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怎样理解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怎样理解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020-09-09 13:20阅读(80)

怎样理解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先后次序不能够颠倒,否则,我们就会很被动,就会舍本逐末,就会本末倒置!因此,道德教化

1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先后次序不能够颠倒,否则,我们就会很被动,就会舍本逐末,就会本末倒置!

因此,道德教化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德有才是正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道德是成才的根本!只有把人做好做到位,才能把学问事业做到家,这是自古以来成就事业的真理。

在孔子看来,人的品格是第一重要的,文化水准则是其次的。如果人品高尚,再去学习文化,那就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如果人品低下,那么文化越高,造成的危害恐怕反而越大。

现代人注重文化教育,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注重文化而缺乏道德教化,那么培养出来的人,很容易成为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所以孔子说有余力才学文,就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品德的教育。

首先君子应该把仁爱做好,在道德上能够符合礼仪,做事情是正确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基础的行为准则,那还有精力的话可以去学习文章,读书学习。

扩展到我们现代人的应用,应该是我们需要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紧急的事情给做好,然后再去在理论上提升自己的认知,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

如果你行为并没有开始或者行为并没有取得一定的成果,反而去追求理论上的成功,这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缘木求鱼的做法。

这里关于礼仪和学习的关系让我联想到能力和价值追求的逻辑关系。

对古代来讲礼仪是必须完成的事情,是君子安身立命和“职场发展”的必备能力。你的礼仪水平越高,你的道德修养越好,那你越被人尊重,越获得“职场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

而读书、学习是自己的兴趣和追求,是让自己更有成就感的事情,是让自己的职业发展增值的筹码,是实现自己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的基石。

但这里面的逻辑顺序是先完成能力的提升,再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和价值追求,如果连基本的处事能力都没有,而去追求读书和价值实现,就是好高骛远,不求实际。

对比到我们的职场,“礼仪”就是我们在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而“学文”就是我们在职场中对于自己价值满足的追求。

当我们能力不足的时候,往往是眼高手低,有一个著名的“邓宁-克鲁格效应”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放下身段去做实际的事情,去踏踏实实的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再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追求自己的价值。因为前者是你的价值追求,后者是你安身立命的能力基础。

2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自孔子说的这样一段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为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年轻人做到在家里孝敬父母,出门后尊重兄长,为人谨慎而又恪守信用,博爱众人,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践行了这些道德规范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用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

德育和智育是什么关系,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孔子强调:做人第一,学习第二。孔子关于做人的道德规范有很多,这里只指出了四个方面: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仍然把“孝弟”排在第一位,因为“孝弟”是“为人之本”,有了这个根本,才能依次做到谨信、爱众、亲仁。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何谈“爱众、亲仁”呢?

孔子关于“做人第一,学习第二”的思想,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优秀教育传统。建国以来,国家的教育方针虽几经修改,但核心仍然是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把“德”放在第一位,现在又加上了“美和劳”。需要指出的是,“德”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孔子强调的是以“孝弟”为出发点的传统道德,我们今天强调的“德”,应该有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

“做人第一,学习第二”,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先成人,后成才”。然而,这样朴素的道理却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得以落实,以考试分数、升学为旨归的功利主义教育,像挥之不去的魔鬼,长期盘旋在我们教育的上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产生了误差。在人们观念中,评价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关键是看高考、中考的升学质量;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不管其道德品质如何,主要是看他文化课分数。于是,学校教育中就自然而然地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学生文化课成绩轻品质培养的不良倾向。由此导致我们培养的一些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国家公费派出的许多留学生,贪恋国外优厚的待遇,毕业后留在外国,成了外国公民。

换一个角度讲,坚持“做人第一”,也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有一所学校提出了“抓德育就是抓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他们从抓学生一言一行的良好做人习惯做起,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主题式德育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规守纪,几个学期下来,学校的教学质量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提升。相反,有一所学校只抓教学质量,平时很少搞德育活动,结果学生行为出现问题,风气不正,学生之间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现象,影响了大部分学生学习,教育质量出现严重下滑。

事实证明,按照孔子所说去做,从“孝弟”抓起,以此做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团结友爱的习惯,崇尚仁人的习惯,然后再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能持之以恒这样抓,也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本回答选自于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3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要我们回答:在人的成长中,人格的形成与学识能力的增加,哪一个更重要?

一,一定要关注此句前面的话,那才是“则以学文”的前提条件。在这句话之前,孔子首先对做人的根本性要义做出了规范:“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这些道理,正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如何对待长辈,怎样与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相处,如何在人生的最初受教育时期就培育健康正确的为人之道,建立符合儒家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在孔子看来,是重中之重的事情。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这种人格培育过程中,人生最先需要知晓掌握的,就是这些可以受益终身的人生道理。

二、在稳固打牢了这样的人生基础之后,如果有余力,有条件,则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增加学识,提高能力了。这个主次的关系,孔子说的非常清楚,如果主次颠倒,就会本末倒置。

三、学问高低,能力大小,并不是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决定性条件。孔子更看重的是人的品行,看重人在社会中承担的相应社会角色和责任。一个熟读诗书的饱学之士,如果连孝敬父母都不懂,难道会得到认可吗?一个本事大,能力强的人,如果做人的根本没有确立,家国情怀没有具备,本事越大,知识越多,危害就越大。我年轻的时候,遇到过一位怀着“作家梦”的写作狂人。他的老母亲病危住进了医院,他竟然能够像啥事没有似的,连医院都不去,为完成约稿奋笔疾书。那时候,别人是把这事作为一种为事业奋斗的佳话说给我听的。我却觉得不对劲儿。如果连生养你的人都可以不管不顾,那种事业的“成功”还会有什么意义吗?

我们从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理解了人生品德建立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历史和现实中,有些学问很好,能力很强的人,却要在关键时刻认贼作父,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与人民大众为敌的缘由。把人生最初阶段中的品德培育作为首要任务,在人才的培育评价机制和选拔任用机制中,增加思想品质的份量,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事。

4

我是酺客,我正在通过优质问答考核,我尽心回答您的问题,请为我点赞、评论或转发。

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如果具备了基本的道德水准和行事方式后,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做出更大的贡献(本句为编者根据上下文内容添加)。

理解一句话的含义,要看这句话是谁说的,在什么环境下说的,我们把自己代入到那个环境,往往能准确而快速的理解话语的真实含义。

本句的来源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自《论语》。了解了这个背景后,问题来了:

  1. 《论语》是个毛线?它是孔子的徒子徒孙们整理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
  2. 为什么由徒子徒孙们整理?就算你再牛X,你好意思腆着个大脸,自己宣传自己?
  3. 整理言论集干个毛线?宣传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理论等等。

哦,明白了,原来《论语》是一部以言论为载体,传播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思想专著。

本句的解释

在《论语》第一部《学而篇》的第六章。我们看到了本句的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把自己代入到孔子与弟子讲学,传播价值观的环境中,用现代白话通俗的翻译过来:

孔子说:“同学们(弟子),老师告诉你们:在家要孝敬父母长辈(入则孝),在外则要听从师长、哥哥们的安排(出则弟);说话要慎重,但说到就要做到(谨而信);要以博爱的心态广交朋友(泛爱众),尤其要与那些有道德的人多多接触交流(而亲仁)。当你具备了基本的道德水准和行事方式后(行有余力),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则以学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什么这么解释

为什么,还是那句话,要懂得代入、代入、代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 想想老师是怎么教育我们的: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不是要遵循合适的因果关系,或者把必要的条件一一罗列,进而一步步层层推进,然后总结得出最终结论。孔子作为“万世师表”,这种基本的方法论,他应该驾轻就熟,顺手拈来。
  2. 想想逻辑上合理不:在家、在外、说话、行事的基本道德标准说完了,递进到对社会人群交往方法——博爱与广交朋友,再次递进到如何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准上,最后得出价值取向——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时,学习更多的知识,报效朝廷。结尾来了个普世价值观宣扬,这不正是一个好老师应该做到的“循循善诱”吗!逻辑上一点毛病都没有(下图)。
  3. 为什么要在道德水准较高之后才学习更多的知识: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做过说明:“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简单说来就是:有才无德之人,祸祸社会的能力太强大了。换句话说:因为高智商犯罪太可怕了。

看到了吗?教育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样不缺,孔子真不愧为“至圣先师”。

结论

呼之欲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正确理解就是:如果具备了基本的道德水准和行事方式后,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此句,更概括的说法就是“德为才先”,认同吗?

我是酺客,文化领域创作者,如果我的解答帮到了您,请您转发、点赞、评论或关注。

5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八个字可以说是儒家对于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

这种思想其实在现代社会同样有延续,只不过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尽善尽美。

我们将这两句话用六个字表达:

先做人,后成材。


完成了哪些学习,才叫做“行有余力”?

这八个字语出《论语·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学的“文”不是指文化,而是指能力。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包含着一些美好的品质,而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的“文”一般指的是类似“文辞”、“修饰”等等方面的特长,比如博览群书可以称“学文”,写得一手好文章也可以称作“学文”,熟知传统的礼仪如祭祀、邦交等等也可以称作“学文”。

总之,这个“文”不是泛指文化,而是有具体的能力与之对应。在学习这些能力之前,孔子说了几项他所认为的人才必须要具备的品质。

即孝悌、诚信、博爱、亲仁。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是必须要具备这四项品质的,孝顺和尊敬,言而有信,博爱,见贤思齐,这才是一个人能持续成长的条件。

如果满足了这些,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就足够了,只是一种价值观的树立,懂得这个道理并实践就可以,不需要进行更为系统地教育。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还能懂一点“文”,也就是学有一技之长,那就可以称为“人才”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儒家对于社会上所有人的要求其实更看重道德品质方面,反而对人的个体能力并不特别关注。


这和儒家的治国思想有绝大关系。

为何儒家更看重道德品质,而不是个人能力?

在《论语》的这一篇当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讲求从细节入手,以小的方面作为切入,将之带入大的社会领域当中。就像“修齐治平”四事里,“修身”是处于基础地位的。


一个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人,他的价值观符合社会运行的要求,那么自然就会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最起码他也不会去破坏已有的社会秩序。

这就是儒家以“道德”管理社会的优势所在。

法家以律法来严格管控社会,有一个明确的条文,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这些都非常明显,但也多变。因为君主随时可以颁布新的法令来取代旧有的律令。

所以,法家如果想要让社会昌荣,那么必须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才可以,这也是不现实的。

但是,儒家不同,儒家讲求“智民”,要提高社会上所有人的认知能力,为他们建立一个有形的道德价值观念,比如要“孝顺”,要“博爱”,要“懂尊卑上下”……


道德观念的形成是社会整体的认知,不会因为某一任君主的意愿改变而变化,相反,即使是君主这种至尊地位的人也必须要受其约束,不能违背。

这就好比,儒家建立了一座关押权力的牢笼,权力如果越界了,那么会牵动整个社会的激烈抨击,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例外。

那么,对于君主的贤明与否其实并不是特别地需求。

贤明君主自然可以让国家更为昌盛,但平庸的人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即使是遇到了暴君,那么也有反制的能力,最为糟糕的结局就是改朝换代,重新再来而已。

所以,自从儒家成为正统思想之后,其实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魏晋玄学算得上一次起伏,想“越名教而任自然”,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在后世的名声中并不好。


那么,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来说,最起码的要求其实就是道德品质,再之后才是个人能力。

我们今天其实也是这样,只不过社会变化得更快,但“孝顺”、“博爱”、“进取”等等品质依旧是社会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

并且,随着教育机会的普及,接受道德培养的人已经从古代那些特殊群体变成了整个社会,这种转变有一个过程,毕竟巨人的转身都是艰难的。

但从实际来说,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越来越高的。在这个更为开放的社会里,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生存的必需品,因为没有人愿意和品质低劣的人交往、合作。


而如今这个时代,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6

其意思是“克己复礼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学习知识”。

7

感谢题主,这个问题非常有思考意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不完整,如果要理解好这句话,必须先把完整的一句话理解透了。凡事都是有前提要求的,不能片面地去看待问题。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意思是:做学问之前,必须先做人,后做事,即要端正自身的品德修养之后,再去学会如何把事情做好,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原文: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为何要先端正品德修养后,再去做事呢?

做学问,就是如何去做一个完整的人,如何把事情尽心尽力地去完成。端正自身的品德修养是前提,品德修养决定做人做事的态度,只有态度端正了,做人做事才会处理得当。就拿学习这件事来讲,连最基本的学习态度都没有,又怎么能学好呢?即使老师如何教,那也是白白浪费时间罢了。

如何把事情做好,讲究的是行正道做正事,歪门邪道的就没必要去碰了。在处理事情之前,端正自身的品德修养,摆正态度是前提条件。

2.不端正自身品德修养,就去做事是没有意义的。

品德不端正,导致态度不正确。没有好的品德修养,即使去学习知识与技能,也会用在害人害己方面。比如说制毒贩毒,抢劫,偷鸡摸狗等类似事件,一个人的品德修养都做不好了,学习做学问,都是通过旁门左道,歪门邪道去投机取巧的,最终害人害己,害社会害国家,完全没有意义。

3.先做人,再做事。

生存在社会上最讲究的原则就是:先做人,再做事。做人,要走正道,行善举,对父母长辈,亲朋好友,领导同事以及陌生人,都要用友好的态度,谨慎行事,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做事,讲究通过正当的渠道,如何尽心尽力把事情办好,符合道德伦理,符合法律法规,一个人的品德端正了,态度正确了,才能把事情好办。

8

忽悠

9

这是典型的古代八股文的题目,发挥的余地不大,还得有新意,这就更难了。

这个文字在《弟子规》和《论语》里都有出现,源头肯定是在《论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个是孔门的入门规矩。就是说要想入孔子的门下作弟子,首先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规矩不是用来背诵的,是要在行动由被动而自觉的,要经得起孔子老先生考察的。只有在这些日常修行的入门功夫已经完全内化,运行无碍的基础上,还有旺盛的精力和学习的欲望,那么才可以入孔老先生的法眼,传授儒家立心,立言,立身,立命绝世功夫,也就是学文。这个所学之文不是简单的文字,文学,文艺,文化知识,而是经邦济世,以文载道的“春秋笔法”,是以自身的修养来顺天教化民众的“平天下”之文!

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历千年而不竭。其入门功夫不可不谓之高远!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咱们当代之人有余力吗?这就象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手中有屠刀吗?我们拿什么放下?文在行之后,我们都做颠倒了!

10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大意是: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兄长,言行谨慎的同时一定要诚信,博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基本都做到了,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要认真学习知识文化提升学问。个人理解:

孔子的价值观中特别强调做人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也就是“孝、悌、忠、信、仁、爱”!一个人只有把这些为人处事的基本工作做好了,再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才是追求学问的最佳状态,也就是孔子所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归根结底,做人到位才是做学问的前提!如果我们连如何为人处事都做不好,要想把学问事业做大做好做强,是不现实的。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有许多人在体制内读书不错,由于太偏重应试,结果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实际生存能力极差,不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也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在家不孝顺父母,处处逆反,在外不懂待人接物,目无尊长,缺乏爱心,也不愿意多亲近德高望重的长辈。这样的人不少,也许他们是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博士毕业,但是,我们能够说他教育成功了吗?

孔子的观点就是:先把人做好!也就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才能够把学问做好“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先后次序不能够颠倒,否则,我们就会很被动,就会舍本逐末,就会本末倒置! 因此,道德教化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德有才是正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道德是成才的根本!只有把人做好做到位,才能把学问事业做到家,这是自古以来成就事业的真理。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