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邀。

关于校服我前几天正好看到一个小视频,郦波老师在一档节目中有介绍。

咱们古代还真的有“校服”。

关于军训我是刚查了一下,竟然在古代也有……

学生军训,在我国可追溯到古代的奴隶社会。据《礼记》、《周礼》等记载,西周官学已有“国学”与“乡学”之分,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西周大学,以习武为主,教师一般由军官担任。军训主要内容是习射,即学射箭,加驾御五种战车的方法等。这是我国古代最早对学生进行军训的记载。

由此可见无论是“校服”还是“军训”真的不是新时代的事物,甚至我都觉得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了。

我个人还是非常支持学生穿校服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代。

不说集体荣誉感之类的,单说学生们之间很容易出现的攀比问题,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是会有影响的。

对于军训我倒是不太觉得有必要。

倒不是说一定不要去军训,但是应该更灵活一些。

比如从强度上、内容上,尤其是时间上应该做一些调整。

不要把让孩子们“吃点苦头”当成教育的秘诀、法宝!

教育是一个持续的事情,不可能只是因为某个活动就会对孩子们带来多大的改变——这种事儿只会在作文中写出来,做出来的可能性太小了。

军训的主题不应该仅仅只是“累”。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芃麦,我来回答。

古代开学时,学生们当然要准备校服,但是军训就不一定啦。

说到校服,那自然是青色长衿

从周朝开始,我们的学子们就有了规定的校服,那就是“青衿”。

在《诗经·郑风·子衿》中就对此有提到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讲述的就是,一个恋女与她爱人——一个书生,相约在城墙头见面,在等候的那段过程中,恋女对书生越发地想念,想念书生的青色长衿,想念书生的青色佩带。

自此,从周朝一直到北齐、隋唐,乃至两宋、明朝,青色长衿的校服一直源远流传。

到了民国时期,学子们也换了新校服

民国,一个政权、制度、观念、生活方式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的莘莘学子们也有了新款校服。女生是以半旗袍样式加裙子。

男生是中山装加长裤。

相比起古代的青色长衿,民国风的简约校服很好地便利了学子们的日常生活。

军训则并不是常有

古代除了一些考武举的学子们,几乎都是跟军训半毛钱搭不上边的。古代读书为主的学子们,并没有像现在的高中生、大学生们都要参加军训,而是一门心思放在读书上就行了。

十年寒窗苦读,换回金榜题名。这便是古代莘莘学子们的共同梦想。

3









  近日,各大中小学校纷纷开学,学子们都忙得不亦乐乎。而在古代,学子们为开学同样是做足了准备。学费是开学前需要准备的首要之物。在古时,学费称为“束脩”。其叫法来源于《论语》,孔子有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给我十条干肉,我便教你。后来,“束脩”便渐渐成为了学费的代名词。最初的“束脩”多为实物,后来慢慢地演变成了银两。去外地读书的学子,家长除了要准备学费外,还得准备一笔路费,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盘缠”。古时一些有钱人家为了孩子求学,甚至还会在求学地附近购置房产,颇有如今买学区房的意思。

  准备完学费后,家长们还要准备“校服”。古代传统的“校服”名为青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在学子间流行开来。据说“青衿”之名,最早源于《诗经·郑风·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由于该诗描写的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因此“青衿”代指周朝国子生,此后也成为北齐、隋唐两宋学子的制服。到了唐宋时,除了青衿,学子间还流行一种叫“襕衫”的学生装,襕衫是一种长袍,上衣与下裳合而为一,是由秦汉时的深衣演变而来,因其于衫下施横襴为裳,故称。其制始于北周,后世沿袭,明清时为秀才举人的公服。

  准备好学费和校服,便要带着“行李箱”出发了。古时的行李箱叫做“笈囊”,即笈与囊。古代诗文书籍或卷入锦囊,或藏于笈箧。故笈囊连用作为书袋的泛称。古代学子外出求学时,常常会背着它远行,所以便有了“负笈”一说。

  到了学校后,古代学校同样也会为学生们举办非常隆重的开学典礼。在古代,入学礼和成人礼、婚礼、葬礼合称为“人生四大礼”,可见其被重视的程度。在开学典礼上,会举行一系列的入学仪式。首先是“正衣冠”,学生们会把衣冠、容貌打理得有条不紊、干干净净,再由老师逐个检查。随后,老师会端出准备好的一盆清水,让学生们把手放入盆中,洗净之后再拿毛巾擦干。通过这种仪式,让学子们洗净心中的杂芜,从此心无旁骛地去读书学习。之后,还要进行拜师礼仪、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一系列的活动。

  这之后,便到了开学典礼的高潮——开笔礼,它包括朱砂开智、描红开笔、击鼓明志等部分。首先是“朱砂开智”,老师会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学子的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痣,寓意学子们从此开启了心灵的智慧;随后,学子们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描红开笔,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最后,学子们排着队来到鼓边,边击鼓边大声地说出自己未来的志向,至此,隆重的开学典礼才算结束。  

  随着各大中学的新生入学,军训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事实上,军训的传统从商周时期便开始了,那时的统治者就已经意识到军队的组织与纪律对战争的重要性。到了西周时期,军训开始变得正规。《周礼·保氏》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这是我国有关学生军训的最早记载。西周时官学分为“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标准课程,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官方抽调国家或地方的军官亲自担任教官,男孩长到十三四岁,就开始习“射”“御”之术,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天子还通过射箭来选定诸侯王与卿大夫。射箭考核优秀者,可以参加祭祀、晋爵封官、增加封地等;考核不过关者,非但不能参加祭祀,甚至还会被削减封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逐渐进入白热化,互相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所以,各诸侯国对军训也就非常重视。

  秦王朝一统天下后,持续多年的战争与分裂画上了句号,对军训的重视程度相对弱化;汉武帝时期,官方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渐成正统,军训则被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仅仅在一些地方学校中偶有少量的军训内容。及至隋朝,奉行“偃武修文”的政策,“科举”开始成为教育的主流。文、武分举后,文人学子为求取功名,无暇习武,军训被弃之不顾。唐朝建立后,这一情况有所改观。但取士之法仍偏重科举。到了宋朝,宋太祖为了将权力集中到中央,开始不断削弱地方军权。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提倡以文官治理天下,尚武之风再一次被减弱;元朝更甚,军训曾一度遭到废止。

  直到明朝建立,一波三折的军训又开始得到恢复。朱元璋时期,要求国子监和县学都要习射御之术,甚至还在科举考试中增设了“射”“骑”的科目。到了尚武的清朝,军训进一步得到重视。当时,无论官学、国学,还是地方学校,课程都需要文武兼备,并新创了骑射课程,还有武术、举重甚至摔跤课,就连文科考试也得先考骑射。1906年,清政府正式颁布《教育要旨》,把尚武教育列入教育宗旨,正式颁布学校军训的办法。1912年9月,中华民国正式将军事教育列入教育宗旨,令全国各学校注重军训。许多学校还组织了“少年义勇团”或“童子军”,借以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和军事技能,学校军训迅速展开。

  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受到日本军国主义的威胁,军训不仅频繁举行,而且考核也变得更为严格。其中,军事技能的学习就包括学科和术科两部分。学科有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防空常识等;术科有徒手教练、持枪教练、测图实施、弹药射击等。不仅考试内容繁多,而且军训一旦不及格,就要随下一届学生重新训练,军训成绩极差者甚至不准予毕业。而高中以上学生军训不及格者,不得投考大学。由此可见民国政府对军训的重视程度。

  1955年7月,我国颁布第一部《兵役法》,首次从法律上对大学生、高级中学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作出了规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试点、推广、普及,现如今,我国军训已基本覆及各省、市、区的中、高等教育。

  读一段军训史,多一份生活的洞见。

□曾龙 2020年09月06日《西安晚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