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答应刘备借荆州的无理要求?:刘备借荆州这事,还是很有意思的,值得仔细品味一下。一个问题是借而不是占,还不还另说;二是孙权清楚有借无还,为啥还
刘备借荆州这事,还是很有意思的,值得仔细品味一下。
一个问题是借而不是占,还不还另说;二是孙权清楚有借无还,为啥还借给他,这是当时情势的必然结果。
01
刘备借荆州。
既然是借,就说明这个地方更应该是孙权的。
不管演义如何描述赤壁之战,但真实的历史是,刘备、诸葛亮就是打酱油的,在这次战役中,主角还是孙权、周瑜。刘备集团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效果并不大。
这场战役,既不需要诸葛亮去借东风,也不需要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就靠周瑜等率领三万吴军就打败了曹操。
曹操败退后,刘备占据荆州南四郡,也没有那么复杂。周瑜借助刘备集团的力量才勉强击败了曹仁驻守南郡的势力,把曹仁赶走。如果曹仁粮草有保障,恐怕还能坚守一段时间。
孙刘联盟真正的合作,还是在击败曹仁的战役中。在战胜曹仁的过程中,培育了情感,在争夺南四郡的时候,也就没有很大的冲突。联盟处在蜜月期,还没有计较荆州到底应该归谁。
周瑜占据南郡后,曹操的势力撤退到了北方,此时,孙刘才考虑荆州到底该由谁来接管。
刘备势力较弱,在赤壁之战中毕竟出力不大,还不能与孙权翻脸。于是,刘备保持了低调,提出是借荆州,而不是说理直气壮地就该占据荆州。
不管荆州原来是谁的,是汉家的还是刘表的,既然孙权击败了曹操,没让曹操拿走,就该是孙权的。刘备也认这个账,没有说谁占据就算谁的。毕竟孙权主动要求与刘备联盟,否则,刘备可能就去交州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就提出借荆州暂住一下,而没有直接说这是我应该分得的红利。
还不还是以后的事,但刘备的确是借的,也就是名义或口头上还是承认荆州应该归属孙权。
02
既然刘备提出是借,不借不就行了吗?为何孙权还是同意借给刘备呢?
看一下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具体情况吧。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
周瑜占据南郡之后,孙权拜其为南郡太守,屯聚江陵(江陵是南郡的治所)。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所在公安。
比较有意思的是,没有人举荐,朝廷也不可能主动任命刘备为荆州牧,刘备自己就做了荆州牧,开始走马上任了。荆州牧也算是一方诸侯,没地方办公也不是个事。于是,刘备去京口拜见孙权,就想租借个地方办一下公。
周瑜就上疏孙权,说: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周瑜认为刘备野心不小,非池中之物,又有关羽、张飞辅佐,恐怕不甘心居人之下。如果任其发展,将来恐怕是个麻烦。应该限制刘备的行动,不能让其得势。
但是,一直主张并促成孙刘联盟的鲁肃却有不同的意见。
据《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刘备去拜见孙权的时候,就提出了都督荆州一事,也就是想管理荆州。
如果刘备想强取荆州,就没必要去跟孙权沟通。去与孙权协商,就有借取的意思。周瑜是坚决反对的,但鲁肃却建议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联合刘备共同抗拒曹操。
当时的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虎视眈眈,应当广揽天下英雄成就霸业。又恐怕难以控制刘备,用软禁的办法,不一定能够起到作用,就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而是听从了鲁肃的建言,把荆州的部分地区借给了刘备,也就是容许刘备在占据的地方发展势力。
孙权借荆州,完全是出于时势的需要,想依赖刘备的势力对抗曹操,而不是多么仗义才把荆州借给刘备。
因此,在豹眼看来,刘备借荆州并不是无理的要求。既然是借,就有借与不借的问题。孙权愿意把荆州借给刘备,就不存在刘备是无理要求一说。
就是正常、合理的要求,孙权完全可以不借,主动权在孙权。不管刘备的要求是否合理,孙权愿意借给刘备,就不能说刘备是无理要求。
至于以后刘备还与不还,那是以后的事,这与借没有关系。
关键一点,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不是因为刘备借荆州的理由是否合适,而是符合孙权的政治需要。如果不符合孙权的政治利益,不管刘备提出多么合理的理由,恐怕孙权都不会借给他。
既然你孙权是出于政治利益才把荆州借给刘备,那么刘备完全可以根据政治需要,不把荆州还给孙权。你盯着我的鸡,岂不许我瞅着你的蛋吗?
因而,刘备借荆州不是无理要求,不还荆州也没有过错。诸侯争霸,谁抢到就是谁的,凭实力说话,不服就来战。
孙权确实答应把荆州借给刘备,可是那是在刘备的请求下,鲁肃的劝说下借的,并不是孙权自己心甘情愿借的。他借给刘备荆州也是权宜之计,后来为了拿回荆州,他不惜败盟,偷袭荆州,杀了关羽。这一切,都是和荆州的战略地位息息相关的。
荆州位于魏蜀吴三者的中央地带,谁占有了荆州,谁就拥有了对其他两方的优势地位。因此,早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孙权和刘备都把目光盯在了荆州身上。
刘备来到荆州,虽然名义上是寄居在刘表庇护之下。但是,刘备内心是想要夺取荆州作为自己的基业。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制订了先取荆益为业的战略目标。刘表心中也对刘备怀有疑忌,不过想利用刘备抵抗曹操才隐忍下来。
而孙权对荆州的需求更为迫切。他和周瑜、鲁肃等人也早早制订战略,要全据长江,北向争夺中原。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东吴也必须占据荆州。于是,孙权在继位后,就开始了对荆州的攻伐。孙权以报仇为名,攻打江夏,击杀黄祖,夺取了大部的江夏郡,还有继续西进的迹象。
而曹操也没有闲着。他的目光也时刻紧盯着荆州。在孙权攻打江夏,准备下一步的行动时,曹操派出一部分兵力南下,威胁孙权的侧翼。孙权因此只得撤兵,保护自己的后方。
曹操在北方袁绍势力平定后,不顾关中没有平定,就马上开玄武池训练水军,准备对荆州用兵。在派兵进攻刘备失败后,为了遏制刘备势力的增强,曹操发动了对荆州的进攻。这次进攻虽然在初期比较顺利的拿下了荆州,可是成为孙权和刘备两方共同敌人的曹军,在赤壁之战遭到了惨败,主力被迫撤回了北方。
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带领东吴的主力,和曹仁互相攻战一年后,拿下了南郡的江陵,达到了东吴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曹操主力北撤,以襄樊、合肥作为战略支撑点。占据了荆州的北部。而刘备则借用东吴的兵马,占领了荆州江南的四郡。后来,周瑜还把南郡江南的部分划给了刘备。
这样一来,整个荆州就被三家分别占据了。在这个时候,曹操占有荆州北部的襄阳、南阳,刘备占有荆州的江南部分,而孙权虽然占有的地方比较小,但是却占据了整条长江的各个要点,控制封锁了整条长江。
在周瑜活着的时候,刘备是不敢对东吴有什么异议的。周瑜军事能力超群,加上赤壁之战的军威,死死压制着刘备不敢有什么异心。周瑜对刘备集团的态度就是,分化瓦解,为我所用。他上书孙权,要孙权扣押刘备,准备吞并刘备的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和刘备的关系也就微妙起来。双方都不会向对方低头称臣,可也不能兵戎相见。孙权虽然占据长江,可是实力单薄。而刘备则躲在江南,在孙权军队的掩护下,发展出一支实力雄厚的力量。这样,孙权独立支撑对曹操作战,力不从心。而刘备羽翼已成后,也需要实现《隆中对》的战略目标,有一个与曹操作战和下一步发展势力的战役出发地。
于是,在周瑜死后,趁孙权实力削弱的时机,刘备提出了借南郡的要求。在鲁肃的斡旋下,孙权同意了刘备的请求,把南郡借给了刘备。这就是后来“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由来。
鲁肃劝孙权借南郡给刘备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当时东吴的战略形势很差,整个军事力量沿长江布置,成为一字长蛇阵。这个阵势还夹在曹操和刘备之间,运转不灵。而刘备则在东吴的后面,发展实力,坐收渔利。
将南郡借给刘备,就可以把西线的防务交给刘备,自己将兵力集中在东线。这样,兵力集中后,就可以对合肥一带的曹军取得绝对的军事优势,进而夺取徐州。而刘备有了战役的出发地,也可以采取《隆中对》北伐的方案。
如果孙刘两家配合默契,一起对付曹操,那么曹操会面临极大的困难。史书上说,当曹操得知孙权借南郡给刘备时,正在写东西的曹操连笔掉到了地上都不知道。可见,此事对曹操心理的震撼。
但是,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是不情愿的。他后来评价鲁肃说,劝自己借荆州给刘备,是鲁肃的一个短处。这说明了孙权根本就没有鲁肃的眼光。这是与孙权的性格和战略思想有关的。
孙权接替孙策继位的时候,孙策就评价过两人的区别,史书记载,当时孙策对孙权说: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在这里,孙策从侧面指出了孙权保守有余,进取不足的性格。在孙策手下的具有进取精神的将领周瑜还活着的时候,孙权依靠周瑜,还有吞并西川,北伐合肥的气魄。可是当周瑜一死,孙权就渐渐失去了进取的精神,日益寻求自保了。
于是,孙权越来越对失去上游的战略要地荆州感到后悔。他屡次去刘备那里索取荆州,但是都没有结果。在刘备夺取西川后,双方还兵戎相见,发生了湘水之争。虽然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江南荆州结束争端,可是没有上游荆州的孙权是始终不放心的。
尤其是刘备打败曹操,占有整个蜀地,实力已经发展到超过东吴的时候。孙权感到了直接的威胁,对荆州的需要更加迫切。因此,孙权一面和吕蒙商议武力夺回荆州,一方面向曹操投降,在各方面进行准备。
终于,在关羽北伐荆襄的时候,孙权派吕蒙夺取了荆州。达到全据长江的战略目的,孙权可谓欣喜若狂。他对吕蒙大加赞誉,大肆封赏。对当年劝他借荆州给刘备的鲁肃颇有微词。
由于孙权的背盟和战略眼光的低劣,在后来的夷陵之战中,东吴虽然取得了胜利,可也造成了他和刘备的两败俱伤。虽然孙权达到了全据长江的目标,可是下一步北进中原的目标就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首先更正题主问题里一个错误,孙权借给刘备的仅仅是南郡一部,不是荆州。而孙权之所以同意把南郡借给刘备,主要还是因为自身压力太大所致,而且刘备还可能做出了其他方面的让步。
赤壁之战以后,孙刘联军趁势反击,在经过一系列激战以后,夺取了包括江陵在内的南郡大部分地区,曹军退守襄樊。此后刘备挥师南下,夺取了荆南四郡。至此,荆州被曹刘孙三家瓜分:曹操占据了荆州北部的南阳郡、江夏郡一部和襄阳、樊城,孙权控制了荆州中部的南郡大部分,刘备则抢占了荆南四郡和江夏郡的夏口周围地区。
此时孙权所控制的荆州实际上夹在了曹操和刘备之间,需要直面曹操的军事威胁,而刘备则要轻松的多。而且在南郡和江东之间还夹着刘备控制的夏口,此时对于孙权来说态势其实很不利。
早期孙权抓住江陵不放,是因为江陵是入川的必经之路。周瑜一直有意夺取益州,以增强自身实力。不过随着周瑜因病去世,孙权失去一大臂助,自保都觉得压力太大,不可能再分心去取益州。
而另一方面刘备在夺取荆南四郡以后原来荆州很多士族都纷纷前来投奔,实力大张。孙权都有几分忌惮,此时将南郡让给来借地的刘备,一来可以巩固双方联盟,二来可以让刘备分担曹操带来的军事压力,也算是一举两得。另外从程普此后被任命为江夏太守看,刘备很可能把夏口等地移交给了孙权,作为取得南郡的交换,因此这也不是孙权单方面的让步。
所以把南郡借给刘备,对孙权来说也是有利的,并不能认为刘备的要求无理,否则孙权也不会答应。
孙刘联盟,是为了对付共同敌人。天下未定,何以家为?借荆州事小,抗曹操事大。
当年,孙坚得了传国玉玺,为了借兵开拓东吴,不得已上交袁术,换取东吴半璧江山。
历史上,为了防止骚扰和掠夺,大汉采取\"和
亲政策“,求得边关安宁。等到汉武帝拳头硬了
才宣布:向匈奴开战!
赤壁战后,孙权几番要求收回荆州,刘备几度搪塞。待到刘备全力攻益州、入蜀地,只留下关羽一人,竟大意失荆州。
然而,这荆州是你孙权的吗?
不是的!
荆州是人家刘表的,再往上说荆州是大汉朝廷的,是老刘家的,你孙权又不姓刘,凭啥说荆州是你的呢?
孙权会说,荆州是我打下来的。赤壁之战孙权确实居功至伟,没有孙权,荆州便已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
刘备会说:俺凭本事抢来的荆州,凭啥要还啊!况且这天下本来就是俺老刘家的,你孙权算老几啊!
先来看看荆州在哪!
三国时期的荆州,面积很大,北至湖北襄阳,南至湖南郴州,包含了七个郡,即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
赤壁之战后,曹操被打跑了,孙权趁机抢占地盘,可是他运气实在不好,他碰到了铁血硬汉曹仁。
东吴出动了全部精锐,由周瑜亲自指挥,在南郡这个地方与曹仁展开了殊死较量,战争持续了一年多,最后曹仁粮草吃完了,兵力打完了,这才弃城而逃。
此战,东吴虽然得到了南郡,但损失惨重,惨胜!
就在周瑜和曹仁互掐之时,刘备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抢占地盘,刘备虽然实力不行,威信不行,但他手里有张王牌—刘琦。
要知道,荆州是刘表的,刘表死后,荆州到了曹操的手里。曹操未做休息,也未调整各郡守将,马不停蹄地杀到了赤壁。
所以说,荆州各郡守将基本上还是刘表旧部,这些旧部刘琦都认识,所以当刘备带兵来到江南四郡时,四郡守将望风而降。
就这样,刘备不费一兵一卒,就占了荆州的四个郡,分别是长沙、武陵、零陵、桂阳。而孙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损兵折将,才得了区区一个南郡。
PS:北方的南阳郡、襄阳郡依然在曹操的手里。
孙权心中那个气啊!但此时,孙权实力不足,倘若此时抢刘备的地盘,必然让曹操渔翁得利,所以孙权暂时咽下了这口气。
这时候,鲁肃找到了孙权,建议把南郡“借给”刘备,孙权思来想去,同意了!
所以说,刘备借荆州,不是整个荆州,而是荆州的南郡,不过后来孙权讨取荆州之时偷换了概念,索要整个荆州。
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南郡位置特殊。南郡北边是曹操的地盘,南边是刘备的地盘,夹在中间两头受气,所以不如索性卖个人情,把南郡也借给刘备,让刘备与曹操死磕去。
第二,缓解压力。曹操战略重心不是荆州,而是淮南,倘若曹操南下合肥,再往东南就只抵东吴老巢南京了,为了缓解压力,不如索性把南郡给了刘备,让他继续往西打,占据益州,以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所以,孙权借荆州是深思熟虑的,是他主动借给刘备的,并不是什么无理的要求。
江东孙氏对于荆州的渴望,从孙坚时代就开始了,当年孙坚就是战死在襄阳城下,孙策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从来也没有忘记攻打西边的荆州,孙策时代,曾经大败江夏太守黄祖,斩杀黄祖军三万多人,但是没能继续前进,到了孙权时代,从公元200年到公元208年,三征荆州江夏太守黄祖,终于占据了半个江夏郡,还斩杀了黄祖。
夺取荆州,是孙权父子两代人的毕生心愿,原本孙权在斩杀黄祖后还能采取进一步攻打荆州的军事行动,但是曹操来了,孙权不愿意投降,于是联合刘备在长江上跟曹操打了一仗,这一仗就叫赤壁之战,曹操在赤壁大败,猖狂向北方逃走,紧接着,孙刘联军开始攻打荆州南郡,历时一年,在周瑜的领导下,东吴军队才拿下了南郡。
孙坚、孙策、孙权
荆州在刘表统治时期有七个郡,分别是:南郡、江夏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桂阳郡、南阳郡。曹操南下荆州,刘琮投降,随后荆州七郡名义上归属曹操,但曹操在随后进行的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中大败,只能退回到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固守,因此在赤壁之战后,荆州就已经三分,分别是:曹操占据了最北边的南阳郡,孙权占据了江夏郡的一半和南郡,刘备占据了荆南四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桂阳郡)和江夏郡的另一半。
当周瑜在攻打南郡时,刘备率军趁机攻打荆南四郡并占领,尽管算起来,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占据了四个半郡,但实际上荆州地理位置最重要的南郡被孙权占领,人口最多的南阳郡被曹操占领,刘备占据的荆南四郡是最贫穷、人口最少、经济最不好、地理位置最差的地方。
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仅仅只有荆南四郡,那刘备这辈子就不可能有什么发展,因为刘备的北边和东边都是孙权的势力范围,西边是崇山峻岭,南边是更为偏僻的交州(现在的广东和广西地区以及越南中北部),刘备根本没有发展前途,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明确告知刘备,要占领荆州和益州,向东联合孙权,才能对抗曹操,但现在刘备却只能在荆州最为偏僻的荆南四郡,所以刘备只能厚着脸皮向孙权借南郡。
从刘备的角度看,只有借来了南郡才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事实上,赤壁之战后,孙权、刘备、曹操三家都面临着一步发展的战略,刘备的战略就是诸葛亮隆中对中所说,占据荆州,以图益州,曹操的战略是暂缓统一天下,改为加紧政治夺权,为改朝换代做准备工作,而孙权的战略是什么呢?
所谓的借荆州,其实就是借南郡,南郡是荆州七郡中战略地位最重要的郡,没有之一,向北经襄樊直达中原,向南是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向西是群山环抱如盆地的成都平原,向东是孙权的核心地盘江东六郡,南郡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孙权为何会同意把南郡借给刘备这个野心家呢?孙权难道不担心刘备坐大了?
荆州七郡
事实上,刘备借南郡这事,与孙刘结成联盟这事很相似,都不是刘备主动的,而是孙权主动的,孙权主动的意愿来自鲁肃的战略,孙权与刘备之所以结成联盟,是因为孙权不想投降曹操,既然要与曹操为敌,那么就可以联合一切曹操的敌人与曹操对抗,在当时来看,只有刘备,所以孙权有与刘备结盟的主观意愿,因为主动权不在刘备,而在孙权那里,当孙权与鲁肃达成一致后,就派出鲁肃到荆州打探消息,并寻求结盟,虽然后来诸葛亮出使东吴达到了联盟,但这早就在孙权与鲁肃之间默认了。
刘备借南郡这事,与孙权联盟非常相似,这也是孙权与鲁肃主动寻求,刘备是求之不得,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打开地图看一看当时的天下局势就会明白了。
赤壁之战前,曹操在南方的敌人的刘表、刘备和孙权,赤壁之战后,刘表势力消逝,曹操在南方的敌人就变成了刘备与孙权,南郡之战结束后,周瑜占领了南郡,再加孙权原来的江东六郡,孙权手上的所有北方边境都与曹操交界,而刘备占领的荆南四郡由于被南郡所阻隔,并不与曹操交界,所以名义上的孙刘联盟,实际上在赤壁之战后,只有孙权一家独自抵抗来自曹操的水陆军事压力。
刘备
刘备根本感受不到曹操的威胁,因为不交界嘛,所以南郡之战后,刘备没有丝毫军事压力,军事压力全部由孙权独扛,孙权显然不愿意了,孙刘是同盟,凭什么所有的军事压力由我一家来独扛?当时的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后失败,但是曹操的实力在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没有实质性损失,甚至还有增强,不信的话,你可以看一看赤壁之战曹操损失了哪员将领?一个也没有,损失了多少士兵?大多是荆州降将,曹操并没有伤筋动骨,相反,赤壁之战后,曹操还在积极训练水军,来看一看南郡之战后的曹操在做什么?
《三国志 武帝纪》: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
这话的意思就是: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三月,曹操率军达家乡谯县,开始制造快船,操习水军。七月,曹军从涡水进入淮河经过淝水,并在合肥驻军。
曹操
曹操做这事的时候,周瑜还在率军攻打南郡,然后曹操开始在合肥驻军,曹操做这事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在合肥给孙权增加军事压力,合肥在哪里?就在与孙权交界的长江北岸不远处,孙权能不紧张吗?当然要派兵严防死守,就这么这个军事行动,就能让孙权紧张很久,如果曹魏长时间在北方调防,那孙权就得做出对等的回应,所以,孙权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曹操的切身威胁。
现在南郡虽然被周瑜拿下来了,但是面对曹操所有的军事压力都在孙权身上,刘备躲在东吴军队后面舒舒服服地享受空闲时间,一点压力也没有,孙权当然不愿意了,怎么也得让刘备感受一下曹操的军事压力嘛,于是孙权想了两个办法:
一、让刘备率军北上抵抗曹操,正好又赶上刘备来借南郡,所以孙权顺水推舟,把南郡借给了刘备,让刘备去感受一下曹操的威胁。
二、孙权怕刘备不同意,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与刘备缔结政治联姻,让刘备去抵抗来自荆州--襄樊一线的曹军军事压力,而孙权本人则关注自己的核心地区江东六郡与曹操的军事压力。
曹操、孙权、刘备
孙权虽然借了南郡给刘备,难道他不担心刘备趁机发展壮大吗?
还真不担心。当时的刘备势力很小,赤壁之战前,刘备加上刘琦的兵力只有2万人,只有半个江夏郡的地盘,兵微地少,赤壁之战后,刘备有了荆南四郡,这个时候刘备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很小,荆南四郡在当时是偏僻的地方,人口稀少,刘备势力仍然很弱,要知道当时的孙权手握江东六郡已经快十年了,实力是刘备的好几倍,孙权相信自己能控制住刘备,所以就放心的把荆州南郡借给了刘备,因为孙权相信这只是借,到时候凭借实力强大还能收回来,可是孙权没有想到的是,刘备有了南郡之后,发展神速,简直一日千里,仅仅十年时间,实力就能与孙权比肩,于是孙权又开始了抢夺荆州的计划,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借荆州这事,这就好比一帮子马大哈当会计,算的全是糊涂账。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不服气:“就你精明?就你不糊涂?”
这您别生气,说道根子上俺也就是个马后炮而已。但这事不摆不明不是,咱把这事掰开了说说,看俺说的对不对。
话说这赤壁之战结束,曹操被一把大火给坑,这大火坑的他欲仙欲死,好悬没把命撩这,但这战果还是有的。
荆州这块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一共七个郡,就被刘备刘皇叔和孙权以及曹操三家就给瓜分了。
所以咱一直说这刘皇叔打孙权这里借走了荆州,这话不对,他只是借了一部分而已,人家自己也掌控荆州一部分。
说道这里估计小伙伴们会好奇,这三家是咋分了这荆州呢?
曹操把荆州北边最大的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收入囊中,而这孙权拿到了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绝大部分的南郡。
那么剩下的长江以南的南郡,和剩下南边的四个郡这就被刘皇叔划拉到自己的怀里收了起来。
所以赤壁之战,刘皇叔这大耳朵占的便宜最大,毕竟荆州大部分地盘都落到他的手里边。
说实在的,这事孙权蛮吃亏,因为在整个孙刘联盟当中,他出力最大,结果他得到的地盘最少,最占便宜的反而是这刘皇叔。
这事咱先搁这里不提,接着说事。
那么三方势力搁荆州这块,就形成了对峙。
那没得说,曹操蹲在一边虎视眈眈的,随时随地的想把另外两个掐死,然后按在地上搞摩擦。
大家伙也知道,想法和这实力是成正比的,曹操也有这个能力。
那么孙刘两家,虽然也存在对抗,但这身子骨明显弱小了一些,这要是单打独斗的和曹操过招,这就得被扒皮下锅给炖了,所以这俩家求同存异不可避免的联合到一块了。
这就是当时的大背景。
话说南郡之战结束以后,孙权这边的代表人物周瑜为了对抗曹操,这就把南郡南岸这片土地划拉给了刘皇叔,所以刘皇叔其实开始拿到的是荆州南边的四个郡,南郡就没拿到,是人家周瑜白给了他一部分。
白给的能不要嘛?所以刘皇叔立马带着人马入驻了公.安,咋说呢?土地这东西在多他也嫌少。
这刘皇叔就开始打这南郡全郡的主意,他就想把这南郡全部收入囊中,但这剩下的都被周瑜占着呢?
也赶巧了,就这个时间点上周瑜死了。那么刘皇叔这就提出,他这块土地太少,压根就不利于他的发展,这意思就是把南郡这块干干脆脆全给他就得了。
孙权他也不傻,你说借就借,万一你不还咋整。毕竟那会他也没啥有效的法子对待老赖不是。
结果这事,被鲁肃给一力促成了。
因为鲁肃给孙权说明了其中的道理。
这第一点,没得说,有曹操这体量庞大的外患杵在哪里,不得不防这吃人的老虎。曹操虽然赤壁之战失败了,但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东吴单独对抗曹操太吃力,这就需要帮手。
那么第二点,这荆州,他压根就不是孙权的基本盘,啥恩惠呀,啥威严呀,都没在这地施展过。这老百姓对东吴的这个政权是陌生的,这安抚就得一阵子,可曹操不会给你这时间,让你悄摸兮的吞下去消化不是。
那么刘备刘皇叔可就不一样了,他是荆州这地的老人了,他的号召力那是自来熟,这都不需要磨合的。
这第三,刘皇叔拿到了完整的南郡,势必会减弱曹操对孙权的敌视,毕竟整个荆州这地盘最多的就是刘皇叔了,他们俩掐,咱坐收渔翁之利,这不挺好的吗?
这第四,说了是借的,以后他还是要还的。
当然这最后一点,您可以忽略,刘皇叔表示这东西说说可以,千万别当真。
那么基于这四点,孙权他就答应了。
当然孙权也不傻,他还是留着后手的,那武汉还在他的手上,只要他乐意,集结大兵搁武汉这块顺着长江,拿南郡还是有把握的。
所以说道这里,大家伙就应该明白了,刘备借的不是荆州,借的是荆州中的南郡而已。
老话说的好有借有还,他再借不难不是,可这事到了刘皇叔这里,这就行不通了。
毕竟这土地,不是毛毛钱。
那么刘皇叔在荆州这块,算是硬气起来了,这就成了对抗曹操的主力,还有孙权作为助力,那么在这个事态之下,刘皇叔就拿到了益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
这一家伙下去,刘皇叔的蜀汉基业算是有了。
孙权瞅着刘皇叔这蜀国都建立了,那南郡这事,您是不是应该还了。
“哎!这事不急,待俺老兄取了凉州,咱在说这事!”得,刘皇叔开始耍赖了,拿下凉州,你还准备拿那块?
这摆明了就是不想还了不是。
俩人这下子算是撕破了脸,双方剑都拔出来,这眼瞅着就要开干了。
蹲在一边的曹操乐了,悄摸兮的就想去撩刘备刘皇叔的益州。
益州是刘皇叔的基本盘,这要是丢了,啥蜀国不蜀国的,这就没了。
所以刘皇叔和孙权,这就蹲在谈判桌上,谈了一把。
这南郡作为荆州的咽喉,刘备死活不给。当然孙权他也没打算要了,他知道这就是肉包子已经丢出去了,想要拿回,不可能了。
所以刘备将长沙和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一个换了俩,孙权其实还是吃亏。
但这事孙权埋在了心里,没言语,这就为以后关羽败走麦城埋下了伏笔。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一座荆州城,半部三国史。荆州被魏蜀吴三国瓜分,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围绕“荆州”引发了孙刘两家一系列的恩怨情仇。
荆州对于孙权而言,同样重要。为什孙权答应借给刘备?是被刘备忽悠,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另有隐情?听小童慢慢道来!
首先“刘备借荆州”借的不是整个荆州,而是荆州的一个郡——南郡。荆州包含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以及后来从南阳郡、南郡分出来的襄阳、章陵,共九郡,所以有“荆襄九郡”之说。
“荆襄九郡”被魏蜀吴三家共同占据。南郡位于魏蜀吴交界处。占据南郡,沿江东下可进吴楚;逆流而上可取益州;北渡长江可图曹魏,战略位置十分突出!
孙权以报仇为借口,消灭黄祖,占据荆州的江夏。
曹操平定北方后,挥师南下,占领荆州的襄阳、南阳、南郡,刘琮携荆州投降曹操。
随后爆发了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盟火烧赤壁,被迫退回南阳、襄阳、南郡。
周瑜打败曹仁,取得了南郡。刘备趁孙权、曹操争夺南郡时,不费吹灰之力取得了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
此时曹操占据南阳、襄阳三郡;刘备占据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孙权占据江夏、南郡。
随后孙权发动了合肥之战。合肥城坚如磐石,久攻不下,周瑜在长沙之战中病逝,这个背景下刘备提出借南郡。
诸葛亮给刘备提出的战略规划《隆中对》中,夺荆州是第一步。鲁肃为孙权提出东吴版本的“隆中对”,荆州同样重要。鲁肃提到,汉室颓废,汉亡只是时间问题。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东吴难于以其对抗。孙权当先夺江夏,再夺荆州,然后全据长江之险,静观其变,以图天下!
《三国志?鲁肃传》: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占领荆州、全据长江是孙权的战略规划。只是孙权为了加强防守长江纵深,坚持“守江必守淮”的原则,发动了合肥之战。
一、加强孙刘联盟。
曹操虽然经历了赤壁之战,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单凭东吴之力,很难阻止曹操北下。因此孙权需要加强孙刘联盟,借南郡于刘备,在很多程度上促进了孙刘联盟,以至于曹操听说借南郡给刘备后“方作书,落笔于地。”
《三国志?鲁肃传》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
二、利用刘备抵抗曹操,减轻长江防守压力。
南郡位于曹操、刘备夹缝中间。周瑜守南郡时,刘备躲在周瑜身后闷声发大财。南郡远离远离孙权大本营,周瑜死后,东吴没有能防守南郡的合适人选。
于是孙权顺水推舟,将借南郡借给刘备,把刘备推到前线,利用刘备抵挡曹操,从而减轻孙权长江防御压力。
三、孙权重点在合肥之战。
刘备借南郡时,孙权胶着在合肥之战。合肥城坚若磐石,孙权需要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合肥之战中。让刘备守南郡,可以抽调更多兵力到合肥战场中。
四、低估了刘备的厚颜无耻和发展潜力。
刘备一直以“仁义”打天下,昔日陶谦让徐州、刘表托荆州,刘备曾多次推辞,不肯接受。今日孙权借给刘备南郡,难料日后刘备却厚着脸皮,拒绝归还。
孙权低估了刘备的发展潜力,刘备在孙权眼里势单力薄,即便是借走了南郡,日后也没有能力强借不还。不料刘备借南郡后,夺益州,取汉中,迅速崛起。
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南郡战略要地,兵家必争。孙权抛出了南郡当做诱饵,看曹操、刘备相互争夺,坐收渔翁之利。
孙权借南郡给刘备,符合孙权的眼前利益。长远看事态的发展却出乎孙权所料,一方面刘备迅速强大;另一方面合肥之战,孙权无功而归,孙权不得不放弃合肥,重新将目光放到了南郡。
“借荆州”给刘备,是孙权君臣经过充分讨论后做出的决策。
从短期来看,这个决策是孙刘利益分配调整的结果,符合双方的利益。
从长期看,任何合作的长期维系需要对利益持续的动态调整,孙刘最终因利益分配跟不上形势需要,过早翻脸。
对于借荆州的定义,当时是一笔糊涂账,孙刘两家各持一词。
在刘备方看来:所谓借荆州,其实只是借了南郡,其他南四郡,是靠刘备自己武力夺取的。
在孙权方看来,南郡、南四郡都是孙吴“借”给刘备的。
赤壁战胜,不为无功,故孙权听其自取荆州数郡,不加阻力,无异假借。遂各持一说,亦即为孙、刘日后构衅之因。——庐弼注《三国志.先主传》。
严格来说,“借荆州”只是孙、刘两家表述问题的方式,刘表时期荆州的治所襄阳都在曹操手中,“借荆州”并非借得整个荆州。
既然“借荆州”只是孙、刘沟通的语境,因此,我们也不必咬文嚼字,强行更正了。
但是,从争执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孙权的同意(至少是默许),以当时刘备的力量,他既无法获取南郡,也无法夺取南四郡,毫无立锥之地。
因此,刘备如何“说服”孙权,获取发展根本,值得研究。
尽管《隆中对》早已将获取荆州作为发展的第一步,但随着曹操的南下,刘琮的投降,刘备的这个计划几乎要变成一句空话。
赤壁之战,尽管孙刘联军取胜,但刘备实力羸弱的境况并未得到改善。
尽管以刘备的军力,夺取长沙、桂阳等地有把握,但若不能得到东吴的默许,刘备依然难以成行!
因此,在符合孙权利益的情况下发展自己,是刘备唯一靠谱的选择。
赤壁之战后,曹操依然控制江陵,并随时可能以此为基地,东下攻吴。
因此,夺取江陵,成了孙权最为重要的任务。
可是,周瑜攻江陵之战,打得十分艰苦。
尽管周瑜、甘宁夺取夷陵等地,封锁江面,但兵力有限,已经投降曹操的南四郡依然可以供应粮食给江陵。
因此,夺取南四郡,对孙、刘联军极为重要。
可是,由于兵力有限,夺取南四郡,必须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
刘表时期,刘表从子刘磐曾与黄忠在长沙数寇艾、西安诸县,如果要打,此地并非毫无抵抗之力。
南四郡,原刘表地盘,后属曹操,孙权在此毫无根基,同时,太史慈曾与零陵、长沙等地荆州军大打出手,双方敌对情绪浓厚。
刘备则不同,他手中有一张王牌:刘琦。
果然,在刘琦这张王牌的号召下,长沙、桂阳、零陵纷纷投降。
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对刘备来说,他获取了立足之地。
对孙权来说,刘备迅速平定南四郡,切断了江陵南面补给,极利于对江陵的封锁。
江陵之战后,周瑜在江陵、程普在江夏,他们构成了荆州战场抗曹的第一线。
刘备在长江以南,处于第二线。(江陵之战后,周瑜将公安给了刘备,作为刘备参与江陵之战的酬劳,并以此协防江陵。)
因此,此时的态势是:东吴义务为刘备看门!
刘备以此为机,亲自到东吴谈判,希望孙权让出江陵。
当然,说辞很重要!
如果刘备直接说:您帮我防守,我不好意思,给我江陵吧。那对方要拒绝是很容易的!
刘备没有讲这些人所共知的背景信息,他只是说:公安地盘太小,我的兵多了,容纳不下!(夏侯渊击败庐江雷绪后,雷绪数万部曲投奔刘备)
这句话一语双关。
1、我连自己都养不活了,如果您不把南郡给我,我恐怕给不了江陵吴军补给了。
2、我的兵很多,我必须要新地盘,您看着办吧!
所以,刘备软软的话中,给出的选项是:原有的合作方案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调整!
这个提议,在东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周瑜、吕范坚决反对,他们甚至建议扣留刘备。
鲁肃则认为:大敌是曹操,而东吴因人心未附,治理南郡难度大,建议由刘备来治理南郡。
就在这个当口,周瑜去世了。
孙权采纳鲁肃建议,同意借南郡。
刘备借得南郡的消息传来,曹操正在写字,他当时吓得笔都掉落地上:孙刘互援,天下事难办了!
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这是曹操在征讨二袁时汲取的经验,也是他此时正期待的事情。
事实上,“借南郡”,使曹操彻底放弃了直接南下的计划。
赤壁之战后,曹操在谯训练水师,准备南下。
可是,刘备借得南郡后,从211年开始,曹操开始调整方向,转而向关中、汉中等地发展。
由此,曹孙刘三方,由直接对抗,转向了对益州、汉中、凉州等“中间地带”的争夺。
可见,正是“借南郡”,使曹操放弃了急南下的计划,开始调整方向。
孙、刘获得了趁机发展的喘息之机!
可是,这种合作,却一开始就很畸形。
首先,这种合作的基础是:合作双方实力悬殊。
长江中上游,对东吴的安全至关重要。
孙权愿意放心把南郡交给刘备,前提是:刘备无力威胁孙权。
因此,一旦刘备实力强大,将成为比曹操更严峻的威胁!
其次,孙权和刘备的发展机遇严重失衡。
当时,要直接攻打曹操的地盘,难度极大,大家要发展,主题是“抢占中间地带”。
当时的中间地带,主要是西部的关中、汉中、益州等地。
可是,孙权图取益州之路,被刘备阻塞。
孙权要图取西川,必须经过刘备控制的地域。在刘备的阻挠下,孙权的企图无法得逞。
因此,在“抢夺中间地带”的竞争中,孙吴除了向南经略贫瘠的交州外,几乎毫无作为。
而刘备呢?近水楼台,夺取了益州,迅速坐大!
一方面,合作的基础是,上游的刘备无法构成对孙权的威胁;
另一方面,合作的环境是,刘备获得的发展空间远远大于孙权。
因此,长期来说,这种合作,危机重重!
后来,孙权评价鲁肃,说鲁肃劝他借荆州给刘备,是一短。
看来,孙权对于这个合作,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孙权说此话时,正值吴蜀翻脸之时,说此话情有可原。
平心而论,“借南郡”,对孙权是有利的。
赤壁之战后,周瑜曾提出,西进益州,联结马超,图取天下。
不过,如果不借助刘备的力量,仅靠东吴的力量全据长江,又发兵深入益州(刘备在“和平”进入益州的情况下,尚且用三年才平定益州),谈何容易?
因此,我认为,当时,孙刘之间只有两个选择:
1、大家互相看着,相互掣肘,谁也别发展。
2、互相配合,先把饼做大。
孙权、鲁肃,选择了2。
不过,由于孙刘后来缺乏对合作利益的动态调整,最后,饼做大了,心却散了。
因此,我认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是符合孙权利益的。
当时,孙刘只有相互借力,才能获得与曹操抗衡,并继续发展的资本。“借荆州”,正是孙权试图借力刘备。
可是,任何合作的持续,都必须动态调整利益分配。刘备坐大后,孙刘之间未能协商好利益,猜忌加深。最终,在对曹魏取得优势前,过早“互相伤害”。
当是时曹操兵至刘琮出降,刘备奔夏口依刘琦。鲁肃过江藉抚问刘琮之机,侦荊州动静,知荆州为曹操所得,遂转迎刘备,促其联吴共拒曹操。此谓英雄所见略同也!
操略定荆州,即悬兵江北,诈称兵马八十万众,传檄招抚,江南之士皆欲北侍之,朝堂之上言战者唯鲁肃周瑜数几武将尔。得刘备联盟,吴增臂膀之助,据资治通鉴考,曹操驭兵十五六万,得荆州兵七八万众,曹操之兵争战不息,闪击荆州,追击刘备已兵疲将乏,荊州新降,心存犹疑,去就未附,其主力不习水战,导狐疑新附为前锋,兵祸伏而不自察。曹操若于此时,勒兵息戈,安抚荆襄,南和孙吴,西入汉中,次下巴蜀,三国不复有也!
周瑜分情划策,孙权定决争之心,然兵不得立集,周瑜引江东三万众,刘备合江夏二万众共五万兵马,初战曹军失利,东吴将军黄盖献诈降火攻之计,大败曹军,时北军疾疫大发,战力几失,败走华容道,兵负草填沟,相蹈籍而死者不可数记。
刘备乘机招抚荊州兵士,顺势袭取荊州,民心多附,借从何来?东吴言和江南不复有,败亦江南不复有,尚能望得荊州乎?孙刘联合是双赢,最大受益者是孙吴。
曹操虽败,实力未消,稍挫尔,东吴尚不足与之抗衡,联盟解则必相争,祸旋踵立至矣!东吴以战争主导讨战后果实,势胜也,刘备藉协从复刘氏基业,义胜也,孙吴乘势而讨,刘备据义不还,何解?政治妥协曰"借"刘备得"借"缓东吴立逼之危;孙吴得"借"留日后夺取口实,一借息争,暂为唇齿,双赢也!
自古强弱易势之间,有借有还,势匀也!强并弱附顺时也!故曰借为政治妥协,盖为此也!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