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帝王的陵墓多是依山而建,比如,秦始皇陵南依骊山;北京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南京明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清孝陵在昌瑞山的主峰下。

帝王陵墓不是封土高大形成的山,而是依了山势显的更加高大。

比如,山东临淄的田齐王陵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六君王墓。田齐王陵分“二王冢”和“四王冢”两组。

"二王冢”为春秋时齐桓公和齐景公 墓,就建在齐陵镇南的鼎足山上。"四王冢”是战国时期齐威王丶齐宣王、齐泯王、齐襄王四个国王的墓,就建在牛山上,自西向东排列:其一为齐威王墓,高30米,周长140米;其二为齐宣王墓,高34米,周长157米;其三为齐泯王墓,高22米,周长190米;其四为齐襄王墓,高23米,周长130米。四墓相间,第一、二墓相隔130米;第二、三墓间距105米;第三、四墓之距160米,总长541米。宛如群峰连绵,气势巍峨。

这些陵墓本身建在山顶上,加上封土高大,所以更显得宏伟。

最佳贡献者
2

纵观历代王朝帝王陵墓,其选址除了考虑风水等自然因素以外,还要考虑陵寝的安全和壮观。建筑高大的封土堆,或者巧用自然的山体做墓冢。这俩种一般都是帝王陵墓常选之地。

一般给帝王选址陵墓的都是内阁大臣,他们是得到皇帝十分信任的,一般过程有三次:(1)皇帝和核心内阁大臣集体商量形成文字然后实施。(2)请当时最有权威的风水大师一起参与勘察得出结论让皇帝定夺。当然不是一个风水大师,而是多个联合勘察,最终交于皇帝。(3)皇帝和核心大臣最后讨论,修改最终符合皇帝心意和满意。尽量追求完美,然后交于一位皇帝信得过的大臣去修建陵墓。

皇帝的陵墓大多数是坐北朝南,好像秦始皇的陵墓是坐西朝东,原因可能是他死后希望能成仙,东方有紫气,所以这样做。像元朝陵墓大多数直接在广阔草原挖深坑埋入,用土填上后,然后用马踏平。后人都不知道。秦始皇陵墓是用土堆砌而成的,至今没有打开。而清朝一些陵墓下面都建有地宫大理石砌成,上面用土夯成。

所以古代帝王的陵墓一是土堆成,一是自然山体构成的,还有的就是像元朝那样直接埋入广阔的大草原,用马踏平。

3

有的帝陵是堆土成山,比如,西汉长,安,阳,茂,平,渭,义,康,杜陵大都如此,而灞陵则依山为陵,节俭安葬,省的盗墓贼掂记。唐帝陵多以山为陵,也有些是封土堆的,比如唐顺陵等。

封土堆的帝陵,状如覆斗,像山高耸,“不必峻峭"。依山为陵的,有的在山麓掘洞入葬,表面还是山势,有的在山前挖,反正能入葬就行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