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梅落肩香,很开心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明清作家们根本不去考虑,当时世界其它国家的巨变。究其原因是,明清政府的统治者们,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固,实施“闭关锁国”的国策。

统治者们知足长乐,盲目自大的思想和行为,直接阻碍了中外文化、经济、教育等的交流;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举国上下皆秉承,“四海之内皆蛮夷,唯有华夏礼仪帮”的陈旧观念。可想而知,当时文化界的文学大咖们是何等的清高,心想:“我泱泱华夏,理应万国朝贺”。

他们鄙视外国人及其他们的文化,根本不想、也无法走出国门,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又有谁会去关心这些“小国”的国情变化呢?

况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无止境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过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无心“,如此这般,老老实实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罢了!

最佳贡献者
2

为何明清的历史小说作家不考虑当时其他国家发生的变化?

明清时期,交通不便,人员流动微弱,外来信息更是闭塞。

明清朝廷闭关锁国,大门不开,朝廷也不知道外国真实情况如何,不然也不会有明清朝廷笑话和不平等条约产生。

小说作家土生土长,乡里乡亲也都没有出过国,更没有外来信息的获得,你让一个平头百姓如何知道其他国家发生的变化。

我们现在有报纸、电视、网络、媒体,我们很快知道外国发生的变化,但是以前我们没有这些的时候,我们何曾不是一样不知道,就是了解一点,也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真假难辨,更不全面,也不客观。

感谢我们处于这样的时代,让我们了解更多外国的变化,更能够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趋势,我们的自豪勇敢,知己知彼,了解别人,更好的认识自己,改善自己,成熟自己,强大自己。

3

谢邀!

明清小说作家不考虑其他国家情况变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天朝上国的社会心理、文化中心主义的认知模式、主观臆想的地理判断。

天朝上国的社会心理

古代中国一直领先世界,长期以来都是以中央王国自居,称呼周边的少数民族为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从称呼上就看得出中央王国对四夷的态度,蔑视加看不上。

再加上周围属国一直朝贡,我们就有了天朝上国的心理,认为他们都是野蛮未开化的,对方的文明压根瞧不上眼,更别提了解了。

文化中心主义的认知模式

文化本质上是没有优劣的,但是不同文化之间会有排斥性和类比性。基于天朝上国的认识起点,天朝文化会以自己的标准塑造对方的文化,往往通过塑造一种不如自己的文化来彰显自己文化的优越性。

明清时期也是如此,特别是乾隆朝,国外要通商,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本不足以外界互通有无。还把外国人进口我们的大黄解释为对方吃的东西次,吃大黄要通便,否则就脑满肠肥而死。皇帝如此,臣子们自然更甚。

主观臆想的地理判断

明清时期有许多介绍外国的地理资料,但是小说家们不去读这些,更倾向于凭自己的好恶和想象去创作。小说本就可以加工虚构,没有硬性必须加史实的要求,所以大家也就不约而同这样写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分析,更多内容可在我个人主页阅读最近的一篇文章《大话明清:明清小说异域描写折射的社会心理》。

https://m.toutiaocdn.com/group/6817753751542039053/?app=news_article×tamp=1587483216&req_id=20200421233336010010053027034AB8C6&group_id=6817753751542039053

4

这问题需要结合历史小说的特性和创作者所处的时代去看。

所谓历史小说,是指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时间,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社会发展情况。

历史小说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学性,而不是今天网络上泛滥的穿越故事。穿越故事可以随心所欲,比如穿越之后发家致富,将封建王朝摇身一变,从此走上资本主义盛行、工业发展、科技发达的道路。这是完全背离事实的再创造,已经不是还原当时的社会状态。所以一部严肃的历史小说,是不能、也不可以随意穿越的。这是我们认识历史小说的前提,有了这个认知基础之后,我们才能基于共识讨论历史小说。

既然历史小说反应的是某段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就需得尊重当时的社会现实。而明清时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社会状态,创作者当然不可能出现上帝视角,去大书特书其他世界国家已经走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时代。

通常来讲, 历史小说的创造一般有两种流派:

一种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鲁迅《故事新编·序言》)的严格的历史小说。它依据历史事实,但又不同于历史教科书,它可以作适当的想象、概括和虚构,但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应有历史根据,具有真实与虚构相统一的特征。

比如矛盾文学奖作品《张居正》,作者熊召政通过描绘一代权臣张居正的一生,讲了明朝的党派之争、政务变法和社会发展。

作者熊召政的创作时期是二十世纪80、90年代,正是社会发展的多变时期,作家在对历史上致力于改革的重臣的叙写中,融入了对当下社会改革的理性思考。所以尽管这是一部历史小说,却具现实意义。


这些历史小说作品,多是在展现史学原貌的基础上,尽可能还原人物所处的社会面貌。包括社会制度的变迁和观念的转变、民族的危机和历史的反思、中国文化的碰撞以及学术思潮的内在理路等几个方面,都是许多历史小说涉及的题材。如《李自成》、《少年天子》、《白门柳》等描写明清的历史小说。

另一种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较为自由的历史小说。比较为人熟知的就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从《三国志》中选取了部分人物和故事加以编纂。结合作者自己的想法和政治倾向,成为“拥刘反曹”夹带私货的历史小说。

但是“随意点染”并非随意歪曲,必须得是一家之言。

《明朝那些事儿》也是这类“随意点染”的作品。可以看成作者当年明月对明代历史的另外一种解读,通过白话叙事的网络小说形式,在一些史学基础上融入了很多个人观点和看法,认为明朝是强盛的时代,而不是史学考究的经济下行,走向封建王朝末端的朝代。

所以这类历史小说带有许多作者本人的思考与观点,甚至个人喜好也一览无余。但由于局限于明清时期的社会封闭状态,作品中反应世界其他国家所发生巨变的视角也被阻断了,在小说里也就没有体现了。

以上回答,希望你喜欢。

感谢关注长夏!

5

明清小说的创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在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那一时期的综合国力与以前相比大不如以前 ,民不聊生,北方有金人的挑衅,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和别国的文化交流处于停滞状态,不可能去写别人的生活了。




6

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很清楚,原因就是那时候的那些作家根本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出国机会,外国人也无法进来,所以没有多少人知道外国发生了多大变化,也无从知道外界的信息。那时候的中国皇帝都做着泱泱大国的春秋大梦,视外国为洪水猛兽而死堵严防,做为天朝子民更是不可能知道外面还有别的世界。

明朝自永乐朝郑和下西洋后一直执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抗击倭寇使朝庭焦头烂额,海防海禁当然很严,国人当然很难出去,也不可能知道外面的世界及其变化。

到了清朝时外国人倒是想急于了解中国,多次派使团进来。可这边的皇帝要人家行三叩九拜的大礼,老外压根儿就没听过没见过这些礼节,况且还要人家跪地磕头,所以多次的使团未能成行。后来有一个使团边走边谈判,而且也在通州上了岸,可还是礼节未谈拢,皇帝当然没见着,又绕道香港回去了。

后来老外发现,传说中的中国王朝外强中干不堪一击,谈判进来不了,那就武装入侵,晚清政府果真不堪一击,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一吓便能签定。

据说八国联军进京时,清军的武器库里堆积了大量外国上供的洋枪洋炮,可清军压根儿没把它放在眼里,从没看过也没试过练过,洋人打进来时甚至都没想起来自家也有那玩意儿,所以数万清兵片刻败在一千洋人的洋枪之下,圆明园毁于一炬,清庭从此一蹶不振。

回过头来再看看,那时候的作家不知道外国,不知道外面的变化,那简直是太正常不过。

7

因为他们写不清楚世界的巨变。

8

明清就是闭关锁国,外国人来了白皮肤蓝眼睛当做怪物,当看到照相机的时候慈禧太后都认为是妖法,这样的朝代哪里能懂得国外还有文明,当时明清哪里知道世界之大。民国时期还要抵制日货,解放以前国人就是一盘散沙,国人如像爱因斯坦说的麻木到家,愚昧无知何况明清呢。我们不能否定明清俩个朝代对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明清就是一个社会大倒退时代。明清别说文明连一本小说都是前边朝代文明带来的书院以及剧本而诞生各种题材文学。说康乾盛世这就是扭曲历史把落后头顶催气球一样催的爆炸,危险不要再去催!

9

明清历史小说充斥着人性的劣性和尔虞我诈,毁人三观,多是作者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10

信息闭塞,无从知道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