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末年积重难返,虽然皇帝都有改革之心,但是枯木难支。晚清几个皇帝当中,道光更是最用心。为了制止奢靡之风,他要求从上到下缩衣减食。

自己更是率先作出表率,寿宴只是杀几头猪,做几份长寿面就可以打发。更是甚者在皇袍上打补丁,满朝文武也跟着效仿。然而这些都是表面上,背地里仍然是夜夜笙歌。

1840到1842年爆发了鸦片战争,道光皇帝更加惴惴不安,特意让人查点国库。这一查不要紧,最后竟然发现少了925万两。堂堂大清国库戒备森严,这么多银两究竟是怎么丢的?

道光皇帝大怒,要求必须彻查到底。很快结果出来,原来是看守库银的守卫监守自盗。但是平时运送库银时,所有人都脱得一丝不挂,经过多人多方面检查,才可换上专用衣服进入。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山人自有妙计,当时流传着三种办法。

第一种是猕猴盗银

当时所谓都流行养猴子,就像狗一样平时用来训练看守。但是这些卫兵偷偷的让这些猴子染上烟瘾,然后让他们自己跑到里面偷走银子,然后拿出来换鸦片。

第二种是茶壶带银

这种多用于冬天,进去之前带一壶热茶。在里面干活时把银子偷偷藏在里面,差不多结束时,因为天冷直接冻结实。出来检查时,翻过来没有东西,再加上茶叶掩盖,很容易就带出来。

第三种是腹内藏银

这种是技术含量最高的,进去之前在下面塞进一点猪油。到里面之后将猪油拿出,抹在银子上,再把银子塞进下面。当时哪有检测仪,所以说这种是最安全的,但是也最考验能力。

但是道光之前也都是例行查点库银,为何还会少这么多?因为从上到下都是中饱私囊之辈。每次例行查收时,只要上下稍微打点,就很容易的糊弄过去。也会出现以次充好,时间长了当然会越来越大。

最后到光一气之下彻查收到底,守卫是三年一轮换,如今已经有几百位官员牵扯进来,要求这些人的子孙后辈必须还其所欠银两。至于监守自盗者,直接被处以斩首。

最佳贡献者
2

此事发生在道光年间,公元1842年,这是令道光十分抑郁的一年,因为国库被盗了。道光,可以说是大清朝最抠门的皇帝也不为过。对外忍受西方列强的威逼,对内财政紧缺,恰好在这样内忧外患之际,国库被盗高达925万两白银。

经过盘点,国库账面白银余额为1218万两,而真正的库存却只有293万两,

这一查,差点没让道光皇帝给气死。堂堂大清朝,国库竟然只剩下不到300万两银子,62岁的道光帝当时死的心都有了。

震怒之下,道光皇帝派出数位大员,决定一查到底,一定要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在这样的氛围下,此案迅速水落石出。

原来,偷盗者是银库的府兵,属于团伙作案长年累月作案导致的。

这也不可能啊,银库搬运时,府兵进入前都要脱得一丝不挂,进入银库后再换上统一的工作服,搬运完毕后再脱的光溜溜,而且还要接受全方面的检查,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些人偷银子大概有这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猕猴盗银”。当时为了防止偷窃,银库曾训练了几只猕猴来看守,于是府兵就钻了空子。先是让这些猕猴沾上烟瘾,然后再去训练他们去偷银子换取鸦片。

再一种方法叫“茶壶带银”。这种方法只适合冬天做,当府兵在银库干活前,泡上一壶茶水,然后把银子藏在茶壶里,天寒地冻的,等出银库时,银子早就被茶水冻在里面了。所以检查人员将茶壶倒过来时,银子不会掉出来。

第三种,也是最狠的一种,肛门藏银。在银子上抹上猪油,塞入肛门带出,这功夫是需要苦练的,有的人一次就能夹带80两。

府兵一般为三年换一届,几年下来,也是赚的盆满钵满,从此走向人生巅峰,真的是一个肥的流油的差事!

说到这里,道光皇帝又纳闷了,因为银库每年都要查啊,为什么到现在才发现呢?这一深究,才发现这么多年来的所谓的查库已经形同虚设,上下沆瀣一气,导致账面上和实际的银子差的越来越多。

道光皇帝龙颜大怒,对这几十年来的官员全部进行了处罚,当事人已死的,父罪子偿,儿子也不在的,那就孙子来顶罪。对于这些监守自盗的府兵全部处斩,家人流放新疆。

真是,一饮一啄,一因一果,因果报应。出来混,早晚要还!

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3

这是道光自作自受吧,看到文末您就明白了。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道光帝派出钦差大臣盘查国库,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国库账面白银余额为1218万两,而库存是293万两,清廷最大的盗窃案浮出水面。

需要特地交待的一点,论节俭,大清皇帝中肯定是道光排名第一,而这事偏偏就发生在道光帝这个老抠身上,大量的军费开支,令道光帝早餐连个鸡蛋都舍不得吃,自己的寿宴,也只杀两头猪,一碗打卤面就搞定群臣。道光帝没钱,龙袍上竟然打补丁,这恐怕就是乞丐装的雏形吧,作为一种流行趋势,乞丐装绝不是给乞丐穿的。

对于道光帝这种勤俭持家的人,925万两白银的失窃案估计是他一生最大的痛吧,此案必定不会善了,于是,在各部门通力配合下,终于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所有失窃银两都是是银库府兵所偷,并且长年累月不曾停歇,手段百出,无所不用其极。

前提-府兵进入银库之前都要一丝不挂,入库后换上职业装,搬运完再赤条条的走出来,接受全方位检查,然后才能穿上自己的衣服下班回家。

他们的盗窃手段:

“猕猴盗银”,为了防范盗贼,银库里养的不是够,而是比狗更具杀伤力的猕猴,府兵让猕猴沾上大烟瘾,通过训练,猕猴学会了偷银锭,奖励狗狗用狗粮,奖励猕猴用大烟,猕猴能明白换取奖励的方式的。

“茶壶盗银”,在冬天泡壶茶,然后把银子藏在壶里,下班时分,银子冻牢固了,监查人什么都不会发现。

“肛门盗银”银子抹上猪油,然后塞入肛门带出。最高纪录-80两一次。府兵三年换岗,攒个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两问题不大。

清朝是可以买官的,京官只能卖到五品郎中,再高就不允许了。

五品郎中-9600两白银;

六品的京官主事-4620两白银。

地方官员可以买到道台,再高也不允许买了,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了,

四品道台要16400两;

知府也就是市长要13300两;

县长要9600两等等。

道光时期,在9个月时间就卖官800多万两白银。

答友们可能要问了,讲盗案为啥要讲买官呢,请见上一行。800多万两银子的卖官钱,其中就包括现在我们提及的这起惊天大案中的银库府兵这个职位。很多人甚至是借钱捐官,就是为了干上银库府兵有油水可捞。

每年都会查银库,但是下来执行任务的人都只是走个过场,写份报告,收个红包走人,他们也不会想到竟然会纵容出那么大的盗窃案。

身着乞丐服的道光帝气疯了,在这40多年时间内牵扯在案的320位官员进行了追罚,欠债还钱!无限责任!何谓无限责任制,你死了儿子要还,子子孙孙还干净为止。

监守自盗的府兵一律处斩,家人全部发配新疆。

4

事实上偷的都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是根本就没上交。也就是所谓的银两只存在于账面上。关于这个盗窃案,我们可以从一个大清官骆秉章说起。

骆秉章是晚清八大名臣之一,他任湖南巡抚的时候支持曾国藩筹办湘军,并把网络一大批人才,李鸿章就是他推荐给曾国藩的。在四川任总督期间活捉了石达开。但是就这样的一个人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对明目张胆的国库盗窃却无能为力。

1840年,道光皇帝命骆秉章去户部监察国库一年。骆秉章到任第一天,库吏就向他介绍了国库的一个潜规则:“地方每上交国库100两,额外收取4两,2两归库丁,2两归库吏和监察御史。俗称‘四两平’”。骆秉章便问:“每年能收多少呢?”库吏告诉他:“每年能收2万两辛苦钱”。骆秉章问道:“这种做法上面知道不?若是不违规,我可以收,若是违规坚决不收。”库吏心说:“上面,哪个上面,除了皇帝,所有的上面都知道。”

骆秉章坚决不收,可急坏了库吏。他们又想了一个方法,明的不收暗的总行了吧。库吏便让银号偷偷给骆秉章送7000两银子的到任礼,还向他说明以后每年三节只要他在任,每节7000两,一年下来就是28000两银子。但是他还是坚决不收。

为什么银号这么大方呢,地方又为什么愿意交那四两平呢?主要是上交税银和捐官的收入都会先汇入银号,再上交国库。银号送来的银子经常“以少抵多,以次充好。”四五百两充六七百两,再加上银子成色不好。算下来一半银子都到不了帐。

后来库吏们实在是没办法,想了个主意,库吏们凑了银子要上下打点给骆秉章升个官,让他赶快离开这个地方。这事闹得人人都知道骆秉章连四两平都不收。

这么大的贪腐案是这么爆出来的呢,主要是吃相太难看。库丁张成保的哥哥想为自己的儿子捐一个知州,准备了11400多两银子。分11袋装着送到户部。张成保在上秤,验色的时候,将两袋报成3袋,到第七袋的时候索性报成10袋,就这样11袋银子只送了7袋。

有人会问难道其它库吏瞎吗,看不出来吗?当然不是,这不等出门的时候库吏们便去索要瓜分。后来由于分的不均,大打出手。这事终于引起了道光的注意。他下令彻底追查此事,毕竟道光皇帝节省的连饭都不敢吃饱了,早饭连鸡蛋都不敢吃。这能不心疼吗?

无辜的猕猴

后来就引出了清朝最大的银库盗窃案。账面上还有1218万两,实际上经过清查库银只有293万两。道光心里拔凉拔凉啊,当年便处理了320余位官员。

所以说什么“猕猴盗银”,“谷道藏银”,“茶壶藏银”都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根本就没入账。

5

清朝库兵监守自盗偷国库银两的事情,确实是早就有的,而且对于很多官员来说,向来是看破不说破。

当然,我们首先说明一点,库兵偷库银这件事,皇帝是不知道的。若是皇帝知道了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还不把库兵给灭族呀。

那么我们说一下库兵是如何从戒备森严的皇宫中偷走库银的,还有为什么官员会看破不说破? 看守银两当然是戒备森严的一件大事,为了防止库银丢失。

皇帝都是会派重重军队,轮流看守国库的。出于对汉人的不信任,他们都是选择满人做库兵。库兵的工作当然繁重无聊了,但是,库兵的油水是很肥的。

当然想从国库里把银子偷出来,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那时候对进国库的库兵,也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库兵在进去国库前,都要把衣服给脱掉。

脱掉之后,才能进去到国库换上国库里皇家给准备的衣服干活。 等干完活,把皇家的衣服脱掉,然后出门的时候,举起手来,在蹦几下,以示意自己没有带任何东西,做完这些东西才可以换上自己的衣服回家。 你看是不是想把库银给运走,是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不过,我们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只要你想,总是会有办法的。

结果还真被库兵想出了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用的,这种办法就是把银子塞到自己的肛门里带出来,当然这种办法对肉体的摧残还是很严重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运用自如。

还有一种就是冬天可以用的,因为库兵进仓库干活的时候,是可以带一个茶壶,茶壶当然是用来喝水的。

那么怎么检查茶壶呢? 就是库兵在出国库之前,要把茶壶倒过来控一下,以示意里面没东西,夏天里面确实装不了东西。但是,冬天就不一样了。

冬天因为天气比较冷,把水和银子放进去,他们就会冻在一起,然后出门的时候把茶壶倒过来,也是什么都控不出来的。 就这样他们在冬天又多了一种带库银的办法。

大家不要小瞧这两种带银子的办法,那可是每天都可以往外带的。真可谓积少成多,雍正时期盘查库银的时候,国库里的银子竟然少了两百多万两,道光年间少的就更多了,竟然多达八百多万两。

少的这些银两,即使对于富甲天下的皇家来说,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们再说为何官员看破不说破?因为大家都不干净,官员也是巨贪,他们比库兵贪污的更多,这在当时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一件事。所以,谁都不敢接发谁,就这样闷声发大财。

毕竟大家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旦东窗事发,全部逃不了。 但是,事情被皇帝查出来怎么办? 皇帝也有办法,就是让主管库银的官员和库兵一起凑钱,国库亏空多少,你们就湊多少,拿不出来的就杀头,甚至是灭族。

反正银子是从你们管理开始少的,少了你们就要想办法给弄齐。 当然弄齐是不可能弄齐的,但是,用这种办法还是可以把大部分银子给跟追回来的。 这大致就是库银丢银子,没有被皇帝令行禁止的原因。

6

01

在清朝,户部各职位当中,哪一个最肥最容易捞油水?答案是主管银库的郎中——至少在同治、光绪年间是这样。

据《清代野记》记载,根据规定,银库郎中一个任期是3年,3年期满就得换人。

别看时间不长,但如果那个郎中想贪,那么在那短短的3年时间里,他能轻而易举地捞到20多万两银子,最笨的,也能捞到10多万。

这是什么概念?当时文武官员的年薪,不包括与品级相对应的俸米补贴,一品大员才区区180两。

据说当时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叫做“一个银库小郎中,十个皇帝也不换”。

银库郎中如此,下面的司库书役等更小的角色,“无不肥美”。

众所周知,清朝是满人的天下,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这些肥差全都是满人,无一汉人,即使是搬运银子的体力劳动者库兵(同样是三年一换),也全都是满人担任,虽然有汉人,也一定是冒充满人之名。

服役期满,这些最“低级”的库兵,每人也能捞到三四万两银子。

这种肥差,当然是人人打破脑袋都想弄到一个,向满尚书(满清统治中国几百年,有一样始终未变过,那就是朝廷的重要岗位都安排两个人,一个满人一个汉人,同样的职位,满人高汉人一头)以及尚书左右行贿是唯一的途径,一个库兵的“价码”是六七千两银子。

02

人员定下来后,满尚书端坐于大堂之上,演戏一般“唱名派充”,安排完毕之后,众库兵还要屈膝下跪、以额触地“谢恩”,很有仪式感。

如果某人有幸弄到一个库兵的差事,那么他顿时就成了明星大腕,出门即有人前呼后拥,众星捧月一般。

其实他本人并不想如此高调,实在是迫不得已,因为从此他就成了众矢之的,想绑架他的人很多,那些前呼后拥的人,是他雇来保护他的拳师。

而且这种绑架是明目张胆的,在点名的时候,几十个人早就等在大堂台阶下了,“见兵出,即乘其不备劫之去”。

被绑架者并无性命之忧,绑架者只是把他关在家里,关个三四天或者五六天就放掉。

这是什么操作?闹着玩吗?他们才不是闹着玩呢!

绑架者的目的,并非直接从被绑架者那里索要赎金,而是让他不能按时去点卯,他这一耽误,完了,之前所有的付出都白费了,他的名额,必将被人顶替。

绑架者看似温柔的这一手,实际上极其阴毒,这比要命还令人难以接受,所以有人一旦被点了名,必花重金请拳师保护,那些不幸落入绑架者手中的,则赶紧想办法筹钱,把自己赎出去,否则一旦耽误了点卯,死的心都有。

据记载,景濂为户部尚书的时候,有一次库兵换人时他正在点派,一个库兵突然被人劫持了,景濂赶紧把眼睛闭上,装作没看见,一个屁都不敢放,仅仅宣布明天重新点派,意思是给被劫持的那个库兵一个转圜的余地。

库兵的人数倒是不多,仅40人而已,一旦点了卯,开库日一到,即入库服役做搬运工。

03

一般情况下,开库的次数是固定的,每月9次,遇到加班,也有一月十四五次的,银子有进有出,数量至少千万。

不过,并非每次开库都有每个库兵的份,他们采取的是轮班制,每个库兵一般每月可以轮到三四次,而每一次出入银库的,次数多的有七八次,最少的也有三四次。

若按每次夹带50两计算,出入4次就是200两,一天的“收入”,就能超过一个一品大员的年俸!

如果一个月能上3次班,则一个库兵仅那个月的夹带,就有600两银子。

这还是按最低限度计算的,实际情况则不止这点。

库兵入库,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天有多冷,都是要被脱个精光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夹带。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来他们早就练就了用肛门夹带银子的功夫,而练这功夫的过程堪称残忍,有些细节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首先是这份职业,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吃库兵这碗饭的都是世家,一代传一代。

还在小的时候,“候补”库兵的肛门就“须觅嫪毐之具(意为粗大的阳具)而淫之”,目的是“撑大”肛门,然后用裹了麻油的鸡蛋塞进去、取出来,反复无数次,直到能塞进一个鸭蛋,又反复无数次,直到能塞进一个鹅蛋。

能塞进一个鹅蛋之后,训练还未结束,还要用铁丸塞之,直到练到能塞进十两重的铁丸十枚,练到这个程度的,一次能夹带百两银子。

但能够练到这个程度的不多,多数人只能练到能塞进六七枚铁丸。

04

问题又来了,即便把银子夹了出来,又在哪里“卸货”呢? 原来他们有专门的休息室,是为了搬累了休息用的,休息的时候,他们趁机把夹带出来的银子取出来,藏在休息室里。

休息室距离库房门大约一箭之远,是一间小屋,裱糊工整,门户严密,“距窗二尺皆以木栅围之”,之所以“四周以木栅栏护之”,是为了防止有人近窗偷窥。

此中高手,往往一次能夹带江西圆锭十枚,至少一百两。

他们为什么喜欢夹带江西银,而其他地方产的银基本不碰呢?

因为江西银光滑无棱,不会损伤肛门。

但是对于“肛之嫩者”来说,即便是光滑的江西银,也是一个“难题”,只不过终究难不倒他们,他们不敢直接往肛门里塞银,就用浸湿的猪脬(猪的膀胱)“裹银而塞之”。

而他们运出去的方法更是巧妙——京师风沙大,每逢开库日,都要用清水洒尘,库兵用来洒水的水桶是特制的,有个夹层,他们就把银子藏在那个夹层里,待堂官下班后,从容挑桶而出。

但俗话说得好,久走夜路总要撞鬼,运银的过程中也有失手的时候。

一个叫祁文恪的户部尚书,就曾亲眼看到银子从一个库兵的桶底掉出来。

既然发现了,就不能不管,祁文恪随即锁拿库兵数人,打算第二天严加审讯,没想到有人警告他说,难道你想兴大狱?难道你不顾身家性命?知不知道这些都是亡命之徒?他们拼出一人认死罪,然后来个半夜行刺,你连伸冤的地方都没有!

祁文恪闻言变色,权衡了一下利害,觉得保命要紧,银子反正是国家的,只好“含糊了事”,不敢深究。

祁文恪是山西人,以为人方正严厉著称,管理工部时,“各省报销之稍与例案出入者,必驳斥”,哪怕左右替他们说尽好话,也毫不迁就,如此坚持原则的人,而且还是堂堂户部尚书,却不敢惹小小的库兵,实在令人叹息。

库款出入,只有一个大概数,而从来没有个确数,如果有人问今天放出多少,应存多少,管理人员必定张口结舌,一问三不知。

满清财政之紊乱,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银库管理人员捞油水的办法,则简单粗暴得多,比如北洋军中的绥巩军有一次来领十万饷银,直接被其吃了一千六百两“回扣”。

7

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执政期内发生了清朝国库被盗案,被盗金额高达900多万两白银。话说在道光23年,银库库兵张成保的侄子捐了一个官名为捐管。实际上就是买官这笔钱交到了户部之后,由张成宝来过秤收钱,但是他当时却没有将钱收入国库,只是开了一个收据。后来这件事儿因为分赃不均,一来二去就被人捅了出去。于是这个事情。这越查越大,最后揭开了银库背后的巨大黑幕。



道光皇帝知道了这件事儿之后,就命刑部马上开始调查,而且要一查到底。随着案件的进展,大量的库兵被捕入狱,更有许多官员被停职调查。刑部的官员们为了破这个案,更是不分昼夜。经过初步的调查,刑部官员得出了统一的意见,那就是900多万两白银并非为一人所偷窃,更不是短期作案案犯基本上都是银库的库兵。那个时候北京一共有十大银库,有装钱的,有装布匹的,还有装粮食的,其中用来装钱的有三大库。第一大库是位于紫禁城的库,这个大库则有白银120万辆,主要是用来存放皇帝的过河钱,这个过河前指的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皇室被迫流亡时所使用的银两。因为这个库里存放的都是五十两一个的大银锭,所以这个库房不太容易被盗。而第二大库是位于内务府的银库,他储存的不是银两,而是存放一些珠宝玉器。这个库房不算大,所以管理也是比较方便的。第三大库是位于户部的银库,也就是国库这个库里存放着大量的银子,因为每天都有收支,所以需要库兵频繁的搬进搬,这些库兵进入库房的时候,必须一丝不挂就是为了防止库兵们夹带,并且每次要出库房的时候都必须张开嘴巴大喊一声出来了。出道库房门口的时候,还需要跨过一条板凳,并且张开双臂拍手示意,让检查的官员彻底的看清楚,表示这些库兵没有通过腋下和体内夹带银两。这些检查措施看似非常严格,没有任何的作案机会。但是在巨大的财富面前,库兵们冥思苦想,使用各种方法进行偷盗。原来库兵们之所以能够悄悄的把库房中的银子偷出来,是因为他们用了一个旁人绝对想不到的办法。每当夏天他们进入银库工作时,就会偷偷的把羊肠、猪皮等物塞进自己的体内。代入库房出来的时候,则把夹带的银两放入猪皮或羊肠当中,在塞入体内偷偷带出来。因为把金银直接塞入体内会有危险,而且还容易滑出来。到了冬天的时候,他们则把银两藏在大水壶中偷偷带出来。因为冬天温度很低,银子和水一起被冻结在湖底,因此很难发现。




就这样大清朝的国库在库兵们的这种蚂蚁搬家式的偷窃之下,逐渐的被搬运一空。在这件事败露之后,许多库兵都逃跑了,但是震怒的道光皇帝一定要把这些人缉拿归案。最终大多数的库兵都被控制,还有一些官员也被拘捕了。然而就就算这样,也无法挽救清朝继续走向衰败的事实。

8

在古代做到这一点确实非常难,但是也不见得完全不可能,首先可以从库兵亲人下手,古代过的苦,家里兄弟多,用钱的地方多!人命也不值钱,坚守自盗嘛!

9

这个趣闻我听说过,清朝对库兵管理极其严格。出入银库时均要求脱衣摘帽,一丝不挂,并防止口舌内投含银子,要求库兵出库时必须大喊三声,可是机智的库兵有的是办法,他们甚至发明一套锻炼肛门的方法,具体要求不再细说,但结果就是一次可携带几斤重的纹银没有任何问题。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