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整整用了135年。可谁也不会想到,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各国的秦帝国,竟然仅仅经历二世而亡。而接替他的汉帝国却能统治中国三百年。要回答这个问题,先看看六国为什么仇恨秦国。

秦国统一六国,但六国认为这是侵略。

由于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这些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燕国从召公算起到灭亡,存在了822年。公元前1115年,周成王封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到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楚国存在了892年。齐国分为姜齐和田齐。姜齐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朝后,被周武王分封的。公元前386年,田和夺取齐国国君的位子,到公元前221年灭亡,姜齐和田齐分别存在了660年和165年。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囯50年后,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开始建国,三国直到秦国灭亡,韩国存在了173年,魏国存在了178年,赵国存在了181年。

六国里存囯时间最短的韩国,也有173年。这么多年,这些国家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历史、经济、政治和军事。尤其是楚国,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楚文化,在当时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各国百姓就认可自己国家,他们认为秦国是外族侵略。想想屈原为了楚国,可以跳江自杀,张良在韩国灭亡后,还刺杀过秦始皇,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始皇,你就知道他们对自己国家有多么的热爱。秦国灭了他们的国家,他们当然恨秦国。

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太残暴。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强大起来,对六国不断用兵。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就是六国的血泪史。公元前330年,秦惠文王令公孙衍攻打魏国,斩首八万。公元前318年,五国攻秦,秦左庶长赢疾率领秦军打败赵、魏、韩联军八万。公元前293年,战神白起在伊阙之战中,奸杀魏韩联军24万。公元前292年,白起攻魏,夺得魏国大小城池六十一座。公元前279年,白起率领秦军攻击楚国,攻破楚国新旧二都鄢郢,水淹鄢城,焚烧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公元前273年,白起帅兵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斩首十三万。公元前263年,白起攻打韩国,斩首五万。公元前262年,秦赵长平之战爆发,最终经过三年的对峙,赵王用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秦昭襄王秘密起用白起为帅,把赵括带领的40万赵军分割包围,最终赵括战死,赵军投降,赵军20多万降卒全部被杀,赵军经此一战,损失45万人,无力阻挡秦国。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了韩、赵、魏、燕、楚、齐,终于统一了六国。

纵观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一直不断的用兵。据统计,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斩首六国军队有200多万,光战神白起一人率领的秦军,斩杀的六国人数都过百万。而且秦军还实行的“人头军功制”,就是在战场上,按敌国军队的人头来封赏。这种野蛮的制度,让六国百姓有多恨秦国。

秦国统一后,秦始皇的暴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望和成就,先后修建长城、阿房宫、骊山墓道。光修建阿房宫,如此浩大的工程,就得保持70万人力。秦始皇还前后五次出巡,泰山封禅,寻找仙丹,每次出巡皆耗资巨大。这些工程和五次巡游,都需要帝国庞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做支撑。

为了满足巨大的人力物力需要,秦国的赋税、徭役特别的重。据汉武帝时期的大儒董仲舒称,秦朝赋税“二十倍于古”。秦朝的徭役据说更恐怖。一般人从15岁就要开始做苦役,到60岁。据统计,当时秦朝人口2000万,每年服徭役的就有 2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此外,秦朝的刑法也是特别残酷,有死邢、肉刑等12中之多。这些苛刻的政策法令,让各国人民的反抗情绪更加严重。秦国已经从以前的虎狼之秦,变成了秦始皇统一后的暴秦了。

六国为什么仇恨秦国,以上是我的一点见解。那为什么取代秦朝的汉朝能够统一三百多年呢?

秦始皇对各国标准的统一

秦始皇虽说有暴力的一面,但也有更多可赞的地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各国的文字、度量衡、货币、车轨等也进行了统一。当秦朝灭亡的时候,各国的文字、度量衡、货币、车轨也统一了十几年了,已经深入百姓的内心。

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个国家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有助于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度量衡、货币、车轨的统一,也使各国之间紧密交流这些措施是老百姓认识到统一的重要性,有利于经济发展,货物运输。秦始皇通过这些政策,慢慢改变了各国对统一的看法。

连年战乱,各国百姓已经厌倦了

整个春秋战国,再加上秦末汉初,568年,各国诸侯连年征战杀伐,最后遭殃的是老百姓。虽然秦国统一六国,六国百姓都不愿意被强秦所统治,但他们终于不用过打打杀杀的生活。他们反秦,是因为秦国和他们都是世仇,历史上杀了他们很多的同胞,秦国是靠武力征服的他们,再加上秦始皇暴政,所以他们思想上是反秦的。等秦国灭了以后,换个统一王朝,他们是能接受的。所以秦末汉初,各国贵族纷纷复辟,但各国百姓拥戴的没有以前那么强烈。

刘邦能胜项羽,当然是刘邦会用人,项羽太自负。但还有一点,就是项羽不想做统一的帝王,只想把天下又分封成春秋战国那样,自己做个西楚霸王,其实这点是失民心的,这种做法是违背历史潮流的。等于又回到过去那种战国的时代。其实最底层老百姓是不愿意的。从张良开始刺杀秦始皇,一心想重建韩国,到最后帮助刘邦统一天下,不再提复囯之事,就可以看出张良前后心态的变化。张良也知道,国家统一不可逆转。老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王道。

刘邦得人心

汉高祖刘邦,是一个痞子出身,但他有帝王的野心,有一次,刘邦押送犯人去咸阳做苦役,在咸阳城碰见秦始皇的车队,那样的阵仗和君威,让刘邦直接说出一句话:大丈夫生当如此。公元前207年,刘邦带兵进入关中,到达霸上,秦王子婴看到大势已去,就出城投降了刘邦,将领们都说要杀子婴,刘邦没有同意。刘邦进入咸阳城后,在张良的劝说下,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第一,杀人者要处死,第二,伤人的要治罪,第三,盗窃者也要判罪。刘邦给关中百姓留下了好印象。而项羽进去关中后,不仅杀了秦王子婴和王室成员,还放火把咸阳城、阿房宫烧了,使这两个地方变成了一片废墟。项羽此前还杀死了手无寸铁的20万秦军。关中百姓的民心就往刘邦这里倾斜了。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做了很多得民心的事情,而项羽在这点上比刘邦差远了。

公元前206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进攻关中,由于关中老百姓对刘邦和汉军有好感,所以百姓都不愿意抵抗,不到三个月,就消灭了章邯,牢牢地控制了关中,此后的楚汉三年战争,关中成为刘邦对抗项羽的坚实后盾,汉军粮食,兵力大部分都是萧何从关中补充的,就连最后杀死项羽的也是来自关中的兵士。而刘邦最后还厚葬了项羽,项羽的族人,都不予加害。甚至有的还被封侯。刘邦这样做,也让楚国人对他心服口服。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做了皇帝,由于连年的征战,百姓生活疾苦,所以刘邦就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再经历文景之治,使汉朝的经济迅速恢复,人民安居乐业。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王朝经过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的休养生息政策,到汉武帝时,经济恢复到顶峰。这个时候,汉朝前期的政策就不适合了,为了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汉武帝采纳了大儒董仲舒的意见,把各地的非儒学的诸子百家全部罢黜,注重任用优秀的儒家学者。以后只有儒家思想的人才能有做官的机会。汉武帝的儒家学说,是集合了儒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王权。从而收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从思想上对人的一种束博,是汉朝能统治三百年的最后一步。

综合上述,我认为大汉王朝是在一个巧合的历史机遇下,凭借汉高祖刘邦的武统文治,文景二帝的传承,汉武帝的独尊儒家思想的前提下,统一了三百多年。

最佳贡献者
2

秦国消灭了六国对于历史是进步,但是六国仇恨秦国也没有什么错,因为大家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凭什么大家现在都做庶民你秦国的带头大哥却做皇帝?贫富差距太大了,心理难以接受;而且六国建国已久,都有了自己的文化和文字,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认同;所以才有燕太子找荆轲捅秦王,才有了张良在博浪沙拿锤子要捶打秦王,说白了就是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国家,而没有秦国!

为什么刘邦建立汉朝能让这些六国余孽乖乖的不闹事呢?

第一,秦国灭了六国,刘邦灭了秦国,对于六国余孽而言,刘邦是帮他们报了灭国之仇的恩人;至于说分封天下,项羽搞过,刘邦也搞过,这些六国的残渣没能折腾起风浪来,只能怪自己没能力!


第二,六国的硬骨头在陈胜揭竿而起时就急不可待的上了战场,结果给后来人做了铺垫,一个个的成了炮灰,留下的软蛋根本就不是项羽和刘邦的对手!



第三,百姓也累了,闹够了不想闹了,皇帝姓张姓王自己总是吃碗里那口饭,没必要跟着掺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忠君观念深入民心,百姓脑瓜被洗的干干净净,也就不存在犯上作乱这种想法了!


3

汉朝做了一次思想大洗礼。刘邦当皇帝既不是皇族高贵血统又不是为民选出来的人,想教化百姓听自己的很难的,为此专门发明了一套“儒教”理论,当时干这个事的就有董仲舒,他最核心的观点是“天人合一”,就是说,人类社会的规律与老天爷的运行规律是合一的,人类生活的目的就是遵从老天爷的意志。而皇帝是老爷天在人间的代表,是天选的,不容置疑的,人类要无条件服从。既然老爷天选择了刘氏作为天子,那么所有反对皇帝的反抗就是非法的。另外能够将《公羊传》活学活用的年近七十的公孙弘也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他在六年的时间里,从一介平民,成为当朝宰相。一时间,人们都纷纷学习《公羊传》,很多出色的“公羊学者”加入为皇帝辩护的队伍中。后来汉代所兴办太学的学生也是学这一套,汉代搭建了儒教的政治理论框架,兴办了太学让世世代代的大汉子民都相信它,把这套理论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创回答#

4

秦朝建国是建立在战国时期,当时六国分化明确,每个国家的臣民都对自己国家有着独特的国家情怀。

秦朝以大手段,常年征战,不服就杀,不投降就杀,杀出来一个大一统得秦朝。

所以,人们当时国家感还很强烈,而秦朝造成的家破人亡更是被人们所仇恨。所以,人们不会服秦朝得统治。

汉朝建立,一统国家,是建立在推翻秦朝得基础之上,它符合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更是让那么被秦朝害得家破人亡得人出了口气,又由于常年战乱,人们也是希望过上安定得日子,所以汉朝建立之后,人们都希望能安居乐业。

所以恨秦顺汉!

5

很明显,不仅是六国百姓,具体点来说,是六国的贵族反对秦朝的统治。秦灭六国后,从根本上伤害了六国贵族的利益,加之刚统一不久,人心不稳,六国贵族就借势煽动底层动乱。

对于六国贵族而言,他们也没有强求要哪个诸侯带头起义,只要有人揭竿而起,打响第一枪。那么,在底层潜伏多年的六国贵族们就会群起响应。

至于真正跟谁闹革命,六国贵族的统一认识应该是:谁的实力强大,谁最有成功的希望,谁分配的利益多,就会跟谁干。很显然,当初反对秦朝的武装中,六国贵族最看好的是楚国项梁领导的武装。至于陈胜、吴广虽然打响了第一枪,然而六国贵族依然不看好这支最早起义的部队。

刘邦从最初起兵时称呼沛公,到鸿门宴后被项羽封为汉王,到最后楚汉之争胜利后建立汉朝。六国百姓之所以能够接受刘邦统治,一定程度上经历了秦末汉初这么长时间的动荡,六国的贵族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项羽分封的各路诸侯最后都倒向了刘邦,加之百姓渴望统一稳定,从而天下很快就在刘邦手中稳定下来。

6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秦始皇统一全国,也统一了历史!秦始皇时期栽树,汉朝乘凉了!

7

对象不同

秦灭六国以后,对于六国人来说,秦国就是自己的仇人,因此当秦朝建议以后,他们自然带着抵触的情绪。

而刘邦则不同。

刘邦是灭了秦朝的,对于六国原住民来说,刘邦就是恩人。



六国贵族人数不同

秦朝灭亡之前,六国虽然被灭了,但是大量的六国贵族后裔还存在,这群人是最渴望复国的。他们也是反秦的中坚力量。

可是在秦朝灭亡,楚汉战争打响以后,这些六国贵族后裔就基本上损失殆尽了,这种情况在刘邦击败项羽后达到巅峰。

至于六国平民,说实话,对原来国家的归属感有,但是没那么强烈。毕竟,他们只是被剥削的一方,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够吃饱饭,谁当皇帝区别都不大。



而刘邦又以“仁义”出名,百姓们自然也不会反对他。

时间不同

秦灭六国以后,六国各地的影响力还在,这种影响力本来会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淡去,但是胡亥没有给这个机会。

胡亥的高压统治,使得各地纷纷起义,秦王朝刹那间就分崩离析。如此情况下,六国的影响力不仅没被削弱,反而在六国后裔的号召下,再一次强烈了起来。

而随后的楚汉战争就不同了。



诚然,楚汉战争并没有几年,但是这短短的几年却是战乱频繁,甚至比战国时期还频繁。

战争带来的苦难能够极大地削弱这种影响力。试问,普通老百姓连明天的太阳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还会在乎什么家国情怀吗?

8

因为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是被秦国消灭的,秦国与他们有灭国之恨,所以痛恨秦国是正常的。而汉朝是与秦朝为敌的,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个至理,六国的遗老遗少与后代不少都加入了刘邦和项羽的队伍,比如张良是韩国人等等。而刘邦、项羽推翻了秦朝,刘邦与项羽对决胜利以后建立了汉朝,也就容易被大家接受了。

9

第一点,从秦朝被仇恨来说,因为秦朝是通过战争杀伐来建立大一统王朝,根基并不稳定,六国贵族失去了原本的权力,自然会仇恨秦朝。至于百姓,也因为战死的士兵都是他们的亲人,自然仇恨秦朝。

第二点,秦朝进行统一改革,比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百姓的仇恨一直在减少。真正还有仇恨的是六国贵族,而六国贵族也并非是顺汉,而是不得不顺汉。首先从秦末农民起义到楚汉之争,六国贵族一直处于逐渐消亡的状态,六国贵族对于百姓的影响能力已经非常小了,以刘邦为代表的新的统治阶层崛起,同时刘邦也一直在削弱六国贵族的权力和影响。在天下大势面前,六国贵族已经失去了秦末的号召力,他们知道无法螳臂当车,只能委曲求全顺从汉朝统治。没有了有号召力的闹事者,自然汉王朝的统治就安稳多了。

10

秦朝统一之后却在二世而亡,其中的原因当然是比较复杂,还有很多的因素。例如赵高篡改秦始皇的遗诏,让胡亥继承大统,都是促使秦朝灭亡的一大原因,但要说到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以下两点。

下面是天马菌的观点。

秦始皇好大喜功

说到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其实也只不过是对他夸大而已,其实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在七国当中还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如果没有经历商鞅变法,很可能在当时就会被灭亡,更加就谈不上统一六国了。

秦国由弱变强也是需要经过一个过程,我这个过程到了秦昭王的时候,秦国已经对其他的六国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所以统一天下也是必然的,而秦始皇只不过是做了最后一步。

当然秦始皇所做的“书同文,车同轨”等一系列措施,对后世的影响也的确比较大,但这也不能成为他居功自大的资本。

其实秦始皇好大喜功,自封为“皇帝”,这就已经为反对他的人提供了理由,就连后来的项羽也自封“西楚霸王”,这种自封的封号,其实也为很多反对他的人提供理由,不过刘邦就不同了。

刘邦吸取前面两人的教训之后,就算已经取得了实际上最高的权力,他也没有自封为“皇帝”,反而是他底下的那些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大家都出来要刘邦称帝,刘邦这时候才出来响应大家的“号召”。

刘邦这样做其实也太精了,其实就是为了以后有人会叛乱。汉朝建立之初,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稳定,也有很多人叛乱了,其实这些人都没有合适的理由去反对刘邦,也没有得到百姓的支持,那就是因为当初刘邦称帝,都是底下的这些臣子要求的,现在你们这些臣子又来反对,等于是出尔反尔,所以刘邦反而有充足的理由去平定叛乱。

再加上刘邦这个人比较注重政治宣传,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他就是一个大好人的形象,所以百姓也比较拥护刘邦。

秦朝统一后未能惠及百姓

要说到秦国统一天下,六国的百姓都痛恨秦国是骗人的。痛恨秦国的大多数都是六国的贵族,而百姓更加关心的,这个国家能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实惠。

其实在秦昭襄王的时候,秦国就已经将六国打得很惨,如果他们真的非常痛恨秦国的话,那么他们也应该痛恨将他们打得很惨的秦昭王。例如,当时的长平之战,秦国是已经坑杀了赵国的四十万降卒,也可以说得上是手段非常残忍。

但事实上却是等到秦昭王死去之后,六国的百姓都为秦昭王哀嚎疼哭,主要的原因就是秦国在攻打六国的过程中,客观上也将秦国的法制带到了六国的土地上,而这些法制基本上都是对普通百姓有很大帮助的,所以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哀嚎疼哭。

而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却没有懂得体恤百姓,反而建阿房宫,秦皇陵等一些劳民伤财的大工程。也就是说秦国统一六国并没有惠及普通的民众,反而使六国的民众过得更加惨。

所以在六国的贵族都拉起旗帜去反对秦朝的时候,积怨了很久的普通大众就会纷纷响应。

相反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初,就懂得非常的体恤百姓,支持黄老之说,让国家可以得到休生养息,这时候也是百姓非常想要得到的。自己也有人反叛刘邦,但由于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那些人的叛乱也难以动摇汉朝的根基。

“民心者得天下”,刘邦正是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得到了民心,所以汉朝就可以稳定下来。

结束语

普通大众并不是天生就喜欢反对秦朝,而是因为秦朝根本就没有抓住民心,仅凭武力,虽然在国土上形成了大一统,但却难以得到普通大众的认同,只要有一部分人出来反对秦朝,那么就会都到广大普通大众的响应,汉朝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在政策上也能惠及百姓,同时政治宣传有做得比较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