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谢邀请。

对于刘备“永安(白帝城)”托孤,历史有不同的评价,有的给予肯定,有的是质疑。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听后,痛哭流涕,答刘备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这其实是一种充满真情的两人君臣关系的流露。特别是“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却正是呈现出刘备高尚的品质。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首先高度赞扬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并说刘备说这这话是发自内心的,“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当然也有很多很多人觉得,刘备的话是虚伪的,试探诸葛亮的忠心,甚至逼迫诸葛亮表态,永远忠心不二。

这些说法看起来都有道理。但是却忽视了李严的出场。

刘备托孤,诸葛亮为首,李严为副。李严是刘璋的旧属,很多人认为刘备是安排李严来牵制诸葛亮。可是,刘备临终的话,只说给了诸葛亮,李严并没在场听到。

很显然,刘备自从到了益州,成立政权,到夷陵之战用人,他一直在平衡自己内部荆州,与益州官员关系。李严的出场起到了刘备政权内部的平衡。

当然,还是要以诸葛亮为主要的。刘备托孤诸葛亮的话是真诚的,应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防备益州本部势力的背叛,有诸葛亮自取。这一点,在刘备去世后不久,诸葛亮就将李严边缘化,积大权于一身,充分得到了证明。

刘备夷陵之战失败,是他自己没有想到的结果,代价太大,使他一病不起的缘故。

而刘备托孤对诸葛亮所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无论是否是真心,能说出这样的话,也足以说明刘备的个人魅力,不愧是一代枭雄。

最佳贡献者
2

白帝托孤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为孙权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力排众议,倾尽举国之力发动了“夷陵之战”。

东吴方面在主帅陆逊的沉着指挥下,大败蜀军,刘备败逃白帝城。

此时的刘备年过六旬,却遭遇到了起兵以来最大的失败。

悲愤难当的他自感不久于人世,因为深感蜀汉政权此时处于内忧外患,而自己的后代又年纪尚幼。

于是刘备诏令成都的刘禅兄弟以及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前往白帝城“托孤”。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 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托孤的过程是这样的:

备对诸葛亮说:先生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够安邦定国,成就大业。因此,请先生看情况。如果刘禅还可以,就请先生辅佐他。如果刘禅难成大器,先生可以自己带领蜀汉走下去。

诸葛亮听了刘备语重心长的话,感动的泪流满面,他声泪俱下的说:我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幼主,忠贞不贰报效国家,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刘备便又嘱咐刘禅,让他要像对待自己一样那样对待丞相。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千古争议

这就是白帝托孤的大概经过,但这件事却从此在史学界留下了极大争议。其争议的核心就是刘备所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这句话,历朝历代历史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理解。主要可以分为两派观点。

  • 第一种观点是盛赞刘备的至诚无私

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为代表,他认为刘备的白帝托孤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中最大公无私的典范。因为刘备此举等于是将自己的事业和后代都托付给了诸葛亮,已经到了毫无保留和没有私心的程度。

看得出,陈寿认为刘备临终对诸葛亮的托孤之词是发自肺腑,是值得所有君臣关系学习的模范典型。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 第二种观点怀疑刘备的阴险狡诈

这一派以晋代的孙盛为代表

他认为:刘备的托孤简直草率的乱命。托孤的关键在于选准了人,如果诸葛亮真的忠心无二,那么刘备大可不比如此试探。因为即使不这样说诸葛亮也不会有不臣之心;如果所托非人,就更不能如此,因为这等于给心怀不轨的人大开方便之门,让篡逆的行为有了合法的保证。古往今来,就没有像刘备这样虚伪的托孤。

只不过刘备的运气好,碰巧刘禅不会胡思乱想、猜疑大臣,诸葛亮威望又高,品行端正。要不是如此的话,蜀汉君臣早就内斗成一团了。

孙盛的言论代表了反对派的核心观点。刘备身为一个君主,虚伪狡诈,临死前的托孤毫无道理可言,猜忌诸葛亮之心昭然若揭。

孙盛曰:夫杖道扶义,体存信顺,然后能匡主济功,终定大业。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而二三其节,可以摧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备之命亮,乱孰甚焉!世或有谓备欲以固委付之诚,且以一蜀人之志。君子曰,不然;苟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诲,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涂。是以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讬孤之谓。幸值刘禅闇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衅。谓之为权,不亦惑哉!

两种观点可谓是各有论据、针锋相对。那么哪一种观点更有道理呢?

其实我们看待白帝托孤时,不能将视角局限于白帝城,要站在整个三国的形势上再看,才可以理解刘备的心思。

蜀汉的困局

可以说此刻蜀汉政权的困就才是刘备的心腹大患,也没有人会比他本人更加对此有所体会。

此时蜀汉的困局是什么呢?

我们其实可以从《出师表》中看出一丝端倪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这一句话就概括出了刘备去世后的蜀汉现状:内忧外患

  • 内忧

我们知道刘备一直是以“大汉皇叔”的正统自居,一向以“兴复汉室”作为自己的集团的政治理想。可是这个情况在拿下益州之后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刘备在占据荆州之后,必须向西发展,取得益州作为自己的后方根据地。但此时益州的拥有者刘璋确实自己的同宗兄弟,并且主动邀请自己前往蜀中平定张鲁之乱。

但不料自诩信义仁德的刘备却效法反复小人吕布的做法,反倒借此机会将刘璋赶出了益州。这在道义上违背了原本以贯的主张。也就在正义性上被益州的本土势力抵触。

刘备作为外来的军事势力,带进来的是军队,如果对外发动军事攻略,出钱出人的一定是益州的土著百姓。所以刘备占领益州其实并不得人心。

所以在刘备一意孤行发动夷陵之战时,代表益州集团利益的黄权、刘巴的等都坚决反对。结果这一派都遭到刘备在政治上的打压。

如果夷陵之战打赢了,那些反对派自然没话说。但不巧的是刘备大败而回,而且损兵折将。反对派们一下子都跳将起来。

章武二年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听说刘备在白帝城病重,举兵反叛。次年三月发兵进攻临邛县。

建兴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起兵造反。紧接着,越隽太守雍闿,也相应反叛。此时蜀汉已经有一半的领土处于叛军控制。

  • 外患

刘备夷陵战败天下瞩目,东吴陆逊已经有追击入蜀之意,而北方的曹魏更是一开始便在等渔翁之利,在刘备战败后,已经秘密联系东吴和蜀汉叛将孟达,以及蜀汉西北的羌族和南方的蛮王孟获一起合围蜀汉。

刘备的愿望

此时的刘备,想必心里对这些棘手的困境已经有了清楚地认识。同时他也清楚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必须要及早的安排接班人准备着手处理这些困局。

而此种关键就在于用人,用人的关键有两点:第一是需要什么人?第二是这个人他需要什么?

  1. 刘备所选的首先要有足够的政治能力,能够平定国内的叛乱,笼络团结各方政治势力,稳定人心,恢复战败后军队低落的士气。

  2. 其次还要有足够的军事能力和战略眼光,能够抵挡即将到来的或者还处于谋划阶段的各种对蜀汉政权的军事进攻,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领导蜀汉政权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目标。

  3. 此外还必须有很高的行政能力,蜀汉只有一个州就是益州,益州在册人口不过百余万,经过连年战争,百姓已经疲敝不堪。所以这个人选就必须能够构建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才能处理好民生问题。

以这三个条件为基础,很显然自己的儿子刘禅是做不到的,能做到的就只有诸葛亮!

诸葛亮的顾虑

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创者,他一定要以政权的安危为第一考虑。诸葛亮跟随自己多年,他的忠心和能力是不用怀疑的。

而蜀汉的发展也是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为蓝图发展。所以这些问题和困境诸葛亮心中也是一清二楚,他明白刘备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但是他自己却有顾虑,那就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一定是熟读历史的。东汉王朝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东汉王朝,就是一个历来新君年幼,而必须依靠权臣来代理朝政的王朝。但是这些东汉历史上的权臣,无一不是被皇帝、或者宦官集团为了夺权而除掉的。公元92年的窦宪,公元121年的邓骘,公元125年的阎显,公元159年的梁冀,公元168年的窦武,公元189年的何进。这些人的结局,以及面对如此敏感的身份,诸葛亮不能不有所考虑。

刘禅的担忧

另一方面,刘禅也是一样。

三国末年,权臣当道,从董卓到曹操,哪一个不是“名托汉相,实为汉贼”。这些权臣哪一个会把皇帝放在眼里?

汉献帝最终是被曹操的儿子篡了位的,刘禅此时在白痴也不会连汉献帝的悲惨下场都不知道。所以想想董卓和曹操如何对待汉献帝,刘禅心理自然也很害怕这个“相父”。

李严的存在

刘备心理清楚,蜀汉政权想要在自己死后安定的发展下去,就一定需要靠诸葛亮这样的贤能大臣。诸葛亮和刘禅的心理负担,作为天下枭雄的刘备又怎么会不了解?

但他清楚此刻蜀汉面对的困难是空前的,非要上下一心不可,如果君臣心里存了芥蒂,那么蜀汉不用别人来攻打,自己就会先发生内乱。

所以刘备做了这样的安排,在托孤的时候也安排蜀中名臣,尚书令李严在场。政治历来是暗箱操作,但此刻刘备反其道行之,故意将所有人的心里话都挑明了。

他就是要告诉诸葛亮:朕让儿子视你为父亲,将来如果他狼心狗肺或者昏庸无道,那就随丞相处置。朕这是给予你无条件的信任,你就放心大胆的带领蜀汉向前走便是。

他就是要告诉刘禅:你想要稳坐皇位,就必须要依靠诸葛丞相不能有丝毫保留。你没有丞相的能耐就千万不要存怀疑丞相的心思。

他也是在暗示李严:我们都表了态,我们君臣内部是团结的,“蜀人”不要做痴心妄想,朕将所有的权利交给丞相,你就要好好配合。当然如果有的人真的越过了底线,你作为今日之事的见证人,知道应该怎么做。

总结

对于白帝托孤我的结论就是:这是刘备在内忧外患下为了保证蜀汉政权的安定团结作出的理性选择。

3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不是在考验他的忠心,而是要诸葛亮对辅佐刘禅表忠心。

首先,刘备托孤白帝城的背景。

在219年,刘备斩杀曹魏的名将夏侯渊。打败曹操的大军,夺取益州的咽喉汉中。使刘备北伐曹操,有了一个前进的战略要地。

同时,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阳、樊城战伇,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围困曹仁于襄阳。蜀军在战役上,获得了很大的胜利。

打得曹操几乎要迁都了。形势上对刘备的蜀军特别的有利,使蜀政权在军事上也达到了高峰。再继续“北伐曹操,匡扶汉室”就有了很大的希望。

但由于此时,荆州的防守特别地空虚。在曹操与孙权的联合下,被吕蒙以白衣渡江奇袭荆州的江陵、公安。关羽也败走麦城被吴军杀害。

此时的蜀军遭到了重大的失败,实力也大为地减弱。也无力再对曹操继续用兵,不得已进行了战略上的收缩。

两年后,刘备称帝后又忿而起兵攻打孙吴政权。因刘备小瞧了,孙吴的年轻将军陆逊。最后蜀军的七百里连营,被陆逊用火烧杀。

以致蜀军遭到惨败,刘备也在永安白帝城病倒不起。此时的蜀国,也处在了风雨飘摇的关头。刘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其次,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情况。

刚遭大败的刘备,又一病卧床不起。自知时日不多,也对后世进行了一些安排。由于刘禅年幼,凭他的才能,肯定无法撑起蜀汉政权的生存与发展。

必须要有,诸葛亮的辅佐才行。而刘备此时的托孤,也不应是在考验诸葛亮的忠心。

因为刘备知道,诸葛亮对他肯定忠心。自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到夺取荆州、联吴抗曹,以及后来占据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辅佐,这些都不易实现。所以诸葛亮对他的忠心,是“天地可证,日月可鉴”毋庸置疑的。

但刘禅尚幼,才能不足以撑起蜀汉政权。为了维持蜀汉能够生存发展下去,一定离不开诸葛亮的辅佐。

但诸葛亮对刘禅,能否像对待刘备一样忠心。让刘备不得而知,并且也不可能知道。所以,刘备要在道德情感上,对诸葛亮进行一定的约束,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刘备知道,诸葛亮是一位重情重义之人。对刘备的知遇之恩、重用之恩,是诸葛亮一生难忘的。

为此,刘备说出了“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临终托孤,也是对诸葛亮进行推心置腹的言谈。

诸葛亮在听到这些话时,更会是对刘备感恩涕零。在中国古代都会有,“士为知已者死”的豪情之人。当然,诸葛亮作为性情中人也毫不例外。

为了感激刘备的恩情,诸葛亮也肯定会对刘禅忠心无二的。结果,诸葛亮在后来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诸葛亮为蜀汉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为了化解,曹魏和孙吴同时对蜀汉造成威胁的局面。在刘备去世后,又重新与孙吴交好,避免蜀汉再次被孤立。

对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促进蜀汉经济的恢复,为出师北伐曹魏积蓄力量。

同时还注重发展军事,使得魏吴两国不敢小觑。修建边防设施,加强临界地区的军事力量,保证蜀汉不被侵犯。

对南部少数民族的叛乱,也是持续用兵。曾经七次擒住孟获,又七次放掉。最后使孟获彻底臣服,南部地区又重新归蜀汉控制。

还把少数民族中,骁勇善战的青羌一万多家迁到四川。编成五部“飞军”,大大地增强了蜀国的兵力,为北伐曹魏做着准备。

经过多年呕心沥血的经营,蜀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227年,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书《出师表》,请求统率三军。征讨曹魏,北定中原,恢复汉室。

虽然,诸葛亮六出祁山攻打曹魏,但由于力量悬殊太大。无法收复中原,反而令蜀汉背上了一个大包祔。

在234年,当诸葛亮再次北伐时,终因积劳成疾病故五丈原。为蜀汉真正是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为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重用之恩。最后,也终于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更没有辜负刘备对他的临终托孤。怎奈由于力量的悬殊太大,最终没能打败曹魏北定中原,成为诸葛亮的最大遗憾。

4

刘备和诸葛亮号称是千古以来,唯一的君臣典范。他们俩用各自的一生诠释了忠义二字。尤其是白帝城托孤这件事,堪称后世历代帝王最希望达成的托孤愿望。

不过很可惜的是,即使历代帝王一再推崇这种忠义,后世托孤也是各种以失败而告终。比如曹叡托孤司马懿,柴荣托孤赵匡胤等等。

那么白帝城托孤这件事,刘备是怎么考虑的呢?会不会是刘备设下的计谋,以此来试探诸葛亮的忠心呢?

白帝城托孤的先决条件是,蜀汉快亡了。

  • 1、夷陵之战后,蜀汉已经内外交困。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帝国,以此延续被曹丕灭亡的东汉帝国。两年以后,也就是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战败,蜀汉帝国元气大伤。

此时叛乱四起,内外交困之下,刘备不得不将诸葛亮从成都叫到白帝城。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蜀汉,其实已经是一个即将灭亡的政权。

如果不是曹丕出手进攻东吴,那么孙权便会一口气吞了整个蜀汉,形成南北划江而治的局面,彻底改变三国历史。

当时蜀汉能够管辖的范围,仅限于成都周围的部分地区,以及汉中郡。南方各郡大片反叛之声,刘备的统治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够拯救蜀汉的,只有诸葛亮。刘备心里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放心大胆地将蜀汉江山交给了诸葛亮。

  • 2、刘备这么托孤不是无私,而是无奈。

刘备带着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兵马,进攻东吴,结果输了个底朝天,再也没有力量恢复元气,所以他驻扎在白帝城,基本等于是放弃了挣扎。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三国志》

这个时候的刘备唯一想到的人,那就是他的丞相诸葛亮。他回到成都肯定是会受到蜀汉臣民们的唾弃,索性他就将诸葛亮召到了白帝城。

刘备希望刘禅能够好好继承自己的皇位,但是这现实吗?刘禅有几斤几两,刘备心里再清楚不过了,所以刘备此时只想保住自己的基业,哪怕换了主人也没关系。将来蜀汉若是一统天下,谁都不会忘记,他们的老祖宗是刘备。

这是非常无奈的选择,却也是最好的选择。交给刘禅,那么这点基业就彻底完蛋了,只有交给能力强悍的诸葛亮,或许还有一点希望。

  • 3、诸葛亮接管以后,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其实诸葛亮也是非常无奈的,因为当初他并不赞成刘备伐吴,可是事已至此,又不可能当面去指责自己的君王。

为此诸葛亮坦然地接受了这一重任,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诸葛亮就已经做好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准备。

  1. 他首先要解决的,那就是孙权对蜀汉的威胁。毕竟孙权刚刚击败了刘备,再往前走,那蜀汉就完了,好在这一点曹丕已经替他解决了。
  2. 其次要解决的,是蜀汉如何在曹魏和东吴之间生存下去。刘备与曹魏是汉贼不两立,与东吴又结下了仇恨。诸葛亮为此只能与东吴重修于好,不计前嫌。
  3. 再者,诸葛亮需要保证蜀汉内部的稳定。在解决外部问题以后,诸葛亮必须要将蜀汉内部的叛乱给平定了,为此他不惜亲自南征。

所以说诸葛亮所接管的,其实不是一个现成的政权,而是一个残破不堪,即将崩溃的政权。是诸葛亮一手将这个政权给拉了回来。

刘备没有试探诸葛亮的想法。

  • 1、刘备没办法试探诸葛亮。

说个不好听的话,刘备把江山交给诸葛亮以后,他就死了,此后的事情,他又能怎么办呢?不管诸葛亮做什么,刘备都没办法插手,这才是现实。

而且当时诸葛亮一定是非常感动,继而接过了权柄,整个过程中,刘备是没办法设下圈套的。这就是刘备最无奈的地方,他只能寄厚望于诸葛亮了。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国志》

诸葛亮如果是司马懿那样的人,那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曹叡也希望司马懿是个忠于曹家的人,可是结局却不如人意,曹叡也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说,刘备在临死前,根本不可能给诸葛亮下套,这是一局死棋,刘备除了自我安慰,诸葛亮一定忠诚外,别无他法。

  • 2、刘备若是害了诸葛亮,那就等于是毁了蜀汉。

刘备真切地明白,他死了以后,蜀汉政权基本就分崩离析的。这个政权本身就是军阀政权,刘备在的时候,是军队领袖,大家都听他的。可是刘备走了以后,军队可就未必都听刘禅的了。

刘禅年轻而且资历浅,压根就没办法压制的住这帮将领。况且将领们有的是荆州派,有的是益州派,有的是东州派,刘禅就更加应付不来了。

这件事只能靠诸葛亮来完成,诸葛亮在军中十多年,已经积攒了足够的资历和经验,他完全有能力搞定这些武将。

所以说蜀汉帝国唯一的希望,就是诸葛亮。如果刘备这个时候设局把诸葛亮搞掉了,那么蜀汉天下大乱,眨眼之间就会分崩离析,刘禅能活下来就谢天谢地了。

  • 3、刘备相信诸葛亮有足够的忠诚。

诸葛亮早在27岁的时候,就跟随刘备一起打天下。在刘备穷的叮当响的时候,诸葛亮依旧不离不弃。

当年曹操带兵南下荆州的时候,刘备携民渡江,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刘备的老婆孩子都被打丢了,两个女儿也被曹纯给抢了,就连徐庶都投靠了曹操。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对刘备,始终不离不弃,一直跟随。与其说是君臣,不如说他们俩是共患难过来的兄弟,和关羽、张飞一样亲密。

关羽、张飞已经不在了,诸葛亮成为了刘备唯一能够依靠的人。所以刘备当然会毫无保留地将大业托付给诸葛亮。

总结:让位的事情,那就是刘备的高明了。

刘备在临死前,曾经想把皇位让给诸葛亮。其实这就有点设计的意思了,因为诸葛亮忠心于汉室,蜀汉群臣都忠于汉室,在这种条件之下,谁敢篡汉自立?

所以说就算刘备让位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不敢坐上这个老刘家的皇位,那是要挨千刀的。当然刘备这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以此告诉诸葛亮,自己对他到底有多信任。诸葛亮当然是感激涕零,这才促成了这一对千古难见的君臣关系。

参考资料:《三国志》

5

我认为是在考研他的忠心。

  • 历史角度

古代宗法制度本身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调整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我国受宗法制度的影响下,对国民性格的影响深远持久。可想而知,刘备一生坎坷不断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怎么可能拱手相让于一个与自己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外人呢?那么为什么刘备托孤诸葛亮说我儿你可以取而代之呢?

看过三国的人都会有所了解,蜀后主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当然这只是后来人片面的评价。正史他维持了41年的蜀汉基业,纵然谈不上优秀,但这份“守城”是难人可贵的。而刘备深知,不管是在能力上还是声望在蜀国刘禅是无法比拟诸葛亮的。所以刘备最担心自己去世之后,诸葛亮会掌控蜀国,逼刘禅退为取而代之。为了自己一生坎坷打下的江山,为了刘禅顺利登基并无内患之忧,他不得不做最后一件事,为刘禅铺路。考验诸葛亮的忠心是非常明智的一计,特别是要刘禅拜诸葛亮为父。本人个人观点,如果当初诸葛亮哪怕有一丝取而代之的想法,便是诸葛亮的死期已到。

  • 个人角度

站在我们个人角度想想,谁幸幸苦苦一辈子闯下的一片天地最后会甘心拱手让人呢?刘备会没有这点私心吗?阿斗在不如诸葛亮,终究是自家人,诸葛亮在能力上固然牛逼,终究是外人。试问现在的我们辛苦挣钱为了谁,还不是自己的孩子,血缘摆在这里,这是无法割舍的。所以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是在考验他的忠心。

纯属小编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6

有人认为是刘备不得不托孤于诸葛亮,又怀有猜忌,于是“阴怀诡诈”出此言,逼诸葛亮表尽忠之态,“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其能无疑哉”(王夫之《读通鉴论》)。孙盛也认为“(刘)备之命(诸葛)亮,乱孰甚焉!”—— “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托孤之谓。”

君臣至公:白帝城托孤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自古被视作君臣关系的典范,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士人们梦寐以求的两代“帝师”稀世之遇。能够达到这种鱼水境界的君臣,只有此二人。

可是,舌头和牙齿这么亲密的关系都会有不合的时候,何况是人呢?因为主张连吴的诸葛亮不赞成刘备对东吴用兵,被刘备留在成都,而且诸葛亮也不得不留:本来蜀国的人才就少,加上关羽败亡,张飞被刺,“凤雏”庞统、法正早死,他留居成都除了监护太子刘禅,也有“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的作用。若是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师,情况或许不一样,因为刘备是“常败将军”,他“连营七百里”的排兵布阵,连军事水平并不高的曹丕都指出其必败。

刘备小瞧了吴国年轻的统帅陆逊,以致遭到惨败,在永安(奉节县)白帝城一病不起。刘备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召益州犍为太守李严到永安,拜尚书令;章武三年二月(公元223年),刘备急招诸葛亮到永安;四月,刘备对托孤于诸葛亮。

凄然托孤。“托孤”是古代“家天下”政治几乎不可避免的重大政治现象,它往往发生在先君早逝、嗣君年幼的情况下。孔安国说:“六尺之孤,幼小之君。”又说:“临终之命曰顾命。”因此后世受托孤之任的大臣常被称为顾命大臣。

托孤的对象应该是满足忠诚度足够深、能力足够强、威望足够高、与先君关系足够好等几个条件的大臣,其中忠诚是第一条件。无疑,诸葛亮是最适合的人选。

第二个人选李严,刘备就煞费苦心了。李严其实是荆州南阳人,因兵乱入蜀在刘璋手下任区区的成都县令,常有屈才抱憾之感,刘备一来,正好另择明君。善于识人的刘备将其提升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犍为是蜀国要郡,毗邻成都,物产丰茂,刘备入蜀国后铸造的“直五百铢”钱币,背左有直书“为”字,就是铸造于犍为郡(是中国最早的“地名钱”)。李严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回报以耿耿忠心。刘备登基时有异象“黄龙见武阳(犍为郡治)赤水,九日乃去”。大家因此都说“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所谓的“黄龙”,其实就是李严为了劝进所炮制的异象,这对刘备来说当然是大忠臣了。后来,这里成为刘备的“籍田”。李严的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曾经镇压了土著豪族马秦、高胜及越嶲土著高定。

《三国志》里历史上最著名的托孤是如何进行的呢?

——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李严传》)

此时刘禅还在成都,没有见到刘备最后一面,这是历史的黑色幽默:如果刘备地下有灵,治国无能、不战而降的刘禅恐怕也无颜见刘备,相见不如怀念,徒增烦悲而已。

托孤时诸葛亮自然是一号角色,那二号李严的地位如何理解?李严是尚书令(但不录尚书事),军职是“中都护”,相当于魏国司马懿的都督雍、凉等一或多个州的军事,蜀国只有一州,李严的中都护都督五个郡,实力远在郡守之上。

刘备选择诸葛亮和李严,应该说是费了心思的:诸葛亮是可以信赖的荆襄老人代表;李严虽是荆州人士,但原是刘璋属下,是新人代表,所以刘备用他来平衡诸葛亮。

刘备的托孤算是托对了人,比起同期魏国曹叡将曹芳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东吴的孙权将孙亮托孤于诸葛恪等五人等以血淋淋收场的结局,尽管诸葛亮、李严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权利之争,如李严请求割益州东边五郡为巴州,诸葛亮没有许可;李严因为犯错被诸葛亮免职等,但总体而言,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托孤了,因此流芳千古。

托孤之谜。关于刘备所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历史上争议很大。有人说这一席话,困惑了中国二千年。

刘备真实的想法我们已经不可能知道了,所以至今众说纷纭。择其要者,不外以下这几种说法:

第一,真心说。陈寿也赞成这种说法,并且在《三国志·先主传》的评语里面高度评价说:“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赵翼也说:“千载之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情流露?”卢弼《三国志集解》在反驳孙盛等质疑时也说:“有所感于中,不觉言之如是”。

第二,权谋说。有人认为是刘备不得不托孤于诸葛亮,又怀有猜忌,于是“阴怀诡诈”出此言,逼诸葛亮表尽忠之态,“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其能无疑哉”(王夫之《读通鉴论》)。孙盛也认为“(刘)备之命(诸葛)亮,乱孰甚焉!”—— “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托孤之谓。”

第三,还有一种说法,所谓“自取”,不是“自代”,是指刘禅不肖无能,诸葛亮可以在刘备另外二子中选取立一个。但联系上下文就知道此说不通。如果是从刘备另外二子中选立一个皇帝,那何必拿曹丕出来说事、对比?

争议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种说法中。它是千古之谜吗?

笔者斗胆提出第四种说法:这是一句可有可无的客套话——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不必看重这句话。为什么呢?

首先,这句话不稀奇。如果单独看这一节,不可避免地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认为是“惊世骇俗”的一句话,基本会赞同陈寿的说法。但三国里六次托孤,几乎同样的话就发生过三次之多,另外两次分别是孙策托孤于张昭:“若仲谋(孙权)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吴历》)刘表托孤于刘备:“表病笃,托国于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魏书》)。”

刘备两次遇上托孤之事,第一次是受托者;第二次是托付者;刘表之语与刘备之语同出一辙,还更明确。“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不可能无动于衷。所以刘表的托孤之语对刘备影响甚大,也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

正因为这类话在不同场合反复出现,所以其真实的意思都一样,就是——“嗣子可辅,辅之”,这个问题看似是个二选一的问题,实际上只有一个答案,绝不会是要其取而代之,所以笔者以为它是一句客套话,并不一定具有深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刘备不会真心让位于诸葛亮,因为自古就没人会甘心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白白送给别人,哪怕他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刘备也绝脱不了这个历史的惯性。同时他更不是有些人所说的一个阴谋诡计。如果这是诡计,那三次都是不足道的诡计?诸葛亮之所以表态尽忠,是出于他的忠臣本心,感刘备的知遇之恩,即使没有这句话,他也一样会尽肱股之力的。如果说这一句话有压力的话,那也是只会使得诸葛亮更加努力。

其实,毛宗岗评《三国演义》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或问先主令孔明自取之,为真话乎,为假语乎?曰:以为真,则是真;以为假,则亦假也。”此话说到点子上了。#历史回眸##历史趣谈#

7

人性都是复杂的,人的行为有时候代表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先跳出固定的思维框架,不管刘备是不是测验诸葛亮“忠心”;

众所周知,“托孤”代表作为“老大”的人将要去世,而他身后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好,尤其是对于他的接班人的安排,里面涉及到多方势力的角逐,要考虑到多方力量的均衡,而且还有保证自己的继承人要有制约“为他”效忠的臣子、兵士,要能够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抱负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要考虑到;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用现在的话来形容就是要为自己的儿子扫平道路,重新进行各方面人事的任命,进行任命之前要经过层层筛选,而这筛选里面包含的东西有“忠心”;

然后,我们回到问题上,作为蜀汉一把手的刘备,以他为核心的领导班子,能够在群雄争霸的东汉末年崛起,足以体现他们的“向心力”,可以看出刘备的这些手下对他都是忠心的,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所谓的忠诚度的多少而已,还要加上对新上位阿斗的忠诚度;

再说诸葛亮对刘禅的忠诚度之前,先说说他对刘备的忠诚度,毫无疑问,从最开始的三顾茅庐到白帝城,历数诸葛亮的前半生,都是在为蜀国而“付出”着,蜀国这样偌大的摊子是他和刘备这样老一辈人合伙创业得来的,他比任何都珍惜,他热爱这份产业,他不允许别人来损坏它;同时,刘备也和他是一样的目标,他们之间更多的是“相惜”,更多的是平等的位置,他们的关系类似于现代的合伙人,只是刘备是占据股份最多的老大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的登基,他们之间这种“亲密战友”的关系才慢慢的转化为“君臣”的效忠关系,这种君臣的效忠关系更加偏向相同“地位”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很是特殊,也许只有在刘备和诸葛亮身上才能体现一二;

最后,我们来回忆刘备的托孤情节,刘备说:“如果小刘禅不行的话,你就取而代之吧”,这样明显超出君臣关系的话语,正好验证了他们之间的关系,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合伙人君臣关系”;从这里来看也符合他们这种特有的关系,根本不存在任何的考验忠心的问题,刘备至少在此时的心思是单纯的,他想要自己的蜀汉更加强大;

但是此时此刻,托孤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提出年龄问题,诸葛亮此时40来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段,诸葛军师完全有能力改变一些东西,比如当蜀汉实际的掌权人,这是此中应有之意,而不是想“当当网”那位,让大家体会到什么是人心险恶,至于之后的什么北伐,什么培养姜维,什么铲除太监之类的事情也都验证了诸葛亮此时已经是蜀汉实际上的掌权者了;

也许在世人的眼里来看:最大的不同是他在别人的眼里是永远不会成为“君”,他自己也不想成为“君”,从整个舆论和深受儒家影响的诸葛亮情况来看,诸葛亮一生都对蜀汉忠心,真的谈不上试不试这样的说法。

8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些话绝对不会是当时刘备的真心话。

刘备很清楚,在当时能委以托孤重任的只有诸葛亮(尽管后来托孤重臣中又加了李严,刘备也知道,李严无论才能和威望都无法和诸葛亮想提并论)。

正因如此,刘备当时肯定也有担心,害怕诸葛亮最后取代刘禅而自立为帝。因为历史上在臣强主弱的情况下臣取代主而自立为主的事情发生的太多了。这一点刘备更是深有感触。

正是在这种矛盾心里作用下,才对诸葛亮说下这样的话。一是看诸葛亮如何反应,再就是借机试探考验他的忠心。

诸葛亮是何等聪慧之人,在如此敏感的问题上他涕泣对刘备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涕泣着说,自己一定会竭忠尽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事实也确实如此!

9

我先直接说出我的看法,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并非考验他,而是出于真心。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两千多年的后人,阴谋说,真心说,兼而有之。其实要弄清楚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话是出自真心,还是考验他,还得从白帝城托孤说起。

白帝城托孤


白帝城托孤的背景

当时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斩杀了曹操的名将夏侯渊,然后占据了汉中这个战略要地。然而在这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违背吴蜀盟约的东吴,在关羽孤军北进讨伐曹操时,派吕蒙趁荆州后方空虚,夺取了荆州,后又将关羽擒获,参照杀害。此期间,关羽所率的三万野战精锐和数万留守军团全军覆灭。

关羽失荆州

刘备得到关羽“失荆州”,恼羞成怒,于是亲率蜀汉四万中军精锐,一万沙摩柯部武陵蛮军,攻打吴国,誓为关羽报仇。然而天不遂人愿,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五万人抵御蜀军,后在夷陵将刘备主力全部歼灭,这一惨败之仗,直接将刘备给打得一病不起,于是退守白帝城,后来张飞又被杀,一下就把曾经立下了“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刘备,给气死了,于是便有了题目中的托孤是否考验一说。

夷陵之战


白帝城托孤的经过

刘备在弥留之际,召诸葛亮等人托孤,刘备等到诸葛亮来了后,便拉着手说道:“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定夺吧。”诸葛亮哭着说:“我一定尽我所能去中兴大汉,为了大汉竭智尽忠,直到死那一刻。”

《三国志》: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托孤

同时也对将身后之事安排与李严、赵云等,刘备托孤于李严,是因为李严拥有内政的才能,这在后期也得到了印证,然而对李严的托孤之言中,并无半点希望他日后节制诸葛亮的言词。刘备对李严的托孤之言也是无奈之下的肺腑之言。


为什么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是真心的?

1、刘备弥留之际并没有心情再动其他的心思。

不少人认为,刘备对诸葛亮说的如果刘禅不行,就可以取而代之是考验诸葛亮,轩羲却不同意。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所以都没有几口气的刘备,思维不可能有多敏捷,也不会有其他人出谋考验诸葛亮。所以,刘备压根就犯不着花这些心思去试探、考验诸葛亮。

2、当时蜀汉已是“烂摊子”,刘备真心担忧刘禅搞不定。

方才已经讲了关羽的三万野战精锐和数万留守军团,加上夷陵之战被歼灭的五万士兵,蜀汉损失兵员应该在十万以上,也就是说蜀汉的全部精锐都打没了。同时关羽被杀,张飞被刺,马超、黄忠相继病死,大将孟达、黄权转投魏国,关平、冯习等一线干将也都战死了,领土中丢了荆州三郡和上庸,南中三郡又反了。此时,蜀汉真的是名副其实的“烂摊子”,面对这样的情况,刘备担心儿子刘禅搞不定也在情理之中,也才对诸葛亮说了可以取而代之的话。事实上也证明了刘备的担忧,诸葛亮光恢复元气就用了近两年。

刘备托孤

3、托孤之言并非刘备一人,都是无奈之下的真心。

当时正处战乱时期,难眠有很多君王或者一方诸侯托孤,然而如此多的托孤事件中就只有刘备说了这样的话吗?答案是否。不仅不止刘备一人,还有好几个人说出了这样的话。

当孙策在一次打猎中,遭遇许贡的门客刺杀身受重伤后离世,于是托孤于张昭和周瑜,其中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不难看出,孙策对张昭这一个外姓之人说出了同样的话。

再比如刘表大病临终时,托孤于刘备,也说过因为自己儿子没有才能,所以等他死了后,荆州就让给刘备了,这样说也并非要试探刘备的意思,而是无奈之下的真心。

《魏书》: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兒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

当陶谦临终前,将州牧让给刘备时,也说了差不多意思的话,这些都是迫于情势无奈之下的真情流露罢了。

刘备


后记

综上所述,刘备在失去关羽、张飞结义兄弟,精锐兵力几乎殆尽,蜀汉政权已岌岌可危的时候,临死对诸葛亮说的话是迫于担心刘禅无法收拾蜀汉“烂摊子”而说出的肺腑之言,并非用于试探或考验诸葛亮。

其实,对于刘备托孤说的是肺腑之言,《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已经给出了定论。

《三国志·先主传》: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诸葛亮

最后,我想说,其实蜀汉没有一战而亡,刘备临终省悟,白帝托孤,示天下为公,让诸葛亮得以毫无掣肘地施展才华,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是轩羲十三,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请点个赞,谢谢!

10

谢谢邀请。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并不是在考验他的忠心,而是说的真心话。或者说,是为诸葛亮后续执政增加分量。

公元223年,刘备在兵败夷陵之后,在白帝城奄奄一息。他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辅佐。老君主临终前,因为顾虑儿子年轻,让身边位高权重的大臣担当辅政任务,本来就是常情。

然而刘备这一次托孤,却显得分外另类。因为他说了另一句话:

“您的才能比曹丕强了十倍不止,一定能安定国家,成就大业。如果您觉得我儿刘禅值得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不值得,您可以自取。”

诸葛亮闻言,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忠心到底,至死方休!”

在封建社会“家天下”的看来,刘备这话实在是骇人听闻,乃至大逆不道:天下是刘汉的,你刘备也要兴复汉室。真让诸葛亮做了皇帝,那他和曹操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后世有人给出了更为“厚黑”的设定。他们认为,刘备这一招其实是以退为进,点破诸葛亮可能篡位的野心,借此逼诸葛亮表态。要是诸葛亮面对刘备的“让贤”,真敢露出半点喜悦之情,那门外的刀斧手就直接冲进来了。而诸葛亮也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所以哭着闹着表忠心。诸葛亮既然表了这个忠心,他以后也就不敢再篡位了,刘备这一招实在高妙。

或者,题主说的“考验诸葛亮的忠心”,也是比较委婉的一种说法,但本质不变,刘备就是试探。

然而这是不合逻辑的。

因为刘备如果真的是对诸葛亮怀疑的话,这种考验或者试探,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增加诸葛亮谋反的风险。自古以来,考验别人的忠心或者真心是最愚蠢的,很可能把原有的考验没了。更何况刘备自己马上就要挂了。

我们假设一下,刘备如果是怀疑诸葛亮有篡位之心,那么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当着众人说呢,还是单独对诸葛亮说呢?

如果当着众人说,这不是给诸葛亮日后篡位制造借口吗?等到五年十年以后,刘备早已坟头土干,国政控制在诸葛亮手中,再加上刘备当年这句话,取而代之,岂不美哉?

如果是私下单独对诸葛亮说,不管诸葛亮怎么应付,出了这个门他一口不认,你刘备还能诈尸托梦?

再说,如果诸葛亮真的稍有野心,刘备说这句话来试探,无论从正向的激发,还是从反向的猜忌,都会让诸葛亮更加坐立不安吧?

所以,如果站在维护刘备后代稳定的角度,说这句话去试探诸葛亮是毫无意义的,反而会适得其反。除非认为刘备当时已经昏庸了,否则他不会出此下策。


还有一种更质朴的观点:刘备的推让是诚心的。

刘备,一个征战数十年,几经起伏,又曾亲身体验战火四起、生民涂炭的英雄,他的志向,未必只在“把江山遗传给自己的儿子”这样一个兽类的本能。“兴复汉室”这个口号式的目标,也未必只局限在区区的刘姓一族。刘备毕生艰难困苦打造的蜀汉政权,如何将其从逆境中传承发展,保住鼎足三分的地位,进而一统天下,造福万民,这个目标,或许是刘备自己更关注的。在这种情况下,让跟随自己十多年,推心置腹的诸葛亮接替皇位,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数百年后的五代末年,后周太祖郭威就把帝位传给了养子柴荣。古来的英雄人物,也有少数能勘破血缘局限的。

或者,我们把刘备再想得稍微厚黑一点,不那么圣洁,也可以给出其他几个解释。

第一个解释,刘备相信诸葛亮的忠心,而他说这句话,是让诸葛亮更加感动,使得诸葛亮更加忠心竭力。

第二个解释,刘备相信诸葛亮的忠心,他说这句话,主要是让诸葛亮有更大权力和更稳的地位,来压制其他可能不服从的人——比如并受遗诏的李严。

第三个解释,刘备对诸葛亮不完全相信,但是,他知道蜀汉要延续只能靠诸葛亮。所以,留下这句话,如果诸葛亮要篡位,也可以减少流血;顾念着这点好,大约刘备自己的子孙,也可免于被杀。

第四个解释,刘备对诸葛亮不完全相信,但是,蜀汉当时已经风雨飘摇,如果不给诸葛亮大权,则一定不能幸存。刘备想了想,决定赌诸葛亮忠心,给他废帝的权力。这样,如果赌对了,诸葛亮可以拿这权力重兴汉室;就算赌错了,让老战友诸葛亮和平篡位,也好过亡于曹魏手中。

上面的几个解释,刘备没那么高尚,但合理性都比所谓“试探诸葛亮”要高。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