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需要结合历史小说的特性和创作者所处的时代去看。
所谓历史小说,是指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时间,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社会发展情况。
历史小说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学性,而不是今天网络上泛滥的穿越故事。穿越故事可以随心所欲,比如穿越之后发家致富,将封建王朝摇身一变,从此走上资本主义盛行、工业发展、科技发达的道路。这是完全背离事实的再创造,已经不是还原当时的社会状态。所以一部严肃的历史小说,是不能、也不可以随意穿越的。这是我们认识历史小说的前提,有了这个认知基础之后,我们才能基于共识讨论历史小说。
既然历史小说反应的是某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就需得尊重当时的社会现实。而明清时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社会状态,创作者当然不可能出现上帝视角,去大书特书其他世界国家已经走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时代。
通常来讲, 历史小说的创造一般有两种流派:
一种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鲁迅《故事新编·序言》)的严格的历史小说。它依据历史事实,但又不同于历史教科书,它可以作适当的想象、概括和虚构,但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应有历史根据,具有真实与虚构相统一的特征。
比如矛盾文学奖作品《张居正》,作者熊召政通过描绘一代权臣张居正的一生,讲了明朝的党派之争、政务变法和社会发展。
作者熊召政的创作时期是二十世纪80、90年代,正是社会发展的多变时期,作家在对历史上致力于改革的重臣的叙写中,融入了对当下社会改革的理性思考。所以尽管这是一部历史小说,却具现实意义。
这些历史小说作品,多是在展现史学原貌的基础上,尽可能还原人物所处的社会面貌。包括社会制度的变迁和观念的转变、民族的危机和历史的反思、中国文化的碰撞以及学术思潮的内在理路等几个方面,都是许多历史小说涉及的题材。如《李自成》、《少年天子》、《白门柳》等描写明清的历史小说。
另一种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较为自由的历史小说。比较为人熟知的就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从《三国志》中选取了部分人物和故事加以编纂。结合作者自己的想法和政治倾向,成为“拥刘反曹”夹带私货的历史小说。
但是“随意点染”并非随意歪曲,必须得是一家之言。
《明朝那些事儿》也是这类“随意点染”的作品。可以看成作者当年明月对明代历史的另外一种解读,通过白话叙事的网络小说形式,在一些史学基础上融入了很多个人观点和看法,认为明朝是强盛的时代,而不是史学考究的经济下行,走向封建王朝末端的朝代。
所以这类历史小说带有许多作者本人的思考与观点,甚至个人喜好也一览无余。但由于局限于明清时期的社会封闭状态,作品中反应世界其他国家所发生巨变的视角也被阻断了,在小说里也就没有体现了。
以上回答,希望你喜欢。
感谢关注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