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东晋南朝与南宋都是汉人在游牧民族的压迫下在南方建立的政权,最终都被北方的政权所灭,但是东晋南朝持续在江南持续400年,而南宋只有150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东晋南朝与南宋的立国基础不一样。

东晋的前身是西晋,西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而且之前少数民族政权都遭受了东汉和曹魏的打击,比如东汉打击匈奴和羌族,曹操北征乌桓;西晋建立后,继续对少数民族分化打击,因此西晋时少数民族的实力比较弱,东晋建立时的少数民族势力相对较弱。南宋的前身是北宋,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都遭受了惨败,每年反而要给辽和西夏很多岁币,因此游牧民族的实力并没有遭受很大的损失,因此后来金和蒙古崛起之后,全盘继承了辽和西夏的实力,因此南宋面对的金和蒙古的实力都比较强大。

东晋立国时的疆域南宋大,这样就使得东晋南朝战略空间比较大,利用地理上的优势逐次削弱来自北方的压力。东晋的领土疆域最辽阔时到达黄河南岸

在面对来自北方时,东晋比南宋的政治地位高。东晋虽然偏安江南一隅,但它一直是正统政权,许多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权都曾向东晋政权请求册封。南宋在绍兴和议前后都向金称臣。

东晋南朝的政治、军事发展模式不断的变化,南宋的政治军事发展模式一成不变

东晋掌握政权的是士族门阀,并且东晋士族门阀轮流掌握国家的朝政大权,一旦某个门阀衰落,另一个门阀代之而起,保证东晋政权内部一直有新鲜的血液。首先崛起的王氏,王氏家族对于东晋的建立由突出的贡献,王导、王敦死后,王氏家族走向衰落;取代王氏崛起的是庾氏;取代庾氏的是桓氏,桓温三次北伐,攻下洛阳,几乎收复长安,大大拓展了东晋的国土,;之后取代桓温的是谢氏,如谢安,谢玄,淝水之战中,谢安坐镇中枢,谢玄为前敌总指挥,最终打败了强大的前秦,使东晋转危为安,并且重新使北方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延长了东晋的国祚。

当东晋的门阀真正走向衰落的时候,南方的政局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庶族、寒门实力上升,以刘裕、陈霸先为代表,刘裕小名寄奴,少时家境贫寒,靠着军功崛起,陈霸先是南方土著实力的代表。当东晋走向衰落时,刘裕从北府兵中崛起,之后平定桓玄的叛乱,镇压孙恩、卢循的起义,灭掉南燕和后秦,几乎恢复东晋在北方的领土,陈霸先也是在南梁走向衰落过程中崛起的,平定南方各地叛乱,建立了陈。

纵观东晋南朝各个朝代,每当政权出现危机时,总有新的势力崛起,使得南方政权转危为安。

南宋的政治模式是“皇帝+士大夫”。士大夫属于文官,擅于治理百姓,这样的一种搭配模式适合于和平时期,这样的一种模式使国家能够内部稳定,但不利于抵御外部敌人,南宋150多年一直由士大夫主宰,而这一阶层到后期已经腐朽不堪,乃至元军即将攻破临安时,谢太后说:我朝一直厚待士大夫,为何士大夫并没有拼死保卫我朝”。

因此,东晋南朝的政治模式是流水,内部一直有活水的进入,当外来敌人入侵时,一直在改变内部的模式,以应对外来冲击,南宋的政治模式是一弯死水,没有活水的注入,只能干枯


面对的敌人不同

东晋南朝面对的敌人的是占据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在草原上还有游牧民族政权建立的柔然、突厥,因此黄河流域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要同时面对来自东晋南朝与草原游牧民族政权的双重压力,因此东晋南朝面临来自黄河流域政权的压力比较小。


南宋面对的敌人主要的金和蒙古,这两个政权兴起时都统一黄河流域与北方游牧民族,这样一个更大范围统一的北方政权自然对南宋的压力比较大,金和蒙古没有后顾之忧,把全部军事力量用于对南宋的征服战争中。

从占据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来分析,很多时候,东晋南朝面对的敌人是北方的割据政权,400年间实现北方统一的政权只有前赵、后赵,前秦、北魏,而且这些政权的统一时间都比较短暂,南宋面对的金和蒙古几乎都统一了黄河流域。金统治北方时期,虽然西夏存在,但西夏一直比较安分,听从于金朝。蒙古当时统一了整个北方黄河流域。因此,东晋南朝很多时候面对的是割据的北方政权,压力自然小;南宋面对的内部统一的北方政权,压力比较大。

最佳贡献者
2

东晋和南朝在江南维持的时间,如果从317年司马睿称王开始,到589年隋朝灭陈,总共也不到300年的时间。南宋则毫无争议,从1127年靖康之变开始算起,到1279年崖山海战,总共维持了150多年国祚。

为什么同样是立国江东,立国国祚相差却这么多呢?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南北力量的对比不同。

西晋王朝虽然在流民起义、少数民族暴乱等因素下亡了国,可那只是代表着司马氏中央势力的垮台,在北方各地还有不少的汉人军阀、豪民修筑寨垒,组织抵抗。由于这些反抗势力的存在,使得占据中枢地位的少数民族统治阶层长时间无法有效整合北方的政治势力,也就无法发挥出强有力的军事能力。这造成的结果即是,在东晋一朝,北方罕有南征之举,倒是东晋频频北伐,灭掉了多个北方割据政权。数万晋军士兵横扫中原,兵锋势不可挡。虽然由于东晋内部政治的问题,北伐往往功亏一篑,但是北方政权在东晋时期无力混一南北是现实的政治情形。唯一一个不信邪的苻坚大帝,号称投鞭断流,结果偌大的前秦帝国并没有完成内部的政治整合,一败之下,竟然分崩离析,连累得苻坚大帝也被弑杀于佛寺之中,好不凄惨。

相比之下,虽然东晋时期内部也是不和,经常发生政变,可是在面对胡人的军事威胁的时候,大体而言还是能够形成统一阵线的。这样,在东晋时期,北方势力无力南下,南方势力足以自保,彼此谁也不能混一天下。就这样,一直拖到了南朝。

南朝初期在武力上,实际是要比东晋强大的多,不过却没有北伐的时机。

因为此时,北方经过100多年的战乱,已经角逐出来了优胜者——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帝国。这个游牧帝国不仅有着草原民族彪悍善战的特点,还总结了其他民族在中原地区快速玩完的经验教训,开始主动寻求与中原政治势力的融合。虽然在过程中有所反复,但是北方的政治整合速度就此明显快于南方。本来南北双方呈力量均势,拼的就是谁能率先完成内部整合。结果,南方的君主们热衷于皇室自残,无意北伐。北方则在惨烈的竞争中,顺利地完成了以班禄制、府兵制为主的政治改革,北方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经形成,南方的政权在巨大的政治、军事压力下只能苟延残喘。

反观南宋时期,他所面临的北方局势比起东晋、南朝时期是恶劣的多的。汉人要么降金、要么降蒙古,分别称为他们的先锋攻城略地,却极少主动南下归附南宋的。这其中当然有很多原因,在此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明。汉人归附金、元,不仅让南宋在北方缺少内应,还让金、元两朝能够快速在北方建立起稳固的统治。经过了残唐五代时期平民化的社会变革,地方上已经没有组织抵抗金、元异族武装的核心力量,这让女真、蒙古整合北方的工作完成的相当快速,从而以草原帝国的勇悍,再加上华北农耕地区的战争持久力,持续对南宋施加强大的战略压力。

南宋尽管已经完成了中央集权,搜刮一切能够用于对抗女真、蒙古人的物资和力量,最终还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对耗中失掉了元气,最终亡了国。也不知道是南宋打不动了,还是真不想打了,没意思,总也打不赢。100多年时间里,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富庶的南方最后因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民不聊生。伯颜南下的20万大军,其中竟然有15万是汉人部队,到底还是汉人灭亡了南宋政权。说到底,这是宋朝立国时先天不足,导致制度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国力发挥,使得他们空背着富庶的名号,却被完成了政治整合的北方异族轮番攻打,境况好不凄惨!

其次,是胡族的开化程度不同。

在东晋、南朝历史时期铺展在人们面前之前,辉煌的秦汉时代,让四方民族匍匐在汉人脚下,他们对中原的天子敬若神明,以为那是天上人做的。这是秦汉的战士们用刀枪拼杀出来的战略威慑和心理优势,少数民族纵然能够得逞一时,可是他们在心理上天生还是矮了一截。像东晋的君主不管在怎么弱势,都是称皇帝;可是北方的政权的君主的名号就有意思的多了,有的叫天王、有的叫单于,也有一些自己称帝的,可是都没法得到周边势力的承认。相反,东晋的皇帝,是得到了很多少数民族政权的承认。这说明,中原王朝的皇帝,在这些胡族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这些胡人进入到中原之前,社会发展水平还是很落后的,他们无法驾驭起复杂的汉制、汉法,所以他们建立的国家就出现了很激烈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他们没有办法调和,好多胡族就开始胡、汉分治。可是这些政权的疆域一般都不是很大,胡、汉分治最终制造了严重的民族和阶级对立,经常发生胡人与胡人,胡人与汉人之间的仇杀。这让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稳定性一直都成为一个大问题。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唐朝执行的民族政策,半个河北被胡化,而且北宋虽然重新建立起了华夏正统,可是毕竟没有将汉人地区全数统一起来,这就形成了政治理论上的变化,有不少的汉人知识分子效力于异族政权。这在西夏、金国、蒙古的历史上,是一个很显著的特点。这些汉人知识分子不只是效力异族政权这么简单,他们还发展延伸了儒家的华夷之辩,以此来为自己效力异族的行为寻找理论支持。

这样一来,在汉人知识分子的帮助下,西夏、金国、蒙古的统治阶级都快速地掌握了汉制、汉法,在短暂的混乱之后,这些国家都很快恢复了统治秩序,这让南宋的反攻难上加难,即使南宋力图振作,可是在有着同样的政治文明的胡族面前,占不到多少便宜。

最后,南方政权的抵抗意志不同。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政权的统治阶级是世家大族,这些人占据着政治资源,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并且多数拥有私兵。也即是说,这些世家大族的身份和地位的基础即是南方政权能够继续存在。所以,他们即便不是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田宅、子女,也会拼力作战。而且,由于他们都是有着一定军事基础、文化素质的一类人,所带领的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可堪一战的。

可到了南宋时期,统治阶级却变成了职业官僚集团。他们不像世家大族这样有着偌大的家业要守护,他们是科举制度选出来的职业经理人,改朝换代在一些人的概念里不过是换个效忠的对象。当然,起初也会有不少人选择坚守华夷之辩,要学伯夷叔齐故事,可是最终还是抵不过肚皮的召唤。平民化的南宋社会,士大夫阶层缺少足够的实力、能力以及意愿去挽救没落的国家。

这样一盘散沙的情况,是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必然,直到明朝、清朝、民国时期依然。这种情况下,只要都城的中央权力机关被击破,各个地方就难以再组织起来像样的抵抗了,因为小农经济的特性,让组织工作变得非常困难。真正让这一切发生改变的是在抗战过程中,中国人以政治立场获得了身份认同,全体国人都被组织了起来,这才打赢了抗日战争。

所以,你看,东晋、南朝以后,凡是在江东立国的,都是越来越短命,其原因即在此处:平民化的北方,更容易完成政治整合,而平民化的南方却无法形成抵抗力量。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大到全球,如今中国社会的政治整合工作几乎完成了,可是世界范围内的还有着更强大的势力在整合力量。这一场中外的竞争,是放大版的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战。在这里,就能够看出来“主义”二字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模式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3

谢谢邀请。东晋南朝在江南维持数百年,南宋仅100多年,主要与面临的敌手,和科技的发展有关。

历史上,东晋从天马渡江,317年建立偏安王朝,到589年隋文帝灭陈,南方的五个朝代总共在江南割据了472年。而南宋从1127年靖康之耻,到1279年被元朝攻灭,总共只持续了152年。为何同是南朝,东晋和南朝割据时间远长于南宋呢?咱们就来分析下这里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面临的对手不同。

道理当然很简单,对手越强大,那么就越难坚持。从历史来看,东晋南朝面对的敌人,是远不如南宋面临敌人的。

东晋150多年中,面对的敌人主要是北方的十六国,大部分是由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民族建立的国家。由于五胡混战,实际上使得北方多数处于分裂状态,五胡之间相互牵制,不少五胡国家还或明或暗与东晋联盟。即使一度接近统一北方的五胡国家,始终也面临着其他民族的挑战。比如前赵(匈奴汉)被羯族的后赵消灭,后赵被鲜卑的前燕牵制,前燕的巅峰时期却被氐族的前秦攻灭。苻坚时代的前秦算是五胡国家最强大的时刻,但同样暗伏着种种内部矛盾,淝水之战一败之后,立刻就遭到鲜卑族、羌族、丁零族等的反噬,庞大帝国分崩离析。

在这种格局下,东晋总可以利用北方诸国的矛盾牟利,甚至在半数的时候,由于北方的分裂,东晋还是天下国力最强的国家,可以积极进取北伐。这种情况下,维持一百多年的统治并不是很困难。



进入南北朝之后,北方战乱虽然不如东晋时期,但即使在统一的北魏时代,依然充满矛盾。外有柔然、突厥等部族的侵袭,内有各族、各军事集团的矛盾。此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二魏又分别变成北齐和北周,三分天下更使得南朝得到苟延残喘的机会。

实际上在北周于577年攻灭北齐,重新形成一个统一强大的北方之后,南陈仅仅坚持了12年就被灭了。



那么再来看看南宋面临的敌人。南宋初期面临的北方敌人主要是金国,金国整体是比五胡时代大多数国家强盛的,但毕竟还存在蒙古、西夏。所以南宋对金国的格局,和南北朝时期差不多,基本属于“大致能维持原状”的状态。

真正让南宋灭亡的是蒙古人。蒙古人在1234年灭亡金国后,基本就形成了一统北伐之势,基本可以类比隋朝。而实际上蒙古人本身从军事角度上,堪称是世界超一流的恐怖军团。整个13世纪,蒙古三次西征,兵锋到达中欧多瑙河畔和地中海边,建立起三千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这种攻击力,是五胡十六国或者北朝魏齐周根本无法相比的。



在如此强大的敌人侵陵下,南宋能够坚持整整45年(当然,其中有不少年份蒙古没有主打南宋)才被灭亡,表现已经完爆南朝了。


第二个原因是科技的发展使得南方可以依仗的地理屏障力度缩小。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对峙,很多时候都是北方军事实力强于南方(毕竟北方有优质马匹),而南方赖以抵抗的则是地利,西边的秦岭和东边的淮河、长江。东晋历史上抵抗住了后赵、前秦的大举进攻,靠的也是江淮地区的水网。

但是到南宋时期,随着造船术和火药投入应用,江淮水网的防御加成下降了。蒙古攻打南宋时,无论是从南宋降将那里获得的战船水师,还是回回炮等远程武器,都使得南宋的江淮防线无法如过去那样固若金汤。京杭大运河在隋末的建造也是进一步加强了南北交通的便捷。这些,使得宋军面对蒙元南下时,对地理屏障的利用不如南朝。当然,这在南宋灭亡上应该只是次要因素,最主要的还是蒙古的强大。

4

情况不太一样,南朝统治久,但是东晋到宋齐梁陈光朝代都换了很多个,而且北朝更乱,所谓五胡16国,南北宋怎么来的,是统一唐末五代十国而来,宋一开始就怕手下军队做大,采用各种方法限制军队的权利,而宋的对手,无论辽,还是金,还是蒙古,都是完成北方统一,加上统治大量游牧民族的大规模统治集团,甚至西夏,西夏其实就是唐时汉化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即有骑兵,有有汉人谋士,最典型的就是岳飞的对手金巫术,其实就是大量掠夺北宋京城重型步兵甲还有铁甲匠人之后,诞生的重骑兵,所谓铁浮屠,丢掉北方的南宋,面对身穿重甲的骑兵,几乎毫无胜算,南宋大量时间都在守城,发展了大量的床胎弓这种重型守城武器,大家印象中现在年画里面秦琼尉迟敬德守持的打击兵器,最大量使用是宋,因为宋士兵的武器,已经很难穿透重甲对手了,只能改为打击击伤敌人,这跟唐朝正好相反,唐朝大量的重甲士兵,手持轻快的唐刀砍缺乏防护的游牧部族,面对强大对手,宋能坚持那么多年,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5

二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

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被胡人所占领进入五胡乱华时代,中原大地上胡人建立众多政权,但生性残暴的他们相互攻伐,政权更迭频繁,无暇南顾。

后前秦大帝符坚暂时统一北方,南侵东晋。两国在淝水开战,在东晋谢晋的抵抗下,前秦的散装大军撤回北方。前秦灭国,北方又陷入动乱之中。

南北朝时,南北双方政权更迭也相当频繁。二者都是处于自己内斗之中,无暇顾及南北统一的事。

但是南宋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北方一直是处于一个稳定的政权统治下前期是金朝统治期。金朝为攫取巨大利益不断出兵南侵,南宋虽有抵抗,甚至曾一度北伐。但因宋高宗一心求和,在奸相秦桧的操作下,杀岳飞向金求和赔款。绍兴十一年(1141)双方达成和约: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后期随着北方蒙古的崛起,在蒙宋的联合打击下金灭亡,蒙古势力开始把矛头指向南宋。

在1234年到1279年这46年间,双方大小战役不断,1279年,双方在崖山外海进行了崖山大海战,史称“崖山之战”,宋军战败,陆秀夫负8岁的宋末帝赵昺跳海而死,临朝称制的杨淑妃亦投海而亡,战后,宋10万军民浮尸崖山海面,宋亡,元朝统一中国。

6

汉亡到隋统一总共才三百六十九年,东晋只有几十年历史,然后是宋、齐、梁、陈四朝更替,五朝加一块才一百六十九年。四百多年哪来的?!

7

南北朝时衣冠南渡,胡人在北方没有什么基础,全靠武力。南宋时北方的经济已经稳定,北方汉人为外族所用。

8

这是规律

9

你要搞清楚,东晋以后的南朝不只是晋朝?东晋以还后有宋齐梁陈四朝,也就是说南朝共和五个朝代。平均每个朝代也就是70年,所以才能坚持这么久。

10

很简单,首先还是因为长江天险,在古代,这种天然的屏障可抵千军万马,第二,还是水土不服的问题,北魏军队根本就打不了水战,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南宋凭什么能守150多年,要知道当时的蒙古铁骑几乎统治了大半个欧亚大陆,什么军队打不赢?南宋军队要真这么牛逼北宋也不至于灭亡,那南宋靠什么跟金国,元朝抗衡一百多年的?除了长江淮水之外还有一个地方才是关键,那就是川蜀,蒙古是怎么灭南宋的?灭西夏,回屹,绕道川蜀直插南宋腹地,而南宋因为在川蜀之前有西夏,回屹挡着,所以根本不担心蒙古人绕后,没想到蒙古人出奇兵迅速灭西夏回屹绕了过来,根本没在川蜀布防,不然的话南宋再守个几百年都不成问题,而东晋就不同了,司马家虽然出的大多都是昏君,短命鬼,但是对川蜀却是非常重视的,先后两次派兵攻打川蜀,并把川蜀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把你绕后的路彻底堵死,让北魏正面渡江跟东晋打,东晋闭着眼睛都随便打!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