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邀

古人对起名起字是比较的重视,也有诸多讲究。婴儿出生由父母命名,成人后则有字。名、字音要清脆顺口,字形结构稳定,名、字要有一定意义,更忌讳不能和长辈的字、名相同和同音。这是对长辈的尊重。另外,起名、字讲究的方式还会多种多样,下面简单说几种:

一、含义相同和相近的名、字。如:班固,字孟坚。固和坚是近义词。

二、含义正好相反相对的名、字。如:徐退,字进之。退与进是反义词。

三、由此及彼的名、字。如关羽,字云长。由鸟的羽毛想到天空的云。

四、干支五行的名、字。如:秦白丙,字乙。纯属天干相配。

五、形体增省的名、字。如:秦桧,字会之。

六、形体离合的名、字。如:宋玖,字文玉。

最佳贡献者
2

好玩的国学教你如何起一个有古风的名字!

中国有丰富多彩的姓氏文化,而古人对起名也有一套完整的规则。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黄昏后天黑不能相认识,就给大家各取个代号。大家都是一个氏族部落的,总不能都叫大狗二狗吧,这样既不好听,也不容易辨别,所以就有了名字。

事实上,名和字的功能是不同的。名是为了区别身份,字是为了区别尊卑。对小孩直呼其名,显得亲切,而对成年人则就不那么礼貌了。所以古人在孩子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用于家人称呼或自称。而字则比较晚,一般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用于他称。也就是说,名是自己叫的,表示自谦;字是别人叫的,表示尊敬。举个例子,著名爱国将领岳飞,字鹏举。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估计会说自己是“阿飞”,表示谦虚,而朋友们一般要叫他“鹏举”,显得尊敬和雅致。

“名字”这个词,意味着古人既有名,也有字,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如在《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话,“某姓关名羽,表字云长”,所以字的功能是对名的补充或解释。古人取字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如春秋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名平,字原,因为“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与“平”相对应。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名白,字太白,估计长得皮肤白皙,取名叫“白”,还不忘“自恋一下子”,强调实在是“太白”;“诗圣”杜甫,名甫,字子美,因为“甫”在《说文》中的解释是男子的美称,可见杜甫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大帅哥。二是“名”和“字”意思相反,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名叫“愈”,“愈”是更进一步的意思,所以谦虚一点就取字“退之”。总之,古人的名和字,不管是同义还是反义,总有一定的联系,字是对名的一种解释,就像电脑文件的扩展名一样。

注:关于李白名字的来历,唐代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意思是说,在李白出生之前,他的母亲梦到了太白星进入了自己的梦境,孩子随即出生,故起名为李白,字太白。此处有调侃成分,请读者明察。

3

小时候,我知道我的爷爷有名也有字,当时特别不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要有两个名字?爷爷有两个名字,父母和我为什么只有一个名字?现在知道一点儿原因了,分享给大家。

周代时,取名不拘一格,崇尚质朴,甚至有很多奇怪的名字。后稷的名字叫“弃”,因为他母亲把他丢弃了;鲁成公叫“黑肱”;晋成公的名字竟然叫“黑臀”。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文字的丰富,意识观念的加强,人的名字也成了一门学问。

图片一:孔丘,字仲尼

《社记》中说:“幼名、冠字。”《疏》上说:“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仪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标志着成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许嫁,未许嫁叫“待字”,十五岁可以嫁人了,要举行及笄礼,也要取字。字一般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

图片二:李白,字太白

《左传》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长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图片三:赵云,字子龙

古人取字十分讲究,字一般是由两个字符组成,第一个字常见的有按排行取,如孔子是老二,字仲尼,他的哥哥字孟跛;三国时东吴三兄弟分别字伯符、仲谋、叔弼、季佐。还有用“子”的也很多,因为“子”是美誉或尊称,如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后一个字是表字的主要成分,与名的意义是要有联系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意义相同的,比如: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第二种情况,意义相近的,比如:梁鸿,字伯鸾。鸾和鸿都是飞禽;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第三种情况,意义相反的,比如: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韩愈,字退之。愈是相前,退是向后,正好相反。

第四种情况,意义相延的,比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是对太意的延伸;杜牧,字牧之。延伸了牧的含义。

第五种情况,意义相顺的,比如:赵云,字子龙。云从龙,风从虎,意思相顺;于谦,字廷益。谦受益,益是谦的后果。

在古代,非常重视礼义,称呼上特别讲究。名一般作为谦称、自称,或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其他一般都称字,若是君主或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要避讳,不能称呼。

码字不易,若有兴趣,欢迎评论,请点赞关注

4

先讲个文献学故事。

前阵子跟老师一起做《续修四库提要》的修订。

其中有一条录入为:

(董)蠡丹,字济甫,乌程人。

我说这位同学肯定录入错了。这人叫 董蠡舟,不叫蠡丹。

为什么我敢肯定录错了呢?

一方面因为「蠡舟」二字,取的是「范蠡退隐泛舟五湖」的意思。

另一方面,因为这人字「济甫」。甫 就是美男子,是个衬字。济就是渡水,正好与舟是互含其意的。这样,字和名就有了关联,比较符合「字法」。

————————————————————————————————————

通过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就不难发现,古人起字并非毫无原则,而是有一定规律,这些规律与名都有很多的联系。

下面就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一、排行法。伯仲叔季。一般来说字都是双字,前面一个字,经常以表示排行的伯仲叔季来担任。如至圣先师孔子,字仲尼。更为古老的,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两位商朝遗民,也是如此。可见排行字法,极其古老。

二、意义互补。意义互补的名和字,是比较常见的字法。比如上文所说的董蠡舟,字济夫,就是舟和济意义互补。赵云,字子龙,因为《易》曰「从龙,从虎」,这也是名、字意义互补。

三、意义相同。就是名和字意义完全一致。又分两种,一种是某字训为某字,俩字一个意思。比如东汉张衡字平子,宋代诗人陆游字务观,衡即平也,游即观也,这些字在说文里都是同意互训的。还有一种更简单粗暴:名什么就字什么,比如南朝江总,字总持,总字本身就有「总理其事」的意思,总持实际是解释了一下「总」的意思。相同的,唐代的杜牧,名字牧,字干脆就字「牧之」。因此,李商隐曾经还写过一首诗打趣: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四,意义相悖。其实意义相悖,在中国传统思维中并非黑白对立,而是二元可互相转化的,有一种解释字意的方法叫「反训」,可以了解一下。

起字也有这种传统,就是字与名正好是反义词。比如宋代理学宗师朱熹,熹就是亮的意思,晨光熹微嘛。但朱熹字什么呢?字元晦,也自称晦庵,晦就是不明亮,黑暗,「风雨如晦」。

唐代诗人韩愈,愈指超出、超过,「愈加」「愈发」「愈显」都是更进一步的意思。但韩愈字「退之」,退之,就是后退。跟「愈」是正反意。

5

感谢邀请。

故人特别注意取名取字。古人有姓有名有字,姓、名、字三者结合,构成古人姓名结构体系。姓承父姓,名在出生三个月或百日由父亲或德高望重的长辈命名,字在男子20成年加冠时由尊长或自己取字。名与字有较为明确的分工和不同的使用场所,命名用以自称,表示谦虚;命字是用来给自己以外的朋友称呼的,表示客气;名除自己、尊长称呼外,他人称呼表示轻视、瞧不起,是很严重的带有侮辱性质的一种失礼行为,对尊亲、君上、圣人之名都要避讳,对他人也避免直呼其名。知道今天,直呼某人的名字也是很失礼节的事情,一般在姓前加老、小等,或者姓加职位、职业,或者省略姓而称呼名以示亲切。

古人取名,特别注重取名用字的读音、字形、字义,也非常注意和尊亲、圣人、君上的名避开,也就是避讳。

取名用字尽量好听。读音尽量响亮,避免使用入声字,多采用平声字,还要注意和姓氏字音律和谐,抑扬顿挫,平仄搭配,富有节奏感,这样读起来才会避免拗口,产生不好的听觉感受。特别是不能跟某些有不好意义的字读音相近或相同。

取名用字字形尽量好看,让人从字面上产生积极联想的字形,至少不能包含容易让人产生不好联想的字形。比如看到“资、贫、贷、货、贸、费、赏、财、赐、赊、贱”等,通过形旁“贝”,人们就联想到财物、经济;看到“列、歼、殁、殃、殄、殇、殒、殆、残、殂、殊”等,通过形旁“歹”,让人产生死亡。

取名用字字义尽量美好,能够反映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操。曹操,“操”是节操的意思;刘备,“备”是(道德)完备的意思。古人取名特别喜欢用“玉”字旁的字,如“瑞、琮、璋、玮、玠、玥、玟、珂、珏、珅、玳、珍、玲、珊、珉、珪、珥、珠、珮、珲、琏、珺、琪、瑛、琳、琦、琨、琼、琛、琬、瑗、瑶、瑾、璜、璇、璐、璟”等,大概都是希望具有美玉的特点和操守吧。

取名用字尽量和尊亲、圣人、君上的名重复,也就是避讳。避讳有很特殊的讲究,这里就不在一一解说,有一个简单的规矩就是避免重复。

字是名的增衍和延伸,名与字之间关系非常密切,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古人取字一般字数固定,以二言为常,有如下特点:

字名意义相连。相同,如周瑜字公瑾,瑜、瑾都是美玉;相反,如韩愈,字退之,愈、退,意义相反;联想,如鲍照,字明远,由光照联想到远方;统类,如李璟,字伯玉,璟为玉的光彩,属玉类;成语贯串,如晏殊,字同殊,本成语“殊途同归”。

字名字形相关。字为名的分解,如谢翱,字皋羽,“皋羽”为“翱”的分解;字为名的省写,如秦桧,字会之,会为桧的省写;字为名的加辞,李白,字太白;字与名完全相同,如孟浩然,字浩然。

字有明显标志。字前加“伯、终、叔、季”表示排行,如孔丘,字仲尼;字后加“父、甫”表示美称,如王安石,字介甫;字前加“公、君、卿、美、景、令、文、玄、彦、德”等美辞,如司马光字君实,柳永字耆卿,周邦彦字美成,刘协字彦和;字前或字后加助词。如元稹字徽之,王若虚字从之,李卫字又玠,梁启超字卓如;字前或字后加“子”,如颜回字子源,伍员字子胥。

再次感谢邀请。本人深爱中华传统文化,对此问题很有兴趣,也有一些研究,欢迎留言交流。

6

我们现在看古籍或者电视剧,经常听到某某人,字什么什么,例如,关羽,字云长。古人一般都是有名有字,名一般是指姓名或者名。古时候孩子出生后由父母取名。而字则不同,男子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取字。取的字各有不同,但是其实他们都有一定的联系。

一:最普通也是最常见是一种是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彼此能起解释的作用。

例如:

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意思都差不多。

杜甫,字子美。甫是古代美男子的称呼。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的意思。

二:名与字的意思完全相反的,这种的名字品味起来有意思。

例如:

韩愈字退之,愈的意思是“痊愈、越来越好”之意。

晏殊,字同叔,“殊与同”,意义相反。

徐退,字进之,“退”与“进”正好是反义词。

三:表字与名意思相近不相同,可以互为辅助,作为名字的扩充和延展的。

例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意义的延伸。

关羽,字云长,由鸟儿的羽毛联想到天空的浮云。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分法,如果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六种的,十一种的,就不再说了。


一般来说,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例如孔子在在学生面前自称“丘”。同样地,称谓对方时,便以称字而为礼貌。尤其是下级谈及上级、臣子谈及君王、晚辈谈及长辈,绝不能直呼其名而得称字。至于平辈之间,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也以称字的多。

7

古人男子三个月由由长辈(一般父亲优先)取名,成年加冠(一般二十左右)之后取字。女子一般出嫁(十五岁左右)时取字,名字没有固定要求,五花八门,但一般名与字之间会有一定关系,大致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一:名与字意义相近,比如曾巩字子固。巩、固意义相近;诸葛亮字孔明,亮、明意义相近。

二:名与字意义相反,比如韩愈字退之,愈与退意义相反;晏殊字同叔,殊与同意义相反。

三:两者有关联,出自一句话,比如赵云字子龙,风从虎,云从龙;于谦字廷益,谦受益。

四:表字作为名的解释或延伸,比如李白字太白,太白金星,对白的延伸;马致远字千里。行千里为远。

五:名与字同类,相辅相成,比如陈琳字孔璋,琳和璋都是玉制品;陆机字士衡,机、衡都属于北斗星。

大致只想到这几种,欢迎大家补充。

8

一部家谱的体例通常包括:谱名、谱序、题辞、凡例、谱论、图、像赞、考、宗规家训、派语、世系、世系录、传记、恩荣、仕宦录、节孝、祠堂、坟茔、族产、契约、艺文、余庆录、领谱字号等。起名字就是按照字辈派语起的,这样很容易分清长幼次序。

9

关于古代人的“姓氏名字号”,过去,大多以顾炎武的《日知录》和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为权威解读。

后来,随着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金文和两周文献研究的深入,又有了一些新的观点。

概括起来,大致可以规纳入下——

殷商,不讲姓氏,讲“族徽”。

甲骨文里,有数百个相区别的“族徽”字。这些字,与后来的汉字基本没有联系。那时候,不同的族或部落或“方国”,都有自己的“族徽”。这大约就是当时的“姓氏”。

讲究姓氏,是从西周开始的。

北大李零教授说,姓氏,是西周种姓制度的核心;而种姓制度,又是西周大一统的核心。

从目前发现的西周青铜器上的金文看,最初的姓,只有十七个,还有文献上有而金文中没有的,加起来也只是二十个左右。

这些“姓”,大多以“女”为部首,比如姬、姜、姚、姒、妫、妊、姞、嬴,等等。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里说,女姓是周人的一大发明。

所以,学者们说,最初的“姓”,表示的是母系的血缘。

西周,分封亲戚,一下子封了七十多国。这里面,姬姓为多,有五十多个。但封到各地之后,就以地为“氏”了,或者叫以国为“氏”。

这就形成了西周姓氏的“大爆发”。

《尚书.尧典》和《诗》以及青铜器上的金文,有了“百姓”一词。“百”,是个虚数,表示很多而已。“百姓”,也作“百生”,还留有母族血缘的痕迹。

不过,在周代,男人只称氏,不称姓

《左传.庄公六年》载,楚文王伐申过邓,他的母亲是邓国人,邓国贵族劝邓祁侯杀了楚文王,邓侯说,楚文王“吾甥也”,不能杀。这是说,那个时候的男人,至少是贵族,既是父系的某男,又是母系的某甥,母系的亲情甚至超过父系。

那个时候的女人,也在姓下加氏,比如武姜亦被称为姜氏、骊姬被称为姬氏等等。

氏的重要性越来越强,有时候,“氏”与“族”就成了同义词。

《战国策.秦策》:“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这个“族”,说的是同“氏”。

战国以后,就基本以氏为姓了。到了汉代,姓氏则完全合一。

以上是姓氏的演变。

古人的名字怎么起的呢?

殷商的时候,似乎“排序”是一种重要方法——以甲乙丙丁的顺序排,不仅兄弟之间,各代之间也常用这种办法。

西周,好像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这一传统。

周文王的第三子名“鲜”,按“伯仲叔季”的排行,前面加“叔”字,又因为封于管地,连起来称“管叔鲜”。

除了排序,上古时候贵族起名,也有一定“随意性”。

比如周族先祖“弃”,司马迁说:“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那么,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就很可能是生于日出之时了。

孔子,殷人后代,子姓。司马迁的说法是“姓孔氏”,汉代,姓氏已经合一。司马迁还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丘”的含义之一,是“四方高,中央下为丘”。

仔细想想,古人这样起名很可以理解。前些年或者更早,北方农村,生了男孩,叫“铁蛋”“柱子”“狗剩”的不少;女孩,叫“二丫”“三妮”的已很常见,如果起名叫“桂花”或者“彩云”,那就是比较文化的了。老人们说,名字越平常就越好养活。

古人,有名有字。商汤,学者们考证,就有“字”。周代更不例外。

据称,上古时,婴儿出生三月由父亲起名。男子二十而冠,即行成人礼的时候取字。

女子也有字。

《礼.曲礼》曰:“女子许嫁,笄而字。”这一般是十五岁。未许嫁叫“待字”。例如,青铜器《铸公簠(fu)》上的“孟妊车母”,“妊”是姓,“车”是字。

古人的名与字,一般是同义,少数是反义。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同义。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说:“广平曰原”,也是同义。颜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同义。宰予,字子我,也是同义。诸葛亮,字孔明,亦是。李白,字太白,还是。

曾参之父曾点,字皙(xi),《说文》:“点,小黑也。”又:“皙,人色白也。”这就是反义了。

也有一些古人的名和字看不出相互联系,这大约是因为字义发生了变化的原因。

前面说到“颜回,字子渊”、“宰予,字子我”,这是春秋和战国中前期的习惯——在男子的字之前加子,是一种尊称。

这一时期,在字之前,还通常加上“伯仲叔季”的排行,亦表尊重。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等。

另外,周代的时候,贵族男子的字后面,常常加“父”字或“甫”字,以表示性别。如“伯禽父”“仲尼父”等等。

周代贵族女子的字之前,也加排行,后面则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前面举到的“孟妊车母”,“孟”同“伯”为排行,“母”表性别。

古人名字连说的时候,一般是先称字,再称名,以表尊重。

比如,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

相互称呼的时候,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亦称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这从《论语》中可以看到以上区别。

汉以后,男人的字,多使用两字为“字”。而且实兴另起“别号”了。

10

先秦成人礼,在男子是举行冠礼,在女子则是在许嫁后举行笄礼,这些都是对男子和女子的外貌进行改变,使其符合成人的衣冠标准。除此之外,成人礼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即取字。孔颖达《檀弓疏》云:“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成年后,就是做父亲的人了,朋友见了面就不好直呼其名,这时候便以字来相互称呼。可见取字也是成人礼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男子冠礼)(女子笄礼)

先秦男子取字,《士冠礼》云:“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也就是说,先秦男子取字,多为伯/仲/叔/季+某父的形式。从金文中来看,这种取字方法,的确是普遍存在的,比如:

小臣速簋:伯懋父
伯懋父簋:伯懋父
伯家父簋:伯家父
王中皇父簋:王中皇父
叔向父簋:叔向父
鲁伯愈父鬲:伯愈父
召叔山父簋:召叔山父
叔宾父盨:叔宾父

可见,在西周时期,像这样取字的相当普遍。至于为什么要取这种字,杨宽先生认为,伯仲叔季,有排行长幼的意思,关系到一个成年男子在社群关系中的地位和权利。而“父”字则是美称。

到了后来,用“子+某”方式取字的形式逐渐占了主流,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名字解诂》对此有所论述。比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渊;曾参,字子舆;卜商,字子夏;端木赐,字子贡;仲由,字子路等等。字也与名的含义有所关联。

女子如何取字呢?王国维先生有一篇《女字说》,认为“女子之字曰某母,犹男子之字曰某父”。也就是说,女子取字,常常用“某+母”的形式,也有金文为证:

陈侯鼎:妫囧母
陈伯元匜:妫婤母
铸公簠:孟妊车母
干氏叔子盘:仲姬客母
辛中姬鼎:辛中姬皇母

他例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这些都是以“某母”的形式取字的,有的前面还会加上排行、姓氏或者国名。除了“某母”的形式,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金文余说·京姜鬲跋》一文中指出,以“某女”形式取字的也有很多。本来,甲骨文、金文中母和女多通用,作“某母”和“某女”,在意义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至于为什么要常用“某父”和“某母”来取字,王国维先生《女字说》一文认为:“男子字曰父,女子字曰母,盖男子之美称莫过于父,女子之美称莫过于母。男女既冠笄,有为父母之道,故以某父某母字之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