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没有「渭」字,所以你找不到。
题主找「洛、汝、渭」三个字的甲骨文,其隐含判断就是这三个字都是表示「河流」。但这个隐含判断是有问题的:
1、「洛」在甲骨文中,是不是表示河南的洛河,还有很大疑问。
2、甲骨文的「汝」其实是「(女水)」字,在甲骨文中用作人名,跟表示河流的「汝」字恰好同形。
甲骨文没有「渭」,你可以直接用甲骨文的偏旁进行组合。
好,下文就详细谈一下这几个问题。
--------------------------------------------------
目前的出土文献来看,西周金文都没有「渭」字,「渭」字始见于战国时代陶文和楚简文字。
引自,高明等,《古文字类编(修订本)》(2008,上海古籍出版社),页648
引自:《字源》(2013,天津古籍出版社),页959
另外,要注意的是,洛河有两条,一条是河南的南洛河,一条是陕西的被洛河。
河南的「洛河」叫做「南洛河」,在河南偃师境内与伊河并流,所以亦称为伊洛河。「南洛河」是黄河的支流。而题主说的「汝河」是「淮河」的支流。
河南的「南洛河、伊水、汝水」地理图
在陕西、甘肃也有一条「洛河」,一般称为「北洛河」,是「渭河」的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
陕西的「渭河、泾河、北洛河」地图
题主要问,甲骨文为什么没有「渭」,我觉得有两个可能:
第一:
甲骨文是占卜文献,不是《百科全书》《辞海》,不可能什么都记载,因此甲骨文没有记载「渭水」。当然,这个可能性不大。
第二:
甲骨文是商人的文字,汝河和洛河都地处中原之地,属于商人的地望,所以,在甲骨文中记载是很正常的事情。
渭水属于周人的地望,而且在商代,那里是「华蛮杂居」的化外之地,以当时人有限的地理知识,商人不知道渭河很正常,所以没有记载。
引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理图集,第一册,页11-12
其实,「洛」在甲骨文中出现的并不多,整个《甲骨文合集》五万片甲骨,只有编号为【36960】一处卜辞提到「洛」。
【合集36960】卜辞「王卜,在洛」,从甲骨文的语法来看,「洛」的确表示地名。
但是是不是表示河南的洛河,还不是那么确定,因为只有一一例卜辞,无法归纳分析。
甲骨文中的「汝」根本不是表示河南的「汝水」,而是商代诸妇之一的人名「妇汝」,就跟「妇好」、「妇妌」一样的名字。
比如:合集10816有「妇汝」的称谓:
【合集14025】和【14026】记载的是商代两个诸妇分娩的卜辞:
一个叫做「妇(女力)」,一个叫做「妇汝」:
所以,甲骨文中「汝」其实是一个「(女水)」字,从「女」从「水」。
因为古文字偏旁位置不固定,左右皆可。恰好与后世的「汝」字形一样。
---------------------------------------------
虽然,出土文献「渭」字直到战国晚期才出现,在周代的《诗经》中有「渭阳」字,就是表示「渭河」:
〈诗经·国风·秦风·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这里的「渭阳」就是指的「渭河南岸」,古人将「山、水」以北称为「阴」,「山、水」以南称为「阳」。比如:
「华山」以「北」叫「华阴」
- 「襄水」以「南」叫「襄阳」
《山海经》也记载过「渭水」:
〈山海经·海内东经〉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所谓,「渭」的称谓应该是周人的叫法,周人灭商以后,成为天下共主,「渭水」作为周人发祥地的母亲河,出现在周人的文学作品中,渐渐被天下人所知。
----------------------------
「渭」没有甲骨文,可以直接用古文字偏旁组合。
「三点水」的甲骨文和「胃」的金文(「胃」也没有甲骨文):
要注意的是,甲骨文是刀笔文字,写圆弧笔比较困难,这一点一定要考虑。
「胃」字上面偏旁,在甲骨文中没有,比较相近的甲骨文字形是「囟门」的「囟」,在甲骨文「囟」中加四个点就可以了。
「胃」字下面是「肉」字,在甲骨文的写法是:
所以,将这几个偏旁一组合,就是甲骨文的「渭」字,这在书法创作中允许存在的。
「渭」的甲骨文差不多就是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