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你认为IPO真的可以撇开二级市场进行“常态化"吗?

你认为IPO真的可以撇开二级市场进行“常态化"吗?

2020-09-10 23:34阅读(66)

你认为IPO真的可以撇开二级市场进行“常态化吗?:A股的本质是融资为主,投资为辅的市场,IPO常态化可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为实体经济服务是当

1

A股的本质是融资为主,投资为辅的市场,IPO常态化可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为实体经济服务是当前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投资功能自然会被弱化。而IPO常态化发行虽然对二级市场有影响,但是至从2016年开始,常态化发行已成为资本市场的惯例,2017年更是发了436家企业登陆到A股市场。

虽然近几年股市跌跌不休,但大量发行新股的步伐并没有止步,甚至偶尔都会让巨无霸公司登场,就足以说明,IPO撇开二级市场进行常态化发行并不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甚至在熊市周期注册制也在准备推进,后期的股市,就不会和此前任何时期一样那么好投资了。

首先,IPO常态化发行,但是市场资金跟不上,股市肯定就会持续疲软,而市场不具备赚钱效应,就难以吸引到中长期资金入市,虽然发开了外资入市门槛,但是对于外资而言,他们只认可部分股票的价值投资,大部分股票都在被抛弃,后期很多股票出现地雷,或者减持潮会不断的出现,股市的熊市周期会更漫长。

其次,注册制落地,退市制度不完善,就会堆积大量的问题股,一旦投资失误容易踩雷,导致了股票进场速度快,出场速慢,A股很难能走出持续的慢牛趋势,就算有慢牛,也是指数的慢牛,结构性行情,反而后期对股民来讲,投资的难度系数大幅增加。

最后,这是股市从发展走向成熟的阶段,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从散户转为机构的时期,在这一刻,大部分的股民都会被淘汰,仅存少部分股民和大部分机构在股市生存,而新股常态化发行,在眼下散户数量居多时期,不仅可以加快融资,也能让市场发展转成熟,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事实,股民只能两种选择,第一,考虑退出,第二,选好股票投资避免风险。

感谢点赞和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2

常态化了,就对了吗?

错!大错而特错!

人无信而不立,古人商鞅尚且懂这理,先搞个移木来立信。

看看现在的股市,上层有何诚信?四千点以下不发新股,上市新股须优质又允许亏损企业上市,,,,,

悲!!!

3

我怎样认为不重要,某会坚定认为二级市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大股东圈钱服务,而且言行一致。

4

lPO为什么要常态化,几千万家企业,能上市的除了造假都是最不缺钱的企业,有个公司上市筹资一个亿广发行费用就近三千万,这种作法是为了支持公司发展吗,扪心自问一下吧

5

IPO真的可以撇开二级市场进行“常态化\"吗?这是一个老问题。

从监管来说,既不能为了IPO最大化,也不能为了指数高低,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监督与管理。

监督什么,就是监督市场各方在法律框架内做事,不能逾越法律的范围,做出违规违法的事情来,管理什么?就是保证市场三公原则牢牢贯彻,就是制定法律法规保证市场平稳运行。

可是目前证监会把主要工作放在IPO上面,过多强调支持谁,支持谁,何为支持?投资者有义务支持民营企业吗?好像没有。资本市场要义是投资者付出资金获得回报,这才是公平。

因此目前市场重心是发挥资本市场最大化融资,支持企业降低杠杆,支持企业利用市场融资,因此尽管市场对IPO抱有成见,对再融资和减持心有余悸,但IPO依然快速进行,再融资减持规定有放松预期。

实际上证监会既不能限制IPO,也不能鼓励IPO,只要市场投资者愿意承接IPO,一个愿卖一个愿买,那就是一种合作,IPO都可以发行,问题在于A股制度不健全,IPO有如果就爱那个主机,太多了,放任不管可以把二级市场冲垮。

美股已经无数次历史新高,A股依然在历史高位一半距离,谁能解释一下?

美国缘何没有IPO堰塞湖,就在于美国有萨班斯法案,有集体诉讼机制,那家公司只要敢犯事,等待着就是美国有关部门的重罚,等待的就是集体诉讼,即使不倾家荡产,也会掉一层皮。

可A有什么,证券法最高罚款就是六十万,谁怕谁,集体诉讼机制呼唤了十几年,依然待字闺中,投资者索赔比例太低不足以震慑市场主体,很多大股东高管把上市公司掏空装满口袋可以逍遥法外,享受富豪生活,不要承担多大责任,谁不想来A股上市,因此只要证监会不把关,卡主上市节奏,就会一哄而上,把资本市场当成捡钱的地方,拿了钱可以不用承担义务和责任,

常态化IPO绝对没有问题,可以打消市场不好预期,但这需要制度的配合,把大量害群之马清除出资本市场。才能保证资本市场的纯洁性,没有严刑峻法治市护航,奢谈IPO常态化,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带来的就是二级市场的低迷不振。

6

Ipo的发行速度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前一段时间Ipo发行速度加快,由原来的一周2~3家,猛增到一周7~8家以上,最近公布下周的Ipo是一家,又突然猛缩回去,那么Ipo的发行真的可以撇开二级市场进行常态化吗?Ipo发行其实是A股市场的一个核心功能,也就是说股市的本质是推动更多的公司上市融资,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一个便捷的融资渠道,从而帮助企业能够在市场上获得资金,进而做大做强,最后回馈股东投资者,这本来是一个完整的投资链条,如果健康运行的话,是多方受益。

但A股市场投机氛围非常浓厚,情绪化博弈比较明显,市场的散户股民居多,呈现出一定的投机交易倾向,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对于一些新股的炒作,所以说A股市场的Ipo估值都比较高,可以说形成了高溢价,而且一些资金非常乐意炒作新股,因为新股筹码比较简单,一致性比较强,容易形成趋势性拉升,所以说A股市场的Ipo只要一发行,原始股东就会赚得盆满钵满,别管你有多少股票,直接在你资产后面添个0,这种诱惑力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所以A股市场的Ipo需求非常强烈,甚至成为了一种畸形状况。Ipo的常态化跟二级市场没有任何关系,它的核心思维在于A股市场价值投资的认同,如果市场所有的人都以价值来衡量企业,那么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获得合理的估值,一切都在理性的状态下进行,那么就无所谓对于市场的冲击。

从目前的状态来看,A股市场确实向价值投资方向努力,但距离非常遥远,Ipo的常态化只能是在特定条件下实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随着科创板试验的成功,能够为A股市场制度性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让A股市场更加成熟。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7

直抒胸臆,企业进行IPO主要是为了融资,进行常态化不可能脱离二级市场独立存在,毕竟没有二级市场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的投资,企业IPO上市的融资目的也就达不到了。

要知道证券市场主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投资的功能,一个是融资的功能,投资的功能主要针对的是二级市场,给股民增加新的投资渠道,而融资的功能主要针对的是一级市场,给拟上市的企业提供融资的便利。

应该说一级市场同二级市场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合理的证券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缺一不可。没有一级市场的上市企业IPO,那么二级市场就没有好的投资标的,而缺乏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资金支援,拟上市企业也无法达到融资的目的。

综观a股成立20多年以来,股民会发现a股市场投资的功能和融资的功能开始出现了一定的不平衡,在资本市场要更多服务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大家会发现IPO的发行速度明显的高于股市成立初期,在近3年的时间里,新股上市的数量多达700多只,融资7000亿的背后,导致两市的总市值增发了10万亿,新股高速发行的代价真的太高了。

(从15年两市最高市值达50万亿,到如今只有两市市值只有33万亿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且即便如此高速的发行,IPO依旧处于堰塞湖的状态,究竟是为何呢?在侯哥看来这主要在于国内的融资体系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而银行为了规避经营的风险,往往会优先给国企以及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贷款,这样大量的民营企业就会面临融资难的窘境,即便能够获取银行的贷款资源,高息的贷款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同时还存在还款期限的限制。

而企业IPO上市,却能够获取到无息的融资,而且还没有还款的期限压力,因此导致很多满足上市要求的企业都会加速去融资。

但是高速上市的IPO,毫无疑问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虹吸效应,而最终受伤的就会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

而之所以要进行常态化,也是为了尽快的摆脱IPO堰塞湖的困境,尤其是科创板实行注册制以来,对于a股也会形成一定的传导,未来不排除a股也会实行注册制。

而一旦实行注册制,那么企业IPO就会形成常态化,相比于目前审批制,注册制会大量节省上市的时间周期,同时避免了大量审批不过的情况。而目前IPO加速一方面是为了摆脱IPO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前适应注册制政策下的IPO“常态化”。

综上,a股实现IPO的“常态化”有一定的现实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可能,但是撇开二级市场,单纯“常态化”肯定是不可能的。尤其a股的投资者结构依旧以散户投资者为主,脱离二级市场,缺乏散户投资者二级市场的投资支援,企业融资的目的肯定难以实现。

8

完全不行。现在管理屋对股市的定位是直接融资,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正确的定位是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服务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股市表面上是融资与投资的场所,实质上是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激励创新创业,淘汰落后企业和落后产能,让优秀的企业永远不缺钱,让优秀的投资者得到丰厚的回报。因此,由于对定位出现偏差,只为融资圈钱,那iPo必须看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与态度,不顾一切ipo只能毁灭股市,为亿万投资者唾弃。

9

是否可以撇开二级市场坚持所谓“常态化”新股发行,这要看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从管理层站在融资者的角度,肯定,无论股市如何下跌,对于新股发行来说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则是钝刀子割肉!

因为立场问题,比如现在管理者和融资者立场,以及站在投资者立场的不同,对于新股是否可以“常态化发行”和是否跟二级市场有关的判断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而管理层所说的“坚持新股发行常态化”本身指的就是,新股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坚持发行:

站在他们的立场看:首先,新股发行是资本市场的唯一或者主要的功能,是管理层的政绩,其次,他们并不认可新股发行必须保证新股财务造假信息欺诈和大小非减持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股权质押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会因为新股常态化发行而产生或者扩大恶化趋势,他们并不了解,也不认可。第三,在他们眼里,投资者利益与融资者利益并不等同重要,甚至融资者利益重于投资者利益——相反的是,正常之前管理者应该持有“中性立场”。

那么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显然,新股发行可以坚持常态化——因为立场不同,站位不同,以及一旦新股发行受制于市场的长期下跌那么,就等于认同了“新股发行造成市场下跌”的观点,这点是管理层绝对不允许的。

而站在投资者立场,并非单纯反对新股发行或者常态化发行,而是反对在问题解决之前——造假,欺诈,大小非减持,股权质押不断,退市没有常态化,投资者损害没有赔偿机制的条件下,发行新股或者常态化发行只会把问题叠加和复杂化,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而投资者主要的矛盾在于一边“获得打新无风险收益”的同时,一边承受市值持续下跌的损失——至少,对于多数持有垃圾股和题材股的人来说是如此(还是有不少逃脱垃圾股和题材股,早日投降加入绩优股和蓝筹股的群体),对于这部分投资者而言,是骑墙和观望的,无法分辨究竟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

因此,我的观点是,新股发行,需要解决市场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在矛盾和问题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制定解决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之前,不能人为加大矛盾和问题,也反对,因为为了“局部利益”而“忽视”和“选择性牺牲别人的利益”的做法。

10

什么叫做“常态化\"?

我认为不同的市场所应对的“常态化\"是不同的。

就好比美股的市场,每年上市500家,1000家公司都行,因为人家有着优胜劣汰的体制循环,完善的市场监督配合。所以有大量的优质上市,同样也会有大量的垃圾企业退市,造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融资,发展作用。

但是A股目前并没有这样的体制,所以我们的“常态化\"就是应该严格提高审核标准,控制上市公司的发行量。

很明显,目前每周2-3家的上市速度才是“常态化\",而前几年里每天3-5家的上市速度就是“病态化”。

因为灭有优胜劣汰的循环,直接导致的就是许多公司上市造成圈钱,但是却没有退市,使得整个A股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差,造成股民的信心不足,牛市提早崩盘,熊市越跌越深。

因此,这个所谓的“常态化\"在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定义。

不过,我们看到了管理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才会推出一个科创板的上市。为的就是试点注册制和退市制。

一旦科创板的这个优胜劣汰试点完成,那么相信,未来我们也会有像美国一样的“常态化”IPO市场,让更多优质的企业、更容易的上市融资。让那些圈钱,造假,没有业绩和贡献的企业更容易退市。

打造一个价值投资的环境和市场。

所以,现在A股所能够接受的IPO“常态化”就是控制发行速度和发行量,千万不要“乱来”!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感谢你的点赞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