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多清高。秀才一身穷”是古代“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旧礼教思想的产物。无论是才子,还是秀才都认为自己读过圣贤书,就自命清高瞧不起其他阶层的人。秀才是比童生高一级的读书人,他们没有奉禄,又不愿意做其他的事,所以秀才只要没有考取功名就穷一生。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穷秀才一生动的事例。
谢谢提问。
我们先来看一个近代史上著名的例子:曾经是万众瞩目"清华四子"之一的朱湘,才华横溢,光彩逼人。16岁上清华,25岁做了系主任。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位集百千宠爱于一身的年轻才子,却在? 29岁的最美年华时因为贫困而死呢?
朱湘1904年在湖南出生,1920年,朱湘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时年只有16岁。全身才华拼命往外冒的朱湘一进入清华就惹人注目,在著名的报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或许成功来得太容易,朱湘也有了才子的通病——自命清高、桀骜不驯,经常迟到,甚至逃课。1923年的时候,还没完成学业的朱湘索性被清华开除。
?被退学后,朱湘多次拒绝友人的帮助,孤身来到上海,一边写诗,一边工作。就在这时,他与之前看不上的老家订婚对象刘霓君再次相遇并结婚。本来朱湘成功出国留学,凭借自己的才华,两人过上富庶的生活并非难事儿。可是,因为他的性格总与校方发生矛盾。换了好几所大学,他依旧难以在国外呆下去。1929年,他回到了国内,年仅25岁的被聘请为安徽大学的英文系系主任,每月有300元的工资。要知道,300元在当时可谓高薪,夫妻二人的生活也算不错。然而,只是因为学校把英文文学系改成了英文学系,朱湘就一怒之下辞职走人。
没有了收入来源,妻子与孩子的生活也日益窘迫。妻子刘霓君曾经劝朱湘去打工,可是朱湘认为自己是一个诗人才子,怎么能去打有失身份的工呢?就这样,朱湘一直碌碌无为,家庭也没有了经济收入。1933天,他最小的儿子因为营养不良而死,另一个儿子因为没钱活活病死,找工作四处碰壁的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时他的妻子、曾经对他仰慕如神的刘霓君也终于离他而去......朱湘在一艘游轮上跳船自杀,时年29岁。
所以说,才华、清高,用好了则为人生的蜜糖;用得不好,却可成为人生的砒霜。
本来,拥有天赋和才华的人是老天眷顾,应该比其他人更加容易成功,但现实中,我们却不难看到,很多有才华的人最终都陷入了“才子多清高,秀才一身穷”的境地,甚至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是因为有才华的人往往容易恃才放旷。因为有才,心高气傲,看不上他人,不愿意遵守大众规矩,包容度往往比较低。人在社会,这样的人容易得罪人,不易获得他人帮助。
其次,由于拥有才华,之前的路往往走得比较顺利,而且多陷于众人的夸赞吹捧之中,因此,抗压能力和遭遇挫折能力较弱,一旦遭遇逆境,往往不知所措,易走极端。
第三,由于觉得自己有才华,很难做到脚踏实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接地气”,也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最后,可能连打份工挣钱养家的能力都没有了。
第四,因为才华,很难做到“放低自己”,往往把面子放到第一位,更别提张嘴求人办事了,结果很容易在社会中错失机会。
第五,由于清高,往往不看重经济问题。殊不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立于世,生存问题其实才是首位。结果往往导致为了清高而丢失自己的应得利益。
所以说,“才子多清高,秀才一身穷。”某种程度上,这清高与穷困潦倒的确会形成某种因果关系。但其实还是得看个人。其实,很多有才华的人凭借着高情商、对自己清醒的认知以及严格自律,加上才华的加持,最终还是成就了一个高开高走的人生。
才子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恃才傲物,他们非一般人也,他们饱读诗书,诗文辞藻,藏于心中,出口成章,笔下生花,才子是看不起一般人的,因为他们的学识、才华在普通人之上,自命清高是正常的。秀才是古代对被提拔读书人的一种称谓,古代秀才中一些人出身贫寒,秀才不享受俸禄,只有考取功名后,才能带来财富,秀才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受人尊敬,但一些秀才经济拮据,自命清高,贫穷不堪。所以有古代有“才子多清高,秀才一身穷”的说法。
我认为这句话采用了互文现义的修辞手法,其实就是说有才华的人一般都处于又清高又穷酸这种状态中。
首先,“才子”和“秀才”这两个词是互文,相互补充,都是在说饱读诗书、有才华的人。毕竟一个没读过书的人考不上秀才,饱读诗书的人考不上秀才也无法证明自己是才子。因此这其实应该说的是一类人:有才华的人。
那么他们为什么清高又为什么穷呢?
我想有的人是因为清高导致了穷,有的人是因为穷所以只能装清高。但这都不是全部的才子们的状况,只能代表其中一部分人。
一部分才子本身家境还不错,但是虽有才子之名,却终日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书本上的知识不会灵活应用,社会生活中的知识又完全不懂。面对生活中的财米油盐,一副高傲不屑的态度,认为自己不是平常人,不用关心这些。更不会放下身段去挣钱谋生,因此也就因为清高变穷了。
而那些本来就穷的穷酸秀才,若是学以致用则可改善自己的处境。可往往有那么一些人只会满口仁义道德,却不懂生活,不会营生。他们满腹诗书过的却捉襟见肘,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内心空虚自卑,因此只能靠假装清高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因此,这句话只是讽刺了一些不会学以致用,不能改变自身拮据生活状态还要故作清高的读死书之人。
但是古代的才子们并不都是这样的,甚至绝大部分都不是这个样子的。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我们更不能因为自己有点知识就清高自傲,更要虚心学习才行。毕竟时代进步的速度太快,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时代抛下。因此作为现代学子的我们更要学会学以致用,一定不能读死书,更不能清高自傲、固步自封,要终生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才子是世人公认的人才,秀才则是科举的替身,能被人们称之为才子的人,那他不仅在文学上,应该是诗琴书画都很精通,所以他们会左右逢源,处处得意。反之秀才一般都是为科举而生,有的秀才一辈子中不了状元和举人,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因此一辈子穷困潦倒。
才子多清高,清即狷介,高即超迈。才子智识过人,举目世间,男多愚钝女多庸俗,因此多有傲物之态,不愿折节而合流。秀才一身穷,穷有两意:一为穷途末路,二为生计贫困。富家秀才除外,贫家秀才不能捐官买爵,未中举人则不能出仕,长期闭门观书必然疏于生理,到头来不免身躯老朽、头脑昏聩,可不是“穷”其一生吗?古时的秀才,跟今日的无一技之长、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可以类比。
当一个人学会了书本知识,就觉得自己有了本钱,自视清高,觉得别人没法和自己,知识是要用到实际中,发挥了作用,学有作用,所以说古代很多文人,一旦最人看上了,就如比一步登天,所以很多文人年年赶考,希望时來运转。
才子:古意为德才兼备的人。而清高:指品德纯洁高尚,不同流合污。有时也指为人高傲,不合群。
历史上,我们所熟悉的李白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才子。“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如此霸气、狂傲的诗句。不仅仅表达了作者的才气。而且也略显狂傲清高。当然还有我们熟悉的杜甫,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诗可为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包括创作在内)的雄心壮志。但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深入现实。但是作者的才气。还有我们的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心中的抱负无法得到实现,于是就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本性清高而餐风饮露,以至于难求一饱。总的,来说,以上几位都属于历史上的才子。不仅仅诗词写的好,而且甚是清高。
而在古代,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简单的说就是知识量丰富的人。在古代秀才虽不是官,但也享受比一般百姓高的地位待遇。比如:“拥有免税、免徭役、见官不跪等特权,有些秀才还享受国家补贴。”成为秀才也不是说想成就能成的,先是童试,里面分县试、府试和院试,院试合格后叫秀才。而秀才才是考取功名的敲门砖。而比较多的一种说法就是“穷酸秀才”这个大家应该看电视剧都知道,在电视剧里秀才的形象一般都是很穷。熟悉的典故就有《范进中举》其实,秀才这个身份也是很是尴尬的。首先在成为秀才之前的所有花费,也不是寻常老百姓负担的起的。当了秀才后,虽然有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还是不能当官,经济收入无非就是写写字,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做教书先生等等。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是也不会富裕。所以,身份就略显尴尬。自此才有了穷酸秀才。当然了,毕竟在古代秀才也算是当地名人,比不得当官的,但是也是有赚钱的门道的。
所以,才子多清高,秀才一身穷。也是反应了一种当时的社会现状吧!毕竟有才的人大多数都有着怀才不遇的遭遇,而这些遭遇与他们的性格不无关系。而秀才则是身份导致的。这也是古代的八股文造就的,穷酸秀才。但是也未必是真穷酸。
创作不易不喜勿喷。
这是古代封建社会衍生出的“愚民”思想,特意打造出这么个印象给民众。
才子多清高?真正的才子不接地气儿,怎么展露他的才华?
比如说唐代诗人白居易。典故说,白居易写完诗以后,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老婆婆听懂了那才算好,老婆婆听不懂,不接地气儿,诗文就要修改。白居易是不是才子?白居易清高吗?
不说古代说近代。大书法家于右任,是不是才子?他的佳话数不胜数,不说别的,他为多少地方小吃留下过墨宝?他清高吗?
清高的倒是也有,比如唐代的王维,“诗佛”嘛,假装自己满身禅意。人品呢?投敌叛国、势利眼,诗的确不错,但是人品方面,除了他结交的那些权贵,你想想同时代的贺知章、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等等,谁说过他一句好话?他可不清高嘛,因为不是权贵的话你根本接触不到他呀。
这就是“才子清高”的真相。封建统治者其实也是特意打造了这种氛围,为了的就是要让“才子”们,也就是将来可能被朝廷幕下的人尽量脱离群众。
这有点像其他国家的种族分歧意识,不过在封建社会,这是展现在阶级制度上的。封建统治者特意制造这种阶级隔阂,让才子与民众疏远,不让才子为民众所用。
不信你可以仔细想想,历朝历代造反起义的军队的军师谋士,哪个不是才子?哪个清高?清高的,史无一成大事者。
这就是一个套路。有些才子傻乎乎自己也清高起来了,殊不知已入彀,也被套路玩了,自己还觉得挺美呢。
秀才一身穷,那就更容易理解了。秀才已经有了相当的文化,如果他不老实怎么办?所以就一定要给他洗脑,告诉他“君子固穷”。
不怕流氓本事大,就怕流氓有文化。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不怕你有文化,但是怕你去当一个有文化的流氓。
“秀才一身穷”就是愚弄读书人,秀才本来就是穷的,只有继续科举,当上举人就不穷了。怕就怕秀才忽然不想继续读书了而去从事别的行业,结果发现干什么都难以成功,发现原来是制度上的问题,心思一动造了反,那就糟了。
所以,“才子多清高,秀才一身穷”其本质就是搞出来愚民的。而那些清高的才子和一身穷的秀才,也正是中了这个愚民的圈套。但如果有人到了今天,还认为“才子多清高,秀才一身穷”是正常现象,那就没救了。
主要是持才自傲,有一长必有一短。秀才穷是因为他的地位决定的,古代秀才不能做官,高不成低不就,以至于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