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于元末战乱的原因,朱元璋的平辈亲兄弟都没有活下来。明朝建立之初,皇族的近支男性成员十根指头都数的过来。(朱元璋和他的七个儿子,再加上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

皇族成员太少,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假如哪天自己驾崩了,这些小辈又守不住基业,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岂不是要便宜别人了?因此,朱元璋给儿子和侄孙制定了非常高的待遇标准。



朱家的子孙,只要年满十岁,一律授爵。只要是太祖的子孙后代,朝廷都要养起来。除了薪俸之外,皇族成员的结婚、盖房、仪仗、丧葬开销,也都是朝廷负责,一个都不能少。按照这个标准:

皇帝的儿子,嫡长子继承皇位,其余儿子一律封亲王!(皇帝的儿子辈)

亲王的儿子,嫡长子继承亲王,其余儿子一律封郡王!(皇帝的孙子辈)

郡王的儿子,嫡长子继承郡王,其余儿子一律授镇国将军。(皇帝的曾孙辈)

以此类推,总共八级。镇国将军之下,还有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郡王孙子辈以下的年薪)

藩王也就是亲王。亲王的儿子,除了嫡长子继承亲王外,其余的儿子一律封郡王。由于郡王数量太多,以致封号都不够用了。比如周王,他的封地在河南。但是周王系的郡王有七十七人!河南一省之地都不够封了,只能把后来晋封的郡王,全部封到临近的湖北和山东就藩。

就拿笔者的老家(湖北中部)来举例,明朝中后期,几乎每个县至少都有一个郡王。有的县甚至窝着好几个郡王,将军以下的宗室,更是数不胜数了。皇族成员本来是金枝玉叶,很稀少的一群人。结果因为朱元璋的富养政策,以至于王爷遍地走,宗室多如狗。后来李自成、张献忠造反,轻轻松松就能逮到一个郡王。毕竟郡王数量太多了,随便打下一个县城就能逮到一个穿龙纹服饰的王爷……

崇祯年间,清军入关洗劫时,曾经抓到了一个亲王(德王),最初还觉得抓到一个亲王是件稀罕事,对德王非常尊敬。后来清军又一次进关,打下济南,抓了一个亲王五个郡王。当场就把这六个王爷全杀了!王爷太多了,逮到王爷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亲王和郡王虽然都是王爷。但是他们的待遇是有区别的。

首选,亲王跟皇帝的关系更亲近。王爷是代表身份的爵位,说大可以比皇帝大,说小可能不如一个县令。关键是看皇帝的信任、手上的权力。亲王还有一丢丢的权力,郡王除了每年的俸禄,什么都没有。

其次,亲王都是有食邑的,而郡王以下是没有食邑的。(郡王是空筒子王爷,有爵位但没有封地。)



应该说,朱元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他没料到皇族成员的增长会如此之迅猛!在藩王数量本来就很多的情况下,又因为厚养,导致郡王的数量也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朱元璋的厚养政策,也直接刺激了皇族成员的成备式增长。明太祖时期,皇族的数量还只是两位数。到了至嘉靖中期,就达到了五位数之多。仅河南布政司辖区,就有亲王五人,郡王八十人。郡王以下的将军、中尉、女眷郡主等等,近两千人。到了万历中期,见载于玉牒的宗室人口,已达十五万余人。估计到了明朝末年,宗室人口至少已超过二十万人。这大概是世界上繁衍发展最快的宗族,正如当时王世贞所说:千古所未有也。

(郡王的年俸是一品官的两倍)

后来,清朝就吸取了明朝的教训。不再滥封王爵,很多皇子都没有封亲王,甚至有些皇子终生都未封郡王。(降爵明朝也有,只不过清朝的降爵制度比明朝更激进一些。)

最佳贡献者
2

朱元璋建国伊始,因有患于功臣在内而皇族孱弱,故决定广建宗室,大举封建。

朱元璋摆出一副天下至公的面孔来给封建定调子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明太祖实录》)

群臣自然不敢反对,逢迎朱元璋是“封建诸王,以卫宗社,天下万世之公议”

自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封藩制度。这一制度被明朝历代皇帝奉为万世不变的祖训,一直延续至明末。

"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

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所以,明代宗室封爵规则是:

1、亲王(皇帝之子一律授亲王)

2、郡王(亲王长子世袭亲王,其余诸子封郡王)

3、镇国将军(郡王长子世袭郡王,其余诸子封镇国将军)

4、辅国将军(镇国将军之子皆封辅国将军)

5、奉国将军(辅国将军之子皆封奉国将军)

6、镇国中尉(奉国将军之子皆封镇国中尉)

7、辅国中尉(镇国中尉之子皆封辅国中尉)

8、奉国中尉(辅国中尉之子皆封奉国中尉)

9、至此,奉国中尉所有子孙都是奉国中尉。

3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历经数十年的与各地义军的争斗,最终笑到了最后,朱元璋于南京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而此时登基不足数月的朱元璋就决定了一件影响大明后世存亡的事件,他说到“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这件事就是效仿商周分封诸侯,当然明朝的诸侯叫藩王,而且也有别于商周的诸侯王。



明朝的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就是说明朝的藩王虽有封地和亲王的爵位,但是其封地的所有权还是皇帝的,而虽有亲王的爵位但却管不了封地的百姓,同时虽有俸禄但却不参与朝政。但是不管如何明朝前期的藩王实力却也是极大的,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臣属,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朱允炆登基的时候,他才会急着去削藩,在那个时候再不削藩,那些藩王的权力足以影响到皇帝本身。不过最终朱允炆还是失败了,他也成为第一个被地方的藩王兵变打下皇位的大一统王朝的帝王,从这点我们就可以想象当时地方藩王的权势是多么的强大。



不过当曾经的燕王朱棣登基后,他也发觉藩王对于皇权的影响。所以他虽未再削藩,却对藩王做出了种种的限制,最终形成了“藩禁”,自朱棣后诸如藩王不得军队,亦不得干预朝政、所有宗室均不得入朝为官,亦不得从事工商业、两藩王之间非经奏准不得见面、宗室非诏不得踏出封地半步,亦不得私自还京,甚至到后期藩王跟谁结婚都得由皇帝决定。可以说自朱棣之后的藩王虽地位还在,但实际上就是一头头被圈养的猪,他们不能干任何事情就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混吃等死。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在解答明朝藩王对于明朝的危害的啦。而是来回答题主所问的明朝藩王的世子继任藩王,其他的儿子是怎么安排的。

首先明朝皇帝的儿子不管他的能力如何,只要是皇子一律封亲王,岁禄万石。后亲王的嫡长子到十岁就会被封为王世子,视为一品,同时如果后有嫡长孙出生则会被立为王世孙,同样视为一品,之后亲王去世则嫡长子继亲王位,若亲王还没去世嫡长子去世,则之后有嫡长孙继亲王位。



亲王除了王世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郡王,岁禄二千石。后郡王嫡长子封郡王世子,嫡长孙则封郡王世孙,都视为二品。其继承同亲王一样,若郡王死嫡长子继承郡王,若郡王在嫡长子死,后郡王死则嫡长孙继承郡王。

郡王除了郡王世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镇国将军,岁禄千石。镇国将军之下的爵位嫡长子和嫡长孙皆不予封号。镇国将军死则长子继承,若长子死则有长孙继承。



镇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辅国将军,岁禄八百石。辅国将军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辅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皆封奉国将军,岁禄六百石。奉国将军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奉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镇国中尉,岁禄四百石。镇国中尉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



镇国中尉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辅国中尉,岁禄三百石。辅国中尉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辅国中尉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奉国中尉,岁禄二百石。之后不管是长子还是其余诸子皆为奉国中尉,永不再降,皆可世袭罔替。



当然不管明朝宗室的爵位如何的降,他们的生活可比那些明朝官员和百姓好的多了,虽然自由被限制,但是好歹是吃穿无忧。而且很对人都知道明朝之所以会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明朝的宗室到后期太过于庞大了,在朱棣之后,明朝的藩王什么都不能干,连出门都不允许,这样的话这些藩王没事就只能在家拼命造娃,久而久之明朝的宗室就越来越多了。再加上明朝对于宗室都会分爵位,并给予俸禄,而且他们又不干活只能等待百姓的供养,并老是站着茅坑不拉屎,在当时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这些宗室占据着,你说百姓能不造反吗?

4

明朝一向有被宗室吃穷之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是由于朱元璋对宗室子弟的优厚和之后明朝历任皇帝对此祖制的坚持。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之一,再加上元末天灾人祸,当他建立明朝之时,他的兄弟姐妹已经全部离世,只留下一个侄子朱文正和一个外甥李文忠,所以明朝初年宗室人员就只有朱元璋自己的儿子外加朱文正,人少的一双手都能数过来。

宗室人少让朱元璋忽略了滥封可能对国家财政造成的影响,再加上猜忌功臣,他也打算分封诸子,外可以抵御外敌,内可以拱卫皇室,即“以藩屏帝室”防止外戚、权臣掌权,让天下真正成为朱家的天下。

随着儿子们的相继长大,朱元璋陆续对儿子们进行分封,并追封自己的兄弟。

对于分封制,朱元璋也知其危害,所以做了严加防范,他特制了《天潢玉牒》,凡有皇室子弟出生,就要记录在册,封赏赐爵乃至皇位传承排序,都是按照玉牒来。此外朱元璋还编写了《永鉴录》和《御制纪非录》,两本书中记录了历代藩王的作恶教训,发给各地藩王学习,告诫他们要忠心为国,免倒覆辙。

同时各地藩王虽然待遇优厚,但规矩也多,平时穿衣服不注意,盖房子盖出格,出门仪式招摇点,都很可能给扣上“违制”的帽子,按谋反来处理。

但朱元璋的藩王设定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藩王手里有兵,尤其是镇守边疆的九大塞王,手中更是与外地久战的精锐,而且朱元璋规定如果中央有奸臣弄权,藩王有权起兵巩卫皇室,清除奸臣。这也是必然,毕竟他分封藩王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外敌、清除内忧。

这个弱点导致了后来的靖难之役,朱棣夺权后,照样展开了削藩,并取得成功,从此,藩王们没了政治前途,但经济上却不发愁,因为朱棣没削这部分。

按朱元璋的规定,明朝的分封除世子继承王位,其他儿子是代代递减的,但跟其他朝代不同的是,递减有一个底线,只要不犯事,再低也不会低到平民。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予费,亲亲之谊笃矣。考二百余年之间,宗姓实繁,贤愚杂出。今据所纪载,自太祖时追封祔庙十五王以及列朝所封者,著于篇。而郡王以下有行义事实可采者,世系亦得附见焉。”——《明史.列传第四.诸王》

随着宗室的繁衍,到明朝中期的嘉靖年间,宗室已经破万,这些寄生虫的俸禄已经成为财政的负担,嘉靖帝虽然是藩王出身,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峻,他采纳了御史林润的奏折,制定了严格的《宗藩条例》,对宗室进行限制。

《宗藩条例》的核心内容有两个,一是严格限制藩王们的妻妾人数,娶老婆都要礼部审核。这样一来,藩王的子嗣也就少了。二是对藩王的开支进行财政核算,削减大笔无用开支。

但这种方法只能短期解决问题,藩王工资是降了,数量增速也放缓了,但也只是放缓,随着时间流逝,宗室人口仍在增长,国家财政负担依然在加重,到明末,已经积重难返。

5

据史料记载,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宗室人口只有58人,而到了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宗室人口增加到了127。明朝嘉靖年间1529年,宗室人口已经多达8203人。过了24年后,1553年的宗室人口有17661人。万历年间1595年,宗室人口有57000多人。估计到明朝末年的时候,宗室大概繁衍有20万人。明朝有那么多的藩王,而藩王下面又有那么多的子子孙孙,世子之外,其他藩王儿子又该如何安排呢?

明朝把爵位分为:亲王,郡王,振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这八个级别属于皇室宗亲。

亲王嫡长子十岁的时候就被立为王世子,亲王的其他儿子年满十岁就被封为郡王冠服二品。

郡王的嫡长子为郡王世子,郡王的其他儿子就被封为镇国将军。比如说晋王府的庆成郡王朱济炫,他共生育100多个儿子,那么他的这些100多个儿子就都被全部封为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的嫡长子世袭为镇国将军,其他儿子就被封为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的嫡长子世袭为辅国将军,其他儿子就被封为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的嫡长子世袭为奉国将军,其他儿子就被封为镇国中尉

镇国中尉的嫡长子世袭为镇国中尉,其他儿子就被封为辅国中尉。

辅国中尉的嫡长子世袭为辅国中尉,其他儿子就被封为奉国中尉。

奉国中尉的嫡长子世袭为辅国中尉,其他子孙也为奉国中尉。

每年支禄米的数额:亲王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800石,奉国将军600石头,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

(明朝时期1两银子可以买2石的大米,1石的大米大约94.4公斤,一两银子大概可以买377.6斤。)明末20多万的宗室,生的子女越多,收到的赏赐就越多,人口呈几何级不断膨胀,国家财政不胜负担。巨额的岁禄支出就达到853万石,占全国税粮总收入的37%,老百姓交的税收有限,但是藩王的繁衍生育是无限制的,这也是导致明朝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求关注点赞。喜欢文史趣闻的可以关注我,多多交流。

6

明朝的王室分封制度非常“完善”,简单说,就是每一个宗室诸侯的世子继承,然后其他的儿子按降一等的分封。

当初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农,不但把自己的20多个儿子都封为亲王,还专门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宗室封爵供给制度:

每一任皇帝的儿子,除了继位为皇帝的嫡长子,其余全封为亲王。亲王每年禄米一万担。皇帝的女儿叫公主,每年每人也有二千担米。

所有亲王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孙子们,除了嫡长子世袭亲王,其余都封郡王。郡王每年禄米二千担。亲王的女儿叫郡主,每年八百担米。

所有郡王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曾孙子们,除了嫡长子世袭郡王,其余都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每年禄米一千担。郡王的女儿叫县主,每年六百石米。

所有镇国将军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玄孙子们,除了嫡长子世袭镇国将军,其余都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每年禄米八百担。镇国将军的女儿叫郡君,每年四百担米。

所有辅国将军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灰孙子们,除了嫡长子世袭辅国将军,其余都封奉国将军。奉国将军每年禄米六百担。辅国将军的女儿叫县君,每年三百担米。

所有奉国将军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六世孙们,除了嫡长子世袭奉国将军,其余都封镇国中尉。镇国中尉每年禄米四百担。奉国将军的女儿叫乡君,每年二百担米。

所有镇国中尉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七世孙们,除了嫡长子世袭镇国中尉,其余都封辅国中尉。辅国中尉每年禄米三百担。镇国中尉的女儿就没有禄米了。

所有辅国中尉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八世孙们,除了嫡长子世袭辅国中尉,其余都封奉国中尉。奉国中尉每年禄米二百担。

再往下,奉国中尉的儿子们,除了嫡长子可以袭爵奉国中尉,其他就只是庶人了,再没有封爵和俸禄。不过这都已经是九世孙了。


这种制度非常严密合理,但是也存在问题。


首先,是宗室的数量激增。按照朱元璋的算法,大明宗室们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总人数是在呈几何级数膨胀的。而且每一任新皇帝上台,都会增添一批亲王,以及顺次往下递增的郡王、各级将军、各级中尉。

偏偏由于高级宗室们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喜欢没事就多生儿子,多生了儿子就可以多拿俸禄,整体来看是赚钱的买卖。最多的朱元璋嫡孙,晋王府的庆成王朱济炫,竟然生了一百个儿子。这样,明朝宗室的人口,也迅速由洪武年间的几十人,暴增到嘉靖年间的一万多人。到明末竟然达到数十万人。

宗室人数多了,要支出的俸米也多。比如说嘉靖三十一年,全国税粮总收入为二千多万担,而一万多宗室的俸米总额就高达八百多万担,理论上占了税粮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宗室繁衍众多的山西、河南等省,甚至出现地方留下税粮不够宗室俸米的奇观。



7

朱元璋建国以后,对异姓功臣疑忌心理很重,同时又吸取历史上女后、宦官乱政的教训,企图依靠他的儿孙来吏撑大明王朝的天下。洪武二年(1369年),他就定下了“封建诸王之制”。洪武十一年(1378年)以后,朱元璋陆续把他的儿子都封到全国重要的城市。封皇子二十三人为王,义封叔父、侄子十五人为王,共三十八王。诸王在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护卫士少者三千,多至一万九千人,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见了他们都要下拜。

明代制度,凡皇子都封为亲王,有明一代,共封亲王六十二人。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世代承袭,诸子封郡王。郡王嫡长子承袭,诸子封镇国公。其下依次还有辅国公、奉同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封号,都按长子承袭,次子以下低一等分封的办法沿续下去。凡皇族出生,由礼部命名,成人后由皇家主婚,一生的生活到死后的丧葬全由朝廷负担。他们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依赖朝廷的禄饷过活。洪武九年定诸王年俸: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纶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茶千斤,马料草月支五十匹。以下按比例递减。

但因皇族人口增加太快,朝廷财政负担不了,洪武二十八年改定亲王年俸为万石。尽管如此,明开国一百多年后,皇族人口已达五万多人,嘉靖二十九年增至近十万人。




8

明朝和清朝不太一样,明朝的宗室爵位亲王、郡王都是世袭罔替的,承袭时不降级,有点类似清朝的“铁帽子”。非承袭者授予爵位时也不像清朝那样需要考试(考封),而且不论嫡庶,人人都有份。皇帝的儿子,除了皇太子,其余儿子无论嫡庶都封亲王;亲王爵位由亲王世子(通常为嫡长子,嫡长子早夭或者无嫡子例外)承袭,其余儿子无论嫡庶都封郡王;郡王爵位承袭同理。但郡王以下不存在承袭的问题,因为镇国将军及以下爵位,不论嫡庶,一视同仁,所有儿子均降一级授予爵位,如镇国将军所有儿子,不论嫡庶,都授予辅国将军,其他同理;传到奉国中尉为止,之后一律全都授予奉国中尉,人人有爵,永不落空,自然也就不存在清朝无爵的所谓闲散宗室了。



另外,明朝的靖江藩属于特例,靖江王是明朝唯一以非朱元璋后代分封建藩的宗室(明朝只有亲王和靖江王分封建藩,有实打实的封地、庄田等,除去已故和无后的亲兄弟、亲侄子、堂兄弟等封追封王爵,朱元璋活着的堂兄弟后裔也有封郡王的,但是郡王的封地只是名义上的,更没有庄田),称号同明朝的郡王(通常所说的二字王),但因出身朱世珍(五四)长子朱兴隆(重五)系,长房地位比较特殊,所以其地位和待遇高于明朝所有的郡王,略低于亲王,其传承和其他宗藩基本相同,只是地位和待遇略有差别。



至于异姓王,明朝(南明除外)没有活着的异姓王,只有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张玉、朱能等少数几个开国元勋和靖难功臣死后追赠王爵的,还仅限于郡王级别的二字王,而且这类王爵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而已,并不能世袭,他们后代世袭的还是生前封的公爵。



【附】明朝宗室爵位分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而且每级爵位没有清朝的三等划分,如镇国将军,明朝只有镇国将军,但清朝分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

9

正常情况下,按照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的顺序依次袭爵,具体的规定是:

亲王嫡长子封世子,嫡长孙封世孙,袭爵,其余诸子分郡王;

郡王嫡长子封世子,嫡长孙封长孙,袭爵,其余诸子封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诸子封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诸子封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诸子封镇国中尉;

镇国中尉诸子封辅国中尉;

辅国中尉诸子封奉国中尉;

奉国中尉诸子仍为奉国中尉。

另外,还有一类人,即庶人,所谓宗室庶人是指因为犯罪被削除爵位的人。

以蕲春的荆王来论。荆宪王朱瞻堈二子,嫡长子袭爵,次子朱祁鑑为都昌王,都昌王系第一代的郡王;荆靖王朱祁镐三子,嫡长子袭爵,嫡次子为都梁王,庶三子为樊山王,都梁、樊山系第二代郡王;朱见潚袭爵,但不久因罪而废,爵位由都梁王嫡长子承袭;荆和王朱祐橺三子,嫡长子袭爵,庶二子为富顺王、庶三子为永新王,富顺、永新为第四代郡王;荆端王朱厚烇一子二孙,一庶子封永定王,系第五代郡王,长孙为永定王嫡长子,袭爵,次孙为永定王嫡次子,封德安王,系第六代郡王;荆恭王朱翊钜(永定王嫡子,荆端王仅一子,以孙袭爵)三子,嫡长子因罪为庶人,嫡次子袭爵,无子,爵位由嫡三子承袭;其后的爵位因为适逢明末,难以考证。

荆王世系(个人制作,转载请注明)

上述说明,其一,明代的藩王继承其实不按照辈分来的,更多依靠父亲的地位,如果父亲成了亲王,那么就可以袭爵成亲王或者为郡王。如都梁王嫡长子朱祐橺袭荆王爵以后,其弟均为郡王,并未加封为郡王,仍为镇国将军,即以都梁王世系来论,而朱祐橺之子除袭爵为,次子、三子都封为郡王,也就是说侄子的爵位比亲叔叔高(正常情况侄子和叔叔的爵位是相同的)

其二,郡王以上爵位,如果遇到非正常情况,如犯罪或者无嗣,那么爵位一般会转到另外的人身上,或是儿子辈或是弟弟。如荆和王朱祐橺因伯父犯罪而袭爵,荆敬王朱常??无子,以其弟朱常泴袭爵。

其三,奉国将军以下还有可能晋封。如都梁王第三子朱祐枥为镇国将军,次子朱厚(火+间)为辅国将军,孙朱载??本为奉国将军,但后来又封为镇国将军。

10

明朝的宗室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繁衍最快最多的朝代。自从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总结了前朝灭亡的原因,认为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王的保护,于是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便把自己的儿子都分封为了亲王。



明朝初年,这些受封的亲王享有封地内的军权、政权,而且朝廷政府每年还会给予极高的俸禄。除此之外,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成为了大明王朝“生生不息”保证制度。



首先是皇帝之子封亲王

亲王嫡长子封世子(袭爵亲王),长孙嫡封世孙(袭爵亲王)。亲王其余子嗣降一级,受封郡王。

郡王嫡长子封长子(袭爵郡王),其余诸子各降一级封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之子不论嫡长皆降一级为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之子不论嫡长皆降一级为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之子不论嫡长皆降一级为镇国中尉。

镇国中尉之子不论嫡长皆降一级为辅国中尉。

辅国中尉之子不论嫡长皆降一级为奉国中尉。

奉国中尉则不需降级,从此之后,世袭罔替,子孙后代都是奉国中尉,享受国家俸禄。



朱元璋因为自己受苦多年,想着让子孙后代都能够享福,所以给了这些皇室宗亲非常优越的条件和俸禄。在朱棣上台之后,各个藩王封地内的军政大权被剥夺,但是俸禄却保留了下来。

明朝洪武年间规定各级宗室的俸禄如下;

亲王10000石

郡王2000石

镇国将军1000石

辅国将军800石

奉国将军600石

镇国中尉400石

辅国中尉300石

奉国中尉200石



我们看到最低的奉国中尉也有200石俸禄,然而明朝的县令也仅仅有90石的年俸。所以在朱元璋安排的这种优越的条件下,整个明朝的宗室迅速扩大。

在万历年间明朝宗室人口出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万历初年宗室男性人口3万人,如果按照男女人口一比一计算,当时的宗室人口为6万左右。然而到了万历二十三年(1592年),宗室人口竟然达到了15.7万人。到了接近半个世纪之后的明朝末年,大部分学者认为明朝的宗室远超20万以上。因为这一时期明朝国库空虚,很多宗室也就只有挂名爵位了,根本没有俸禄,也就无从安排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