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To B类型的互联网公司有前途吗?

To B类型的互联网公司有前途吗?

2020-09-09 16:36阅读(60)

To B类型的互联网公司有前途吗?:前途还是一片光明。根据虎嗅网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17的独角兽中TO类型的公司约占14%,这个领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消费:-前途,

1

前途还是一片光明。根据虎嗅网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2017的独角兽中TO类型的公司约占14%,这个领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消费升级、而且买卖商业模式清晰及现金流充裕,行业红利仍旧不错。这 17 家公司是近几年的电子商务新贵,包括美丽联合集团、美菜网、中商惠民网、拼多多、找钢网、齐家网、易果生鲜、贝贝网、小红书、转转等,分别从事女性时尚电商、食材 B2B 电商、社区电商、钢铁 B2B 电商、家装/建材 B2B 电商、生鲜电商、母婴电商、跨境电商、二手物品电商等。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细分方向也是电商领域在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等上市后的一波新贵,看其中有哪家公司可以突破 GMV 与利润的数值、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毕竟电子商务一向属于 IPO 上市的大户。


2017 年,“焦虑”蔓延在整个创投圈,不仅是投资人在寻找下一个还未清晰的风口时充满焦虑,这些独角兽公司的焦虑感则更甚。过去的他们,曾经是市场上最明亮的星星,但到了现在,却在同样面临质疑。这 124 家独角兽中,大多数公司仍旧是亏损的、没有实现盈利;甚至相当一部分公司的商业模式如何,大家不太知道,想象力也有限。他们往后会如何发展,还是个未知数。

创业就像“打怪升级”,成为独角兽公司仅仅是晋级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已,它代表的只是过去的荣耀和光环。如果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与利润、回归到商业的本质,独角兽公司们依然会面临段位下降的风险。在这场游戏中,想要成为最强王者的唯一路径就是——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源泉。所以To B互联网公司目前还是有很有前途。希望我的回复能帮助你。喜欢关注下。??

2

今后的独角兽主要产生于产业互联网系统。

——《黄奇帆:关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六个战略思考》

作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对B2B、产业互联网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发表了很多深入浅出的分析文章。

他指出:“传统产业规模巨大,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价值空间也非常巨大。全国目前有60余个千亿美元级的产业集群,根据测算,仅在航空、电力、医疗保健、铁路、油气这五个领域如果引入数字化支持,假设只提高1%的效率,那么在未来15年中预计可节约近3000亿美元;如果数字化转型能拓展10%的产业价值空间,每年就可以多创造2000亿美元以上的价值。所以,如果说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市场只能够容纳几家千亿美元级的企业,那么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可能容纳几十家、上百家同等规模的创新企业。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今后的高价值公司很大可能主要产生于产业互联网系统。”

市场前景如此广阔的产业互联网,对于To B类型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意味着前(钱)途!

以卓尔智联为例,自2015年转型升级以来,营收从2015年的10亿元增至2019年的728.9亿元,5年增长了近72倍,实现了裂变。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今年卓尔智联的营收将突破千亿元。

而今年受疫情的冲击,中小微企业急需数字化转型,实现“上云用数赋智”,这对于To B类型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更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

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布《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与“十四五”展望研究报告》。《报告》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到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能够达到326724亿元,数字经济整体名义年均增长11.3%,其中“数字产业化”部分年均增长10.3%,“产业数字化”部分年均增长12.3%。

坚持产业互联网赛道,为产业界提供优质供应链服务,为众多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赋能,这就是To B互联网公司的前途

3

就美国目前的的企业格局,TO C 和 TO B的企业各占一半的江山。中国的互联网之前一直处于在红利期,大家对待管理,工具等的需求没有那么高,因为势头在哪里,粗暴的管理跟着时代脚步就已经能够赚足够多的钱,谁还会真的在乎去做什么精细化的内功,做什么数据化的沉淀什么的呢?所以在14年前后,认为认为那是企业服务的一个分水岭,因为潮水开始慢慢的褪去,大鱼不能再岸边,要走向深海了,这时候一个人是没有能力的,就必须依靠团队,依靠工具,依靠专业。T B市场很大,但是我们目前还处于硬件环境的萌芽阶段,基础设施环境还不足,做T B 必须要能够沉下心来,可能十年才能磨一剑。前途有,但是不知道是哪家公司,不知道是一年还是两年,亦或是更久远。但是我个人对T B 是很乐观的。

4

2B 产品就要满足不同企业用户的很多个性化需求。

道理很简单,企业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的独特性,如果用一款通用产品去服务企业,抹去它的独特性,企业就失去了很多市场竞争优势。我了解很多 CRM 产品厂商,开始用最简单的通用功能版本服务中小企业,当开始服务中大型企业的时候,发现每个企业都有一堆个性化需求满足不了,缺一个企业就不会买单,最终这些做 SAAS 平台的都纷纷增加 PASS 平台能力,提供自定义开发功能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个人用户的个性化只是为了凸显个性,是少数,多数更愿意从众。企业的差异化是为了生存,同行竞争就是差异化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