮食和石油领域,实行包围式打击,从而彻底拖垮苏联经济。
(1)全方位出口管制。其一,美国对苏联进行粮食及天然气管道设备禁运,并对苏联执行无例外政策,即美国不向苏联出口巴统管制清单物品,该项政策直到1989年才被取消。其二,美国利用巴统加强对苏联的战略物资与高新技术管制。1982年,美国与巴统成员国终止履行与苏联集团的各种贸易协定,并增加58个项目列入巴统管制清单包括宇航船、机器人、浮动船坞、海上油气开采技术等物资和技术1984年,巴统进一步强化对通信技术设备的管制,并重点限制与禁运物资相关的开发软件。
(2)精准打击重点领域。粮食作为苏联的稀缺物品和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资,美苏贸易关系恶化后,粮食领域首当其冲。石油作为苏联出口创汇的重要物品也成为美国的重点打击对象。
(3)包围式制裁。美国联合西欧、日本及其他巴统成员国、类巴统成员国对苏联实行包围式打击,切断苏联同多国的贸易往来。
(图片来自网络,希望与朋友一起探讨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