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没有加入轴心国,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希特勒在台上,如果没有希特勒,苏联其实是有可能跟德国结盟的。
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了同盟条约,建立了柏林-罗马轴心,这是轴心国说法的由来。当年11月,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反共产国际协定》针对的对象是苏联。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三国轴心正式成立。但是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瓦解。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针对的主要对象却变成了美国。1941年3月,日本和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双方的关系一直维持到1945年8月。《反共产国际协定》只是一个政治联盟,而《德意日三国盟约》却是一个军事同盟,两者含义差别很大。这种变化充分说明了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又为苏联的外交政策带来了影响。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来看看苏联的选择。
一、国际政治中的两大矛盾
20世纪30年代,国际政治存在着两大矛盾。一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的矛盾。这两大矛盾下,主导国际政治的有三大势力,第一股势力是英国、美国、法国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第二股势力是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代表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第三股势力是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德国由于是战败国遭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德国人视为屈辱,一直想摆脱这个屈辱。意大利和日本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反而对他们进行了限制,比如华盛顿会议上的海军条约,对各国海军进行了限制,意大利和日本就觉得很屈辱。如果从更深层次的动机来分析,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以满足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需求。而世界已经被英国、法国和美国瓜分完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本质是为了维护英国、法国、美国的既得利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掩盖了矛盾,并没有解决矛盾。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沉重打击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维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力量遭到削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就开始蠢蠢欲动,妄图突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重新瓜分世界。
三股势力中,苏联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人类理想的试验田,引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恐慌。1918年-1922年,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出兵干涉,企图推翻红色政权。苏联挺过了那段艰难时刻,建立了红色堡垒,但这并不代表仇视就会消失。苏联的存在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的高涨,尤其是大萧条之后,工人运动此起彼伏,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视为洪水猛兽。但是如果抛开意识形态,只从国家利益出发,苏联存在跟任何一方结盟的可能。而事实上,苏联在1922年之后,也确实是基于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政策的,虽然被孤立,但依然尽量跟资本主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1922年,苏联就跟德国签订了《拉帕罗条约》,在经济上互相帮助,向德国出口原材料,同时进口工业品。1932年的时候,苏联从德国的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一半。
二、苏联外交政策的变化
内战结束后,苏联的外交政策就已经开始了变化,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输出布尔什维克革命,推翻世界资本主义”的目标很快就被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传统外交思想,也就是基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20年代中期,苏联的对外关系有两个指导思想。一个是帝国主义在为争夺全世界的资源而互相斗争,列强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这对苏联的利益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是有益无害的,但是帝国主义野心家敌视苏联,战争依然会直接威胁到苏联。第二个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必须尽快在苏联国内建成,不能期待世界革命,苏联必须尽快强大起来,在帝国主义的威胁面前变得不可战胜。
1922年的《拉帕罗条约》就是这两种指导思想的产物。一战后的德国非常孤立,因此苏德走到了一起。条约签订后,苏德双方签订了秘密军事协定,绕开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比如说,德国容克飞机公司在苏联设立飞机制造厂,双方合资制造毒气。不过这两项没有得到实施,真正实施的是化学战实验和情报交流。1926年,德国加入国联,走出了战后的孤立状态,逐渐向西方靠拢,但是苏德双方军事合作依然在继续。
希特勒的上台改变了这种关系,希特勒的远景目标是消灭苏联,双方关系恶化。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也让苏联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苏联的外交政策随之也发生改变,决定跟西方民主国家合作。1934年,苏联加入国联,强烈呼吁要建立一个“国际和平统一战线”,对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威胁。1935年,苏联和法国签订了互助条约。1936年,苏联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对抗法西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苏联立即向国民政府提供援助。
不过苏联并不觉得这种统一战线有用处,统一战线只能推迟帝国主义战争,而战争爆发后肯定会把苏联卷进去,而这场战争将会是一场世界大战。苏联希望跟英法订立攻守同盟,无论德国进攻哪个国家,其他国家都要全力援助。但是英法反应很冷淡,他们在骨子里希望祸水东引,最后就是德国和苏联打起来。而苏联本来就怀疑英法有这种想法,看到英法不断对德国妥协,甚至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更是加深了这种担忧。英法是不能指望了,为了自己的安全,苏联就决定跟德国缓和关系。苏联的决定得到了德国的响应,1939年,双方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震惊了全世界。
三、德国的战略分歧
热衷于跟苏联结盟的是德国外交人员,代表人物是里宾特洛甫。里宾特洛甫的想法是建立一个大陆同盟,这个同盟包含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苏联。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也非常认同这个设想。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时的外交官相对来说头脑比较清醒,但是他们说话不顶用。德国海军也支持里宾特洛甫的方案,他们并没有想过要进攻苏联。后来德国击败法国之后,海狮计划无法实施,海军提出了地中海方案作为替代进攻苏联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被否决了。德国海军倒不是因为头脑清醒,而是因为有利于海军本身的发展,德国的资源可以向海军倾斜。
但是希特勒的战略构想很早就定了,他的目标是进攻苏联,夺取所谓的生存空间。生存空间理论不是希特勒的原创,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有了。说白了就是德国作为新兴强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问题是要怎么重新瓜分世界,这就涉及到战略分歧。当时德国存在两种战略思路,一种是发展海军,跟英法争夺海洋,从英法手里抢夺殖民地,这个想法从一战前就开始了,到了希特勒这里被抛弃了。希特勒的战略是大陆战略,占领东欧,从而称霸世界。简单来说,就是外交部和海军奉行的是马汉的海权论,而希特勒奉行的是陆权论。不同的战略思想就意味着谁是主要敌人,外交部和海军的主张是先夺取海洋,然后在陆地上跟苏联争雄,而希特勒的想法是先夺取大陆,然后再去海上跟英美争雄。
希特勒上台后,建立了独裁政权,那么德国的一切都是按照希特勒的意志行事。希特勒不仅奉行陆权论,还把种族主义融合进去,在他眼里,苏联就等同于犹太政权。而希特勒同意跟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只不过是避免两线作战的权宜之计,跟里宾特洛甫的设想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过无论是海权论还是陆权论,德国的扩张最终都要跟苏联发生对抗。
既然希特勒坚持要消灭苏联,苏联自然只能选择加入盟国,但是二战后,同盟很快就破裂,就说明苏联跟英美的矛盾依然是不可调和的。
我是迷蝶梦,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