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享元年)正月,辽国使臣来开封庆贺新年,并询问宋朝欲兴师征讨北汉的原因。此时吴越钱俶、漳泉陈洪进等割据政权已先后“納土”宋太宗正欲一战灭亡北汉,扫平天下,故面对契丹使臣的责让,意气风发地宣言:“河东逆命,所当问罪。若北朝不援,和约如旧,不然则战。”

鉴于以往多次征伐北汉皆无功而返,宋太宗召见枢密使曹彬询问缘故:“周世宗及我太祖皆亲征太原,以当时兵力而不能克,何故也?岂太原城壁坚完而不可近乎?”当年曾参与进攻太原的曹彬答道:“周世宗时,因史超败于石岭关,人情震恐,故还师。我太祖当时顿兵于甘草地中,军人多被腹疾,因是中止。皆非因城垒不可接近也。”


并建议立即进攻:“国家兵甲精锐,人心欣戴,若行吊伐,就如推枯拉朽耳。”此语甚合宋太宗之意却遭到宰相薛居正等官员的反对,认为:北汉有契丹之援,又有固守之志。当年宋太祖将其境内之民南迁,已使北汉穷困不堪,故我“得之不足以辟土,舍之不足以为患”。

但宋太宗表态道:“今者事同而势异,且先帝破北汉,徙迁其民而使其地空乏。正为今日之事也。”决计用兵。宋太宗汲取以前多次征讨失败之教训,在战前准备中制定了不少颇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晋王府“旧人”、枢密直学士石熙载为签书枢密院事,执掌军政要务;派遣太子中允张洎等渡海东去高丽,游说高丽人出兵夹击契丹,至少不让高丽倒向契丹,从而达到在契丹东线边境施加压力的目的。


同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宋太宗命令特使分赴诸州等措粮草,运去太原城下。在军事上,宋太宗以宣徽南院使潘美为主将,任北路都相讨制置使,节度使崔彦进、李汉琼、刘遇和观察使曹翰等四员猛将分别负责太原城东、南、北、西四面的攻击;以马军都虞候米信、步军都虞候田重进分别为行营马、步军都指挥使,统帅扈从行营将士;以经验丰富的悍将郭进为石岭关都部署,阻击契丹援兵;并安排专人负责攻城器械及后勤补给等。

随后又命将领解晖、折延赟、齐延琛、王僎、王贵等攻取太原外围州县,以孤立太原城。据载宋太宗亲征太原,“驾前之兵盖十余万”。二月七日,宋太宗宣告亲征太原,命宰相沈伦为东京留守,宣徽北院使王仁瞻为大内都部署,晋王府“旧人”枢密承旨陈从信为大内副都部署;皇弟齐王赵廷美、皇侄武功郡王赵德昭、皇长子赵德崇以及宰相以下官员多人从征。


十五日,宋太宗统军离开东京,向北取道河北进向太原。北汉主很快获知消息,急忙遣使向辽乞援。辽廷可能以为宋军此次北伐还与此前数次围攻太原之战一样,有始无终,铩羽而归,故并未作出激烈反应,仅于十八日派遣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翼王耶律敌烈(辽太宗之子)为监军,统领援军自燕京去太原,并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领本部将士为后军接应,枢密副使抹只为督军一同前往。

从辽国所遣援军的规模、领军将帅等情况上可以看出,辽景宗显然还是低估了此次宋太宗灭北汉的决心以及宋军军力。十九日,宋太宗在澶州(今河南濮阳)渡黄河时,见一个穿绿衣的官员在道旁号呼,说要献“封事”,便令人取来,见上写有“临河县主簿宋捷”数字,感到是好兆头,便即刻授宋捷官将作监丞。然后宋太宗经德清军(今河北清丰西北)、大名府(今属河北)、洺州(今河北永年东)、邢州(今河北那台)等地,于二十八日抵达临城县(今属河北),正遇辽使前来问候宋帝“起居”,即来探问宋军北伐实情,宋太宗下令召见。


三月一日,宋太宗来到镇州(今河北正定),在此逗留多日,指挥各地宋军分路攻击北汉事宜。宋太宗在河北地区行军甚缓,却声势浩大,显然有威胁辽人、诱使辽国将更多注意力放到燕京一帯带,以减轻围攻太原之军的压力等用意果然辽景宗于是月七日诏令北院大王奚底、乙室大王撒合等各统本部军马戍守燕京地区,严防宋军直接北伐燕京。十日,因北汉不断告急,辽帝又命左千牛大将军韩悖、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补率本部兵马自大同地区南下增援。

十六日,辽军援兵按计划进至白马岭(今山西孟县北)附近,前有大润阻隔,对岸宋军部进部已严阵以待,辽军主将耶律沙打算等后军到来后再发起攻击,但自恃贵显的冀王敌烈与耶律抹只却根本未将宋军放在眼里,主张即刻攻击为好,耶律沙苦劝不听。敌烈等将领率先锋兵马横渡润水,耶律沙也只得挥军跟进。待辽军半渡之际,宋将郭进率领精兵猛烈出击,战斗异常激烈,辽军不支而溃,冀王敌烈及其儿子哇哥、耶律沙之子德里、突吕不部节度使都敏、黄皮室详稳唐筈等五员战将阵亡,士卒死伤无数。


耶律沙与耶律抹只也被困阵中,幸亏耶律斜轸率后军及时杀到,用万张强弓齐射迫退宋军,ニ人オ得幸免。白马岭之战是辽军在与宋军作战中第一次大惨败。此后北汉不断向辽告急,但新遭大败的辽军无力于短时间内再出援兵,由此宋军完全控制了战局。《辽史》宣称耶律沙在获救以后,还想率领余兵及耶律斜轸的后军再增援太原,只是路遇北汉驸马都尉卢俊说太原已陷落,才勒兵而还。

宋军打援获胜,乘势全线进攻,连克隆州(今山西祁县东)、孟县(今属山西)、完州(今山西静乐)、石州(今山西离石)、岚州(今山西岚县北)等地,北汉还能控制的州县所剩无几。宋太宗见宋军形势大好便于四月十四日离开镇州西进,一路上与从臣吟诗唱和,意气风发,于二十二日来到太原城下。


次日,宋太宗至军前视察,慰劳将士,并下手诏招降北汉主,遭到拒绝。二十四日,天还未亮,宋太宗便亲自来到城西督率诸军攻城。但连日攻城,双方伤亡惨重,宋将荆嗣、李汉琼等皆受重伤。宋太宗甚至表示要亲自到攻城器械洞屋中慰劳士卒,激励士气,被手下死命劝止。五月初,宋太宗接连至城下督战,宋军越攻越急,北汉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感到守城无望,不少人开始自谋退路。

北汉宣微使范超率先出城投降,正奋力攻城的宋军士兵已杀红了眼,突然看见翻城而出的范超等人,还以为是出来反攻,便立即峰拥而上,并不由分说,立斩于军前。而北汉主继元得知范超出降,也下令将留在城中范超家人不分老幼全部斩首,将首级抛出城外。


宋军这才知道范超是来投降的,却莫名其妙地遭到误杀。不过北汉将领还是源源不断地相机出城投降,太原城已无法再坚守了。势穷无援的北汉主见大势已去,在老臣马峰的劝说下,于五日晚遣人向宋人投降。六日晨,北汉主刘继元率百官出城,面见宋天子请罪。宋太宗依惯例对归降的北汉君臣放罪封赏,以刘继元为右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

此外宋太宗为消灭太原的“王气”而尽迁其居民,焚其城,改为平晋县,而以榆次县为新并州的治所。至此,前后历经四次的宋军平北汉之战终于修得正果。北汉主刘继元开城门降宋时,据守城东的勇将刘继业仍苦战不止,宋太宗素知刘继业骁勇善战,欲收降他为自己所用,便让刘继元派亲信前往告知北汉主已出降,刘继业这才大哭解甲归降。


刘继业本名杨崇贵,其父杨信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北)土豪,在五代混战中古据麟州,自称刺史。因各方势力风云变幻,身为长子的杨崇贵便去太原为人质,后来成为河东节度使刘崇的帐下勇将,为避刘崇之名讳,改名杨重贵。刘崇很赏识杨重贵,遂赐北汉国姓刘姓,改名作刘继业。由于他骁勇善战,战功卓著,所向无敌,故又被号称“无敌”。

最佳贡献者
2

码字不易愿君珍惜

北汉是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国家,也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

提到北汉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前任,后汉。当时后晋被契丹灭了后,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趁机拥兵自立建立了后汉,但是他死后,他的儿子后汉隐帝嫉妒大臣郭威,这哥们没办法也自己拥兵自立建立了后周,把后汉隐帝给灭了,但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刘崇也据河东十二州称帝,仍用后汉的乾祐年号,史称北汉。其中杨家将中穆桂英的爹就是北汉的大臣,而且杨继业也是北汉重臣,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派弟弟赵光义把北汉给灭了,从而统治了全国。

3

说起中国历史的朝代,即使再不了解的人,都知道唐宋元明清。但是事实上唐宋中间还有一个时期就是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时期。好多人都不清不楚五代十国到底什么意思。为什么又有朝代又有国家,他们之间到底都是什么复杂的关系呢?我们今天看一下五代十国到底是怎么回事。

  五代十国是存在于唐宋之间的一个时间,开始于唐朝末期,结束于宋。宋朝算是结束了唐朝末年以来的半个世纪的分裂,但是只是一部分,最终结束分裂的算是元朝,因为宋朝的时候北面还有一部分在少数民族的手里面。所以宋朝当时的贡献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看一下五代十国。首先需要知道五代十国是两个词,五代和十国。五代十梁、唐、晋、汉、周五代,由于这个国号的名称之前都是有人使用过,为了区别于之前的朝代,所以史书上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主要是存在于北方,是当时的正统政权,他们是一个取代一个的,并不是并存的。十国主要是中原地区之外的政权,大多数都是存在于南方,都是并存的,史书上记载的称为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其实他们几乎都是并存的,也都是和五代并存的,而且十国只是个虚数,并不只是十个。我们看一下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五代十国开创者是朱温,因为这个人把唐朝灭了,所以才开创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朱温当年是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的里面的一个手下,后来他投降唐朝,最终灭了黄巢和其他的起义军,还被赐名朱全忠。不过朱全忠并不忠,他最后在907年篡位,建立了梁国。也就是五代里面的后梁。后梁在第三个皇帝的时候被当时另一个割据政权唐给灭了。唐取代了梁,这个唐和唐朝不一样,他们不是朱温的手下,也不是农民起义的。而是少数民族沙陀族建立的,朱温灭了唐朝的时候当时的这个地方虽说是割据政权,但是还奉唐朝为正统,之后在923年唐国的老大李存勖灭了后梁,因为取代了梁国的正统,而且自己认为姓李,自认为是唐朝的后台,所以建立的国号也称为唐。后唐疆域广阔,主要控制着中国北方地区,东接海滨,西括陇右、川蜀,北带长城,南越江汉,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后唐之后就是后晋了,后晋是正宗的出自后唐,因为后晋的老大是后唐的一个节度使,是取得当时被挡的契丹人的支持,建立的。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宋朝之所以弱小,就是因为失去了幽云十六州的原因,整个宋朝三百年都没有彻底的收回幽云十六州。而且后晋由于认少数民族为父亲,一直被后世不齿。

  之后就是后汉了,后汉的老大也是后晋的手下。公元947年,契丹灭后晋后占据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后攻克并定都于东京开封。之后的后周老大郭威也是后汉的手下。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之后郭威没有儿子,因为儿子都被杀了,所以传位给自己样子柴荣,所有人都认为如果柴荣不早死的话统一中国的肯定不是赵匡胤,而是柴荣。不过这哥们死的比较早,三十多岁就死了,只剩下孤儿寡母。于是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结镇、定二州将谎报说辽国和北汉联合进犯,领兵到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之后北宋统一了南方格局政权,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时期。

  再看一下十国,当时的十国主要是唐朝在后期的节度使的制度导致的,所以唐朝末期的时候到处都已经割据了。五代的时候南方的这些割据政权由于实力原因,所以都承认北方的五代为正统,不过还是有很多背北方的正统给灭了。十国为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马楚、南唐、北汉,即“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十国中方面,江南地区有南吴、南唐、吴越国、闽国等。湖广则被荆南、南楚、南汉等占据。十国里面南唐国力非常强大,说实话如果皇帝艰苦奋斗的话最有可能统一南方,结果出了个李煜,除了写诗词其他的啥都不会。最后被宋朝给灭了。十国中被灭最晚的就是北汉,穆桂英他爹就是北汉的大臣。北汉是后汉汉高祖刘志远的弟弟建立的,所以地盘在北方,也是最后被灭的,是被赵匡胤的弟弟赵广义灭了得。979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十国结束。

4

北汉其实并未统一,当时仅仅占了山西及其北部。

北汉(951——979)是五代十国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都城晋阳(今山西太原)。领土为十二州,大致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北汉依附于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后被北宋所灭。历四帝,共28年。

值得一提的是,北汉虽然亡于宋,可实际上,宋的底子是北汉曾经的大将郭威所建立的后周。而日后北宋的鼎鼎大名的杨家将,正是北汉曾经的臣子。其中老令公杨继业更是被北汉世祖赐以国姓,堪称是比郑成功更早的国姓爷。

5

谢谢邀请。

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其政权建立和后周有关。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郭威,诛杀郭威家人,致使郭威造反杀入京都建立后周,刘承祐的叔叔刘崇(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弟弟)当时任河东节度使,他在晋阳(今太原)称帝,沿用后汉的乾祐年号,史称北汉,占据十二州,大致相当于今天山西的北部和中部。

北汉建国之初便受到后周的强势挤压,继位后北汉对晋州和隰州发动了攻击,被后周击退。同年,实力不济的刘崇便依附于辽朝,遣使向辽自称“侄皇帝致书于叔天授皇帝”,请求册立。辽朝册刘崇为大汉神武皇帝,刘崇也改名刘旻,从此和辽朝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后周。在郭威病死柴荣刚继位的时候,北汉联合辽朝利用周国丧期间混乱时期进行了一次攻击,但新继位的后周皇帝柴荣毫不客气,他御驾亲征,在巴公原逼走辽军大败北汉军,北汉骁将张元徽被阵斩,北汉败退,后周趁势进攻到晋阳,围城达到月余。

后周兵退,刘旻去世。其子刘承钧继位,其时后周已被赵匡胤“陈桥兵变”取得建立了宋朝,969年赵匡胤派兵进攻北汉,刘承钧有感国家危急,过度忧愤而死,外甥刘继恩即位。同年九月,刘继恩被侯霸荣杀死,刘继元继位。

979年,宋赵光义在位,亲率宋军北上,先后击溃支援北汉的辽军后,猛攻晋阳,北汉帝刘继元被迫投降,北汉灭亡。


北汉成立之初便与北周积怨甚深,是五代十国中与后周(北宋)仇恨最深的政权,世代都全力对抗后周(北宋),不惜引入外族与辽国联合,但其国力太弱,地域太小,经济力量完全不可能支撑其稳定政局和开展军事活动,终于还是逃不脱被灭的命运。

太原被破北汉被灭另有两个小结果,第一是宋太宗担心晋阳为“龙脉”,而且城高池深,易守难攻,老百姓又受契丹影响甚浓,彪悍强劲,在攻打晋阳时也是全力助汉阻宋,故强迁城中富商于开封,火烧晋阳城,致使城中老幼烧死践踏致死者无数。赵光义派遣数万人耗时削平晋阳北部的系舟山山头,曰“拔龙角”,同时下令决汾水、晋水冲灌晋阳城废墟,禁止任何人在原城位置居住,彻底毁灭了晋阳城。第二个结果是宋在进攻晋城阳时,北汉一员大将骁勇异常,给宋军造成极大压力,北汉投降后此将领亦宁死不降,据城而守,最后由北汉皇帝出面劝降始归顺宋朝,此人便是号称“杨无敌”的杨继业,也就是民间杨家将的杨老令公。

北汉是个小政权,但却是五代十国里最后一个被统一的政权,自此,宋朝一统全国。


如果对历史有共同的兴趣,希望能关注我,松林寺君期待能与更多朋友一起讨论历史,畅议古今。

6

答:【北汉】地狹产薄,刘氏(征敛一方,略无虚日,人甚苦之)《旧五代史》卷135,(刘崇传)。这个政权没有存在的理由,不得与南方诸国同等看待。具体情形是这样:北汉是由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刘崇】(即位后改名旻)于公元951年建立的,首府(太原)。北汉传4主:世祖刘崇在位4年,睿宗刘承钧在位13年,少主刘继恩在位仅数月,英武帝刘继元在位12年,共29年。北汉辖境10州,包括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后汉时刘崇任(太原尹),北京留守,中书令。【郭威】代汉之前,刘崇己为刘氏政权朝不保夕而不安!判官【郑珙】对他说:汉政将乱矣!晋阳兵雄天下,而地形险固,十州征赋足以自给。公为宗室,不以此时为计,后必为人所制。《新五代史》卷70,东汉世家。从此图谋割据。后周建立,他即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亦称东汉),以区别于刘知运的后汉。郭威死后,刘崇以为【柴荣】新继位,政权不巩固,倾国南侵,与后周大战于(高平),北汉几乎全军覆没。这里着重要讲的:北汉刘氏和《后晋》【石敬瑭】一样,对《契丹》奉行民族投降政策,对契丹备加奉承。

7

中国历史中,有几大乱世,像春秋战国;三国争霸等等。而五代十国也是中国历史中的一片黑暗混乱,十国中被灭最晚的就是北汉,北汉是后汉汉高祖刘志远的弟弟建立的,所以地盘在北方,也是最后被灭的,是被赵匡胤的弟弟赵广义灭了得。979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

那我们来先说说什么是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存在于唐宋之间的一个时间,开始于唐朝末期,结束于宋。宋朝算是结束了唐朝末年以来的半个世纪的分裂,但是只是一部分,最终结束分裂的算是元朝,因为宋朝的时候北面还有一部分在少数民族的手里面。所以宋朝当时的贡献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看一下五代十国。首先需要知道五代十国是两个词,五代和十国。五代十梁、唐、晋、汉、周五代,由于这个国号的名称之前都是有人使用过,为了区别于之前的朝代,所以史书上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主要是存在于北方,是当时的正统政权,他们是一个取代一个的,并不是并存的。十国主要是中原地区之外的政权,大多数都是存在于南方,都是并存的,史书上记载的称为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

那么今天的主角是北汉,问的是北汉有没有统一天下的可能?

我的答案是没有,我们了看看原因

①皇帝刘崇眼光有限,一味做起了自己儿子当皇帝自己当太上皇的美梦。

②北汉实在的贫穷积弱。河东之地人口总共才4万来人,而且土地贫瘠,北汉的国力可想而知是非常弱的。

③这也最重要的一点,北汉当时在各大势力眼中,就是一只肥鸭,只要吃掉它,就可以大大缩短统一天下进程。

8

北宋统一战争,是宋朝建立后,对五代十国后期的割据政权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的统一战争?北宋为消灭藩镇割据,实现天下统一,采取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方略,举兵平荆湖,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割据势力,实现了局部统一,这也是来之不易的?

北宋虽未完全统一中国,但它也结束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主要地区的统一,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960年,赵匡胤以“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北宋王朝,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藩镇割据的局面依然未变?

当时,除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强大的辽政权外,尚有江汉的南平,湖南的武平,两川和汉中的后蜀,岭南的南汉,江淮地区的南唐,两浙地区的吴越,河东江州的北汉等割据政权?面对严峻局势,北宋统一战略是否得当便成为统一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实现统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经过两年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准备,确定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决策,决心袭占荆南和湖南,攻灭前?后蜀,攻灭南唐,灭亡北汉,通过战争创造统一局面?

962年,宋太祖部署兵力,选择荆?湖为突破口,挥师南下,统一战争开始了?

荆南和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要冲,南北相邻,又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占领荆南和湖南,即可割裂江南诸国,为各个击破创造条件?

962年,湖南衡州刺史张文表兵变占领潭州?湖南武平节度使周保权向宋求援?宋太祖遂决定在出师湖南之际,假道荆渚,先灭南平高继冲政权,再接着灭亡武平周保全势力?

963年初,宋太祖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安?复等10州兵马,以讨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向武平进军?

接着,宋军到达荆门?慕容延钊一面殷勤招待荆南使者,一面密派李处耘率数千轻骑乘夜向江陵急进,乘高继冲惶恐出迎之机,迅速抢占城内要点,高继冲被迫请降,荆南政权遂亡?

之后,宋军继续水陆并进,经三江口澧州南等作战,歼灭湖南兵,占领朗州,俘周保权,湖南周氏政权遂亡?

宋军并灭荆南和湖南,使北宋势力伸入长江以南,切断后蜀与南唐之间的联系,为尔后入川灭蜀,进军岭南南汉和东灭南唐创造了有利条件?宋太祖灭荆南和湖南后,占据长江中游战略要地,切断了后蜀与南唐的联系,遂策划攻蜀?令张晖为凤州团练使,得蜀国虚实及山川险易;加紧制造战船,训练水军;命诸州造轻车,以供山地输送之用;设西南面转运使,做攻战的物资准备?

963年11月,宋太祖发兵5万人,分两路攻蜀?令王全斌?崔彦进为西川行营凤州路正副都部署,王仁赡为都监,率北路步骑3万人,自凤州沿嘉陵江南下;令刘光义为西川行营归州路副都部署,曹彬为都监,率东路步骑2万人自归州溯江而上?两路分头并进,直指成都?

后蜀主孟昶为抵御宋军,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监,率兵3万人自成都北上,扼守利州?剑门等要地;另以韩保正?李进为正副招讨使,率兵数万趋兴元,加强北面防御;东面仍由昭武节度使高彦俦等扼守夔州?

12月中旬,宋北路军进入蜀境,攻克兴州,败蜀军7000人,继克石圌?鱼关等20余城寨?蜀将韩保正闻兴州失守,弃兴元,移师西县,以数万人依山背城,结阵自固?

宋马军都指挥使史延德率军乘胜进攻西县,击溃蜀军,擒获韩保正?李进等人,继而穿越三泉,直趋嘉川,俘杀甚众?

韩保正和李进的余部为了阻宋军南进,烧断栈道,退保葭萌?此时王昭远?赵崇韬率军据守利州城及其以北的大?小漫天寨诸要点,阻击宋军?

利州在嘉陵江东岸,群山环绕,地形险峻,是入蜀的咽喉要地?王全斌鉴于栈道断绝,难以直进?命崔彦进率兵一部抢修栈道,进克小漫天寨;自率主力由嘉川东南的罗川狭径迂回南进?两路军于深度,即小漫天寨南嘉陵江渡口会师,并夺占桥梁?又分兵三路夹攻大漫天寨,大败蜀军精锐,俘义州刺史王审超等?

王昭远?赵崇韬率兵出战,三战皆败,遂于桔柏津渡江,焚浮桥,退保剑门?宋军占利州?

12月下旬,刘光义率东路军,入三峡,连破三会?巫山等寨,杀蜀将南光海等,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弘,歼灭水?步军1.2万余人,夺战舰200余艘,乘胜向夔州急进?

夔州为巴东之咽吭,蜀军于城东设锁江浮桥,上置木栅三重,夹江列炮,防御甚严?刘光义军进至浮桥东15公里处,为避实击虚,舍舟登陆,夺取浮桥,水陆配合,一举攻破蜀军防线?

夔州节度使高彦俦认为宋军涉险远来,利在速战,当坚壁固守?监军武守谦不从,率所部千余人贸然出战,大败而归?宋马军都指挥使张廷翰率军追击,突入城内?高彦俦力战失败自焚?

宋军占领夔州后,沿江西上,收降万?开?忠等州,直逼成都?

965年正月初,孟昶闻王昭远等败,惊惧之余,遂命素不习武的太子孟玄喆为元帅,率甲兵万余,增援后蜀的重要屏障剑门?此时宋北路军已占剑州以北的益光?

王全斌知剑门天险,不易强攻,命史延德率兵一部,经城东南来苏小径迂回至剑门南,自率主力从正面进攻?

王昭远闻宋军将至,仅以偏将守剑门,自率主力退保汉源坡?宋军前后夹击,速克剑门,并趋汉源坡?王昭远惊惧,战守无方?赵崇韬布阵迎战,战败被俘,损兵万余?王昭远亦被宋追兵俘获?

宋军乘胜占领剑州?孟玄喆到了绵州,闻剑门已失,弃军仓皇逃回成都?宋军两路先后进抵成都?孟昶见大势已去,乃降,后蜀亡?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唯南汉主刘鋹拒绝臣服宋?969年,宋太祖以右补阙王明为荆湖转运使,做出战南汉的物资准备?

970年,宋太祖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由各州自行组成的地方军队长驱南下,中间突破,直趋贺州?潘美声言沿贺水东取兴王府,以诱歼南汉军主力?南汉主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

9月,宋军围困贺州,随军转运使王明率护送辎重卒百余?丁夫数千,挖土填堑,直抵贺州城下?最后宋军伏击取得胜利,杀伍彦柔,占领了贺州?

宋军占领贺州后,潘美为诱南汉军主力北上,乘机歼之,遂扬言顺流东下,直趋兴王府?

刘鋹急忙起用被解职多年的宿将潘崇彻为马步军都统,领军3万人,北上截击?潘崇彻进抵贺江,适逢潘美率军西进,遂拥兵自保?

10月,宋军于昭州西南败南汉军,昭?桂二州刺史弃城遁走,宋军遂得二州?宋军继而转兵东向,11月攻克连州?12月,宋军直逼兴王府的北部咽喉要地韶州?

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10余万,于莲花峰下,以“象队”置阵前,每象载十数人,皆执兵器,梯次向宋军推进?宋军设拒马为障,以强弩猛射,象中箭回奔,反践南汉军?宋军乘势冲杀,俘斩数万,遂取韶州?

971年,宋军攻克英?雄二州?随即进至马径,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6万兵?宋军乘势急攻,大败南汉军?郭崇岳死于乱军中,刘保兴逃归兴王府?宋军兵临城下,刘鋹被迫出降,南汉亡?

在此战中,宋军长驱直入,运用奇兵设伏?弩射象阵,火攻栅栏等战法,逐次攻破南汉军防线,直捣其都城,迫其投降?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表面上臣服以求自保,暗中却加紧备战?以防宋军进攻?

宋太祖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974年9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升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10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北上策应;并遣王明牵制湖口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10月,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占领采石?于11月,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

975年,宋军破溧水,继与10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城,在西路王明军和东路吴越军配合下,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率领的10万救援军,于11月攻破江宁?李煜降,南唐灭亡?

此战是继晋灭吴之战和隋灭陈之战后,我国战争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宋军在长江下游成功地架通浮桥,成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创举,使大军克服天险,分兵击破南唐守军,攻占江宁,迫降南唐?

历史再一次证明,在南方作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水军的较量?水军强大并预有准备者,赢得战争的胜算会更大?晋灭吴?隋灭陈都是如此,宋灭南唐也是如此?南唐后主李煜过分依赖长江天险,

欲以“坚壁以老宋师”的防御战法,坐失利用宋军渡江时反击的时机,终于失败?

976年8月,宋太祖准备收复燕云?正在他调兵遣将之时,不料宋太祖去世,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因国丧之故,遂于12月召回北伐之师?至此,宋太祖遣军进攻北汉的战争,均因辽军援阻,最终未获成功?

宋统一江南后,实力倍增?宋太宗继承太祖赵匡胤的未竟之志,决意继续攻北汉?

979年初,宋太宗采取攻城阻援的作战指导,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等军攻太原;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北石岭关都部署,阻击从北面增援的辽军;命田仁朗?刘绪负责侦察太原城四面壕寨并检查攻城的各种器材;命孟玄莆为兵马都钤辖,驻泊镇州,阻击从东面增援的辽军;命河北转运使侯陡?陕西北路转运使雷德骧分掌太原东?西路转运事,并命行在转运使刘保勋兼任北面转运使;宋太宗亲率主力一部出镇州,牵制幽州的辽军大规模西援或南下?

2月,宋太宗率军由东京出发,3月进至镇州,分兵攻盂县?沁州?汾州?岚州等外围州县,以牵制这些地区北汉军对太原的增援?

北汉主刘继元闻宋大兵压境,急遣使赴辽求援?辽帝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率兵援救北汉?耶律沙打算等后续部队到齐后再战,敌烈等认为立即进攻有利,于是在白马岭抢先渡涧进攻宋军?

郭进军乘敌烈部半渡,突然出击,斩敌烈等五员大将,歼万余人,辽军余众仓皇逃走?此时,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赶到,万箭齐发,宋军方始退?

北汉再次派人向辽求援,但使者被郭进军捉住杀掉?北汉潜师出击,又被宋军击败,遂据太原城固守?

宋军打援获胜,乘势全线进攻?4月,宋军攻下盂县?隆州?岚州等地区后,宋太宗率军至太原,以数十万大军,集兵围城?宋太宗巡城抚慰诸将,并致书招降北汉主刘继元,但被拒绝?

5月,北汉主刘继元在外无援兵,内无斗志的情况下,出城投降?北汉灭亡?至此,北宋统一战争以消灭北汉之战的最后胜利而结束?

北宋在削平南方诸国后,按照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战略,收复幽云便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后于1004年12月,宋辽讲和,签订“澶渊之盟”,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承认边界现实,宋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从此,宋辽两国维持了100余年的和平通好关系?

北宋虽未完全统一中国,但也实现了局部统一?结束了自唐朝中叶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方主要地区的统一,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