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语拼音字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没有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后明代人们在教学时,开始使用两个常见的字进行反切或直拼。

汉语拼音方案的提出是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这些方案为汉语拼音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汉语拼音的主要制定者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主编《汉语拼音词汇》,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并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


最佳贡献者
2

应该是赵元任。赵元任(1892.11.3—1982.2.24),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清朝著名诗人赵翼(瓯北)后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天津。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中国语言科学的创世人,被誉为汉语言学之父,中国科学社创始人。

赵元任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而这也成为他的一大绝活。他精通英、德、法、日、俄、拉丁语等多国语言,会说33种汉语方言,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

3

在中国拼音发展史上,拼音字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明朝后期,但多源于各国的传教士为了传播他国的教义,而非为了普及中国语言和文字,更不要谈让民众识字读书了。

中国人对汉字的推广和普及以切音法入手,明清卓有成效,至辛亥革命后以章太炎的记音字母为基础,黎锦熙主持制定工作,由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18年颁布注音字母。

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汉语拼音标准的制定于1955-1957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第一研究室周有光主持,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颁布,1982年汉语拼音成为国际标准。

(左二为周有光)

中国古代的文字是没有拼音的,那人们是怎么识字传承读音的呢?

在文字出现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文字被创造出来,但如何去记住读音呢?这就是一个难题,但这难不倒我们聪明的华夏子孙。

第一个直音法

主要包含三种标记方式:

  • 读若法

当阅读文章发现“莠”字,通过《说文解字》查阅会得到这样的注释:莠,……读若酉(十二地支古人都耳熟能详)这样就知道这个字的读音了;同理:儡,相败也,……读若雷。

  • 读为法

当你阅读《文侯之命》发现“父义和”时,这个义字如何读音,郑玄注:“义”读为“仪”。

  • 读注法

当你读屈原的《离骚》看到“肇赐予以嘉名”中的“肇”如何读音呢?《尔雅》中:“肇”注“兆”。

这三种方式在秦汉以前最为就行,但不难看出这个直音法存在的局限性,一个字的读音是以另外一个同音的字为桥梁,那就容易陷入死循环,用字母代替举例:A的读音同B;B的读音同C……,那最终我们得认得其中的一个才可以,否则识字就变得困难的多了。

第二个反切法

有了局限就会创造出另外的方法来简化,因此出现了反切注释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用两个字来注另一个字的音。具体使用方法准则为:前字称为反切上字,取其声母,后字为反切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三者提取后组合在一起即为汉字的读音。在使用拉丁字母和注音之前这种方法是中国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时间最长的注音方法。

举例说明:

缓,胡管切。(《广韵》)“缓”字的读音,就是取“胡”字的声(h),取“管”的韵和调(uan),然后拼合成(huan=h+uan),声调同管。

其他反切应用:宗,自中切;哀,乌开切;敖,五劳切;收,式州切;器,去冀切;矣,于纪切。

这种方法起源于东汉后期,盛行于唐宋元明清,在明清期间出现了拉丁字母但是局限性比较大,没有形成大范围的推广。

反切之法一般认汉末孙叔然(孙炎,字叔然)所创,他整理反切,著有《尔雅音义》。自汉末开始,魏晋逐渐推广,至唐朝僧人改进反切之法,使之更加精密,但此法同样存在众多弊端。

  • ①反切上下字时长是含有多余成分,在拼合时有一定障碍,让读音变得不够准确;
  • ②反切上下字可用的字过多,使用的人难于掌握,据统计反切用字达到1300字以上;
  • ③关于窄韵,难以找到两个合适的字反切,存在偶尔借用其他韵的字作反切下字,这样的结果同样使切音不准确。

明代吕坤《交泰韵》,清代潘耒的《类音》解决了反切的部门局限,但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注音标准,但进步的地方就是减少了用字的数量。清代的李光地《音韵阐微》和张熙载的《四音定切》更加的精密,但仍然难懂切深奥,对于文字的普及,大众化接收的难易程度仍然是制约其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急需一个统一的标准,且该标准要简便易学。

中国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评价反切法:“心中切削焊接法”,不利于学习和掌握。

汉字注音的发展脉络

  • 传教士的西文注音

明朝末年意大利、法国、英国的传教士来到广州。他们为了学习汉字,结合本国的罗马字母,开始用罗马字母拼写汉字。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中国最早用字母尝试拼写汉字是用阿拉伯字母,代表为《小儿经》。这些传教士的拼音方案只流传于传教士当中,在200-300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在中国大众当中广泛传播。运用西文注音对中国的文字学者发展汉字拼音给予了很大的启迪。

(阿拉伯字母的小儿经)

  • 切音字运动

1840年中国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反思。为什么堂堂的一个中国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梁启超卢懿章王照一致提出教育救国的方案。当务之急是打破汉字繁难的壁垒,让教育普及大众。

卢懿章曾直言“以切音识汉文,全国节能读书明理。国家何致贫穷?人民何致鱼肉”,1892年出版专著《一目了然初阶》。这是首位中国人自己创制的字母是拼音文字方案,标志中国人自觉的进行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开始,卢的主张是以拼音与汉字并行,并不是取代汉字。

  • 拉丁新文字运动

1913年的2月,在北京召开了读音统一会。

会议拟通过了统一的注音字母,总共39个,后期加以改进变成了37个。这种方法比双拼切音减少了一半以上。中华民国成立第二年,政府制定的注音字母方案由黎锦熙先生主持,强调了拼音和汉字的地位,他认为拼音为辅,是一种符号而已。

从五四运动开始,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号召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正式提出了汉字革命的口号。钱玄同用激进的语言,陈述要废除汉字,论述了罗马字母世界通用性;蔡元培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正式公布于世,得到毛泽东的认可。

1935年近700名文化界人士签名发布《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提到教育大众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方块汉字难认难识难学,呼吁中国需要新的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到1958年汉语拼音标准出台,拉丁文字运动极大的促进了汉语拼音的进程。

  • 现代拼音标准确定

自1949新中国成立来,立即着手制定拼音方案,借鉴苏联经验,欲废弃汉字,改用拼音文字。

当时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员会,主管全国的文改工作,设有有两个研究室,第一个是拼音化研究室周有光任主任;第二个是汉字简化研究室曹博韩任主任。全面工作负责文改工作的是胡愈之。在受到赵元任的影响下,周有光做了充分的研究调查之后,终于确定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音拼音方案草案向全国征求广泛意见。

虽然遭到了各方面的反对,但是民众的热情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在50年代到80年代,群众设计的各式各样的文字方案达到3300多个,可见中国文字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在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盛况。

周恩来在《当前文字改革任务》报告中明确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明确指出汉语拼音只是辅助汉字,并不能取代汉字的地位。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定了汉语拼音作为中国专有名词它国际标准。汉语拼音仅仅是拼写汉字的音标,不是文字。在现在中国的教育当中,汉语拼音只是一种语音教学。

4

这个问题问得好。只能是文史类的考古学家才能解答。不能班门弄斧。

5

为了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语音,人们采用过多种记音方法,主要可分三类:

第一,用汉字注音。如直音法和反切法。直音法是用一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如果遇到没有同音字的情况,就无法注音。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比如“鲁,郎古切”,就是用“郎”和“古两个汉字”拼出“鲁”字的读音。“郎”是反切上字,与被注音字“鲁”的声母相同,“古”是反切下字,与被注音字“鲁”的韵母和声调相同。这两种注音方法都以认识大量汉字为基础,如果没有易识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就难以注音。

第二,用“注音符号”记音。“注音符号”最早被称为“注音字母”,如“ㄅㄆㄇㄈㄉㄊ”等,类似汉字笔画,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它在给汉字注音和推广“国语”方面起过很好的作用,目前台湾还在使用。但注音符号不完全是音素字母,注音不够准确,书写也不够方便。

第三,用罗马字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语音。17世纪就开始有人设计用罗马字母为汉字注音的方案,著名的有威妥玛拼音、国语罗马字和北方拉丁字等方案,但这些注音方法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现在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于1956年拟订,1858年2月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作为正式方案公布推行。它克服了上述各种缺点,能够准确地给汉字注音。它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拉丁字母,既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又便于国际交流。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始采用该注音方案。学术界一般认为语言家周有光先生为汉语拼音方案之父。

此外,还可以用国际音标记录语音。




6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根据毛泽东关于制定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的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1952年3月开始了以制定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为主的研究工作。

1954年10月,周恩来提议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并指示:拼音方案可以采用拉丁化,但是要能标出四声。

1956年9月2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的发言。发言指出,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罗马字母。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国会议第六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决议》。

唐代守温和尚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1500年前我国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中曾经使用“小经”文字,这种文字是一种阿拉伯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汉语,比唐代守温用汉字来表示声母和韵母又进了一步。共有36个字,其中4个字母是特有的,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用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它不再带有汉字的痕迹,完全采用拼音字母。“小经“同时也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用。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有4篇汉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

《西字奇迹》这本原书已不容易找到,据说,梵蒂冈图书馆尚有藏本。 162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的。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是以“官话读书音”为标准设计的,适于拼写北京语音。

1815年到1823年之间,在广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了一部《中文字典》,这是最早的汉英字典,字典中用他自己设计的拼音方案来拼写汉语的广东方言,实际上是一种方言教会罗马字。接着,在其他的方言区也设计了不同方言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中厦门的“话音字”1850年开始传播,仅在1921年就印刷出售五万册读物,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大约还有十万人左右使用这样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他各地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在南方的通商口岸传播,主要用来传教。

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Thomas F. Wade)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叫做“威妥玛式”。

1931年到1932年间,有两个外国传教士提出了“辣体汉字”,这是一种根据《广韵》设计的、以音节为单位的汉语拉丁字母文字,同音字几乎都有不同的拼写法,拼写的是方言。

这些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的方案,为以后的汉语拼音运动提供了经验。

近代史

中国人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末年朝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梁启超在《沈氏音书序》中指出,“国恶乎强?民智斯图强,民恶乎智?尽天下之人而读书,而识字,斯民智矣”。沈学说:“欧洲列国之强,……有罗马之切音也。人易于读书,则易于明理,理明,利弊分析,上下同心,讲求富强”。卢戆章说:“以切音以识汉文,……全国皆能读书明理,国家何致贫穷?人民何致鱼肉?”王照说:“列位啊,咱们个人都要点儿强吧,瞧瞧咱们中国都成什么样儿啦?”“中国政府非注意下层教育不可,欲去下层教育的障碍,非制一种沟通语言的文字使言文合一不可”。

读音统一会

1913年2月,读音统一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定一切字的国音发音”和“采定字母”。会议开了三个多月。在这次会议上,审定了6500个汉字的读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方法确定了“标准国音”;拟定了一套注音字母,共39个,这套字母采用汉字笔画式,字母选自古代汉字,音节采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三拼制,对双拼的反切法进行了改进,其用途仅在于标注汉字读音,不作为拼音文字。这套注音字母后来减为37个(声母12个,韵母13个,介母3个,比双拼切音字的方案中的字母几乎减少了一半。

注音字母通过之后,搁置了五年,才于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1920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办“国语传习所”和“暑期国语讲习所”,推广注音字母,全国小学的文言文课一律改为白话文课,小学教科书。

7

甲骨文~

8

反切

9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明末清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

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一、什么是反切?

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也是最为成熟的注音方法,称为“反切”,或“反语”。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由两个汉字相拼给另一个汉字注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也就是说,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比如:“东,德红切”,即“东”的声母与“德”的声母相同「d」,而其韵母及声调与“红”字相同「ōng」,故“东”的发音为「dōng」;又如:“反,甫晚切”,即“反”字的声母与“甫”字的声母相同「f」,韵母及声调与“晚”字相同「ǎn」,故“反”的发音为「fǎn」。

古人切语之法,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如“东,德红切”、“反,甫晚切”。

二、为何称作“反切”?

反切,唐朝以前称为“反”,“反者,覆也”,因避讳而改作“翻”;宋朝开始才称作“切”,“切者,摩也”。因此,反切就是“反”和“切”两种说法的合称,即“反覆切摩”之意。

「反者,覆也,切者,摩也。所谓反切者,盖反覆切摩而成音之义也。」——《李氏音鉴》

「音韵辗转相协谓之反,亦作翻,两字相摩以成声韵谓之切。」——《礼部韵略》

三、反切的相关例子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于悉(一)、而至(二)、稣甘(三)、赛字(四)、歪古(五)、赖舅(六)、浅滴(七)、北瓜(八)、偕柳(九)、赊迟(十);

2、「天、地、人」:梯颠、道基、日辰;

3、「春、夏、秋、冬」:闯墩、胡雅、巧偷、督工;

4、「上、下、左、右」:时掌、硝大、宗洛、依旧;

5、「东、南、西、北」:杜松、那含、晓鸡、博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