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上很多人都在意淫什么百万秦军,其实都是子虚乌有。

这两年网上流传一种说法,说是秦朝灭亡的时候还有百万大军。

三十万人在长城一线防御匈奴,五十万人在岭南镇守南越。而且传的神乎其神,说什么秦始皇曾经亲自下达命令,叫这些人就地扎根,无论如何不准返回秦国,不管秦国遇到多大困难,就算是秦国灭亡,也不准回来救援。

这简直脑残般的意淫。

搞出这种历史谣言的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秦国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征兵制,而不是职业兵的募兵制制,也不是祖祖辈辈世代当兵的府兵制。

征兵制,是从原始的部落兵制而来的。就是国家遇到战争,根据需要临时征招国民作为士兵参战。这些人本质上就是农民、手工业者,当兵打仗只是他们的兼职!业余兼职!

国家还要靠他们去生产。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长期脱离生产而以职业军人的身份存在。

绝大多数秦军在参加战斗以后,还是要回家种地,从事生产劳动的。

具体的讲,秦始皇当年发动五十万大军攻打岭南,将中国的版图向南一直推进到了南海边。那么这五十万大军到哪里去了呢?

显然不可能都留在当地。因为五十万人的军队,每天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在两千年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长期维持这样一直庞大的军队。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应该是结束了兵役,回到了家乡。只有少数留在当地维持统治。注意,这五十万人,并不都是秦国人,到也有很多东方六国的人。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回到了六国。

在河套平原、云中地区,秦国有三十万人长期驻守。这支军队是蒙恬当年带过去打击匈奴的。

他们同样是征招,而不是职业军人。是要定期轮换的。但是不管怎么样,秦军确实在这里有三十万大军长期驻守。客观的讲,这是整个秦国最后的精锐。

秦国没有第二个如此强大的野战兵团了。原因很简单,当时秦国的生产力根本养不起更多的长期脱产军队。

至于这三十万人的去向,根本不向往上流传的那样,宁愿坐视秦国灭亡,也要镇守边疆。

恰恰相反!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以后,这支军队立即被调往东方战场,镇压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兵以后,迅速壮大到几十万人。其部将周文绕过荥阳,攻入函谷关。秦国形势危机,来不及调兵。只好释放骊山刑徒,据说有70万人,应该是夸大了。由章邯率领镇压农民起义。章邯屡战屡胜,消灭了陈胜。一路向东,遭遇了项梁的军队。章邯连续失败,无力进攻。

就在此时,援军终于赶到,这就是防备匈奴的三十万大军。章邯军士气大振,在定陶大败楚军,杀死项梁。进而攻打赵国,围困邯郸。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项羽率领楚军救援赵国,破釜沉舟,巨鹿之战大败秦军。

秦军最后全军覆没。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可以这么问。

唐朝灭亡时,还有百万大军,这些军队哪里去了?

明朝灭亡时,还有百万大军,这些军队哪里去了?

清朝灭亡时,还有百万大军,这些军队哪里去了?

大多数朝代,你都可以这么问。

但是,你忘了一个问题,军队归属问题,军队是谁的?

你不会以为,军队肯定是听皇帝的啊!

如果这么简单,那就不会亡国了。

理论上,军队都是皇帝的,但是,皇帝不可能亲自统帅,只能委任于将帅,把军队交出去了,想收回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如果皇帝手里控制的军队不强、如果制约机制不够稳固、如果军队军阀化,都可能导致武将不听调遣。

武将不听调遣了,那百万大军还是你的吗?

秦朝灭亡时的百万大军,一部分在赵佗手里,他基本上就是军阀了,一直到汉朝都是割据一方的,

另一部分南下跟陈胜吴广的百万大军作战去了,

剩下的留在长城提防匈奴。

最后章邯只能呆着囚徒打仗了。

3

楚汉相争之时,其实已经没有了大秦帝国,此时的军队也谈不上是秦军了。但要追踪当年百万秦军的去向我们可以从后期秦末战争中分析。

一,王离的九原军。

这支军队最初是由蒙恬率领,修建长城,驻扎边防抵御匈奴的,并由公子扶苏作为监军,可以说是大秦最精锐的一直军团,人数大概在30-40万。后来公子扶苏自杀,蒙恬被害,军队交由王离率领。

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这支军队其实并没有调动,直到后期项梁等人率六国起义,才由王离率领十万九原军队南下平叛。留下20多万军队一直在九原,云中等郡驻防,毕竟北方防线太长,王离也不敢抽调太多军队参战,以预防匈奴入侵。

战争详情暂且不提,王离的十万大军最后被项羽所获,王离被俘。

二,赵佗率领的南越军团

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后来在平定岭南的战争中屠睢战死,而赵佗最终帅军驻扎南越,在秦末战争中没有支援一兵一卒,最后成立了南越国。

所以这支五十万的南越军团一下抽调了大秦军团的一大部分战力,致使后来秦朝无法段时间抽调军队镇压起义。

三,章邯率领的骊山军团

这支军团是临时组建,可以不放在正规军中讨论。这支军队大约七十万,由刑徒组建战斗力一般,战争最后还剩二十万,最后也被项羽坑杀。这七十万的军团之中肯定不止刑徒,肯定还有地方军队。

四,京城戌卫兵

史记中记载大概有五万兵力,由卫尉,郎中令,内史令临时聚拢,来抵御农民军宋留大军的。后来宋留被章邯率领的骊山军团击溃,这支几万人的军队仍然驻扎咸阳,最后被项羽收编。

4

我热爱学习,热爱回答问题。针对笔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查阅个各类资料,以及跟同学、朋友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你好,支持军队需要很大的国力。当秦摧毁了这六个国家时,有必要招募军队。不可能一直支持数百万常备军。在当时的经济形势下是不允许的。至于秦正规军在刘邦和项羽,起义期间去了哪里,我们可以从下面给你一个答复:

当时,秦王朝中分布着三大军事力量:镇守百越的南方军和军和镇,的皇军,保卫长城,的北方军,保卫关中的内部历史。

第一,南方军队的下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屠睢,任嚣和赵佗,等。率领500,000军队对百越南部发动战争100,000进攻东瓯和闽越的秦军轻松地占领了闽越,并在闽闽建立了一个中间县。但是进入由于缺水缺土,疾病不断,食物和衣服短缺,岭南的四路军队正在挣扎。在与越南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秦军损失了数十万士兵,屠睢勋爵在一次袭击中丧生。迫使秦军“成为老战士无用的地方,然后不撤退”是一个持续的恐惧来源,导致“三年对盔甲和弩的困惑,没有留下从监狱转移资金的空间”

公元前214年,在岭南的40万秦军人中只有10多万人秦始皇下令开放灵渠以保证岭南的后勤供应,而被招募的10万秦军人被派往岭南,让任嚣成为主要指挥官,让副指挥官再次进军。经过调整,秦军最终完成了对百越的征服,建立了南海, 桂林三县,象郡秦军也驻扎在岭南

南方军花了很长时间才转移回中原,因为它离我们很远,而且它的力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后来,它看到秦政权摇摇欲坠,所以它也在观望。

第二,北方军的命运。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令蒙恬率领30万军队进攻北方的匈奴,一举夺回河南(河套地区)。夺取河南,土地后,蒙恬越过黄河,组织秦军入侵匈奴腹地,如阴山和贺兰山,打败了匈奴的主力部队,并迫使匈奴向北撤退了700多里。打败匈奴后,秦始皇在河套建立了九原县,并修建了长城,作为抗击匈奴的前线基地。蒙恬30万军队也驻扎在与长城的边境,以威慑匈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因病去世,赵高和胡亥伪造遗诏,迫使他的儿子帮助苏和蒙恬。驻扎在长城的北方军被转移到王贲的儿子王离,和孙子。

这部分军队在后期参与了对起义军的镇压,但仍然无法抵抗当时汹涌的抵抗浪潮。

第三,帝国军,帝国军,秦帝国的首都地区,被称为内历史区,位于关中平原汉沽关以西800英里处。它人口稠密,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守卫内部历史的帝国军必须是精英中的精英。

史静军队可分为三个部分:郎中岭、卫尉和上尉。郎中领是皇帝的随员武官团,人数约1000人,全部是从数千人中挑选出来的,具有极强的战斗力,类似于后世的大内侍卫。

卫尉负责守卫宫殿,大约有20,000人口,类似于后世的皇军。这位中尉是这个国家历史上的一个卫戍部队,用大约50,000人保卫关中地区。

陈胜外交部,周文,领导的张楚军,离咸阳,只有100英里,而首都军队驻扎在关中的各个地方。“它不如今天的近县,”他说。所以在秦向章邯,的建议下,秦二世派遣20万骊山罪犯组成骊山军团,由章邯,率领去迎接周文

章邯带领20万骊山囚犯,很快击败了周文。然而,骊山囚犯基本上是六国的追随者。我担心军队走出边境时士气不稳定。周文倒台后,章邯

5

你好,供养军队是非常耗费国力的,秦灭六国时是在需要的情况下才征发军队的,不可能一直供养百万的常备军,在当时的经济状况下是不允许的,至于刘邦和项羽起义的过程中,当时秦的正规军去哪里了,可以从下面给你回答:

当时秦朝主要有三大军事力量的分配:镇守百越的南方军、镇守长城的北方军和镇守关中内史的京师军。

一,南方军团的去向:南方军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令屠睢、任嚣和赵佗等,率五十万大军,发动了针对南方百越的战争,开战当年,进攻东瓯和闽越的十万秦军就轻松攻取了闽越,并在闽地设立闽中郡。但进入岭南的四路大军,因为水土不服,病疫不断,粮草不济等原因,举步维艰。在与越人的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秦军损失数十万士卒,主将屠睢更是在一次袭击丧命。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

公元前214年,岭南的四十万秦军只剩下十余万,秦始皇下令开通了灵渠,保障了岭南的后勤补给,并征召的十万秦军一并派往岭南,令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再次进军百越。经过调整的秦军终于完成了对百越的征服,并在此设立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军也就此驻扎于岭南。

南方军团因为距离中原路途遥远,想调回来需要走很长时间,而且实力大损,后期看到秦政权摇摇欲坠,所以也是观望态度。

二,北方军团的去向,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令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一举收复了河南地(河套地区)。夺取河南地后,蒙恬又渡过黄河,组织秦军攻入阴山、贺兰山等匈奴腹地,击败匈奴军主力,迫使匈奴人北撤七百余里。击败匈奴后,秦始皇在河套地区设立九原郡,并修建长城,构成抵御匈奴边患的前线基地。而蒙恬的三十万大军也一直驻守在长城边境,威慑匈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赵高和胡亥假造遗诏,逼死公子扶苏和蒙恬,驻守长城的北方军转由王翦之孙,王贲之子王离统领。

这部分军队后期是参加了对起义军的镇压,但是还是不能抵挡当时汹涌的反抗大潮。

三,京师军团,京师军秦帝国京畿地区,称为内史地区,为函谷关以西的八百里关中平原,人口密集,是当时天下最为富饶的地区,拱卫内史的京师军必是精锐中的精锐。

京师军可分为郎中令、卫尉和中尉三个部分。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武官团,数量在千人左右,都是千挑万选之人,战斗力极强,类似于后世的大内侍卫。

卫尉负责皇宫守卫,数量在两万人左右,类似于后世的禁军。中尉则为内史的卫戍部队,防卫关中地区,数量在五万人左右。

陈胜的部将周文率领的张楚军距咸阳仅有百里,而京师军又分驻关中各地,“今发近县不及矣”,于是在秦将章邯的建议下,秦二世发二十万骊山刑徒为军,组成骊山兵团,由章邯率领,迎击周文。

章邯率领着二十万骊山囚徒,很快击败了周文,但是骊山囚徒基本都是六国遗民,出关作战恐怕军心不稳,于是在周文覆灭后,“秦果悉起兵益章邯”,调集关中的主力秦军逐渐更换了骊山囚徒,并发起对关东诸军的反攻。

随着关中老秦军的出战,章邯先后破陈胜、灭魏咎、斩田儋、围田荣,并在定陶之战中,大败楚军,击杀主将项梁。

于此同时,驻守北方的王离也率领二十万长城兵团南下,与章邯合击赵国,破赵都邯郸,合围齐赵联军于巨鹿。此时,张楚、魏国已经被灭,楚军刚遭大败,齐赵两国主力被章邯和王离的四十万大军包围于巨鹿,横扫六合的传奇似乎将再次上演,但这却也成了秦军最后的神话。

联军盟主楚怀王,派项羽等北上救援被困在巨鹿的齐赵联军。项羽率领其统领的五万楚军在巨鹿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九战九捷,极大地激励了士气,作壁上观的各国联军的也纷纷下场参战,王离的二十万长城军团全军覆没。章邯的二十万军团支撑了数月之后,被迫投降。不久后,投降的章邯二十万秦军,全部被项羽坑杀在新安。

以上是秦军大概的下落,当然不是很全面,总的来说秦军的战斗力还在,但是因为秦朝统一六国的时间太短,根基不稳,民心不稳,秦军虽强,但是没有了秦始皇这样的精神领袖,架不住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等诸多乱世英雄的连番冲击!

6

当年秦国用了150年的时间才真正统一了六国,但是只是花了15年的时间就将天下又是回到了战乱的状态

秦始皇在的时候是手里也是百万雄兵,但是各地的起义军基本是没有花费什么力气就是攻下了咸阳,这里面项羽和刘邦的存在感不强。

原先强大的秦军怎一瞬间没有的呢?

最后时刻看到的主力军二十多万章邯军,不过是一些由修建皇陵的苦力和囚犯构成的,再加上十几万的长城军的,这几十万人最后还是被项羽打败了,当年强悍的秦军哪里去了?

其实确实是存在这样一支百万的部队,不过都没有使上劲,这里大致列举一下,秦军的真正实力,项羽估计都想不到。

骊山军

也就是章邯军,军队构成鱼龙混杂,不是真正的军队,本来也只是应对起义临时建起来的,但是后来主将章邯是带着这二十万人投了项羽,项羽眼都没眨,直接全部坑杀。

岭南军

岭南军是一直比较弱的军队的了,而且都是六国之人组成的。

当年秦始皇是派人带着五十万的大军攻打南方的百越之地,但是败了,秦始皇不甘心,有拉起一支奴隶贱民组成的部队,到底还是打赢了,但是后来的战争中似乎没有见到这群人的身影。

长城军

蒙恬在的时候它才真正算的上长城军。

曾经是打的匈奴败退七百余里,这支部队战力可见一斑,但是一支队伍的灵魂不在了,三十万的人出现在巨鹿之战中只有十万而已。

关中军

这个真的是秦国最后的一道屏障了,但是常年也只是被利用在宫廷争斗当中,最后的时候都没有人想起用这支部队再抵抗下,后来还是被刘邦给收了。

如果大将未死,嬴政尚在,凭着这些兵力,不知道历史还会有什么变化。

7

秦国统一的时候,最多最多也就不足70万军队,这已经是故秦关中人口可以承担的极限数据了。所以,伴随统一战争过程战死、伤残、退役,秦朝军队主力数量迅速下降,然后分为数部:

??北方军团

前215年秦始皇派遣蒙恬出击河套,打击匈奴。这是秦国绝对主力的30万。

前209年,蒙恬蒙毅被秦二世赐死,下层军官士兵极其不满,代理领导人王离未能控制局面,北方军团超过10万人脱离建制,自主返回关中各地,军团战斗力骤然下降。此后的巨鹿之战中,军团主帅王离带领20万军队包围巨鹿,被项羽破釜沉舟击败,王离被俘,后不知下落。

秦国北方军团20万全军覆没。

??南方军团

前214年,秦始皇派遣任嚣带领南方军团进攻安抚百越,号称50万大军,但实际军队最多10万出头,其余为眷属、民夫、商人。

前208年,中原暴动消息传到南方,但任嚣与赵佗商议后拒绝回救,试图躲避战火。前206年,秦朝灭亡,任嚣也病死。赵佗命令封关绝道,建立南越国。

??各郡守备队

统一之后,秦始皇命令解散各国军队,认命秦国军官为各郡郡尉县尉,招募新兵充当各郡守备队。

显然,这些郡兵守备队的战斗力、装备、训练及忠诚度都是不足的。也才有陈胜吴广暴动后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各地起义军才可能在战争中逐步成熟。而各郡分散,核心主力的前秦军数量几乎可以忽略。

??关中守备队

作为首都,咸阳的中央政权禁卫军大约也就只有5~6万人。

正因为如此,陈胜吴广暴动后迅速膨胀到数十万,秦二世只能仓促启用少府章邯,以关中守备队为核心,赦免骊山囚组建70万大军反扑吴广周文。

章邯确实了得,击败吴广,击败陈胜,再击败项梁,不可一世。认为楚地已经没有名将的章邯选拔20万精锐组成骊山军团北上平定赵地,结果项羽抢先击败王离,章邯只能逐步后退寻找战机,可秦二世赵高的愚蠢逼反了章邯,造成秦国再无主力抵抗。

??结论:

前209年陈胜吴广暴动后,赵高隐藏消息准备用郡兵围剿,结果失败。这导致最可能南下镇压的北方军团(本已战斗力下降)没有及时回防,后遭项羽灭亡。

整体说,秦国当时能作战的主力只有北方军团20万,南方军团10万,合计关中守备队及分散各郡的老秦军,不超过40万。

8

楚汉相争时,秦国都被灭了好不好,哪里来的百万大军?

当然,就算是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初,秦国估计也没有百万大军。当然,我知道这时候肯定会有人出来杠。

毕竟秦始皇派蒙恬北伐匈奴有三十万大军。派任嚣赵佗南征百越又是五十万大军,后来章邯镇压起义军,率领的关中大军,那至少也是二十万。如此再加上戍守原六国的士兵,以及留守关中的秦军,怎么算都不止一百万。

这样算,咋一看没多大问题,但事实上,他们出现的时期是不同的。

北伐匈奴和南征百越的大军出现在秦始皇时代,而章邯大军则是陈胜吴广起义后,从关中征集并组建。要知道,最初张楚政权北伐关中的时候,章邯带的的刑徒军,也就是囚犯。

而这个里面,军队是有消耗的。

就拿南征百越的五十万大军来讲,首先他们大部分兵员组成乃是就近的原六国土地上征发,以及原六国收编的降卒,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原秦国军队。再者,在南征的过程中,兵员损耗严重。

首先是战斗减员,百越人民风彪悍,且本土作战,给予南征秦军以巨大伤亡。比如《淮南子》就有记载,当初第一任主将屠睢战死那一次,秦军损失数十万,虽然后来有所补充,但难以保证之前的数量和质量。

而夜攻秦人,大破亡,杀尉屠睢,仗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

此外,还有非战斗减员。众所周知,古代的南方还未开发,环境恶劣,秦军不是本地人,打仗驻守的时候,难免会因水土不服而减员

“南方暑湿,近夏瘴热,暴露水居,疾疠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什二三”

《中国各朝人口》一书有过考证,秦军平定百越后,只剩下大约10万人。而且大都是驻屯军,属于二线部队,非野战精锐。

正是因为实力有限,当初陈胜吴广起义后,秦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赵佗他们身为秦军,却没有北上救援。

而不是《大秦帝国》中所讲的,秦始皇给赵佗留下遗诏,让他一定要为华夏守住这这南大门,无论中原发生任何变故,都不要回援。

中原但有不测风云,南海军切勿北上靖乱,当断然封闭扬粤新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南天。将军谨记:老秦人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

这很明显不靠谱,秦始皇的境界应该还没有达到连自己基业都不顾也要为华夏守土这个程度。

所以说,陈胜吴广起义时,南越也就十万驻屯军。

事实上,当时秦国的主要军事力量,也就是王离率领的二十万长城军团。章邯正是凭借这股力量,才将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而后来,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消灭了长城军团。章邯手中就没有反抗的实力了。

虽然它当时手中还握有20万关中大军,但这些人和南越的秦军一样,那都是维持治安的驻屯军,平时也就是守城,打打强盗。甚至于其中一部分还是临时征召的农民,务农是主业,打仗才是副业。

他们的战斗力有限,再加上朝中赵高弄权,使得章邯无心为秦国征战,这才选择了投降项羽,最终导致二十万秦军被坑杀。

至此,秦国再无反抗的实力,以至于拥有着函谷关这样的屏障,面对刘邦的一群乌合之众,却选择了投降。最终留守咸阳的这一点秦军,也被刘邦所受遍。至于驻守在各地的秦军,早就被各地的起义大军所消灭,甚至于有的地方,自己都扯起了大旗造反,倒戈成了起义军。

这便是,秦国军队的所有结局。

9

简单来说,并没有什么百万大军。


网上谣传的百万秦军无外乎三部分:长城军团三十万、章邯军团二十万和岭南军团五十万,而且每个谣言后面都要加上一句长城兵团防御匈奴、岭南军团镇守岭南,都没有回援,体现了秦朝的高风亮节、秦始皇的高瞻远瞩,其实就是在扯淡。

先不说秦军压根就没有这么多人,就说以秦朝帝制王朝的性质,有可能为了天下而主动断绝王朝延续的希望吗?不论在秦始皇还是在秦二世眼中,天下是赢姓之天下,而不是百姓之天下,如果天下不是嬴姓的,对他们将毫无意义,秦始皇命令岭南驻军不得回防这种事只会出现在小说中。

秦军的兵力:至多百万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实行耕战制度,基本上每个适龄男子都有参军的义务。平时战事少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在田间地头劳作,少部分人服兵役组成秦国的军队,负责戍守边境等事务,这批人会按一定时间进行轮换。到了战时,秦国会按照需要征召一定比例的国民参战,碰上长平之战这种国运之战,那就是极限动员,能征多少征多少。


战国末期的秦国的人口大概是500万,极限动员出百万大军已经很难为秦国了,更别提长期维持,攻灭六国后人口基数虽然大幅度增加,但秦朝末年六国复起,出于信任考虑,秦朝显然不可能让秦军中存在大量原六国人,秦军的主要来源还是秦地。

长城兵团的结局:战败被灭

秦始皇攻灭六国后不久,就派大将蒙恬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这就是最早的长城兵团。这支兵团随后留在北境,负责监修长城和抵御匈奴。

后来秦始皇把长子扶苏贬到长城历练,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假传圣旨,将扶苏赐死,与赵高有仇的蒙恬随后也被处死,长城兵团的指挥权移交给王翦的孙子王离。

秦末之时,秦二世命令长城兵团南下,与章邯兵团一起剿灭关东复起的六国。王离率军进攻赵国,很快就将赵王包围在巨鹿城内,而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熟知的巨鹿之战的发生地。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

《史记·项羽本纪》载: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在项羽面前,这支最后的秦军精锐大败亏输,主将死的死、降的降、自杀的自杀,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章邯军团的结局:投降被杀

王离的战败,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章邯的信心,他不再主动出战,而是与项羽相持。可背后的秦廷,无论是秦二世还是赵高,对这种相持局面都不是很满意,数次派人催促章邯,这时候的章邯,大概可以体会到当年长平之战廉颇的感受了。

不过廉颇到底没被赵王处死,而凭章邯对赵高的理解,自己不论是胜是败,似乎都难逃一死,于是在被项羽击败两场后,他直接选择了投降,接受了项羽授予的雍王封号。

章邯率领的应当是起义再起后从秦地征召的军队,共有二十余万,这么些人跟在身边让项羽非常不放心,到最后,他干脆学起了白起,将这些秦军全部坑杀。

岭南军团的结局:割据一方

岭南军团是三个军团中唯一一个没有参战镇压起义军的,除了路途遥远行军困难以外,恐怕还跟他们的人数有关。

上面说了,秦军的极限人数是一百万,这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更别说还得分出五十万人在岭南。


或许你会说岭南军团不可用就地为民吗?平时在岭南耕地,战时组织起来。但以当时岭南的耕地数量,压根就养不活这么多人,要知道岭南直到唐宋时期仍是烟瘴之地的代称,要到明清时期才迅猛发展。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五十万秦军这个数目出自《淮南子》,这是一部哲学著作,而非史书,它里面的人数到底准不准确还是一个问题,毕竟秦灭楚也只用了六十万,如果打岭南需要五十万,那岭南跟楚国岂不是在伯仲之间,可战国时期楚国将手伸进岭南却显得颇为容易。

而且岭南军团的副手赵佗是赵国人,刚成为秦人不久,秦始皇会任命这样的人成为五十万大军的副手,不怕他作乱?

就算这个数字是准确的,秦军在攻打岭南时曾遭遇大败,主将屠睢都阵亡了,加上岭南的瘴疠,战损和非战损都将非常惊人,再算上战后的维持费用,岭南秦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五十万人。

中原大乱后,南海尉任嚣病重,临终前,他将权位交给心腹下属龙川令赵佗,赵佗以南海一郡之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统一岭南三郡,封锁岭南北上通道,建立了南越国。

到汉武帝时期,汉朝发兵攻灭南越国,总共用兵十万,鉴于此前汉朝有一次用兵两千而失败的例子,则南越国的兵力应该不足十万。

南越国立国九十三年,没有遭遇大的战争,人口经济应当是缓慢增长的,往前倒推,秦末时岭南能够供养的军队也应该在十万左右。

假设赵佗真有匡扶秦朝之心,带着十万大军北上,他除了需要克服路途艰险、缺乏补给以外,还需要先后击败反秦的番君吴芮、楚怀王坐镇的的楚国,然后才可以来到项羽面前,当然,他也可以选择西向去追刘邦,但不管哪条,这么远的距离,又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提供援军和后勤,怎么看都是在送人头。

10

秦朝军队可以说当时世界最强大的部队,据说,秦始皇嬴政时期,百万秦军,横扫东方六国,北击匈奴,南平百越,鲜有敌手,从而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历史意义非同凡响。

然而,强大鼎盛的大秦帝国却在秦始皇过世后没有几年就灭亡了。待到楚汉相争之时,当年气势恢宏的秦军不复存在,究竟去了哪里呢?经过查阅资料,终于有所发现,现将其情况让我细细为你道来。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时,当时大秦帝国尚有100万大军。

其一为公子扶苏、名将蒙恬率领的北方军团,其人数为30余万,也是秦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扶苏、蒙恬死后,军团由王离负责,当项羽率军攻入河北时,王离抽调20万人马南下抗击项羽,巨鹿之战失败后,该部队全军覆没;

其二是任嚣、赵佗为首的南方兵团,其人数约为50万,主要是步兵和水兵,战斗力不是很强,在征服百越的过程中损失惨重,秦王朝灭亡之后,统帅赵佗自立门户,建立南越王朝。

其三是由章邯组织骊山军团,大约20万人,主要有修建骊山陵墓的军队、刑徒组成,军队战斗力一般,但在前期却差点镇压了起义队伍,后来碰上了项羽,20万人被俘虏,并被项羽全部活埋。

其四是守卫咸阳的关中军团,人数不超过15万,主要将领为苏角、李由,分别是卫尉军、中尉军、都尉军三支军队,主要负责皇宫、京城以及都城外围的安全保卫工作。其主力被项羽消灭了,余部投降了刘邦。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军团可以看出,楚汉相争之时,当年百万秦军已经土崩瓦解。除部分坚守北方抵御匈奴,后被刘邦纳入大汉军队外,剩下的南方军团彻底自立为王,大秦帝国百万雄师已经不复存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