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总结的非常好,萧红的悲剧一是自己太能折腾,二是大环境不好,中国陷入战乱。


萧红是个很多情的女人,一生有过好几个男人,而且情史都比较夸张。

中学毕业后,由家里做主,把萧红许配给了一个叫汪恩甲的少爷。

当时萧红知道汪恩甲性格懦弱卑劣,又抽大烟,就拒绝结婚逃走到北平。

一说她同中国大学学习的陆哲舜在一个四合院同居,后来说是两人没有住一屋。但究竟有没有夫妻的事情,恐怕只有他们两人知道了。

没多久,陆哲舜被家庭施压后软了,丢下萧红开溜了,萧红没有生活来源,只能从北平回到哈尔滨。

当时萧红生活困难,又遇到了来找她的汪恩甲。

有趣的事情就来了。本来萧红这番折腾,就是为了躲避汪恩甲。然而在哈尔滨同汪恩甲见面后,两人竟然在哈尔滨东兴顺旅馆同居起来,很快怀孕。

两人都没有收入,半年拖欠了东兴顺旅馆600块大洋。

这里多说一句600块大洋。当年一个普通工人月薪只有8块大洋,一年不过100块大洋的收入。而1块大洋在哈尔滨,就可以像像样样的请客吃顿饭。这两人半年就挥霍了600多块大洋,平均每个月100块,大家想想是什么概念。


后汪恩甲谎称回家拿钱,一去不回,随后干脆宣布解除婚约。这种渣男也是世上少有。

萧红起的打起官司,最终却败诉了,里子面子全丢光了。

萧红挺着大肚子,无可奈何,饭店老板恐吓她如果不给钱,就等生完小孩以后卖到妓院去。

走投无路之下,7月萧红向《国际协报》文艺副刊主编裴馨园求助,后者派来了编辑萧军帮忙。

8月,萧红和萧军开始同居,这也许也是没有办法吧,不然还能怎么办。

此时萧红已经就要生产了,8月生下一个孩子。

奇怪的是,萧红没有留下这个亲骨肉,也没有将孩子送给他的父亲汪恩甲,而是直接送给了医院看门的。

随后,萧红和萧军同居了6年之久。

需要说明的是,两人也没有支付旅馆600块大洋的费用,而是趁着哈尔滨发大水的机会开溜了。

萧红和萧军从东北一步步来到上海,萧红被鲁迅所赏识,大大捧了一把,由此大红大紫。

期间多情的萧军又搭讪别的女人,而且态度恶劣。

萧军也是东北男人,曾经当过军人,性格粗暴,大男子主义十足。

自然,也许萧红以往的经历,也让萧军多少有些不满,故意给以折磨。

据说萧军总是打萧红,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个同志,又一同在患难中挣扎过来的,可是做他的妻子却太痛苦了。

随后,萧红气的去日本居住了1年。

回国后,两人继续同居,关系逐步恶化。

期间,萧红认识了作家端木蕻良。到了1938年,萧红和萧军分手。需要说明的是,两人从没结过婚,只是同居关系。

2个月后萧红发现自己怀孕,孩子是萧军的。

即便如此,萧红还在1个月后同端木蕻良确定了恋爱关系,再1个月后正式在武汉结婚。

结婚的时候,萧红的肚子已经很明显了,客人们只认为是端木蕻良的孩子,也没有在意。

后萧红独自赶到重庆,生下了孩子。萧红的说法是,孩子生下来当天就死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人知道。

当然,对于萧红自己来说,这个孩子显然是累赘。

但这个端木蕻良也有些不三不四。

两人赶赴香港,后日军将香港攻占,端木蕻良由此消失,直到香港局势稳定才出现。期间大半个月,已经患重病的萧红,主要靠朋友骆宾基照顾。

说起来,这个东北老乡骆宾基才是真正讲义气,照顾了无依无靠的萧红。

当时萧红病情严重,生命垂危,在骆宾基帮助下紧急送到跑马地医院手术。

而在手术当天,端木蕻良才出现。

真是遇人不淑。

因手术失败,仅仅10天后萧红病死在香港,年仅31岁。

我们可以看到,萧红这一生不长,她的命运虽然受国家战乱的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

因为战乱期间,夫妻恩爱互相扶持的多如牛毛。

萧红之所以最终搞到这个下场,与她感情较为轻率和看人不准有巨大的关系。

可以确定的是萧红前后至少交往4个男人,还生过2个孩子,但这4个男人都不是可以依靠的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1个女人如果遇到1个不三不四的男人,可能是运气不好。但连续遇到4个,这是怎么回事?

而且,萧红的观念过于超前,在今天也是很夸张。

端木蕻良曾经是萧红和萧军的共同好友,三人经常一起聚会。

根据季红真撰写的《呼兰河的女儿:萧红全传》,1937年10月间,在武汉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1号,她、萧军、端木蕻良、蒋锡金几个年轻人同居两室,谈文学,谈理想,过着恣意的文艺生活。有那么几天,因为有朋友来,无法安置,他们甚至三人同床,端木在最里面,萧军中间,萧红最外边,当时他们就担心会有“闲话”传出。

最佳贡献者
2

萧红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位传奇女性,那时候学习鲁迅作品接触过萧红的名字。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学名张秀环,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等。1942年患肺结核及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萧红的一生短暂又不平凡,从19岁离家出走到逝世,中间只回过一次家。颠沛流离,为了命运奔波,两次婚姻,穷困。但是就是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在文学上却做出了不朽的成就。

1930年离家出走,1932年结识肖军。1933年以笔名悄吟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在鲁迅的支持下,1934年出版了「生死场」,肖军也出版了「八月的乡村」。鲁迅亲自作序。在鲁迅帮助下,他们成为了文学界的新星。

由于肖军个性粗暴,在两年里与三个女子关系到暧昧。萧红最终与肖军分手。1938年与端木蕻良结婚。

萧红的作品语言风格朴实,有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情感基调,语言刚柔并济和独特的写作视角,在文学上独树一帜。

她是典型的女文青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从离家出走到病逝,先后到过哈尔滨,青岛,上海,日本,武汉,山西,西安,重庆,香港等地,最好病逝于香港。她的一生都在飘零中度过。

3

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出生于1911年,1942年在香港离世,年仅31岁。在萧红短短的一生中,她为我们留下了《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萧红祖父张维祯

萧红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家境富裕,但她的一生却非常坎坷,曾多次嫁人,生过两个孩子也都不知所终,可谓是命运多舛。萧红与另一位知名作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同龄,家境也相差无几,最后萧红英年早逝,而杨绛却活到了100多岁。为什么两人的差别如此之大?才华横溢的萧红,为何一生飘零?我在许多文章中都谈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萧红太不安分,用今天的话说,萧红是个"作女"。

萧红的祖父叫张维祯(1849—1929),读过私塾,虽不善农商,却极为善良,祖父喜欢、疼爱萧红,萧红与爷爷感情也最深厚,萧红的任性、不安分,实事求是地说,是爷爷溺爱的结果。萧红父亲张廷举(1888—1959)是个兼容新旧的知识分子,曾担任过学校校长、教育局督学和省教育厅秘书,与张维祯相反,他对萧红要求极为严格。一个严厉的父亲遇到了一个叛逆的女儿,悲剧由此展开。

纵观萧红一生,“出走”是个关键词。

一、第一次出走

萧红成年后,张廷举为女儿做主定了一门亲事,男方叫汪恩甲,受过良好教育,是当地的体面人家。萧红不认可这门婚姻,于是和一个叫陆哲舜的表哥逃到北平,后来父亲中断生活费,萧红在北平衣食无着,被迫回家,被父亲关在乡下家里。这是萧红的第一次出走,以失败而告终。

二、第二次出走

萧红寻找机会从家里逃出,来到哈尔滨。萧红的举动非常奇怪,她找到并不喜欢的未婚夫汪恩甲,随之与其在旅馆同居。几个月后,萧红怀孕,汪恩甲不辞而别。

在文学史料和萧红传记作品中,汪恩甲是个吃喝嫖赌的花花公子,他离开萧红后也是不知所终成 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失踪者。其实并非如此,萧红研究者最近找到汪恩甲后人,据其后人说,离开萧红后,汪去法国留学,回国后没有出去做事,在家翻译些东西。抗战胜利后,汪恩甲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接收官员,中共接手哈尔滨后,汪恩甲被捕入狱,1950年前后死于狱中。

三、第三次出走

萧红在旅馆里走投无路,因拖欠住宿费而被老板严加看管。无奈之下,萧红投书当地媒体,正在这家报馆做事的萧军英雄救美,带着萧红逃离了旅馆。萧红带着汪恩甲的孩子与萧军结婚,孩子出生后送给了别人。

四、第四次出走

萧军萧红结婚后,离开哈尔滨,先后在青岛、上海写作、生活,共同创作了《跋涉》,并结识了鲁迅先生。到上海后,萧红天天到鲁迅家里去,引起了鲁迅夫人许广平反感,萧军对此也有所耳闻。两人因此失和,萧红东渡日本。

五、第五次出走

抗战爆发后,萧军、萧红夫妇和一些进步的文化界人士来到国民政府领导核心武汉,住在武汉陆前街小金龙巷21号。作家端木蕻良当时也和二萧同住,有时有朋友来,他们甚至三人同床,端木在最里面,萧军在中间,萧红在外边。

当时就有闲话传出,不久传言落实,二萧分手。此时萧红已经怀上了萧军的孩子,她带着身孕嫁给了端木蕻良,并从武汉去了陪都重庆,又从重庆去了香港,孩子出生后死亡,据说是被萧红溺死的。

六、最后的归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香港。萧红此时已经患病,住进了医院,而端木蕻良居然扔下萧红,独自离开,临走前将萧红托付给东北籍文学青年骆宾基,据说此间萧红与骆宾基又产生了一段感情。后来端木蕻良没有走成,重新回到萧红身边。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香港去世,境况凄凉,据《漂泊者萧红》一书记述:

骆宾基冲进医院,只见萧红仰脸躺着,脸色惨白,合着眼睛,头发散乱地披在枕后,但牙齿还有光泽,嘴唇还红;后来逐渐转黄,脸色逐渐灰暗,喉管开刀处有泡沫涌出……

这位有“文学洛神”之称的中国现代女作家留在了遥远的南国,再也没有回到美丽的故乡呼兰。

4

“我在想,我写的那些东西,以后还会不会有人看,但是我知道,我的绯闻,将永远流传。”

很多年后,在生命垂危之际,萧红静静躺在床上幽幽的对此时此刻,陪在她身边的,那个叫骆宾基的青年如是说。外面的世界,此时已是时局紧张,炮火随时会蔓延到她眼前,可她却难得的拥有了一生中最平静的时刻,在她的娓娓道来里,她一生的红尘往事凝成了传奇。

萧红

萧红一生情途多舛,她的感情史里绕不开三个男人——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

与汪恩甲的感情,一开始萧红是拒绝的,她不接受这个未婚夫,不愿成为一个家庭主妇,所以她逃到北平,奈何她一个女子,举目无亲不说,经济日益窘迫,而那时汪恩甲到来了,或许是出于感激,又或许是迫于无奈,她最终还是和汪恩甲在一起了,汪恩甲供她继续读书,直到他们钱财用光。回到家乡后,汪家人拒不接受萧红,他们赊账旅店住宿,大半年后,萧红怀孕了,而汪恩甲在之后一去不复返。

萧军和萧红

汪恩甲的离开给萧红带去了莫大的打击,她被旅店拘留,万般无奈下,她给报社写信求助,再然后,她遇到了命中注定的最刻骨铭心的爱人萧军。二萧的爱情真挚热烈,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们有情饮水饱,彼此扶持,彼此鼓励,可他们都是富有魅力的人,萧红的才华足以吸引世间无数男人,而萧军与生俱来的男子气概又总是能吸引到旧时代背景下,灵魂空虚的女人,他们分分合合,最终不得善终。

1938年,萧红,端木蕻良摄于西安

二萧分手之际,萧红已经怀了萧军的骨肉,可饶是如此,端木蕻良还是执意娶萧红,并给了她一个婚礼。

可这段婚姻里,端木始终不是一个在任何时候都有担当的男人,他能包容萧红的过去,却无法在紧要关头护她周全,他是锦衣玉食惯了的少爷,当风云变幻莫测之时,他选择的是自己独自前往重庆,而萧红,如果不是靠着每次困难之际有朋友相助,早就客死异乡。

三段情感纠葛,段段都是故事,萧红的这一生里,或许她自己都很难回答自己最爱谁,但,如果说谁最爱她,这个问题或许有答案,只是这个答案,既不是汪恩甲,也不是萧军,更不是端木蕻良,而是另外一个人。

晚年的骆宾基

在萧红人生的最后几年,身体犹为虚弱,而陪在她身边最多的是骆宾基,一个小了她整整六岁的男子,他懂她知她,面对萧红,他尊称其为“先生”,可朝夕相处里,对她却是情根深种,只是啊,情深缘浅,他的爱,没有来得及表达,就只能隐于岁月,止于唇舌。

《黄金时代》汤唯饰演的萧红

萧红遇到的男人,都认为自己懂她,可其实他们都不懂,唯有骆宾基,他其实都懂,所以他才会说,萧红不停地写作,寂寞和抚慰都来自写作。是的啊,萧红的一生,终究还是寂寞的,所以,她在文学上快意潇洒,却在感情里慌了手脚。世人记住了她的作品,更记住了她的绯闻,在所有逝去的时光里,她的笑与泪在光鲜里,多了一份刻骨,令人对她难以忘怀。

5

有句话叫“一步错,步步错”,萧红就是这样走路的。

萧红走错的第一步,看上去是个非常浪漫的词——“私奔”。现在,很多家长担心女儿进入青春期可能出事,不是没有道理,萧红便是在这个敏感的年龄阶段出了事——和表哥陆振舜私奔。陆振舜已经结婚,萧红也订了婚,两人还是出了五服的亲戚,但陆振舜喜欢萧红,利用她想去大城市北京上学的心理,诱惑她一起“北漂”。

在北京,萧红还认识了不少男同学,男女情窦初开,最终让萧红失去了第一次。是不是和表哥陆振舜?这个没有定论,但肯定的是她不再是处女。她与表哥私奔的事儿在家乡四处传扬,尽管未婚夫汪恩甲开始和她住一起(注意不再,似乎没有嫌弃她,但最后还是抛弃了她——在萧红怀孕的时候。汪恩甲玩失踪,并留下一堆欠债。

这个时候,萧军出现了,可他没有钱还旅馆老板。在一个大雨之日,他得到机会,把萧红偷偷接走。萧军卖文为生,也没几个钱,“两萧”在物质上很拮据。在萧军影响下,再加上为生活所迫,萧红也开始写作。萧红不写不要紧,一写把天才的一面“暴露”出来了,以至于后来得到鲁迅的欣赏和热捧。萧红作品的质量很高,可惜出产速度太慢,加上鲁迅死得早,所以萧红没有能够在经济上得到根本改善。

更糟糕的是,萧军怀疑萧红与鲁迅产生了精神上的暧昧,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两萧”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最终分手。后来,萧红还经历了端木蕻良和骆宾基两个男人,前者抛弃了她,后者在她死的时候守着她,没有离开,算是萧红最后的慰藉。

题目问:萧红才华横溢,为何一生飘零?其实她的经历最好的说明了一个道理——“才华不能当饭吃”,才华需要变现才能实现经济价值,才能使才华的主人得到经济自由,然后才有其他自由。萧红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才华变现,在物质和精神上不断依靠一个男人,所以颠沛流离,屡屡被抛弃。

6

谢谢邀请

提到萧红这个人,她是一位才女,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长得漂亮,心气也高。但是她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多舛。无疑是个悲剧,令人叹惋。

肖红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母亲早亡,她的童年快乐是外祖父给的。外祖父去世之后就没有了庇护,父亲想让她嫁人给他定了王恩甲。为了逃婚,她逃出冰冷的家,她那时是想去外边读书。投到李姓学生的住处。被花言巧语蒙骗。又跟表哥陆振舜在一起,当时之后又跟王恩甲在一起。接受他的资助,跟他同居。后来又抛弃了她,这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至。是遇人不淑,也暴露了肖红性格上的许多弱点,任性固执,又想依附男人,也证明男人是靠不住的。

怀了孕的萧红被王恩甲抛弃在旅店走投无路时遇到了萧军。萧军对她非常的好,两人互相勉励。也生活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时候展现出她惊人的写作天赋。她写了不少的诗歌。后来她又生了病。小军也没有多少钱,还要给她治病,他们性格上也有很多不合拍。那时候肖军可能有了新欢,所以矛盾渐渐拉大。“……我没有红唇了,穿着油污的衣裳……”这就是理想之于现实的残酷。他们经常吵架,还动手打过她。他也不是个对爱情专一的人。在这之后,萧军就抛弃了她,失踪了。多么的无助,唉

后来她又经历了一个或两个男人,都是惨淡收场。就病死了。一代才女就这样陨落了。

她的悲惨遭遇是当时社会相关,也是她个人的性格所致。在文学方面是有极高的天赋。但是她没有规划好自己的生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检点,性格太强,缺乏圆通。又老是依附男人。而且遇人不淑,几次被抛弃。还传其与鲁迅有暧昧关系,不知是真是假。



7

萧红才华横溢,是一个极聪慧的女子。

只是她的任性和不妥协于现实,还有自身对生活追求的不同,毁了她本来应该有的稳定幸福生活。

以至于多次婚姻失败,流离失所,倦鸟无家。

虽然她的美艳如昙花一现,三十多岁撒手人寰,但她确实是一个不幸的女子。

对于故去的人我不敢妄加评论,或许人各有命吧!

8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近现代女作家。萧红一生飘零,令人感慨。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用情不专,自作自受。二是正逢乱世,身不由己。

萧红23岁在哈尔滨

能称得上是萧红丈夫的人应该有两个,一个是同居5年多的萧军,一个正式结婚领证的端木蕻良。

令人乍舌的是:萧红跟萧军一起生活的时候,怀孕了,怀的是前任汪恩甲的孩子;萧红跟端木蕻良结婚时,也怀孕了,怀的是萧军的孩子。

一、萧红和汪恩甲:

1931年,萧红离家出走,和汪恩甲未婚同居在哈尔滨道外区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欠旅馆600大洋时,汪恩甲提出回家拿钱,从此一去不再复返。

已成为玛克威商厦一部分的东兴顺旅店

二、二萧在哈尔滨:

大腹便便、走投无路的萧红写信向《国际协报》写信求助。青年编辑萧军前来看望,一见钟情,就此确定恋爱关系。

1932年11月,萧红生下汪恩甲的孩子,送给了医院看门人后,与萧军共同生活在道里商市街25号(现道里区红霞街25号)。

年起时的萧军

1933年,二萧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但是,因为内容涉嫌影射了日伪黑暗统治。合集刚刚印了1000册,就遭到伪满洲国和日本特务当局的查封。1934年6月,二萧避开警察和特务的监视,离开了风声日紧的哈尔滨,前往青岛。

三、二萧在上海:

1934年11月底,二萧来到上海,结识鲁迅。鲁迅帮助二萧融入上海文学界,二萧与茅盾、胡风等成为中国左翼作家的主力。

1935年12月,萧红的《生死场》在上海发表。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之作后序。使萧红一炮而红。

四、二萧在武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9月,萧红、萧军撤往武汉,住在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5号的寓所。1938年,东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也搬来与他们同住。他们积极投身于抗战文艺活动,在武汉形成一个很有影响的东北作家群。

萧红和萧军的合照

五、二萧在山西临汾:

萧红的写作事业蒸蒸日上,但与萧军的感情出现裂痕,二人天天争吵不断。1938年1月,应民族大学副校长李公仆的邀请,萧红、萧军和端木蕻良、聂绀弩、艾青、等人离开武汉到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担任文艺指导员。

但是在临汾只待了20多天,战事又起。

1938年2月,日军攻陷太原,临汾告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决定让作家们撤退到西安。在去和留的问题上,二萧发生了巨大的分歧:萧军想投笔从戎,留下来参加当地游击队。萧红想有个安稳的生活,决定去西安。二人争吵激烈,但谁也没有为对方妥协。

3月,二萧各奔东西。萧军留下,萧红随端木蕻良等几位作家撤退到西安。

六、萧红和端木蕻良:

在西安,萧红和端木蕻良越走越近,终于越过了朋友界限。本来萧红可以重新开始新的感情,却发现怀了萧军的孩子。

端木蕻良

4月初,萧军也来到西安。萧军是来追随萧红共同生活的。但是,萧红却选择了端木蕻良。1938年4月,萧红随端木返回武汉。1938年5月,在汉口大同酒家,萧红和端木举行了婚礼。这是萧红此生唯一一次婚礼。

七、身怀六甲,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萧红:

1938年6、7月间,日军攻陷武汉。人们纷纷去重庆避难。8月,端木蕻良先行坐船离开,将身怀六甲的萧红独自一人留在战火纷飞的武汉。

9月,萧红终于买到船票,独自一人颠簸了十多天才到重庆。萧红到重庆后,没有依靠端木蕻良,而是独自一人,投奔江津的朋友白朗夫妇。

11月,萧红产下一名健康男婴,四天后,就莫名死去。

八、可怜的结局:

1939年夏,萧红返回重庆和端木生活在一起。

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

萧红和端木蕻良合照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九龙陷于炮火,次日,端木蕻良请求青年作家骆宾基帮助护送萧红从九龙转移到香港,住进思豪酒店。骆宾基到达后第二天,端木蕻良不知去了哪里。就这样,在战火纷飞的香港,端木再一次弃萧红而不顾。

1942年1月12日,香港战局平稳,端木蕻良又回到了萧红的身边。萧红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因庸医误诊为喉瘤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

骆宾基

1月18日,端木蕻良和骆宾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

1月21日,玛丽医院由日军接管,萧红被送进红十字会在圣提士反女校设立的临时医院。

1月22日上午10点,萧红病逝,享年31岁。

九、感慨万千:

综上所述,萧红一生颠沛流离,主要是因为生逢乱世,日寇入侵,使萧红被迫背井离乡,居无定所。另一方面是因为,萧红在感情生活方面处理的很不妥当。尤其是两次怀着前任的孩子嫁人,给萧红的生活埋下了悲剧隐患。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想了解更多麻辣历史,请点击关注。

9

萧红,东北流亡作家群里的"木兰花"与"浮萍草"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么凄凉的夜。"——《呼兰河传》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1942年1月22日中午11时,病逝于香港红十字会设于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医院。时年31岁。

幼年的二重世界

"长大是长大了,而没有好。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

萧红的生父,张廷举(1888—1959),字选三,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获奖励师范科举人,中书科中书衔,先后在汤原、呼兰等地任教并担任地方教育官员。

可父亲所获得的的良好教育,并没有让他对自己的女儿表露出温情的一面。据萧红自己的回忆:"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九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更变了样,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

母亲过早的缺席,父亲的冰冷与吝啬,让幼年的萧红从两位至亲身上获取的关爱实在有限,在这一方面,她是孤寂的。

但所幸,她还有位慈爱的祖父。自三岁起,她便与祖父进入后花园玩耍,其中所有的愉悦,不仅仅修饰了她暗淡的青春岁月,更是让离家后的萧红仍旧报以深深怀念,给予她创作的力量。幼时祖父与后花园的形象不时出现在她的作品中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我家满院子是蒿草,蒿草上飞着许多蜻蜒,那蜻蜒是为着红蓼花而来的。可是我偏偏喜欢捉它,捉累了就躺在蒿草里边睡着了。"《呼兰河传》

对她而言,祖父和后花园大约像是爱丽丝遇见的兔子先生和树洞那边的世界,让她短暂的避开了现实世界的残酷。

可时间永远跑在人"长大以前",19岁,给她人生最多温暖和爱的祖父病故了。隔年,因为求学与反抗包办婚姻,她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

再后面的11年,便一直是过着"流浪"的生活。

她有过家,有过丈夫,创作过名噪一时的文坛盛景,但她始终都在"流浪"。

文字场上的木兰花

有人称萧红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的确如此。

她在现代文学史上展露过的惊艳色彩,直到今天都没有淡褪。

她的正式创作,自1933年参加《国际协报》征文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

1933年4月18日,完成长篇纪实散文《弃儿》。此后,陆续创作了小说《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看风筝》等。同年10月3日,与萧军的小说、诗歌、散文合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五日画报》印刷社出版,引起满洲文坛注意,二人被誉为黑暗现实中两颗闪闪发亮的明星。

1934年9月,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完稿。经由鲁迅先生介绍、奔走、亲自作序,1935年8月,《八月的乡村》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1935年12月,《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两本书均在文坛上引起巨大轰动和强烈反响。

萧红、萧军,亦即"小小红军"的创作,迅速占据并扛起了当时文坛的东北旗帜,成为东北流亡作家群最为炫目的两张名片。

鲁迅先生在《生死场》的序里这样评价萧红的文字:"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东北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

是的,萧红是文字场上的女将军,是花木兰。

从《生死场》开始,萧红找到并确立了自己的独特视角--从女性生命价值本体来表现女性命运,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揭示触目惊心的严酷现实。更重要的是,《生死场》表现了东北人民奋起抗日的英勇行为,发出了建立抗日救亡文学的先声,萧红也因此赢得了"反帝爱国的女作家"称号。

但《生死场》带来的荣誉并没有冲昏萧红的头脑,她继续日复一日的在文学田地上耕耘着。

无论散文、诗歌、小说,她都有所建树。1938年参与创作的三幕话剧剧本《突击》公演后,萧红与其他主创人员还受到了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接见。

而萧红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呼兰河传》,茅盾先生在为其作序时,除去表达对伊人早逝的惋惜,对其作品成就也是评价甚高: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直到今天,《呼兰河传》的某些篇目也不时出现在语文教材当中,可见其魅力深远。

情感世界里的浮萍草

古人认为,浮萍是杨花落水以后变的。

正如在枝头为杨花时被风掌控,落下后随水逐波。

无论在张家时,还是逃离以后,萧红一生的恋情从未完全由自己主宰过。

在小宋佳主演的传记电影《萧红》里,对于萧红的情感经历,有这样的描述:"所有走进她的男人都会爱上她,哪怕她贫病交加、身怀六甲、生命垂危,因为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魂。"

就某部分而言,是确有其事的,萧军、端木蕻(音同洪)良都是在她怀孕时爱上了她,骆宾基在她生命垂危时陪伴她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但就所有的交往而言,这样的描述夸大了她的魅力,毕竟,客观来看,萧红一生中的数次恋情都以惨淡收场。

20岁从张家逃走,是为了反抗包办婚姻,投向意中人陆哲舜的怀抱,但陆哲舜最后向家庭妥协,抛下她一走了之。

几番波折,受困于生活,她不得不再次与包办对象汪恩甲交往。可汪恩甲也抛弃了她,在她怀孕的时候,并遗留下旅馆600元的债务,陷她于被卖到低等妓院的困境。

而后萧军的到访照亮了彼时黑暗的处境,二人迅速陷入热恋。萧红以为她遇上了可以托付一生的人,因为萧军不仅于情感上给她温暖,在创作上也予她以启迪。萧红的重要作品《生死场》便是二人在青岛度过的快乐时光里写就的,而萧红最后在遗嘱里也将《生死场》的版权托付给了萧军以示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但萧军最终也离开了她,因为忍受不了萧军的背叛,是她正式提出的分手。

1932年7月至1938年4月,不过6年。

这对萧红是个巨大的打击,她在诗歌《苦杯》中这样写道:

"往日的爱人,

为我遮避暴风雨,

而今他变成暴风雨了!

让我怎样来抵抗?"

或许是急于摆脱与萧军分手带来的伤痛,1938年5月,她与端木蕻良举行婚礼。但其后在武汉沦陷时的表现让她心寒,而居留香港时,当看到弥留之际身边仅有骆宾基一人时,满心凄凉的她终于悲愤的写道: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你看,她每段新恋情的开始总在绝对被动的情况下出现,如此的仓皇狼狈,

以致于在萧红的又一部传记电影《黄金时代》里,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广平先生对她作出了这样一个评价:

"萧红先生,文章上相当英武,但在处理问题时,感情胜于理智。"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为什么落了个一世漂泊?

萧红曾试图挖掘、寻找出导致自己一生不幸的源泉,最后将一切厄运的出现都归结为她生而为女人:

"这个社会,萧军、端木、还有日本人的飞机炸弹,不管是谁……都是我的命运不好。我为什么生下来就是一个女人呢……"

虽然结论的正误有待商榷,但当时女性地位的有待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而对女性意识的探讨也使得她另一个允当的见解值得借鉴: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

这类见解在萧红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身上也多有体现,但限于笔墨,不再赘述。

萧红的后事由端木蕻良处理,限于当时条件,一半的骨灰埋于香港浅水湾,另一半秘密地埋葬在圣士提反女校土崖的一棵树下。1957年8月,萧红在香港浅水湾的骨灰被迁回广州银河革命公墓安葬;后者则由于时间太久,地貌变化太大,无从辨认,下落不明。

文章最后,借用1944年诗人戴望舒的《萧红墓前口占》,以示对萧红先生的敬仰: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0

身似飞絮风飘絮,心如浮萍雨打萍。才华横溢的萧红,为何一生飘零?


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比起她的作品,后人更津津乐道于她的情史,正如其在香港城陷,人之将死时的自我评价,一语成谶。

关注萧红多年了,这个问题也收藏了年余,但是元元仍然觉得不能完全理解,一个民国时期的时期的才女,为什么不像张爱玲一样自食其力,几为人妇甚至两次弃子,难道她就个生活的弱者,或某些人口中的渣女,除了笔尖的才气,一无是处了吗?

以现在人眼光来看,一个上海女工都能养家糊口,即便是单身母亲虽然艰难,活下去也没问题吧!为什么她就没有母性呢?

细细想来在泥泞的乱世,在功成名就之前,才华的翅膀,无力带着萧红脱离颠沛流离的生活。

正因她的心智上某些不成熟,才在文学上有着罕有的天真和烂漫。

但年少轻狂缺乏完整的家庭教养,使得萧红缺乏独立的精神,她像一株柔弱的菟丝花,注定要依附于别人才能活下去,无论精神还是物质。

从心理年龄来说,萧红更是缺乏安全感的少女,完全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准备。正如自然界初次产崽的雌性,惊慌失措中咬伤或压死了孩子。她也许都没学会好照顾自己。

对于现实的生存问题,她是惊恐无力的,在关于和萧军一起的文字中,我们很难看到爱情的心动,有的是饥饿的记忆。

她也没有张爱玲,看穿世故人情的冷静。但遇人不淑,张爱玲华丽转身离去,从此古井无波,萧红也是。可她身无谋生之长技,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之间辗转流浪,更多的是无奈。

只是她并不是乞求他们收留,反而是萧军,端木蕼良,骆宾基都为之倾心。

一个穷途末路,甚至怀有身孕的女子,究竟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呢?和萧军分手不去陕北,因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不是随波逐流听天由命的软弱。也许生逢乱世,一生颠沛流离本不是她的错。

倘若今天,一个女人以文为生,假始她只写些清新的文字,不肯媚俗,而不以身体绯闻打底,又无伯乐举荐,想来也绝非易事。近百万字的作品,不到十年写作,唯叹时不利兮奈若何?

回过头来,也许真的天才都是有缺陷的,假如她安于天命,去当洗衣工保姆,以劳力维生,我们还能读到《呼兰河传》这样天才的文字吗?

一个人的出身,注定她不能低到尘埃里去了。猫吃鱼,老虎吃肉,你不能说好残忍,为什么不能和牛羊一样吃草呢?

一??一世界,金沙江的小咸??元元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