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回答题主这个问题,我专门查阅了一些历史资料。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我认为:如果刘备带上诸葛亮,很可能不会失败,但也不会取得胜利。

01

刘备与诸葛亮的战略分歧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得很清楚,那就是:刘备占据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一上将出荆州向宛、洛,刘备亲率益州之众出秦川,霸业可成。

而“夷陵之战”是在啥情况下发生的哪?

其一,荆州已失,本来是两条腿走路,现在就剩一条腿啦。

其二,天下之变。此时曹操已去世,作为曹魏集团的核心出现了变化,这可以看作是一个时机。但刘备要进攻的不是出现变化的曹魏,而是作为联盟的孙吴。

其三,诸葛亮一直主张连接东吴,共据曹操。本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却出现了自相残杀的局势。

在夷陵之战上,可以看出刘备与诸葛亮出现了明显的战略分歧,而且这一分歧早已存在,甚至在关羽失荆州前就已经存在啦。

从史实可以看出,诸葛亮坚定地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进行。

而刘备却不是如此。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忙活了大半生,啥结果也没有,二十三岁出道,四十七岁还依附刘表,屯兵新野,还得不到信任。

可以说走投无路来投奔刘表,一呆几年,也看不见出路在哪里。

《隆中对》让刘备茅塞顿开,对诸葛亮也是十分的崇拜。

也如愿取得了荆州和益州,刘备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隆中对》战略意义重大,荆、益的取得,也是将士们用生命换来的,不是靠诸葛亮一句话就得到的。

事实也证明,在这一过程中,刘备并没有对诸葛亮言听计从。

具体而言,就是没有听取诸葛亮的建议,强取刘琮占据的襄阳;取得西川还是依靠庞统的策略。

君臣之间,并不像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刘备所言: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那是外交语言而已。

在取得荆州、益州之后,对于北伐,刘备、诸葛亮出现了严重的战略分歧。

诸葛亮依然坚持静待天下之变,而刘备却要积极进取,要与魏、吴决战。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与孙吴的联盟,形同虚设;二是主动与曹操对战。

刘备与曹操汉中对峙,持续一年多,曹操主动撤军啦,对刘备来说,应该是取得了战略的胜利。

此时,莫名其妙的是,关羽放弃了荆州的防守,大举进攻襄樊,欲一举击败曹操,攻下许都。

事实是,搞得曹操很紧张,据说迁都的打算都有啦。

没有史料具体说明,关羽进攻襄樊的具体原因和战略意图,但绝不是关羽心血来潮,异想天开。

很大可能就是在蜀汉内部出现了重大战略分歧。

刘备自恃天下英雄,借汉中之战取胜的余威,趁机拿下曹操,一举统一北方。

这是夷陵之战的前奏。

02

夷陵之战的战略意图

夷陵之战,一般以为是关羽被东吴谋害之后,刘备一怒之下举蜀汉全国之兵 东伐孙吴,为了替关羽报仇。

仔细分析,似乎不是这么回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关羽率数十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今襄樊市南漳县),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与长子关平一起被害。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十月,曹丕接受献帝禅让登基为帝。

《三国志·先主刘备传》记载: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改年号章武元年。

章武元年七月,刘备恼怒孙权袭击关羽,于是率兵伐吴。孙权遣使求和,刘备盛怒不许。

从关羽被杀到刘备伐吴,至少有一年半的时间。刘备除了登基做皇帝之外,恐怕就是准备伐吴的事啦。

这个时间的准备,不能算作是一怒之下,仓促为之吧。

如果是盛怒之下为了替兄弟报仇,一年多的时间,这股怒火也差不多消失啦。

最大的可能,就是刘备战略考虑,要改变以前的战略防御,趁曹操去世,曹丕年轻,根基未稳,要采取全面的战略进攻。

刘备的战略就是顺江而下,拿下东吴,隔江与曹魏对峙,最后与之决战,一统天下。

天下英雄唯有曹操与刘备,今曹操已死,刘备还怕谁哪?

刘备不想偏安一隅,蜗居西南,要做天下的帝王,自己也觉得蜀汉虽然也是皇帝,毕竟小了点,与自己这个英雄名号不相符。

这是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真正战略意图。

但诸葛亮不这么认为。

占据荆州,有关羽、张飞这些久经战阵的大将在,还不具备与曹魏集团决战的实力,何况,等来等去,等到这个结果,如何出益州而争天下哪?

刘备也有这个考虑,按照丞相的战略,做缩头乌龟,何时能平定天下?

自己再不出征,等有一天也挂啦,就更不要想争天下啦。

因而,在夷陵之战的战役发动上,诸葛亮与刘备出现了巨大的战略分歧。

人越是上了年龄,越容易急躁冒进,因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啦。反而是年轻人更有等待的资本。

诸葛亮后来,屡出祁山,也是这个原因。

这个是自然规律,是很难协调的。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即便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征,也不会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

因为蜀汉不具备与曹魏、孙吴决战的实力。

如果刘备与诸葛亮能够实现战略的妥协,采取折中的策略,稳扎稳打,刘备必然不会大败,但取胜很难,除非出现奇迹。

刘备夷陵失利之后,退军白帝。

孙权闻知刘备驻守白帝,而不是退兵成都,十分惧怕,就遣使求和。

刘备也感觉,当初出兵是天真了些,想一口吞掉东吴不现实,也就认账啦。

重新回到连接东吴,共同对抗曹魏的战略上来。

仅就战略眼光来看,刘备不必说与诸葛亮相比,就是与孙权相比也差的不少。

诸葛亮尽管很高明,但毕竟左右不了天下大势。

即便诸葛亮跟随刘备一起出征,也改变不了三足鼎立的现实。

否则,诸葛亮也不是诸葛亮啦。

一举而下吃掉东吴,趁势再下曹魏,如此好的战略时机,诸葛亮都看不出来,诸葛亮岂不浪得虚名吗?

事实是,刘备被臣属们忽悠的失去了方向,最终导致了失败。

天意如此,诸葛亮也回天无力。


最佳贡献者
2

讨论了些废话,夷陵大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战争,包括荆州一仗到夷陵之战,是一错再错,诸葛亮又不是不明白,只是劝不住无奈而已,还带上诸葛亮,就算是带上打赢了又怎样?还不是一样被魏国吞并创造条件?再说了,带上诸葛亮西川不要、不防护了?诸葛亮和刘备能同时离开吗西川?

带上诸葛亮夷陵大战应该能赢,即便是不赢,也不会有“火烧连营七百里,陆逊定计破蜀兵”这么一幕,最多是个平局、僵局,转上持久战,肯定不会失败,但是老后方巴蜀还是不是自己的就很难说了,因为曹魏还在盯着,所以从大局上说,如果是诸葛亮跟随了刘备参加了夷陵大战伐吴,只会败得更惨。

3

常言道:预则立,不预则废。变乱长出于肘腋,祸患常积于忽微。因此易经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说。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动,思虑所不及,智力所不逮,灾难危险就会在意外爆发。思虑周全的人,往往能转祸为福,转危为安;思虑不能周全的人,往往能致好为坏,致安成危。因此同一件事情,让不同的人去处理,往往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夷陵之战如果刘备带上诸葛亮,其结局会如何呢?诸葛亮是个考虑周全的人,在做某事之前,往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的利弊,先作好充分的准备,待到事情发生时,不至于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因此他为刘备提供了详尽完备的隆中对策,征南中之前他在内政外交军备等各方面都作了充分的考虑准备,在五次北伐中,他也都提前做好军备,充分做好思想发动,就是在北伐和退却时,也是有条不紊,从没发生重大伤亡情况,从没达到让蜀汉不能承受的地步。诸葛亮很会治军,这在诸葛亮的兵书文集中都有显示。每到一处,如何扎营,如何立寨,如何防御,如何退却,如何追击,如何避免不利情况发生等等,诸葛亮都有周全部置,因此在行军打仗安营扎寨中,蜀汉军在诸葛亮的统领下,从没发生仓惶无措的情况,即使发生失街亭的危险,诸葛亮也是从容率军退回,没有造成重大损失。诸葛一生唯谨慎。由于蜀汉国小人少,国力有限,也造就了诸葛亮用兵谨慎的特点。从五次北伐的情况看,诸葛亮从不做冒险的事情,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面对魏国的强大,诸葛亮总是以自己独到的谨慎策略,和独到的智慧,将曹魏军整治得只有固守防御,没有主动出击之力。

因此,夷陵之战如果刘备带上诸葛亮,以诸葛亮谨慎的性格,决不致造成大败,或者战胜东吴,根据形势需要见好就收,搏取最大利益;或者相持不下,见势退却,即使不利蜀汉,也不致大败惨败,大伤元气。




4

苍茫大地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给孔明准确定位。

真实的孔明并不像罗爷在《三国演义》中吹嘘的那样“多智而近妖”,属于神的范畴:文武全才,打遍天下无敌手。

也不像网友们对陈寿《三国志》过度解读所误解的那样,只懂政治、军事非其所长。

孔明是个大战略家,有《隆中对》为证,你可以像主席说的那样认为:即便从荆州、益州两路北伐,不能握紧拳头,也不会成功。但孔明力主攻占荆州、益州、汉中,作为根据地,徐图进取,没什么错误。

其次,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孔明没有明确反对,甚至也是赞成的。

东吴孙权偷袭并夺取刘备荆州的地盘,并不是什么冲动之举。孙权据下游,刘备占上游;刘备尿尿,孙权只有喝带尿的江水,这是不争的事实。为改变东吴不利的战略态势,他夺取荆州是符合他的国家利益的。这是东吴的国家战略,早在赤壁大战前,鲁肃就有东吴版的《隆中对》,故且名之为《榻上对》。其核心也是夺取荆、益两州。

再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想复夺荆州,多一个北伐的桥头堡和出口。刘备夺荆州、益州、汉中后,把一副烂牌打成好牌,要北伐,可以三路出征:荆州、上庸、汉中,可襄樊战役之后,荆州人地全失,关羽、关平父子被擒杀,孟达火併刘封后,和当地豪强申耽投奔曹魏,等于切断了上庸这一北伐桥头堡。所以刘备复夺荆州,无大错。

再次,如果孔明随同刘备出征,至少没有夷陵惨败。

刘备生前并没有让孔明去前线指挥军事,这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孔明军事素质差。

刘备从荆州起,身边先有庞统,后夺益州,又有法正为军师。而庞统、法正极有军事谋略,尤其是法正的奇谋连孔明也佩服。客观地说,之所以孔明没上前线,是因为后勤、税赋、行政管理这些都是孔明的强项,而庞统、法正最主要的才能限于军事。刘备死后,蜀汉危在旦夕,孔明从容不迫,稳定了军心民心,成为蜀汉大厦的柱石,又南征孟获,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极显政治家、军事家的才能;孔明后期北伐,以寡敌众,胜多败少,你不要说司马懿等不是军事奇才。名将张郃被射杀,可见孔明的本事。连孔明病逝五丈原,魏延、杨仪内讧,蜀汉北伐军仍全身而退。诸葛连弩类似现代的自动步枪,极显孔明的才能。

刘备本就军事才能有限,一生征战败多胜少:赤壁胜了,主要靠周瑜;益州胜了,刘璋太弱,还有法正、张松做“汉奸",法正出奇谋,还折了军师中郎将庞统;夺汉中,纯粹是法正奇谋,曹操孤军深入、粮草不济。没有庞统、法正的刘备竟敢欺军事奇才陆逊年轻,妄自尊大,蜀军全军上山,成了猪头三,全军被火烧。如孔明随行,诸葛一生唯谨慎,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绝不会上陆逊这种当,犯这种低级错误,最多打个平手,无功而返。




5

关羽和刘备、张飞三人情深义重,后关羽镇守的荆州被东吴所取,关羽本人亦遭擒被杀。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于是就出兵征讨东吴,留诸葛亮坐镇本土,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被东吴陆逊打败。刘备夷陵之战的惨败,不仅让蜀汉元气大伤损失惨重,而且他本人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那问题来了,夷陵之战中如果刘备带上诸葛亮,还会失败吗?

诸葛亮确实很有才能,若刘备在征讨东吴孙权时带上诸葛亮,确实不会败的那么惨,但是蜀汉想大胜而归还是不易的。

首先,诸葛亮虽然才智过人,但是东吴陆逊也不遑多让。蜀汉虽然气势汹汹,但东吴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再则东吴以守为主,东吴谋臣、武将亦不在少数,在形势上,两方可谓还是有一比的。

如此,诸葛亮想大胜还是不易的,当然以诸葛亮之谨慎,也不会像刘备败的那么惨。

其次,刘备若带上诸葛亮,以诸葛亮的才智,定然会提醒刘备步兵时的失误,给刘备提供良好的建议。刘备虽报仇心切,但多少还是听从诸葛亮建议的,毕竟诸葛亮是他的肱骨大臣。如此就可避免大的伤亡和失败。

最后,刘备在征讨东吴时,之所以不带诸葛亮,一则是因为刘备率大军攻吴,蜀国本土还是需要有人镇守的。二则,诸葛亮是反对征讨东吴的。

诸葛亮之所以反对攻吴,是因为他对局势的掌握,在当时魏蜀吴虽然天下三分,但却是曹魏最强,如此孙刘是需要联合抗曹而维持三足鼎立局面的。同时蜀汉是东汉的延续,而东汉是被曹丕所篡,如此曹魏才是蜀汉的最大敌人,如此刘备攻吴诸葛亮觉得是错误的决定。

诸葛亮的本意是联合东吴抗曹,就算刘备带上诸葛亮,诸葛亮也会以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和东吴相战,当然这样话的,他就不会把战事扩大,是希望把战事控制到最小的程度,这样的话,当然不会有如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惨败,同样就算胜利,也不会是很大的胜利。

然话虽如此,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事件是没有假设、如果的。历史就是刘备攻打东吴时没有带上诸葛亮,之后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被东吴陆逊大败。

6

在三国历史上,夷陵之战刘备是一败涂地,蜀国精锐尽损,刘备差一点丢了老命,最后刘备虽然逃到了白帝城,但不久之后,也一命呜呼,蜀国就此一蹶不振!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像夷陵之战这样重要的战争,如果刘备带上大军师诸葛亮结果又怎么样,还是失败吗?答案是可能更惨,蜀国可能将不复存在了。你还不要不信,不妨我们接下来一起来分析一下!

公元221年7月,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带领数万蜀国精锐,对东吴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史称“夷陵之战”。在战争前期,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且求胜心切,东吴的统帅陆逊则暂避锋芒,蜀军一路上势如破竹,蜀军深入吴国境内二三百公里,进入了大军难以展开的山陵地区。此时,陆逊扼守要地、坚不出战,蜀军不得前进,只能在夷陵地区安营扎寨,双方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刘备一心想要速战速决,可就是任凭他使出浑身解数,陆逊都坚守不出。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再加上当时天气炎热,蜀军苦不堪言。刘备无可奈何,只好让蜀国的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由于蜀军被吴军限制在狭窄崎岖的山道上,刘备只好百里连营。刘备在密林之中安营扎寨,本是为了体恤将士,但好心办坏事,却给了陆逊可乘之机!

陆逊看到了蜀军兵力分散,且百里连营的情况后,学赤壁之战的周瑜也来了一场火攻,火烧连营,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大败蜀军,刘备差点被生擒,蜀军精锐尽损。刘备退守白帝城,要不是赵云及时带兵救援,蜀国危矣!那么,但是为何刘备打仗就不带上诸葛亮,还有如果带上诸葛亮,结果会如何呢?

刘备之所以不带诸葛亮出战的原因很简单,诸葛亮作为丞相要坐镇成都,一是调配后勤,二是稳定局势!古代皇帝出征,一般丞相都不会随行,这是一条惯例,为的就是防止一旦前线发生什么变故,丞相可以稳定局势,防止有人趁机作乱,直接丢了老本营。

如果刘备带诸葛亮出征,结果无非三种:一是最好的结果就是诸葛亮出奇谋,取得胜利,夺回荆州。但这种猜想的可能性并不大,诸葛亮并非是神人,以当时的形势,诸葛亮也是难以取胜!第二种结果就是不败,诸葛亮小心谨慎,可能会避免刘备犯了百里连营的失误,不给陆逊可乘之机,在适当的时机,劝说刘全身而退,最后不至于落得一个后来蜀军的惨败的悲剧。三是诸葛亮没有发现刘备的失误,并且也没有劝说刘备及时撤军,最后蜀军惨败,并且蜀国国内大乱,蜀国就此灭亡!

总之,在三种猜想中,第二种不败的猜想的可能性很大,而第三种蜀国就此灭亡的可能性也不小。各位,你们认为呢?

7

夷陵之战刘备即使带上诸葛亮,也挽救不了失败的命运。因为刘备这一次出兵是意气用事,根本没有考虑民意,是不得民心的。

当时,他出征之前,征求重臣的意见,诸葛亮和赵云都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诸葛亮反对刘备,就是蜀国的军队,一直都是在征战中过来的,从来都没有休息过。即使要和吴国打仗,也不是现在,应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然后,在找机会打东吴。

毕竟东吴还是很强的,短时间和东吴交战,是不可能胜利的。

当然了诸葛亮也不愿意让蜀国和吴国撕破脸,因为诸葛亮一直想和东吴一起来,对抗强大的曹魏。

所以,诸葛亮不同意刘备出兵东吴。

赵云就更不同意了,赵云一直都是在为正义而战,他决得当时天下最大的贼就是曹操了。

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才是天下英豪的敌人,现在曹操建立的政权,还没有给打散,汉献帝还没有给解救出来,这个关键的时刻打什么东吴呀。

当然了当时还有很多人,都是反对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

可是,刘备正在气头上,他不顾群臣的反对,一定要发动这一次战役。毕竟,东吴杀了自己的好兄弟关羽,夺走了自己的半壁江山,也就是荆州之地。

这么大的仇恨,刘备觉得自己若是不报的话,难消他心头之恨。可是,我们都知道在气头上做的决定,往往都是冲动的,不理智的表现。

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出错的时候。

刘备攻打东吴是带上了张飞。可是,张飞的士兵还没有集结起来,张飞就丢了性命。他被自己的部下给杀了头,这说明士兵是不愿意出征打东吴的。

按理说兵马未动,先折一大将,这对刘备来说不是吉祥之兆。刘备应该及时止损才对。可是,刘备依然我行我素,他带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就出发了。

到了和东吴开战的时候,迎战自己的是陆逊。

对于刘备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陆逊是一个书生,刘备可是身经百战的一个将领,尽管胜仗没打多少,但是,他觉得打一个书生,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然了,刘备也可能是为了证明给反对自己出兵的人看,我出兵是可以打胜仗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在进攻遇挫的时候,采取了一个极端的办法,本来他是利用水路和陆路两路大军进攻东吴的。

而且陆逊最害怕的也正是刘备采用这种方式。

可是,因为当时天气十分的炎热,刘备的军队在底闷的峡谷里进军,士兵感觉不舒服,他们的士气很萎靡。

因为天气的突变,士兵得病的也多了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刘备打算改变战略战术了。

他竟然放弃了最有优势的水军,然后让所有的士兵,驻扎在可以乘凉的陆路上。对于陆逊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因为防御来自一个地方的军队,要比防御两个的要容易的多。

当刘备让自己的部下安营扎寨的时候,他们竟然是采用了一字长蛇摆开的阵势,绵延了足足有八百里之长。

当陆逊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觉得最后一战的机会来了,自己打败刘备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

所以,到了一个有风的夜晚,他就带上几个士兵,烧了几个刘备军队的军营。

一时之间大火弥漫,随着风势的推波助澜,大火烧了八百里有余。也就是说刘备的五万人马,几乎全部给这一场大火给中烧光了。

所有的战争物资也烧了个精光,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只好突围逃命而去了。在突围的时候,他还受了伤。

刘备最终没有回到成都,他无颜见哪些反对自己出兵的臣子,毕竟自己吃了败仗,甚至连性命都丢了。

所以,他把诸葛亮交到了白帝城开始托孤。

说实话,若是在那种情况下。诸葛亮即使跟着刘备去了,也于事无补。

因为刘备压根就不会听诸葛亮的,诸葛亮本来就不同意出兵东吴。所以,关于诸葛亮的意见,他也是不会采纳的。

再说了那时候诸葛亮在刘备面前,根本就算不上顶级的谋士,也算不上重要的人。法正和庞统才是,到了他们两个去世之后,诸葛亮的地位才渐渐的提高了一点,但是,还远没有那么重要。

诸葛亮真正的出名,是在刘备去世之后,他辅佐刘禅的期间。

所以,那时候的诸葛亮即使跟着刘备,也是无济于事的,他这个仗最终都是要打败的。

8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先了解一下真实的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以上为百度百科中的资料,看起来有些笼统,并不能清楚的了解诸葛亮的真实情况和水平。那么,我们从头开始,顺着历史脉络来看一下孔明先生的生平经历。

史书中关于诸葛亮的记载,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诸葛亮传》最为集中,书中不仅对于诸葛亮的生平做了具体介绍,还对诸葛亮进行了比较详细评价。此外,在《三国志》的其他人的传记中,例如《先主传》《后主传》中,也可搜集到关于诸葛亮的零星记录。之后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使史料在原有基础上更为详细,为还原一个历史真实的诸葛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建安十二年,在好友司马微、徐庶的极力推荐下,当时因兵败而暂时屯居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拜访深居隆中的诸葛亮。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诸葛亮在与刘备会面时,提出著名的“隆中对”战略,指出曹操兵多将广,位高权重,不可贸然与其争锋;孙权盘踞江东地区,地势优越,百姓富足,也不易谋取。刘备若要有所建树,因从势力较为薄弱的荆州地区入手,以此作为据点,之后再夺取西川,形成刘、孙、操三足鼎立之势,最终入主中原,复兴汉室。 这一思想规划得到了刘备的充分肯定,在刘备的再三邀请下,诸葛亮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完成大业。诸葛亮在 27 岁这一年进入仕途,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而这时诸葛亮在刘备集团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南击刘表,不久刘表病逝,刘表之子刘琮举州投降曹操,刘备被迫舍妻弃子率少数人逃往夏口。危急关头,诸葛亮请命出使东吴以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凭借过人的智慧和灵活的政治头脑,诸葛亮最终成功说服吴主。 史书记载,孙权在听完诸葛亮的分析后大悦,随即调遣三万水军,“随亮诣旨,并力拒曹公”。

由此可看出来,在前期,诸葛亮为刘备所做的是一个战术参谋和外交官的角色。至于三国演义中的火烧博望坡的事情,不说也罢,那实际上是人家刘备自己的功劳,而赤壁之战的总指挥则是人家周瑜,也没有什么借东风和三气周郎的桥段。

再然后呢?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火烧曹船,大败曹军,取得了以少胜多战争的胜利。 刘备借势又收取江南四郡,为自己政权争取到了立足之地。战后,为稳定局势,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乍一看似乎是相当重要的军职职务,当然,重要是重要,但是请注意,这个所谓的军师中郎将实际上就是一个收税官。说好听点就是刘备拿他当做了自己老祖先刘邦的萧何的角色。

当然,诸葛亮的参谋长和税务局长的工作做得不错,不然刘备后面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发展了。



成都平定后,诸葛亮任职军师将军,管理左将军府事物,之后刘备外出征战时,经常让诸葛亮留守成都,以补充前方的粮草和兵员。 建安二十六年,也就是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张飞死后,又担任了司隶校尉的职务。 从诸葛亮出山到刘备去世的十五年里,诸葛亮并非像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始终身处前线,整天研究排兵布阵的军事家,实际情况是在蜀汉政权的建立时期,诸葛亮主要从事外交和政务方面的活动,充当政治家的角色。

此外,在征战中,诸葛亮常常承担着巩固后方的重任,由此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在政务处理方面过人的能力。

难道说诸葛亮就没有什么军事上的事迹吗?答案当然是有的,只不过有些让孔明粉们失望了。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叛乱,扫除了蜀国在南方的隐忧。

但实际上这次的胜利仅仅是因为南蛮各部不仅仅兵力军备和战术素养上远远落后于蜀国,经济上更是远远不如远征的蜀军,后期孟获之所以会被叛军出卖,正是因为部族之中早已不堪再战。

当面对同等实力的对手时,诸葛亮统兵战绩如何呢?

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抓住北魏新帝上位,朝局不稳的时机,上表后主,决定北伐。 次年春,诸葛亮派赵云、邓芝带领军队驻扎箕谷,给魏军造成将由斜谷取郿县的假象,自己却亲自率领军队攻打祁山,安定、天水、南安三郡很快投降蜀军。 但由于马谡在驻守街亭时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致使军队被魏将张郃所破,战略要地丧失,诸葛亮只得领军退回汉中。 当年冬,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在攻打陈仓时遭到魏国大将曹真的顽强抵抗,最终因粮尽而还。

建兴七年,诸葛亮第三次出兵伐魏,攻取了阴平、武都二郡。 建兴九年,诸葛亮率军再攻祁山,并发明了“木牛”来运送军粮,六月,再次因缺少军粮而退军,返还途中伏击射杀了前来追击蜀军的魏国大将张郃。

而这次的胜利成为了诸葛亮这一生中最后的一次胜利。

经过三年的准备,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开始了第五次北伐的征程。 诸葛亮率大军从斜谷出发,驻军五丈原,与司马懿军队对峙。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以便与魏军进行长期作战,他分兵屯田,并发明流马来进行运输。在与魏军相持百余天后,诸葛亮终因操劳过度而去世,那年诸葛亮 54 岁。蜀汉的北伐战争随着诸葛亮的去世而以失败告终。

至于用兵打仗的能力,陈寿认为:“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在《三国志》等史书中,诸葛亮是拥有治国理政之才的政治家,是治军有方但奇谋不足的军事家,是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的文人。

事实上,诸葛亮对于蜀国最大的贡献在于,民生、经济、和律法的制定。

回到问题,如果当时诸葛亮随从,刘备还会大败吗?

毫无疑问,仍然会失败,因为诸葛亮从始至终都不是一个计谋百出指挥大军攻无不克的军师,那是郭嘉和庞统的活,而是一个坐镇后方保正稳定军需不绝的后勤部长和战略顾问。

事实上在最初诸葛亮也曾劝阻刘备,只是没有能被采纳建议。

不过这并不影响诸葛亮仍然是一个伟大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才更显的后期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9

那可得看是哪里的诸葛亮,如果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刘备带上肯定是可以的。因为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他的智慧就是非常超常的,没有他预料不到的东西。凡是他能想到的都不会出错。

但如果史实中的诸葛亮,即使带上了也没有用,因为刘备不会听他的,诸葛亮他说,如果法正活着的话估计能劝住,这就说明连他都劝不住。一个不听从他建议的人,带着有什么用呢?

再说诸葛亮这个人是很容易自我保护的,他绝对是一个能臣,但绝对不是一个直臣,刚臣。比如汉中称王可和称帝也都是诸葛亮劝进的,而当时费诗就敢直言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所以就算带着诸葛亮,诸葛亮明知道刘备错了,也不可能会激烈抗争,所以终究还是会败的

10

我认为如果刘备带上诸葛亮东征,即使不胜也不至大败。

公元222年七月刘备大败退回白帝城。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讲如果法正在就能劝止刘备东征。就算是东征有法正在,蜀汉大军也不至于全军覆没。三国志讲:诸葛亮与法正,虽说二人志趣不同,但都能以大义为重互相取长补短,诸葛亮常常惊奇法正的智术谋略。也就是说诸葛亮认刘备指挥不行。刘备征战多年胜少败多。陆逊也是这样认为的,三国志陆逊传: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

诸葛亮这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如果法正跟着去的刘备就会听从法正的建议,法正善长奇谋。公元222年镇北将军黄权建议:我军顺江东进,进易退难。而且吴军骁勇,我愿为先锋试探吴人深浅。陛下在后方坐镇指挥。但是刘备没有听从,反打发黄权督江北诸军防魏国出兵。刘备则自已率主力进军至夷陵。如果听从黄权的建议,蜀汉东征即使不胜也不会大败。公元222年八月黄权江北诸军归蜀之路让东吴切断了。因为蜀汉跟东吴是交战国,于是黄权率部投降魏国。蜀汉的官吏要抓黄权留在蜀中家人治罪。刘备讲:是我负了黄权,不是黄权负我。(指没有接受黄权的建议,如果当时接受黄权建议。即使败了,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对待黄权家人跟以前一样。

刘备虽然行军打仗近三十年,但是胜少败多。其能三国鼎立,主要还是能用人。(孙权多次率军亲征合肥新城皖城,也是无功而还)诸葛亮虽然不像法正庞统般善奇谋,但其军事才能也是不差的。三国演义那是过于吹棒,真实历史诸葛亮军事才能在三国也是能排前例的。刘备如果带上诸葛亮,即使不胜也不至于大败。

第一:诸葛亮善于治军,治理军队也是军事才能一种。三国志讲蜀汉军队: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魏国邓艾评价蜀汉军:五兵犀利,上下相习。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蜀汉军退回汉中。司马懿经过蜀汉军队营垒处所。司马懿评价:天下奇才也。刘备东征大败其中一原因就是因为营垒处所驻扎犯了兵家大忌。刘备的弱点连远在千里之外的曹丕都看出来了,陆逊岂能不知。曹丕讲: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我看东吴的捷报就快到了。如果诸葛亮跟着去了,至少刘备不会犯这样的大忌。

诸葛亮也是深明兵法谋略。诸葛亮集军令:战时,皆取船上布幔、布衣渍水中,积聚之,以助水淹。贼有火炬、火箭,以掩灭之也。违令者髡翦耳。(这是防止敌人火攻)

诸葛亮集兵要:凡军行营垒,先使腹心及乡导前觇审知,各令候吏先行,定得营地,壁立军分数,立四表候视,然后移营。(所以司马懿观看蜀汉军留下的营垒,评价诸葛亮天下奇才)

诸葛亮集治军:山陵之战,不仰其高;水上之战,不逆其流;草上之战,不涉其深;平地之战,不逆其虚;道上之战,不逆其孤。此五者,兵之利,地之所助也。

第二诸葛亮重视对手,刘备过于轻视对手。

东征大败时,刘备讲: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刘备把此战大败归结于天意。(关羽同样是轻视陆逊)

诸葛亮从来都没有轻视过东吴,公元207年隆中对中讲:江东已历三世,可为援而不可图也。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蜀汉上下皆言要和东吴断交并讨伐。诸葛亮讲: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

当时东吴的文武人才确实是远多过蜀汉。诸葛亮认为攻打东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第三诸葛亮善于谋划,知进退。

公元223年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并没有立刻讨伐南中。诸葛亮对内南中抚而不讨,对外派人去东吴重新结盟。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对马谡讲:虽共谋之历年,今天还有更好的建议吗?说明诸葛亮为征讨南中谋划了数年。而刘备在公元221年四月称帝,六月就决定伐吴,七月就出兵。可以说是匆忙东征。

诸葛亮每次北伐虽然有胜有负,但都能安然退回蜀汉。每次北伐都经过一番准备谋划。公元225年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公元228年北伐。公元228年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公元228年冬粮尽退军,斩杀魏国追兵王双。公元229年攻取阴平武都两郡。诸葛亮率大军埋伏,魏国虽然没上当但收复二郡也是胜利。公元231年粮尽退军,击败魏国追军并射死张郃。魏国诸将称司马懿畏蜀如畏虎。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北伐,此战诸葛亮谋划切断陇道。当时司马懿认为如果诸葛亮东出武功,我们就危险了。但如果西上五丈原,我们就没什么好担心。只是郭淮反对,郭淮讲:诸葛亮西上五丈原,再连兵北山。这样就能切断陇道,雍凉境内的民夷将动荡不安。对魏国非常不利。司马懿听从了郭淮的建议,马上派郭淮去北原。营垒还没建好,诸葛亮果然派兵进攻北原。如果不是郭淮,诸葛亮此时已成功切断陇道。

诸葛亮每次北伐都粮尽退军,于是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蜀汉军队能边打仗边屯田,司马懿却不敢进攻。可见蜀汉军防守严密。

诸葛亮每次北伐都能来去自如,魏国即使有追兵往南皆是大败而回。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临终前交待杨仪姜维退军事宜。据三国志杨仪传: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