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的皇帝外出巡视、微服私访在历朝历代帝王中是非常有名的,康熙微服私访、乾隆六次下江南等等,伴随这些清帝王巡查地方工作的史料,很多文艺工作者借题发挥想象,创作出无数的香艳题材的小说。

最为大家广为熟知的是乾隆爷和夏雨荷相遇大明湖畔的故事,这段故事无从考证,民间戏说和琼瑶言情小说里最为多见。今天不谈香艳的风花雪夜,只谈趣闻奇异的故事。

大明湖的蛤蟆不会叫

趣闻指数91%;离奇指数99%

老济南的朋友或者常居济南的朋友都会知道关于大明湖的一些奇闻异事,其中有一件事跟乾隆爷关系非常大,那就是大明湖的蛤蟆不会叫。

传说,乾隆爷下江南的时候,每次都哟夜宿在趵突泉或是大明湖旁边,一来这个地方凉快,二来这地方有风有水有境,非常符合乾隆爷骨子里的风雅。 乾隆最后一次下江南,同样是夜宿大明湖。乾隆爷是一个汉化程度很深的帝王,四书五经六艺非常精通。也很喜欢像文人士大夫那样,喜欢夜里挑灯读书。

人嘛,年纪大了喜欢图个清净,乾隆爷晚上读书的时候,大明湖里的蛤蟆一直呱呱叫个不停,搞的乾隆爷心烦意乱。

于是,乾隆爷把随从喊过来,嘱咐随从出去弄点动静,别让这些蛤蟆叫个不停。

仆人们就来到湖边,扔石头驱赶蛤蟆。

哪知蛤蟆哪理会几个太监,蛤蟆心想,就你一个太监奴才,还不如我们这些水中之物活的逍遥自在。继续呱呱叫个不停。

太监回去禀报,这群蛤蟆不听话。

乾隆爷一听,我的口谕还不好使了。

于是,提笔写下“肃静”二字。让太监扔到水里,等于给蛤蟆们下了一道圣旨。哪知蛤蟆们接到圣旨,立刻鸦雀无声。

等到乾隆爷离开济南府的时候,走的匆忙忘了把御旨撤回,这些蛤蟆们到现在还不敢开口。

这就是大明湖的蛤蟆不会叫的历史传闻。

与农夫对联打赌吃便便

趣闻指数94%;离奇指数85%

乾隆爷是帝王中出了名的爱玩,而且贵为天子玩的还挺另类。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江南一户人家,看到还偷玩耍、小鸡啄米的景象。随即出对联“饥鸡盗稻童筒打”,随从们都不能对答,乾隆爷沾沾自喜、哈哈大笑到你们这帮奴才亏你们天天“之乎者也”吹天冒泡,你们都对不上来,朕以后的江山社稷该依仗谁。

此时,有个当地的落魄秀才听到了,说这有什么难的。

乾隆一听,这分明是泼冷水。上前问道,老人家可不要信口开河。

老秀才说道,哪敢哪敢。

乾隆说,要是对不上来怎么办。

老秀才说,我要是对不上来就吃便便,要是对的上来,老爷您去吃便便。

乾隆说:好 !

老秀才开口对到:鼠暑凉梁客咳惊。

乾隆一听,目瞪口呆。但还是要履行诺言,老秀才赶紧制止,借一步说话“草民刚才无礼冒犯”。

乾隆爷,哈哈大笑说,好一双慧眼,赏黄马褂一件,黄金百两。

随即,离去。

其实关于乾隆爷六下江南的趣闻轶事有很多,更多的都是民间插科打诨、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听个乐呵即可,千万不要与历史混淆。

最佳贡献者
2

乾隆下江南,发生最奇葩的事,就是创作了一首诗,而这首诗是乾隆一生写的4万多首诗中,唯一一首入选现代小学课本的诗。这首诗就是《飞雪》。

个人觉得这首诗对于小学生来讲,最大的好处就是好背,好记。其实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是发生在乾隆南巡杭州的时候,杭州下起了大雪,他带着官员一起去西湖赏雪。对于乾隆这么勤快的诗人来讲,遇此美景怎么能不吟诗一首呢,然后张口就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到了最后一句忽然卡壳了。

可能乾隆自己也觉得,这首诗的前三句确实没什么深意,虽然是想描写大雪纷飞的场景,可惜诗句辞藻单调,全靠简单的数字穿插堆砌成句,这就是妥妥的打油诗啊。他也想有个好的结尾,但一时也想不出来更好的句子,就卡在那里望着大雪沉思。大臣们也都觉得很尴尬,想着皇上不会又要用数字来糊弄第四句诗吧。

就在此时,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替乾隆解了围。这位大臣具体是谁说法不一,其中最有可能的是这三位,纪晓岚、刘墉和清代诗人沈德潜,总归就不是乾隆写的。这三位大臣的其中一位站出来先是对乾隆作的诗吹捧了一番,然后说自己这会也诗兴大发,请求皇上将最后一句结尾诗句赐给自己来续接。乾隆一看,有台阶可以下,立刻恩准了大臣的请求,于是这个画龙点睛之句就是这样出来的。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钱钟书曾在《谈艺录》中评价乾隆的诗是这样说的“清高宗亦以文为诗,语助拖沓,令人作呕;兼酸与腐,极以文为诗之丑态者,为清高宗之六集”。这么犀利的言辞在钱钟书文学批评生涯中都很少见。乾隆的诗有一个明显不足之处,就是诗句过于直白,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有一块植树牌,上面还留有乾隆当年题的诗。虽然已经模糊不清,但诗的第一句还是清晰可见:“清明时节宜种树”,这么直白的诗句不仅没有美感,反而让人看着忍俊不禁。

3

多年前,我编导撰稿了一个系列清宫纪录片中的两集,其中一集《缤纷后妃寂寞园寝》,叙述了东陵所葬诸后妃的命运沉浮。现摘录有关乾隆下江南中牵扯到的两位皇后不同的人生落幕片断的解说,回答这个标题:

弘历还是皇子的时候,父皇雍正给他指定了两桩婚事。这两个女人在他继承皇位以后相继成了第一、二任皇后。前者红颜命薄,后者晚景凄凉。

孝献皇后是以朴素节俭、处事公平赢得乾隆恩爱和嫔妃尊敬的。从来不见她珠光宝器的招摇和颐指气使的做派。生活中她几乎是一位素面朝天的皇后。

皇后献给皇帝的生日礼物,是亲手缝制的一个荷包。不用金银丝线雕琢,只在传统鹿羔皮上用功精做,以提醒皇上不要忘本。这对于喜欢奢华、好大喜功的乾隆来讲,可以是规劝;也可以是添堵。她并非不晓得这里面的深浅祸福。好在皇帝还没有看淡那份结发夫妻的情分。

皇后静静地做着一个贤明皇后该做的一切。一生中只有一次违背祖制向皇上讨要东西,她提出本该死后才能评议追封的谥号。那是在给一位亡故皇贵妃议论谥号的时候。她含泪说道:“我朝后谥上都有一个孝字。倘若允许自己百年之后谥有贤字,我一定会更加终身自励,以不负这两个字。”不久,皇后以37岁的年华,病逝于随驾东巡途中的山东德州。乾隆痛不欲生,亲自扶梓回到京城,追谥爱妻为孝贤皇后。

独守灵堂,诗人乾隆作《述悲赋》倾诉哀痛至极的无限凄凉:“念懿后之作配,廿二年而于斯;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流露出皇帝作为一个中年丧妻的男人孤雁伤悲、看破红尘的悲观情绪。“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事之皆虚。呜呼,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熟予随?”这一刻,像极了他的曾祖顺治。此后,无论哪一个后妃怎样得宠,都无法替代弘历内心深处对爱妻的眷恋。

如果说丈夫对结发妻子的这份哀思,妻子可以想到的话;那么皇帝由治丧引发了一场上至朝廷,下至地方的官场风波,恐怕就不是皇后所能料到的。这场先从斥责两个异母皇子没有哀容、不尽仁孝开始,借丧仪细节,百般挑剔,先后牵连50余位官员罚俸、降职、削爵、甚至杀头的事件,实在是乾隆整饬吏治懈怠、官场扯皮的借口。凭着心情不好的因由,好拉下脸皮来做事。这是乾隆与顺治的不同。

继任的皇后乌喇那拉氏,是另外一种性格的贤德皇后。她稳定的履行了15年皇后职责,母仪天下的风范一点不逊于孝贤皇后。但是她自己知道这可能不是最终的结局。她不能很好地做到有效规劝越来越放任自流的皇帝;或者换句话说,越来越不检点的皇帝不再能够听得进逆耳的声音。特别是追求美色的口味越发刁钻起来。

南巡的圣驾又一次来到软玉温存的杭州城里。这是那拉皇后命运转折的开始。

那一天晚上,她无法控制多年隐忍的苦衷,也再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劝阻皇上越来越出格的行为。于是,手持揣了好多日子的谏章,闯进乾隆与一千女尼裸体欢娱的寝宫。

于是,龙颜怒了。怒了的龙颜很不好看。

谏章也就撕了。祖训只背了个开头。

于是,那拉皇后第一次在皇帝面前表现出了激动的一面。她改变了一下跪的姿势,用剪刀剪下来自己的头发,说皇帝既然喜欢女尼,臣妾也落发以博圣上一乐!这让恼怒但依然思维敏捷的乾隆抓住了把柄,给了日后拿的出手又让皇后无可辩驳的罪款。因为剃发在清朝是天大的罪过。

第二天,人们莫名地发现皇帝身边没有了那拉皇后。她已经孤零零地踏在回京的官道上。

转过年来,那拉皇后死在人们习惯于称为冷宫的一座小院舍里,身边只有两个宫女。这是给答应们配属的最低标准。

皇恩浩荡,乌喇那拉皇后的名分没有收回,皇帝生前也就没有再更换皇后,但是那拉皇后却没有死后陪伴乾隆,合葬地宫。乾隆的谕旨是这样说的:“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巡幸江南,皇后性忽改常,类迹疯迷。因令先期回京,在宫调摄。此时皇后福分浅薄。朕仍存其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东华续录》卷22)后来,合葬裕陵地宫的是另一位孝仪皇后,她是嘉庆皇帝追封的生母魏佳氏。

那拉皇后的丧仪同样也牵扯了一批官员罢官、流放、甚至杀头,不同的是因为治丧规格降低了标准,愤愤不平的大臣主动上疏给自己招来的祸事。皇帝一个也没有饶恕。

纯惠皇贵妃的墓券曾被两次打开过。一次肯定是盗墓者所为,这个开放的皇贵妃墓让后世的人们看到了这一伙盗贼实在不坏的身手。但是人们更关注另一次打开墓门干了些什么。那是纯惠皇贵妃安寝了6年以后的一天,来人把一幅崭新的棺椁草草地塞到她的一侧了事。这就是夕日位居后宫之首的乌喇那拉皇后。没有神牌,没有祭祀。

清东陵这块皇家万吉之壤的风水宝地里,乌喇那拉皇后是唯一一位死后没有属于自己陵墓的人。






4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遇一瓜农,相谈甚欢,临走时却要杀他!乾隆皇帝是很多影视剧中被演绎最多的皇帝了,比如《还珠格格》、《延禧攻略》、《如懿传》、《甄嬛传》等,关于乾隆皇帝的的民间传闻也是不胜枚举了,可见乾隆皇帝在百姓的认知中是一位放荡不羁又喜欢游山玩水的好皇帝。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一则乾隆皇帝的奇闻异事。

乾隆皇帝

这件事是发生在乾隆六下江南的时候。正值炎炎夏日,乾隆忙完了朝政,就带着身边的几个亲信一番乔装打扮后就出宫了。乾隆当时只是因为闲来无事又加夏日给他带来的烦躁情绪,所以想在宫外找点新奇的事来缓解一下心情。

然而天气太过炎热,皇帝又是千金之躯,根本就经受不住这种阳光的暴晒,以至于没走多远就汗流浃背了。随后乾隆想着找点可以消暑的东西来缓解缓解,但是却发现眼前并没有什么店家,放眼望去都是田地。正当一群人都着急的时候,乾隆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卖西瓜的,只见一位瓜农摇着蒲扇在棚子底下喝茶,却没有听到他的吆喝声,也不招揽客人。乾隆觉得很奇怪,就带着随从走上前去,要买西瓜吃。

影视剧中乾隆出游

让人更惊奇的是,瓜农的摊位上竟只有一个西瓜,瓜地里也没有西瓜了。乾隆这时要买这唯一的西瓜,但是这位瓜农却说:“这个瓜不卖,是留给自家人吃的。”乾隆一听就勃然大怒,皇帝要吃个西瓜竟然不让吃。瓜农看了看眼前的一群人,其中一人相貌堂堂,有王者气势,料定此人不是一般人,便让他说出真实身份,西瓜可以送给他。乾隆觉得这个瓜农很有意思,便给他说了自己的身份,瓜农也很信守承诺,便将西瓜送给了乾隆,还一同坐下一边吃瓜,一边闲谈。

乾隆下江南

在聊天的过程中,乾隆发现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谈吐不像是一个瓜农,定有大才,于是便心生招他入朝为官的念头。老农知道乾隆的意思,便以山野村夫,不懂人情世故为由,婉拒了乾隆好意。乾隆没有再强求,于是便没有再提及。

乾隆吃西瓜

临走的时候,乾隆还称赞他的西瓜很甜。但是谁知道乾隆走出去200米后,就下令要杀了他。为什么呢?乾隆认为:一是此人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份,怕生出祸患;二是此人怀有大才,却不为我所用,必要除之。

但是身边侍卫追上前去,发现那人已经不见了踪影,乾隆回想到,或许是一仙人,于是作罢。

5

乾隆效仿康熙六次南巡,每一次都是声势浩大,劳民伤财。途中消耗钱财不知凡几,每到一地防卫严密,能有什么奇闻异事,不要相信影视小说里面的编撰。

最奇闻的恐怕来之于乾隆本身,历史公案,都说雍正曾经用女儿换了海宁陈家的儿子,这个儿子就是乾隆。乾隆估计也是自己想搞搞清楚身世。[灵光一闪]







6

乾隆即位不久,听说江南风景如画,他很想去江南巡视,便派大学士讷亲去江南查看道路,当时有些大臣反对,讷亲也不赞成,便给皇帝回信说:苏州城外都说虎丘很有名,实际上就像一个大坟堆;苏州城里河道狭窄,粪便和船只拥挤在一起,每到中午过后,臭气熏天,根本不算什么风景。皇帝听了汇报,只好暂时取消了这个念头。到了乾隆十四年,江南的地方官吏为了迎合乾隆,上奏请求南巡。这正合乾隆心意,况且当时天下基本稳定,他极力崇敬祖父康熙帝也曾六下江南,便决定开始第一次南巡。

乾隆南巡的目的除游名胜、寻享乐外,还巡视河工海防、体察民情、恩赐各级官员、阅兵祭祀。在这些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也不少,我们略摘一二。

乾隆每次下江南都带着画师,描绘江南的美景,回京以后,在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仿建。江南四大名园:南京的瞻园,海宁的安澜园,杭州的小有天园和苏州狮子林都在圆明园重建。

“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六次南巡排场一次比一次打,耗费也一次比一次多,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一次,乾隆到苏州,见灵岩村的梅树长得有一人合抱那么粗,便赞叹不已,当时以为内大臣拔出腰刀假装砍树,乾隆及时制止问为什么,大臣说:“恨这棵树没长在圆明园,让皇帝跋山涉水来看它”,乾隆知道这是在讽刺他,很不高兴但也不好发作。

还有一件,当时纪晓岚任侍读学士士,劝说皇帝,“东南一带已经财力枯竭了,皇上得想办法救济他们啊”, 乾隆大怒,骂纪晓岚说:“朕以为你有才华,才让你掌管四库书馆,其实也不过把你当戏子一样看,你竟敢妄谈国事!以后也有南巡官员谏言,都被惩处。可见,这时国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乾隆爱江南美女,每次来都少不了寻花问柳,所以皇后天天和他吵架,乾隆一气之下,便把皇后送返回京。在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中确实有记载,头一天晚上还有皇后的名单,第二天便没有了,可见确有其事。

阅兵也是乾隆南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历代皇帝骑马射箭技术比较强,在乾隆年间,太平日子已久,不论八旗兵,还是绿营兵都过着奢靡的生活,将军喜欢坐轿子而不骑马,士兵喜欢吹箫而不练武,乾隆看见这种场面极为不满,便下令禁止,本想通过阅兵,训练士兵,扭转颓败风气,不料闹出很多笑话,一时成为笑谈。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