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宁古塔是清政府老祖先居住的地方,是满语的音译。它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地区,地靠日本海,旧属吉林管辖,是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东北各族向朝廷进贡的礼品都在这里周转登记。清朝上至官员下至黎民百姓如果犯了罪,大都被流放到宁古塔,轻则十年,重则永世不得入关。
宁古塔并不是塔,怎么有了这么个名字?宁古塔这个名字源自宁古台,满语译成汉语意思是“六个”,相传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爹和自己的亲兄弟共6人曾在此居住,清称他们的驻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从此这个名字沿用下来。
宁古塔有新旧两座城,二城相距25千米,旧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今为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城村。康熙五年(1666)迁到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城地称为新城。
从顺治开始宁古塔成为清朝流放犯人的地方。清朝很多的文人学子因文字狱或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例如:清朝著名诗人吴兆骞在顺治帝十四年因科考案,被仇人诬陷,蒙冤被判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23年,另外还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大文豪金圣叹的家属,思想家吕留良的家属,安徽方拱乾、方孝标家庭,浙江扬越、杨宾父子,佛学家函可,文人张缙彦等等。他们跪拜“谢主隆恩”后接过“流放宁古塔”的圣旨,带着冤屈,肩扛沉重的伽号,步履艰难,长途跋涉千万里,走向满人的发源地,走向思归的梦乡——宁古塔。
清廷之所以要把犯人流放到这里,一方面因为从京师到这里路途曲折遥远约七、八千里,宁古塔条件艰苦,能让犯人吃尽苦头;另一方面这里是清朝统治者的老家,让这些犯人为他们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和聪明才智,两全其美。
古代宁古塔到底有多可怕?
清代所有人都认为这里是人间地狱,甚至做梦梦到这三个字就会从噩梦中惊醒,大汗淋漓。甚至有好多人一听到要流放到宁古塔,马上就自尽了。
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述,宁古塔几乎不是人呆的地方,犯人大都在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有些人饿昏了,刚倒在地上,当地人就冲上去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人不多。方拱干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犯人即最难以忍受的是这里的严寒,此地以苦寒著称,吴兆骞在宁古塔写给其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被流放到这里并在此生活过的张缙彦亲身经历的宁古塔生活。
1661年3月2日步行出发,他带着大量图书还有十名歌姬,书是他存活的精神。5 月11日至宁古塔旧城(今黑龙江海林)。他说,步行大概有万里,从辽东沈阳出阴沟关,行走道路经过了十八道山岭,十八条江河,但他不知道这些山水的名称,问当地人也无人能说出。等路过过百余座山岭,百余条江河,也没有一人能说出这些山、水的名称。可见这地方在当时有多偏僻。
宁古塔这个地方是深山荒僻的山谷,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山和原始森林。那里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大森林里数千里看不见太阳、月亮。狮子、老虎、狼等各种野兽出没。所幸,流人到宁古塔各旗,都分给住房、耕牛和土地。
精神生活
他们这些文人历经了人生的浩劫,一路上的思索人生,到了目的地后,他们给苦难的生活逐步上了色彩。张缙彦和方拱乾、张缙彦、钱威、姚琢之、钱志熙、等被流放的人“朝夕相对,欢若一家”,发起黑龙江第一个诗社----“七子之会”(亦名“七子诗会”)每月都在一块聚会,分派题目,限定韵律,作诗唱和,其乐融融。在这里远离朝廷,舞文弄墨倒也自由。在这里见上级一般不再随朝廷礼仪,多数随本地民间的礼仪,而且减少繁冗文书。
偶尔有体育活动,春秋两季在城南举行大阅兵,进行骑马射箭比赛,大年正月初一悬挂弓箭于城门用以警备。
他们帮助当地人利用天然条件建造房屋。他们的住房用夯土垒墙,伐木做房顶,上面用厚厚的茅草覆盖。周围种有少量的农作物。吃的主要以打猎为主。张缙彦等一些流民教当地人种植稷、麦、粟、烟叶,采集人参和蜂蜜,使农业耕作得到发展,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满族人会采集花瓣做玫瑰糖,及香水等特产赠送给他们。
清·宁古塔旧城城东景象及方拱乾茅屋
今天的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街古城村,在当时,那里的居民只寥寥数家。在风雪交加的严冬,他们穿麻布、兽皮,到河里敲碎薄冰舀水。秋冬坐卧火炕,严寒让他们不敢下炕。快没东西吃了,就出猎。有时冒雪爬山,捕鹿、狐狸、山鸡等当食物。
当地人过的是以渔猎为主的原始生活,住草房子、大多穿兽皮做的鞋子,后来逐步改善。
他们刚开始要到数百里甚至千里外的其它部落去换生活用品。例如,柳河(海浪河)到沈阳一千五百里,去朝鲜六百里,那里的居民用布匹换日用品。当政的章京又建成加木栅城垣于外,方四五华里,开有四门,设立集市场地,叫人贸易方便了当地居民,大家开始重视文化和学习,风气渐好。
各层人士团结互助
张缙彦说:“被流放到这里的人,几乎各地的都有,多为吴、越、闽、广、齐、楚、梁、秦、燕、赵之人”。在那里看到的是,徙宁的士人,他们立场不一,什么身份的人都有,有顺民,有遗民,有曾经的朝廷大员,有民间的反对派,由于同病相怜,大家大都相处得极好。
在这里大家各显神通,会耕作技术的教人种地,例如杨越传播耕作技术,并教人改“掘地为屋”为“破木为屋”,他还教人经商,他刚到宁古塔,没有饭吃,那就把自己随身带的物品摆摊销售和当地人换粮食,夫妻二人还开了一座糕饼铺做绍兴风味小吃,食客满座,他把技术毫无保留传给当地人。教会他们做各种生意,宁古塔城逐渐繁荣,成了很大的集市。在当时书最贵,一本书可以换一头牛。
佛学家传授佛法;
文人写书授课;
一些文人写书让大家了解周边地理风貌等,例如方拱乾著《宁古塔志》。著名诗人吴兆骞利用自己的特长办在自己家办学校义务收徒,第一个教的是宁古塔第一个流人陈嘉猷的长子陈光召。后来巴海将军聘用吴兆骞当自己两个儿子的家庭老师。
宁古塔的官吏和当地百姓十分敬重读书人。从大将军到副都统、协领、佐领大都与这些文人交结为友好,流人可以不当差,不纳粮,生活困难时,还能得到救济;流人们常常是官吏们的座上客,经常陪宴、陪饮,感情深厚。
披甲人是什么人?
这里的披甲人是清朝的士兵,他们是归降清朝的人,地位低于普通的八旗兵,民族不一。分为马甲(骑兵)和步甲(步兵) 披甲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清王朝镇守边疆。所以,披甲人世代居住边疆,他们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他们有些人还是围猎高手,一个人能杀死一只猛兽。
清王朝为了稳定军心,会经常将一些流放到这里的人或其家属赏赐给这些人当家奴。所以这些流人的地位就变的更加低下,有些人听到“流放宁古塔”而自杀,原因多是为此。
但是对于上述的那些文人,那里的官吏和披甲人是不会让他们为奴的,反而很敬重他们,把他们当好友。一般的披甲人都很善待流人,如果有流人逃跑他们也不会去追赶,更不会告官,如果没有逃掉又返回来,他们会帮助这些逃跑的流人,说他们是回来自首的,以减轻他们的罪责。
每当沙俄来侵犯中国边境,披甲人和流人会团结起来联手击退沙俄士兵。
披甲人和流人将中原文明的种子播种在宁古塔,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繁荣了宁古塔的经济,促进了民族融合,守卫了一方边境。
参考资料:《宁古塔山水记》《宁古塔纪略》《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