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国藩是清史研究领域里备受一些学者和教授高度赞颂的人物。李治亭教授说他是有清一朝,所有汉臣里在人生巅峰时刻唯一能做到忠贞不二的贤臣;隋丽娟教授更是把他跟孔子并提,称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要说,曾国藩造反,自立为帝,简直就是对孔圣人的侮辱。因为他从入仕的那一刻起,无不按照当时的儒家思想做人做官。死后,清庭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文正”,配享太庙。

第一次鸭片战争后,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其势锐不可当,从而成为满清的心腹大患,曾国藩就是因为镇压丶剿灭太平军而成就功业。

为了彻底肃清‘’叛乱‘’,每次得胜,湘军都会用最残酷的手段来报复太平军,震慑那些依然在顽强抵抗的太平军将士。

在攻陷安徽庐江、占领江西奉新后,湘军把400多名太平军俘虏剥光衣服、绑到树上,用刀破开胸膛、挖出心和肝,并拉出肠和肺,以此祭奠湘军死亡将士。并且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残忍的湘军将士,竞然把刚挖出来的人心、人肝,炒熟下酒。

湘军在其弟曾国荃指挥下,常将被俘虏的太平军士兵集体开膛破肚,激励湘军斗志。

后期,随着战果的扩大,抓到的战俘越来越多,有点身份的单个剐,小头目集体砍,湘军的将领,个顶个的快刀手。

至于太平天国的那些个王们,大都千刀万剐,一刀挨着一刀地活活片死。因此,在忠臣之外,曾国藩又多了一个曾屠夫的绰号。

你说这样的人反清,自立为帝,谁信?积二十年之功,剿灭太平军,就是为了保大清江山。

但就当时湘军鼎盛时期所具有的实力和他手中节制江南八省的大权来看,完全可以去推翻满清的统治。至于能否成功,那是后话,姑且不谈。人与人是有差别的,如果换上朱元璋这种类型的人,恐怕早就反了,因为他们脑子里没有框框,而曾国藩完全是在满清利用儒家思想奴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封建士子,他想的是如何做一个称职的臣子。

因此,当曾国藩得知其弟曾国荃邀功,被慈禧训斥后,吓得三天茶不饮饭不思。曾国荃跟他做事风格完全不同,南京尚未全部拿下,德意忘形的曾国荃上奏折给慈禧太后,本想着怎么的也得赏个黄马褂什么的,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两记闷棍,把曾国荃打懵了。

原来曾国荃在奏折中说大军刚破外城,自己便回到营中写奏折报喜。慈禧抓住这一点说曾国荃玩忽职守,不监督大军入城,斩草除根,却跑回来上折邀功,是何居心?

其实,曾国荃私敛战争财,慈禧早己心知肚明,只不过借此敲打曾国荃,让他好自为之。

第二记闷棍则是追问曾国荃南京城内所获财宝的去向。

曾国荃带兵,每攻下一城便纵容部下烧杀抢掠,所得财富,难以计数,极少上交过。

因为此前大敌当前,还得用他,所以清廷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现在不行了,太平军已坐作气侯,一旦有变,危及政权,所以每当听到湘军壮大的消息,慈禧太后就成宿的睡不着觉。

这边的曾国藩也是成宿的睡不着觉,他知道自己现在己是太后的一块心病。之后,他让曾国荃上奏折请罪,希望朝庭恩准,告老回家。与其说是曾国荃向朝庭承担责任,不如说是曾国藩向慈禧表忠心的开始。

曾国藩熟读经史,知道官做到他这个位置,如果不急流勇退,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当他把裁撤湘军一事告诉大伙时,很多人感到吃惊,以为大帅在说笑话。毕竟鞍前马后追随他这么多年,谁也不希望会是这样的结局?

有些心腹劝他自立为帝,北上推翻鞑虏。曾国藩兵力巅峰时,人数达到20多万,曾国藩如果想当皇帝也未尝不可,但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曾国藩把名声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这样一个执着于要做忠臣的人,是没有任何人丶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他的立场。说做就做,上奏折自剪羽翼。

湘军被大体遣散后,慈禧的心病不治而愈,而曾国藩又重新得到了朝廷的重用,继续当他的两江总督,从此,清庭更加格外赏识和依重他。

有人说,曾国藩有称帝之心,就是因为满清政府己对湘军布局,提拔左宗棠,扶植李鸿章,曾国藩即便再笨,也能悟出三分理儿,这是在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分而治之。所以未敢暴露。

其实,这种推理不攻自破,再来看看曾国藩在剿灭天平天国政权的战斗中所造的孽就足以证明,他是满清政权培养出来的忠实捍卫者。

目前可考证的资料显示,湘军至少有二次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行动,分别是:第一次、咸丰八年,湘军攻破九江,将城内军民屠杀殆尽;第二次、咸丰十一年,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重镇,数万安庆城内军民被屠杀殆尽,杀贼凡一万余人,男子髻龀以上皆死……妇女万余俱为掠出。”

这样的人,退一万步说,他有反心,除非他把屠杀太平军的历史忘得一干二净,他不可能忘,并会为此纠结终生,因为他是孔孟之道影响极深的人。可以这样说,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决定了他没有退路,只能不折不扣地去作满清的忠臣,来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最佳贡献者
2

曾国藩之所以没有自立为王当皇帝,原因可能有二。

第一,或许曾国藩本人没有自立为王当皇帝的意愿,即使有过这样的想法,也很快被自己给打消掉了。曾国藩通过科举取士进入仕途,不说顺风顺水,也算一路稳扎稳打。经过多年在满清官场的摸滚打爬,混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其后,借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机会,回到家乡组建了湘军。同时,由于天平天国内部的分裂、领导者的无能,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很快就镇压了天平天国运动,树立了自己忠君为国的形象。

这时,曾国藩本人可以说是名利双收,实现了“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儒家政治理想。此时此刻,曾国藩拥兵自重,一跃成为了满清朝廷的实权人物,权势滔天都不足以形容曾国藩携大胜所积赞的威望。加之,满清朝廷内外交困,天平天国运动对满清王朝的打击还历历在目,人心也不在一味向着满清。面对这种局面,曾国藩居然无动于衷。或许,他产生了推翻腐朽满清的想法,但由于各种原因放弃了这种意愿,回归到了“忠君”报效满清的路子上。于是,解甲归田去写他的“家书”去了吧,教导后辈子孙好好珍惜他取来的成果吧!

第二,也有可能认为“天命不在曾国藩”吧!继续“忠君爱国”才是正道。受儒家传统“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即使面对满清内忧外患、官员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如火如荼,等等不利的局面,依然抱着“匡扶满请”的心态。加上满清内部其他势力的崛起,诸如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的淮军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住了曾国藩,让他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在自己上位有极大风险、且有可能失败了就会背负千古骂名的情形下,选择了与满清同流合污的道路,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既保住了自己的利益,又获得了所谓“忠君”的好名声。

总之,曾国藩是一个受传统儒家思想教育的文官,也是一个封建社会“忠君爱国”的典型代表,更是一位不敢冒风险的既得利益者。

3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发现曾经倚仗的八旗和绿营兵早已难堪大用,不得已重用汉族官僚阶层,让其编练地方武装协助镇压起义。曾国藩的湘军因此应运而生,并迅逐渐成为作战主力,在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后,曾国藩更是升任两江总督,节制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四省军政大权,一时风头无俩。

眼见曾国藩位高权重,手握重兵,在汉族官员中又有很强的号召力。包括胡林翼、曾国荃、左宗棠等很多地方大员都力主曾国藩自立为王,驱除鞑虏,兴复汉家天下,但曾国藩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曾国藩有什么顾虑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分析。

一、清廷对曾国藩湘军早有防备

清朝自开国以来对汉族官员就很警惕,即便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对曾国藩的戒备也从来没有停止。一是管控湘军经费开支。早在曾国藩募集乡勇时,清庭就明确让汉族官员自谋军费,国家财政不予拨款,一旦和地方关系搞不好,粮草将随时后继无缘,偌大的湘军很可能军事哗变。二是加紧重建由满人统领的江南、江北大营。在对太平天国保持高压打击的同时,暗中限制湘军势力向长江以北发展。三是调僧格林沁的骑兵驻守北京。僧格林沁统领的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组成的骑兵,可以说是清政府最后一支王牌军,在北方平原上作战,对湘军具有绝对优势,防止曾国藩有朝一日挥师北上。

二、汉族高官内部离心离德

除了曾国藩的湘军,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还有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势力同样不可小觑。他们一个是曾国藩的密友,一个是一手提拔的学生,但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产生了利益分配矛盾。

为了防止湘军一家独大,清政府借机支持楚军和淮军发展,对李鸿章、左宗棠委以高官与曾国藩同起同坐。通过分化瓦解来平衡汉族高官之间的力量,达到“以汉制汉”的目的。曾国藩一旦选择自立为王,左宗棠和李鸿章很可能占到清廷一边,成为插在背后的两把尖刀。

三、湘军攻下南京后实力外强中干

参加湘军的大部分是湖南当地农民,参军的目的起初单纯是为了保卫家园,但在长期作战中逐渐养成烧杀抢掠的土匪恶习,进城就是为了“抢钱、抢娘们”,后期军纪已经和清朝的八旗、绿营兵相差无几。

攻破天京后,湘军更是迅速腐化堕落,太平天国多年的财富积累被湘军哄抢一光,城内无辜百姓血流成河,残暴程度令人发指,指望这样的队伍去造反如何会成功。

四、儒家思想对曾国藩的影响

曾国藩出生在书香世家,自幼熟读四书五经,27岁看中进士,一生奉行“程朱理学”,注重修身律己,儒家忠君报国思想根深蒂固。

天京城破后,面对巨大的成就,曾国藩曾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诗句,从侧面也反应他内心追求淡泊、平静的真实写照。他的平和、坚忍性格,客观上对其造反也造成了一定思想束缚。

结语

曾国藩没有选择自立为王,既是儒家思想的束缚,更是实力上的不允许。看似强大的湘军造反只会是死路一条。因此,曾国藩只能选择自削军权,去除羽翼,甘心做清朝的一名忠臣!

4

曾国藩率领湘军剿灭太平天国,为大清立下万世功勋。湘军很多人想给曾国藩披上黄袍,做一把“开国之臣”的瘾,但被曾国藩拒绝了。原因有三:他的政治意愿不允许、自身军事实力不允许、外部政治局势不允许。

他的政治意愿不允许——曾国藩忠君思想根深蒂固

曾国藩(1811~1872年),号涤生,湖南湘乡县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组建湘军,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清王朝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死后谥“文正”,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极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 曾国藩是传统的封建士大夫,自幼习孔孟之道,熟读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忠实信徒,笃信修、齐、治、平的儒家准则,奉行"温良恭俭让,礼义仁智信"那一套。

  • 曾国藩走的是正规的科举考试当官渠道,是“天子门生”,其满脑子都是忠君报国思想,致力要为清廷干一番事业,回报皇帝赏识之恩,成为忠实维护封建秩序的一代圣贤,对清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打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的旗帜(天平天国信奉基督教),以保卫儒教和忠君爱国相号召,取得了士人阶层和部分民众的支持。清代中后期,清朝的正统地位已经取得了广泛共识,汉族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已产生根本性变化,逐渐将自身利益与清廷连为一体。

曾国藩如果反清自立,首先在道德上就处于劣势,要他起兵反清,无异于反自己,跟汉族士人阶层作对。

自身事实力不允许——湘军日益腐败堕落,再难一战

湘军在进军南京,剿灭太平天国的进程中,一方面步步占据地盘,一方面也紧紧塞满腰包。

曾国藩本人治军非常廉洁,但是湘军的二号人物、其弟曾国荃却实不堪一“廉”字。曾国藩之女曾纪芬说曾国荃“每克一名城、奏一凯战,必请假回家一次,颇以求田问舍自晦” 。

湘军将领乃至普通士兵,也见利眼红,所过之处片甲不留。攻陷天京后,由于仰慕“小天堂”的繁华富庶,对天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天京浩劫,长江上都是装满了湘军官兵抢来的、运往家乡的财货船,湘军人士一副暴发户派头。

此时,湘军已经从一支骁勇善战的劲旅蜕化称被“糖衣炮弹”大败的腐朽军队,用曾国藩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湘军“暮气已深”。而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没有尚受到这种大面积的腐化,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骑兵也虎视眈眈。

湘军如果北上反清,淮军、楚军是敌是友尚且难料,且与蒙古骑兵交战,湘军也不一定能占据上风,因此胜负难料,曾国藩不敢轻易起兵。

外部政治局势不允许——清廷“以汉之汉”,包夹合围

朝廷对曾国藩一向是既用之、亦防之,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

  • 湘军内部早已分化。天京陷落前,湘军集团多名重要将领已位至督抚,被高官厚禄拉拢了过去。原来隶属于曾国藩麾下的沈葆桢、左宗棠、李鸿章,相继被清廷任命为江西巡抚、浙江巡抚、江苏巡抚,刘蓉、刘坤一、杨岳斌也相继出任一省大员,从曾国藩的手下变成与曾国藩平起平坐的封疆大吏,曾国藩的势力被大大削弱了。

除了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彭玉麟算是死党外,沈葆桢、左宗棠都与曾国藩有或多 或少的矛盾,在反清这样的事上很难取得他们的支持。

清政府的心思,绝对逃不过曾国藩的法眼,知道这是清廷的“以汉之汉”的计谋,根本不会落入圈套。

  • 清廷对曾国藩又拉又防。剿灭天平天国后,清廷矢口不提“先入天京者为王”的承诺,封曾国藩为侯爵,攻入天京的曾国荃与仅在侧翼作战的李鸿章、左宗棠一起被封为伯爵,朝廷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拉拢李、左二人及其身边的一干人,打压曾氏兄弟和湘军集团。李、左等人都已经取得了好前程,要这些督抚们冒生命危险去跟着曾国藩造反,可能性不大。

此时的清朝中枢,慈禧击败了咸丰帝身后的八位辅政大臣,后续又把恭亲王赶下了台,全权掌控了清廷大权,清廷已经恢复了元气。做过十多年京官的曾国藩,全然知道大清的底牌和实力,他并没有十足的胜算。

所以,曾国藩非但没有当皇帝的想法,反而担心功高震主,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毅然裁军,自动削兵,去兵权,只要了个赋闲的官位。

曾国藩没有起兵,是明智的选择,避免了中国再次陷入战乱,为近代化争取了宝贵时间,从这点来讲,曾国藩是个格局很高的人,在历史上做出了自己的功绩。

5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并且排在首位,他成功的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使大清朝又苟延残喘了60年。

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此时,大清的半壁江山就掌握在曾国藩手中,关键还有彭雪麟的水师和曾国荃的陆军,湘军就是“曾家军”,将在外,命有所不受,再加上以他的幕僚王闿运为首的“劝进派”大力支持他自立为帝,按说是天时地地利人和,称帝还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但曾国藩却没有自立为王称帝,我把原因归纳为两点,一是曾国藩本身不想反二曾国藩不能反。

一、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出身寒门,受儒家思想影响,忠君报效朝庭是终身的追求,他28岁中进士,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并且在他的恩师穆彰阿的大力举荐下,一路高升,十年七迁,连跳十级,从翰林院检讨从七品的小官升到兵部右侍郎的二品大员,着实感受到了皇恩浩荡。

劝进派曾在湘军收复武汉时,就获知朝庭中就有人向咸丰帝进言,走了一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道出了朝庭不信任他的现实,本来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任命没下来就换人了,湘军将军无不愤概,劝他造反。

但曾国藩为官是德为先,注重个人的修行,他深信,命是不能换的,道是不能塞的,只要得了道,什么都行,如果失掉了,那就什么都不行。所以,在湘军攻克天京后,咸丰帝当时承诺的“克金陵者为王”到慈禧这也变成了一等侯,再加上朝庭一再催促湘军报销军费,彻底惹怒了湘军将领,于是,又一次集体上演了劝曾国藩自立为帝的闹剧,这可是掉脑袋诛九族的滔天大罪,曾国藩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写下了,“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就转身离去。

二、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曾国藩平息了太平天国运动,功高震主,他也逃脱不了历朝历代功臣的宿命,而且他面对的是慈禧,一位诡计多端手腕狠毒的女人,他根本不能反,反也未必能成。

且看,湘军快要彻底胜利时,慈禧就利用左宗棠和曾国藩的矛盾,分化湘军,利用沈保祯为难曾国藩。政治上,编修蔡寿祺奏劾曾国藩,曾国荃破坏纪纲,监察御史朱镇奏劾湘军纪律废驰,并列举湘军将领罪状。军事上,慈禧派钦差大臣官文率领20万大军驻扎武昌,让福明阿镇守镇江和扬州,让蒙王僧格林沁在安徽一带重兵布防,虽然曾国藩手握身经百战的强师,但已陷入慈禧的包围圈中,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会被围剿。况且,湘军将士随他征战多年,终于战事结束了,不愿再战,厌战情绪盛行。




6

中国向来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大家可以替曾国藩想想他可以打个什么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朱元璋讨伐元朝的檄文就曾用过这个口号,问题是人家老朱没在元朝政府当过官。当然,曾国藩也可以模仿赵匡胤,来一个黄袍加身,可自己两个儿子孱弱,自己百年之后,曾国荃能忠心拥护自己的儿子吗?烛影斧声会不会再次上演?假设曾国荃真心拥护大哥曾国藩。曾国藩有推翻满清的能力,却没有建立一个王朝的权威。湘军另外两大重量级人物李鸿章、左宗棠能服曾国藩吗?到时候等待中国的只能是军阀混战。袁世凯自立为皇帝之后,所发生便是最好的铁证。

其实,从天平天国灭亡那天起,清廷的中央权力就已经被地方督抚不断的瓜分,尤其是南方各省,中央的政令已经不怎么执行了,每个督抚大员都有自己的军队,中央也管不了了。这也是后来中国陷入军阀内战的一个历史开端。

嫡系湘军战斗力严重下降

人活着无非就是光宗耀祖、当官发财。湘军攻破南京之后,把太平天国多年积累的财富哄抢一空,为了消灭证据,便纵火消灭证据。湘军在烧杀抢掠的同时,还肆意奸淫妇女,甚至凡40岁以下的妇女,几乎全被他们奸淫或掳掠回湖南贩卖。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记载:整个南京连一棵完整的树都找不到。湘军人人都成了地主,还会有人卖命打仗吗?

慈禧曾国藩达成政治契约

满清祖训里便有一条是“满汉相防”,这也是咸丰在局势十分糜烂,仍不敢授予曾国藩实权的原因。后来,朝廷在南方势力基本全部被太平军消灭,无可奈何之下,咸丰才授予曾国藩两江总督。太平天国被平定之后,慈禧便派马新贻出任两江总督,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马新贻是慈禧派来监视湘军的,甚至马新贻还有慈禧密旨便是调查太平天国财物去向。马新贻调任两江总督不久便遇刺,这就是清末四大奇案的“刺马案”。“刺马案”的最大的受益人便是湘系。“刺马案”发生之后朝廷只能草草收场。自此,两江总督的位子牢牢抓在湘系官僚中。这更像慈禧曾国藩背地里达成协议,“以前的事咱不说了,这样的错我也不会犯。但是您别追究我责任,我还是尊您为大哥”。

7

曾国藩打贏了太平天国就能当皇帝,那也太不把大清看在眼里了。先看看后来的大清吧,在内忧外患之下,摇摇欲坠了数十年,经国民党人的前赴后继、屡败屡战,直至死了俩特殊人,才将大清王朝赶下宝座。再说当时曾国藩和太平天国之战吧,那时候的天国,已经自毁长城,不足最强盛时的三分之一的战争力,摇摇欲坠的天国,曾国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之歼灭,实在算不上很强大。你说他能和大清开战,将会自毁前程,弄个万劫不复。曾国藩不笨噢!




8

一、受儒家学说的教育和熏陶,曾国藩在为人处世上深暗世事,洞悉人性。然而再精明的人,也有糊涂的时候,有两次出兵打仗时,曾国藩一次差点投河自尽,另一次竟要与敌赴死。

咸丰四年,曾国藩在岳州战事上没有取得胜利,因担心咸帝丰对他不满,就要投河自尽,不是章寿麟及时救他,曾国藩就有可能跳海身亡了。

咸丰五年时,曾国藩的军队,被太平天国的石达开烧毁战船一百余艘,他自己也差点被当了俘虏,幸亏跳船及时,他本人的座船和船上的文卷册牍都被石达开等人俘获了,气得曾国藩一心想要去赴死,最后被人制止,这才所幸避免了一场失误。

曾国藩带兵打仗时有勇有谋、一旦遇到挫折,就立刻脆弱的变成了玻璃心。历史上,哪个当帝王的,没有一颗强大的心呢。像他做事这么冲动,即使当了皇帝,也得被自己的玻璃心给虐死,到时候还怎么带兵打仗,怎么统领朝政呢?

二、曾国藩能文能武,他既然能建立湘军带兵打仗,就有统帅和领导军队的能力,假设他另立山头,肯定也少不了追随他的人。清廷政府在中原根基已有两百多年,皇室的心腹自然不在少数;如果曾国藩想起兵造反,以他的聪明定能想到,若是起兵胜利了,也落得个千古帝王的好名声;一旦失败,则永无翻身之地,因此,不冒险比冒险要更安稳些。

三、曾国藩一生热爱学术与修养,在替清朝平定太平军以后,就着手把精力放在了为国培养人才上。他出身农民家庭,知道穷人家的苦寒,因此,在他新翻修的两座书院里,大都收了穷人家的子弟。

综合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在曾国藩的一生中,最看重的是个人的学识和修养,因此,就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国有难,则出、国安,则闭门修书、搞教育。

9

1.客观上:当时清王朝的状况,即使接过来,能扭转局势的概率也不是很大,更别提接收后支持清政府的余派也是巨大隐患,内忧外患,一旦他称王,势必还会有别人想来取代他,只会让形式更加动荡。曾国藩后期开始意识到清王朝与外国的差异,于是开始筹办中国第一家兵工厂,开班翻译馆,送出第一批留学生。都表明了他是一个实干家,一心想做一代名臣。并且后期他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湘军的状况其实并不是很乐观。

2.主观上:曾国藩十分重视自己的名节。虽然他在评定太平军和很多关键时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主观上,基本刚开始的时候他都是拒绝的,他会考量这件事给他的名声带来的影响,如果是负面的,就会给他带来非常大的困扰,天津事件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也是曾国藩性格中的一个特点,也因此他30多岁开始身体就不太好。曾国藩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他是一个理学家,并且草根出身,能达到所取得的成就,除了自身努力,更得益于皇帝和重臣的提拔,重用。自称王,于道德,于名节都是与他多年遵循的原则不符的。所以他一再明里暗里表明自己是忠于君的,深怕朝廷会误解他。

总体来说,曾国藩知道什么样的位置对自己来说是最合适,并且他选择的道路对他来讲是名利双收的,符合他一贯的观念和行为准则。

10

曾国藩有实力称帝吗?很多人说肯定有,因为曾国藩凭一己之力,打败了坐拥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实力之强大,已经不是满清朝廷能压得住的了。

那么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我们必须要了解曾国藩当时所处的环境,那么就能理解在条件如此优越的情况下,他为何放弃称帝。

理由一:曾国藩称帝,得不到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和胡林翼的支持。

曾国藩所领导的乡勇,看似是一个强大的整体,其实这一整体之所以能够努力杀敌,主要是因为他们得到了足够的利益诱惑。

每打下一座城池,湘军们就可以在这座城里随便烧杀抢掠,抢来的就是自己的,他们当然愿意拼命跟着曾国藩混。

不过时间长了以后,为了暂避锋芒,曾国藩先后让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这帮人训练出了一批听从他们调遣的军队。

国藩以江宁久不下,请鸿章来会师,未发,国荃攻益急,克之。江宁平,天子褒功,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赏双眼翎。开国以来,文臣封侯自是始。朝野称贺,而国藩功成不居,粥粥如畏。穆宗每简督抚,辄密询其人,未敢指缺疏荐,以谓疆臣既专征伐,不当更分黜陟之柄,外重内轻之渐,不可不防。---《清史稿》

这几个人都是人精,都能够独当一面,成为地方诸侯。比如说李鸿章训练出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只听从他们自己的调遣。

胡林翼在大是大非面前,总算还是分得清的。而彭玉麟本身对曾国藩纵容手下杀戮就极为不满,要是得知他称帝,那还不立马闹翻了。

这几个人如果没有安抚好,光靠他弟弟曾国荃为自己打江山,曾国藩心里根本就没有底气。既然这是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为什么要去做呢?

理由二:南方经济崩塌,需要的不是战火,而是休养生息。

曾国藩所处的南方,在太平天国13年的统治之下,早就已经是断壁残垣。老百姓们吃尽了苦头,在太平军和湘军双重扫荡之下,百姓们能活下来都是一个奇迹。

在这种情况下,南方经济基本上处于崩溃状态,经济不好,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粮食。这些什么都没有,你让曾国藩拿什么去跟满清王朝斗呢?

七年二月,国藩闻父忧,迳归。给三月假治丧,坚请终制,允开侍郎缺。林翼既定湖北,进围九江,破湖口,水师绝数年复合。载福连拔望江、东流,扬风过安庆,克铜陵泥汊,与江南军通。由是湘军水师名天下。林翼以此军创始国藩,杨、彭皆其旧部,请起国藩视师。会九江克复,石达开窜浙江,浸及福建,分股复犯江西,朝旨诏国藩出办浙江军务。---《清史稿》

当时北方依旧是满清牢牢掌握在手里,他们兵强马壮不谈,经济实力绝对比南方好若干倍。所以南北对峙的情况下,太平军北伐不成功,曾国藩要想北伐也不会成功。

这个时候的南方,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只要经过十来年的稳定调整,经济一定会复苏。所以说曾国藩到了那个时候才有资本跟满清朝廷叫板。

理由三: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做不出无父无君的事情来。

曾国藩父母病故,他是要回去守孝三年的。在古代,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孝义是天底下最大的一件事。

同样的道理,在封建时代,忠君和孝道是并驾齐驱的两架道德马车,读书人从小到大就接受着这样的教育。他们对君王的忠心,是很难有人理解的。

这就好像是考公务员必须要考一些政治方面的知识点,尤其是在爱国方面的教育,那是要告诉大家,必须要爱国,才能吃得上官饭。

自西人入中国,交涉事日繁。金陵未下,俄、美、英、法皆请以兵助,国藩婉拒之。及廷议购机轮,置船械,则力赞其成,复建议选学童习艺欧洲。每定约章,辄诏问可许不可许,国藩以为争彼我之虚仪者可许,其夺吾民生计者勿许也。既至直隶,以练兵、饬吏、治河三端为要务,次第兴革,设清讼局、礼贤馆,政教大行。---《清史稿》

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一直以来都将忠君爱国放在人生的第一位上。所以即使他拥有了湘军这一支强大的军队,他也不会轻易就自立为王。

他迈不过自己内心的那道坎,道德上过不去,其实就无法完成这件事,曾国藩是这样,李鸿章、左宗棠也都是这样的人。


做法:曾国藩主动解散湘军,培养起了李鸿章和左宗棠。

曾国藩打下了南京城以后,做了一件非常聪明的事情,那就是解散湘军。这件事很多人都不是很理解,尤其是李鸿章。

当时李鸿章奉劝曾国藩,一定要牢牢掌握军权,因为军权才是仕途的保证。可是曾国藩似乎已经看透了一切,什么仕途都是虚无的东西。

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曾国藩解散湘军,也因此得到了慈禧太后的信任。如果曾国藩手握兵权,那么慈禧太后下一个要对付的肯定就是曾国藩了。

所以兵权在当时来说,对曾国藩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为了在跟太平军斗争的过程中,消除朝廷的猜忌,曾国藩还顺带着培养了李鸿章等人。

李鸿章、左宗棠他们都直接听命于朝廷,慈禧也刻意提拔他们,希望他们能够跟曾国藩并驾齐驱。毕竟一家独大的事情,是十分可怕的。

结果:曾国藩安享晚年,曾家世代荣耀。

曾国藩放弃了称帝的机会,却为自己换来了一个安享晚年的机会。他解散湘军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等于是下岗了。

不过没关系,他下岗了,他家里人却依旧在岗。比如说他的弟弟曾国荃,一路高升,一直都是封疆大吏。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也成为了晚清著名的外交家。

曾国藩本人,到了晚年更是乐得做一些闲散的工作。虽然没有过去那样大权在握了,可是他心里反而更加安稳。

参考资料:《清史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