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由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大禹完成治水后,声望大振,受到天下百姓的拥戴,四方诸侯纷纷归服,天下太平。大禹代替舜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号夏后氏,姓姒。根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其世系是: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关于夏部族的主要活区域,说法不一,通常认为在今河南禹县,也有认为在今山西夏或汉水流域。目前尚没有定论。夏部族一共包括了12个部落,即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鄂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
舜把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位让给了禹,禹死后由益取代,益却被禹的儿子启取代,从而开创了夏朝。本来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是由各部落民主推举产生的,继任者均不是前任首领的后代,那么为什么会发生由启继位这一变化呢?《史记·夏纪》记载说:“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可见大多数部落都拥护启为联盟首领,这是启得以继位的基础。同书还记载,有扈氏对启继位不服,启出兵讨伐,双方在甘(今河南洛阳西南)这个地方大战启获胜,消灭了有扈氏于是“天下咸朝”。另据《竹书纪年》记载,益并不甘心失去地位曾经起而反抗,于是便出现了“益干启位,启杀之”的记载。总之,从“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并非和平的变,而是经过了血腥的杀戮。因此,夏启的即位是一件标志着中国国家形成的划时代的大事。
关于夏朝的世系情况,《史记》一书有详细的记载,具体情况是: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发——癸(桀)。夏朝存在的时间约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至于这个世系是否可靠,尚未被考古资料所证实。
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字,而已发现的大量的商代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按照常理推断,在此之前还应有一个更为原始的汉字发展阶段,但是直到目前仍未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考古学上,以探讨夏朝历史和夏文化。有学者认为仰韶文化即夏文化,也有人认为龙山文化即夏文化,到目前为止,作为夏文化探讨象的考古遗址,在豫西和晋南地区已发现了上百处,重点发掘的有郑州洛达庙、偃师二里头、登封王城岗、夏县东下冯、临汝煤山、洛阳矬李等遗址。
在这些遗址中发现的文化类型与商代文化类型有所不同,从时代上看,应早于商文化,所以有不少学者认为其可能就是夏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出土有青铜器,包括爵、戈、镞、戚、刀、锥、鱼钩等,还发现了铸铜用的坩埚、陶范、铜渣,由此可以确定二里头文化应属于中国早期青铜文化。此外,还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农具和家畜、家禽遗骨,可以判定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应以农业生产为主。最重要的是,在二里头还发现了占地约1万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基址,不过尚未发现与宫殿规模相称的大型陵墓,但有着不同形制、葬式和随葬品的墓葬的存在,就足以说明二里头文化时期贵族和平民的差别已经十分明显了。
鉴于以上情况,学术界一致认为二里头文化应是探讨夏文化的主要对象,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存在分歧,主要是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是否属于夏文化,二里头文化的三期和四期是否是商文化是否只有一期和二期才是夏文化。有人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的一至四期均为夏文化;有人认为前者不是夏文化,只有后者才是夏文化;也有人提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期、二期是夏文化,三期、四期则属于商文化;还有人认为二里头一、二、三期是夏文化,偃师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都城阳城。这些分歧将会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发掘出越来越多的物证而最终获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