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释在古人读书时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时代、地域和文字形式的阻隔,人们只有通过注释才能理解古代典籍的内涵。

注释的形式丰富多样,传、注、笺、疏、故、训、章句、集解……各种类型的注释中包含了大量典章制度、名物典故和史实人物等文史知识,它们与原书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为现代人了解古代典籍提供了必不可少古人读文言文,很多时候需要“注释”,但也有很多时候不需要注释!为什么呢?

注释始于先秦时期,说明古人就善于使用“注释”工具

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释字句。可以是文字符号图片等多种形式。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

注释开始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包含的内容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都是注释对象。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形式。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

古人读文言文为什么需要“注释”?

实际上,古代有两套语法,一套是写文章用的文言文,另一套就是日常交流用的白话语法。

人们攻读文言文,尤其是一些专业、艰涩的文言文,还必须借助注释这个工具,否则读不下去。

而且,古时候社会等级森雅,读书人、士族高高在上,处在社会的象牙塔,普通民众很少机会接触文言文。偶尔读一读稀罕的文言文,如果没有注释,简直无从读起啊!

这就是古时候注释盛行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看不懂《易经》,纷纷注释,写出了名动天下的《易传》,成为《周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三国志》、《水浒传》等名著的注释,更是精彩纷呈,佳作不断!

古代读书人读文言文,也不一定需要“注释”!

前面说了,古时候读书人、士族处在社会顶层,生活优渥,学富五车。这些读书人,由于知识渊博,读文言文可以不用注释,而是直接通读。

【无人车来也】有几个朋友,由于小时候国学基础扎实,长大后读文言文都顺手拈来,根本用不上什么注释!

这些朋友是现代人,都能脱离注释畅读文言文,何况古人呢?

最佳贡献者
2

题主好!我是小侠,一个古典文学专业的学生,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读的文言文很多都有注释,如果没了注释,可能会像读英语一样,字(字母)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古人读文言文需要注释吗?

这里我有个疑问。不知题主所指的文言文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所理解的文言文还是从古人角度来说的文言文?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比清代语言文字更古的唐代古文便是清人的“文言文”,而比唐代语言文字更古的先秦古文便是唐代人的“文言文”。

如果是从古人角度来说的文言文,答案是肯定的。古人也需要注释才能读懂。

一、这些书原来都是为前代书籍做的注


先秦有一部重要的典籍:《左传》,这部书记载了春秋时期259年间风起云涌的历史,是了解先秦社会历史状况的必读书目。而它本身就是《春秋》的注释。《春秋》原本十分简短 ,类似于现在的新闻标题。我们如果只读《春秋》,可能完全不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但是《左传》这部注释之书为《春秋》补充了丰富的史料,让我们得以窥见春秋时期波澜壮阔的时代景象和那个时候或睿智、或英勇的杰出人物。

我们常说“四书五经”,“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是从《礼记》中摘录出来的。实际上,《礼记》本身也是一部注释之书(为《仪礼》做注)。《仪礼》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制规范和典章制度,这些内容生僻艰涩,到汉代时人们就不大能读得懂了。于是,为《仪礼》做注的《礼记》便应运而生。

除此之外,《诗经》《尚书》《史记》《三国志》等经典著作都有非常丰富的注释,这些注释与原书一起,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为什么要为古文做注释?

中国人尚古,对于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格外看重,因此就会想方设法弄懂古籍的意思。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中国的语言和文字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汉字是方块字、单音节字,应用时与实际语言不能完全一致,且最初多记录在竹简、木牍上,为了节省空间,语句非常简约。为了理解简约的文字记录,后人通常需要用当时人们更熟悉的语言作注解。

其次,在古籍大量涌现的先秦时期,同时也是诸侯割据的时期。在那时,诸侯国各自为政,所用的语言文字颇为殊异。哪怕处于同一时代,人们都有可能不理解用另一国文字著述的书籍。

另外,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先秦的著述和学者都受到严重的摧残。到了汉代时期,残存的用篆书所著的书籍人们已经看不懂了,必须让当时有学问的人做注释才能让后学者传承经典,理解典籍的内涵。

因为时代、地域、民族和文字形式等各方面的因素,后人想要理解前代的著述会受到重重阻力。但是,那些古代典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以典籍为媒介,才能了解在那逝去的时代中,与我们处于同一片土地上的古人用什么方式生活,又有哪些所思所想、所悲所叹。

因此,大批学者一头扎进学海之中,通过注释为古典文化的解读贡献力量。

三、字音词意、典章制度、史实人物:注释中的内容,比想象中更丰富

在注释之中,不仅包括对字音、字义的解释,还包括大量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古代的礼制、官制、地理状况,还包括特定名词和典故的阐释。


有时候,注释中会引用亡轶之书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透过注释,了解我们无缘得见的书籍的面貌。

可以说,注释是保存古代文史知识的重要方式。


四、注释的多样形式:传、注、笺、疏、故、训、章句、集解


与卷帙浩繁的注释内容相适应的,是类型多样的注释形式。在古代,不同形式的注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也侧重于不同的内容。

:主要是为经书(《诗》、《书》、《礼》、《易》、《春秋》)补充事实、杂采传说。代表作就是上文提到的“春秋三传”之一《左传》。

:与“传”侧重于补充事实不同,“注”主要用于解释诗意、文意。例如汉代的毛亨、毛苌为《诗经》作注,写出了《毛诗传》,人们尊称二人为大毛公和小毛公。

:主要用于诗文注释,侧重作者创作时的史事背景和心态的挖掘。我很喜欢的一部书《东坡乐府笺》便是龙榆生先生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为其词作做的笺注。

、正义:“疏”和“正义”就是注上加注。学者会选取某本书的注作为正论,在做注释时不仅对原书做注,还对原书的注解做注。之所以如此繁复,还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来的注都令人费解了。

故、训:这两种形式的注释主要用于解释古文的字义、字音,让人至少在字面上理解原文的意思。

章句:顾名思义,就是分章、断句,进而对每一段、每一句的大意进行概括。例如汉代王逸的《楚辞章句》,赵岐的《孟子章句》。

集解:也叫“汇解”“集注”,是将以前各家的注本结合到一起。如果原来的注释自己不认可,便另外加上自己的解释。代表著作有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

结语:


注释在古人读书时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时代、地域和文字形式的阻隔,人们只有通过注释才能理解古代典籍的内涵。

注释的形式丰富多样,传、注、笺、疏、故、训、章句、集解……各种类型的注释中包含了大量典章制度、名物典故和史实人物等文史知识,它们与原书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为现代人了解古代典籍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门径。



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晋书。我是专注于文史领域的小侠,欢迎在我的主页浏览更多文史知识!

3

古人读文言文,很多时候需要“注释”,但也有很多时候不需要注释!为什么呢?

注释始于先秦时期,说明古人就善于使用“注释”工具

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释字句。可以是文字符号图片等多种形式。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

注释开始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分得较,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包含的内容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都是注释对象。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形式。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

古人读文言文为什么需要“注释”?

实际上,古代有两套语法,一套是写文章用的文言文另一套就是日常交流用的白话语法

人们攻读文言文,尤其是一些专业、艰涩的文言文,还必须借助注释这个工具,否则读不下去。

而且,古时候社会等级森雅,读书人、士族高高在上,处在社会的象牙塔,普通民众很少机会接触文言文。偶尔读一读稀罕的文言文,如果没有注释,简直无从读起啊!

这就是古时候注释盛行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看不懂《易经》,纷纷注释,写出了名动天下的《易传》,成为《周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三国志》、《水浒传》等名著的注释,更是精彩纷呈,佳作不断!




古代读书人读文言文,也不一定需要“注释”!

前面说了,古时候读书人、士族处在社会顶层,生活优渥,学富五车。这些读书人,由于知识渊博,读文言文可以不用注释,而是直接通读。

【无人车来也】有几个朋友,由于小时候国学基础扎实,长大后读文言文都顺手拈来,根本用不上什么注释!

这些朋友是现代人,都能脱离注释畅读文言文,何况古人呢?




小结

综上所述,古时候普通大众读文言文,一般而言需要“注释”;读书人读文言文,则一般不需要“注释”!

亲,您赞同吗?欢迎评论哦!

4

古人读文言文也是需要注释的。以下简略举例说明。

就群经之首《易经》来说,一般认为大约产生于久远的商周之际。到了孔子的时代,人们看不懂《易经》了。于是孔子在晚年下大功夫研读,“韦编三绝”,专门为《易经》作注释,这一注释书被后人叫做《易传》,和原来的《易经》成为《周易》内容的组成部分。后世汉儒郑玄,三国魏王弼,唐人李鼎祚,宋代大儒朱熹等,都为《周易》作注释。其他历代读书人做的注释更是汗牛充栋,难以尽数。

就大家熟悉的《史记》来说,要读懂它,必须看著名的《史记》“三家注”:南朝刘宋人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及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史记》是名著,上述这三家的注释也成了名著。还有《汉书》,要读它,一定要看唐人颜师古的注。要读《三国志》,要看南朝刘宋人裴松之的注。

就《老子》一书来说,到了战国时代,韩非子可能是最早为此书做解说的人。到了魏晋时代玄学盛行,又兴起了解说《老子》包括《庄子》《周易》三部玄学著作的热潮。

以上所说的这些古书注释者,都是名家。正是因为他们可贵的注释,我们才得以读懂千百年前的著作,他们是文化的功臣。

5

当然。只是它不叫“注释”,而叫“以述为作”。

  • 如何理解呢?

这就要从两方面进行解答:

一是古代典籍的思想表达方式;

二是注释的缺陷。

1、古代典籍的思想表达方式

先秦时的思想家都有个特点:惯于用简短的名言隽语,或是长点的比喻例证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比如《论语》就是简短的名言隽语,《老子》也是如此,每一篇都只寥寥数语;而《庄子》则是大量的比喻例证,如“秋水”、“鲲鹏”等。

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必然会显得不够明晰。

但不明晰也有它的好处:明晰不足,但暗示有余。

就比如寓言故事,它不直接告诉你明确的道理,但读完就能体悟到其中的暗示,而且往往暗示的比明确说的还更丰富。

因为暗示不明晰,不同的人就会站在不同角度,解释出不同的明确道理。而明确的表达,只能阐述一种道理而已。

所以,我们古代的典籍、诗歌、绘画等等无不采用暗示之法。

就如诗歌,我们总说“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就是中国古代一切艺术经典的著述表达方式。

所以古人学习一样需要注释,将暗示明晰化。

2、注释的缺陷

注释就是解释,将典籍中的言外之意进行明确说明。

就如《论语》、《老子》、《庄子》等诸子经典,从古至今,历代文人无不对其注释。

他们原著只短短数千上万言,而其注释的文字书籍可说是汗牛充栋。

每个文人都觉得别人的注释不够好,而他自己的注释同样会被另一些人认为不够好。

  • 这是为何?

因为原著中的暗示是无穷的,任何注释者都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作注,于是就必然会丢掉一部分暗示,在他人看来也自然不够好了。

一种翻译,也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而已。

他们注释的作品实则是独立于原著之外的一部新作,这就是孔子的“以述为作”。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但他对典籍的解释就是他作的注,所以叫“以述为作”。

看看如今市面上有多少关于诸子学说的注释,其量虽多,但没有一本敢于声称是完美的。

这就是注释的缺陷

注释就是翻译,翻译必然导致知识点流失。

就这形成了一个悖论:因原典籍明晰不足暗示有余,学习就必须将其明晰化;而一旦注释明晰化,又必然导致知识的流失。

  • 那要如何解决这种缺陷呢?



很简单,当你学习有了积累后,一定要回过头去看原文。

只有原文拥有翻译没有的美感,你能获得更多的暗示,有更多的你自己的体悟。

南北朝时有位佛教徒鸠摩罗什,他是中国历史上佛经汉译最大的翻译家之一。

他就曾说过,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

恶心吧?

这下子不仅饭的口味和香味没了很多,还添加了别人的口水,这就是别人的思想。

6

古人甲:子何往?

古人乙:吾欲之南海。

古人甲:子何恃而往?

古人乙:一钵一瓶足矣

…………

古人只有古汉语,文言文就是他们的日常用语,不用翻译,也没有后来才出世的现代汉语可以用来翻译。

那今天就不一样了,我给大家看一段今人甲和今人乙的对话,看看文言文翻译这个老字号到底是啥回事。

甲问:“我们学习文言文为了干嘛?”

乙答:“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甲问:“我们把文言文翻成现代文为了干嘛?”

乙答:“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甲问:“为何不直接用翻好了的现代文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乙答:“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甲问:“那么,按文言文翻译而来的现代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什么?”

乙反问:“你没听说过原汁原味?”

甲答:“那就是不能十全十美地翻译了啰。”

甲问:“为了十全十美,怎么办?”

乙答:“只有学习文言文啦!”

甲问:“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乙答:“仁、义、礼、信、智。还有忠、孝、爱、和、以人为本……”

甲问:“这些是翻好了的现代文做不到的吗?”

乙答:“好吧,应该也可以做到。”

甲问:“如果一点也不懂文言文,能不能也可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乙答:“好吧,应该也能。”

甲问:“原汁原味的价值是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吗?”

乙答:“那么,好吧,应该不是核心,它的价值可能在于文学表达层面的东西,如语言、修辞、结构、风格等等方面的。”

甲问:“那就是通过文言文来学习文学表达层面的东西吗?文言文翻译涉及哪些问题?”

乙答:“是的,有文学的韵味,古色古香啊!应该涉及很多文言文的知识,包括字、词、句、句式、多义字、古今不同义的字、通假字、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句子成分省略、倒装句、判断句式、被动式…………”

甲问:“这些要花多少时间?”

乙答:“不好意思,很多很多。”

甲问:“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他们看得懂陌生的文言文吗?”

乙答:“不敢确定。”

甲问:“如果有什么文言文知识性方面的错误,还能准确理解吗?”

乙答:“好像不能,会偏差。”

甲问:“如果这么多时间用翻好了的现代文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的东西会怎么样?”

乙答:“应该可以传承更多。”

甲问:“对于文学表达层面的学习,除了文言文,还可以通过哪些或怎样的文本来学习?”

乙答:“应该是古今中外的文本都行。”

甲问:“那通过文言文来学习,效率怎么样?”

乙答:“因为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学习文言文翻译,应该说效率有点低,性价比有点低。”

甲问:“对于文学表达层面的学习,不是文言文的好的文本多不多?”

乙答:“好吧,我不得不说,很多很多。”

甲问:“最后一个问题,文言文,要化很多时间背,考试时要默写,这是要做啥?背得熟了,思想、精神、品性等等,就会内化于心吗?这有什么事实根据吗?另外,这样背出来,文学层面的素养就会提高的吗?把两脚书柜的书都背出来,那不成了荷马莎士比亚了?哎呀,不好意思,这算一个还是两个问题?

乙答:哈哈,没事,你个杠精,不睬你!


7

我来说说我的观点和看法吧。

一、首先第一点.

我要我的理解是古人读文言文,这个里面的古人并不是古代所有的人,文言文按我的理解就是那种水平相对较高的文人雅士,或者是官方的一种文体形式,所以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识,以后才有可能接触到。

或者说才有可能使用到文言文,平时普通老百姓基本上是接触不到文言文的,大家该怎么说还是怎么说?这是我的一个理解,你想想以前我们还没有扫除文盲的时候,很多人连字都不认识,有很多字,基本上日普通的日常日用字都不会写,更加不用说能够读懂或者是能够运用文言文了。

二、第二个方面

古人需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是否需要注释呢,我觉得当然是需要的,平时呢,如果说水平高的古人说读的时候可能比较少,看就是而水平一般的可能还是要看文言文时是或多或少要看一些注解的,归根结底这个注释肯定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

其实这也是文言文,相对来讲比较低效率的一个表现,我看了正文,还要看注释,这不是低效,是什么?站在我的角度,我认为文言文确确实实有低效的一方面(当然不否认其历史和文化地位,也不否认我要学习,但并不鼓励我们要使用,例如说高考作文写文言文的,说真的,那是不怕死)。

所以为什么会演化到现在?文言文基本上已经,成为一种历史了,目前学文言文目的就是更多的了解历史,了解中国的这种文字文化,实际使用已经很少很少很少了。

我完全是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回答和思考这个问题,我所讲的话都是很白,没有多少专业的术语,但是我觉得,这是离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最近的一种表达。

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网友能够见谅,能够指正,谢谢!

8

为回答你这个问题,我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是历史的角度。文言文跟现代白话文有着巨大的区别,并且语法都不一样,而且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断句,然后了解其意思。然而古人在日常交流当中也并非使用文言文,也就是说他们官方文书是用文言文书写,日常交流,仍然是用口头语。这就会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语法,一套是写文章用的文言文,另一套是日常交际用语语法。

第二阶段,白话文的形成。而现在的白话文是相对于古代的文言文而言,它的形成时间是清末就开始的一种文体改革。其中以胡适作为文体改革派的先锋。如果你看过一个电影叫《建国大业》,里面有一个镜头,是胡适在给学生上课。他提出要搞这种白话文。有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无能为力”用白话文怎么说?胡适当时就给了一句话说:“干不了”。这也是反应了那个时代。说白了今日的白话文就是新文体,夹杂着口语的一种通俗文言文。

第三个阶段,对比今天的网络用语与正式文书。我们也能得出一点类似的结论。如果你学习过公务员考试,或者撰写办公公文、文件合同等,仍然不能够使用网络用语。说白了,我们当今社会的人,也是类似于古代,有两套系统,一套系统就是正式的公务员用用语和文件合同用语等,大家都能看懂,而另一套是私下当中的日常交流用语可以随意一点,大家也能懂!综上所述,综合前面三点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古人读文言文是不需要注释的,原因就是他们懂文言文,他们心里明白,他们学过文言文,他当然不需要注释。当然古代读书人比较少,识字率也是比较少的,如果他从来都没有上过私塾,那么他连斗大的一个字都不认识,根本就认识不了文言文。那么他只能懂日常交流语言了。而对于古代的读书人而言,他既懂文言文也懂日常交流语言,所以他在读文言文的时候是不需要注释的,这是我综合这几个角度得出来的结论,希望能帮到你。



9

古人读古文需要注释毋庸置疑的!

下面我举三个大家熟知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第一个例子:《清平乐》

热播电视剧《清平乐》中有一段情节:欧阳修参加殿试,晏殊是主考官,出了一道“司空掌舆地图也”的题目,欧阳修凭借着极高的文化素养,一眼识破了其中的玄机——“不知作汉司空也与周司空也”。提到了“东汉郑康成注云……”这里说的就是东汉郑玄给《周礼》作的注

东汉郑玄给《周礼》作注说:“现在(东汉)的司空这一官职,仍然掌管国家疆域地图,和周朝的司空官职相比,汉朝的司空不止掌管国家疆域的地图了,(还多了许多其他的事务)”

那么要我作的,到底是周朝的司空还是汉朝的司空呢?

可知古人读古文需要注释的。

第二个例子:《三峡》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初中语文课本里的名篇《三峡》吧?“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知这篇《三峡》出自何处?

出自郦道元《水经注》,郦道元是南北朝北魏时人,而《水经注》得名于《水经》——对,没错,郦道元给《水经》作的注释,写成了《水经注》,后人考证《水经》大约成书于三国时期,与郦道元相差几百年,郦道元时期便已经需要注解才能读懂《水经》了。

可知古人读古文需要注释的。

第三个例子:春秋三传

著名的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言,《春秋》是孔子写的,但十分简略,国家大事往往只用几个字就概括了,而且态度鲜明——“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评论区讨论)。而春秋三传是其他人写的,三个人分别写了三种注释,孔子之后的人便需要通过春秋三传才能理解《春秋》了(关云长夜读《左传》)。

可知古人读古文需要注释的。

最早的注释?

前面我举的三个例子佐证了“古人读古文需要注释”这个观点,那么我们最早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注释的呢?这个问题,学界还在考证,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孔子给《易》作过注——《十翼》,此外《论语》有言:“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这也说明孔子时代学习夏、商时期的历史已经需要考证了。

附录:小学

古代有专门的学科研究音韵、训诂——小学,(“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其他不多谈,清代是训诂学的鼎盛时期,精通训诂学的大师辈出,如戴震、段玉裁等等。

总之:古人读古文需要注释是毋庸置疑的!

10

当时自幼开始三字经,读书人正常都能看懂,但当时文盲特多,没有点家底的是读不起私塾的,因此之乎者也大多数人还是看不懂的,因此难度大的文言文应该还是要注解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