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的皇族与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都不一样,并不是一个整体,也就是所谓的爱新觉罗家族。而是在整个爱新觉罗家族的基础上,根据血缘亲疏又进行了二次划分,将皇族分为了宗室和觉罗两个部分,即常说的黄带子和红带子。



宗室,即所谓黄带子,指的是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后裔,也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弟弟舒尔哈齐、穆尔哈齐、巴雅喇的后代(雅尔哈齐绝嗣,即便有所谓后代,也是过继其他几位的儿子所生)。这些人属于皇族里的第一阶层,以金黄色(皇帝为明黄色)腰带加以区分,因此也被称为黄带子。



觉罗,即所谓红带子,指的是清景祖觉昌安兄弟六人(也称“六祖”),除了塔克世系(宗室)以外的其他后裔。这些人属于皇族里的第二阶层,以红色腰带加以区分,因此也被称为红带子。



实际上,除了“六祖”后裔,爱新觉罗家族还是有一些零散的远支存在的,但是这些人因为血缘过于疏远,并没有被清王朝认可为皇族,而没有被纳入宗室、觉罗的范畴,这些人的地位基本上与旗下的平民无异。除此之外,清朝中前期又规定:被革除宗室者及其后裔也以红色腰带加以区分,称为革除宗室红带子,待遇参照觉罗,但是姓名附于玉牒宗室卷之后,不列入玉牒觉罗卷。被革除觉罗者及其后裔以紫色腰带加以区分,称为革除觉罗紫带子,待遇比觉罗低一些,但是仍然高于旗下的普通百姓,这些人的姓名附于玉牒觉罗卷之后,仍然被认可为皇族成员。



清朝的宗室拥有诸多特权,俸禄也比其他贵族、官员优厚许多,即便是地位最低、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在乾隆年间起也被赏穿戴四品武职顶带袍服。而且,宗室还享有独立的封爵系统,也就是说这一套爵位只有宗室才能获得,觉罗也无法染指!此外,宗室爵位又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别,所谓入八分指的是享有八项礼仪性待遇,即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不入八分者不能拥有这八项礼仪性待遇。在封爵的同时,入八分者还会被拨给数量不等的牛录,即所谓的旗份,不入八分者只有爵位、没有旗份。而这些拥有旗份的入八分宗室王公们,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小旗主。



入八分者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入八分辅国公)。



不入八分者为: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和一至三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以及奉恩将军,没有爵位者称“闲散宗室”。



这其中不入八分辅国公及以上爵位为超品,即在正一品之上。镇国将军为正一品、辅国将军为正二品、奉国将军为正三品、奉恩将军为正四品。可见,即便是爵位最低的奉恩将军,其品级也是正四品,而这个品级在清朝对应道员、略高于从四品的知府,可见宗室的地位和待遇还是相当高的。



同样姓爱新觉罗的觉罗们就没有这么优厚的待遇了,他们并没有专门的爵位,和在旗的、不在旗的其他官民一样,必须有卓著的功勋才能被授予爵位,而且授予的并不是宗室爵位,而是另一系统,即所谓的功臣爵位,也就是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那一套,没有卓著的功勋是得不到爵位的。而且,这些人也没有宗室那样可以直接安排工作的特权,除了有“荫”者,都必须老老实实走科举之类的途径(后来的捐纳也算是一个途径)。当然,毕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自家人,觉罗在政治待遇、司法待遇和生活待遇等方面还是有相当多的特权的,只是要比宗室差一些。至于那些比觉罗血缘更加疏远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就只能跟旗下的普通老百姓一样了……

最佳贡献者
2

皇族向来是清朝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在清初的建国大业中征战沙场、冲锋陷阵,辅佐君主开疆拓土,是清朝皇家管辖全国的重要保障力量,因此自顺治入关以来,历代皇帝都对皇族的管理十分重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个已经逝去的特别的群体。

清朝皇族定义及等级划分

皇族按理来说只要和皇帝们有共同祖先的,都可以算作是皇族成员,关键是要看从哪一辈开始论,显然不能扯得太远(比如说如果从北京猿人那儿开始论起的话,那么全天下人都是皇族了),所以清朝就规定了皇族身份只能从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那一辈人开始算起。

由此就可以分成两条分支,一条是塔克世那一系,他的子孙后代叫“宗室”,系黄带子来彰显他们地位的高贵特殊,所以宗室别名又叫“黄带子”;另一条是塔克世的兄弟那一系,他们的子子孙孙则叫“觉罗”,他们的血缘离皇室又疏远了一些,身份比宗室也要略低,只能系红带子来显示他们与平民的不同之处,因此觉罗又俗称“红带子”。

宗室之内男子按照爵位高低又分有十二等级,从上往下分别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女子也有八个不同级别,以上往下各为:固伦公主、和硕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六品格格。

皇族特权

皇族们依仗着祖先的这条大腿,一出生就注定与常人不同,他们享有入仕当官、司法豁免(皇族犯法不能够直接按照《大清律》依法办理,只能够送往皇家专用法院“宗人府”办理,其结果也大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俸禄优厚等等。

皇族发展趋势

清朝皇族虽然在前期立下汗马功劳,对稳固王朝统治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皇族人数的陡然上升(顺治时期只有一千多皇族,到道光年间的时候皇族人口已经膨胀到了三万人之多),这个群体的消极性也日益凸显了出来:优厚的待遇使得这些天朝贵族们早已失去了祖先锐意进取的豪情壮志,反而对奢华的糜烂生活推崇备至,听曲遛鸟、游手好闲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常态。

体制原因

一、皇族之所以一步步走向腐败堕落,与清朝对他们采取的“包养”政策有很大关系,作为皇家的龙子龙孙,天生就拥有诸多常人所不具有的特权,即便他们违反了法律也不受国法制裁,甚至连死刑都给免除了,大不了也就是被判处“流刑”发配到边疆充军,这无疑提供给了他们为所欲为的客观条件。

二、皇族成员都不需要工作,整天无所事事,他们既不用像老百姓那样劳作,也不必参军领饷,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长此以往的话会让他们习惯于坐享其成,哪里还有半点上进心呢?因此他们无能、腐化堕落那是必然的趋势。

三、皇族人受教育程度低导致他们精神境界不高,大家别以为皇族成员出身高贵就一定才学出众、品略非凡,其实清朝的教育严格也仅仅只针对皇子,目的是把皇帝的教育从娃娃抓起,至于那些一般的皇族,其教育统治者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流于形式罢了,这才导致了有清一代三百年间才出了崇琦这么一个旗人状元。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充分显示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而失去了良好教育的皇族,又怎么能奢望他们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呢?因此他们停留在物质享受这个低水平的状态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正是因为皇族弊端太大,嘉庆、道光两代皇帝才一直在严惩他们中的一些典型(如嘉庆朝的敏学),以为这样就能杀鸡儆猴、杜绝后患,但是却没有触及最根本的体制问题,因此最终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忙的不亦乐乎效果却不甚明显。

3

据史书上记载,在顺治年间,爱新觉罗氏的男丁共有958人,等到清朝灭亡时,其男丁加起来共有27884人。

这些新觉罗氏的男丁,共同构成了大清朝的皇室成员,也就是俗称的皇族。那么,在这些皇族成员中,又是如何来划分等级的呢?

最初,在皇太极时期,清廷是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来进行划分,他将皇族划分为宗室和觉罗两个等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黄带子和红带子。



宗室:简单点说就是指努尔哈赤和他几个亲兄弟的直系后裔,这些人属于皇族里的第一阶层,平常他们腰间都会系金黄色(皇帝为明黄色)的腰带加以区分,因此宗室又被称为黄带子。

觉罗:简单点说就是努尔哈赤父亲的六个兄弟的直系后裔,也就是努尔哈赤叔叔伯伯们的直系后裔,这些人属于皇族里的第二阶层,以红色腰带加以区分,因此又被称为红带子。

当然,除宗室和觉罗外,爱新觉罗家族还是有一些零散的远支存在,但这些人因为血缘过于疏远,并没有被清王朝认可为皇族,因而没有被纳入宗室、觉罗的范畴,这些人的地位基本上与旗下的平民无异。

后来,等到康熙时期,他又对皇族进行了第二次等级划分,他给自己的嫡系子孙起名时用了特定的字,其中最常见的是这样几个:“胤、允、弘、永、绵、奕、载”,后来一共扩充到26个字。

也就是说,以康熙皇帝位界限,凡是他的直系后代,其名字中都会带有这些特定的字,他们被称为近支宗室;至于非康熙直系后代的人,不允许在名字中带有这些特定的字,他们被称为远支宗室。在这种背景下,皇族就被划分成为三个等级:近支宗室、远支宗室、觉罗。



在清朝,宗室拥有诸多特权,俸禄远比觉罗、其他贵族、官员优厚许多,即便是地位最低、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在乾隆年间起也被赏穿戴四品武职顶带袍服。而且,宗室还享有独立的封爵系统,也就是说这一套爵位只有宗室才能获得,觉罗也无法染指!

这一套爵位,共有十二个等级,也就是传说中的铁帽子王、亲王、世子、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这十二个爵位,除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外,其他都是降级世袭。也就是说,如果父亲是郡王的爵位,那等儿子继承时,该爵位就自动降一级变成贝勒,以此类推,直到没有爵位。

至于觉罗,就没有这么优厚的待遇,他们并没有专门的爵位,并且他们和其他官民一样,必须有卓著的功勋才能被授予爵位,而且授予的并不是宗室爵位,而是另一系统,即所谓的功臣爵位,也就是公、侯、伯、子、男这一套。

4

从努尔哈赤以13副铠甲起兵,到满清定鼎中原,皇室发挥着主导作用。满清皇室,也就是所谓的爱新觉罗家族,入关前,他们冲锋陷阵,建功立业;入关后,他们成了一群既得利益者,退化为社会寄生虫。顺治十八年,皇室男丁有958人;到清朝灭亡后的1915年,这一数字上升为27884人。

在清朝皇室内部,按照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又分为觉罗和宗室

觉罗,指的是努尔哈赤的叔父、伯父们的后裔,以红色腰带加以区分,因此又被称作红带子,这些人是皇族里面的第二阶层。

宗室,努尔哈赤本人以及亲兄弟(舒尔哈齐、穆尔哈齐、巴雅喇)的后裔,以黄色腰带加以区分,因此又被称为黄带子,这些人是皇室的第一阶层。

后来康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起名字时用特定的字,也就是“钦定字辈”,只有康熙的直系后裔才能使用。由此,又在无形中延伸出近支宗室与远支宗室。

康熙的皇子一般使用“胤”字。胤禛登基,为“避圣讳”,皇子都改用“允”字。雍正八年,怡亲王允祥去世,念其劳苦功高,特别批示恢复“胤祥”之名。“允”字以下,依次为“弘、永、绵、奕、载”。

被革除宗室的人员及其后裔以红带子加以区别,称为革除宗室红带子,待遇上与觉罗一样,但是姓名附于玉牒宗室卷之后,不列入玉牒觉罗卷。

被革除觉罗的人员及其后裔以紫色腰带加以区别,称为革除觉罗紫带子,在待遇上比觉罗低一点,但是仍然高于普通旗人,这些人的姓名附于玉牒觉罗卷之后,仍然被认可为皇族成员。

宗室爵位等级

清朝宗室享有一套独立的爵位授予体系,觉罗也望尘莫及,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别。

入八分指的是享有八项礼仪性待遇,即紫缰、双眼、太监、背壶、朱轮、紫垫、皮条、宝石,不入八分者不能拥有这八项礼仪性待遇。

入八分者爵位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入八分辅国公)。

在封爵时,入八分者还能拥有数量不等的牛录,即所谓的旗份,不入八分者只有爵位、没有旗份。

不入八分者爵位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和一至三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以及奉恩将军,没有爵位者称“闲散宗室”。

镇国将军之上爵位都是所谓“超品”,镇国将军及其以下的四等分别等同武一品到武四品。即使地位最低,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到了乾隆时也被赏穿戴四品武职顶带袍服。

清朝宗室爵位等级看似很多,但相比明朝,实际拥有爵位的成员占爱新觉罗总成员数的比例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清朝吸取明朝的经验,防止宗室爵位泛滥增加朝廷负担而实行的世爵降等制度。亲王的儿子袭爵时,自动变为郡王,再下一代就是贝勒,依次递减,到辅国将军这一爵位时便不再递降。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少数不降等的爵位继承,比如清朝开国时的八大功勋卓著的王爷,雍正的的得力干将怡亲王,晚晴时的恭亲王、庆亲王、醇亲王。这十二位世代相传的王爷也被称为“铁帽子王”。

5

相信熟悉清宫电视剧的朋友们对于清代皇族的等级多少有一些了解,比如什么亲王郡王呀,贝勒贝子呀,那么,清代皇族的具体等级是怎样划分的呢?

图/紫禁城


血缘划分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爱新觉罗氏在满洲时期实际上是一个不算太大的姓氏,顺治十八年的时候,这个姓氏一共只有男丁958人。但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了清朝覆亡后的1915年,男丁数目已经上升到27884人。


清代的皇室划分的第一种方法是按照血缘进行划分,先是要划分为宗室与觉罗。简单来说就是以清太祖努尔哈赤为界,太祖本人及太祖亲兄弟的后裔,都被称为宗室,允许系黄带子,因此又被称为黄带子。而太祖叔父和伯父的后裔,则被称为觉罗,允许系红带子,因此又被称为红带子。


第二次划分是从康熙皇帝开始的,他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起名字时用了特定的字,也就是“钦定字辈”,康熙皇帝的“钦定字辈”经过后来的不断增补扩充为26个字。而且官方规定只有康熙皇帝的后裔中才能使用。所以这就在宗室中划分出了近支宗室和远支宗室。

图/康熙帝


爵位划分

我们前面说的什么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其实都是爵位,这是大众所熟知的区分爵位最为明显的方法。


清代贵族的爵位大致可以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与奉恩将军等。从镇国将军以上皆是没有品级的,也就是所谓“超品”。镇国将军以下的四等分别等同于武一品到武四品。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清代的宗室内部,拥有爵位的比例实际并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爵位的世袭降等的缘故。就是假如爸爸是亲王,在儿子承袭他的爵位时,要降一级承袭,从亲王依次递减,直到没有爵位。


当然,也有不降等的爵位继承,除了八个在开国时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爷外,还有雍正帝的得力助手怡亲王,清末的醇亲王、恭亲王和庆亲王。这些不降等的亲王也被称为“铁帽子王”。


图/初代怡亲王 胤祥

参考资料

橘玄雅:《清朝穿越指南》

6

天聪九年,皇太极下诏“宗室者,天湟(皇族、宗室称天湟)之戚,不加表异,无以昭国体,甚或两相诋毁,詈及祖父,已令系红带以表异之。又或称谓之间尊卑颠倒,今复分别名号:遇太祖庶子,俱称‘阿格’;六祖子孙,俱称‘觉罗’。”。



自此清朝皇族分宗室和觉罗两个“等级”,“宗室”为大宗,“觉罗”为小宗。

“宗室”一脉出自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他的直系后裔为大宗,束金黄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黄带子”。

“觉罗”一脉出自努尔哈赤的伯、叔、兄、弟,他们的直系后裔为小宗,束红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红带子”。



当然清制定“革退宗室者系红带,革退觉罗者系紫带。”,也就是说系红带的,也有可能是被革退宗室的皇族。

同时“宗室”和“觉罗”虽都为皇族,但显然“宗室”无论是在地位、权势、俸禄上都要比“觉罗”高了许多。比如从清朝的12位铁帽子王全为“宗室”,而没有“觉罗”一事就可以窥知一二。



再如在对待闲散宗室和闲散觉罗一事上,也可看出“宗室”与“觉罗”的区别。清制定凡是闲散宗室男性,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二两银子,从二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三两银子,同时每年给米给米四十二斛二斗。凡闲散觉罗男性,从二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二两银子,同时每年给米二十一斛二斗。



此外,清朝的皇族除了通过血缘来定等级外,还用爵位来定等级。

乾隆十三年将授予宗室觉罗爵位定位十四等,即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三等)、辅国将军(三等)、奉国将军(三等)、奉恩将军。



其中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等六等爵位一般只授予皇子,也就是“宗室”一脉,“觉罗”一脉几乎从未获得过这六等爵位。

同时不入八分辅国公以上爵位为“超品”品级,他们能享受六种特殊的待遇,即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朱轮就是坐的车子可用朱红漆轮子、紫缰就是驾马可用紫色缰绳、背壶就是车上可带暖壶、紫垫就是可用紫色的做垫、双眼就是可戴双眼花翎、皮条就是可用皮鞭驱赶挡路的人、太监就是可以用宦官。



而之后镇国将军分为一等、二等、三等等三个等级,除在俸禄上有区别外,都视为一品武官。辅国将军分三等,视为二品武官。奉国将军分三等,视为三品武官。奉恩将军视为四品武官。

同时在奉恩将军下还有闲散宗室和闲散觉罗,自乾隆四十七年开始,乾隆钦赐闲散宗室、觉罗着四品顶戴、武职补服,但却不给实职。



当然以上的爵位仅对男性而言,对女性却有着另外的爵位。清朝宗室之女爵位分为固伦公主、和硕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六品格格等8个等级。

其中固伦公主、和硕公主一般仅给予皇女,也就是“宗室”,“觉罗”女子几乎不可能获得。而之后亲王嫡女可封“郡主”,郡王、世子嫡女可封“县主”,贝勒嫡女和亲王侧室所生之女可封“郡君”,贝子嫡女可封“县君”,镇国公﹑辅国公嫡女和贝勒侧室之女可封“乡君”。公以下爵位所生嫡女俱为“六品格格”。



以上就是清朝皇族的具体等级,当然有疏漏之处,这个请多担待。

7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我们都知道清朝是爱新觉罗氏建立的,而封建王朝的统治,则非常的依赖宗族这种古老的亲缘关系,因为这和皇室血脉延续是有直接关系的,爱新觉罗氏也不例外,但是即便在清朝,也并非所有爱新觉罗都是皇室宗亲。我们今天就说说清朝皇室是如何进行划分的。

清朝皇族宗室划分

我们先从爱新觉罗氏的发家史开始说,清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可能我们会认为爱新觉罗氏是一个比较大的姓氏,然事实上,在清朝建立前几十年,这都还是一个人丁稀少的姓氏,我们今天看清宫剧,常听说将犯人发配至宁古塔,宁古塔就是爱新觉罗氏的发源地,从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成为建州女真部首领起,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努力,公元1616年,建立后金。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公元1635年,皇太极决心继承努尔哈赤的遗志,入主中原,也是在这一年皇太极将爱新觉罗氏的宗族关系彻底的捋了一遍。他规定从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繁衍出来的这一脉为大宗,这一支的所有直系子弟均被称为宗室。塔克世的父亲觉昌安,兄弟一共有六人,他们繁衍的后代就是非塔克世的子孙们,属于远亲,被称为觉罗。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再一次做了规定,凡是宗室的子弟,要在服饰上系一条金黄色的带子,表明身份,而觉罗则系红色带子表明身份。

爱新觉罗·皇太极

既然要体现身份,所以平时的待遇自然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清朝也和其他朝代一样,嫡长子,长子才有袭爵位的权利,宗室子弟不干活,清政府也发俸养活他们的,所以这样一来,除了长子以外,其他的大多数人基本上就成了闲人。但是由于宗室的身份,自然是不愁繁育后代的,所以到了乾隆年间宗室的人数已经多达几万了,养这些闲散人员每年就要花费上百万两银子。所以才有后来说的清朝是养这些八旗子弟养垮的。

宗室和觉罗

清朝皇族宗室爵位划分

清朝的宗室爵位也被称为宗室觉罗世爵,由清朝宗人府来管理的,主要就分为了十二个等级,我们熟知的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四种爵位通常只册封给皇子们,所以一般的宗室就别想这个了,之后是公爵,分为了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虽然不及亲王,郡王这一等,但是也属于超品爵位了,这之后便是普通的宗室爵位,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这四个爵位又各细分了三等。

醇亲王奕譞

宗室不只是男子可以吃空饷,女子也一样,当然她们是不可能抛头露面的,按照高低等级,清朝女子宗室分为了八个等级,分别是固伦公主,和硕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六品格格,不同于男子宗室,世袭递降,女子宗室只延续自己一代,俸银男女的差距也很大,就比如和硕亲王,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和硕公主,俸银却只有300两、禄米300斛,差距三十多倍,显然的重男轻女。

清朝宗人府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8

清代的皇族也是等级森严的。

早在大清入关前,皇太极就规定,努儿哈赤父亲塔克世的直系后代,都是宗室子弟,系黄带子。

而其他的旁支,则为远支觉罗,系红带子。

到了乾隆时期,这些皇亲就比较多了,皇室供养,也比较有压力,于是就又一次划分,搞一个“近派宗支”,有专门的赐名,针对和皇上血缘关系近的爱新觉罗宗室。如康熙时设定的胤、弘、永三辈,就是皇室近支的专用名号。

清代的皇室封爵分为十二等,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一般来说,会随着世代相传,爵位一级一级往下,除了大清的十二家世袭罔替的王爵,就是俗称的铁帽子王。

清朝对皇族待遇超级好。

以最下等红带子觉罗为例,凡男孩出生,便记入家谱,领红带子一条,入贵族行列,然后每年年初就可以凭这个红带子,领取24两白银的俸禄和21石2斗的粮食,结婚时,朝廷要赏赐白银20两,死的时候,也要给30两的治丧之费。要知道,当时汉人百姓最普通三口之家,一年的衣食住行花销基本就是10两左右。

由此可知清廷对皇族的优厚待遇。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9

清代的皇室等级是封建王朝中最多的,我们经常看电视剧的时候,都知道里面有什么阿哥、格格、和孝公主、固伦公主、贝子、贝勒的,看了这么多清宫戏,真的就分清了这些人物的身份了吗,知道 他们是哪个层级的人物了吗?

而我们平时看电视里,经常看到的格格,其实并不是皇帝之女的称谓,这些都是电视剧诱导。

1636年,皇太极仿照明朝的制度,为皇帝的女儿统称公主。其中皇后所生之妇称为“固伦公主”,妃子所生的女儿,以及皇后的养妇称为“和硕公主”,而格格一般用于王公贵胄的女儿。

阿哥,并不是爵位,而是没有受封的皇子的称号,而且并不仅限于宗室皇子,任何男子都可以称为阿哥,阿哥在满语里的意思其实就是哥哥。

清朝入关之前,皇太极就对宗室子弟的身份做了规定,凡是努儿哈赤父亲塔克世的直系后代,舒尔哈齐、穆尔哈齐、巴雅喇的后代都是宗室子弟,这些人属于皇族里的第一阶层,系金黄带子,皇帝系明黄带子。

清景祖觉昌安兄弟六人(也称“六祖”),除了塔克世后裔,即努儿哈赤人堂兄堂弟们,这些人属于皇族里的第二阶层,以红色腰带加以区分,称为觉罗,称为红带子。

《甄嬛传》里,弘时因触怒雍正,而被革除黄带子,那他又属于什么身份呢?

清朝前期规定:“凡人是被革除宗室身份的,他及时后代都不属于黄带子,降为红带子,待遇降到觉罗一等,但是姓名还属于玉牒宗室卷之后,并不会被列入玉牒觉罗卷。

觉罗被革除的,则使用紫带子,待遇又会低一等,但是仍然高于普通旗人,姓名依旧附于玉牒觉罗卷之后,仍然被认可为皇族成员。

宗室拥有许多特权,这些特权都是从出生开始就有的,即使是最低的,没有爵位的宗室人员,在乾隆年间都可以穿戴四品武职顶带袍服。

清朝宗室还享有封爵的权力,而且这些爵位也只有宗室子弟才能获得,觉罗都不能受封。

清代的皇室封爵分为十二等:从高到低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所谓入八分和不入八分指的是:八项礼仪性待遇:即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

皇帝的儿子的爵位又为分四等:依次是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

清朝的爵位是世代相传的,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一级一级往下降的。

和硕亲王的是世子是郡王,郡王的世子是贝勒。而铁帽子王的爵位是世袭的,不会逐级递减。

清朝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称为十二铁帽子王。

而我们平时看电视中常见的公、候、伯、子、男爵位并不属于皇族,这些都是对非皇族人员,且立下不世功劳的大臣们的封号。

10

古代的分封制根据《文献通考》的解释就是“列爵分土”。被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或皇族,另外还有部分异姓,包括皇室的亲戚,再有就是功臣,主要是帮助皇族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这些人。

清朝入关后,承袭了中原王朝主要是明朝的制度,在分封制上也有沿袭的内容,另外满族又有自身的特殊制度,形成了分封制。清廷又针对以往分封的弊端进行了改革,这对清代的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提及分封制,就先要大致了解一下清代的皇族

清代以前宗室和皇族基本上是一个概念。清代有所不同,将皇族分为两大部分,按照与皇帝本支亲缘的远近,而区分两种人,血缘近的人叫宗室,血缘远的人叫觉罗。宗室和觉罗的划分范围是以“六祖”觉昌安为准,凡是觉昌安留下的后裔都叫皇族。

又,觉昌安有五个儿子,老四叫塔克世,塔克世有五个儿子,即努尔哈赤、舒尔哈齐、穆尔哈齐、雅尔哈齐、巴雅喇,只有塔克世这一支的后裔,才划为宗室,其他人都是觉罗。

清代的宗室和觉罗各有标志,就是腰上要系一条带颜色的带子。凡是宗室,无论是亲王还是一般闲散宗室,都系黄带子。觉罗系红带,他们的政治、经济待遇是不一样的,即使一般闲散宗室都可以凭借宗室科举入仕,有固定名额,录取率很高。但是觉罗和一般旗人一样,没有这个特权,其养赡银米也低于宗室。

犯罪的觉罗被开除出宗籍后又恢复宗籍的,系紫带子,以此与觉罗区别。宗室被开除宗籍,后来又恢复宗籍,系红带子。《清史稿·列传》中有一个人伊里布,他曾参与《南京条约》的签订,其传记上就写着他是“红带子”,而不是觉罗。红带子在清代宗室中有不少,像多尔衮、阿济格、莽古尔泰、德格类、费扬古等。他们因获罪被开除宗籍,但他们的后代又被恢复,称为“红带子”。

皇族的分封制

清代的分封制只实行于宗室,觉罗不分封。宗室分封的爵位,第一等是和硕亲王,第二等是多罗郡王,第三等是多罗贝勒,第四等是固山贝子,以下是入八分镇国公、入八分辅国公,再低的就是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

清代的封爵还有一种说法叫“大五等”、“小五等”,是按十等来分的(两种公爵算一个等次)。所谓的“大五等”是指入八分以上的五个爵,不入八分以下的为“小五等”,大五等和小五等是相差较大的档次。

清代分封制还有一种特殊制度,即分封的宗室王公领八旗中的下五旗佐领,都是主子,被领的佐领下旗人是奴才。凡是大五等都领佐领,都是主子身份,不入八分公以下爵等之人,与旗人一样隶属于旗下,他们没有主子的身份,身份低的就是奴才。

清代宗室王公领旗下佐领,这种特殊的分封制度,实际就是领主分封制。所分给的佐领属人,就如同西周分封制下分封藩国国君的属民,只不过不分给受封领主王公领地,不建藩国,这种改革的分封制称为“封而不建”,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分封诸子之时。

努尔哈赤将八旗封给子侄,但不予领地,不建藩国,八旗领主聚居京城,一来不使其成为各自独立的藩国,防止分裂,二来后金政权可以随时调动任何一个八旗,集中力量进行兼并战争。这也是当时后金能征服分散的蒙古及边区部族,不断壮大,最后打败明朝的主要原因。

清入关后,满族贵族中也有人提出实行分封地方的意见,但都被否决,这与维持入关前封而不建的经验性旧制及吸取中央政权汉族王朝分封制的教训有关。因此,入关后的清代宗室王公仍不分封地方,全都聚居京城。也不像明代那样封王的王号上有地名,如封在陕西的秦王,封在山西的晋王。清代的王号只是一种嘉号,像多尔衮封睿亲王,睿就是睿智、聪明的意思,郑亲王济尔哈朗,郑是郑重、庄重的意思。

王公贵族不分封地方,集中于京城之中,处在皇帝就近控制之下,这是清代未发生宗室王公叛乱的重要原因,是满族皇帝对汉族明王朝分封制的进一步改革。但清代分封之王会领有属民,这是满族落后领主分封制的残留。

正是因为分封王公领有属人,且有主属性主奴关系,下五旗旗人又有不少人任官,因而这种主属关系给清代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如皇子王公谋夺储位,属下旗人官员与之结为党羽,加剧了政乱。另外,宗室王公凭借其主子的身份,勒索属下旗人官员钱财,迫使属下旗员侵吞钱粮,助长了贪污腐败之风的恶性发展。

清代宗室王公参与军政,但在经济方面有和明代藩王不同

明代的藩王“列爵而不临民,食俸而不治事”,就是藩王不直接管理军民,拿俸禄不管政事。清朝宗室王公,则参与军国大政。军事上,任统兵大将军和将军。平三藩之乱时,康亲王杰书、安亲王岳乐,都担任领兵大将军。康熙后期也有皇十四子胤禵任抚远大将军,驱准出藏。后来鸦片战争时,又有宗室贵族任将军领兵。

再有就是宗室王公参政,如任摄政王、议政王,管理部院;皇帝出巡,以王公留守北京,处理政务。还有就是出任要职,如八旗都统、步军统领、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出任军机大臣。宗室王公参政,凭借的是贵族的高贵身份,不一定有行政才能,而且在官场上,身份地位职位高的人压抑其他官员的现象,在清前期、后期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原王朝的皇族及其分封制,发展演变到王朝时代中后期,与国家事务有关的主要是经济方面。到明代,主要拨与宗室藩王土地、按爵位发给银米。清代承袭这一制度,但又吸取了明代教训而进行了改革。

一是庄田的拨与和明代相比,具有地区小,一次性圈拨的特征。地区小,是指不像明代那样在全国各省都赐予庄田,清代只是在直隶地区靠近北京的府州县,不是直隶全省。再有就是长城以北的一些荒地和口外(山海关以外)东北原来的庄田,其他省份一概没有。

一次性圈拨,是清代分封宗室王公的关内庄田,指的是清初顺治朝至康熙朝初的圈地,后来虽不断分封王公,但不再为新的王公在民间拨给土地。因而,相对于明代的延续性拨赐皇子王公庄田而言,就是一次性的圈拨。

那么清初以后宗室王公、皇家人口繁衍怎么办?它采取的是什么措施呢?第一是将口外等地的某些马场或者荒地开垦成庄田,分给子孙。再有就是将京畿、东北的一些皇庄,拨给分封的皇子,不再将民间的土地拨给他们。此外,皇子分封后也会有一些粮庄、银庄赐予,但数量都不大。

总之,清代不像明代那样,各个皇帝的皇子不断封到各省,不断地在各省拨给土地,而且数量大,动辄上千顷、数万顷。明末农民军严厉打击各地藩王王府,与这些藩王王庄仗势欺人、兼并土地有很大的关系,清末则未发生这样的事情。

二是宗俸问题,凡时间长久的王朝,其宗室人口都较多,王朝后期就会出现宗禄问题。明朝的宗禄在嘉靖以后成为朝政大问题,当时全国的漕粮为400万石。但是亲王到中尉这些所封宗室的宗禄就应给800万石,全给他们还不够,所以不得不压缩宗禄,但这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宗禄给明后期的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剧了社会矛盾,加速了明代的灭亡。

为了防止出现像明代一样的严重的宗禄问题,清代实行王公降袭,所以清代宗室王公世袭的非常少,只有少数铁帽子王,王的总数量也少。因为实行降袭,清代宗室的高爵位的人很少,清中期以后,无爵的闲散宗室占宗室总人口的98%以上,每个闲散宗室的养赡银米,大致相当于一个八旗兵的兵饷,所以清代后期没有出现宗禄问题。

清代看起来是限制了本宗族的利益,其实它是从本宗族的长远利益考虑的,吸取了明代的教训。这种宗室分封制,从减轻纳税民众负担的角度考虑,也是应当给予肯定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