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需要特殊处理。

满清杀入关内的时候,头发并不是今天清宫剧那样,拖着一条长长的大辫子。

最初满清的八旗兵的发现,是金钱鼠尾。

也就是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仅留头顶中心的头发,其形状一如金钱,而中心部分的头发,则被结辫下垂,形如鼠尾。

金钱鼠尾发型的辫子,比今天的小拇指还要细。

严格来说,金钱鼠尾几乎就是光头了。

同时由于辫子很细很小,也不可能遮挡视线,对于作战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到了清中期的乾隆后期和嘉庆初期,才逐步流行蛇尾辫,也就是头顶上留的那块头发变大,辫子也变粗了。

直到清末,对付头发管的不严格了,很多老百姓懒得经常剃发剪头发,才变成清宫剧里面看到的那种粗辫子、只有前面额头没有头发。

至于士兵,也是留着这种大辫子,对作战没有影响。

其实,为什么最初的满清八旗要剃发留小辫子,主要是他们有不少骑兵。

如果竖着发髻,在高速骑马以及马上射箭、肉搏时候,发髻是很容易散开的。一旦头发遮住眼睛,骑兵就很容易坠马,不死也就残废了。

所以,中国古代的契丹、突厥、鲜卑等少数民族也留着这种头发,日本的武士也是类似。

到了满清末年,随着火器和大炮的普及,骑兵的作用越来越小。即便是僧格林沁的八旗骑兵和蒙古骑兵,也主要是骑马机动行军,遇到敌人下马用火器作战了。

所以,这个时期,留个大辫子就足够了,对作战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清代满清征服关内的时候,他们的发型是金钱鼠尾,对作战没有影响。

清末骑兵逐步没用了,辫子也没有什么影响。

其实,留着辫子终究是不方便的。

民国初期剪辫子的时候,很多人一根鞭子就有1到2斤重。

最佳贡献者
2

既要维持祖制,又要不影响作战,辫子问题始终是清朝军队在着装服饰方面的一个传统缺陷。行军打仗时如果固定不牢靠,士兵脑后拖着的辫子将会在左右摇摆的过程中,变成妨碍士兵行动的巨大累赘,有时甚至是致命隐患。

把辫子练成神鞭?使辫子变成一件杀人武器?这不过是文学家的异想天开,违反人体构造和科学常理的武林秘技只能存在于艺术作品中。在洋枪洋炮大举入侵、朝廷无能御敌乏术的情况下,手无寸铁的人们只能寄希望于拳脚或其他身体器官。

信奉萨满教的满清军队历来把辫子当作灵魂栖息之地,如战死沙场且尸体无法运回家乡,则必须把死者辫子剪下,标记姓名籍贯并带回家乡,以便日后招魂安葬。

随着满清入主中原时间的延续,萨满教日益受到汉文化孝悌思想的影响,清军士兵普遍把辫子视为父母所赐的神圣之物,即使身处战场也不容遭到损坏。

在满、汉两种文化的交互影响作用下,清军士兵在打仗时受到辫子的严重制约,几乎到了“为了保住辫子甘愿投降”的地步。

清军士兵作战中处理或保护辫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系于腰间,外罩盔甲;二是盘于头顶,外敷头巾;三是盘于颈间,时而口衔。

冷兵器时期,清朝军队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两种体制,装备较好的八旗兵经常身披厚重的盔甲,绿营兵则身穿单衣布褂或轻便棉服。战前,八旗兵先用布条将辫子捆扎固定于身后腰间,尔后披挂盔甲;绿营兵通常将辫子盘在头顶或系于身后,然后再戴帽穿衣。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火枪、鸟铳、火炮等热兵器的战场应用日渐普及,厚重盔甲和骑兵逐渐失去存在价值,对于辫子的处理日趋简化,不再像过去那样繁琐,通常将辫子盘在头顶,然后再外包头巾加以固定。

战场情况紧急时,士兵可以采取更加简便的处理方式,将辫子缠在脖子上环绕几圈即可投入战斗。为避免辫子在脖子上松开滑落,也有的士兵将辫子末梢衔在口中。

至于戊戌变法以后,随着洋务运动和近代改良思想的引入,辫子的神圣意义逐渐丧失,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装饰,小站练兵之后的清军在作战中对它不再采取任何处理,很随意地垂在身后。

如有错讹,敬请指正。

慕什塔戈期待您的关注!

3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在很多人眼里,清朝时期人的辫子是那种又粗又大后边还甩了甩去的那种,其实那都是后期满人早就入主中原的时候了。而前期打仗的时候,清朝的辫子并不是那样的。


(很多人认为清辫子是这样的,其实并不是)其实清朝人的辫子是这样的!↓

明白了吧!这样一下子是不是就一目了然,在原来辫子开始时根本不可能说是叫做辫子,准确的说应该是一撮毛而已。并且这一撮毛叫做金毛鼠尾,把整个脑袋都剃光,就留后边那个一小地方,所以总的来说是非常方便的,根本就不影响当时满人作战,而后期那种长长的大辫子,叫做牛尾辫,这种辫子就是咱们眼中或者是影视剧中的辫子。
满人前中后期作战的时候,头发其实根本就不影响,任它随风飘扬,但是后期牛尾辫就很影响作战了。甩来甩去的也不成体统,这个时候大部分的满人就会把头发盘起来就会变成一串一串的那种,
十分的丑。我记得鲁迅曾经描绘过,清朝人头上个个跟顶着富士山似的,这样你就能看出,当时的那种发型是多么的不方便,并且丑陋。作战也十分不方便。而且还要用夹子夹住。

(以上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4

谢谢邀请!

在古代,汉族男女一般都把头发披在头上,然后扎成发髻,俗称“束发”。满族男人剃光头发,编成辫子。他们剃了头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只剃了底部,其余的头发都是长长的辫子,叫做“小顶辫发”或“金钱小顶”。这种方法最初是为了满足草原生活的实际需要,防止骑马和打猎时头发遮住眼睛,挡住视线。清朝建立后,他们强迫汉人遵循满族的习俗,留发剃发成为是否接受新王朝统治的标志。在接下来的200年里,清朝所有的官吏和人民都拖着一条辫子,逐渐也被人接受。

要说清军的辫子在作战的时候,其实也不是特别大的问题,甚至可能根本不是个问题,首先清朝辫子的样式前中后期不一样,首先清朝前期的辫子大家很多人以为是这样的。

其实实际上,清朝前期的辫子长相是这样的

也就是所谓的金钱鼠尾,非常的短,实际上作战根本不会影响,所谓新朝雅政,当时来说这玩意反而比汉人的峨冠博带更利于作战(因为根本就和剃光了没区别)所以说清军从来也不会担心这个问题。

然而,到了清朝后期,剪辫子已经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慈禧死后,宫廷里的剪去辫子的声音进一步提高了。宣统元年(1909年),出国考察的五大臣给朝廷发了多次加急电报:“非剪发易服,不足振起全国之精神,恳请明降谕旨。”第二年,载泽出国再度考察政治。回国后,他提出要“令全国断发易服以一新耳目”。

载洵、载涛皆为当朝皇叔与摄政王之弟,他们的提议迅速得到了实权派的积极响应,许多朝中大臣与地方要员纷纷支持。宣统二年,资政院第一次会议召开,

当时的资政院首要议题表示《剪辫易服与世大同》和《剪除辫发改良礼服》两个议案。

会议讨论认为:“两案之主旨,皆以中国辫装妨碍运动,朝廷整军经武,非剪除辫发,改制冠服,不足以灿新天下之耳目,改除骄奢之习惯。”最后,剪辫议案以绝对优势获得通过。

尽管资政院的决议与法令不同,没有强制性约束力,但至少表明,剪辫子一事已得到广泛认可。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了。剪辫子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手段,是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象征。所有参加武昌起义的士兵都剪掉了辫子。虽然当选为都督的黎元洪犹豫了三天,但他还是毅然剪掉了辫子。后来,湖北省军政府先后下了几道命令,要求军民迅速剪辫,与朝廷决裂,剪辫风潮蔓延全国。清政府对此无法抗拒,于是于12月7日发出呼吁:“资政院奏,恳请降旨,即行剪发,以昭大同一折。凡我臣民,均准其自由剪发。”至此,剪辫子终于“有法可依”,并得到朝廷的正式认可。随着清朝的灭亡,延续了200多年的剪辫的习俗终于停止了。

5

外国人看中国人的时候,都会讽刺中国人留着一条长长的辫子。但是在清朝以前,中国人可没留这种难看的辫子。只不过由于一个意外,最终导致满清入主中原,中国所有的人就不得不和满清人一样,留一个很难看的辫子了。

不过现在人们从影视剧中看到那种长长的辫子,在满清初年却并不是这个样子。事实上在整个满清200多年的时间里,辫子长度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满清初年的时候,满洲人的辫子事实上基本就是相当于个光头,然后再留一点点小辫子,而且那个辫子的长度很短。

据说不只是满洲人,而且中国古代历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也就是一个光头在留一点点小辫子。因为在北方的游牧民族生活环境非常恶劣,经常发生战争,而且他们骑兵居多。留那样的辫子是为了防止头发披散开来,遮住眼睛不利于战斗。因为按中原人的那种束发方法,一旦头发被打断披散开来的话,很容易遮住视线,不利于战斗。

而到了满清中后期,当时清朝人的辫子已经和满清初年有了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到了满清末年,基本上就是我们影视剧中看到的那种辩子了,比较长,而且头发比较多。因为这个时候热兵器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骑兵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受重视,所以满清对这方面就控制了不那么强了。

事实上到了满清末年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嫌辫子太麻烦,剪掉了辫子。在现在留存下来的满清末年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到这些,而满清朝廷队当时的控制力度已经远远不如满清初年,所以也没有在这方面大做文章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6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历史上,契丹人留辫子,西夏人留辫子,但还没有哪一个像满清这样对辫子如此的执着,到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地步。

清朝军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跨越冷热两个兵器时代的军队。在冷兵器时代,清军士兵喜欢把辫子围在脖子上,这样与对方拼杀时,免得晃悠碍事。

到了热兵器时代,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清军的辫子越来越成为近代化军队的累赘。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装备了新式步枪和克虏伯大炮的大清陆军依然是一支“辫子军”,遭到西媒和日本记者的嘲笑。彼时,盛宣怀,郭嵩涛等人都曾奏请新式陆军剪去辫发,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慈禧本人自然也是一百个不愿意。

此时清军的军服,尤其是淮军的一些精锐部队,已经接近西式军队,士兵胸前已无“兵”“勇”等字眼,扎皮带,配弹药盒,脚登皮靴(日军还打着绑腿,清军中连女报务员都穿高腰皮靴)。但“金钱鼠尾辫”依然挂在脑后,成为日军嘲弄的对象。

直到1901年,清末新政,编练新式陆军,辫子才逐渐从清军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