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生活在山东鲁南地区薛城,薛城古称薛国。在战国时薛国被齐国所灭,齐公子田婴封为薛君,后长子田文继封于薛,称孟尝君。他的政治清明,使薛的社会安定强大。在薛没有齐灭之前,是作为鲁国的附属国存在的。齐鲁大地,到底生在活齐好呢,还是鲁好呢,众说纷纭。我们分析一下齐与鲁的区别。

齐国。古国,是姜子牙的封地,帮周武王伐纣时的军师。以姜姓为氏族姓。后田氏在齐国专政,公元前386年,齐大夫田和为诸侯。这是《资治通鉴》记载。

鲁国。古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是比较牛的历史人物,武王死后,他帮助武王的儿子诵执政,在武王儿子成年后,并把王权还政给周成王。并协助他平定天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们后来行的周公之礼,也是他老人家百忙之中制定的,否则,乱了。

我们今天无法还原古时真实的生活,更没有办法让古人复活,问一下到底生活在齐好,还是鲁好呢。只能从一些旧书中找点痕迹,加上自己梦话般的语言,来呈现一下,到底生活哪儿好呢。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怎么才能算生活的好呢。

  • 生活安定。我们最怕生活的不安定,每天都在战乱中,不知生死。我们想法如此,古人也是如此。齐国有地理优势,背靠大海,面向平原。从春秋到战国发生在国内战争少之有少,强国秦、楚离的太远,开战需要跨越中间几国,当年都冷兵器,没有导弹危机。所以齐国的老百姓还算安定。鲁国就不同了,处在强国之间,北有晋,西有宋,南有楚,在夹缝中生存。就连孔老夫子,都在整天呼吁克已复礼,为什么,因为生存的压力,如果回到周制那么鲁是正牌诸侯国,就不怕了。孔子是贵族都害怕,而平民老百姓呢,应该不算安定。
  • 生活富裕。齐国物产丰富,盛产海盐,铁器,瓷器等民用物质。首都临淄在当时属于大城市,我们从出土齐国陪葬坑里就能看到,里面有车,有马,有青铜器。许多人,以到齐国旅游为荣。由此可见,生活在齐国的老百姓应该是幸福的吧。而鲁就不同了,孔老子都生活不下去了,四处求职,四处碰壁,可见鲁国的就业压力山大呀。鲁国物产也不丰富,除了田地就是丘陵地。现在产的煤炭,当年还没有发现。老百姓,只能餐两顿。鲁国老百姓的生活就一般。

基于以上两点,我个人认为,作为老百姓来讲生活在齐国还不错的。当然士大夫和咱的想法不一样,因为齐不正统,谋位不正。况且属于那种没有文化传统的大国,鲁就不同了,出了两位万世圣人,孔子与孟子,儒家文化的发祥之地。但儒家文化还是救世想让老百姓生活安宁幸福,所以齐与鲁的结合最好,鲁有文化齐有经济,两手抓两手都硬,所以我的结论是生活在山东的齐鲁大地最幸福。

最佳贡献者
2

齐、鲁两国均为西周开国时分封的诸侯国。齐国首封太公望,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率先称霸中原,前386年田氏取代姜氏成为国君,前221年田齐灭于强秦。鲁国首封周公旦,前256年被楚国所灭。

若要问强齐、弱鲁哪家好?我的答案是鲁国。

1、鲁国从开国到灭亡近800年,始终为姬姓后裔统治,期间虽有宫廷争斗,但保持了传承。齐国王位的争斗相当剧烈,桓公少年尚且出走,甚至发生田氏代齐,王位被异姓夺走,姜姓统治阶级最后断了传承。

2、鲁国小国寡民,对外战争不多,还有强大的齐国会对其保护,人民生活相对安定。而齐国国力强盛,能力越强责任越大,为争霸中原、对外侵略、救援弱小,齐国劳民伤财、耗尽国力,统治阶级虽然富足,但战争的恶果都转嫁到农民身上,普通百姓的日子实在不好过。甚至发生因干涉燕国内政,后被燕国报复,乐毅连下齐国70余城,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3、鲁国尊周礼,孔子的仁政思想在鲁国传播最广,在春秋战国时期,也能减少不少动乱。

4、鲁、齐先后灭与楚、秦,楚也灭于秦,秦后有汉,王朝更替,“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春秋战国无义战,减少战争就是最大的幸福,小国战争少,即使被强国欺压也不会发生大的战争,要么和谈、要么投降,人民受灾难少。

所以我说:鲁国比齐国好。

3

齐国和鲁国,是两个并行于山东大地上的诸侯国。早在周朝建立以后,这两个诸侯国便已经存在了。

只不过不同的是,齐国最初的国君,是姜子牙以及他的后人。后来齐国大夫田和取代齐康公,成为齐国国君,自此姜子牙一脉断绝。

而同时期的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此后鲁国一直都是伯禽的后代继承国君之位,直到楚考烈王灭鲁为止。

齐国讲究任人唯贤,所以寒士也可以当政。

  • 1、姜太公讲究不拘一格降人才。

姜太公治理齐国的理念,和周公旦是有区别的。姜太公认为,只要这个人贤明而且有才能,那么就可以任用。

可是周公旦却觉得这么一来,后世一定会有臣子叛乱,取代姜氏一族的统治。果不其然,这件事还是被周公旦给言中了。

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尚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淮南子,齐俗训》

不过姜太公的治国理念,本身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从大局的角度来说,用贤能之人可以很好治理国家,毕竟这些人能力强,品德高尚。

所以齐国一直以来都是诸侯国中的翘楚,这跟当初姜太公制定的治国方略是有很大关系的。

  • 2、田和的祖先,是陈国逃亡来齐国的。

姜太公的后人们,秉持着这种治国理念,不光是任用国内的人才,只要是流亡前来的人才,国君们也会重用。

田和的祖先陈完,本身是陈国人。齐桓公时期,陈宣公担忧太子御寇和公子完密谋造反,所以就杀掉了太子御寇,结果公子完担心祸及自己,就带着家眷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是一位明君,他发现潜逃过来的陈完是个人才,立刻就打算封他为卿。陈完哪里懂得齐国的治国之道,他认为自己是外逃前来的人,不应该封如此高官,所以拒绝不接受。齐桓公为此就将他封为工正之官。

此后老陈家一直都在齐国做官,而且是越做越高,逐渐成为了齐国的大家族。陈完的八世孙田和,在时机成熟以后,便取代了齐康公,成为了齐国国君,依旧沿用齐国的国号。

  • 3、百家争鸣的雏形,应该就是齐国的任人唯贤。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地的人才都可以前往其他国家做官。可以说当时的春秋战国和现在的欧洲非常类似。

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最初诸侯国之间,人才是不能随意流通的。很多人才宁可烂在家里,都不会到其他国家去效力。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烛之武退秦师》

比如我们十分熟悉的浊之武退秦师里的浊之武,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一个人才,可是他一辈子没有得到郑伯的重用,他也没有去其他国家施展抱负。到了晚年才被郑伯想起来,实在是可惜了。

而齐桓公时代,外国人才可以随意进入齐国效力,陈完是一个例子,管仲也是一个例子。在管仲的帮助下,齐桓公成为了春秋第一霸主。

鲁国讲究任人唯亲,国家是本国贵族的资源。

  • 1、周公旦讲究尊尊亲亲

鲁国的开国之君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旦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要做到两点,上能够尊奉周天子,下能够任用亲戚。

对周天子的尊奉,这是周公旦首先要求要做到的。为此鲁国完全保存了周礼,是周礼实行延续最好的一个诸侯国。

任用亲戚,这也是周公旦的施政理论。因为周公旦认为,只有诸侯王的亲戚,才会考虑诸侯王家族的利益。

所以鲁国的贵族基本上垄断了官场,至少所有实权,都在鲁国贵族手里。即使发生了暴动政变,继承鲁国国君之人,一定也是上一任鲁国国君的亲戚。

这样一来鲁国的确能够一脉相承了,可是同时也会逐渐走向衰败,毕竟贵族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治国。

  • 2、周公旦家族,世代掌握着周王室的权力。

我们常常听说一句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讲的就是周公旦辅佐周成王时期,能够尽心尽力地招揽人才。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周公旦辅成王背后还有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周公旦成为了权倾朝野的权臣。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於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辅之,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十二年,鲁武公来朝。---《史记》

不光周公旦如此,周公旦的后世子孙和召公奭的后世子孙世世代代都掌握着周朝的政权。他们虽然不篡位,可是俨然已经成为了周王室最大的威胁。

不能排除子孙后代中有一些比较垃圾的货色,所以周王室是越混越惨,到了春秋时期逐渐降低地位,缩小地盘,到了战国时期,甚至被灭了。

  • 3、任人唯亲,显然不是治国之道。

从后世的治国经验来看,你是人才,你的子孙后代真的未必就是人才,烂泥扶不上墙的有一大把。

两汉时期,为了选取人才,采用举孝廉的方式。结果这种方式依旧成为了贵族集团垄断官场的工具,因为举孝廉的权力在贵族手里,有多少贵族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做官呢?

为此汉王朝其实看似强悍,后期衰败起来非常快。曹操当政以后,唯才是举,终于在短时间内遏制了这一歪风邪气。

可是没多久,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曹操去世后,曹丕采取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选官权力再次落在了贵族手里,这是皇权向贵族低头的表现。所以曹魏衰败起来也很快。

总结:齐国治国之道,显然要胜过鲁国。

对君王家族来说,鲁国一脉相承,当然是比齐国要好。毕竟在鲁国,君王家族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可是与此同时鲁国必须要承担国家逐渐衰败的事实,因为他们的治国方式和齐国相比较起来,真的是落后太多了。

任人唯亲只会让鲁国逐渐走向灭亡,而唯才是举必然会让齐国越来越强。即使齐国换了一个姓氏的国君,但是齐国的整个国家体制依旧没有变。

也就是说唯才是举对百姓,对整个齐国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为了某一小撮人的利益,就要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孰强孰弱,难道不是一眼就能看得清楚的事情吗?

参考资料:

《战国策》

《淮南子》

《史记》

4

答案是两个没有好坏,都是最后被灭了!

鲁国是封给周公旦的,周公在镐京辅佐周成王,让自己长子伯禽代为赴任,历时790年,最后被楚国给灭了。在众多封国鲁跟周是最亲,也是对周最忠诚的封国,他也成为执行周礼最彻底的封国,世人说周礼都在鲁国。这种类型的封国肯定最没有野心,所以不会积极的去扩张像齐国这么强大国家,封国内部比较稳定,讲究周礼这套制度,所以官员和人民也会比较忠诚!这种国家就是中央强大,你就比较好混,有大哥保护着,谁也不敢动你,你也敢动别人。但中央衰弱了,你也倒霉了,这个时候周边强大的都对你虎视眈眈!,最后就是被自己身边强大的给灭了。这种封国就是不会死在自己人手上,会死在别人手上!

齐国是封给自己开国功臣姜尚,因为功劳大,所以封到临淄,这种有本事的人物,到任肯定励精图治,最后成为大国,在中央强大的时候,都比较听话,到了中央衰弱时候,齐桓公就代周来管理,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当变成强大到可以代管理,士大夫也是世袭制度,那这帮人也可以来代管齐国啊!在封国强大时候,是没有人敢这么做,到自己衰弱时候,这时候大哥也无法保护自己,到最后士大夫联合起来,就把姜姓齐国变成田姓齐国,也变成外姓代管国家了,前期姜姓齐国代表是周礼制度的国家,到了田姓齐国,肯定无法执行这种制度,因为国内形态已经改变,所以就进入战国时代,也变成了军国主义路线国家。这种封国类型就是走强大路线,如果国家不转行,最后肯定被自己人给干掉,你不转型,我就代替你转型!

总归两个国家都是代表权贵阶层统治,最后被代表平民阶层的人或者国家给灭了!

5

这个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从百姓的角度来说,当然是齐国更好,齐国经济最为发达,军事实力强大,学风兴盛,思想开明,国人自豪感和归属感都很强,至于田氏代齐,可能只有原来的姜姓王室中人会不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眼前看得见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日子过得舒服,管他谁做大王呢

鲁国小国寡民,夹在几个大国中间,基本属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配角,存在感太弱,鲁国百姓对自身国家认同感不强,这也是当时弱国的通病,就算是小国出现人才,往往也去了大国发展,这是因为小国本身吸引力就偏小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还是齐国好,放在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国强国不选,会去选一个基本上毫无作为,只能看别人争夺霸权,自己只能全程打酱油的国家吗

6

齐和鲁是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都在现在的山东地区,所以现在山东也叫齐鲁 齐鲁 “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今天看来,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但在历史上,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山东”一名,在历史上所指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到宋元时期,今山东地区,才作为行政区划提了出来,而包括范围,仍与今山东不同。直到清代才正式命名为山东省。从此之后,地域范围或有变化,但名称不变,范围出入也不大,与古齐鲁范围基本一致。讲齐鲁文化,先秦时代,以齐、鲁两国地域范围为准,汉代以后以今山东省区范围为准,二者或有不大一致的地方,只能以这个标准处理,为了明确“齐鲁”和“山东”的关系,下边分别看看二名的由来和地理沿革。 一、“齐鲁”的由来及沿革 “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 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临淄),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首先将齐、鲁联系起来的是孔子。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这是指齐、鲁两国思想文化的联系和区别而言的,还未把齐、鲁联为一个词。过了不久,他又说:“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左传·定公十年》)又进一步强调了两国文化的内在联系。但是,这里的“齐鲁”仍是国家概念,各自独立其义。到战国后期,“齐鲁”才真正组成一个词,成为含有统一文化特点的地域概念。最早把“齐鲁”作为统一地域概念使用的是荀子,《荀子·性恶篇》云: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之纵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把“齐鲁”与秦对言,显然是指两个地区。齐鲁地区的人文与秦国地区的人文有何不同呢?齐鲁尚礼义,有“礼义之邦”誉称,秦则缺乏礼义文化,是其政教不同造成的,绝非因为人的本性不同。从此之后,“齐鲁”一词便经常出现,或作为国家概念,指齐、鲁两国;或作为地域概念是指今山东地区;或作为地域文化概念指齐鲁文化范围。如《史记·儒林传》云:“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就是说汉代生于燕郡(今北京)的韩婴作《诗》内外传(即《韩诗》),其语言和学术观点,与齐鲁地区作为今文或古文经学的《诗》论特点明显不同。《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有齐鲁之说”;《晋书.范宣传》:“讽诵之声,有若齐鲁”;苏辙诗有句:“我本生西南(四川眉山县),为学慕齐鲁”;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吴伟业《赠苍雪诗》:“洱水与苍山,佛教之齐鲁”等等。“齐鲁”一词,已成为较为固定的地域概念,这一概念源于齐、鲁两国,且与两国文化有许多共同特点,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地域文化圈分不开。这一方面说明,齐、鲁两国文化经过逐步融合到战国时代已初步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实体,成为天下向慕的“礼义之邦”了;另一方面作为地域概念也明确化,即指今山东地区。山东号称“齐鲁”、或简称“鲁”、或别称“齐”,就是这样形成的,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较固定的地域范围。 二、山东的由来和沿革 山东作为地区名称,历史上出现很早,而且变化很大。春秋时期,晋国居太行山以西,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北魏建都平城,五代时晋亦在太行山以西,故沿用古晋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战国、秦、汉时期则是指崤函以东地区。因为秦在关中,故称崤函以东六国(楚、齐、韩、魏、赵、燕)为山东六国,或云关东六国。此时山东与关东意义相同。如《管子》书就有“楚为山东之强国”语。汉初贾谊的《过秦论》多次用山东提法,如说“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又有“山东之国”、“山东豪俊”、“山东大扰”等说,皆指崤函以东地区。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卷一说:“山东之称,古或指关东言,或指太行山以东言,不专指今山东也。” 秦汉一统之后,关中与山东(或关东)在政治上的对立消失,山东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出现广、狭两义。广义的山东是沿袭战国时的旧概念,狭义的有专指齐鲁地区的意义了。《史记·酷吏列传》载:御史大夫齐地苗川国薛(今山东寿光南)人公孙弘说:“臣居山东为小吏(薛邑狱吏一作者)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又《史记,儒林传》:伏生“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齐鲁之有山东之称,当滥觞于此。至于山东成为行政区划,是又经历了数百年演变过程的。 山东地区的历史沿革、行政归属,夏殷时代不可详考,但当时是方国或部落林立,且有大部分被夏、商王朝控制,归夏、商统治。西周至春秋时期,该地仍是方国林立,除齐、鲁两大国外,主要的还有曹、滕、薛、郯、莒、纪、莱、谭等,还有宋、卫的一部分。战国时期,山东地区被齐、鲁两国控制。战国末年,除南部和西北部一部分分属楚、赵外,都被齐国统一。秦统一六国后,山东地区被置为郡县,如齐郡、琅邪、东海、东郡、薛郡等都在山东范围。汉初封王,山东大部分地区封给了齐王刘肥。汉武帝时削弱封国诸侯王势力,初置十三郡州,山东置青、兖、徐三州,下置郡、国、县。之后数朝行政区划有所变动,但基本变化不大。唐代将全国分为十道,山东地区分属河南道和河北道;北宋改道为路,全国分为二十四路,山东分属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治益都(今山东青州市),统辖山东地区。至此,“山东”一名始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之名称。元代置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山东东西道宣尉司,直隶中书省,称为“腹里”。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治青州,后移治济南,又改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至清代才将山东政区正式定名为山东省。此后沿用不变。 山东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的名称,虽然确定很晚,但它奠基于古代齐、鲁两国地理范围和两国最后融合为一个独立体系的文化——齐鲁文化。因此,此书用《齐鲁文化》,不取《山东文化》之名称,是有其历史文化渊源的。因为这个地域文化圈的形成是在先秦齐鲁两国时代,而不在山东成为行政区划以后。相反山东成为全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以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反而冲淡了齐鲁文化的地域特点。因此,用“齐鲁文化”定名,更能突出齐鲁文化的地域特点,揭示其发展的规律

7

这个自然是齐国好了,我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看。

这个结论在《史记》中就有。

当时姜子牙和鲁伯禽分别去了齐国和鲁国。鲁国本来是周公的封地,周公因为要留在都城处理事务,所以无法去封地。

三年后,鲁伯禽回到都城汇报工作,周公说你怎么用了这么长时间。鲁伯禽说我要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後除之,所以迟到了。

姜子牙到齐地五个月就回去了,周公说你怎么回来这么快。姜子牙说: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一句话不作太多的改变,齐地之人还是齐地之人。

鲁国之人还是鲁国之人吗?当然不是,鲁国之人被伯禽改造成如周朝国都之人。

周公听到这个消息只说了一句话:“呜呼,鲁後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这句话就是已经说明哪一个好了。

齐国是修政为民,平易近民,所以老百姓必定会归顺。鲁国则有太多的规矩,太多的约束自然会让人不舒服,会有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简而言之,你在齐地生活的很好,到鲁国未必能生活的好,因为完全不一样。

齐国好比是一个开放型的国,而鲁国好比是一个门槛很高的国,而且是只忠于国君的国。

最后齐国自然会强大,因为受到老百姓的欢迎,鲁国自然会弱小,因为很多老百姓都不愿意去。

你说整个区域是多样化好呢?还是划一好呢?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齐鲁两国的案例还是很值得深思的。因为这是古代封建社会在治理国家时比较摇摆地方。唐之前比较偏向于齐国的方案,北宋及之后偏向于鲁国的方案。

8

要回答题主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判断一个王国、诸侯国或者朝代是好是坏的标准是什么?题主问的是齐国虽强但不久换姓,鲁国虽弱,一家统治到亡。那么假定的判断标准就是国家换不换姓。

齐国立国之祖是周武王之师姜子牙。那么此时齐国称为姜齐;后来到齐康公时代,大臣田和放逐康公于临海,自立为王,国号保留,此之谓田齐。当然田氏并不是在康公时代发家的。田家人本不是齐国人,他们是陈国的贵族,因为不受陈宣公待见,逃难到齐国被收留,改姓陈。从田文子田桓子开始,田氏开始私修阴德,拉拢齐国贵族和老百姓。史书记载,他们给百姓借米,大斗借出,小斗回收。老百姓都感念他们田家的好,把国君给忘记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跟中央保持一致。

田氏通过几代人如此这般的经营,终于到田和这一代,把国君放逐了,田齐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再说说鲁国。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公辅佐成王,长期在中央任职,就封的是周公的儿子伯禽。鲁国最初相比其他诸侯都要强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鲁国变成了长期夹在齐国和晋国中间的国家,很是无奈难受。但是有一条,哪怕是季孙氏等大臣专权的时代,鲁国也没有换姓。

如果从国家是否换姓来判断孰优孰劣,那齐国肯定落后。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判断一个国家的优劣不应该是国家强盛,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吗?从这个判断标准来说,显然齐国更胜一筹!春秋时代的齐国,齐桓公九和诸侯,一匡天下。俨然中原的霸主,国家强大自不待言。战国时期的齐国也是跟秦楚赵齐名的大国,鲁国跟齐国比较起来,就要弱小太多了!

9

对于百姓来说,齐国是不错的。

强大的君王领导的强大的国家会使自己国家更好地立足于乱世纷争之中,百姓不会被欺凌,土地不会被霸占,社会有条不紊地进行演变。

弱国没有话语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国土不保,百姓不安,与其这样不如进行变革。弱小的鲁国,对百姓没有好处。

所以齐国的强大是更好的。

10

武王克商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武王采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周公封于鲁、姜尚封于齐。一个是异姓开国最大功臣,姜尚;一个是同姓最贤能的宗室,周公旦。这两个诸侯国在东西周800余年的历史中都迸发出耀眼的闪光点,且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两国相较,必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先做如下对比分析分析:

八百余年强齐

一、周室强援,征伐之权:

周武王大行分封制度,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国名为齐。因国君为姜姓,故又称为姜姓齐国。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太公至营丘后,因应当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

武王之后是为成王,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当时被周灭掉的殷商纣王之子武庚被封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同时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此时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疑忌周公旦将取代成王,被武庚拉拢发动叛乱。周公亲自东征,吕伋领成王之命,亦随周公东征,此时身在齐国的姜尚响应西征,最终经过三年的努力平定了"武庚之乱"。经此一役,周公和成王担心东方诸国因为远离周室,不好治理,命姜尚“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自此齐国实质上成为周室在山东地区的代言人。地位至高可见一斑,与卫国、晋国、鲁国并称四大国。

周穆王元年,历经成王、康王、昭王三朝的重臣吕伋,病重去世,由于其去世之日为"丁",周穆王便以商朝的礼仪谥法,尊其为"齐丁公"。吕伋去世后,嫡长子吕季本该继位,可吕季却将国君之位让给了自己的同母弟吕得,并且让子孙离开营丘,搬到崔邑生活,自己则与庶兄吕衡二人,继续留在周王室,辅佐周穆王,并被周穆王封为太傅,位列三公。齐乙公吕得继位后,与嫡兄吕季、庶兄吕衡,共勤王室,使得齐国在诸侯中的地位更加崇高。

周立国初期,内外尚有诸多不稳定因素,武王为国事忧虑,常常夜不能寐。他说:“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于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 ”成王时周公旦及姜太公挑起了维护国家稳定 的重担,而后续齐国自太公之子吕伋到太公之孙齐乙公吕得、吕季、吕衡倾力辅佐周室,使国家出现长期稳定向好的局面,史称“成康之治”。

二、尊王攘夷,五霸之首

齐国传至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前679年,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

齐桓公是春秋争霸给后世霸主树立了一个非常崇高的标杆,那就是“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即是尊崇周室,认可统一的周室藩属,进而最大限度减小诸侯肆意妄为的举动;所谓“攘夷”即是讨伐外来少数民族的侵扰,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做出卓越贡献。自此“齐桓晋文之事”成为春秋战国各诸侯追崇的盛世霸业。

三、田齐亦齐,强国之弊

姜齐传至齐康公,即齐国第三十二代国君,公元391年齐康公被田和放逐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齐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册封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以显示别于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春秋时期强大的齐国和晋国都出现了被外臣取代的情况,究其原因国君成傀儡,权力完全掌握在几个大家族,晋国是智氏、赵氏、魏氏、韩氏,齐国则是田氏、国氏、高氏、栾氏、鲍氏等几个大家族控制着。但这时候的大趋势是区域内的集权和统一,虽然国君的权力被架空了,但各个家族在自己封地上的权力在逐步加强,是在为更大范围的统一做准备。原来各国内部盛行的多层级的分封制正在逐步衰亡。可以说即是历史偶然,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情况的出现变相刺激中央集权统治的产生,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田齐代姜之后,同样在战国乱世强极一时。齐太公三传至其孙威王时,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任用田忌、孙膑为将,齐国遂变得强大。前353年,齐国大败魏国于桂陵。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前334年,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

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在孟轲劝说下,齐宣王命匡章率 “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三十天灭亡燕国,秦赵重兵攻齐,齐国被迫撤兵。前301年,齐联合韩、魏国攻楚,大败楚国。前298年-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三年攻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前288年十月,秦王称西帝,遣使立齐湣王为东帝,欲约与共伐赵。同年十二月,吕礼自齐入秦,秦王亦去帝号复称为王。前286年,湣王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齐国势到达巅峰。

田齐延续了齐国强大的势头,没有步入晋国“三家分晋”的自损之路,不可谓不是田氏之功。同时也是时代思想发展的必然,长期的诸侯割据和混战,使得早起的奴隶社会思想已经不适用时代要求,封建君主集权思想应运而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都使得国家浴火重生,换发新的生机。

郊祭文王的鲁国—早期作为西周强藩,中后期陷于长期内乱和公顷政权

作为周公旦的封地,周成王赋予鲁国“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的资格,不仅仅是对周公旦功劳的一种追念,更是希望作为宗邦的鲁国能够“大启尔宇,为周室辅”。这是鲁国在政治上的优势。

协助周室伐灭管蔡之乱,平定徐戎之叛,鲁国得到“殷民六族”。而本来是王族的殷商之民,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时也善于发展经济;而鲁国地处东方海滨,盐铁等重要资源丰富。这是鲁国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

鲁国历经鲁公伯禽、考公酋、炀公熙、幽公宰、魏公晞、厉公擢、献公具、真公濞,一直都是周室强藩,震慑并管理东方,充分发挥了宗邦的作用。此时的鲁国“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其国力之强,使得国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从”。

早期鲁国充分发挥其政治和地理优势,迅速崛起,成为与齐国实力相当的诸侯国。周王朝历来有厚同姓、薄异姓的国策,所以鲁国的崛起是政治必然。也与周公旦鞠躬尽瘁辅佐成王的功绩密不可分。

鲁国经历八位君主之后,便陷入长期多次废长立幼、杀嫡立庶、孟任之祸、庆父之难、三桓之祸等重大事件中,直至被楚考烈王所灭


综合来看,我觉得齐国虽然发生了田氏代齐的事件,但整体国家治理和生存状态来看要优于鲁国,具体原因如下:

  1. 早期几代人辅佐周王室,使周室在武王之后可以顺利过渡,并协助周室镇守东方,为确保周王朝的统一和安定立下汗马功劳,对得起姜尚贤臣亮相的美名。

  2. 中期齐桓公争霸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充分显示其捍卫周室统一和国家安定的决心,使得诸侯心悦诚服,为后世诸侯争霸立下崇高的道德标杆。

  3. 后期田氏代姜,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成因,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折的重大历史事件,代姜的意义是进步的。同样,田氏延续了齐国强盛的姿态,威震诸侯,锐不可当。

  4. 而鲁国早期拥有的政治资源比齐国丰厚,地理和经济资源也与齐国不差,虽然前期也比较强大,但终究不能与齐相较,且持续时间短。

  5. 鲁国虽未被外姓取代,但在中后期完全陷入到了内乱和三桓争权的局面,后期更是被三桓彻底掌控,只差实质上的“三桓分鲁”,并没有任何优越性可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