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在李世民废掉太子李承乾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废魏王李泰,甚至,李世民已经向李泰承诺会让他做太子。但是,褚遂良站出来说了一番话,李世民立即就打消了立李泰为太子的念头。反而在不久之后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将李泰贬为东莱郡公 。那么,褚遂良说了什么让李世民的态度做了如此大的转变呢?643年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在这一年,他的第五子李祐在齐州举兵谋反,当然很快被平定,李祐被斩首,李世民失去了一个儿子。他虽然觉得很痛心,但还有更痛心的在后面,李祐的谋反案竟牵出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李承乾的谋反还没有正式开始就被逮住了,谋反证据都摆在那里,由不得李世民不相信,但痛心归痛心,李世民还是想保李承乾一命,于是就耍赖般的问群臣该怎么处置李承乾。这本来并不是一个需要商量才能决定的事,毕竟,谋反是死罪,按律当斩。李世民哪里会不知道呢?他就是要逼着大臣主动开口为李承乾求情,果然当时还是通事舍人的来济就出来说好话,最终李承乾被贬为庶人流放黔州。

李承乾被废,魏王李泰当晚就入宫见李世民,在李世民怀里撒娇,表示假如自己成为太子并坐上了皇位,百年之后一定会杀了自己唯一的儿子李欣而让晋王李治做皇帝。李世民大为感动,许诺李泰会让他做太子,父慈子孝,好不快活。但是,第二天李世民在朝堂上说了这件事之后,却遭到了褚遂良的反对,褚遂良表示李泰做了皇帝后根本不可能杀了自己的儿子而让位于自己的弟弟,倘若李世民真想立李泰为太子,趁早还是把晋王李治给保护起来。这时候的李世民终于冷静下来,知道自己差点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

之后,李世民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李治等开了一个小型高端会议,会上李世民拔剑欲自杀来威胁大家,目的是要晋王李治为太子。当然,这种结果是长孙无忌乐于见到的,就直接答应了。就这样,李治成为太子,而李泰被贬。

为什么李世民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他自己曾说出过原因。其一,如果立了李泰为太子,那么这就是向人们传达一个信号,太子之位是可以谋求来的。李世民自己本身就是通过发动政变才坐上的皇位,他并不希望有效仿者。但是,很不幸的,李泰就和他很像,李泰也想当皇帝,正是李世民自己没有处理好两个儿子的教育问题,让李承乾和李泰同时误会他会立李泰为太子,这才让李承乾急于自保而谋反,而李泰也想效仿父亲以次子的身份做太子并在将来登基。这样的先例不能开,否则以后会有更多的效仿者。不过,本身李世民的成功已经为大唐将来出现的数次政变埋下了隐患,这就是后话了。

其二,李世民想要保下三个嫡子。李世民宠爱嫡子女是出了名的,按照李泰的性格和对皇位的执着,如果让他成为继承人,那么,李承乾和李治都得死。这不是李世民愿意看到的。而李治仁弱,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如果让他成为继承人,那么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人都能保全下来。于是16岁的李治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了最大赢家。

褚遂良和长孙无忌都支持李治为太子,并且在后来成为李世民为李治安排的辅政大臣,两人原本以为李治仁弱,关陇集团的利益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但凡事都有例外,武则天出现了。在废王立武的过程中,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支持王皇后而反对武则天的。但最终李治和武则天克服重重困难还是让武则天成为了皇后,等着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是极其悲惨的命运。李治处理起长孙无忌的谋反案来可是毫不手软。

最佳贡献者
2

李承乾作为太子很争气,尊师重道,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于李世民的考核,也做的有模有样,李承乾的几次监国也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可以说李承乾的监国不居功,不炫耀,进退得当,深的李世民的喜欢。本来李承乾是一个明主的苗子,可惜这一切都被足疾给毁了,李承乾因为足疾走路有点跛,这个跛足伴随着他的终身,自从瘸了以后,李承乾的性情大变,李承乾的心路历程,史书没有记载,不过据鲁速猜测,李承乾之所以性情大变,与他内心的梦想打碎有关。李承乾一直希望能够成为父亲那样的英明神武,文治武功君主,而且要一表人才,也就是内在和外在都要一流,而脚一瘸,这个梦想就永远无法实现,作为从小被教育要成为一代明主的李承乾心里接受不了。而此时,李承乾同母弟李泰心思活络起来,起了争储的念头,李世民也很喜欢这个李泰这个儿子,知道李泰喜欢文学,给李泰造了文学馆,让他自己招揽文人,苏勖以古人都以著书为立言的标志,劝李泰编著《括地志》,只用了一年时间就编纂好了,唐太宗龙心大悦,赏赐李泰的东西都超过了太子李承乾。此时的李承乾有点自暴自弃,宠信宦官,一蹶不振,还宠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并称他为称心。请注意这个称心是个男的,这让李世民勃然大怒,把这个称心杀死,李承乾不但不知道悔改,还在宫里给他树冢立碑,这让二人的关系更加恶劣。李世民为了让李承乾迷途知返,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但是这些并没有能够从根源上治疗李承乾的心病,而这十几位老陈拿着鸡毛当令牌,经常严厉的批评李承乾,这让李承乾更加反感。李世民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让魏征担任太子太师,为的就是给李承乾一个定心丸,也是向天下宣布,我是不会废太子的,可惜混了头的李承乾并没能领会到李世民的良苦用心。李承乾看到李泰受宠,认为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李世民把李承乾幽禁起来。对于处理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可以说煞费苦心,谋反的人就算是太子也要处死,可是李世民爱子心切,并没有处死李承乾,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保住了李承乾的姓名。而李泰则恃宠而骄,看到李承乾被废竟然跑到李世民那里撒娇,并且承诺如果自己是太子将在百年后杀了儿子传位给自己的弟弟李治,当时的李世民竟然信了,不过被褚遂良戳穿了李泰的谎言,冷静下来的李世民也觉得这不靠谱。而对于立太子,李世民认为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所以李世民立了晋王李治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不得不说李世民这个决定非常的英明,至少保住了李承乾还有李泰的命。

3

唐太宗有十四子,但只有三位嫡出;分别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都为长孙皇后所生。

长子李承乾早年被封太子地位稳固,拜魏征为师,麾下良臣谋士众多;而次子李泰,因同是“文德皇后所生”,且“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一出生就被自己的祖父唐高祖李渊册封为宜都王,次年,李泰进封卫王,作为秦王的嫡次子,李渊却将其封为了正一品的卫王以继李元霸之后,对于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来说已是莫大的恩宠了!

魏王李泰由于才华横溢,深受太宗宠爱,并允许其设立文学馆,招纳贤才,使魏王的势力空前膨胀;贞观十六年由李泰主编的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问世,成为我国历史上首部以地理体裁为载体的文学著作;得到李世民逾越礼制的封赏和恩宠!一时之间,魏王的风头盖过太子,虽群臣进谏,但太宗不为所动。


魏王从中作梗,激将太子,迫使蓄谋已久的太子党迫于形势,公然逼宫,导致被废,魏王奸计得逞,结党营私;作为嫡次子的李泰在太子之争中占据上风,然而其不法行为和险恶嘴脸招致长孙无忌等朝中重臣的极力不满和抵制;李泰为了博得李世民的信任,在李世民面前许下百年之后杀子传位于弟弟李治的誓言!同时废太子向李世民供述魏王朋党的违法行径:大意为:我以贵为太子,别无所求,李泰步步紧逼,致使儿臣犯下谋反罪行,今父皇要立李泰为太子,正是中了李泰的奸计。

李世民面对太子的供述和长孙无忌的反对以及李泰‘杀子传弟’的毒誓;在太子谋反,魏王涉嫌谋嫡的情况下,为了保全自己的三个儿子,废止李承乾,李泰降爵被贬,在大臣的拥护下选择性格温顺的幼子李治为继承人,至此贞观年间的太子党争告一段落!

4

李世民本人就得位不正,他本人虽然在唐朝建立过程中有很大功劳,但他的大哥李建成同样也功劳很大,而且一直是被他父亲李渊当作接班人培养的。李渊当皇帝之后,就册立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他弟弟李元吉为齐王。

因为唐朝的史书在唐太宗时期,由唐太宗自己亲自查看并修改过,所以留下了很多黑李建成而吹唐太宗的资料,后来流传下来,到民间故事比如隋唐演义、兴唐传之类的小说里,就把李建成描写成了一个负面形象,无功无德,还嫉贤妒能,要还李世民,最后李世民被逼才发生了玄武门之变。

其实并不是这样。李渊从太原起兵开始,李建成就是他确定的接班人。既然如此,为什么宗室李建成留守,而李世民外出征战立功立威呢?其实这恰恰说明李渊更在乎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外出打仗是有风险的,而留守相对来说更安全,更不容易遭遇危险。所以,李建成才经常留守,而李世民是在为李渊充当爪牙鹰犬。

这也就是朱元璋从称吴王的时候,就已经确立朱标为太子,但从来没有让朱标外出打仗,却让秦王、晋王、燕王和宁王这些人分别率兵北伐,或者抵御元朝残余势力的反攻。就是因为对朱元璋来说,朱标是太子,是国家根本,不能轻易放到危险的地方去,而秦王、晋王、燕王和宁王则是用来充当鹰犬爪牙的,就应该去打仗。

靖难之役的时候,朱棣的做法也是一样的。作为朱元璋给他指定的燕王王位继承人,世子朱高炽一直都在北平留守,而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则一直跟随朱棣四处征战,履危蹈险。一直到靖难之役结束之后,朱棣当上皇帝了,才开始嫌弃朱高炽过于仁弱,反而是朱高煦更加敢于冒险,又比较奸诈狡猾,更像他,所以才像改立朱高煦为太子。但最终并没有真正改换太子,还是让朱高炽正常继位了。

在李渊当皇帝之后,尤其是天下大定之后,因为李世民功劳大,又有贤名,自然很容易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位。所以,李渊给予李世民各种赏赐和特权,就是希望能用这些来安抚李世民。但从李建成的角度来看,这些也恰恰说明,他的太子位越来越危险,李世民越来越有可能夺走他的太子位。所以,李建成也采取了一些反击措施,来保全自己。

这样,结果就演变成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宫门政变中杀死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又入宫逼着父亲承认自己成为储君,不久后再禅位给他,当上了皇帝。正因为如此,李世民在自己当皇帝之后,也很快就册立自己的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其他儿子也先后封王,确立名份关系,就是为了防止再因为争夺太子位而出现玄武门之变这样的事情。

作为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相互之间兄弟阋墙,甚至于喋血宫门,自相残杀,这是人之常情。李世民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正如李渊也不想看到这个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发生玄武门之变这样的结果。

但因为李承乾有足疾,变成了瘸子,所以性情大变,变得越来越古怪,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聪明恭顺的,李世民对他也越来越反感。与此同时,魏王李泰则因为招揽文人学士,为自己换来了贤王的名声,而李世民本身也有比较高的文学素养,所以对李泰越来越有好感,以至于有了废黜李承乾,改立李泰为太子的想法。

为了当上太子,李泰揣摩李世民的心思,知道李世民的心结是玄武门之变,所以特别在意几个儿子之间能否避免因为争夺储君之位而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李泰就故意迎合李世民的心思说,如果他当上太子,他将会杀死自己的儿子,等他当皇帝死后,他一定会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或者侄儿。

为了当皇帝,不惜杀自己的儿子,这个想法对李泰来说,当然是为了表示自己当皇帝并不是出自私心,而是为了整个家族的权力延续。但从李世民的角度看,就完全不同了。在这之前,为了避免别人说自己当皇帝是出自私心,而把自己所有的儿子都杀死的,最著名的就是王莽。

王莽是让孔光、刘歆等人用符谶理论和禅让理论为自己粉饰,从而让汉朝宣布把皇位像尧舜禅让一样,禅让给了王莽。按照当时的说法,尧舜之间是禅让,舜禹之间也是禅让,但禹在当皇帝之后却没有禅让给其他人,而是把位置传给了他的儿子启,从而开启了夏朝。所以,王莽为了避免别人说她是像大禹一样有私心,就把自己的儿子杀死,以保证将来把皇位传给更有功德的人。

王莽在后世留下的名声并不好,多数时候的评价都是伪君子,尤其是杀死自己的儿子,更是超出了正常的社会伦理所能接受的范围。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连自己的儿子都可以杀死,还有什么人是他不敢杀的呢?所以李泰这种投其所好的表态,反而加重了李世民对他的怀疑和厌恶。

李世民率军出征期间,李承乾留守,承乾在宫中扮成胡人,让人称呼他为可汗,奉命辅佐他留守的大臣劝谏他,让他不要胡作非为,李承乾很不高兴。李世民回到长安后,知道了这些情况,对李承乾自然更加不满了,也就越发考虑要换太子。李承乾知道之后,变也想发动宫廷政变,先下手为强,逼迫李世民直接禅位给他,但还没发动,就被人揭发了,从而被废黜了。

痛定思痛,李世民得出的结论就是,李承乾之所以能够走到这一步,就是因为李泰为了夺储,步步紧逼,让李承乾不安于位,不得已才铤而走险。所以,在下诏废黜李承乾的同时,也宣布废黜了李泰。最后,李世民选择册立性格柔弱的晋王李治为太子,并对大臣说,无论是李承乾还是李泰继位,其他兄弟都活不了,只有没有参与夺储而且性格仁孝的李治继位,他的儿子们才能得以保全。

反过来说,其实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李世民是在让李泰为他自己背锅。既然早已发现李承乾性情大变,已经不适合继续当太子,将来继位当皇帝,那么就应当早做决断,改立其他人为太子,而不是到处和人说他想换太子,却又并不真正付诸实施,这就等于让李承乾和李泰都不安心,只能继续兄弟相斗。

这个做法其实和孙权晚年让太子和鲁王孙霸相互斗争很相似,只不过孙权做得比较明显,而李世民一直比较溺爱自己的儿子们,所以不大容易被人看穿,但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样的。

5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唐太宗李世民废除太子,同时将魏王李泰解除职务,予以囚禁。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为了唐帝国的长治久安。

李承乾是太子,李泰是魏王,随着年龄增长,李承乾失宠,李世民对李泰更加偏爱,对此,李泰心知肚明,积极谋夺太子之位。现在李承乾出事了,如果让李泰顺利入主东宫,后世子孙就会认为:原来皇位是可以抢来的,祖先可以,我为什么不能?之前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已经开了个不好的头,现在李泰也来,长此以往,皇族内部的纷争何时能止?祸起萧墙,不利于王朝的长期稳定。李世民宣布:以后如果有皇子争夺储位,一定废了他!

原因二:保全三位嫡子。李泰曾经对父皇说:以后我要把儿子杀了,传位给弟弟

李世民听了,感动地泪牛满面,果然是好儿子,对兄弟如此友爱。后来李世民又在朝堂把这个事讲了,褚遂良听后,指出:弟弟哪有儿子亲呀,他要是连儿子都敢杀,更何况弟弟?请皇上把晋王妥善安置。李世民听说嫡子有危险,非常着急。想到:如果立李泰,李承乾和李治都要完蛋;如果立李治,他宅心仁厚,兄弟们能够保全。皇后死了,儿子不能出意外,否则对不住她。

终于,李治登上了皇位,李泰被贬到地方担任濮王,最后,兄弟三人全部善终。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更多历史八卦关注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6

唐太宗做出这个决定很无奈。

唐太宗李世民与正妻长孙皇后生了三个儿子:

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这三个儿子是嫡子,有资格继承皇位。嫡长子李承乾在8岁时就被立为皇太子。

李承乾小时候很聪明,处事明敏,深得李世民的喜爱。

长大后,李承乾得了足疾,行事荒唐,不爱读书学习,在东宫扮演突厥人,宠爱娈童称心,多次受到李世民的责备。

四皇子、魏王李泰深受李世民宠爱,宠冠诸王。

李泰多才好学,招纳人才编写《括地志》,风头渐渐超过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忌惮弟弟李泰,李泰也想效仿李世民夺取大哥的太子位。

天道好轮回。

李世民与哥哥弟弟的争斗在儿子们身上重演了。

李承乾在身边人的鼓动下,打算杀弟逼父,提前做皇帝。

643年(贞观十七年),五皇子、齐王李佑谋反牵连出李承乾。

李世民痛苦万分,将李承乾废为庶人。

李承乾一口咬定是被弟弟李泰逼的。

“臣贵为太子,尚何求?但为 泰 所图,与朝臣谋自安尔。”

——《新唐书·濮恭王泰传》

长孙无忌等人主张立九皇子、晋王李治为太子。

这时,李泰以为胜利在望,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野心,犯了两个错:

一是对李世民承诺,将来杀掉儿子传位给弟弟李治;二是跑去吓唬李治。

李世民意识到李泰的野心。

立李泰,李承乾和李治都活不了;立李治,李承乾和李泰都能保全。

最终,唐太宗废弃最心爱的李泰,立李治为皇太子,并下令:

“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

——《资治通鉴》

7

唐太宗只有一个皇后,那就是长孙皇后,也就是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为李世民分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这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次子魏王李泰,三子唐高宗李治,四个女儿分别是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衡山公主。

李承乾是嫡长子,李泰和李治都是嫡子,那么未来的皇帝必然是在这几个人产生,我们也发现,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都不是嫡长子,可以看出,虽然大唐大体是嫡长子继承,但是也不是一定得嫡长子继承。

那我们分别来了解长孙皇后的这三个嫡子。

李承乾生于公元619年,李泰生于公元620年,李治生于公元628年。李世民是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通过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登基,次年,也就是公元627年,改元为贞观的。

李世民继位后,就立八岁李承乾为太子,毕竟李承乾是嫡长子,而且很聪明,李世民对李承乾十分的疼爱和重视,也请了很多大臣做为李承乾的老师,但是李承乾有两个问题,一是腿上有疾,二是宠幸一些太常乐人,还有点贪玩。

李承乾的老师对李承乾十分严格,批评起来也比较严厉,但是李承乾毕竟不是李世民,李世民能够听魏征的劝谏,而李承乾听不进去,李承乾甚至还派人去刺杀自己的老师,李世民自然是越来越失望。

而李泰比李承乾更为的优秀,十分的聪明,有才华,在文学,书法、书画上面十分有造诣,甚至还主编了《括地志》,李世民对其赞誉有加,对他的赏赐十分的丰厚,甚至还超过了太子的规格,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让李泰也觉得自己有希望取代李承乾成为太子。

李承乾也知道这一点,他很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会被李泰夺走,就与汉王李元昌,杜如晦的儿子驸马杜荷,侯君集,打算造反,但是被李世民事先察觉,所以最终失败。

而李泰这个时候就跑过来跟李世民说,只要立他为太子,他当皇帝百年后,会杀掉自己的儿子,传位给晋王李治的,李世民差点相信他的话,要立他为太子,这个时候褚遂良就出来说:哪有杀自己的儿子,让位给晋王李治的,李世民也明白了。

李世民最后决定不能立李泰为太子,他觉得,如果他立李泰为太子,那么后代子孙会认为皇位是可以争的,而且如果立了李泰为太子,那么李承乾和李治都没有好下场,而只有立李治为太子,那么李承乾和李泰都能存活。李世民将李承乾贬为庶民,李泰贬为东莱郡王。

8

苍茫大地认为原因如下:

一、太子李承乾造反,魏王李泰涉嫌谋嫡。

长孙皇后嫡生三子,李承乾、李泰、李治。李世民开始对承乾寄以无限希望,请孔颖达等名师执教,开始承乾也很争气,在14岁时完成世民命题作文《治国策略》,世民给侍臣炫耀说“深得经邦之要也”,16岁参与理政,世民赞他“颇识大体”、“颇能听断监国”。但承乾因马上摔下一条腿废了,心理阴影面积大了起来;承乾和贾宝玉一样是双性恋者,他的男宠“称心”后被世民诛杀,他的心理阴影面积更大了。更要命的是世民也宠爱他的亲弟弟李泰,史称“宠冠诸王”,按照“唐律”,李泰作为魏王不得长驻京畿,但世民特许”不之官”;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好士爱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唐太宗允许他在府邸设文学馆,使他自行引召学士,贞观十五年(641年)主编并完成名著《括地志》。

魏王的待遇等同于太子,世民对承乾又日益冷落,李泰的野心也膨胀了,得陇望蜀,想上太子位!结果玄武门的功臣、为大唐开疆拓土的侯君集作为承乾的老丈人,因自身及所辖军队腐败,功过相抵,对世民心存不满,于是在贞观十七年,太子、侯君集、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驸马组成造反集团,想扶承乾上位,和造反上位的大军事家、厚黑大家李世民较量,是嫌自已命太长了,结局是可预见的:造反失败,太子被废,侯君集被杀。承乾造反是事实,李泰谋嫡也是事实。李泰被贬顺阳王,徙居均州郧乡县。

二、李世民对二子心存负疚,老年护犊,不想再让承乾、李泰任何一子受到伤害。

承乾造反,给老年的李世民当头棒喝,他开始反思太子造反事件,他认为承乾造反,固然可恨但换位思考,承乾也可谅。李泰因自己宠爱过度、让他有了觊觎之心,世民在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改封李泰为濮王。他深知承乾作为犯罪分子,已无法上位;李泰上位,承乾必定小命不保。于是自然想到同是嫡子的性格懦弱的李治,让他将来上位,以保全两个哥哥。鹬蚌相争,李治渔翁得利。

三、长孙无忌想在太宗归天后掌控朝局,这也是李治上位、李泰遭贬的重要原因。

国舅长孙无忌作为陇右贵族集团的代表,他文武全才,老奸巨猾,他早已在为后太宗时代规划朝局。三个嫡亲侄子,承乾、李泰都不是吃干饭的,一旦上位,长孙无忌当宰相,只能像块牌位一样被这两个外甥当个摆设,而李治这个外甥,一旦上位,长孙无忌当宰相,完全可以把李治当摆设,到时候自己能呼风唤雨,何乐而不为?于是在世民和他谋划时,力挺李治!有重量级元老大臣力挺,李治自然上位,而李泰也就自然歇菜。

四、李世民也不愿让后世子孙再仿效玄武门的自己和儿子李泰一样靠阴谋上位。

世民想为后世立规,不愿意再让后世一直靠夺嫡上位。自已干掉太子建成上位,如李泰再替承乾上位,这就会让夺嫡常态化,弄得老李家代代腥风血雨!玄武门之变,老李家建成、元吉授首,世民十几个侄子送命,这样的惨剧一直是李世民挥之不去的梦魇!到晚年,世民还要猛将秦琼、尉迟恭站立宫门来驱鬼安神!




9

为了兄弟相残的血腥悲剧不再重演!

李世民是被逼无可奈何杀兄屠弟也好,还是夺位深思熟虑杀兄屠弟也罢,血腥的玄武门政变的确是发生了。难道李世民在登上皇位后就没有一点的愧疚和良心的不安?非也!那可是亲亲的骨肉——同胞兄弟啊!可是,政治就是这样残酷无情,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容不得一点怜悯。

太子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承乾!承乾!看其名,就知道李世民寄予李承乾的厚望是多么大?事实上李世民对李承乾是非常有感情的,精心培养,细心呵护,宠爱有加。偏偏魏王李泰才华横溢,尊师重教,聪敏绝伦,又好士爱文学。唐太宗允许李泰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李泰又承袭了李世民的许多基因,文治武功一点也不比老子差,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李承乾压力山大。无奈,联合侯君集起兵谋反,兵败被擒。就这样犯下“十恶不赦”之罪,能杀兄屠弟的李世民都实在不忍心诛杀李承乾。可以说,李世民因李承乾的谋反,至少少活五年都不止,李承乾谋反三年后,郁郁寡欢死去,李世民哀痛心碎。

魏王李泰之所以由亲王被降封顺阳郡王,关键是唐太宗察觉到李泰有谋嫡的嫌疑,李承乾的被逼起兵和李泰的强势和觊觎太子之位有相当的关系。为了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避免再次上演“玄武门”血腥残酷的历史惨剧,李世民对李泰采取了隔离政策,将李泰贬置均州郧乡县,后又进封濮王。

李治渔翁得利,登基后,并没处置防备李泰,对自己的哥哥李泰优待异常,“车服羞膳,特加优异”。

永徽三年(652年)十二月癸巳,濮王李泰薨。唐高宗对这个哥哥的逝世十分伤心,特别以唐朝最高的丧葬规格“诏葬”的形式来为李泰举哀——不仅将其追赠为太尉与雍州牧,为之辍朝,还下令“班剑卌人,羽葆鼓吹,赙物三千段,米粟三千石,赐东园秘器,葬事官给,务从优厚”,又特意请了法藏禅师来为哥哥的往生祈福,陪葬甚丰。

在避免骨肉相残的问题上,立李治为皇太子,事实上李世民是对的。但人算不如天算,李治的软弱和善良让武则天有机可乘,李世民做梦也没想到武则天一个小女子最终废唐建周,成为一代女皇。

10

太子李承乾还没有被废时,魏王李泰自持有才,结党营私,以为有唐太宗李世民的恩宠,就和太子明争暗斗,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了,结果被废了。



太子李承乾还是比较有能力的,唐太宗李世民让太子府监国,太子处理国事井井有条,而太子的母亲是长孙皇后,周围围绕着长孙无忌、侯君集等元老,继承皇位也是众望所归。这里我们不讨论为什么太子李承乾被废,主要讨论为什么李泰被废了?



第一、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明争暗斗,手段过于阴险,同时又结党营私。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魏王自持有才,得到唐太宗的恩宠,平时基本没有把太子放在眼里,太子偏懦弱,处理国事时,魏王党基本上都是使坏,阻碍太子建功立业。

第二、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杀死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得到的皇位,所以他厌倦了为了争夺皇位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事。所以,魏王李泰对太子的步步紧逼,加速了太子的倒台,同时也把他推到皇位继承人的最前列,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第三、太子倒台后,唐太宗李世民把魏王李泰召进宫,试探准备立他为太子,李泰自作聪明,对李世民表明心迹说如果立他为太子,他回去杀子,百年之后传位给晋王李治。李世民厌倦了皇家为了夺位而不择手段,所以李泰表明心迹后令李世民厌恶。

第四、外戚长孙一族势力大,同时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皇位的继承人基本上也是围绕长孙皇后的几个孩子进行。太子被废,立魏王李泰,唐太宗百年之后,李泰定不会放过废太子及兄弟,而晋王李治当时闭门谢客,不结党营私,不争夺帝位(其实当时不争就是争),是个庸而不昏的人。唐太宗正好看中李治这一点,为了保全子嗣,立李治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最后除了蜀王李恪反叛被长孙无忌处死,李承乾、李泰都得到了善终。

因此,为了帮新太子晋王李治扫清障碍,魏王李泰被废,蜀王李恪被打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