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难当的他自感不久于人世,因为深感蜀汉政权此时处于内忧外患,而自己的后代又年纪尚幼。
于是刘备诏令成都的刘禅兄弟以及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前往白帝城“托孤”。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 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托孤的过程是这样的:
备对诸葛亮说:先生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够安邦定国,成就大业。因此,请先生看情况。如果刘禅还可以,就请先生辅佐他。如果刘禅难成大器,先生可以自己带领蜀汉走下去。
诸葛亮听了刘备语重心长的话,感动的泪流满面,他声泪俱下的说:我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幼主,忠贞不贰报效国家,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刘备便又嘱咐刘禅,让他要像对待自己一样那样对待丞相。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千古争议
这就是白帝托孤的大概经过,但这件事却从此在史学界留下了极大争议。其争议的核心就是刘备所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这句话,历朝历代历史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理解。主要可以分为两派观点。
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为代表,他认为刘备的白帝托孤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中最大公无私的典范。因为刘备此举等于是将自己的事业和后代都托付给了诸葛亮,已经到了毫无保留和没有私心的程度。
看得出,陈寿认为刘备临终对诸葛亮的托孤之词是发自肺腑,是值得所有君臣关系学习的模范典型。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这一派以晋代的孙盛为代表
他认为:刘备的托孤简直草率的乱命。托孤的关键在于选准了人,如果诸葛亮真的忠心无二,那么刘备大可不比如此试探。因为即使不这样说诸葛亮也不会有不臣之心;如果所托非人,就更不能如此,因为这等于给心怀不轨的人大开方便之门,让篡逆的行为有了合法的保证。古往今来,就没有像刘备这样虚伪的托孤。
只不过刘备的运气好,碰巧刘禅不会胡思乱想、猜疑大臣,诸葛亮威望又高,品行端正。要不是如此的话,蜀汉君臣早就内斗成一团了。
孙盛的言论代表了反对派的核心观点。刘备身为一个君主,虚伪狡诈,临死前的托孤毫无道理可言,猜忌诸葛亮之心昭然若揭。
孙盛曰:夫杖道扶义,体存信顺,然后能匡主济功,终定大业。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而二三其节,可以摧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备之命亮,乱孰甚焉!世或有谓备欲以固委付之诚,且以一蜀人之志。君子曰,不然;苟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诲,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涂。是以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讬孤之谓。幸值刘禅闇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衅。谓之为权,不亦惑哉!
两种观点可谓是各有论据、针锋相对。那么哪一种观点更有道理呢?
其实我们看待白帝托孤时,不能将视角局限于白帝城,要站在整个三国的形势上再看,才可以理解刘备的心思。
蜀汉的困局
可以说此刻蜀汉政权的困就才是刘备的心腹大患,也没有人会比他本人更加对此有所体会。
此时蜀汉的困局是什么呢?
我们其实可以从《出师表》中看出一丝端倪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这一句话就概括出了刘备去世后的蜀汉现状:内忧外患
我们知道刘备一直是以“大汉皇叔”的正统自居,一向以“兴复汉室”作为自己的集团的政治理想。可是这个情况在拿下益州之后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刘备在占据荆州之后,必须向西发展,取得益州作为自己的后方根据地。但此时益州的拥有者刘璋确实自己的同宗兄弟,并且主动邀请自己前往蜀中平定张鲁之乱。
但不料自诩信义仁德的刘备却效法反复小人吕布的做法,反倒借此机会将刘璋赶出了益州。这在道义上违背了原本以贯的主张。也就在正义性上被益州的本土势力抵触。
刘备作为外来的军事势力,带进来的是军队,如果对外发动军事攻略,出钱出人的一定是益州的土著百姓。所以刘备占领益州其实并不得人心。
所以在刘备一意孤行发动夷陵之战时,代表益州集团利益的黄权、刘巴的等都坚决反对。结果这一派都遭到刘备在政治上的打压。
如果夷陵之战打赢了,那些反对派自然没话说。但不巧的是刘备大败而回,而且损兵折将。反对派们一下子都跳将起来。
章武二年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听说刘备在白帝城病重,举兵反叛。次年三月发兵进攻临邛县。
建兴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起兵造反。紧接着,越隽太守雍闿,也相应反叛。此时蜀汉已经有一半的领土处于叛军控制。
刘备夷陵战败天下瞩目,东吴陆逊已经有追击入蜀之意,而北方的曹魏更是一开始便在等渔翁之利,在刘备战败后,已经秘密联系东吴和蜀汉叛将孟达,以及蜀汉西北的羌族和南方的蛮王孟获一起合围蜀汉。
刘备的愿望
此时的刘备,想必心里对这些棘手的困境已经有了清楚地认识。同时他也清楚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必须要及早的安排接班人准备着手处理这些困局。
而此种关键就在于用人,用人的关键有两点:第一是需要什么人?第二是这个人他需要什么?
刘备所选的首先要有足够的政治能力,能够平定国内的叛乱,笼络团结各方政治势力,稳定人心,恢复战败后军队低落的士气。
其次还要有足够的军事能力和战略眼光,能够抵挡即将到来的或者还处于谋划阶段的各种对蜀汉政权的军事进攻,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领导蜀汉政权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目标。
此外还必须有很高的行政能力,蜀汉只有一个州就是益州,益州在册人口不过百余万,经过连年战争,百姓已经疲敝不堪。所以这个人选就必须能够构建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才能处理好民生问题。
以这三个条件为基础,很显然自己的儿子刘禅是做不到的,能做到的就只有诸葛亮!
诸葛亮的顾虑
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创者,他一定要以政权的安危为第一考虑。诸葛亮跟随自己多年,他的忠心和能力是不用怀疑的。
而蜀汉的发展也是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为蓝图发展。所以这些问题和困境诸葛亮心中也是一清二楚,他明白刘备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但是他自己却有顾虑,那就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一定是熟读历史的。东汉王朝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东汉王朝,就是一个历来新君年幼,而必须依靠权臣来代理朝政的王朝。但是这些东汉历史上的权臣,无一不是被皇帝、或者宦官集团为了夺权而除掉的。公元92年的窦宪,公元121年的邓骘,公元125年的阎显,公元159年的梁冀,公元168年的窦武,公元189年的何进。这些人的结局,以及面对如此敏感的身份,诸葛亮不能不有所考虑。
刘禅的担忧
另一方面,刘禅也是一样。
三国末年,权臣当道,从董卓到曹操,哪一个不是“名托汉相,实为汉贼”。这些权臣哪一个会把皇帝放在眼里?
汉献帝最终是被曹操的儿子篡了位的,刘禅此时在白痴也不会连汉献帝的悲惨下场都不知道。所以想想董卓和曹操如何对待汉献帝,刘禅心理自然也很害怕这个“相父”。
李严的存在
刘备心理清楚,蜀汉政权想要在自己死后安定的发展下去,就一定需要靠诸葛亮这样的贤能大臣。诸葛亮和刘禅的心理负担,作为天下枭雄的刘备又怎么会不了解?
但他清楚此刻蜀汉面对的困难是空前的,非要上下一心不可,如果君臣心里存了芥蒂,那么蜀汉不用别人来攻打,自己就会先发生内乱。
所以刘备做了这样的安排,在托孤的时候也安排蜀中名臣,尚书令李严在场。政治历来是暗箱操作,但此刻刘备反其道行之,故意将所有人的心里话都挑明了。
他就是要告诉诸葛亮:朕让儿子视你为父亲,将来如果他狼心狗肺或者昏庸无道,那就随丞相处置。朕这是给予你无条件的信任,你就放心大胆的带领蜀汉向前走便是。
他就是要告诉刘禅:你想要稳坐皇位,就必须要依靠诸葛丞相不能有丝毫保留。你没有丞相的能耐就千万不要存怀疑丞相的心思。
他也是在暗示李严:我们都表了态,我们君臣内部是团结的,“蜀人”不要做痴心妄想,朕将所有的权利交给丞相,你就要好好配合。当然如果有的人真的越过了底线,你作为今日之事的见证人,知道应该怎么做。
总结
对于白帝托孤我的结论就是:这是刘备在内忧外患下为了保证蜀汉政权的安定团结作出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