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入语:古代皇帝和商人、农民等都是一种职业,不过皇帝这种职业的定位在封建王朝时期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这个职业身份给历代皇帝们带去的是无与伦比的权力与地位。商人把本职的经商工作做好,工作中涉及的相关人员也会受益,同理,皇帝把本职上治理天下的工作做好,天下都会受益,既然关乎天下了,自然容易让人们热议。

明朝十六帝,除了庙号中带祖的太祖和成祖以外,其他皇帝不是在本职工作上做得不错的就是做得不好的,后世给他们的评价也主要是围绕这点来进行的,其中再辅以一些他们的人生经历。

1、建文帝,初为太祖立的太孙,继位之后因为在削藩上的一些错误决策导致被其叔叔燕王赶下了皇位。后世对他多抱有同情之心,但是对他评价并不是很高,多认为这是一个虽然讲究仁德的皇帝,但是缺乏帝王的那种乾坤独断的气魄和刚毅,还少了一些政治智慧。

2、洪熙帝,成祖的儿子,体质较差,在位不到一年就因病去世。后世对他的评价算是一个中等水准,多认为这是一个敦厚善良的皇帝,少了一些君王的威严。

3、宣德帝,洪熙帝的儿子,少年时期就英明果敢,颇得其爷爷成祖欢心。后世对他的评价有些介于清朝乾隆帝和嘉庆帝之间的感觉,中等偏上的感觉吧。他在位期间做过一些让人诟病的事情,诸如蟋蟀事宜,但是老百姓在他执政时期过得还算不错。多认为他是一个虽有一些缺点,但是总体上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4、正统帝,《大明风华》中孙若微的儿子,这个皇帝不多说,仅仅一个土木堡之变就让后世之人吐槽不断,大多人认为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

5、景泰帝,正统帝的庶弟,正统帝被瓦剌俘虏后,他在群臣拥护下当上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重用于谦等人,打退了瓦剌对明朝京都的进攻,有功于他们老朱家的基业。后世对他的评价比他哥哥高,比他父亲低点,多认为他也算是个知人善用的合格皇帝。

6、成化帝,正统帝的儿子,其父复位之后依然没什么明显的改观,算是给他留下一个烂摊子,他继位之后将这个烂摊子收拾的还算不错,很多人认为他有些软弱,但是仅他对女真人的政策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相当于魄力和主见的皇帝,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评价应该超过宣德帝的天子。

7、弘治帝,成化帝的儿子,庙号为孝宗,在历史中的评价相当不错,也就比那些大有为之君略低一点而已,但是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名声大于实际的皇帝。

8、正德帝,弘治帝的儿子,这是个名声不大好的皇帝,他所做的事情很不着调,死因也很奇特,淹水得病而亡,后世多认为他不务正业,是一个玩心很重的皇帝。

9、嘉靖帝,正德帝的堂弟,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佩服的政治素养,也有人反感他后期宠信奸臣、很不作为的表现。在位四十几年,没什么太大的作为,相反把老朱家的基业引向了覆灭之路。

10、隆庆帝,嘉靖的儿子,在历史上的存在感较低,不过后世对他的总体评价比他父亲要高,起码他知道用一些贤能的臣子,作出了一些积极的改革。

11、万历帝,隆庆的儿子,这位皇帝因为一本书广为人知,著名的事情有三大征,也有三十年不上朝,还有张居正改革。后世对他的评价也不高,就是这个怠工有点不可思议,让人难以接受。

12、泰昌帝,万历的儿子,这位皇帝在位时间是老朱家里最短的一位,仅一个月左右,其中大半时间还是患病状态,死因也是纵欲过度,后世对他的评价很一般,和清朝咸丰差不多。

13、天启帝,泰昌帝的儿子,后世有给他的四个字可以概况一切,木匠皇帝。

14、崇祯帝,天启帝的弟弟,庙号为思宗,和建文帝一样也是一位让后世多有同情的皇帝,有志向,也很想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受能力影响,没有好的工作方法,加上自身性格短板明显。总之后世多认为这是一个悲情的,不合格的皇帝。

结语:后世对老朱家这些皇帝的评价,包括本人对他们的评价小节上会有些不同,但是大体上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因为他们的历史功过,自在人心。

参考文献:《明史》

最佳贡献者
2

明朝除去朱元璋封的那些皇祖宗一共20个皇帝,包括南明的4个,正儿八经的明朝皇帝是16个,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之外,还有14个。清朝编修的《明史》中明朝奇葩皇帝非常的多,历来对于这些皇帝的评价大多是出自于《明史》的印象,《明史》是否记载的完全的符合真实历史呢?还是一一的列一列看看吧。


故宫:明朝皇帝生前居住的地方

1、朱允炆,明朝第一个被撸下来的皇帝,他深受朱元璋的喜爱,甚至打破了嫡长子继承制(按古代继承制度,嫡长子之后的继承优先权顺位下来是嫡长孙、嫡幼子、庶长子)。朱允炆实际上是朱标(朱元璋长子)的第二个孩子,按制度他的继承优先级别是比朱元璋二子朱樉、三子朱?、四子朱棣都要低的,架不住朱元璋喜欢他,一大批文臣也喜欢他,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话本,对朱允炆的评价都很差,但我认为他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差。朱元璋是任性,但不会拿大明江山来赌,朱允炆必定有过人之处,他登位后对民间施行的是仁政,犯罪率比朱元璋期间减少三成,原因一方面是他仁慈去掉了很多严苛的法令,另外一方面肯定是民间有一定的支持率所以原意受他的统治,愿意遵守他的政策。朱允炆最初的谥号是孝愍(mǐn),孝是上谥,愍是中谥,这是当时大臣梅殷给朱允炆定的谥号,但是没得到朱棣允许,最终没有用上。但已经可以看出朱允炆在一些大臣心里的地位不差。朱允炆算得上是一个仁君,能力应该还是有的,但是政治才能差一些,不然不会急着削藩惹怒朱棣,如果他隐忍一下或许他能学到更多,明朝历史改写也未必不可能。

2、明仁宗朱高炽,史书记载它性格温和,他的定为更像是朱棣的军需官和后方救火队长,朱棣在外打战,他在后方稳固,治理能力不用怀疑,军事能力或许不如朱棣另外的儿子。但眼光不如朱棣,一上位就准备把首都迁回南京,停止郑和远洋,当然这是很正常的,明朝谁又比的了朱棣呢?朱高炽还是个比较节约的皇帝,死后还在遗诏中要求简单操办大丧。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朱高炽谥号孝昭皇帝,这是非常好的美谥(相当于好评,分上谥或美谥、中谥、下谥)了,可见当时对他的肯定。

3、明宣宗朱瞻基,有人说如果没有朱瞻基,朱高炽或许也会被朱棣换掉,朱瞻基算是朱棣隔代选的继承人吧。在位期间平定他叔叔汉王的叛乱,开始只是禁锢他叔叔,后来因为被他叔叔戏弄,一怒之下把他叔叔烤了,可见他不是个仁慈的人。对外采取刚柔并济的策略,该撤兵的撤兵,该打的就打,对内不努力的精简团队,限制编制,还减免税粮。朱瞻基算的上是一位勤政的好皇帝,谥号孝章,也是夸赞的美谥。

4、明英宗朱祁镇,算是一个有经历的皇帝,土木堡之变被抓,夺门之变再次称帝说明他是个能隐忍的人,但似乎也有些目光短浅,复位后就把明朝栋梁于谦干掉了。他治下的明朝还算清明,而他复位后还把监禁的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释放了并提供饮食住行,或许是给自己夺位带来负面影响一种自我美化吧。当然他死后结束殉葬制度,也确实为他赢得了一番美誉。

5、明代宗朱祁钰,土木堡之变后被一班大臣硬拉上皇位的,能力应该不差,后来英宗回去后软禁了他,可见朱祁钰还是抵挡不了皇位的诱惑,最终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复位,朱祁钰被软禁没多久就死了,有猜测说是被明英宗谋杀。最初朱祁钰的谥号是戾王,这多少有些英宗的主观情绪在里头,他在位八年后来被追谥为定景,也是上谥。

6、明宪宗朱见深,能力并不算太差,曾经把清朝的祖宗女真族打的四处逃窜,可惜晚年醉心于炼丹,并宠信放任宦官执权,明朝的盛世从他这代开始败灭。

7、明孝宗朱佑樘,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努力的进行改革,将朱见深埋下的雷进行了扫除,农业经济工程都有不小的发展,号称弘治中兴。但这可能只是在明宪宗时期的低谷中兴起的一定,远远不如之前的盛世。明孝宗给自己设定的人设是仁君的人设,他也是往这上面去努力的。

8、明武宗朱厚照,历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觉得他不理朝政导致叛乱四起,也有人认为他有唐太宗的气量,大臣怎么劝谏他都没事,知错能改。这都说明他的懦弱,也说明他对朝廷的掌控非常的弱,可见能力很差。

9、明世宗朱厚熜,比较奢靡,非常的迷醉于长生不老之术,这是史书给他的评价。他接的是哥哥的皇位,估计也没被怎么好好的培养治国之道。或许没有张居正等人在,明朝到他这辈估计就得打乱,实际上他这代反而出现所谓的“嘉靖中兴”。可见当时那批大臣还是很有能力的,而明世宗他应该是个比较佛系的人,既然掌控不了实际上的权利,只好深居简出给人一种无心朝政的感觉,或许这是他豁达的一面吧。

10、明穆宗朱载坖,史书说他贪恋女色,不过他登位后宣布废除海禁,可见是个有想法的皇帝,至于政绩就平平无奇吧。

11、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我们说的万历,仅仅是重用张居正就说明眼光不错,但最终被张居正和后宫太后牵制,又说明他能力不算强。传说因为“国本之争”,万历几十年没有上朝,如果真是这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倔强的人。

12、明光宗朱常洛,本来就不是万历挑选的,所以万历有没有教他怎么当皇帝,教了多少就真不好说了,即便是万历都教了又怎么样?万历自己能力都不算强,朱常洛在位也仅仅一个月,也没什么太多可以评价的。

13、明熹宗朱由校,登位匆忙,登位时年纪小,完全不通政事,使得原本皇帝手里的为数不多的权利再次被瓜分,引起阉人势力、东林势力的争夺。这并不能完全怪他,他的成长历程使他根本就没有当皇帝的能力。

14、明思宗朱由检,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能力真的不算强,去除魏忠贤估计是顺势,但处理袁崇焕的事情上却显得有点稚嫩,相信即便是把他放到前面一些去,也改变不了太多。


明十三陵:明朝皇帝死后的归宿

3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皇帝。他推翻了暴元的统治,建立大明帝国,开创了洪武之治。

朱允炆在位期间表现一般,政绩平平。他急于削藩,一手好牌被他打的稀烂。失败后下落不明。

朱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藩王谋反成功的皇帝。他开创了永乐盛世、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永乐大典》等诸多惊世壮举。史学家们认为朱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功绩最高的皇帝。清朝人修明史对他的评价是“远迈汉唐”,可见他的功绩。他生于战场,死于征战,一生五次亲征蒙古。

朱高炽做了22年的太子,在位1年就死了。他算是个不折不扣的明君,虽然在位时间短,但是他为“仁宣盛世”做了基础。他的死因至今还是个谜团。

朱瞻基和朱高炽无论是治国理念和性格都很相似,共同创造了中国五大盛世之一的“仁宣之治”。因为他非常喜欢斗蟋蟀,因此被人冠以“蟋蟀皇帝”之名。

朱祁镇是明朝唯一一个两次登基的皇帝,他是明朝的第6任、第8任皇帝。史学家给的评价是“是个好人,不是好皇帝”,唯一的贡献就是废除了祸害千年的殉葬制度。

朱祁钰客观评价一下,就皇帝这一职位而言,朱祁钰是强于朱祁镇的。他不仅化解了明朝的危机,且励精图治,让大明王朝有了中兴的迹象。对明朝还是有功的,但是他的结局还是比较悲催的。

朱见深可以说是个中规中矩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让社会经济得到复苏,但同时他也宠溺奸臣,只能说他有功有过,是个普通的皇帝。他一生非常宠爱万贵妃,而万贵妃比他年长17岁,说他有“恋母情节”都不为过。

朱佑樘在位期间,明朝政治清明,国力再次得到恢复,伴随着国力的恢复,明朝收复了哈密卫!史称“弘治中兴”。

朱厚照和父亲明孝宗不同,明武宗朱厚照是典型的玩世不恭,这导致明朝在经历了短暂的“弘治中兴”后再次走上下坡路。

明武宗在位期间,指挥取得了应州大战的胜利,打击了鞑靼部小王子的嚣张气焰。

嘉靖帝早期英明苛察,善用驭人之术,整顿朝纲,体察民情,减轻徭役,对外抗击倭寇,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明世宗一生最感兴趣的是崇拜仙道,祈求长生。后来由于沉迷于求道成仙,终因服食过多的丹药而死。

明穆宗在位期间最为称道的就是任用张居正为首辅,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改革,最突出的改革在经济方面,丈量土地和赋役改革是张居正颁布的重要经济政策。他还减轻商税,强调农商并重。穆宗后期,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

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在位的前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通过实行改革,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

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明朝疆土。

他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强征矿税,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朱常洛是万历朱翊钧的长子。虽然立为太子,但万历帝并不喜欢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万历帝将皇位传给了这个久经考验的儿子,担惊受怕的朱常洛终于熬出头了。

朱常洛继位后给辽东前线的士兵发工资,废除各地的矿税,一时间朝廷内外无不感恩戴德。

但他即位仅十天就一病不起,九月,登基仅一个月的朱常洛逝世,时年39岁。朱常洛的死因大致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给他赠送了一份大礼:八个美女,史载:“是夜,连幸数人,圣容顿减。”后来连服用了红丸后,便一命呜呼了。

朱由校是明光宗长子。这个皇帝热衷于做木匠活儿,被称为“木匠皇帝”,基本不问朝政。

魏忠贤形成阉党势力,掌控朝中大权。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以杨涟为首的东林党赶尽杀绝,致使政治腐败,一片黑暗。

崇祯继位后颇为勤政,节俭异常,他虽然很想恢复明朝曾经的辉煌,但力不从心,大明已经是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积重难返,灾祸连年,民不聊生,加上后金入侵、民变四起、朝廷争斗,大明气数已尽。

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三月十八日夜,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他最后留下了遗言:“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4

明朝正统的皇帝一共十六位,其中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的事迹几乎人尽皆知,但剩下的一些皇帝了解的却不多,在这里简单聊聊其中几个。

仁宗朱高枳,是成祖嫡长子,虽然身体不好(是个瘸子),而且在位时间只有八个多月,不过品德还是很符合他的谥号的;宣宗朱瞻基,仁宗嫡长子,干了十年皇帝,在任期间和他老爹一样,推行仁政,使明朝的国力达到了丰盛,国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加上仁宗的一年一共十一年,史称“仁宣之治”。

武总朱厚照,明朝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十六位中最能闹的皇帝。在任期间,把国家的大事小情几乎全部推给内阁,能玩就玩,还偷偷跑出去整了个御驾亲征,最后把自己玩死了,不过具体怎么死的也有个小谜团。

嘉靖帝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这是因为武总没儿子,然后找了个堂弟做接班人。嘉靖帝在位四十五年,这段时间应该说是明朝政府比较黑暗的时候,嘉靖二十年不上朝,有空就琢磨仙丹怎么能长生不老,当然这么多年不上朝权利依然在自己手里,就说明这个人很聪明,虽然有严嵩把持朝政,别看严嵩结交党羽、拉帮结派,但后来严嵩的完蛋也就皇帝一句话的事,徐阶上台后整顿了风纪才让大明继续运转了。

5

明太祖朱元璋大败元军之际,接纳贤臣进谏:“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鼓作气,驱除蛮夷,光复汉室。

无独有偶,六百多年后另一位伟大人物重提九字真言:“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实为异曲同工之妙,及后冲破重重封锁,国运从此中兴这是后话。

太祖登基后,整顿官吏、振兴农桑、减免税赋、移徙诸侯;采取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的方针政策,一直受到后世当政者次第所用。

成祖朱棣继往开来,不拘于废旧思维,摒弃金陵,坐镇京城。占据华夏龙脉重地,集拥皇权政治于一身。下西洋、修大典、平倭寇、通运河,勤政爱民善用人才;虽功不及始皇一统六国,却也不逊于盛世汉唐,故尊称为“永乐大帝”。

继位者明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成祖的长子嫡孙,持续在位十多年不算太长。然而,却也无缝地传承了先帝奠定的治国方略,加上倚重内阁群臣“治理内政,休养生息,精简裁冗。”

最为著名举措:

(1)1424年仁宗接过成祖玉玺,立即强势推行变革之事。停止对外开战,禁止滥用私刑;不拘于人才选拔的繁琐规定,大胆任用贤僚忠臣,为后世夯实统治根基。

(2)1426年汉王朱高煦举兵伐京,企图重演“靖难”之变;宣宗听从内臣建议,率兵亲征平息叛乱,进一步巩固了中央政权,开创大明“仁宣之治”的盛世繁华。

时光不留人,前推半个世纪到了1487年,明朝弘治年间,孝宗朱祐樘成为开朝第九位皇帝。

即位之初,大明呈现出国力凋零、朝纲紊乱、君臣离心种种迹象。

孝宗初生之犊无所惧、无所怯,着手改革弊政。根据史书记载:“日临早朝,勤于政务;百官奏章,每每必阅;经筵侍讲,笔耕不辍。”

(1)不耻下问,向群臣商讨治国兴邦之道;(2)任贤使能,提倡直言进谏不作犯上妄议之罪;(3)抑制官宦,远侫臣清外戚,鞠躬尽瘁恭俭有制。

史书称为“弘治中兴”,大明再度进入强盛时期,孝宗朱祐樘功不可没;更加乐于称道的地方,孝宗皇帝一生守候皇后张氏,恩爱有加;并无册立、分封任何妃嫔,“模范一夫一妻”的始祖。

进入16世纪,西方列强刚刚终结封建制度,尚未有贼胆窥窃华夏大地。反倒是北边女真族慢慢形成威胁,受汉人之恩养育壮大的努尔哈赤,非但没有知恩图报,更加企图动起歪念,立意染指中原。

偏偏大明王朝如日方中,并无觉察危机已起;公元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出场,年号嘉靖;明朝上下276年里,执政时长位居第二,仅次于他的孙子明神宗。

坊间传闻:嘉靖皇帝傻傻呼呼,忙于修道不闻国事;嗜睡不临朝,奏章不批复,立例不御旨;昏庸、碌碌无为。

正如“大智如愚”那般,能够亲手杀出重围,缔造“嘉靖中兴”强国富民的景象;至少嘉靖皇帝聪明狡猾、生性独特,恰恰证明其掌控大局的手段高明。

登基初期,一切尚未安稳,起用严嵩大力整顿朝纲;假意托付大权,借助严嵩舌战群儒、抖出真假忠奸。

专心修道不假,但是挑灯夜读进谏,批阅奏章也是千真万确。经济上:严惩贪赃枉法之人;军事上:肃整军营休养生息;体恤民生,对外族相交,化干戈为玉帛。

一旦大权在握,抬出忠臣徐阶,名为辅助严嵩,实际一道饬令,立马剿灭“老贼”全家才是终极目标。

所谓“海瑞十奏严嵩”不过是个幌子,敲山震虎、假手诛人的政治谋略,被嘉靖皇帝玩得六六的顺。事已至此,百家群臣方觉顿悟:“这嘉靖小儿,敢情是活脱脱的箭猪吃老虎!”

史书记载的“嘉靖中兴”或者有一定的局限性。纵观46年的执政期,文有夏言、徐阶、张居正忠臣辅助,武有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悍将守护;嘉靖皇帝懒惰却不痴呆,聪明的人只要点拨更加聪明的人,为他自己效力,江山社稷安稳足矣。

建州女真部落一统江山,露出了狰狞的一面;公元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攻城掠寨,三路大败明军,直接将大明踢进衰落的泥潭里。

回过头再看,公元1572年至1620年,明朝迎来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年号为“万历”的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前十年,神宗皇帝年幼无知,由太后李氏代政,并倚重老臣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持续政改;社会经济平稳发展,抵御外敌屡战屡胜,国泰民安番邦友好。

着重于:“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提升大内各部院理政效率;“事不考成,何由底绩。”则明显针对官僚体制、文牍作风等陈旧习惯;依照“考成法”最终例规:各人专责、限期完成、相互监督。

十年改革焕然一新,随着大明王朝最后一次的强盛气象“万历中兴”的到来,神宗皇帝渐渐长大成人,终于在公元1582年6月正式临朝主政。

亲政初期,尚能勤于朝纲,励精图治;即使先后受到张居正、李太后、以及重臣冯保的制肘,神宗皇帝仍然呈现出过人的魄力和能力。却不知何故,并没有在此根基上快马扬鞭、更进一步,反而自满居功、消极应付、怠于朝政。

发展到后期,万历皇帝居然数十年不临朝,不听奏,不批阅,比起他祖父嘉靖皇帝有过之无不及。加上长年的犬马声色、放纵浪骸,导致小病大养,轻疾重治,无事呻吟;万历末期,君臣离心离德,明朝由盛转衰,“万历中兴”嘎然而止。

民间流传:万历以后无明朝。大明十六帝,治国之才各异,中兴强盛不缺,奈何灭于外族之手,确实发人深省。

借古论今: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6

嗯,明朝皇帝奇葩比较多,明宣宗喜欢斗蟋蟀,明英宗土木堡之变,明代宗好像不怎么奇葩,明宪宗喜欢大自己十七岁的万贵妃,明孝宗倡导一夫一妻制算是比较正常的,明武宗喜欢封自己当大将军,明世宗喜欢炼丹,明穆宗很好色,明神宗很懒,明光宗吃春药死了,明熹宗喜欢当木匠,明思宗爱面子。

基本都是有一点小毛病的奇葩。

7

一句话。大明王朝276年间,人物辈出,浩气凛然。但是,一代代的昏君、暴君白白浪费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白白辜负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热忱。所以四个字——不怎么样。

8

宋朝的皇帝整体来说还是可以的,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合亲,不割地,不议和的王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是皇帝就比较奇葩了,喜欢木工的,喜欢炼丹的,短命的,比比皆是……[捂脸]

9

明朝除了洪武帝朱元璋和永历帝朱棣,其他的皇帝,只能用个个奇葩来形容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