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题目看,这里所说的甲午海战应该是指1894年9月17日发生的黄海大东沟海战。

有关第一个问题,丁汝昌的指挥有没有错。

答案其实是无论对错,都与丁汝昌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因为他根本不是海战的具体指挥者。

百多年来中国人提到大东沟海战时容易步入一个误区,即习惯性地将丁汝昌视作是这场海战中北洋海军的指挥者。丁汝昌,职务为北洋海军提督,理论上是北洋海军的最高统帅,但是丁汝昌在北洋海军中所主管的事务主要是全局性的管理,以及督办诸如后勤、人事、纪律等,北洋海军的专业技术事务,以及军事训练等工作,日常是由丁汝昌之下的两名翼长来负责,即左翼总兵林泰曾和右翼总兵刘步蟾。可以这么认为,丁汝昌是一名行政官员,林泰曾、刘步蟾是军事技术官员。

黄海大东沟海战时,丁汝昌坐镇刘步蟾管带的“定远”舰,其实际的作用相当于督军、督阵,而真正的作战指挥者,实际上就是旗舰“定远”的舰长、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这一点,在黄海大东沟海战后北洋海军的战斗报告中也有所体现。打个比方,丁汝昌当时的作用和地位类似于日本联合舰队中在督战的军令部长桦山资纪。

另外,从黄海大东沟海战的具体战事细节来看,丁汝昌也并未在战斗中有指挥行为。

首先,黄海大东沟海战开始后不久,丁汝昌即在“定远”舰的飞桥上受伤,脸部烧伤,腿部受创不能站立。原本属下要将他救入甲板下的舱室内,但是丁汝昌加以拒绝,坚决留在甲板上,此后丁汝昌一直坐在一个甲板室的通道边,不断用言语来鼓励每个经过的官兵,并没有具体指挥舰队作战的举动。

其次,19世纪的海战和现代海战存在一项重大的区别,那就是因为舰与舰的联络手段受限(仅能采取旗语等方式,而旗语又不可能迅速表达语义过于复杂的命令),所以实际上海战中指挥官所能起到的指挥作用十分有限,更多时候依靠的是各舰的自我发挥。

同时,各国海军也会根据自身的战术、装备特点,在平时就制定下达战术条令、战术守则,一旦遇到战事,舰队会依照这些条令和守则来作战,舰队指挥官所要发挥的仅仅是引导性的工作。北洋海军还是日本联合舰队在战前都有自己的战术守则,北洋海军的就是著名的三条准则(船头对敌、两舰编成小队、各舰随旗舰运动),联合舰队的守则则是纵队战术(无论何时均采用纵队,火炮射击必须尽量采取齐射等),海战中双方事实上主要是依照这些准备进行的战斗。

所以黄海海战中,除了丁汝昌并没有实际承担舰队指挥工作外。无论是中方的刘步蟾,或是日方的伊东祐亨,所进行的指挥工作实际也非常有限。因为遇到敌人时该如何作战,是早在战争来临之前就已经有明确预案的。


有关第二个问题,北洋海军为何会在海战中失败?

这个问题可以从战术与技术两个层面寻找到答案。

在战术层面

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选用的是横队、乱战战术。这一战术当时被世界海军誉为是进攻至上的战术,要点就是己方的军舰横向排列冲向敌方,冲乱敌方阵形,与敌进行近距离的撞角、鱼雷等近战,于乱中求胜,其特点是可以避免己方炮火火力不猛的缺陷,规避与敌进行炮火对决。然而这一战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要求,就是己方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冲到敌方面前,竭力避免被敌方的火力所阻滞。然而北洋海军各舰的动力系统,尤其是锅炉大多濒于报废,航速迟缓。在战斗中,没有能够在短时间接近日本舰队,反而陷入被日本联合舰队合围炮击的境地。

打一个形象的比方,更容易说明这一问题。

北洋舰队因为自身炮火威力不足,所选取的是一种近似乎拼刺刀的战术,在面对敌方密集的火力阵地时,只有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冲到敌人的阵地前发起白刃战,才能发挥这种战术的效力。如果冲锋速度过慢,一旦被敌方的火力压制,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在技术层面

技术层面上,与海战胜负关系最大的方面就是军舰的火力,具体则体现在火炮的数量、发射速度、炮弹的破坏效力等方面。而在这些方面,北洋海军参战军舰全面落后于日本,参战中方军舰所装备的100毫米口径以上火炮的总数,只相当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半左右,而日本联合舰队装备了大量射速可以超过10发/分钟的速射炮,北洋海军各舰则多是旧式架退炮。炮弹的破坏效力方面,北洋海军的黑火药开花弹和穿甲弹,乃至填砂穿甲弹的威力,远远比不上日本联合舰队所使用的烈性炸药穿甲弹。这也是为什么北洋海军在这场海战中,连一艘日本军舰都打不沉的要害所在。

最佳贡献者
2

如果要说亚洲近代最悲壮的海战,那就必须提一提黄海大海战,作为当时号称世界第七,亚洲第一的舰队,为何会在黄海海战中损失惨重却未能击沉日舰一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对于这次海战,我想从6点来分析北洋舰队失败的原因:


当时判断一艘军舰是不是优良的军舰,主要要从航速,火炮数量及其口径,装甲防护力这三个角度来判断。


①首先我们来看看北洋舰队的航速:战舰的航速可以说如同战舰的生命,一艘跑的快的军舰,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都能占据先机。在北洋舰队中,航速超过18节的只有致远舰和靖远舰两艘,而日军军舰行数超过18节的达到了5艘。可以说整个舰队的平均航速在10节左右,而日军军舰整体航速在14节。

为什么清国北洋舰队航速和日本联合舰队航速相差这么这么大?

我们先看看北洋舰队所用燃料,北洋舰队的煤炭来自李鸿章开办的开平煤矿,开平煤矿却只提供最廉价的煤渣给他当燃料。燃烧的时候,会冒出滚滚黑烟,且带有刺鼻的硫化味,这不仅损坏锅炉,而且燃烧效率低,(日军发现了北洋舰队冒出的黑烟,于是马上追赶上来,比北洋舰队发现自己,早了整整两个多小时,这样日本人也提早准备了2个多小时。)

原因是因为经费不足,所以北洋舰队的锅炉不但老旧,缺乏整理和维修,甚至燃料都是最次级的。这个在各国海军中显得实在是非常荒谬。

还有一点就是,北洋舰队舰龄太长,舰体老化,舰体也是德国旧式设计,因为北洋舰队各舰,订购的时间都比较早,基本都是在1888年以前就建成服役的舰艇,到1894年,舰龄基本都在10年以上。

而1875年到1894年间,西方海军军事科技日新月异,这个时期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端期,造成20年内的军事科技和海军装备变化极大。

而其中的后十年,爆炸式“开花炮弹”普遍代替实心炮弹,也是第二代“硝化棉”发射药和炸药普遍代替第一代原始黑火药和炸药的时代。日本的联合舰队的主战舰艇从1885年到1894年这十年间突击购买装备,舰龄普遍比北洋水师要小10年左右,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日本联合舰队的舰艇动力系统和武器系统,普遍比北洋舰队要进步前辈至少10年,甚至主要弹药,“开花穿甲弹”是进步前辈一代。而清国在这后十年却未添置一舰一炮,真是可惜,可谈!

②接着我们看看双方的火炮:

首先北洋舰队各舰艇的主炮,都在船头和船身前半部,而且不是360度射角,只能大体有120度的射角,这就出现了舰炮的射击盲点, 一旦敌舰运动到清舰主炮的另外一侧,那么这边的主炮就失效了。而且定远的大口径主炮的炮塔,就在舰桥指挥室的正下方,这种设计实在是个奇葩,加上钢架缺少维护,实战中开的第一炮就震塌了舰桥,把指挥作战的提督丁汝昌震伤。

虽然北洋舰队主炮口径大,但是一拳难敌四手,在日军蜂窝般速射炮围攻下,也显得十分鸡肋。


日军军舰采用新式舰体设计,火炮射角更大,弹药是可以爆炸的新式开花弹。针对侧向射击,主炮火力不足,日本人还临时突击加装了大量的小口径速射炮。

150毫米口径速射炮每分钟可5发至6发,而同口径之刚性炮架的后装炮每分钟才1发。而日本联合舰队却拥有大量速射炮,达150多门,日本舰队充分发挥了速射炮的威力。据统计,日本舰队的速射炮“所发炮弹相当于清舰队同一口径火炮3-6倍”。美籍洋员马吉芬认为:“改良速射炮,以及能大量装填火药的榴弹效力显著”。

事后证明,击沉北洋舰艇的炮弹,更主要的来自日方的小口径速射炮。


我们再看看炮弹吧,北洋舰队新式的开花炮弹不足,配备的基本还是实心弹头装沙的铁弹,打中也不会爆炸,主要依靠高速的穿甲效果使对方船体进水沉没。这种穿甲弹性能可靠,但威力较小而且命中率低,除非击中船体水下部分或弹药库否则很难将其凿沉若命中日本军舰的是新式开花穿甲弹,那么日方少一半军舰会爆炸沉没。

反观日本,日本军舰大多采用开花弹,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爆破弹。这种炮弹里面装的是黄色炸药(清军使用的是黑色火药)这种炸药又叫苦味酸,不仅威力是老式黑火药的百倍,而且爆炸产生的高温足以融化钢铁(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就是被这种炮弹炸伤,失去指挥能力)。

苦味酸技术还是日本人日本人从法国人手里偷来的。1887年法国人刚刚发明苦味酸,日本人就盯上了,在参观法国军火工厂的时候日本专家随手抓了下,跑回旅社用牙签将指甲缝的苦味酸粉末剔出来带回国内研究,在炸死N个火药专家后终于研制出了苦味酸,并开始大规模制造,很快就用到了甲午海战上。(可见日本人的学习能力,让人感到恐惧)


③再看看装甲防护力:

北洋舰队也不是一无可取,主力定远和镇远号,都是德国制造的7400吨级重型铁甲巡洋舰,装甲厚实,炮口硕大,吨位大大超过日本联合舰队的所有舰艇,日军吨位最大的松岛号,也只有4000多吨。

面对清方两舰厚度达到200毫米以上的主装甲,日方任何炮击都对两舰迫不得已,至于日方大量的小口径速射炮,打上去只能火星一片,成了为定远和镇远挠痒痒。

松岛号反倒被镇远的主炮命中前甲板,引爆了堆放在甲板上的发射药包,引起大爆炸,日方当场死亡100多人。松岛号基本失去火力。

看完舰体基本配置,我们再看看当时清日两国的战法:

④战术方面:

由图所示,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采用的是罕见的雁型阵,但是根据一些资料显示,丁汝昌本来摆出的实际上是“一字型”横阵,但由于各舰快慢不一,而且有的管带想猛冲接敌,有的却畏敌想退缩,一个设计好的一字横阵,临敌就变成了奇怪的“人字形雁行阵”,其实实战中也不是标准的人字形雁行阵,而是更加乱七八糟的“犬牙横阵”。

由于日方突击购买的新式吉野、浪速等舰比老式的主力舰松岛号等快的多,因此联合舰队把舰艇分为本队和第一游击舰队,快速的游击舰队在前,本队在后,而且那里作战不利,高速的游击舰队可以迅速调整部署,用几条舰艇合力围攻北洋舰队的一条舰艇。事后证明,这个机动灵活的战术,效果特别很是可观。


丁汝昌使用一字阵也有原因:首先北洋舰队大口径的主炮位于舰首,加上军舰舰首有重型防护装甲,难以击穿,而且舰首面对敌舰,受弹面积更小,敌方炮弹难以打中。但是实战种,前后两列纵队来迎战的日本联合舰队瞬间把北洋舰队切为三段。之后北洋舰队指挥旗被打掉,赶来接替的致远舰也被击沉,最终各舰支陷入了一片混战。

日军采用一字长蛇阵,也有原因:,日本火炮口径小,但是两舷装备了大量150毫米速射炮,把军舰横过来可以增加火力覆盖面积,提高炮弹命中率,为火力提供持续输出。

可以说双方都在竭尽所能发挥自己军舰的优势!

但是在战术方面,日军是更胜一筹,联合舰队将战舰按航速分为三队:第一游击队,航速18节,本队,航速13节,航速仅为10节的赤诚号自成一队,这样就将战舰的航速充分发挥了出来。

反观北洋水师,战舰航速从18节到8节,居然全部编为一个舰队,致使舰队航速降到仅仅八节,摆个最最简单的二行纵队都摆不出来,战斗中没有任何队形可言,任由日本舰队痛殴而毫无还手之力,最终惨败。

如果丁汝昌有一点点海战知识,把航速最快的致远、靖远、广乙、广丙编为快速队,那么快速队的航速是17节,仅比日本舰队的第一游击队慢一节;再把定远、镇远、来远、经远、济远、超通、扬威、福龙编为本队,本队的航速是14.5节,比联合舰队的本队航速快上1.5节;平远、广甲、镇南、镇中编为慢速队,慢速队的航速是8节。

如果北洋水师如此编成舰队,海战中就立于不败之地了,北洋水师的本队比之日本舰队的本队,拥有更强大的火力和更快的航速,胜利时可以追上并全歼敌人,不利时可迅速撤退保全实力。

⑤我们在看看第情报方面: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在甲午战争之前几十年的情报战中,大清更是完败!

日本人挖空心思想入侵朝鲜和大清,已经不是一年两载。在甲午战前几十年内,不断吩咐消磨间谍,深入朝鲜和计划作战的辽东和山东,甚至整个东北和华北,打探情报,事无巨细。

甲午时的日本间谍石川

日本间谍装扮成流动小贩,深入到战区每个村庄。至于威海卫、旅顺口等重点基地,日本间谍更是一天不落的监视了几十年。

战争打响后,日本间谍甚至不惜白天躲进威海卫基地周边山头上的坟墓中,晚上再出来侦查,被北洋官兵发现,一次就处决了十几个。日本几十年如一日的挖空心思的深入做情报工作,而大清一方却懵懂无知,焉能不败?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腐败的原因: 北洋舰队将领,腐败也根深蒂固,吃喝嫖赌抽,是屡见不鲜。

北洋舰队日常平凡的操练和演习都当做是“演戏”,造假成风,上级来视察实弹演习,不惜在炸点埋炸药显示“命中精度”,而主炮开炮都是放空包弹,在实战中开炮就先震塌了旗舰的舰桥。

除直接和海军有关的部门人员贪污成风,就是皇亲国戚也都时刻盯着海军衙门这快肥肉,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就不说了,某贵妃的弟弟发现给军舰供煤,油水丰煤厚,就千方百计垄断了海军的煤炭供应,把原先优质的开平无烟煤换成劣质炭,高价供应北洋舰队。

慈禧太后

这样从上到下,腐败透顶的海军舰队,能打胜了才是怪事。

反观当时的日本,从明治本人入手下手,就节约三分之一的皇室开支用于购买军舰,从上到下,更无贪污海军军费一说。一听说英国准备建造新式高速铁甲舰,就不惜动员全国的财力,抢先于清朝购买,吉野、浪速两条新舰,在清朝还是在日方服役,将对此后的海军对决,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也是当时中日两国的国运,此消彼长的最重的砝码。

明治天皇

日本人学习西方近代化海军,学得特别很是彻底,海军建设完全模仿英国,细节学的有板有眼,不惜财力送大批留学生到英国,迅速设立建设起一支专业化的能打仗的近代海军舰队。日军军令严格,细节一丝不苟!

旅顺大屠杀

⑥陆军在朝鲜的崩溃也是北洋舰队覆灭的原因之一,

丁汝昌退守刘公岛,躲进海湾中,其实刘公岛沿线防御做的很好,岸上有炮台,水中有水雷,可以说固若金汤,但是朝鲜的清军确是一篇溃败,不仅丢了朝鲜,还让日军冲进了辽东,从路上就切断了北洋舰队的退路,刘公岛一侧的海岸十个炮台都被日军占领,这些炮台到头来都成了杀死北洋舰队的武器。在绝望中,丁汝昌只能选择自杀殉国。

清政府被迫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主要内容有:1.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4.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5.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第一次沦为日本人的殖民地,真可谓是一次重大耻辱!

3

丁汝昌的指挥是没有错误的,黄海海战日军制胜的原因是在于采用了能让本舰队自由机动的纵队队形,充分发挥了日本联合舰队速射炮的威力,这也表明了日军的战术优于丁汝昌所采取的,且在当时受到世界重视的,靠楔形队形实施冲击的战术。

由于北洋海军在1891年后基本上就停止了发展,各舰艇性能参次不齐,舰队的短板效应突出,这自然而然就成了北洋海军不得不采取雁行阵或斜列阵的阵法。由于各舰艇航速不同,速度快的舰艇,其作用也难以发挥。再反观日本海军,在黄海海战中非常明智地将本舰队的十二艘军舰,分编成了两个战术编队,也就是航速快的第一游击队和航速比较慢的第二游击队。先是根据“T”字型战法的原则,将北洋海军置于其最佳射击角度之内,继而又采取灵活的机动战术,先打击北洋海军两边最老旧的两艘舰船,再对北洋海军摆出的雁形阵舰队实施分割包抄,最终在黄海海战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战果。

但这些是否就能表明北洋海军的失败是怪丁汝昌一人指挥的失误呢?其实不然,北洋海军的横队阵形是在英国海军军官琅威理的指导下采用的,此阵形是历史上奥地利舰队在利萨海战中使用的著名阵法,日本联合舰队使用的是英国海军军官尹古鲁斯提案和指导的能有效发挥日舰侧面速射炮优势的单纵阵队形。两种阵形基本上都能有效地发挥各自舰队的优势,北洋海军的优势就是具有射程远、口径大的定、镇二舰的主炮,而日联合舰队的优势则是高航速和大量速射火炮,所以说丁汝昌的指挥是没有错的,因为他在两军开战之际,丁汝昌本人就被定远舰开跑震塌了年久失修的飞桥,从而坠落到主甲板上受重伤,而剩下的指挥完全由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代指挥。

19世纪的海战,各自舰队多用旗语信号来指挥,但在开展初期,定远舰的旗语信号装置就被破坏,定远舰也丧失了舰队的指挥功能,整个北洋舰队群龙无首,只能各自寻找可攻击的目标。当然,这也给日本联合舰队带来了充分的攻击优势,在战斗中充分发挥速射炮的优势并稳定住阵形,取得击沉经远、致远、超勇三舰的战果,扬威、广甲自爆沉没,其余各舰重轻伤的战果。

黄海海战中的北洋海军并不是败在丁汝昌失误的指挥当中,而是败在朝廷的腐朽、战前没有明确指定代理旗舰以及舰艇老化、航速参次不齐、炮弹燃煤得不到补充从而影响了整个战局的失败。

而丁汝昌一生从戎,是北洋海军中资历最深的将领,虽然出身陆军,但却是最早使用洋枪洋炮的将领,早在甲午海战爆发之前,丁汝昌就意识到北洋海军已处于落后状态,他一再向朝廷申请,提出添船换炮刻不容缓,但清廷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了他的任何请求,当时的北洋海军实际上已经处于装备严重失修,军火供应不足、弹药、煤炭质量极其低劣、战斗力下降的窘境。

所以说,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就算北洋海军也摆出T字阵形,甚至战况比这个横队阵形还要惨烈,因为当时的北洋海军除了定、镇二艘巨舰,其他舰的实力均不能跟日本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新式快船相抗衡。

原创不易,谢绝百家号、企鹅号等平台创作者抄袭洗稿!

4

甲午海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大影响。遗憾的是,关于这场海战,即使权威的史学家,也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大约因为此战国人充斥了太多的情感因素在其中,以至于或极端贬低北洋水师,或高度颂扬,即使少数客观分析者,也常常在各种被情感扭曲的史料中困扰不已。

我个人认为王鼎杰先生的看法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按照他的观点,北洋水师在学习洋务时,对军事学说和军事理论体系始终未加以重视,对于海战战术理解较为机械,以致出现了若干问题。

机械照搬利奥海战经验

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北洋水师在大东沟海战中采取的横队阵型并无过错,并列举了利萨海战的例子。

事实上,单就阵型而言,并无绝对优劣之分,主要看在实际情况何种方式各位有利。如果不顾实际情况,轻率地把利萨海战归结为:横队击败纵队,则显得机械照搬了。

发生在30多年前的利萨海战,成为各国海军界研究的对象。但因30年间海军技术的巨大变化,大东沟海战时,情况早已截然不同,再照搬经验,不合时宜。

在拿破仑战争后,西方列强之间进入了较长时间的和平,极少发生大规模海战。

因此,关于铁甲舰时代的海战,各方可参照经验极少。

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的利萨海战是少有的蒸汽铁甲舰海战,因此,得到了各国海军,当然也包括北洋海军的研究。

可是,发生在1861年的利萨海战,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两场海战的环境、形势差别巨大,难以直接参照。

1、军舰技术大幅度改进。

火炮技术改进

19世纪60年代时,火炮的技术远远落后于装甲技术。以致于,当时铁甲舰之间的炮战效果非常差。以致往往最终要依靠古老的撞角战术摧毁对手。

在利萨海战中,铁甲舰之间炮火互攻效果很差。无论如何命中对方,都无法击沉对手,最终,奥地利海军采取了古老的撞角战术,撞沉了“意大利号”,才奠定了胜局。

同样的,在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汉普敦锚地之战中,情况也差不多,双方无论火炮如何攻击对方都击沉不了对方对方,最后依然依靠古老的撞角战术撞沉对手。

这就不难理解,在大东沟,北洋水师中出现了超勇、扬威这样的撞击巡洋舰。而致远舰也试图“撞沉吉野”。因为貌似古老,沉寂多年的撞角战术在19世纪中期特殊的技术条件下,曾经重新抬头。

在19世纪中期特殊的技术条件下,像扬威这样的撞击巡洋舰一度重新成为主流。

而到了8、90年代,军舰火炮的技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除了巨炮威力增加,可以击沉铁甲舰装甲之外,还有一项变化对大东沟海战影响极大!

中口径火炮的射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种火炮虽然无法击穿主力舰(如定远、镇远)的装甲,但对于巡洋舰绰绰有余。

因此,在甲午海战中,日军的速射炮虽然无法击穿定远、镇远的装甲,但是北洋水师的其余战舰,往往难以招架日军的火力打击。

战舰驱动力技术变革,战舰航速迅速提高

这就使得后装备的日本海军,在航速上超过了北洋水师。同时,由于航速的提升,使得采取积极机动的一方,往往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更小的代价形成局部优势。(如抢占"T字头")

2、大东沟海战与利萨海战中,双方形势截然不同。

除了技术装备巨大不同,两场海战的背景、任务也截然不同。

利萨海战中,意大利海军在进攻利萨岛时,遭到了奥地利海军背后的突袭。当时,意大利舰队背靠海岸,又要掩护登陆场,机动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以更易调整方向,更利于机动的纵队队形争取有利位置实施反击,是形势所迫。而奥地利海军,此战的目的原本就是破坏敌军的登陆行动,因此,以横队切入,割裂意大利海军与登陆场联系后驱赶运输船,至于撞沉“意大利号”,则偶然因素极大。

而在大东沟海战中,形势正好反了过来。北洋水师是刚完成护航任务,背靠海岸线的一方。排开难以调整方向的横队,极易被对方快速机动的纵队抢占“T字头”,让对手形成局部火力优势。

实际战斗中,日军从一开始企图机动规避定远、镇远,包抄北洋水师右翼,先打弱舰,再打主力。整个过程中,日军始终占据着战场主动权。

未指定预备指挥

在大东沟海战开战不久,旗舰定远的指挥塔就被破坏,失去了指挥能力。

可是,由于北洋水师没有指定替代方案。接下来海战的绝大多数时间,北洋水师都缺乏统一指挥。直到战斗快结束时,靖远才挂起指挥旗,但为时已晚。

由于前面说的纵队与横队的特点,这点的影响可能被高估了。在横队阵型中,弱舰在两侧,机动力最弱,但如要保持横队转向,这些弱队需要航行的距离最长,实战中很难始终保持阵型。

可是,如果北洋水师能保持有效的统一指挥,战果绝不至于0:5这么惨。

在实战中,日军的比睿、赤城、西京丸就多次暴露在多艘北洋水师战舰围攻中,只是,由于北洋水师缺乏统一指挥,各军舰不但无法形成合力,反而由于射击角度问题,担心误伤己舰,不敢采取火炮打击。只能作罢,最后由尚不成熟的鱼雷艇打击,连发不中,最终错失战机。

最后,有几点普遍的误解,提出不同观点:

1、舰首对敌,可以减少被击中的概率和损伤。

这是把军舰当成坦克了。坦克的前后装甲最厚,而侧面的装甲薄弱。但19世纪军舰则相反,舰首,尤其舰尾最为脆弱。

2、舰首对敌,有利于发挥舰首火力。

这在舰队战斗中,是一个伪命题。

假如是一对一的军舰对决,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对手机动到什么角度,舰船就调整角度攻击对手。

可是,在队列战斗中,由于横队调整难度大,当对手机动到侧翼后,即使军舰能调转方向,舰首对敌,也因为同一方向上有多艘己方战舰,各舰彼此阻碍火力发挥。

至于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横队与纵队的优劣之分,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此后20年的,列强大打出手若干海战中。无论对马海战、多格尔沙洲海战,甚至一战中最强对决的日德兰海战,日军的纵队战法都被列强反复使用。而北洋水师的横队,则彻底淹没在历史的硝烟中。

一直到日德兰海战,日军的纵队战术依然被广泛采用。事实上,纵队战术的原创者也是英荷战争中的英国海军。这说明,即使技术进步,对战术史的研究,意义重大。

甲午海战中的战役指挥,是洋务运动与明智维新差距的缩影

以《北洋海军章程》为例,其中规定的课程和训练程序中,几乎没有关于军事学和战术史的部分。除了装备的使用外,与一般的海事学校课程几乎没有差异。

这一点,与当时对西洋海战历史烂熟于胸的日本海军精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因为,洋务运动,始终未能系统地学习西方的精髓,主要停留在对“船坚炮利”的学习和机械模仿上。以致于临战时,错漏百出。

北洋水师的官兵,无疑是英勇的,但在国家观念层面的对抗中,双方差距不可以道里计。中日历史的命运在这个关口遭遇拐点,令人唏嘘不已。

由于甲午海战涉及的历史知识、海军知识等十分广泛,我所介绍的想法一定也存在许多盲点和误区。

提出意见,希望得到大家建设性的批评和指正。谢谢大家!

5

丁汝昌作出作战决定的战略并没有错,因为就在北洋舰队边上,清军的陆军正在港口下船。此时海军的任务就是掩护陆军行动,因此北洋舰队此时必须冲上去和联合舰队对抗。不然后面的陆军就全暴露给联合舰队了。

舰首对敌的战术也没有错。因为北洋舰队的主力定远号和镇远号的军舰设计,决定了舰艏对敌反而能发挥两侧主炮的威力。如果像日军联合舰队那样用侧舷迎敌的话,反而有一半火力发挥不出来。

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弹药不够充足。只一个小时,军舰上装备的爆炸弹就打完了,剩下几个小时都只能用实心弹和日舰的开花弹对抗,结果可想而知。基本上就是只能扛着挨揍。战斗实践也证明了,被北洋舰队开花弹命中的日舰,下场非常惨。日军旗舰松岛号被镇远的榴弹击中,引发船上弹药殉爆,连炮管都被烧弯,丧失战斗力。比睿号的全舰官兵几乎伤亡殆尽。再考虑到大东沟海战中,北洋舰队的命中率要高于联合舰队,可以试想,如果大东沟海战的几个小时,北洋舰队使用的全都是开花弹,日本联合舰队的命运会大不相同。

6

只要知道一点就行,从古代到现代海战,T字阵胜率99%,在甲午日本就排出了T字阵。可以查数据,一旦对方摆成功T字阵,就是全胜。



有人说是日本的装备和技术好,比如速射炮就多,可是你怎么不说己方还船坚炮利呢?人家的速射炮打不穿击不沉你主力舰啊,你怎么还是输了?要我说日清海战没有技术和装备的原因,而就一个原因 :大日本帝国的军威彻底战胜了大清,那帮子人就没想打仗。只会混乱,以无组织打有组织,不少人还想跑路,北洋水师不输没天理。几十年后的九一八也一样是这样的重演!



《坂上之云》最开始有一段话,大意就是大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社会的国民化,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基本国民,打仗也是为了国民,而大清打仗为什么为了谁,死了谁给抚恤,孤儿寡母怎么善待到后来大清弄明白了吗?怎么和日本打!



日本海军很多人同样留学英国,官兵素质也高于北洋海军。如北洋海军的鱼雷艇盯住了日本军舰西京丸号,西京丸号由商船改编,战斗力较弱,西京丸号上面有日本海军中将华资华桦,他以为必死无疑,谁知道大清的福龙号鱼雷艇从1000米发射鱼雷,到300米发射鱼雷,三次鱼雷都没有击中西京丸号!你说这是什么技战术训练,这平时是在抽大烟还是在正规严格训练。300米都打不中运输船?对方是运输船!谢谢。



再说海战刚开始,主力舰主炮齐射,就震伤了海军司令(提督)丁汝昌。你说这仗怎么打?要士气没士气,要训练没训练,要指挥没指挥。

7

丁汝昌的指挥是否有错,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战略根本就错误。

光绪和翁同龢的主动出击战略,根本就是错误的。认识不到这一点而去谈甲午战争,都是肤浅的观点。

当时的形势是:日本作为是亚洲新兴的强国,大清是旧日的帝国。无论中外,或者古今,旧日帝国基本上很难击败新兴国家。战国时的韩、魏、赵是新兴之国,迅速崛起,秦国若不是经过商鞅变法,早被魏国灭了,或者赶跑到甘肃去放羊了。

新兴国家和旧日帝国的不同在于:新兴国家锐意进取,内部团结一致,求战心切,因此战比胜,即使一时之战,也更能激发其耻辱之心;旧日帝国内部利益已经分配完毕,国内不再锐意进取,贪图享乐是主流,打打杀杀往往只是一句口号,内部勾心斗角,因而不战则已,一战必败,而且打败。

在整个甲午战争中,光绪和翁同龢二人,一个是深宫大院长大的毛头小子,一个只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更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纯粹是井底之蛙的纸上谈兵。对于日本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明朝的日本。而是光绪二人主动出击的原因,还在于想要快速结束纷争,重回宁静。

斗而不破,在外表威武的威吓震慑敌人,才是甲午战争前大清所采取的最佳战略。三下二下就把压箱底的货给赌上了,不输个精光,还有天理吗?

就算甲午战争日本战败,那么大清也是一样被重创,尤其是北洋水师,肯定不成编制。但10年后,日本海军肯定重建,并恢复当日气势,但大清10年后还能有一直北洋水师吗?答案很明显——不可能有!

李鸿章建立北洋水师后,每年的花费都是被指责的罪状。翁同龢更是挪用原本就紧凑的北洋军费。要重建耗费巨款的海军,吐的口水都能把你淹死!

因此,很简单,大清保持旧日威名震慑对手,斗而不破,硬是不让对手看清楚自己的实力,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光脚不怕穿鞋心态下把自己的压箱底货赌上去的主动出击战略。

游而不斗,就是油钱,都能把日本拖到求和!比较庞大的军舰费用支出,对于中国是巨额开支,对日本也是。

速战速决是日本最佳战略,坚壁不出,是大清最佳的战略。

8

感谢邀请。

国人对北洋海军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认为北洋海军装备优势却在战斗中失败,诸如北洋海军官兵军事素质低,还有炮弹里装沙子使得炮弹无法爆炸,等等。

实际上,我觉得甲午海战中,包括丁汝昌在内的北洋海军将士们已经尽力了,只不过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们已经尽了力,但是他们英勇的战斗却无法弥补装备上的劣势,而且由于陆军的拖后腿以及威海卫防御的缺陷,他们只能用自己的战斗去表明对国家的忠诚,对海军的忠诚,并未自己争取荣誉投降的机会。

实际上,丁汝昌作为海军提督,但是他并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海军司令官,丁汝昌的主要工作是海军的行政工作,海军的具体战斗指挥以及训练安排都是由海军左右翼总兵刘步蟾、林泰曾来负责。不过丁汝昌并不白给,他是通过当船长逐步成长起来的。因为丁汝昌早年投身铭军水师营,对于李鸿章来说,丁汝昌的出身并不是最好的人选,但是绝对是最不坏的人选。而且丁汝昌最开始进入海军,先是在蚊子船上当督操,期间自学海军和英语,经过考核后才成为提督。根据丁汝昌带队去纽卡斯尔接收超勇、扬威两舰期间,英方记录丁汝昌和他的官兵们彬彬有礼的绅士,丁汝昌本人能用流利的英语和英国人交流,并能绘制海图制定航线,这就表明丁汝昌绝非海军的门外汉。

而且,丁汝昌和日本海军之父胜海舟是挚友,私交甚好,互赠佩剑以示惺惺相惜。如果丁汝昌是个二百五,胜海舟绝不会和他成为挚友。当胜海舟得知丁汝昌自尽殉国之后,他为丁汝昌写了一首挽诗,诗句中有一句对丁汝昌的赞美,心血溅渤海,双美照青史。双美是武士道对武士的最高的评价,是武士最高的荣誉,可见日本人对丁汝昌的赞美。反而国人倒是有一堆脑残污蔑、抹黑自己的民族英雄,真是羞煞他们的先人,还不如鬼子有涵养。

至于北洋海军的夹缝雁形阵,可以这么说,第一,北洋海军的舰船都是按照横队的标准设计建造的;第二,由于装备限制,北洋海军只能排横队。

横队队形主要受利萨海战的影响。

利萨海战奥匈帝国海军和
意大利海军的队形,排横队的奥匈帝国海军打败了排纵队的意大利海军,所以一直到19世纪90年代之前,利萨海战的思路影响了全世界各国的海军战术,这一时间内,世界各国舰船设计都是在船头布置大口径火炮,且全部指向前方,炮位较少,射速较慢,同时在船头安置撞角。

横队战术的核心就是排成横队冲锋,分割敌军队形,各船、各小队互相配合,各自为战,用大口径主炮、鱼雷甚至撞角来消灭敌军。同时各船还编制有拿着步枪、长矛的海军陆战队的战士,随时准备接舷跳帮作战,你也可以理解为海上拼刺刀。

北洋海军就是成军于这个时代,所有的战舰都是按照横队的思路设计建造,所以北洋海军只能玩横队建造。同时,由于停购船械的限制,北洋海军无法获得新式装备,甚至连舰船上的设备更换都无法做到,很多舰船水密门的橡胶破损无法更换,甚至战前很多战舰的锅炉都即将报废。但是令人扼腕的是,这一时间却是海军变革时期,随着中口径(4.7英寸至6英寸)速射炮的出现,使得纵队战术重新出现在海军的队形当中,因为海军已经因为装备的革命使得海军战术开始追求密集的火力输出。所以北洋海军成功的错过了这次海军变革,而日本海军则抓住了这个机遇,可以说当时北洋海军只有人员的军事素质强于日本海军,在装备上早就被日本甩开了。同时,在航速、舰船数量、炮位尤其是速射炮炮位,北洋海军完全落后于日军。而且,北洋海军有两种炮弹,一种是装填黑火药的开花弹,另一种是装填砂石配重的穿甲弹。穿甲弹主要是通过击中敌军水线以及要害部位来杀伤敌舰;开花弹由于黑火药的限制也很难发挥出威力。而日本海军则是大量装备装填苦味酸火药的开花弹,苦味酸火药极为活跃,一碰就着,对北洋海军杀伤极大。

同时,北洋海军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后勤制度,比如说煤炭这方面,负责提供煤炭的开平矿务局将优质煤炭出口赚外汇,将劣质煤炭提供给海军。劣质煤炭燃烧不充分,会严重影响锅炉的性能以及舰船的速度,对北洋海军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说句不好听的,北洋海军的将士们是驾驶着即将报废的战舰、使用者劣势装备去和优势敌军作战。他们只能用他们精湛的军事素质以及对国家的忠诚,用自己的血肉去为这个国家、去为海军争取尊严。

最后也正是那句话,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们根本无法弥补装备上的劣势。最后丁汝昌牺牲个人名节签署降约,让部下荣誉投降,保全生命。

我觉得北洋海军的将士们虽败犹荣!

全文完

9

很多人都说丁汝昌是陆军出身,根本不懂海军战术,可是人家1879年就开始干海军,到1894已经干了15年海军了,再次此期间他不仅出访过英国、德国,受到英国女王、德国俾斯麦等海军高级军官的接见,眼界比当时的其他官员不知高多少,而且他在还从英国接回超勇、扬威并用这两艘战舰对日本进行过战略威慑,对当时海军的战法运用可以说是非常熟练,而从甲午海战中摆出的“雁行阵”就可以得出。所以还有人要质疑丁汝昌的出身吗?同样的李云龙不也是泥腿子出身?

所以丁汝昌的指挥是没有问题。至于甲午为何会失败,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也成为百年来历史研究的一大方向。大清建立的北洋水师是防护性质,而在当时各国的海军建设是以对外扩张进攻性质的,所以北洋水师的最初定位是与当时的海军理念是背道而驰。所以在近海防御这样的定位下面对海军新技术的冲击很容易被动,而且为了牵制汉人的势力发展,满清极力限制李鸿章北洋水师的发展,所以从1888年后满清几乎停止了对北洋水师的拨款建设,很多人都说什么贪污、建颐和园什么的,但是从经费上遏制住汉人的势力发展却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回到海战当中,北洋水师除了方伯谦以外其他北洋水师的官兵军事素质都表现出比日军高出很多,在舰队配合、炮术射击都比日本好,但是由于炮弹问题使得北洋水师的优势完全丧失,在战后的战损统计发现,日军的舰船很多重要部位都被击中,但是由于使用的是不会爆炸的实心穿甲弹,所以很多日军舰艇都逃过一命,而这些没有爆炸的炮弹直到今天还留在“日本日清战争阵亡陵园”当中。而之后的陆上战争北洋陆军表现的军事也高于日本,但是由于没有后援,北洋只能慢慢的消耗完,直到战败。

10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能归因于当时中国生产力的落后了,因为当时的清日两国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是靠购买西方武器来打仗的,就财富和金钱而言,中国甚至要远远超过日本(9倍)。

双方对抗取胜的关键是哪一方能更合理地“花钱”。

甲午战前,日本当局对清国内部军事、政治及民情等状况之调查,已相当细致,故此日本参谋部在甲午战争前提交了《征讨清国策案》。

该《策案》对清国内部弊端之切中,今日读来,犹使人冷汗涔涔。

对清廷的陆军实力,《策案》如此评估:

“八旗兵大约三十万人;绿营兵大约四十七万人。此两者之内,练军约十万人。蒙古兵大约十万人。勇兵大约三十万人。合计大约一百一十七万人。”

虽然多聘请外国教练,但“可惜者,并非举而全然委任于外国教师,而是采用半洋、半清式之战术”,非但无益,徒生烦杂;“更为可怜者,乃是将校为文官,虽有武官,但也一概不知兵学为何物,皆是惟有利己之谋”;何况,“以此四十万之兵员,布于我十倍之土地面积,特别是道路粗糙恶劣,交通甚为不便,故而假令一方有事,也难以直接调遣邻省之兵。”

至于余下的七十七万军队——朝廷之八旗,皆是“携带家眷之兵”,其薪饷本极有限,且“长发贼大乱以来,……又减少官兵俸禄钱粮”,“用于八旗、绿营者,恰如救助贫民”,仅算勉强养活,至于军备训练,完全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进一步佐证了关于战争条件同等的情况,双方对抗取胜的关键是哪一方能更合理地“花钱”。

其次,北洋大臣李鸿章负有最直接的领导责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李鸿章提拔重用了平庸无能的安徽籍将帅——海军统帅丁汝昌。

虽说在北洋水师的硬件建设方面,李鸿章费尽口舌说服清廷不惜血本,但选人用人方面,他的安徽老乡实在不给他争口气。

丁汝昌搞的是走形式、做样子那一套,根本没有实战性。比如,北洋水师的射击演练,军舰在射击的时候,靶船不动,结果军舰量好了距离,当然是百发百中。但如此训练在实际海战需要相差甚远,也致使如此迷恋火器到极致的清朝,全球都别无二家。

海战的核心是日军“第一游击纵队”4舰与北洋水师6舰的炮战,尽管日军“第一游击纵队”4舰与北洋水师6舰的总吨位之比是14784吨对14136吨,双方的100毫米口径以上主战炮之比是38门对28门,数量比为1.4︰1,看上去似乎相差不大。

但经过详细计算发现,双方在关键的一个小时里“抡圆了打”,理论上的发射数量之比却是惊人的13990︰1248,射速比为11︰1。也就是说,日方的主战炮火力11倍于清方火力!

丁汝昌的无为无能不仅毁了清朝海军,而且也毁了他自己。在中日甲午海战的最后时刻,丁汝昌虽然吞毒自杀,但仍无法掩盖其无为无能的庸才本质。

不过,军费不给力和统帅不给力并不是清朝最不给力的因素,致使失败或者说是清朝的覆灭,则是来自于内部的贪腐。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矿山、企业,甚至铁路都转给了私人经营,而我们竟还有不允许私人开矿山、建工厂的荒唐规定,对民间企业还百般刁难,也不知道李鸿章之流在想什么。如果非要说李鸿章卖国,这大概是他后来不得不卖国的经济根源。

确实是体制原因造就了清朝的甲午战败。但是,绝不是中国传统的中央集权体制造成,恰恰是日本加强了中央集权,清朝官僚派系破坏了中央集权,才造成了这个必然的结果!

官僚派系分权主导了经济与军队,升职就会产生腐败,靠贿赂加入官僚派系阵营获得升迁。官僚派系与国家利益,多数情况下是不同的甚至相违背的。因为腐败并不影响官僚派系的利益,仅仅影响国家整体利益,而国家并不是官僚派系的。

历史上皇帝反腐败那是必定认真的真心的,因为国家是他们家的,而官僚派系反腐则必定是派系争斗的,是派系利益为基础的,是不可能真正反腐败的!

腐败的官僚们只知道下馆子、逛窑子、娶姨太太,变着花样压榨贫苦百姓、手工业者,甚至小业主,不给他们留下任何发展空间,整个社会弥漫着腐臭的不思进取的风气。好像只有官僚的洋务工厂才是民族工业,私人的工厂就不是我们民族的工业发展似的。

又想起学生时代问历史老师的一个问题:

“假使帝国主义或者说日本不侵略中国,以当时统治者的腐败程度,能使中国的经济健康发展吗?”

老师只是说历史就是历史,它不存在“假使”。也正是因为历史不允许我们重走,我们才应该更加慎重。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