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不是诸葛孔明,世上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隆中这个地名。

诸葛亮画像(清代南薰殿本)惠剑摹绘

之所以有题上的疑问:到底属于今河南南阳还是湖北襄阳?其实涉及到古今以来行政区划的变迁。

悠悠三国往事,一转眼已过去近两千年,两千年的历史变迁是很巨大的。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隆中这个地方在两千年时间里,也经历了多次政区归属的变化。

隆中之地,作为诸葛亮躬耕过的地方,具体位置当是不难确定,就是位于今天襄阳市西边约二十里的西山中。今天的隆中属于襄阳无疑。

但在历史上并不是今天这样,东汉的荆州,下辖八郡。

江北四郡:1、南阳,治所为宛(今河南省南阳市)。2、章陵,治所为章陵。3、南郡,治所为江陵。4、江夏,治所为西陵。

江南四郡:1、武陵。2、长沙。3、桂阳。4、零陵。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景元三年(262年)政区图。

诸葛亮躬耕时期的隆中,依然属于荆州范围,但是更具体一点,是荆州下辖的江北四郡中,南阳郡下的邓县。(在上图中红色圈内有隆中之地名,可知其地属东北的邓县。古地名为墨色,今地名为朱色

因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个说法是没错的。

如果说躬耕于荆州,荆州的底盘太大,具体在哪里还是不好确定。

如果说躬耕于邓县,邓县地名太小,恐不为人知。

而躬耕于南阳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南阳在东汉的历史地位。

汉光武帝刘秀,兴复汉室,“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就是从南阳起兵的。因此南阳东汉时期号称“帝乡”,在东汉一朝可谓盛名仅次于洛阳“帝城”。

诸葛亮称“躬耕于南阳”,何尝不是他思兴复汉室,追光武之盛业的壮志雄心的内心反映。

诸葛亮在读了曹植的《汉二祖优劣论》一文后,表达了自己对光武帝刘秀的看法:

曹子建论光武:“将则难比于韩、周,谋臣则不敌良、平。”时人谈者,亦以为然。吾以此言诚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诬一代之俊异。何哉?追观光武二十八将,下及马援之徒,忠贞智勇,无所不有,笃而论之,非减曩时。所以张、陈特显于前者,乃自高帝动多疏阔,故良、平得广于忠信,彭、勃得横行于外。语有“曲突徙薪为彼人,焦头烂额为上客”,此言虽小,有似二祖之时也。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

从此文可以得知,诸葛亮对光武帝刘秀帐下的谋士,评价很高,认为光武麾下之云台二十八将,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都堪比高祖刘邦手下的张良、韩信、陈平诸人。诸葛亮对这些文臣武将的认同,表明其对于东汉初年这段历史相当熟悉。而光武帝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大部分都是当时的“帝乡”南阳人。

综上可知,“隆中”一地就在今襄阳城西不远处,在三国时期,此地确实属于南阳郡之范围。因为南阳在东汉时期的广泛知名度,诸葛亮言“躬耕于南阳”,不仅是很明晰的表达,更是孔明光复汉室这一雄心壮志的潜在反映。

最佳贡献者
2

西汉时期,南阳和宛互指的情况已经多见于史书。《汉书?货殖传第六十一》载有:“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铁冶为业。秦灭魏,迁孔氏南阳……家致数千金,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西汉另两个富豪是巴寡妇清和蜀卓氏,巴和蜀均是西汉郡名,孔氏却以郡治宛城替代郡名南阳,同句中又有“迁孔氏南阳”之语,所以,这个“宛孔氏”的宛和“迁孔氏南阳”的南阳实指一地是毋庸置疑的。另外东汉班固撰的《汉书》在《地理志第八上》第一次在南阳郡下明确记载:“宛,故申伯国……莽曰南阳。”《水经注》也说:“王莽更名,郡曰前队,县曰南阳。”《后汉书·志第十天文上》:“俱攻破南阳,斩莽前队大夫甄阜……四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这些都说明西汉末年宛县就被称为过“南阳” 。与此可以相互印证的还有同书《循吏传第五十九》召信臣传中:“(九江)奉祠信臣冢,而南阳亦为立祠。”这里的南阳无疑是指宛城,南阳城北独山上原有三太守祠,祭祀的是西汉召信臣、东汉杜诗和晋杜预,可见在南阳(宛)立召信臣祠确有其事。很明显,西汉时宛、南阳已经同指一地,可以互见、代指了。

东汉时,将南阳郡等行政区划名逐步演化为治所的现象更为普遍。《后汉书·志第十》:“后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会下江、新市贼张卬(音昂)、王常及更始之兵亦至,俱攻破南阳……四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这里使用的南阳很明显都是指的宛城,况且同一事件在同书光武帝纪、刘玄列传中使用的的确又都是宛城。如《后汉书·刘玄传》有“五月,伯升拔宛。六月,更始入都宛城”等记载。又如《后汉书·天文志》记载:“(延光)四年(125年)三月丁卯,安帝巡狩,从南阳还,道寝疾,至叶,崩。”同一事件在孝安帝纪中记载:“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庚申,幸宛,帝不豫……乙丑,自宛还。丁卯,幸叶,帝崩于乘舆,年三十二。”类似南阳、宛城互用的记载在《后汉书》中还有很多。

同样,南阳与宛城的名称互用,在《三国志》本身也非常普遍。如:《三国志·杨俊传》中也多次出现“复在南阳”、“再守南阳”之句。然其下文,又有“黄初三年,车驾幸宛,以市不丰乐,发怒收俊”之句。这里同一“传”、同一人的“南阳”和“宛”显然是指同一个地方。与此相类同的是,时南郡的郡治在江陵,故三国志中也常以南郡指江陵,《吴书二》载:“(吕)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据江陵。”《吴书九》:“后(关)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另,《三国志》中多次提到的荆州也是多指当时的州治襄阳等地,而非荆州全境。如诸葛亮《草庐对》所云,“荆州北据汉沔”。这个“荆州”就是仅指荆州州治襄阳城,而非荆州全境。因为汉水北岸的南阳郡亦属荆州,如果《草庐对》的这个“荆州”是指荆州全境,那么它能“北据汉沔”吗?依此类推,魏晋时期南阳、南郡等郡名随着区划的变化,已逐步地与治所地混为一谈了。

按“襄阳说”的观点,隆中属南阳郡就可以称为“南阳”,这有史料根据吗?东汉时樊城属南阳郡,但樊城何时称为过“南阳”?邓县属南阳郡,邓县又何时称为过“南阳”?值得提出的是,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除部分用郡名代替郡治地外,凡涉及郡治以外的其他地名,均标注的非常清楚,绝没有含糊地用南阳、荆州、南郡等替代的记载。如《汉晋春秋》记载延熹七年(164)“桓帝幸樊城,百姓莫不观之”,以及前文提到的舞阴、穰、舂陵、昆阳、叶等虽都是南阳郡的辖地,但绝没有仅用南阳一词替代的现象。假设“襄阳说”的今隆中因属南阳管辖,就可以在史书的表述中用南阳替代,南阳就是指隆中,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将《后汉书》和《三国志》郡以下的地名全部换成所属郡名,那么,两部史书岂不一塌糊涂。所以,古代史学家在正史中地名使用的严谨性今人是不容置疑的。笔者也相信,在上述两部史书中我们很难再找出一个用了“南阳”的地名,而经考证却是不包括宛城在内的某地的事例,例如时属南阳郡的樊城、邓县、新野,哪部史书里将这些南阳属地称为过南阳?或者自称为南阳?更不用说当时汉水南岸的隆中了。

相反,对于现今“襄阳说”学者一致认为的诸葛亮“躬耕南阳”意指的“隆中”,习凿齿以及盛弘之、鲍至、郦道元等均明确称之为“隆中”,在“襄阳说”为诸葛亮“躬耕南阳意指隆中”所引用的史料中,从来没有一个人说那个地方是“南阳”, 而是反复说“襄阳西北十里许,名为隆中”,“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沔水又东迳隆中”,“西望隆中”等,最极端的也就是说了“亮家于南阳邓县”的附会之举而已,应当明确,“于南阳邓县”并不就是南阳邓县,更不是将隆中等同于“南阳”,这一点“襄阳说”的学者必须搞清楚,不能含糊其辞!

3

隆中,古地名。一千八百三十四年前,属南阳郡治,今属襄阳市。名人效应对挖掘历史文化积淀,推动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地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大有裨益。但我们学习历史,考据历史,就必须要尊重历史。

4

谢邀。

最早的‘’隆中‘’在哪里?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引注“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这是史籍中最早出现的关于‘’隆中‘’的记述,早于习凿齿《汉晋春秋》所记述‘’在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之‘’亮家‘’隆中。

那么《蜀记》中的‘’隆中‘’、‘’隆山‘’又在哪里?请读者注意‘’沔之阳‘’这个重要的地理方位。沔:指沔水,古水名。古汉水(汉江)分沔水、汉水两段,秦岭源头至汉中段,因流经沔县(今勉县)称沔水,汉中以下始称汉水(有别于古汉水)。《蜀记》中位于‘’沔之阳‘’的隆中(隆山之中)对应今汉中以西、沔水北岸的陇南山区,该处为诸葛亮北伐大军屯住之地(《草庐对》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也明确把‘’汉‘’、‘’沔‘’并列)。

既然《蜀记》的隆中在‘’沔之阳‘’陇南,习凿齿的‘’号曰隆中‘’为什么跑到了‘’襄阳城西二十里‘’的‘’汉之阴‘’了呢?答案很简单:诸葛亮铁粉、‘’异代相知‘’习凿齿因偶像崇拜冲动,在自己的著述《汉晋春秋》里侨置了一个‘’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亮家‘’隆中。遗憾的是习氏把这个‘’亮家隆中‘’说成是归属‘’南阳之邓县‘’,与正史‘’南(郡)、南(阳)以汉水为界‘’的记述相左,亦真亦幻。自习凿齿以降,典籍中记述的位于汉水两岸不同方位的‘’隆中‘’有若干处,南阳卧龙岗明清以前亦称隆中。
(于襄生先生编撰的《隆中志》所收录典籍记述隆中在南阳卧龙岗)

‘’侨置‘’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韩国襄阳郡。襄阳生券军是南宋最后一支生力军,襄阳城破后生券军被元军捕获放逐韩半岛并在此繁衍生息,建立了襄阳郡。在此过程中,生券军及其后代把故土襄阳的地名如汉江、鹿门、太平桥、堕泪碑以及故土节俗如端午等扦置到韩半岛,甚至盛唐李白的一首《襄阳歌》也做为韩半岛《李朝十二歌》之一传唱至今。这种源文化在异域的复活与传承,一如习凿齿‘’号曰‘’之隆中,同属文化镜像,即便非原汁原味,我们也不能片面理解为‘’造假‘’。

综上,给‘’号曰隆中‘’(现古隆中)贴上诸葛亮‘’故居‘’标签,重要的是文化传承,并不必然对应真实‘’亮家‘’;而且襄阳古隆中受历史归属地所限,无法名正言顺粘合‘’躬耕地‘’属性(古隆中所在地两汉先属南郡,后属襄阳郡,与‘’躬耕南阳‘’无关)。至于襄阳说网友念念在兹的《隆中对》篇名,属清人所取,有附和习氏‘’号曰隆中‘’以争躬耕地归属之嫌;其原名《草庐对》更贴合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三顾茅庐故事情节。

一家之言,抛砖引玉。欢迎各地网友共同探讨,谢绝粗口。

探讨历史,关注望峰鸢。谢谢大家!

5

这个问题无需讨论,《三国演义》 中的“隆中”,就是今天的湖北襄阳。这就是历史事实,这是无法改变的,人为的改变了,大家是不会服气的。

6




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湖北襄阳市和河南南阳市多有争论。然,根据最为接近三国时期的典籍文献中,关于当时军事争夺的形势和行政地理分划,以及当时人们习用的籍贯表达用语等诸多方面的确切资料来考察,其躬耕地应当在今湖北襄阳市城西10公里的隆中一带,这也是业界比较公认的说法,现今隆中是一处规模宏大的三国名胜地。




隆中在三国时期,属于南阳郡邓县,汉末三国时期,一般人自报籍贯,只报所在郡名,而郡治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邓县当今所在地现在属于湖北襄阳。




类似的还有近代的许世友,他30岁以前出生地属于湖北,后来国民政府为了分化红军根据地,把许世友老家由湖北划分到河南,成立现在的新县。现在许世友成了河南人。




参考文献:方北辰《三国志全本今译著》,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学术精品),中华书局等。

7

“隆中″一词,最早出现在王隐的《蜀记》中。《蜀记》载: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命太傅椽健为人李兴作祭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登隆山远望,轼诸葛之故乡″。《蜀记》距诸葛亮时代约70年左右。再过100年后,襄阳人习凿齿,写的民史《汉晋春秋》提到襄阳西二十里有“号曰隆中″。“号″(我说或我认为)。说明此隆中地,之前并无其名是由作者认为的虚拟名字。


而南阳出现《蜀记》所述的地标参照物“隆山”之名。最早出现在秦初的古词典中。词典《尔雅释山》中记:“宛中→隆″(山)。此发现比重大的考古发现,更有意义。因为它不需考古专家去研究,即得出准确结论一→“隆山″。即卧龙岗前身名字。刘弘登上“隆山″即看到诸葛亮的故居“隆中″。


因此说真正的“隆中",是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所在地原名。而襄阳“隆中″属窃用南阳卧龙岗之原名。

8

南阳襄阳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确实是因为行政隶属关系变更所致,《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中的“南阳”其实指的就是荆襄八郡中的南阳郡,而并非是今天南阳市的所在地。今天河南省南阳市的所在地,在汉末是靠近宛城一带,属于曹操的控制区域。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正是在曹操厉兵秣马准备对荆州动武的时候,如果刘备是曹孟德的管辖区域“三顾茅庐”……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9

答:

这个问题以“躬耕隆中”为前提,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被篡改!!!

躬耕地来源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因此“躬耕于南阳”是前提,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以“躬耕南阳”为前提。

小编问隆中在哪里?实际上设了一个“前提”——躬耕隆中。

于是,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被篡改为“躬耕于(南郡)襄阳”!!

其他类似说法有:

1、《隆中对》说明一切

2、隆中古属南阳,今属襄阳。

3、隆中属于南阳郡,所以隆中是躬耕地

4、诸葛亮说的“南阳”是南阳郡,非今南阳,所以躬耕地不在今南阳,而在今襄阳,即襄阳隆中。

5、隆中当时是属于南阳郡的……

6、习凿齿《汉晋春秋》实际上已解决了这个问题

………………

不管上述说法是否正确,仅仅逻辑就错误——以“躬耕隆中”为前提,于是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被篡改为“躬耕于襄阳”。

10

别的不敢乱说。朋友们给我绣了一下《资治通鉴》。大家请看下图。襄阳隆中,这个大家没有反对意见吧?如果有反对意见的话,请您回去好好读一下历史书。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