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即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距离中国传统农历新年只有五天。
不过,对于统治中国已有276年的清王朝来说,已经不会再有近在咫尺的宣统四年了。
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爆发,曾是立宪派的湖北谘议局议长汤化龙立即通电各省,表达了支持革命的态度,认为新政已是“维新绝望,大陆将沉”。他还与黎元洪一起致电资政院和各省谘议局,表达了他们对于革命派的理解,“清廷违拂民意,靳宪不予,人民愤激,不得已起而革命”。
仅仅短短两个月内,就已经有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换句话说,此时此刻的清政府,所能统治的国土已经缩水一半,这出戏已经唱不下去。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举行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孙中山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至此,所有人都明白的是,该换演员了。
这一天清晨,乾清宫中济济一堂,分别是外务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度支大臣绍英、陆军大臣王士珍、海军大臣谭学衡、学部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邮传大臣梁士诒、工农商大臣熙彦、理藩大臣大寿。
其中,外务大臣胡惟德面向宝座,其他人则分列两行。
然而,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上朝,他们今天来,只有一个目的:
等隆裕皇太后和小皇帝溥仪颁布清室逊位诏书。
等了一会儿之后,隆裕和溥仪出来了,按照惯例是等二人升座,众大臣下跪磕头,给皇帝和太后分别请安,然后再平身。
不过,这一次不同于以往,皇权即将轰然倒地,清帝在位时间已经是用分钟来计算。
所以,胡惟德等众大臣只是一起三鞠躬,以示尊敬。
礼毕之后,胡惟德作为代表说道,“因为总理袁世凯身体欠安,未能亲自前来见驾。所以委托我带领各国务大臣来给太后和皇上请安。”
这是客套话,隆裕当然知道,袁世凯再也不会来了。一个月前,袁世凯从紫禁城回家的路上,被革命党刺杀,躲过一劫的袁世凯,此后借口“养伤”,再也不上朝了。
闲话多说无益,今天胡惟德带领大臣们前来的唯一目的:不是请安,而是请清帝逊位。
隆裕当然知道,不过哪怕谢幕,该说的话也还是要说的。
于是,隆裕对胡惟德说:袁世凯身受皇恩,局面能够应付到今天,确实为国家,为皇帝出了很多力气。如今议和能够使南方政府满意,确保皇室得到优待,颇为不易。我和皇上为了老百姓早一天得到安顿,国家早一天恢复和平统一,所以今天按照议和的条件,交出国家大权,由袁世凯来办共和政府。
你回去请袁世凯早点出来,恢复安宁吧。
说完,隆裕站起身,把早已拟好的逊位诏书亲手交给胡惟德,诏书上面写着: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诸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递交完诏书,隆裕又对胡惟德说,你把我说的意思也告诉他吧。
胡惟德连忙走到隆裕太后跟前,鞠躬之后双手接过诏书,说,
“现在大局如此,太后睿明鉴远,顾全皇室,天下苍生,袁世凯和众大臣,百姓哪能不知?绝不会辜负太后慈衷善意。如今优待条件已经确定,今后五族共和,天下太平。敬祈太后保重,太后放心。”
隆裕听完之后,面容惨淡,想到祖宗江山得来不易,如今在自己手中亲手葬送,忍不住悲从中来:
“予三年中深居宫中,不预外事,一般亲贵,无一事不卖,无一缺不卖,卖来卖去,以致卖却祖宗江山。”
说完这句话后,隆裕放声大哭起来,伤心地对大臣们说:“亲贵至今日,不出一谋,事后却说现成话,甚至纷纷躲避。只知性命财产,置我寡妇孤儿于不顾。即朝臣亦纷纷告退。卿等独自在此勉力维持,予甚愧对卿等。”
说完之后,隆裕带着小皇帝退朝了,从此,再也无朝可上。
胡惟德等大臣沉默地看着他们离去,看着一个王朝的背影转身。
随即,胡惟德等人带着诏书直奔石大人胡同外交大楼,借口身体欠安的袁世凯早已在那里等待。
袁世凯双手接过诏书,也一并接过来大清王权,很快,另一出民国的大戏即将上演。
这一天,除了逊位诏书,隆裕太后还颁布了另外两个诏书,一是公布优待条件诏,二是劝谕臣民诏。
前者是将民国优待条件公布于众,防止日后后悔。
后者则是向那些仍然忠于清朝的臣民宣布,大清over了。
其实,在徐世昌、那桐、绍英、荣庆等大臣当天所记的日记中,并没有如何渲染。他们都只是简略地记下了这个事实,平静得出奇,似乎波澜不惊。
倒是在辜鸿铭这样的自命遗老身上,反应出奇地激烈,辜鸿铭当天正在上海沈曾植的家里参加宴会。
辜鸿铭后来回忆道,当从晚间快报上得知退位诏书已经发表的消息后,所有人一起起立,随即向北边跪下,一面哭泣,一面叩头。
深夜,辜鸿铭离开时,对沈曾植说:“灾难临头了,我们怎么办?”
沈用双手抱住他,流着眼泪,用一种他永远也不会忘怀的声音对他说,“世受国恩,死生一志。”
不过,无论辜鸿铭怎么哭,大清王朝再也不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