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好!我是怒江潮,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朱元璋家族对人民的奴役是历代王朝中最严重、最可怕的,这是由朱姓大明王朝的宗亲制度决定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待遇丰厚

2、人口爆炸

3、贪得无厌

4、为非作歹


【待遇丰厚】


皇室成员即便出了五服也被皇族承认。并享受相应的待遇。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全部分封为亲王,并规定皇族子孙不受普通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制。诸王的府第、服饰和军骑,下天子一等,连公侯大臣见了朱明皇族子孙都要“伏而拜谒”。

更要命的是:明朝爵位全部世袭罔替,亲王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余子全部为郡王


当时,朱元璋却规定皇族一旦封为亲王,其年俸禄至少在万石以上,是明朝最高级官员的十几倍以上,而这还不包括土地等大量赏赐。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最优越的生活,朱元璋还规定皇族子孙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全部由国家承担:10岁起还可以领工资享受俸禄,结婚时国家发放房屋、冠服、婚礼费用。死后还有一笔厚厚的丧葬费。

【人口爆炸】

既然生的越多好处越多,那么朱元璋的子孙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加紧造人。

按照明史记载,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分别封赏自己传有后代的儿子23人,加上其他旁系子孙,在明朝建国初期,“初封亲郡王、将军才四十九位”,然而经过一百多年繁衍,到了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仅仅明朝皇家档案玉牒上收录的皇族子孙,就达到了19611人。

到了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这个数字快速扩大到了8万多人,这还仅仅只是玉牒上列名的高级皇族人数,如果加上海量的底层皇族,据安介生等人口史专家推算,到了明朝末年,明朝276年间,朱元璋的23个儿子衍生下百万子孙,是当时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的10倍。

举例说明:大明弘治五年(1492年),居住在山西的庆成王朱钟镒在这一年生下了第94个孩子,与此同时,庆成王朱钟镒的孙子辈人数也已达到163人,曾孙辈更是达到了510人。

也就是说,仅仅这一年,光庆成王朱钟镒一个人所传下的嫡系子孙,就已经达到了767人之多。而加上其他妻妾女眷,当年整个庆成王府中,仅仅皇族成员就达到了1000多人。

另外在河南,在洪武年间由周王传下的子孙,到了万历年间(1573-1620),更是膨胀到了5000多人。


【贪得无厌】

明朝皇族不仅拥有超高的俸禄,而且往往还占据着海量土地。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在全国人均土地面积不断下降、贫者几无立锥之地的同时,全国土地也越发向皇族手中集中,以景王、潞王为例,他们在湖广等地庄田多达4万顷,另外福王庄田2万顷,桂王、惠王、瑞王的庄田各3万顷。


在湖南,吉王占有的土地更是高达七八十万亩,其中湖南长沙、善化两县40%的田地都是吉王所有。


而在河南,全省一半的土地都是各个王府所有。以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第三子、福王朱常洵为例,朱常洵结婚时,万历皇帝赏赐婚费达30万两;朱常洵前往洛阳就藩,万历皇帝又为他花了28万两白银营建府邸;另外,万历皇帝为了这个宝贝心肝儿子,一次赏赐土地就达4万顷,由于官员力陈太过奢侈,最后才减为2万顷,由于当时河南土地已经被瓜分殆尽,为此还从山东、湖广等地分田,才勉强凑够了这2万顷王田给了福王朱常洵。


【为非作歹】

到了明朝中后期,尽管竭尽天下财力,都已无力供养朱元璋的皇族子孙,但他们,仍不知足。

仍然以万历皇帝的第三子福王朱常洵为例,朱常洵不仅就藩洛阳了要了2万顷封地,而且还向万历皇帝乞求赏赐“故大学士张居正所没产,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杂税,并四川盐井榷茶银以自益……又请淮盐千三百引,设店洛阳与民市”,不仅如此,福王朱常洵还与民争利、垄断了河南多地的盐业买卖,禁止别人售盐。


但即使如此,朱元璋的子孙还是不满意,他们甚至公然成为各地黑恶势力的代表。

作为驻扎各地的藩王,当时,代王府的辅国将军,仅仅因为当地县令秉公执法处罚他的仆人,就对当地县令大打出手;在山西,河东王更是经常殴打地方官员。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福建宁化王府的管家,公然殴打当地的封疆大吏、从二品的左布政使刘望之。

由于作为皇族成员享有司法特权、有罪时“罚而不刑”,因此朱元璋的子孙也在各地为非作歹:嘉靖五年(1526年),山西汾阳庆成王府的辅国将军,甚至与盗匪公然勾结;另外山西襄垣王府的辅国中尉、浙江昌化王府的辅国中尉,甚至“私出禁城为盗”,公然杀人抢劫。

在湖南武冈,岷王朱企礼则“前后夺民妻女无算”;在河南禹州,徽王朱载伦甚至“有美女子过府,掠入与淫,女幼不敢接,即大怒,投以与虎”。

至此,到了明朝中后期,朱元璋的皇族子孙,许多已沦落成为地方恶势力的代表,成为明朝各地的巨患大害。


正是因为以上这四个原因,到了明朝中后期,尽管竭尽天下财力,都已无力供养朱元璋的皇族子孙。明朝境内民众甚至已经到了“废箸、鬻舍、捐妻,以供王国之禄”的地步。

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无法承受的沉重负担,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除了造反没有选择,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于是风起云涌,大明的灭亡进入倒计时......

最佳贡献者
2

朱元璋一生知道自己的出身,对百姓到也不错,

3

好问题[赞]

通货膨胀是对民众财富的无耻掠夺

——马克思


洪武八年,朱元璋开始印行大明宝钞。这是一种很奇葩的纸币,尺寸为338*220毫米,比A4纸还要大点,保持着迄今为止的世界纪录。材质为桑树皮,可以说是粗制滥造了。

然而,粗制滥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明宝钞是完全没有准备的货币,发行量全凭洪武大帝朱重八的个人心情——天下财富都是皇帝老子我的,想要多少就印多少!据后世估算,朱重八平均一年给皇亲贵胄们的赏赐,就高达六千万贯~九千万贯,而当时国库年收入也才不过两千万贯! 于是乎,通货膨涨发生了!仅仅不到一年,大明宝钞就贬值约七成,钱不值钱了。百姓们辛劳攒下来的家底,就像烈日下的小水洼,悄无声息的蒸发了。

更无耻的还在后面……

功勋贵戚们不是傻子,皇帝赏赐了巨额的大明宝钞,绝不能烂在手里,肯定得兑换成实实在在财富的——从百姓手里强行买地。大明宝钞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你不卖都不行!一时之间怨声载道,之前物价暴涨,百姓家财缩水,算还能忍受,可现在连土地都没了,真正的不给活路啊!官逼民反,洪武九年、十年,也就是纸币发行后的两年间,中原大地总共爆发了一百多次农民起义!这正是朱重八家族残暴奴役人民的后果。

自洪武八年(1375年)大明宝钞始造,至正统九年(1444年)时,几乎无法通行,堆在市场,路人都懒得看一眼。“积之市肆 ,过者不顾”。一直到正德年间(1491~1521年)才算真正废止。

以上是我从货币角度对这问题的看法,抛砖引玉,希望能帮助到您,篇幅有限,颇有不足,欢迎补充和指正。

4

中国历代王朝,最让人敬佩的便是明朝了,很多人说明朝是最有风骨有气节的朝代,有人说明朝是最让人不解的朝代。关于明朝的各种评价,都源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争议的一个皇帝,从完全的草根开始,一步一步走上中国封建王朝权力的巅峰,应该说是创业最成功的草根了。他没有官宦世家的政治智慧,也没有书香门第的学识修养,但是他却有着独特的气质,以至于明朝百年江山,一直有朱元璋的影子。

这样一个出身穷苦的明朝皇帝,十分清楚社会底层百姓的困苦,所以他及其痛恨官僚群体,设置了诸多制度,规制官僚群体,严厉打击明朝官员的贪腐,纵观中国历史不难发现,明朝的官员是最难做的,被皇帝坑的最惨。除了对官僚群体的痛恨,这个逆天改命的草根皇帝,还十分痛恨为人不义的地主豪绅。朱元璋明白官僚群体坏,但尚有一丝忌惮,这些混迹在百姓和官僚之间的豪绅,却是危害最大的人,他们大量聚拢社会财富,经常干着趁火打劫的事情,危害朝廷。

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就曾经专门整治过一个豪绅,为了“杀鸡儆猴”朱元璋更是亲自下令,将这个豪绅的整个家族发配充军,并下诏将整个氏族变为奴隶,可见朱元璋对此人的痛恨。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人到底干了啥,让一国之君如此气愤?

这还要从宋朝开始说起,这个人名叫蒲寿庚,整个蒲家是泉州专门做香料生意的,因为经营得当,整个家族越来越有钱,影响也越来越大,当时泉州的官员看中了此人的才敢,便上书给他谋得了,总海舶兼主市舶一职。谁曾想,这个蒲寿庚刚做官没多久,元军便挥师南下,南宋不敌,很快接近尾声,正在临安危急的时候,蒲寿庚看到宋朝基本玩完,为了保证家族的产业,他悄悄投靠了元军,甚至下令泉州城守军不得接纳陆秀夫等人入城,严禁开城门。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陆秀夫被逼无奈,为了保存名节,最后抱着小皇帝跳海殉国。

事情发展到这里,大家会觉得,蒲寿庚也没干啥坏事啊,顶多算是为富不仁罢了。您且听我继续往下讲,蒲寿庚看到大宋王朝彻底玩完之后,为了彻底的投靠元朝,便纳起了投名状。杀死了大量宋朝皇室和相关宗亲子弟,还杀了一些在泉州生活的赵氏宗亲和泉州城中得汉族百姓。这件事,从蒲寿庚拒绝开城门接纳小皇帝,到最后残害泉州百姓,前后差不多屠杀数万人。此时的蒲寿庚,已经将“为富不仁”演绎得淋漓尽致。

因为蒲寿庚对元朝的忠心,他家在泉州的势力越来越大,但是让蒲寿庚没有想到的是,元朝很快走向灭亡。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开始清算各种势力,特别是恶贯满盈的蒲寿庚,但是此时的蒲寿庚已经死了将近百年时间。于是朱元璋下令:挖坟鞭尸!这还不算完,为了惩治整个蒲氏家族,朱元璋又下令:将蒲氏后代余孽尽数发配充军,整个蒲氏家族“男奴女婢”永世不得为官。这个命令下达后,曾经在泉州盛极一时的蒲氏家族,走向了灭亡,人民得以安居乐意。

5

前面那位哥们说的藩王问题很好,那我就不提了,这里说说明朝税收问题。以前我也回答过关于明朝税收问题,我再回答一次。

古代税收有名义税和实际税是不同的

明朝就是典型的实际税远多于名义税,隐性加税极为繁杂。

1,明朝典型的隐性加税

明代税收是“实物征收制”,而宋代时已经是“货币征收制”了,这明显是一种倒退。而且还要求百姓自己把粮食送至官仓。

路费消耗其实才是大头。

1439年,于谦上奏提到大同、宣府、偏头关,提到“率六七石而致一石”,也就是说,农民付出的税是朝廷见到的六七倍。最少的,农民付出的的路费是税收的一半,多的则是六七倍。

缴税路途,给官员腐败提供了便利。

2,来自朝廷的负担

明代有一种叫白粮,京官所食用的粮食。明初规定由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的农民交纳白粮。农民自己运到南京。

朱棣迁都北京后,依旧由江南五府供应,而且农民自己运到北京。一开始是富户负责,很快就变成了富户变贫户,或转嫁给贫户。

3,附加税过多

这个其他朝代也有,但是明朝和其他税目加到一起,那就严重了。

古代没有活动经费,都是收税官员收税时,酌情多收一点作为活动经费。怎么酌情,那就看官员自己了。

4,明朝政策容易负担转嫁

明朝的做法中有一种就是把田地挂名到免税阶级的。变成免税户的人他们的负担,就会自动转嫁到非免税户身上。

也就是人头税。

在配合户籍制,人头税的威力更巨大。

6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首先,历代帝王都会奴役百姓,因为帝王掌管的天下,税负乃第一位,换句话来说就是要缴税,而且朱元璋当年效法明教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把中原分成若干,把自己的儿子们也分到各地进行土地分封制为王的做法,无论怎么改变都是朱氏家族的天下,这种做法确实也有欠缺,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每一个朱姓王几乎都成为了当地的皇帝,百姓也是苦不堪言,法制虽大体相同,但是细节部分都由当地的王决定,所以颇有冲突,包括物品交易和税负的差异,也许这些算是奴役问题吧!而且当年所有的王都划分自己的地盘和疆土,让大量民夫修建大量的城墙边界,甚至超过德国柏林城墙的规模!重复修建和超规修建也让百姓痛苦不堪,所以后来朱允炆继位之后采取中央集权制,把权利和法规都要集中在自己的手中,推翻朱元璋的做法,才致使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役!后来燕王朱棣迁都燕京,历代明朝帝王也都在燕京延续下去,法制和税负也都延续下去,所以说奴役人民的想法不知是否适合?可能奴役也是封建社会的特点吧

7

小编你是不是满清鞑子的后代,明朝是对老百姓最好的一个朝代,当时西方人传教回去说中国如何繁华,人民生活幸福。说的就是明朝,你是脑残了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无耻无知

8

每个封建王朝都是以剥削老百姓为基础的,不然就不叫封建王朝了,不管皇帝好坏,这个性质是不变的,老百姓都是被奴役的弱势群体,明朝也一样!

朱元璋对老百姓还好一些,他出身农民,直到百姓的艰苦,所以对百姓还是不错的,朱元璋在位时,是反腐败最厉害的皇帝!朱元璋明确表示,官员不能欺压百姓,如果有官员欺压百姓或者贪污受贿,老百姓可以把这个官员给绑了,送给朱元璋处理!朱元璋明确表示官员吃饭不能超过三个菜,规定官员只要贪污了几两银子,就要重重处罚,几十两的就砍头了,还剥皮塞草,挂在官衙里示众!明朝官员的工资是所有朝代最低的,当然官员还是会贪污受贿的,只不过没有那么猖狂而已!

朱元璋还是干过剥削老百姓的事件,第一个就是发行大明宝钞,就是纸币,结果纸币越来越贬值,成了废纸一张,老百姓不接受,最后退出市场,不过朱元璋从中狠狠的捞了一笔,榨取了老百姓不少的钱!第二个就是朱元璋把自己的所有儿子都分封各地为王,这就害苦了百姓啦,让老百姓来供养这群吃饭不干活的皇族子孙!朱元璋二十多个儿子啊,分封到各地为藩王,朱元璋还规定了,每个皇族后代,国家出钱供养,从生到死国家一直给工资,这工资比官员高多了,最要命的是藩王们拼命的生育,到明朝末年,居然高达上百万的朱元璋后代,这要供养百万皇族子孙,要花多大的钱啊,给国家造成巨大负担,这钱还不是从老百姓手里剥削的嘛,用百姓的血汗钱供养这些不干活天天享受的二世祖,太不公平了!最后藩王后代实在太多了,国家拿不出钱来供养了,就允许藩王们自己搞定,其实就是纵容藩王为非作歹!藩王们机智啊,马上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为非作恶,欺压百姓,连官府也不放在眼里,因为他们是皇族啊,犯法了,国家都包庇,显然成了地方的黑恶势力,还是皇族黑恶势力,政府都管不了,老百姓就遭殃了,农民手里的土地被强取豪夺,家里有漂亮的女孩就被抢去,真是苦不堪然啊!藩王的作为导致了社会矛盾激烈,来了明朝末年,活不下去农民纷纷起义,推翻腐败无能的明朝,最终明朝灭亡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

9

知道解手的来历就知道朱元璋的残酷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