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的死是清朝军事重要事件,是清朝用正规矩军打仗和招募乡勇打仗的分水岭。僧格林沁死后才有曾国藩带领湘军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在清兵入关时,战斗力都是八旗兵,蒙古八旗兵,绿营兵。此时八旗兵有十二万精兵良将,努尔哈赤的儿子和兄弟们个个都是猛将,按功劳封亲王的好几个。
在北京建都以后八旗子弟就分封犒赏了,日子好过了,平时的操练自然就懈怠了。慢慢就没有了战斗力,内部腐败严重。所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到了雍正时期战斗力主要是绿营兵,此时绿营兵有八十万,原本就是冲锋陷阵的,被八旗兵当敢死队用。加上清早期都在边疆打仗,绿营一直都在锻炼,没有懈怠过。此时战斗力还可以。
到乾隆后期战争就少了,不打仗思想就放松了,懈怠了。军队里人心浮躁。
嘉庆时期八旗兵和家属一起有一百五十万之多,再加上绿营得官兵和家属,这么一个大摊子,朝廷要养多少人?实在是养不起,朝廷养不起,官兵就想着得自己捞钱,普遍性的腐败就来了。军队一腐败战斗力就没了。
在镇压白莲教的时候为了领军功,官兵尽然杀普通百姓去换战功,传假捷报去讨封赏。就这德行到天平天国的时候,八旗兵,绿营兵已经彻底不能战斗了。
正规军不能打了,谁来保卫朝廷?谁来保卫各地的地主豪绅?这时民间就开始大面积的招募民间的兵团,也就是雇佣军。
僧格林沁就在这时被朝廷派去镇压捻军。虽然僧格林沁被朝廷称为“国之柱”,可这样的部队怎么带的动?最后战败被杀了。
正规军战死,雇佣军却打的挺好。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雇佣军都是地方豪绅雇来保护自己财产和小命的,太平军来了打不过,小命不保,豪绅们自然是用心,而且舍得花钱。
朝廷一看招募雇佣军战斗力不错,就派大臣各自回老家去招兵马和打太平军,保朝廷,叫“团练”,招来的兵叫“乡勇”。此时在朝廷做官的曾国藩也被安排回湖南办“团练”,成朝廷的团练钦差大臣。
在和太平军的战斗中,八旗兵和绿营兵都不行,简直可以用弱爆了来形容。随着曾国藩湘军逐渐成长为当时朝廷最可靠的一只军队力量,朝廷自然就发展湘军,放弃了不堪一击的八旗兵和绿营兵。
湘军之后是淮军,淮军之后朝廷还组建过新军。新军,是清朝最后一只具有战斗力的正规军。
图一八旗兵
图二绿营兵
图三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