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1947年,国军由全面进攻转变为重点进攻,其中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成为攻击重点。为了清除威胁南京国民政府老巢的华野,国军在山东战场更是投入了46万的兵力。值得一提的是,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国军兵力也是非常雄厚,达到了25万人。相反的是,我军方面只有由彭总统领的2.5万人的西北野战军。

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作战,华野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是自身也付出了较高的代价。在这样的情况下,山东解放区对华野兵员补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仅仅1947年,山东各地就有29.5万人从地方参军入伍,使得华野的部队还得到了扩编和发展。山东日照县的范大娘在长子、次子纷纷牺牲以后,又将最小的儿子送到了部队。这样的拥军之情,国民党是永远都感受不到的。

到了淮海战役时期,华野的兵员补充主要来自俘虏的国军官兵。因为,山东解放区经过长期的战争破坏,再加上当时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各地群众日子过得也是非常艰难。于是,整个战役期间,华野几乎没有从山东解放军进行过兵员补充。

对于被俘虏的官兵,我军也有着严格的补充标准,首先针对这些国军要进行区分,大多数人当然都是受苦受累的农民出身。其次,要弄明白那些是战斗兵,那些是后勤兵,战斗兵就直接补充野战军。最后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这些即将补充我军的国军官兵进行教育。这些即俘即补的国军官兵,也被称为解放战士。

到了野战军以后,通常是2个解放军老兵带1个解放战士,后来变成1个老兵带1个解放战士。再后来,随着伤亡逐渐增大,老兵越来越少,往往只能1个解放军老兵带2个或者3个解放战士。

难怪,淮海战役期间,国军将领感叹到:“我们的人是越打越少,对方的人是越打越多。”

最佳贡献者
2

日本人在1925年“宇垣裁军”之后(也称为大正裁军),只保留了17个常设师团共25万人的兵力,原有的第13、第15、第17和第18等四个师团番号被取消。然而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师团数仍然还是17个,兵力却陡增至38万余人,这就是现代兵役制度的结果。



其实这也反映了日军师团在和平时期和战时状态下兵员数量的差别,即便简单均摊,可知1937年之前师团平均人数为14700人(其实不准确,还有许多独立和后勤单位,应为12000人左右)。而一旦完成战时扩编,各师团兵力迅速达到20000人以上。几个老牌师团都超过25000人。

那么只有38万人的日本现役陆军,是怎么样扩充到二战末期将近600万人的庞大规模呢?当然就是通过动员和补充,日本陆军在二战时期的动员顺序是:预备役、后备役、第一补充兵、第二补充兵,到最后如果前面四样都用光了,那就是凡14岁到60岁的男子,统统征召来当兵。



所以补充兵员的顺序其实也就是“动员顺序”,工作任务直接归属于陆军省兵役局,当组建新部队或者老部队伤亡惨重需要补充时,陆军省就要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动员。而且进行大规模动员,必须要由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共同“上奏”原因,得到裕仁批准才可以进行。

按照日本陆军史的记录,1937年7月,日本总兵力为4481000人,其中战斗兵员1997000人。什么叫战斗兵员呢?就是指现役官兵的380000余人、预备役官兵738000人,后备役士兵879000(没有军官)。后两部分的这些官兵基本都服过兵役,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甚至有一定作战经验(比如在东北作战),退伍后转为“预备役”或者“后备役”。



而第一补充兵和第二补充兵就不算作战斗兵员,他们只是符合征兵条件的“适龄男子”,只有前三种兵员不够了,才会征召到这两批人,经过短暂的集训后即被推上前线。当时第一补充兵的数量为1579000人,第二补充兵为905000人,两者区别在于年龄段和身体条件的不同,当时日本总人口为1亿零500万(算殖名地),这个动员比例已经很大了。

注意,日本陆军是分区进行兵员补充的,即每个师团都有自己规定的兵源地(我们称为军管区、师管区)。比如我们熟悉的第4师团兵源地大坂、第5师团兵源地广岛、第6师团兵源地熊本等等,当前线部队需要补充兵员时,各兵源地先行征召士兵,然后点对点给各部队进行补充,但战争后期有些乱套了,无它,部分城市兵源已经枯竭。



比如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华中日寇第11军伤亡惨重,在衡阳一家伙损失了好几万人,整个军的兵员缺额高达80000人,于是通知国内给予补充。缺额统计方式也很简单,以中队为基准单位逐级上报,到大队、联队和师团司令部,再由军司令部统一向陆军省兵役局报告。

得到陆军省命令的各师团兵源地,则按后备役、第一补充兵的顺序和在册名单,给各家各户发去征兵明信片(预备役早就补充没了),要求某人某月某日到某地集中。经过短期训练和领取装备后,集体坐船前往中国战场送死,到达武汉第11军司令部所在地后,再按明细分配到各师团,以下类推,周而复始。



日本是近代第一个实行现代兵役制度的国家,所以服兵役是法律规定,经过几十年的运作,才形成了完备的后备兵员和补充新兵的体系。随着战争的消耗,当现役官兵、预备役官兵甚至第一补充兵损失比例很大的时候,野战部队后面的战斗力自然急剧下降,光有600万人头是不行的,军事素养太差。

而中国在抗战之前没有认真推行兵役制度,在抗战爆发前仅仅突击训练了50万名壮丁,战争进入残酷和相持阶段后,当保安团和这批壮丁补充完毕之后,就开始强征甚至抓丁了,不仅素质差并且期间损失也大(冻饿致死或者开小差)。只有少数精锐部队,才有资格获得比较稳定的兵源地来补充新兵,比如第74军的军管区就是贵州遵义。

3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所有的分析人士都认为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日本人口远远没有中国多,地狭人少,无法支持长期战争。所以,只要中国持久抗战,就一定能够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但是当战争真正爆发的时候,人们才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日本当时已经实行了预备役制度,而中国因为长期处在军阀混战状态,所以除了广西之外,其他省份都没有实行预备役制度。所以兵源储备很紧张。

淞沪会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几乎将自己所有的中央军精锐都全部投入进去了,之后又陆续投入了广东来的粤军,广西来的贵系部队等地方部队,但是持续了三个多月之后,国军还是全线崩溃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军的后备兵员补充不上。

在抗战爆发之前,全国只有广西实行了全民兵役制度,所有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子都经历了军训,成为了预备役人员。这也是原本只有第七军一个军的桂系部队能够在战争爆发之后迅速扩编到4个军的原因。


其他地方部队就没有这种情况了。比如中央军当时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惨重,兵源补充只能从地方保安团抽调,主要是当时已经被国民政府控制的湖南,湖北等地抽调而来。这些后备兵员到达战场之后,再被分批补充到前线的部队。

现在一般都认为,抗战爆发时全国的部队总数应该在130万人,也有的说法认为是200万人左右。这其中既包括中央军,也包括地方部队。而这些有经验的老兵,在经历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之后,就基本上消耗殆尽了。

所以战争进行到1939年的时候,国军部队就表现出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战斗力和作战水平。在武汉会战结束之前,国军还有能力在局部地区发动反攻,而在武汉会战结束之后,国军就只能被动防御,而没有能力主动反击。

也是在这之后,国民政府才不得不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强行征召老百姓参军上前线,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拉壮丁。尤其是在大片国土已经沦丧的背景下,国民政府所能够实际控制的领土和人口都已经大幅缩减,从而只能强行抓壮丁,来补充在前线受到损失的部队。


这就是说,即便一个国家名义上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如果没有进行工业化的改造,国家实际上也没有能力动员这些资源来服务于自己的目标,尤其是参与战争。只有国家能够有效的控制和动员这些资源和人口,才能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战争资源。

国民政府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基层社会自从晚清以来就已经完全崩溃了,而国民政府也没有能力重建。我们现在都说皇权不下县,国内政府的情况还要更惨一些,在许多省份实际上连县都到达不了,更不用说县以下了。

所以当时的国民政府不仅无法有效的动员全国老百姓参军抗战,实际上也没有能力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通过征税来获得资源,支持战争。当时人们所说的中国的优势其实都只是纸面上的,国民政府并没有能力有效地动员和使用。

反过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八路军和新四军能够在各个抗日根据地内,通过减租减息来动员群众参军,对八路军和新四军所到之处,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重建地方的基层组织体系,把当地的老百姓都编织进自己的网络里,这样也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根据地内的人口和资源。

4

一般国家都有自己的正规军,其实在古代每个王朝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军队,当然打仗是有消耗的,消耗了之后自然要补充兵员,大家最常听到的就是抓壮丁了。但那主要是因为古代的军队制度不完善,一旦兵源缺失,就不得不通过抓壮丁的方式去补充兵员。



不过到了现代社会都实现了普遍兵役制的方式,所以兵源倒不是那么缺乏了。尤其是在二战之前的时候,很多国家都实现军国主义制度,也就是传说中的全民皆兵,几乎成年男子都服过兵役,一般服兵役也就是2~3年,服完兵役之后也会回到家里,继续该干嘛就干嘛,但是只要服过兵役,一旦日后需要就会重新征召到军队中去。



但在和平时期这些人作为预备役兵员一般不会用上,但是真正到了打仗军队消耗很厉害的话,上头需要这些人重新参军,到前线去打仗。德国在一次大战失败战败之后,其他的大国就不允许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所以就会导致他兵源缺乏,但是希特勒上台之后立即恢复了这一制度,使兵源很快得到恢复。当时的几个军事大国都是如此,但是中国的预备役制度并不完善,所以在二战时候的中国还有强拉壮丁的现象出现,这也是中国落后的一个缩影。



到了现代化战争之中,事实上,军队的人数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当然如果真的军队兵员缺失很大的话,就有可能全民皆兵实现军队总动员,那不但是把预备役的军队全算上,甚至有可能把以前没有参过军的人,但是年龄刚好合适的男子,都要拉到军队里去,这就有点像当年拉壮丁的架势了。不过现代化战争,把没有受过训练,没有服过兵役的人拉到战场上去,恐怕和送死没什么两样。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5

古代和现代战争期间兵役的来源是不同的。

现代的兵役制度许多国家要么是志愿兵役制,或者是义务兵役制,在就是强制兵役制,而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以雇佣的形式存在的征兵制度。

我国现在就是志愿兵与义务兵并存的局面,志愿兵的年限一般较短,义务兵年限一般是两年,而且还可以选择继续服役的。

而人口较少的国家和地区,比如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他们就是强制兵役制,法律规定男子到一定的年龄后就必须服兵役。

而比较特殊的就是雇佣兵制度,这种兵役制度,那就是不管是否为本国人,都可以签订服役的合同,这项制度在欧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以上就是现代的兵役制度,然而在古代我国的兵役制度十分混杂。

在古代战争中,除了官方自己招募的方式,也就是军队的正规军,还有一种更加常见的方式,那就是抓壮丁,抓民夫,基本上就是军队打到哪里之后,军队缺人于是就在原地进行补充士兵,国民党败退之际不就在长江一线,抓捕了七十余万的民夫去充当士兵吗?

相比现代,古代的兵役制度更加简单,粗暴。

6

通过预备役补充,而补充预备役的方式有三种。

1.志愿兵役制

本国公民以自愿的方式来加入部队,并按照部队的分配进入基层,服役时间根据当时的协议决定。

2.义务兵役制

公民有义务加入部队,但只是服役到定期年限就可以选择退伍,或者继续在军中任职。

3.强征兵役制

公民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必须加入部队,并且服役时间根据局势来判断。

4.雇佣兵役制

公民或外籍人员可以加入部队,并且以雇佣的形式在军中服役,服役时间由合同决定。


补充:我国主要是志愿兵和义务兵制,而韩国则是强征兵役制,美国则是雇佣兵役制。

7

我国这样补充兵员:预备役、民兵、青壮年、学生、男人、女人、最后,:“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8

以解放战争国共为例剖析。

国民党军队:一是征兵制。二是卖兵额。三是抓壮丁。四是抓民伕。

共产党军队:一是民兵转入部队。二是开展动员参兵。三是教育俘虏转化。

9

抢粮食。发广告。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