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邀。



纳粹德国武装党卫队不是纳粹德国的正规武装力量:它是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的私人卫队!所以,它的正规化建设以警卫卫队为开端,主要担任希特勒的竞选和社会活动的警卫角色,警卫队形象和服饰都非常侧重表现纳粹政党的团结、强大、权威——党卫队黑色系制服就是要给德国人民这一印象!


党卫队取代冲锋队成为纳粹党党属武装力量以后,由于希特勒拥有奥地利血统,他更加钟爱奥地利帝国的军服——纳粹德国国防军的制服体系他是无权大规模改动了,不过,自己家的卫队倒是提供了一个展现元首个人嗜好的舞台!

纳粹党卫队的早期32式制服,它明显按照奥匈军队的制度风格设计:奥地利的炮兵、骑兵制服军队单边肩章、用于固定绶带——这就不难解释纳粹党卫军的作用了:党卫队的角色更多出现在各类仪式、庆典上,而且为了体现威仪——党卫军人们以正装出席活动:军队正装的绶带就必不可少了。

并且,党卫队内部的单肩章也是位份分明的, 它们严格按照级别穿戴单肩章:

(独一无二的橡叶饰肩章,希姆莱专用将军级党卫军肩章)

(党卫队旅队长级别以上将军专用肩章)

(党卫队校官级肩章:区队长至二级突击大队长专用)

(尉官级党卫队突击中队长专用肩章)

(士官以及党卫队队员肩章)

(海德里希,希特勒的内定接班人。)

进入二战末期,党卫军穷途末路,它们也顾不得礼仪和警卫了,所以,迷彩战斗服成为纳粹党卫军的主要服饰!它肯定不能和32式正装服相比了!








当然,这个单肩章也不是党卫队的专利,西方国家的礼服确实也有这个惯例:包括英国王室成员在内的军籍人员为了佩戴绶带也有单肩章的传统:






最佳贡献者
2

烟雨蒙蒙未沾衣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题主说的党卫队单肩章制服是党卫队的m32制服,抛开意识形态,单单从服装美学设计来说,m32堪称制服设计之经典作品,反差强烈的黑白色极具视觉冲击效果,威严中带着恐怖,神秘里透着邪恶,让人觉得即美观又害怕,实属震慑熊孩子的必备道具。

这套黑制服的设计者是党卫队二级突击大队长卡尔·迪比奇教授,他是德国著名的平面设计艺术家,也是希姆莱的私人艺术顾问。

卡尔·迪比奇教授,就是他设计的m32黑制服,不要再说是雨果波士设计的了,雨果波士只是个服装制造商。

党卫队的性质是纳粹的私人卫队,它不是正式的国家武装力量,所以在它成立之初也就没有什么“军衔”这一说,它只有自己内部的各种衔级,从“全国领袖”、各级队长到基层队员,这种衔级体现在制服的领章上,至于肩章,从实用功能上基本也就可有可无了。但党卫队成员在参加各种活动时往往会在肩膀戴上装饰性的剑穗,这玩意不太好固定,容易滑下来,如何解决这个技术性问题呢?

英国贵族的“单肩章”。

其实欧洲各国在一战前后的军服或制服都专门设计了一个固定剑穗的肩绊,卡尔·迪比奇在设计m32时只不过借鉴了这种解决方案,在m32制服右肩设计了一个固定剑穗的肩绊。与其他仅仅只作为固定剑穗的功能不同的是,党卫队黑制服的肩绊增加了显示级别的功能,从希姆莱独一份的“全国领袖”到高中低各级队长,肩绊的样式是不一样的。所以,m32黑制服右肩上的肩绊,它并不是肩章,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单肩章”,虽然它没有表明具体的“军衔”,但大概划分了不同的级别。

党卫队单肩章,从左到右分别是希姆莱专用,将军级、校官级、尉官级和士官士兵级,它们的样式都不一样。

m32使用的时间不长,1934年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组建后,普遍反映黑制服虽然拉风,但并不适合部队的训练和作战,所以到1936年至1937年间,党卫队开始换装,逐步改换为仿照国防军的原野灰制服,这时候的制服就采用了对称双肩章,肩章上的军衔与国防军完全一致,而m32也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仅仅是作为礼服在一些正式场合穿着,也有一些情怀较深的人可能会时不时穿着一下,但像《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里那样,到1945年全体党卫队还穿着m32黑制服的现象,在德国历史上肯定是不存在的,这是这部电影的一个bug,导演自己也承认了失误。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剧照,其中希姆莱与舒伦堡穿着m32制服,卡尔·沃尔夫则穿着灰色m36制服。注意看舒伦堡与沃尔夫的领章是有差别的,党卫队领章在1942年做个调整,舒伦堡是老款式。

喜欢二战历史请关注烟雨蒙蒙未沾衣,我写作二战德国人物、军衔、服装等内容,客观讲历史,批判法西斯,更多史料请点开我的用户名,在“文章”栏目里查看。

3

主要还是由于党卫队起初并不是正规的武装部队,党卫队的制服并不是军装,而是一种特别设计的制服。

纳粹党卫队在1925年由纳粹党党卫冲锋队所创立。1929年由希姆莱担任最高长官。起初党卫队只是希特勒的保镖,后才不断地扩展其功能,为纳粹用来扰乱其他政党会场,镇压敌对者,恐吓纳粹政敌等脏活累活。也是纳粹党的纪律监察部门,用以代替在纳粹党内的警察制度。

(从左到右的党卫队肩章职位依次为,区队长-二级地区总队长,二级突击大队长-旗队长,三级突击中队长-一级突击中队长,队员-突击小队长)

党卫队所穿戴的M32制服在1932年7月7日定型之时,沿用了冲锋队的褐色制服,保留了单肩章,袖标和袖标。制服使用的是肃杀的黑色,以突显肃穆的氛围,据说这是希姆莱的注意,用以突显神秘邪恶的仪式感。

而且当时纳粹党还没有全面控制军权,国防军是当时德国唯一法律承认的国家武装组织。希特勒羽翼未丰,当冲锋队的首领罗姆想插手德国军队分一杯羹时,希特勒在国防军和冲锋队中选择时,只能清洗冲锋队的异见份子。

这证明,希特勒还不敢挑战以兴登堡为首的容克军事集团,而此时如果把党卫队或者其他纳粹党内的准军事武装组织的制服搞得过于正式,这无疑就会引起兴登堡的猜忌。这就好比古代只有想以下犯上的造反者才敢穿龙袍是一个道理,希特勒这时只能尽量低调,夹着尾巴做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冲锋队的核心之一,罗斯·巴赫在奥地利批发购买了一批廉价的奥地利的陆军褐色军服充当制服。而奥地利当时的军装也正好是单肩章的,而希特勒也是从奥地利来到德国“创业”,可能出于家乡的亲近感,其党卫队的制服就沿用了这种制服,没有改变。

当然单肩章的党卫队军服在使用上也比较方便,作为非正规军服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而且党卫队在扛枪或扛重物时,单肩章的制服比较不扎人,可以将重物换到没有肩章的一边肩膀扛起来。

最后就是,当时纳粹党的高层普遍都是出身贫寒,他们大多数是来自于底层社会,以退伍军人,无业的流氓地痞,和中小业者为主。在党卫队和冲锋队的制服上,使用单肩章,是效仿英国皇家海军单肩章的传统。在英国海军,使用单肩章是需要门槛的,只有准将及以上军衔才能有资格使用。说白了,沿用这一传统,就是为了给自己脸上添光。

在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再也不用装孙子了。为了培植自己的死忠部队,在党卫队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了党卫军。党卫队和党卫军的制服也有了军衔,其使用单肩章的制服还可以用来作为佩戴绶带的支点,将绶带缠绕在单肩章,不至于滑落。二战后期,党卫军的制服除了颜色和阶级外,肩章和领章已经大相径庭,只是在某个位置标有SS和骷髅的标志。而党卫队的单肩章只是窄型或者宽型肩牌,并无显示军衔符号。

(党卫队的制服也不是必须都得使用单肩章。党卫队的旅队长以上级别,可以在M37,和M38的军官制服中使用双肩章)

党卫队和党卫军在二战时期臭名昭著,直接或者间接害死550万到600万犹太人,22万人到150万罗姆人。德国战败后,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认定为犯罪组织。党卫队的制服也成为了恶魔的象征,无论佩戴何种肩章也体现不出军人的荣耀。

4

二战时期德国军队主要分为党卫军和国防军两个体系,党卫军是希特勒的私人部队,直接忠于希特勒本人。而国防军是德国的传统部队,国防军的将领大部分都是职业军人,他们世世代代为德国军队服务,忠于的是整个德国政府,而并非只忠于希特勒一个人。虽然希特勒没有让党卫军取代国防军的地位,但是为了体现出党卫军独一无二的地位,希特勒为党卫军配备了非常精良的武器,还为党卫军设计了帅气的军装。

希特勒是一个很好的画家,他插手了德国党卫军军装的设计过程,对党卫军的军装进行了一些个性化的改进。其中党卫军军装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党卫军军装采用了单肩章的设计,而其他军队的肩章都是双肩章的设计。希特勒将党卫军的肩章设计为单肩章,同希特勒的出生地,以及希特勒早年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为希特勒领导德国发动了二战,很多人都会感觉希特勒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其实希特勒并不是德国人,而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奥地利人,他的老家就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在一战爆发前,奥匈帝国一度十分的强大,希特勒从小在维也纳附近长大,见到过很多奥匈帝国的士兵。一个人在幼年时期见到的东西,往往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审美观,因此在希特勒的审美观里面,奥匈帝国的军装是一种非常好看的军装。

而希特勒在给党卫军设计军装的时候,就借鉴了奥匈帝国军装的很多设计理念。其中奥匈帝国的军装就是采用了单肩章的设计,受到奥匈帝国肩章的影响,希特勒在设计党卫军肩章的时候,也采用了单肩章的设计。因为希特勒是一个奥地利人,党卫军采用单肩章,也能够说明党卫军忠于不是德国人的希特勒,其中存在一定的内涵意义。

5

其实,也并非全是单肩章。

比如,跟国防军一样执行前线作战任务的武装党卫队,几乎全都是双肩章,但他们的领章往往是不对称的;而在后方搞特务监视活动的秘密警察盖世太保们,多出现单肩章的情形,不过,其领章是对称的。

盖世太保的大BOSS希姆莱,非常钟爱单肩章的搭配。

下图右一,武装党卫队的“颜值担当”,约阿希姆 派普就是双肩章,但领章不对称。

严格意义上说,单肩章的设计,多出现在M32制服上。

此时,希特勒还没有彻底控制德国国防军,冲锋队老大罗姆还建在,武装党卫队也没来得及做大。所以,当年的党卫队制服,并不具备“军服”的含义,只能算是一种“政治制服”。甚至,到了二战后期,即便是武装党卫队在枪林弹雨中展示出了自己强悍的战斗力,但严格意义上讲,仍然算不上是德国的正规军队,还属于纳粹党私人武装集团的性质。因此,相对于讲究传承,制度规范的德国国防军,党卫军的制服和肩章配饰更为随意和情绪化。

(党卫队早期的制服延续了冲锋队单肩章的传统。纳粹早年的创业阶段,手头不宽裕,购买制服的时候,正赶上大甩卖德国非洲军团的黄色军服——一战战败后,德国丧失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所以非洲军团的制服成了“库存货”,卖的便宜)

最早的冲锋队制服,沿用的就是奥匈帝国的传统,为单肩章。奥匈帝国的,军衔只从领章上显示,使用一个肩章多出于“功能性”考虑,主要是用来固定武装带和授带,没有特别的象征意义。而党卫队的M32制服就是在冲锋队制服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剪裁、颜色和质感都有了很大提升,但保留了奥匈帝国特色的单肩章设计,只是把肩章从左移到了右边。

(现在的奥地利军队,制服仍然为单肩章)

这很大程度是因为,相对于共产主义的“左翼”人士,纳粹党和希特勒处处彰显自己的“反犹太、反布尔什维克”的右派政党形象。比如,行纳粹礼时高举的是右臂、M32军服上的单肩章也设计到了右肩上的,这与奥匈帝国军服上放在左肩的单肩章截然相反,其目的就是为了凸出希特勒领导下的极右的政治立场。

到了三十年代中期, 兴登堡总统病逝,总理希特勒直接当了“元首”,掌握了国防军最高统帅权。从这时起,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高傲的国防军官兵开始放下身段,对希特勒宣誓效忠: “ 我在上帝面前作此神圣的宣誓,我将无条件地服从德意志国家和人民的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阿道夫· 希特勒.......”

此后,党卫队开始迅速做大,势力甚至压倒了国防军。于是,在制服上,也越发接近国防军的款型。尤其是武装党卫队,直接就沿用了国防军的制式军衔,服装上全部统一为双肩章,整体款型设计上,已经与国防军已无明显区别,只是在某个特定位置显示SS和骷髅及其他标志,用以确定隶属关系,比如下图。

到了四十年代,盖世太保们也都是单双并行的,像下图中的希姆莱和所谓的“完美雅利安人的典范”海德里希(1942年,在捷克被暗杀,挂掉了),都留下过大量双肩章的影像资料。

6

问题是不准确的,因为二战时期德国的党卫队分为“下属党卫队”和“武装党卫队”两大系统,而武装党卫队(狭义上的党卫军)从一开始就是双肩章的作战服,与国防军军装款式基本相同。真正单肩章的只有“下属党卫队”在早期配发的“M32制服”,而且要注意区别,那不是真正的军服,只是党卫队自用的统一服装,可以理解为“准军事团体自用制服”。



(双肩章的希姆莱)

要弄清楚三件事情,篇幅所限不过多展开:第一件事,党卫队是1925年从“冲锋队”里衍生出来的,最初只有120个人,主要是冲锋队在发展过程中良莠不齐 ,希特勒迫切需要一支更忠诚更精锐的警卫力量,而直到1929年希姆莱才成为党卫队头目。为了体现党卫队的与众不同,1930年希姆莱下令将服装更改为深黑色,才使“黑衫队”和冲锋队(褐衫队)有了明显的区别。

也就是说,在1930年以前,党卫队也曾经穿着冲锋队的褐色衬衣(扎黑色领带),而新配发的黑色紧身上衣虽然颜色上有所变化,但款式并没有什么改动。除此之外,党卫队员下身穿黑色马裤和齐膝马靴,武装带选择了一战时期美英军官的样式,有了党卫队自己的军衔(各种队长系列),以及佩戴袖标和徽章,这身行头两年后正式定型,遂有“M32”之名。

(党卫队员和冲锋队员)

第二件事,冲锋队的褐色服装原本就是“单肩章”的,那么独立出去的党卫队,在服装上当然也就传承了这个样式。但是要注意,希特勒和纳粹党是1933年才上台执政的,在此之前他们哪里敢拥有军队?所以无论冲锋队还是党卫队,都是纳粹党自建的准军事组织,制服当然也是团体而非国家军队的,当然不能称为“军服”。

为什么冲锋队制服是单肩章的呢?一方面是部分欧洲军队早期的传统,军上装只缝制一侧肩絆,用来固定武装带等佩饰,所以确有单肩章情况。另一方面就是冲锋队刚“开张”时经费困难,这群流氓甚至没有统一的制服,而搞来的第一批廉价服装,是奥地利军队在一战时期使用的野战服,很不巧,这批存货正是单肩章军装,所以后面就沿承了下来,这与希特勒是奥地利人没毛关系,凑巧而已。

(M32制服)

德国国防军早期是非常排斥纳粹党拥有正规军的,这也是希特勒不得不清洗冲锋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希特勒彻底控制军队之前,党卫队是不方便穿军装的,因此盖世太保、骷髅总队等单位在1938年之前仍然穿着“M32制服”,也就是影视剧里令整个欧洲谈虎色变的“黑衣队伍”。

第三件事,武装党卫队的前身“特别机动部队”1934年才初具规模,第二年便私自配发了土灰色(暖色调的灰绿)野战制服,已然是“双肩章”的国防军样式。

(希姆莱身着M32制服)

随着武装党卫队规模的逐渐扩大,以及希特勒对军队控制力的增强,1938年德国官方承认了“武装党卫队”的正规军队身份,同时为了作战中的敌我识别,武装党卫队逐步更换为国防军陆军式样的军服,只是在帽徽、黑领子、军衔上显示着区别。

从1938年到1940年这一时期开始,“M32”单肩章的黑制服已经不怎么流行了,“下属党卫队”为了体现自己“合法军人”的身份,也喜欢穿着新式双肩章灰绿军服,比如1942年就挂掉的海德里希,后期在公开场合经常性穿着的就是灰绿色双肩章军服,到战争末期,甚至连党卫队的核心部门、整个“帝国保安总局”都换装了。

(双肩章的海德里希)

我们津津乐道的老牌谍战片《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里,“帝国保安总局”局长卡尔登布鲁纳虽然换成了双肩章军装,但他的部下们,比如盖世太保(第二处)的缪勒、第四处的舒伦堡等等,仍然身着“M32制服”,这是不够严谨的。后来该剧导演曾经专门为此说明,并表达了歉意,所以影视剧里不分时间点、滥用单肩章黑制服也是错误的。

“M32”单肩章制服在二战后期偶而出现,主要是党卫队内部集会或者仪式时使用,以显示他们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或者说是纪念团队的传统。这种场合他们不代表国家机器或者军队一员,只是纳粹党的一群打手,当然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但是“制服”和“军服”的用词区分,笔者在文中已经非常注意了。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剧照)

7

大部分国家的军服为了能够左右对称,都采用双肩章的设计,唯独一战时期奥匈帝国军队和二战时期的德国党卫军标新立异,采用了单肩章的设计。党卫军采用单肩章设计的军服,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希特勒自身的艺术细胞,希特勒是一个画家,虽然他的画作并不是非常出名,但是艺术家出身的希特勒,对于审美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希特勒曾经对人说过:德国军队的军服一定要足够帅,这样才能够吸引年轻人甘愿为国家献身。

从二战至今人们对德国军服的评价来看,德国军服堪称是二战时期最帅气的军服,希特勒想要依靠着帅气的军服,吸引德国年轻人参军的目的也顺利达成。在德国陆军设计军服的时候,希特勒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据说党卫军的单肩章军服就是希特勒提出来的。因为希特勒想要让德国党卫军军服看起来与众不同,比任何一个国家的军服都要帅,所以他才会放弃传统的双肩装,采用单肩章的设计。

第二个说法是希特勒想要突出党卫军特殊的地位,德国军队最早的时候分为冲锋队和国防军。冲锋队是纳粹党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而国防军是德国的传统武装力量,冲锋队只对纳粹党效劳,而国防军的任务是保护德国的安全,两支武装力量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为了区分冲锋队和国防军,希特勒上台后给两支军队设计了不同的军服,冲锋队的军服就是采用了单肩章。

党卫军属于冲锋队里面的一支特殊力量,党卫军是从希特勒的私人卫队演化而来的,相比于对纳粹党效劳的冲锋队,希特勒更加喜欢只对自己效劳了党卫军。在希特勒掌握德国大权之后,希特勒便开始培养党卫军的势力,后来希特勒更是发动了纳粹党内部的大清洗,将冲锋队的几个主要头目全部杀死,冲锋队也从此衰落,地位逐渐被党卫军所取代。

二战爆发之后,希特勒多次派遣党卫军的精锐部队到前线作战,党卫军的势力发展非常迅速,甚至一度有要取代国防军的架势。因为党卫军和国防军的性质不同,希特勒肯定要为党卫军设计一种标新立异的军服,来显示党卫军的特殊地位。在为党卫军设计军服的时候,党卫军军服继承了冲锋队的单肩章设计,只是颜色和造型有略微的差距。

第三种说法是希特勒的故乡情结,虽然希特勒一直叫嚣德意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但是希特勒并不是真正的德国人,而是一个奥地利人。奥地利就是奥匈帝国分裂出来的一个国家,奥匈帝国的士兵都采用单肩章,因此很多人认为希特勒给党卫军设计单肩章,主要是因为他奥地利人的身份。不管德国党卫军为什么采用单肩章的设计,党卫军的军服都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军服之一,一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对德国军服追捧有加,德国党卫军军服也多次被评为最帅的军服。

8

这个我确实不懂,我想可能是效忠希特勒把。谢谢邀请。

9

其实,并非是所有的党卫队官兵的制服始终都是单肩章,如果这样认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连一向比较认真的苏联人,也才曾犯下过这样的常识性错误。

80年代末,苏联解体前,曾经拍摄过一部经典谍战剧,名字叫《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在剧中,神秘谍报人员施季里茨,经常两套制服替换着穿,今天穿单肩章的黑色制服,明天则换成双肩章的灰绿色军服;而保安总局里的盖世太保处以及国际处的大腕,则从头到尾身着单肩章的黑色制服。

但很多观众看了以后向剧组提意见,说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的,历史上的党卫军着装并非是那么统一。

后来该部影片的导演非常认真地去查阅了有关史料,接受了观众批评,专门为这一细节的失实进行道歉并表示遗憾。

二战时期,党卫队的单肩章制服究竟是如何推行的呢?

在这里,需要首先要告诉大家,"制服"和"军服"两个词的含义不一样。德国正规军的着装,毫无例外是军服,而单肩章的黑色服装只能说是制服,并不是二战德军的正规军服,它最多算是党卫队自行定制设计的"M32制服"。

但是,在1938年以后,这种制服在大街上已经很少看到,只限于在党卫队内部开展活动和举行仪式时穿着,以彰显他们的优越感和特殊地位。

众所周知,党卫队是在1925年从"冲锋队"里独立出来的,开始只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另外负责情报收集和党纪监察。

到了1929年的时候,党卫队演变成维护治安、捉拿犯人的宪兵组织,成为希特勒法西斯统治的左膀右臂。

起初的时候,党卫队的着装跟冲锋队是一样的,都是深褐色。为了体现党卫队的特殊地位, 党卫队头目希姆莱在1930年下令将他们的服装全部换成深黑色。

而新配发的黑色衣服,跟过去冲锋队的深褐色服装只是在颜色上有了区别,款式没有多大改变,还是紧身上衣。只不过党卫队员脚下多了一双齐膝的马靴,一条精致的、跟英美军官相似的武装带。

除此之外,党卫队有了自己的军衔,开始佩戴袖标和徽章,这身行头就是著名的 "M32"。

因为冲锋队原来的褐色服装就是单肩章,所以后来成立的党卫队的着装和自然地延续了单肩章。

希特勒是1933年才上台执政掌握全国大权的,按照德国宪法,他们是不能拥有独立武装的。

所以严格来说,不管是冲锋队也好,党卫队也罢,都是偷偷摸摸建立起的非法武装,是见不得阳光,搁不到桌面的。他们所执行的任务,也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既然是黑户,那就不能堂而皇之地穿上正规军的军装,也不可以另外设计军装。

为什么冲锋队和党卫队的制服是单肩章呢?

首先来说,在20世纪之前,许多欧洲国家的军队采用的就是单肩章。

当时的肩章主要作用并不是用来装饰的,它的作用只是一只肩絆,用来固定武装带什么的。

前面我们说了,冲锋队在成立的时候,希特勒还没有掌握国家大权,经费比较紧张,也不敢明火执仗,只好从其它渠道搞来一批一战时期的库存野战服。

尽管它们是奥地利军队在一战时期定做的,衣服从仓库里拿出来的时候还散发着霉气,但自己手头拮据,也只能将就穿了。

他们搞到的这批货刚好是单肩章军装,后来再补充的时候,就照这个样式去订做了。

所以说,在1938年以前,当时纳粹的党卫军盖世太保、骷髅总队等单位正式的着装就是"M32制服"。

不过从1934年之后,党卫军大部分部队配发的土灰色野战制服,已经像国防军那样出现"双肩章"样式。

后来希特勒慢慢攫取德国政权,党卫队也不再是黑户。

因此,武装的党卫队大多数都换上了跟国防军陆军一样的军装,不过为了跟国防军有所区别,帽徽、领子跟国防军有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帽徽,党卫队的帽徽是鹰徽跟骷髅头组成,而国防军的帽徽由鹰徽与橡树叶包围的红色徽章组成,而且两者的鹰徽形状也不一样。

总之, 在1939年以后,"M32"单肩章的黑制服都已渐渐淘汰,党卫队的官兵,也喜欢穿新式军服,以显示他们地位特殊,能跟国防军平起平坐。再后来,单肩章已经退出党卫队,成为历史。

10

说起二战时纳粹德国的“党卫队”,大家应该比较陌生,因为他既不属于国防军、又不属于警察部队,但它又以全副武装的形象面世。

“党卫兵”是希特勒个人的警卫旗队,更是其帮凶,在行使国家保安权的同时兼着警察的职责,到了后期逐步成为海陆空三军之外的一支重要军种即—“武装党卫军”。


题主所说的应该是党卫兵早期的“M32制服”,其肩章采用的是单边设计,只在右肩有肩章,左边则没有没有,而且里面的设计也是颇有讲究的,下面像素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早知道党卫兵的肩章并不代表军衔而是代表职务,因为当时的党卫兵并非军队编制,说白了它也只是希特勒的私人保安队,所以肩章代表职务来说更准确。


之所以只有单肩且设计在右侧,主要是为了固定服装上的装饰穗带

此外前文我们也说了,这个肩章主要代表职务,所以它还是分级别的,级别不同,花型样式也不同。

如将级以上的是三股丝线编织的三股麻花,当然还有一个希姆莱的专用肩章,整个纳粹德国只有他配享有这个独特的橡叶装饰。

校官级的也是三股“绳子”编织的两股麻花;尉官级的则没有麻花了为平行条状;士官及以下的便是简易的黑白相间的点状图案。

这也体现了德国人的严谨、刻板,在党卫兵这个职级标识上的设计,一个看似简单的肩章都能玩出这么多花样。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