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论军权,行军大总管>节度使>都督;若考虑财权、行政权,节度使>行军大总管>都督。



安史之乱爆发后,皇帝不再相信武将,不设置行军大总管这样的“集团军司令”。相州大战九个节度使汇聚,最后却由宦官鱼朝恩担任处置使,凌驾诸节度使之上。



1、首先,节度使>都督。节度使实授旌节,而都督没有。而且,唐711年以后,节度使慢慢替代了都督,成为地方军队首长的代名词。


唐玄宗老爹唐睿宗时候(景云二年),因战事紧张,以贺廷延嗣为“凉州都督并充河西节度使”,其中节度使实授旌节。


唐制,旌以专赏,节以专杀,可见节度使在李旦时候就有了地方的赏罚大权,并且还是双旌双节。

(唐河西节度《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请注意看图中数量众多的大旗、节杖)


2、其次,单论军权(军事管辖范围),行军大总管>节度使。但论及财权、行政权,节度使>>行军大总管。


2.1 唐前期的行军总管

在都督被比下去后,我们来看看行军大总管——这个相当于今天集团军司令或者方面军司令的nb官职。


纵观唐史,行军大总管只存在于安史之乱前,担任的人物有李靖、李勣、候君集、程知节等人,都是唐前期的名将。


但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皇帝对武将的不再信任。相州之战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大节度使兵合一处,对阵叛军安庆绪,皇帝却让宦官鱼朝恩担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调度全军,凌驾诸节度使之上。


(相州之战,唐朝九大节度使群龙无首,最终失败)


没有了军人总负责的方面军司令,九大节度使各自为战,最终六十万唐兵不敌十三万叛军,尴尬落败。


从以下唐朝初期、后期的行政区划层级,也可以看出行军总管级别比节度使高,位于“跨高层区划”,即军事管辖权范围上,行军总管>节度使。





2.2 节度使厉害的地方,在于军政财三权合一


那么节度使就全不如行军大总管了吗?不然,节度使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军政财三权合一,论财权、行政权这两项,行军大总管远远不如。


作为集团军司令,“行军大总管”临时意味很重,一旦战争结束,下面士兵便各找各妈,最高领导还是自己的原来的都督、州刺史。行政、财政方面,也需要地方刺史、县官的积极配合。


但节度使就不一样了,唐睿宗设置初期,便同时拥有赏罚大权(都督达不到),是地方藩镇的一把手,数州之地都得听他的;唐玄宗末期更是"军政财三权合一”,根本不把地方州县的刺史、县官放在眼里;唐晚期节度使更成了土皇帝的代名词。


所以,唐中晚期节度使祸害极大,出现了“藩镇割据”的毒瘤。其中尤其以河朔三镇为代表,这种割据状态是行军大总管所做不到的。

最佳贡献者
2

唐朝之所以强盛,与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分不开,而都督、节度使、行军大总管便是唐朝常见的三种军事官职,其中都督和节度使更类似于现代的军区司令,不同之处在于都督职权较轻,而节度使则职权更重,且在掌握民政和财政之后成尾大不掉之势;而行军总管(大总管)则是战时的军事最高长官,不过却是临时职位,战争结束后便予以撤销。我们分别来介绍:

都督:唐初设都督府,以都督(大都督)为主官

唐朝的都督府其实源自于前朝的总管府,隋炀帝废除总管府之后,唐高祖于武德初年又将其恢复,不久后改名为都督府,一般设置于“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即容易爆发军事冲突的地区。

唐朝的都督府最初分为两类,其中管理十州以上的为大都督府,不满十州的称为都督府,到唐玄宗开元年间进一步细分,户满两万以上的为中都督府,不满两万的为下都督府。都督府设都督1人,其中大都督府为从二品,中都督府为正三品,下都督府为从三品。不过,大都督一般由亲王遥领,而平时以长史代理其职。

唐代都督职权较轻,虽加使持节之号,但并不真正赐节,且从贞观元年(627年)开始,内地的都督府便大多被裁撤了。景云二年(711年)时,唐睿宗曾想要在全国(除京畿、都畿外)设二十四都督府,令都督纠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恶,但也并未真正施行。

安史之乱后,边关要地的都督府虽然并未明令废除,但大多已成空名,就连其下属官员长史、别驾也不常设,司马则仅存其名,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闲散官员。

节度使:初为军事长官,掌握财政、行政后开始尾大不掉

唐太宗去世以后,唐朝开始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为防止各地少数民族侵扰边境,唐朝从长寿元年(692年)开始在边关要地构筑防御工事、驻扎军队,景云二年(711年)朝廷以贺廷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实授旌节,从此节度使代替都督,成为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

唐高宗以后,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随着均田制的崩坏,府兵制也随之开始崩溃,随着府兵逃散日益严重,以致士兵缺员严重,征防难以调发。于是从开元十一年(723年)开始,募兵制逐步开始取代府兵制,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时,各节度使麾下的军队基本都变成了募兵,而这些士兵由于身家性命和官职升迁全部掌握在节度使手中,导致他们“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节度使开始逐步掌握军权。

而随着边境的驻军越来越多,朝廷的后勤供应已经很难予以满足,于是朝廷开始允许各地驻军开垦农田,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最初军屯粮食还由朝廷统一调配,但之后为了便于边军作战,朝廷不得不将包括军屯粮食在内的防区财政权逐步交给了各地节度使,甚至连防区内食盐资源的管理权都交给了地方军队,如此一来节度使又开始掌握了财政权。

隋唐以来,由于府、州等一级行政区太多,为便于管理,唐朝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道,由朝廷派风俗使、黜陟使、巡察使、巡按使、按抚使、存抚使、采访处置使等到各道巡察,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各道采访使已经逐步成为常设机构,主要负责监察本道刑狱和地方州县官吏,处置使则有便宜从事的大权。后来,为了降低各地官员对军事行动的掣肘,从天宝中期开始,各地节度使开始兼领采访使,结果导致节度使又掌握了辖区内的行政权。

从后太宗时代到天宝年间,随着节度使一步步掌握军事、行政和财政,各地节度使几乎已经成为了国中之国,而在安史之乱后,随着中央朝廷的持续衰败,各地节度使更是彻底摆脱了朝廷的掣肘,进而为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乱局埋下了隐患。

行军总管:战时军事最高指挥官,但只是临时职位

行军总管源于北周时初设,乃是战时的军队主帅,如《周书·宣帝纪》有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行军总管杞国公亮、郕国公梁士彦以伐陈”,隋唐两朝沿用此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行军总管、行军大总管只是临时官职,往往在战时以大臣充任,专门负责率领大军出战,而战争结束后,便又予以撤销。

例如贞观十三年(639)十二月,唐朝讨伐高昌,唐太宗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薛万均、铁勒将领契苾何力副之,合兵15万西征。又如显庆二年(657)正月,唐朝第三次攻打西突厥,便以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回纥婆闰副之,率步骑10余万出金山北。

不过,行军总管、行军大总管这种称呼大多出现在唐初,唐朝中期以后便已经很少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节度使和元帅等职务。

如上所述,我认为应该是行军大总管、都督、节度使三者的关系应该是节度使>都督>行军大总管。

3

唐王朝存在了二百九十年,其军队高级官员先后经历了大总管、都督到节度使的演变。从品秩和权力大小来考量,应该是节度使最大,都督次之,大总管最小。

  • 先说大总管。唐朝初期,沿袭西魏、北周、隋朝的府兵之制。府兵之制的基本特点就是“寓兵于农”,百姓平时务农,战时为兵。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将天下分为十道,共有六百三十四折冲府。每府设置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管领适龄丁夫千人左右,于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战时抽调从军。并且在中央设立十六卫,分别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每卫有大将军一人,正三品;将军一人,从三品,这些卫率将军平时随朝侍驾,发生战争时,奉旨以行军大总管的名义带领若干府兵出征。战事结束后,取消大总管名号,仍以卫率将军官衔入朝为臣,府兵受赏赐后返回原先所隶军府。所以,大总管是正三品或从三品。

  • 再说都督。唐代以州为基本行政机构,除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区或城市称为府之外,还在不少地区设置羁縻府州。靠近边境的府州设立大都督府或都督府,以控御边疆,安抚少数民族部落。据《新唐书 兵志》记载:大都督府置都督一人,从二品;长史一人,从三品;司马二人,从四品下。下都督府置都督一人,从三品;別驾一人,从四品下;长史一人,从五品上;司马一人,从五品下。所以,都督是从二品或从三品。

  • 最后说节度使。唐朝中后期,府兵制渐渐废止,改成了募兵制。唐睿宗李旦委派亲信大臣,率领朝廷所募士兵出任边疆地区的节度使,统帅一方军队。节度使到地方以后,可以利用当地的赋税私自招募军队,实力逐渐壮大,就形成了“藩镇割据”之势。节度使不但掌握军队,还控制了自己防区内的民政、财政和官吏任免。到唐朝后期,节度使一职基本上已经属于世袭制了,可以传给子弟,朝廷无力干涉。唐王朝为笼络各节度使,不断为他们加官进爵。资深的节度使一般都有兼中书令、兼尚书仆射、兼侍中的头衔;资历较轻的节度使兼六部尚书的职衔。中书令、尚书仆射、侍中是中央三省的长官,品级都是正二品;六部尚书品级为正三品。所以,节度使应该是正二品或正三品。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有唐一代,节度使无论从品秩还是实权来说,都是最厉害的。唐朝灭亡以后,五代十国几乎所有的皇帝和国王,都是由节度使起家。其官职大小由此可见一斑。

4

唐朝时期的军事活动比较多,因此军事方面的官职也比较多,比较著名的有大总管、都督和节度使等。很不多分不清这三者之间的区别,究竟哪一个官职更大一些。

实际上,这三者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太合适的,首先来说,行军大总管这个官职,端看“行军”二字就知道,它是战时的一种官职,也就是说是暂时性的一种官职。

而且就这三种官职在唐朝的发展来看,节度使是伴随着行军大总管和都督的没落而产生、发展和强大起来的,以至于后来拥兵自重,造成部分藩镇格局。

三者之间,单纯就军权来说:行军大总管权力最大,官职最大,节度使次之,都督最小。如果看综合权力,则节度使的权力是最大的,要不也不会在安史之乱中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行军大总管:

行军大总管是战时的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现在的集团军或者方面军的总司令,负责统管参与该战的所有军队。行军大总管是唐初任命较为频繁的一个官职,多为贞观年间李世民任命,其下还有行军总管。

比如贞观九年,李靖被任命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领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彦和高甑生的各道行军总管攻打土谷浑。

再比如贞观十八年,李勣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水陆并进攻打高句丽,这是李世民第一次下令攻打高句丽,他自己于第二年的春天御驾亲征。

除此之外,侯君集、程知节都曾在战时被任命为行军大总管,领军出征。不过等到战争结束,他们就会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不再担任行军大总管。因此纵然行军大总管权力很大,但也只是临时选调派遣,并不是固定的一个官职。

正如《新唐书》所说:“行军征讨曰大总管,在其本道曰大都督。”

都督:

都督府是唐朝时期的地方行政机构,起自前朝的总管府,都督府最高长官为都督,其职责就是都督诸州军事,为地方军事长官。而按照都督府的等级不同又有大都督、中都督和下都督,其区别就是所领的州数不同,兵力不同。

甚至大都督和中都督、下都督存在上下级关系。其中大都督在唐初为从二品官职,中都督为正三品官职,下都督为从三品官职。

就大都督来说,唐初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大都督一般由亲王或者皇亲国戚来担任,多半是遥领,通常不负责具体的都督府事务,而其副手即大都督府长史则有正儿八经的武将担任,也是都督府的具体负责人,其品级为从三品。

比如贞观年间,晋王李治遥领并州大都督,而李勣则为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负责具体的并州军事事务。无论是大都督、中都督或者他们的副手,其实都不可能握有实际的兵权,这和唐初的军事制度很有关系,唐朝延续前朝的府兵制。

大都督也好,中都督也好,手中并没有那么多兵力,兵权都在皇帝手中。唐初设十道约六百多个折冲府,折冲府分三等,上等有1200人,中等1000人,下等800人,这些人组成了全国的府兵。他们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轮番宿卫京师,二是战时被抽调出征。

平时的话就是农忙时节回家参与农忙,农闲时节在折冲府参加训练,所以即便是大都督,也并不真正拥有这些兵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拥兵自重的情况发生。

但这种情况只存在于唐初,随着战争形式的转变,国内的战争基本不再存在,主要集中于边境与外藩的战争。所以内地的很多都督都已经裁撤了,只有边境地区的依旧存在,并且这种存在逐渐发生了转变。

尤其是八世纪开始,府兵制受到了冲击,逐渐被募兵制替代,而大总管也好,大都督也好,都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节度使的强悍崛起。

节度使:

节度使最早是使持节的都督,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节度使的权力要大于都督。根据《新唐书》所载:“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犹犹未以名官。”

高宗开始,战争形式就发生了改变,由太宗朝的战略进攻开始往战略防御转变,随之改变的就是边镇的兵力部署情况。

我们知道,贞观时期的对外战争多是主动发起的,真正出战之前需要调集各折冲府的府兵,还要临时征集兵力,才能组成一支强大的集团军,而行军大总管一般又是战时临时由皇帝选择的,后期还要进行战争的各种准备工作,才能真正开始一场对外大战。

但随着局势的改变,对外主要是防御外藩的进攻以及随时准备突袭,因此在边境就需要常备军的存在,这些常备军多是在当地直接招募的,而非各地轮番戍边的府兵,由此府兵制逐渐没落,而募兵制逐渐兴起。

既然有常备军戍边,就有专门的军事长官负责管理,节度使因此应运而生,最开始,节度使也是临时性质的,由使持节的都督临时担任,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更好地满足战争的需要,节度使成为一种正式的职业。

“景云二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这是节度使成为正式职业的开始,到了唐玄宗时期,为了应对边境随时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唐玄宗给了节度使越来越大的权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节度使由此成为握有军、政、财权的地方大佬,相当于土皇帝了。这本来是为了方便边境的战争需要,但随着节度使制度的成熟,节度使在边镇的权力越来越大,兵员都他自己招募,很大程度上都是他的私兵,这与朝廷的正规军是有很大区别的。

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各地的节度使兵力近五十万,而正规军不到二十万。安史之乱之后,河朔三镇割据,成为唐王朝半独立的存在,其他的节度使虽然没有割据,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谋求某些方面的独立,因此,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是很严重的,几乎拖垮了整个唐王朝。

而在整个唐朝中后期,行军大总管和都督等并没有被裁撤,只不过基本是是废置了。在节度使强大的权力和皇帝对武将的不信任之下,行军大总管不再设置,而都督也名存实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大节度使领兵六十万攻打安庆绪,结果唐肃宗不信任武将,以至于不肯选出一人做行军大总管,统领诸节度使,反而让宦官鱼朝恩做观军容宣慰使,让外行对内行指手画脚,致使大家各自为政,一阵大风就把唐军折腾的够呛,也难怪安史之乱能持续那么久的时间了。

5

节度使、都督、大总管在一定范围内是相同官阶

节度使,中国、越南、朝鲜古代军事将领,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后来在中国和越南成为地方军政长官,简称节度、节使、节帅。唐代驻守于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一般情况下也时常称持节的各镇守军官,如观察使、招讨使和安抚使等为节度使。

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多省并罢,惟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每遇战事发生,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唯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镇戍是经常性的防御据点,比较分散,兵力单弱,故每遇战事发生,必须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

唐高宗、武后时期,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愈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

6

【唐朝时期节度使、都督、大总管哪个权利大?】

唐朝前期毫无疑问行军大总管的权利最大!中后期节度使的权利最大!这个权利的分水岭就是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前!节度使虽然存在!但是大唐中央王朝的权威不容窥视,也没人敢挑衅大唐帝国!各地节度使也仅仅是朝廷的地方官而已,朝廷一道圣旨能把节度使调回朝廷也可以把节度使调到其它军镇!

但是“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看到了朝廷的昏庸无能,认为朝廷软弱可欺,纷纷开始拥兵自重,到后期,朝廷只能依附于少数拥兵自重的节度使才能勉强生存下去!各地节度使也就在大唐帝国灭亡后形成了十国势力范围!

至于大总管!这个权利太大,远远在当时节度使之上!举例:大总管相当于现在的战区司令!在全国进去战争体制后,可以调动战区内的一切资源和力量!而节度使相当于各省的军区司令,是战区单位的下属单位!大总管在唐朝一般也只有战时才任命!例如: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岭南道行军大总管等!而节度使是常设建制,例如:范阳节度使,安国军节度使等等!

7

首先说说大总管,最早起源于北周,可以管理数个洲以上的军事。后来唐朝改名为大都督,至于节度使嘛,刚开始在唐玄宗的时候和以上也是差不多。但是后来就实力崩坏了。蹦著蹦著唐朝就灭了。但是题主所说的是都督不是大都督。而且唐朝啲都督分上中下三等。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所以实力排名如下。节度使>大总管>都督

8

节度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