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过去有种农活叫“上河工”,你知道是什么吗?

过去有种农活叫“上河工”,你知道是什么吗?

2020-09-11 10:02阅读(103)

过去有种农活叫“上河工”,你知道是什么吗?:上河工,也叫挖河或挑河。是6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农村 兴修水利最繁重的一项劳动。每年到小麦种完时,农村农闲了

1

上河工,也叫挖河或挑河。是6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农村 兴修水利最繁重的一项劳动。每年到小麦种完时,农村农闲了,上级领导就安排到河工上去干活了,那时候没有什么挖河机械,全靠人工开挖,那个场面真的是特别壮观呀,可以说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为过。

我们阜阳城北有一条河,叫“茨淮新河”,为了减轻沙颍河从颍河闸泄洪不畅的压力,就是农民从平地上挖出来的一条新河,当时还是生产队时期,每个生产队都派人去挖河了,因为路途远,工期紧,吃住基本上都是在工地上,有时候夜里还要加班,天不亮还要起来干活,他们每天休息时间大概只有六个小时左右。那时候生活艰苦,吃肉的时候不多,基本上都是吃面食,馒头随便吃,青菜就是常吃的青菜,住的都是用茅草做的鞍棚,下面铺上麦秸或者稻草,很多人在一起滚大铺睡,对现在的小青年来说,这种条件是不敢想象的,他们也吃不了这个苦。去干活的人是没有工钱的,都是生产队给工分,和在生产队干活的工分是一样的,上级是没有补贴的。那时候挖河的工具简单,只有小推车,板车,两人抬,前后挖了八个冬天,终于挖好了!

记得85年,种完小麦农闲时间,我家前面有几里路远,有一条河叫泉河,也就是泉河改道工程,把大弯河道改直了,用了两个冬季,由于河道挖的深,板车用不上,只能用人工挑,两人抬的方法进行操作,你们想象一下,一人挑或者两人抬,爬上100到200米元的堤坝上,去把土倒掉,一天下来体力要消耗多少?吃的还要自己从家里带,中午吃饭就吃你自己带的干粮,你带什么你吃什么,不带你就饿着,渴了就喝口河里的泉水。每家都要去人的,如果不去的话,你就要拿钱出来,别人去帮你出工挖河。

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去,不到天黑回不来。我当时在城里干活,上河工都是我妻子去的,当时我父亲带着我妻子,还有我妹妹一起去河工上干活。我的孩子当时两岁左右,我老妈一个人在家里照顾着,一天也吃不到奶,老妈都是用米粥喂他,到天黑妻子回来以后才能喂他奶吃,这样坚持一直干了两个多月,一直到下大雪,不能干为止。天晴条件好了,又继续干直到把河道挖好修成为止。那时候上河工都是免费的,都是无偿的,不去还要扣钱。现在这个社会真好,种地不需要交公粮,不收提留款,感谢胡主席,感谢习主席!

2

上河工是七十年代时期的一种叫法,一直是老百姓对水利工作的一种称谓,用现在的说法就叫农村水利建设工程任务。那些年代的深秋以后,农民没有了生产任务,所有的麦子已经安种完毕,这时候小至生产队的沟渠建设,大到公社的库区建设,还有省级的入江河道和内外运河的清淤工程。这些工作的任务都是在冬天的时候进行,而且是力气活,在那些年上河工的人们,有的还献出了生命。

上河工说的最直白的话也叫挑泥土的,在贫穷的年代上河工的人是非常的辛苦,一个是挖铁锹,另一个就肩担挑,高级一点的就是独轮车推的。当时的条件太差,使用车子的很少,都是人工劳作的。挖土和肩挑的人都是互相交换着干的。

在经济最困难时期,外出上河工是人人都怕的,衣服单薄,过的生活比在家里的人强一点,在家里的人吃了上顿没下顿,而上河工的人一天能有三顿的稀饭喝,还是每个生产队必须要保证前方供给的重要任务!

上河工最怕的是清淤泥,冬天没有橡胶雨靴,光着腿脚干河工,又冻又饿又冷的河工是我们的父辈们干过的,在越穷越光荣的年代是拿生命在拚的!我们村里当时有一家穷的要饭了,男人高子不高,外出上河工时上身穿一件烂棉袄,下着一条单衣裤,大冬天的赤着双脚在大堤上挑个泥担子,都抗不住寒,只有拚命的吆喝着本地的民俗号子,整个工地就数他的叫声最高,当时引起了县里的领导的注意,来到跟前一看,看到这位破袄单裤又赤脚的中年汉子,领导泪水直流,现场表扬,最特殊的是亲手送了一双解放鞋给这位农民,在当时传为领导关心百姓的佳话。可见当时的人是多么的艰苦。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了七O年代未,兴修水利在全国来说,大型的库区都以全部完成了。

八O年代以后就是我们这代的青年人了,我有辛参加了两个月的平地开河的工程,生活无忧穿的也暖,年轻人刚开始只当玩的,在工地上挑土的头三天还好,后来基础出来了,开始挑担子爬坡了,这时候人就受罪了,老话说能挑不能挑,一头两大锹,一担土挑着爬坡,欢腿发酸,到了顶上倒了土以后,一身轻松,腿也不酸了。

这个挑担爬坡活是最辛苦的,开挖的河道两边都是坡,由小坡到大坡,越来越高。先是斜着爬坡,最后是走\"之\"字形的斜坡才能达到坡顶,这个的工作越到最后越艰难,最后一担土挑到顶上都不想下去了,难怪老一辈人说那是送人命的活呀!

这是我干过最重的一次外出劳工,以后也没有大工程了,本地的河工都是本村的工程,父辈们在生活的后勤上搞的十分的丰富,也不觉得累了。现在随着机械化的发展,更加的科学化了,推土机和挖土机成了承担工程的主要作业手了,大小工程都是由国家出资,由机械操作,很少使用人工劳作,即使用到人工的辅助劳作,也只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了。

3

上河工,也叫挖河,是几十年前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一项重要的农事,也是最苦最累的“农活”。每年到冬天农闲时节,就会发动群众大搞水利建设,根据工程需要,或疏浚河道,或河道清淤,或开挖新河,反正不会闲着。由于生产力较低,那时候的大小河道基本都是靠人海战术挖出来的,工地上黑压压的一片,密密麻麻几乎是人挨着人。但那时候虽然工程进度不如现在快,质量却很高,现在使用的许多河道还都是那个年代人工的杰作。

  一般上河工的都是18至45周岁的男青壮劳力,超过45周岁就不用出河工了。根据上级部门的分派,每年上河工的任务不同,远近不一,有时离家较远,有时离家近,有时是疏浚河道,有时是河道清淤,有时是开挖新河。

  每次上河工之前,都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木制小推车,装土用的偏篓,铲土用的铁锨等都要检查好,再看看轮胎有无破损漏气,如果有马上维修好,以免挖河时抛锚耽误时间。一切准备妥当后,把被褥、生活用品等,往小推车偏篓里一放,推着小推车就上路了,一般两名河工配备一辆小推车。那时,由于村里没有机动车,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路程,都是自己步行推着小推车去上河工。

《西安晚报》 2020年04月25日 悦读周刊 《上河工》 宋振东

4

上河工在我们这叫民工也叫上水利工地。

当年每到9一10月份,就全体上水利,除妇女劳力外,当时的大队分任务,哪个生产队要上多少民工。

农民梱起被服带上几件替洗衣服,还带上大米,炒一罐子腌菜就上工地去了。有的是去水库修建砠埂,有的是去挖河床,有的是去某地修公路,等等水利工程。那时都是义务没人付报酬的,农民上工地原小队记工分。

至今还有亲身经历过的人,现今大概都有60多岁了。提起当年上河工也好,水利民工也好,他们都身有体会。所干的活全都是苦活累人的活。

我们村有位现也60多岁,人们送他一个定语,说他是水库里長大的。这人是大家上马去工地,他在数,年终下马年后又常年施工又有他。他一年到头就在上河工的队列里。直到改革开放后,他才作此告别。

看起来当年开河修水利,为今天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只不过是那时的上河工确实太苦太累。时至今日连退休金都不能领到,这个人群感到有点遗憾。

但是他们看到了曙光,享受了新生活,也就把遗憾埋在了心底。

致于上河工指的什么,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只有亲身经历过的老人,经口述传授后来人也许了解。

看看今天吧,三峡工程,国家定点工程,就说今年武汉在国家统调之下,为战胜新冠疫情,几天内建起雷神火神两大医院,还有许多方舱医院,这么大的工程,干活的人都给付报酬。这说明了国家之強大!

我想当年的上河工,可以一去再难回返了吧!

5

回答,你好,我是快乐垂钓,请看视频回答。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95301b8cc1b4c0cb01110291c185c86\

6

大家好!我是刘云刘云自媒体。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上河工这个农活过去我就干过。这是过去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农村在冬季农闲时由上级(人民公社)派下来的差事。就是开挖新河或者修整河道,包括清河於。上河工的社员都是青壮年人。一般这个上河工呀都比较远,需要带着挖河的工具如架子车啊铁锨呀泥兜呀木杠之类的。并且还需要带着工棚在工地住扎,再有就是还要带着吃的面呀油呀盐呀菜这些,当然还有锅炉碗筷之类的。上河工这个活比较累,纯人工活。三五人一组用架子车拉土,也有靠肩膀抬的土,非常辛苦。不像现在有挖掘机,纯机械化。在河工工地上,一开工你放眼望去,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甚是壮观。还有就是工地一开工就给你分工分组,看谁先干完,并且干完以后上面还有人来验工,不符合要求的还要再复工。等完全符合要求以后就可以开拔回家了。好了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





7

上河工,在我们莱西有个更贴切的称谓,叫战山河。那时候莱西还种植水稻,兴修水利是很重要的工作。不仅仅是秋冬农闲的时候,平时也会抽调各村青壮年劳动力出工。

“战山河”的骨干力量以退伍,复员军人为主。而且采用部队的称谓,基层单位连长,指导员负责制。

战山河的任务,除了本乡镇的水利维护,修建。还会集中进行县重点工程的建设。象莱西的产芝水库。就是调集全县范围的壮工完成的。那时候没有挖掘机,铲车,拖拉机应该有的,改造水库拖拉机不一定能用上。人力小车为主。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水库覆盖南面半个县城的耕地浇灌水渠,也是这一代人完成的。干旱时节,水库的水可以输送到最西南端。

出河工,劳动强度大,但村里的青壮年还是很愿意出工的。出工有自己的伙房,吃的比较好。好象各自生产队照记工分,还有一点点的补贴。

8

这是在实行农业赋税年代的事情,离现在至少也有三十年了,也叫“挑沟工”。

无论是称为“上河工”,还是称作“挑沟工”,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工”,和平日里下地挣工分的‘工“是一样的。有时灾荒年代,实行的是以工代赈,平常年头里是义务工,就是尽义 务,公家只负责提供吃饭。

(农民们在出河工)

老百姓管这叫”挑沟打塘“,书面语言是”冬修水利“。既然是”冬修水利“,时令就是在冬天农闲的时节。

每逢秋收一罢,上级便开始安排上沟工。上沟工是每家都必须去的,至少一人,家里实在没有整劳动力的,半拉劳动力也要去。所谓半拉劳动力,就是已经满十六岁的男孩子,本地称之为”半拉橛子“,就是半个劳动力的意思。

(那时候的很多下放知青,按年龄算,其实也算是半个劳动力)

去上河工,个人不要带粮食,但要自带碗筷、被褥。伙食由大队里统一安排,以生产小队为单位开伙。

听上河工的人回来说,伙食应该是比家里好些的,最少每天有一顿肥猪肉炖大白菜、大萝卜、冬瓜,大面卷子一个有半斤重,不限量。睡的地方是统一用秫秸搭建的工棚,铺的是麦秸、稻草。

虽说是冬天苦些,有没有什么机械,全靠人们肩挑车推,但人们的干劲还是很足的。

(茨淮新河是平地起河,全长134.2公里,是解放后开工的最长的人工河道, 1971年开工,1985年竣工)

上河工如果不是遇到大的雨雪天气,是在不能施工的话,通常是在腊月二十六七的时候收工。记得有一年,等上河工的大哥回到家时,都已经是腊月二十九天黑的时候了。他还带着自己没舍得吃的两个大花面卷子。一家人在年三十的时候,把那个花面卷子分着吃了,也算是过了一个饱年。

9

原先就是用土筐子,用扁担挑着,一头一只,挑上两筐,把从田野挑来的泥土倒在河两岸的堤上,把堤筑好,防止水患,如干旱,就清河底,把泥沙担出,倒在堤垻上,这就叫上河工,生产队给上河工的人记着工分。,当然是服役,不过全村,或全公社,平均一下,各付多少,个人上了河工还是记着的。

自从有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口号,就不再挑土筐了,而是用手推车,一边一个筐子,筐也大了,从河底装满两筐,推到堤埧上,有坡度的,另添一个拉纤的。以远处望去,成了人群,象蚂蚁爬动。这样根治海河数年。还有人提出根治淮河二十年。这民工都是从各大队派出的。

如果我说的明白不了,有一夲书,作者马春,书的名字《龙滩春色》,看了会爱不释手,专描写上河工的事,如果看了这本书,会更清昕的,。

10

上河工,也叫挖河,也是最苦最累的“农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北方每到冬季农闲时节,各人民公社为促进农业基本建设发展,就会发动群众大搞水利工程建设,疏通河渠或开挖新河。上河工的都是18一45岁的男性青壮年劳力,因当时施工条件落后,全靠双手锨挖镐刨,肩扛篓背,虽然工程进度缓慢,但当时人们在“人定胜天”“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革命精神和坚强斗志鼓舞下,完成的工程质量很高。现在科技发展,挖渠修河都已是机械化作业,上河工的时代已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