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所说的"资本资助",我理解为"成为诗仙须备的思想,学识,气质,知识,阅历,写作技巧以及才气纵横等个人条件,再加环境,社会等外部条件的总和"。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我国诗歌自"诗经","楚辞"以后,经历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和初唐等几个发展阶段,到了李白的时代,各种基本的诗歌题材如:五,七言古诗,七言歌行,五,七言绝句和律诗,都已完备并达到全盛。唐初以来,一部分具有进步倾向的诗人(如陈子昂)所倡导的,以反对齐梁柔靡诗风为目的的诗歌革新运动,使诗歌创作走上了健康的道路,到这时也已取得胜利,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当时诗坛呈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重要的诗人如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王昌龄,杜甫,重要的诗歌流派,如山水田园派,边塞诗派都出现在这个时期,李白及其诗歌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和杜甫是这个时期成就最卓越,最有代表性的伟大诗人。
由于家庭富裕,又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李白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养。他学习的范围相当广泛,他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又说:"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十五岁时,他又学习剑术。二十岁前后,他在家乡戴天山(一名匡山)读书,又从一个叫赵蕤的友人学习纵横术。为了使自己成为有所作为的人,他勤奋学习,努力从各方面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学识有才能的人。
李白非常勤奋好学,他自己说:"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相传李白少年时在眉州象耳山读书,有次逃学下山,经过一条小溪。见一位姓武的老大娘在溪旁磨铁杵(舂米的工具)。李白觉得很奇怪,就问老大娘磨铁杵干什么?老大娘回答说:"磨作针"。李白听了大受感动,他从老大娘磨杵成针这个行动中省悟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于是他打消了逃学的念头,回到山中继续读书。这个传说最早见于宋祝穆的"方舆胜览"。故事很可能出于后人的附会,但人们喜爱它,传诵它,常被用来教育孩子们勤奋学习,到今天民间还流传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谚语。
李白在"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中说:"李令问"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霞散?""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说:"李白有天才俊逸之誉。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我们读李白的诗文,也深深倾慕他知识的渊博和写作技巧的高超娴熟。这一切,是和他青少年时代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分不开的。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礼部尚书苏颋出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大都督府长史。李白带着自己的诗文作品在半路上拜谒,向苏颋请教。苏颋很欣赏李白,对他的同僚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若广之以学,可以(与司马)相如比肩也。"苏颋是当时的散文名家,年仅20岁的李白拿着自己的作品向这位名家请教,说明李白那时对自己的诗文已相当自信。而这名家能加以赏识,肯定了李白的才能和勤奋,并相当恳切的指出他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也是很难得的。后来苏颋向朝廷荐举西蜀人才,还提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在20岁以后的几年中,李白游历了蜀地的不少名胜古迹。在益州,他游览了司马相如的琴台,瞻仰了杨雄的故宅,写有"豋锦城散花楼"和"白头吟"等诗。在峨眉山,又写有"豋峨眉山"诗。蜀中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李白壮阔的胸襟,豪迈的性格,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而在道教和道家思想盛行的唐代,象峨眉山这样的著名山林,又是道教徒往来聚散的地方,李白在这里登临游览,必然要受到影响。李白一生一方面积极要求为世所用,有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一方面又热切向往着求仙学道的隐逸生活,这种矛盾着的生活理想早在他蜀中生活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到了开元14年(公元726年),李白26岁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学业文章也很自负了,他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也已经确立。"骐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大鹏羽翼张,势欲摩穹昊"。他产生了要到祖国广阔的天地中去施展抱负,贡献才能的要求,而这几年中培养起来的,对大自然的爱慕也驱使他渴望到祖国各地去豋临山水,游览名胜。他说:"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就在这年秋天,他怀着对事业前途无限美好的憧憬,"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
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写了如下一首名作:
峨眉三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一一峨眉山月歌
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在短短28字中嵌入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和渝州5个地名,占十三字,却安排得那样自然,丝毫没有堆砌的痕迹,表现了诗人驾驭文字的功力。
这些,就是李白成为诗仙的"资本资助"。如果没有这些资本,他会成为诗仙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