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对于官员犯罪,最严重的就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其次就是斩首,第三就是发配。

发配的地方,大多是几千里外的宁古塔,主要是给披甲人为奴。

问题来了,到底宁古塔在哪里?披甲人又是谁?

宁古塔在东北黑龙江宁安市一带



宁古塔是北方严寒之地,距离京城(北京)有三千里远,有两座城,一座新城,一座旧城。新城就在如今的黑龙江省宁安市,是康熙时期建的。旧城是在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城村,是努尔哈赤时期扩大建立的。

宁古塔没有塔,只是个地名而已,是满文直译。“宁古”是“六”的意思,“塔”是“个”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六个”。名字的来历是,努尔哈赤的曾祖父有六个儿子,曾经都住在这片区域,于是,后来慢慢就成为了地域名字,有了中心城。

但是,这个名字很有特点,是个数量词,满人就是这么任性,简单,好记。不过,中国的大多百姓更能适应“数量词加名词”的叫法,比如“八棵树”,比如“八家户”,比如“六盘山”,比如“五丈原”。



宁古塔曾经很厉害,清朝初期,这里设有“宁古塔将军”,这个“将军”不是哪里都有的,整个东北,当时,只有“宁古塔将军”和“盛京将军”。当时宁古塔将军的管辖区域非常大,宁古塔也成为了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经济、政治、军事中心。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康熙十五年,设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吉林乌拉(吉林市),并设立了“吉林将军”,自此“宁古塔将军”成为了历史,当地只设宁古塔副都统。

披甲人是谁?来自哪里?



披甲人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披着盔甲的人。实际上,并不是披着盔甲,就是披甲人了。

八旗制度“以旗统兵,以旗统民”,平时打猎打鱼,战时披着盔甲上阵。这些人,分为三等:阿哈、披甲人、旗丁。

“阿哈”地位最低,多数是汉人和朝鲜人;“披甲人”位置中等,多是其它部落的降人;旗丁地位最高,是女真人。



披甲人无疑被女真重视,放到边境做守卫工作,后来“降人”越来越少,于是直接安排军人过去。披甲人后来多引申为“东北边疆的守卫军人”。

发配到边疆的官员,就是给披甲人做奴隶去了。这福利不错,让披甲人单调的生活有了色彩。

那么披甲人对“发配过来的奴隶”怎么样呢?

“宁古塔”和“披甲人”为何成了很多官员的噩梦?



宁古塔的可怕在于两个,一是距离太远,古时交通又不便利,全靠“11号马车”(步行)前行,想想几千里的距离全靠步行,实在是不容易。二是,气候多变,冬天寒冷异常,而且持续时间长,这寒冷大多数人受不了,特别是南方官员,在他们看来,这里简直是人间地狱。

披甲人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是被发配官员的主子,官员们成了披甲人的奴隶。官员们曾经的扯高气扬,曾经的耀武扬威,到如今一无所有,还要被别人“喝五吆六”,这让官员们的心理有了巨大的落差。

天寒地冻之时,官员们没人关心,没人给予适时的嘘寒问暖,很少有主动张罗安排冬衣;夏天酷暑之日,也没人管你的消暑纳凉。这里,曾经的官员只是奴隶,再也没有曾经的权势。




难道,宁古塔真是人间地狱?其实,也不完全是,很多发配的人还被那边的官员重视。比如王兆骞,后来成了当地官员的幕僚。由于披甲人的生活很无聊,后来来的郑芝龙、金圣叹家属、吕思良家属等等发配的人,带去了文化、农耕、佛法等知识,促进了交流,让披甲人也长了见识。

宁古塔的可怕,在于文人们的文字描述,扩大了“可怕”。比如气候,比宁古塔恶劣的还有东北漠河、黑河,新疆阿勒泰、塔城,这些地区气候都比宁古塔恶劣,当地人还是能够安居乐业。



宁古塔的真正可怕在于:步行几千里,辛苦;去了之后当了奴,心理落差大;南方官员们对气候,不适应。

最佳贡献者
2

有传闻在康熙年间有一书生,被发落至宁古塔二十二年一直坚持不懈地寻找逃脱机会,他日日夜夜的被披甲人强迫干活,讨不得披甲人的欢心那就得受鞭刑。

终于有一天他趁着披甲人换班的间隙连夜逃跑,曾经有人试图逃跑被抓回来后就被斩首示众了,这书生有上天的眷顾,逃亡之路遇到一位高官,最终才回到京城得到了救赎,可见这宁古塔的恐怖之处。

在清朝一个人犯了罪被发落到宁古塔那就等同于生不如死,就是被宣判了死刑。

宁古塔位于我国的最北边,现在许多人都去那边旅游赏雪,然而在清朝这个地方是边防重镇,这“披甲人”就是镇守边疆的棋子。

宁古塔是满族语,“宁古”是“六”,“塔”就是“个”。传说是努尔哈赤带着自己的六个儿子来此地发展家业,六个孩子各局一方,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聚拢精兵强将,建立起了清朝,这个地方就是清朝的龙兴之地。

但是由于这个地方天气恶劣,环境复杂并不适合作为京城,反而适合作为流放之地,所以清朝的皇帝就把此地作为囚犯们的流放场所,同时也让这“龙兴之地”焕发了新的光彩。

披甲人是在此守卫清朝的疆土的,在清朝刚建立的时候俄国的势力也在逐渐的庞大,因为宁古塔距离俄国的疆土很近,为了抵制侵略和战斗,清朝将披甲人即战争捕获的战俘和主动投降的人,派遣至此地来镇守捍卫疆土。

清朝有三种士兵,“阿哈”、“披甲人”和“旗丁”。这"阿哈"就是最低等的人,一般以汉人和朝鲜人为主,在战场上都是第一个去冲锋陷阵的奴隶,就是战争的炮灰。

“旗丁”,顾名思义就是从旗人中选拨出来的人,清朝的地位是以旗为划分的,上八旗是地位高的家族,而“旗丁”则是旗制中地位最低的,但是在这士兵阶层里算是较高的位置。“披甲人”不用上战场,只是负责在边防镇守疆土。

北京到宁古塔距离遥远,加上当时的交通不方便,被发落为奴的官员一般都是被官兵押着走过去的,这一路的长途跋涉,许多养尊处优的官员就受不了这一路的艰辛困苦,甚至还会受到官兵的拳脚,那小命早就不保了。

有的人勉强到了宁古塔,那等待他的也会是无尽的折磨和虐待。

原本披甲人是地位很低的人,现在他们也有了奴隶,那自然是会有想尽各种办法来折磨犯人的,毕竟人的报复心理一旦被激发,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宁古塔这个地方就很恶劣,冬天气温甚至低至四十多度,犯人们也只有薄薄的衣衫,房子也是很简陋避寒是难事。

犯人到了这就像是进入了人间地狱,生不如死,还要备受折磨。不过还有说法是被发配至此的犯人是没有受到虐待的,因为宁古塔本身地理环境恶劣,人烟稀少,这披甲人待这些犯人也并不是很残忍。

毕竟在那个地方见个活人确实不容易,他们大多以朋友相处,互相帮忙,而且有的犯人是官员,大多还是有点文化的,披甲人对他们也是比较尊敬的。

然而,归根结底许多娇生惯养的人是熬不过的,大多数在宁古塔呆不久就会选择自尽了,甚至有的人直接就在家里自杀,以死亡结束省的受尽折磨了。

清朝建立这一惩罚制度,其实还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帝制,给披甲人发配奴隶也是给他们解压的一种过激方式,主要是稳定他们的军心,当然最重要是维护封建帝制,究其根本就是维护皇族自身的利益,这些披甲人和被发落的犯人都是他们的棋子罢了。

3

在清朝电视剧里面,最常见的就是发配宁古塔为奴。而宁古塔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而后来还有与披甲人为奴,这里的披甲人有是谁?

宁古塔

如今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的宁安县,清朝时期被用来作为流放地区。至于宁古塔的地名由来,还要有一个传说:

相传明朝末年,有兄弟六人组建军队占领此地,而努尔哈赤恰恰看中。在满语当中,六是宁古的意思,个则是塔。努尔哈赤占领此地后,按照满语起名宁古塔。

在这之后宁古塔就作为后金的屯兵之所,在这之后也就转变为清政府在黑龙江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顺治接手后,其管辖范围非常之大,也渐渐变成了接收流放人员的场所。

披甲人

清朝实行的是旗人制度,旗人是最高等级的贵族。除此之外,清朝还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其中阿哈是奴隶,披甲人是清朝建立时的降兵(多是汉人),而旗丁则是女真人。

所以披甲人其实是比八旗军低一级的存在,但是地位不是最低的一批。被发配过来的人的命运都很凄惨,因为披甲人曾经都是降兵,地位一直很低。如今手下还有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可以预料这些人的命运如何了。

4

宁古塔这个地名在清朝有着令人胆颤的含义,那是一个还没有工业开垦土地的年代,在国家的边缘地带还有着众多蛇兽横行、瘴气横生的蛮荒禁地等待着人们的探索,宁古塔的位置主要包括现在黑龙江的一部分以及俄罗斯到海参崴一带的一大块领地,幅员辽阔难以丈量。


在清朝入关之前,这里只有少部分的女真人土著在此活动,他们主要依靠采集人参,射杀水貂、水獭获得毛皮与中原王朝交易,靠着渔猎为生

披甲人等同于边防民兵

在清朝入关之后,因为北面俄国的势力逐渐膨胀,为了抵御俄国的侵略,清朝皇帝开始逐渐将这里打造成了边防重镇,将很多在中原内收编的降兵降将发配往了宁古塔,将他们驻扎在了这里,为清朝守起了边疆,抵挡起了俄国人的入侵。

这些从中原发配而去的降兵降将就被称之为了披甲人,披甲人除了分布在宁古塔之外,发配到全国的各地的汉人降兵降将也被清朝称之为了披甲人。

可以说披甲人就是清朝驻扎镇守在清俄边境的边防士兵,但是他们的性质有点像民兵,他们没有战事的时候就靠开垦土地养家糊口,有了战事就会拿上武器披上盔甲去作战,一旦被发配到了这里,子子孙孙后代都不得离开,只能在这里扎根散叶,为这里增丁添口,除非有特殊的赦免才能离开。

披甲人并不是宁古塔的统治者,他们位居在宁古塔地位的中层,在他们的上面是满清的女真人,这些女真人是满清旗人,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清朝就是依靠着这些旗人担任宁古塔的将领,控制着这些汉人降兵降将的。

发配宁古塔的恐怖

因为后来兵事的减少,清朝获得披甲人的渠道变少了,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在宁古塔当地重新编练士兵担任披甲人。

为了填充宁古塔的人口,清朝会将很多犯了重刑的犯人发配到宁古塔,对于当时的很多犯人来说,发配到宁古塔一点都不亚于死刑,因为这一路上路途遥远,只能靠步行,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折磨。

而且这一路上山林茂密,虎狼横行,在当时东北的大地上随处可见凶猛的东北虎,稍有不慎就会被突然窜出的东北虎以及野狼咬死。

但能活着总比死了好,所以很多人只能安心的认命,乖乖来到了宁古塔。

在这些犯人中分两种待遇

第一种是不为奴的,他们中有很多是因为科举作弊以及各种文字狱等文事获罪的,因为是文人的原因,所以给他们留有了一定的地位,在来到宁古塔之后能成为这里的居民,可以在这里世世代代的生活下去。
另一种就是给披甲人做奴隶的,披甲人辛辛苦苦的为清朝守着边疆,难免是有脾气的,为了安抚披甲人们的脾气,清朝就会将一些案情卑劣的犯人发配给他们当奴隶,伺候他们,这就是给披甲人为奴的犯人。



这是个时候可能大家就会问了,是不是宁古塔这个地方有着一座耸天立地、怪异非常的巨塔啊?要不然为什么会叫做宁古塔呢?

实际上宁古塔根本就没有塔,这里一片蛮荒,宁古塔这个名字的由来实际上是满语汉化翻译的叫法,在满清的传说中,他们的六个祖先是发源于此的,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他们就将这里称之为了六个,六翻译成汉语就是宁古,个翻译成汉语就是塔,这就是宁古塔叫法的由来。

所以说清朝宁古塔的披甲人就是为清朝驻守边疆的汉人民兵,明朝不少的士兵在被俘虏后就有一部分人被发配到了这里,他们成为了这里的永久居民,成为了这里的一部分,他们并没有因为民族的原因被此处的旗人所轻视,他们受到了当地土著的欢迎,也为开垦宁古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清朝,宁古塔除了是蛮荒苦寒的象征之外,因为这里的民风淳厚,还是民风朴素的象征。

5

电视剧里面经常把『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作为对犯罪大臣及其子女的惩罚。那么宁古塔和披甲人都是什么呢?

首先,宁古塔不是塔,是满语的音译,满语里面,『六』的发音是『宁古』,『个』的发音为『塔』,所以宁古塔的意思是『六个』。


现在黑龙江省的宁安县,就是宁古塔将军的驻地。为什么发配宁古塔是个严厉的惩罚呢?因为当时的宁古塔生存条件非常的恶劣,在一个发配者给自己父母的书信中,就这么写道: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而披甲人是什么呢?满洲八旗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

披甲人



和旗丁。

其中旗丁的地位最高,是真的满洲女真。而披甲人则身份混杂,主要是投降满洲女真,愿意为女真人披甲上阵,征战讨伐的人;披甲人地位低于旗丁,但是高于阿哈。阿哈地位最低,指的就是奴才。

所以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就是给披甲人当阿哈。不但吃苦受罪,并且毫无人身安全和尊严的保障,故而被人人视为畏途,也被朝廷作为对犯罪官员非常严厉的惩罚。

6

谢邀!

宁古塔是清政府老祖先居住的地方,是满语的音译。它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地区,地靠日本海,旧属吉林管辖,是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东北各族向朝廷进贡的礼品都在这里周转登记。清朝上至官员下至黎民百姓如果犯了罪,大都被流放到宁古塔,轻则十年,重则永世不得入关。

宁古塔并不是塔,怎么有了这么个名字?宁古塔这个名字源自宁古台,满语译成汉语意思是“六个”,相传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爹和自己的亲兄弟共6人曾在此居住,清称他们的驻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从此这个名字沿用下来。


宁古塔有新旧两座城,二城相距25千米,旧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今为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城村。康熙五年(1666)迁到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城地称为新城。

从顺治开始宁古塔成为清朝流放犯人的地方。清朝很多的文人学子因文字狱或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例如:清朝著名诗人吴兆骞在顺治帝十四年因科考案,被仇人诬陷,蒙冤被判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23年,另外还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大文豪金圣叹的家属,思想家吕留良的家属,安徽方拱乾、方孝标家庭,浙江扬越、杨宾父子,佛学家函可,文人张缙彦等等。他们跪拜“谢主隆恩”后接过“流放宁古塔”的圣旨,带着冤屈,肩扛沉重的伽号,步履艰难,长途跋涉千万里,走向满人的发源地,走向思归的梦乡——宁古塔。

清廷之所以要把犯人流放到这里,一方面因为从京师到这里路途曲折遥远约七、八千里,宁古塔条件艰苦,能让犯人吃尽苦头;另一方面这里是清朝统治者的老家,让这些犯人为他们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和聪明才智,两全其美。

古代宁古塔到底有多可怕?

清代所有人都认为这里是人间地狱,甚至做梦梦到这三个字就会从噩梦中惊醒,大汗淋漓。甚至有好多人一听到要流放到宁古塔,马上就自尽了。

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述,宁古塔几乎不是人呆的地方,犯人大都在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有些人饿昏了,刚倒在地上,当地人就冲上去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人不多。方拱干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犯人即最难以忍受的是这里的严寒,此地以苦寒著称,吴兆骞在宁古塔写给其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被流放到这里并在此生活过的张缙彦亲身经历的宁古塔生活。

1661年3月2日步行出发,他带着大量图书还有十名歌姬,书是他存活的精神。5 月11日至宁古塔旧城(今黑龙江海林)。他说,步行大概有万里,从辽东沈阳出阴沟关,行走道路经过了十八道山岭,十八条江河,但他不知道这些山水的名称,问当地人也无人能说出。等路过过百余座山岭,百余条江河,也没有一人能说出这些山、水的名称。可见这地方在当时有多偏僻。

宁古塔这个地方是深山荒僻的山谷,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山和原始森林。那里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大森林里数千里看不见太阳、月亮。狮子、老虎、狼等各种野兽出没。所幸,流人到宁古塔各旗,都分给住房、耕牛和土地。

精神生活

他们这些文人历经了人生的浩劫,一路上的思索人生,到了目的地后,他们给苦难的生活逐步上了色彩。张缙彦和方拱乾、张缙彦、钱威、姚琢之、钱志熙、等被流放的人“朝夕相对,欢若一家”,发起黑龙江第一个诗社----“七子之会”(亦名“七子诗会”)每月都在一块聚会,分派题目,限定韵律,作诗唱和,其乐融融。在这里远离朝廷,舞文弄墨倒也自由。在这里见上级一般不再随朝廷礼仪,多数随本地民间的礼仪,而且减少繁冗文书。

偶尔有体育活动,春秋两季在城南举行大阅兵,进行骑马射箭比赛,大年正月初一悬挂弓箭于城门用以警备。

他们帮助当地人利用天然条件建造房屋。他们的住房用夯土垒墙,伐木做房顶,上面用厚厚的茅草覆盖。周围种有少量的农作物。吃的主要以打猎为主。张缙彦等一些流民教当地人种植稷、麦、粟、烟叶,采集人参和蜂蜜,使农业耕作得到发展,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满族人会采集花瓣做玫瑰糖,及香水等特产赠送给他们。






清·宁古塔旧城城东景象及方拱乾茅屋

今天的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街古城村,在当时,那里的居民只寥寥数家。在风雪交加的严冬,他们穿麻布、兽皮,到河里敲碎薄冰舀水。秋冬坐卧火炕,严寒让他们不敢下炕。快没东西吃了,就出猎。有时冒雪爬山,捕鹿、狐狸、山鸡等当食物。



当地人过的是以渔猎为主的原始生活,住草房子、大多穿兽皮做的鞋子,后来逐步改善。


他们刚开始要到数百里甚至千里外的其它部落去换生活用品。例如,柳河(海浪河)到沈阳一千五百里,去朝鲜六百里,那里的居民用布匹换日用品。当政的章京又建成加木栅城垣于外,方四五华里,开有四门,设立集市场地,叫人贸易方便了当地居民,大家开始重视文化和学习,风气渐好。

各层人士团结互助

张缙彦说:“被流放到这里的人,几乎各地的都有,多为吴、越、闽、广、齐、楚、梁、秦、燕、赵之人”。在那里看到的是,徙宁的士人,他们立场不一,什么身份的人都有,有顺民,有遗民,有曾经的朝廷大员,有民间的反对派,由于同病相怜,大家大都相处得极好。

在这里大家各显神通,会耕作技术的教人种地,例如杨越传播耕作技术,并教人改“掘地为屋”为“破木为屋”,他还教人经商,他刚到宁古塔,没有饭吃,那就把自己随身带的物品摆摊销售和当地人换粮食,夫妻二人还开了一座糕饼铺做绍兴风味小吃,食客满座,他把技术毫无保留传给当地人。教会他们做各种生意,宁古塔城逐渐繁荣,成了很大的集市。在当时书最贵,一本书可以换一头牛。

佛学家传授佛法;

文人写书授课;

一些文人写书让大家了解周边地理风貌等,例如方拱乾著《宁古塔志》。著名诗人吴兆骞利用自己的特长办在自己家办学校义务收徒,第一个教的是宁古塔第一个流人陈嘉猷的长子陈光召。后来巴海将军聘用吴兆骞当自己两个儿子的家庭老师。

宁古塔的官吏和当地百姓十分敬重读书人。从大将军到副都统、协领、佐领大都与这些文人交结为友好,流人可以不当差,不纳粮,生活困难时,还能得到救济;流人们常常是官吏们的座上客,经常陪宴、陪饮,感情深厚。

披甲人是什么人?

这里的披甲人是清朝的士兵,他们是归降清朝的人,地位低于普通的八旗兵,民族不一。分为马甲(骑兵)和步甲(步兵) 披甲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清王朝镇守边疆。所以,披甲人世代居住边疆,他们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他们有些人还是围猎高手,一个人能杀死一只猛兽。

清王朝为了稳定军心,会经常将一些流放到这里的人或其家属赏赐给这些人当家奴。所以这些流人的地位就变的更加低下,有些人听到“流放宁古塔”而自杀,原因多是为此。

但是对于上述的那些文人,那里的官吏和披甲人是不会让他们为奴的,反而很敬重他们,把他们当好友。一般的披甲人都很善待流人,如果有流人逃跑他们也不会去追赶,更不会告官,如果没有逃掉又返回来,他们会帮助这些逃跑的流人,说他们是回来自首的,以减轻他们的罪责。

每当沙俄来侵犯中国边境,披甲人和流人会团结起来联手击退沙俄士兵。

披甲人和流人将中原文明的种子播种在宁古塔,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繁荣了宁古塔的经济,促进了民族融合,守卫了一方边境。

参考资料:《宁古塔山水记》《宁古塔纪略》《清史稿》

7

在清朝,被发配到宁古塔,的确是件挺恐怖的事情。但这个恐怖,不是宁古塔本身有多可怕,而是被流放宁古塔,比被判死刑,直接处死,还要更加的痛苦、可怕。

宁古塔,是清朝时期的一个古地名,其管辖范围比较广阔,最北边在现在的俄国境内。比如有名的海港海参崴,原本就属宁古塔管辖,在后来的《北京条约》中,割让给了俄国。

宁古塔这个名字来自满语的音译,“宁古”在满语中是“六”的意思,“塔”是“个”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六个”。据说,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有六个儿子,分别把守周边一方,因此而得名。直到现代,还有“六祖城”遗址存在,其实就是分散在周边的六个独立的部落聚居点。

宁古塔的治所有新旧两城,新城在现在的黑龙江宁安,旧城在现在的黑龙江海林附近。而宁古塔旧城,就是努尔哈赤的龙兴之地。

宁古塔,在一年中,从上一年八月到第二年四月,基本上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处于天寒地冻之中。但是,这个地方水土肥沃,物产丰美,要不然努尔哈赤的祖先早就被饿死了,而那些戍边守军也坚持不了多久。所以,气候恶劣,并不是宁古塔最可怕之处。

之所以清朝时期,被流放的人很害怕去宁古塔,实在是路途过于艰辛难行。

根据《清史稿·刑法志》的记载,清朝的流放刑,后来成了“律成虚设矣”,因此实际有效的刑罚变为了充军。而充军“并不入营差操”,只需要在朔望日去应检,“实与流犯无异”。但跟流放不同的是,被充军的人多数被发遣“驻防为奴”,主要工作就是“为奴种地”。而充军地点分为五种,四个距离,“附近二千里,近边二千五百里,边远三千里,极边、烟瘴俱四千里。”宁古塔就属于极边的四千里之外。

那时候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行路辛苦,而且要在一定时间内赶到充军地,这本身就是一种比处死还残酷的惩罚。特别是在冬天寒冷季节(后来康熙特别下旨,寒冷时节不得上路,防止犯人冻死途中),赶路是更加的艰辛,很多人都没能走到充军地,就病死途中了。更不要说,还要给“披甲人”为奴,去宁古塔种地了。所以,才有人一听说要发配宁古塔, 直接自尽了事。

至于“披甲人”的身份,其实并非指什么“降卒”,但是包括降卒。这个跟满清的“八旗”制度有关。

最开始的“八旗”,仅仅是指“满八旗”。努尔哈赤后来收服了蒙古多个部落,又有了“蒙八旗”。在跟明军的作战中,满清又收降了许多汉人军队,就又增加了“汉八旗”。

在《清史稿·兵志·八旗》中,黑龙江的八旗驻军,分为五类,前锋、领催(负责一些文职管理工作,比如册籍、俸饷等,属于军官序列)、马甲、诸匠(各类工匠)和养育兵(主要负责屯田的预备兵)。其中,“马甲,又称披甲”,就是“披甲人”。

“前锋兵”组成的是“前锋营”,多来自马甲兵和养育兵中的满蒙精锐,不选汉人。他们主要负责掌握旗帜,作为先导等,后来多负责皇帝的先导警卫。前锋兵其实就是精锐马甲兵,也是“披甲人”。

而“马甲兵”,即“披甲人”,是八旗兵的主力,他们组成了“骁骑营”,而且半数以上是汉人。马甲兵也屯田,但他们还要操练,负责作战,所以,充军发配的犯人,就会被分配给他们,帮他们种地。

步甲,应该不属于“披甲人”。因为步甲的地位比较低,他们本身就是下人、家仆或者奴隶,其中就包括那些“为奴种地”的充军犯人。他们没有独立户口,很少真正有自己名下的奴仆。他们比八旗中的包衣地位都低下,包衣至少都是正式的旗人。步甲平时也要帮主人种地,他们的装备、给养也多来自主人。有些比较受家主器重的,可以从家主那里获得土地,还有家奴。但一切都还是在家主名下。所以,不会直接分配奴隶给他们,而是先分给家主,再由家主另行分配。

综合分析下来,“披甲人”就是具有正式旗人身份的“前锋营”和“骁骑营”的满、蒙、汉三族的八旗骑兵。

8

宁古塔是个地名,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古塔是清早期边疆的军事重地,影视剧中大多说的发配宁古塔,其实在历史上也并不是只发配到宁古塔一个地方,还有一个叫尚阳堡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在当时都是条件恶劣鸟不拉屎的地方,犯罪了肯定不会发配到苏杭那种环境宜人的地方。现在咱们的基础设施基本上都完善了,那时候东北地区天寒地冻,没有汽车、火车、飞机等这样先进的交通工具。犯人被发配长途跋涉基本上就靠两条腿,现在东北都还非常冷,那时候更是人迹罕至冰封世界一望无际,所以好多犯人还没有走到宁古塔就被冻死了。

至于你问的披甲人,通俗的讲就是边境地区个别投降清朝的其他民族人,清政府为了稳控这些人,就会把一些犯有重罪罪犯赐给他们当奴隶。这些披甲人长期帮清朝镇守边疆,已经适应了残酷的生活环境,但这披甲人性情都有些粗莽,可想而知给这些人当奴隶是什么样的生活?后来到清朝后期,由于宁古塔地区相对稳定,也就没有了那么多投降清朝的人,所以披甲人也泛指镇守边关的一些将领。

清朝对文字狱这个政策很霸道,所以当时很多文人都被发配到宁古塔,看似比较残酷的事实,却无意的对宁古塔地区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宁古塔是个历史悠久充满了故事的地方,清朝长期流放宁古塔的刑法,很多人在这里落地生根重新生活,时间长了宁古塔也形成了外来流放人员特殊的生活圈。小编现在没有去过宁古塔,我想现在的宁古塔应该也是很繁华的地方,不知道清时期的流放现在还有没有遗迹存在。

9

宁古塔有双重含义。往小了说,宁古塔特指两座城,即宁古塔新城和宁古塔旧城,城址均在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前段时间热度非常高的“雪乡”就是当年的宁古塔);往大了说,宁古塔的范围很大,山海关以东的关外地区,其实都属于“流放宁古塔”。


关于宁古塔,一直都有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认为那里是自古荒凉、寸草不生之地。但真实情况其实恰恰相反,宁古塔自古就是女真民族的经济中心,是女真部落控制牡丹江渤海人和松花江五国部的核心地带。早在唐朝时,那里还是渤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农耕和工商业都非常发达。

只不过因为满清入关,满人大量内迁,再加上清廷不让汉人出关开发东北。这才导致关外没人了,经济规模开始萎缩,变成了清代人眼里的蛮荒之地。

正是因为宁古塔一带是清皇室和满族人的龙兴之地,所以有清一朝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被发配到宁古塔去的,身份地位不高的人,还没资格被发配到清朝的龙兴之地。



第二个误区就是把宁古塔错误的理解为一座城市,以为宁古塔只是现在的牡丹江市。但其实并不是。

因为清军入关后,整个东北的经济规模都在萎缩。不仅是黑龙江、吉林地广人稀,就连经济原本比较好的辽宁也地广人稀。

既然都是地广人稀,偏远苦寒之地,那么犯人在被流放时,就没有必要一定要被流放到黑龙江的宁古塔城。流放到辽宁、吉林,甚至是比宁古塔更远的三姓副都统辖区,也是有可能的。

也就是说,“发配宁古塔”的人,并不是都会被发配到宁古塔城去

具体来说,皇族成员犯罪,通常都是被流放到盛京(沈阳)守陵,不会被发配到苦寒的黑龙江或吉林。

官员被流放,也要看官员的背景如何。有背景的官员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大多会受到一些照顾,会被安排到黑龙江或吉林的驿站、官庄从事一些杂役性质的工作。而没有背景的官员和平民,就只能是被发配到宁古塔城从事最艰苦的差使了。

但不管是被流放到黑龙江,还是被流放到吉林和辽宁,在清朝都属于“发配宁古塔”。

至于说为什么很多人害怕被发配宁古塔,这主要是因为从京城到宁古塔太远了。毕竟那时候没有高铁,也没有飞机,犯人每天戴着枷锁赶路,这是一种煎熬。很多人没熬住就死在了路上。这种事情再经过文人墨客的渲染,很多人一听说要流放宁古塔,便是宁可自尽,也不愿意去了。



披甲人的概念很简单,指得是清朝初年“受降后披甲上阵为统领部族征战讨伐的人”,地位低于一般军人,高于奴隶。

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旗丁按照身份地位的高低,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

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

披甲人是投降女真的人,民族不一,因为能打仗,所以地位高于奴隶;

旗丁就是一般的女真人。

后来清军入关,统一中原,投降清廷的人减少了,披甲人的概念就变成了军人。而宁古塔的披甲人,就是特指专门负责镇守东北边疆的军人。


清朝虽然是异族入主中原,强调骑射,但其实也是重文轻武,军人的地位并不高。一般的旗人若是想要出人头地,还是要通过考科举,博一个功名才行。

试想一下,有清一朝,军人的地位本来就不高,披甲人还世代居住边疆,属于军人中的“二等公民”。那些被处罚“与披甲人为奴”的人,是不是就更惨?那可是世世代代为奴哦。

总的来说,其实宁古塔并没有那么恐怖,真正恐怖的是发配宁古塔的路上以及“与披甲人为奴”。

10

宁古塔,一个汉语译为“六个”的奇怪地方,却是清朝官员和文人学士听之胆寒的所在,盖因宁古塔是清朝“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的流人聚集地。但是,除去自然条件的恶劣,与北宋沙门岛“至者多死”相比,宁古塔还算是个温和的所在。历朝历代选择流放犯人的地点,都离不开“偏、远”,譬如西北荒漠之地、广南恶瘴之地、东北苦寒之地以及偏僻孤立的岛屿。清朝也不例外,在众多的发配之地中,宁古塔是最让清人害怕的所在,实在是高山峻岭、野兽横行、严寒难耐的无边荒原。自关内去到宁古塔的路就是一条黄泉路,很多犯人死在这条路上,或者被野兽吃掉,或者受不了长途跋涉而死,或者不适应关外的恶劣天气而死。

宁古塔并不是一个塔,用来镇压妖魔鬼怪,锁住作奸犯科之人。说起来宁古塔在汉语里就是“六个”的意思,传说有六个兄弟居住于此,并不知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但后来与清朝统治者联系了起来,说是努尔哈赤的曾祖福满生了六个儿子,均居住在此,现在应该还有遗址,多半是牵强附会上的。那么宁古塔具体在哪呢?

宁古塔是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地区,还包括俄罗斯的海参崴和那霍德尔等。是清代东北的边疆重镇,这里设宁古塔将军,镇守边疆,以对抗沙俄的入侵。宁古塔当地原本只是女真人,这里也是满洲的发祥地,他们以渔猎为生,构成当地的旗丁,处在宁古塔的统治阶级;处在中间阶层的就是披甲人,披甲人多是投降清廷的降兵降将,他们投降清廷后被要求世代居住在边疆,守卫边疆,披甲人分为马甲和步甲,也就是骑兵和步兵。他们在有战事的时候披甲上阵,平时则渔猎耕种,和普通百姓无疑。清初战事频繁,披甲人的数量比较多,足以守卫边疆,但逐渐的清朝的战事越来越少,渐渐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披甲人,于是在当地训练一些士兵来填充披甲人这一阶层。

披甲人因为时代居住在边疆,难免心生怨言,不肯效忠清廷,反而成为边疆的祸患,只靠旗丁的管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清廷入关后开始考虑将罪犯流放到这些地方充当披甲人的奴隶。

但是真正发配到宁古塔的流人,境遇是不一样的,流人到了宁古塔(上文说了,半路上会死不少)后,最开始面对的就是一片处女地,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他们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带去了耕种知识、带去了先进的生活技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来的流人远比清初的流人好过一些。他们到了以后,会分给房屋、耕牛和土地。用勤劳的双手来解决温饱问题,如果是重犯(比如作奸犯科、杀人、盗窃等罪),一般就是给披甲人做奴隶,充当宁古塔的最底层,他们是最没有自由和尊严的一群人,倘若犯了光棍、盜、叛以上的罪行,宁古塔的统治者可以直接将他们处死,然后等到年终再上报。与这一类形成对比的是文人学士类,他们在宁古塔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尊重。清朝的文字狱和科场舞弊案中很有一部分人被发配到了宁古塔。

1657年,江左三凤凰之一的吴兆骞被仇人陷害卷进南闱科场案中,奉旨入京复试,因种种原由,在第二年的四月复试中没有终卷,被打四十大板,家产籍没,与父母兄弟妻子同时发配宁古塔。这件事成了文人学士流放宁古塔的开端。

吴兆骞去到宁古塔的时候,当地只有三百余家,处处都为冰雪覆盖,荒凉的不像人间,他不会种地,不久谋了一个教书的职业,学生是流人的儿子,不久,吴兆骞的学识为人熟知,颇受当地官员的礼遇,并成为宁古塔将军巴海的书记和家庭教书,负责巴海儿子们的学业。吴兆骞常常出入重要场合,负责作诗,他还曾随萨布素斟察长白山主峰,作《长白山赋》,深深地打动了康熙。

从1676年开始,吴兆骞的朋友顾贞观结识纳兰容若,开始为营救吴兆骞而奔走,最终在1681年,营救成功,当时,宁古塔将军巴海亲自派兵护送,阔别家乡23年的吴兆骞终于回了家,习惯了苦寒之地生活的吴兆骞早已不适应江南的燥热和淫雨霏霏,不过三年就去世了。

在吴兆骞流放宁古塔不久后的1662年,杨越卷进通海案,也被发配到了宁古塔,并在第三年参与了对沙俄的反侵略战,之后,他开始传播中原文化,教给当地人耕种、建造房屋、经商,还带来了中原儒家文化,之后宁古塔还办起了学校,他还奉命训练水师。虽然杨越的贡献很大,但他的儿子杨宾数次营救父亲都不可得,只获得了一次探视的机会,杨宾历经三个月的艰难跋涉到了宁古塔,与父母相处了两个月,之后杨越死在宁古塔。

可以说这些文人对宁古塔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他们也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和尊重,后来的文人学士流放到宁古塔,要么经商、要么给人做掌柜、要么教学,虽然宁古塔地处苦寒之地,日子倒也安静祥和,比之繁华之地少了勾心斗角,多了一份赤子之心。文人学士们相对自由一些,他们平时也可以组织聚会,寻访古迹,寄情于山水,苦中作乐。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