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科研人员是不是经常喝酒?

科研人员是不是经常喝酒?

2020-09-09 15:01阅读(74)

科研人员是不是经常喝酒?科研人员是不是经常喝酒,特别是单身的,是颓废、寂寞、压力大还是其它原因呢?:为什么,喝酒为了做实验吗?:-科研,颓废,喝酒,单身

1

为什么,喝酒为了做实验吗?

2

谢谢邀请。我所看到的是:科研人员一般都不大喝酒,偶尔也会喝。

我在西安交大、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上海财大的科研人员都近距离接触过,曾经与他们在一起喝过酒。我也在科研单位当过科研人员,也曾在普通大专院校当过校长。对他们太熟悉了。

说他们一般都不大肯喝酒,主要是他们文人气都十足,接触面也不广,业余时间也不多,对喝酒态度和看法也不同。

说他们也喝酒,主要在以下几个场合会喝,有时喝的还不少。

1,遇到过去处的好的老同学;

2,遇到志同道合的知己者,这里不是异性知己,是他认为值得与之相交的人;

3,科研项目取得突破,项目同事聚会庆贺;

4,自己来了能喝酒的父母或走得近,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亲戚或老师。

总之,喝不喝酒,还是看各人的性格、身体状况和环境、对象。

3

科研人员不大常喝酒。我几位老师是科研人员,和他们一同去外地参加会议或者出差,吃饭时出现喝酒的情况很少。除非有时东道主热情,推辞不掉,这种情况下会喝点。喝点也是比较容易醉。这样东道主也理解,不过多劝酒。

科研人员虽然不怎么喝酒,但挺喜爱打扑克的,尤其打双升是高手。有一次去外地参加会议,晚上没事,相约一起打个双升。我和一位女老师是一伙,另外一位男和他的博士生学生是一伙。打了两晚上,我们没有赢过一局。

这位老师做科研很厉害,双升也这么厉害,应该是读书时双升水平已经很厉害了。

4

不会的,喝酒只是个人喜欢,做科研的人一般来讲是没有时间经常喝酒的,只有在科研课题有了一定突破的时候高兴庆祝一下,也不会喝太多,因为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才是科研人员注重的。

5

应该是最少机会喝酒的一群,因为他们是大脑发达的群体,对喝酒没有必然性的需要。也基本上没有应酬的需要。

6

不一定,因人而异。我也有朋友搞科研,滴酒不沾。

7

这个事估计不好说,每一个个体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喝酒,有的人不喜欢喝酒,只要不耽误事就行。

8

说明他能的生活很枯燥,这是他们选择安逸的代价,入行前充满期待,入行后充满死气,我认识的科研人员都喜欢这样,可能是平时生活太无聊吧!

9

人都有七情六欲,而民又以食为天,吃喝是人生来俱有的本能。而科学家何不如此呢。但是沒有给予他们这种吃喝机会,他们终日忙于科硏。只能在实验室,图书室,才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就是回到家满脑孑都是他没做完的课题。还记得六十年代的陈景润吧?为了完成哥德巴赫猜想,揣着两个馒头成天泡在图书馆,饿了就啃吃凉馒头。终于在1966年发表了《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十2》,成为哥德巴赫硏究的里程碑。国际上把他硏究的成果定为陈氏定理。当然像他这样的人决没有饮酒的口福了。70年代社会上曾流传着这么个故事,一对恋人回岳父母家时,岳父岳母都是大学教授,吃饭时就在冰箱里取出,两合罐头,一人一小碗大米饭就算是一顿招侍饭了。而回到公婆家,公婆都是工人,吃饭时大罢宴席,又吃又喝好不热闹。这就是科学技术人员家庭与一般工农家庭的差別。但是这也不能排出科硏人员一点酒不喝,我想过年过节,朋友聚会,不排除会乗兴喝些酒。还是那句话人以食为天。

10

肯定有多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