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意思是有资于治,通篇为鉴,带有一定的辩证的观点的。这就是说这部书有利于封建统治,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平民百姓,文中记述的人和事,都是一面镜子,都要引以为鉴。司马光是封建文人,是统治者的决策人物,虽然反对王安石变法是不妥的,但编写这部书是有功的。在当时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一定的政治作用,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辩证地再现了历史兴衰和重要历史事件,虽然有一些历史糟粕,但对后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吏治清明,天下一统;吏治混乱,天下必乱,这样辩证的看待历史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个思想是不可磨灭的。他是封建文人,文中有颂扬封建统治,这是必然的,他必须维护封建统治利益,今天也应当一分为二看待他的哲学思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藏着极大的知识宝藏,至今仍能源源不断给后人提供智慧的源泉。古人留下来的许多经典对我们现今的人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比如,《资治通鉴》中提到战国时期,在魏文侯与重臣李悝的一段对话中,李悝就向魏文侯提出了一套极其经典的“识人五法”,为魏文侯识人提供了经典的参考价值。战国时李悝的“识人五法”对今天的我们仍具有借鉴意义,教我们怎么识人,让我们今天还受益匪浅。
魏文侯问李悝:“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李悝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说:“先生不要临事推让!”李悝说道:“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呀!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
史上魏文侯和李悝都是杰出人物。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志向远大,礼贤下士又从谏如流,是一位极出色的诸侯国君主。李悝是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在魏文侯时为相。李悝颇有辩才,且深谙识人之法,他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识人五法”,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使其广揽人才,辅助魏文侯实现“兵强国富”,魏国得以迅速崛起,称霸百年。
李悝告诉魏文侯的“识人五法”,原文是:“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窘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居视其所亲。
看一个人平常都与什么人在一起,如与贤人亲近,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我们从一个人平时喜欢和什么人接触以及和什么人关系亲近,就可以看得出这个人大致是怎样的人了。比如《射雕英雄传》中潇洒英俊的金国小王爷杨康,豢养了一批江湖恶汉,比如侯通海、沙通天等等,都是江湖上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之人,可见杨康也好不到哪里去。
富视其所与。
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养有为之士,则可重用。看一个人对待自己财富的态度,的确可以看得出这个人是私欲为重还是恢弘大气,在满足生活所需之后,不会太迷恋财富,这种人值得交往。《水浒传》里的柴进享受爵位,富贵逼人,但他却好结交江湖好汉,所以博得了个“仗义疏财”的美名。
达视其所举。
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唯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果一个人发达了,显赫了,就大搞裙带关系,这种人必然是不屑于再与从前的故交为伍的。反之,如果他显赫了看人还是不论出身只看人品和能力,这种人就值得交往。《水浒传》里的高俅,一旦发达了就鸡犬升天,豢养了高衙内这样的人渣。
窘视其所不为。
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一个人身处困境时,最能看出其人的品格高下。比如《水浒传》里的陆谦,贪图荣华富贵,昧着良心帮高太尉父子干着伤天害理的事,对无辜的林冲赶尽杀绝,置之死地而后快,最终丧命于林冲刀下,其人可耻。
贫视其所不取。
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处于穷困潦倒之际,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品格,现在一些人过得不好了,就干起了偷鸡摸狗甚至伤天害理的事情,还有的人更是莫名其妙报复社会,伤害无辜的人,这种人就是品格下三滥,应该远离。《水浒传》里的杨志,落魄到只好把祖传的宝刀卖掉,而没有去做打家劫舍的事,可见杨志这人还是有些骨气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试着用这“识人五法”去看人、识人,相信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小人、远离是非、远离灾祸!
《资治通鉴》是一部“帝王教科书”,宋代司马光编《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它是一部中国式智慧全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虽不是帝王,作为普通百姓,个人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处世哲学。
1.明事理。如何去做好一件事,如何去做好一个人。我们研究历史,通过看别人的故事,知道自己的宿命。看到这个中原大地活过哪些人,哪些人让我们不齿,哪些人让我们奉为榜样,哪些人让我们又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的优点,更看到自己的缺点。这些跟我们有相同缺点的人,他们的命运如何,我们的命运大抵也会如何。
2.知人性。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历史是螺旋前进的。这是因为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而人性是相通的。人性的弱点很难改变,所以历朝历代的人可能在犯同样的错误。
3.防患于未然。读《资治通鉴》,我们能读出历朝历代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资治通鉴里出现的一万多名人物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那些可鄙可怜的人。我们可以看到小人如何步步为营,最终害人害己,这样,我们可以在身边发现类似的人物,防止他们为害他人,或至少避免殃及自身。
4.照亮了未来的路。我们要从《资治通鉴》这面镜子中,照到人性的光辉,照到人性的丑陋,照到自己的不足,照出自己应该走的路,更要照出自己这辈子可能会走到哪里去。
以上是个人读《通鉴》的所思所获,希望能帮到你。
这个问题,如果鄙人不曾通读这套《资治通鉴》全书,绝不敢回答。只在读完这套史书巨著后,才敢捡拾一些前人牙慧,并自己一些体会,窃论述之。并请同道学友,不吝赐教。
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读它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好处?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开篇就阐述的比较清晰。目的就在于“资治”,就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矝(guan )恶,取是舍非”。
通俗的说就是,《资治通鉴》特别选取一些历史上发生过的国家兴衰大事,来映照当今社会发展的问题和得失。以记述历朝历代的兴衰得失,镜鉴于后人。这本书就是为现世人服务的。
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我们采纳吸收。对社会发展不利的,背离社会发展的,我们引以为戒。
所以说《资治通鉴》的编写,本来是用来辅导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参照读物。成书后的历代君王多少都能从中受益。话说回来,得到的感悟要付诸于实践。前人总结的经验,要在现世融汇变通。懂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的帝王,也大有人在。
但如果说《资治通鉴》仅仅是为帝王将相这些当政者的上层阶级服务,那它就绝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文史地位。
你我普通人,读《资治通鉴》一样能获益匪浅。
《资治通鉴》这部史书通过历史脉络的大线索,让我们自己分析找出时代“兴亡”的“关键”。而时代的“兴亡”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劝善除恶,褒贬是非,历史深处每一个人物似曾相识的命运,都密不可分的与现在的我们发生着联系。个人命运与国家、文化的联系都能够从《资治通鉴》得到印证。
另外,这部书在记载历史兴衰变迁的同时,我们看到了人性光辉的闪现。其中伟人们的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生活美德,更是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辅助我们的当下的人生。
可惜,《资治通鉴》现今似乎没有多少人先真正全部通读。
至于处世的人生哲学,人们似乎只有屡屡碰壁后,才懂得静下心来自我批评、总结、和疗愈。但如果我们多读史书,目睹耳闻人情伪辩,何至于平白多遭受这些碰壁之苦。
古人“行千里路如读万卷书”,是劝那死读书的读书人,多多接触世界,印证道德文章,为修身济世积攒经验。
今人却相反,因为大家都绝少读书。奉劝世人先多读点书,走起来一定会更加顺畅。
而选择读《资治通鉴》,绝对就是一个明智的开始。
《资治通鉴》这本书大家都知道是司马光等人编纂的历史书,为的是让皇帝了解历史以治理当世。有很多人生的哲学,这里不可能全部说完,在不少事件中,司马光都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像他觉得大领导不应该成为“察察之君”。这对于古代的皇帝有很大作用,而对于现在的领导艺术也有很大的帮助,毕竟中国人性几千年来并没有变化,那咱就说说这个观点
我赞同司马光的这种看法。因为我觉得当领导的人是要统筹大局,考察下属的事情自己不用劳心费神,“察察之君”反而会导致下属对工作的懈怠。像唐太宗时期,他为了检验官员,就暗地里给一位官员送去了贿赂,然后就在朝堂上指责这位官员,还说要把他杀了。唐太宗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为的是检验官员的廉洁,可他用错了方法,这是唐太宗的一种欺诈手段,是他对权术的运用,这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官员为了自保就会欺上瞒下。裴矩就说这是不符合“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所以说,皇帝不能做到“察察而明”,什么都要留一分,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察察之君实则是对权术太过在乎,他们想把权力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官员只能臣服于他们。而这种行为只会导致官员们的失声,因为他们不敢说,因为他们知道这种领导只要一说真话就会死,他们只能在表面逢迎领导。所以说司马光的看法对,作为一名领导,要做到心胸宽广,不要事事都观察入微,因为啥事都有度,超过了反而适得其反,领导也要学会揣着明白装糊涂。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之前在知乎上有这么一句玩笑话。
读《史记》多了人会热血沸腾,屁股一抬就想离开椅子,去当游客或者刺客、辩士;
读《通鉴》多了,屁股又会坐回来,学会了在做大事之前、顾全大局。
谈及《资治通鉴》,说不知道的人应该很少。
《资治通鉴》既是司马光一生最骄傲的作品,也是史学研究重要作品,更是曾国藩、蒋介石等名人的案头书,毛泽东也为它一生批注17次。
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司马光耗尽20年的心血,写出这部“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之用的通史。论其地位,清人王鸣盛说过一句话:“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作家冯唐也坚定地表示过:“如果只读一本书,我就选《资治通鉴》。说明《资治通鉴》影响之大,世所罕见。全书从周威烈王写到五代后周世宗,包括16朝1362年的历史。以总结历朝历代历史教训,以供统治者借鉴。
但书籍蕴含诸多道理,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学习和借鉴之用。即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也。下面我简单用几句名句列举一下。
一、自淑,提升自己,为人之道。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意思是知道自己的过错并不难,改正过错才是难的;说好话并不难,做好事才是难的。)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意思是不以正确的方法去爱,就会变成为一种伤害)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意思是不以正确的方法去爱,就会变成为一种伤害。)
二、诲人,处事之道。
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 (意思是当你走在霜冻上之后,才会真正的知道严寒将至。)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简单地说就是做事不要优柔寡断,错失良机。)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意思是择取别人的长处,然后去学习,这样就会将自己的长处归为几用。)三、知道而乐,治国之道。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意思是任用贤德之人治理天下,天下一定会太平;如果使用不贤德的人去治理天下,天下一定会大乱。)牧心者,牧天下。(意思是善于把握人心的人,可以把握天下)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也有句古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演。
人不变,人性更不会变。
昨天反生的事,今天回头看那就是历史,事已经摆在那里了,很多人都可以看到。不是只有自己头破血流的教训,才叫经验。历史、他人之训,这些都是启示、经验。
关键是能把历史、他人之训与当下的自己相结合,得出有利于未来的建议或策略,这就是历史的作用。欢迎点评、点赞关注@鬼小姐怪说,有更多精彩内容哦
《资治通鉴》这本书我还是很喜欢的,我没有看完,仅仅看过三国篇。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处世哲学,在这本书里所有历史留名的人物,几乎没有愚昧无知之辈,都有自己的处事手段。
这和其他史书非白即黑、非智即愚的观念大不相同。
当时司马光等人编修《资治通鉴》,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史学不振,此书诞世如同晴天霹雳,响彻寰宇。
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金笔御批“资治通鉴”。
但凡优秀的史书都蕴含着处事良言,有些丰富的哲学理论。资通鉴也是如此,他和史记一样,都是经史结合的产物!
泱泱大国的中华史有两种体裁,一是纪传类,素称二十四史加清史稿,其实有三十部之多。二是编年类,有十三部。《史记》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列纪传史榜首。而《资治通鉴》则以"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而居编年类首位。
从《春秋》.《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国榷》到《明元清系统纪》,洋洋大观的中华编年史,为何人们对《资治通鉴》情有独钟呢?自它面世以来即受拥趸,研究者蜂拥,很快形成一种学问一一通鉴学。以宋末元初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学术价值最高。现在,史学家们从热衷《论语》.三国之类转到《资治通鉴》研究上了。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继《从"资治通鉴"到家国兴衰》出版,最近又提取122问,写出《资治通鉴启示录》,厚厚上下集两大本。把研究热似乎推上了高潮,追研者趋之若骛。
《资治通鉴》虽是一部通史,但由于其采取史料极多,所谓"简牍盈积,浩如烟海",内容充实,天文地理,礼乐历数,朝代兴衰,大小战役,民生休戚,等等,无不详备。且透出哲理的光芒。
人生哲学,以史为鉴。从《资治通鉴》中可看到,李悝的"识人五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可谓修心三要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良臣亡。"太多了,这样的极富哲理的史事在通鉴中比比皆是,张国刚教授以122例为典型进行精辟分析,对人们理解学习通鉴大有裨益。我想通鉴热是好事,对治国安邦,聚集民心,同心同德建设祖国是大有好处的。
《资治通鉴》全书以总结历朝历代历史教训,以供统治者借鉴,但是书籍里蕴含的诸多道理,却不止对于统治者,而是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学习和借鉴。他是北宋司马光一生最骄傲的作品,也是当时史学研究划时代的唯一作品,影响之大,世所罕见。
据记载,司马光当时作为朝廷的栋梁之才,肩负着宰相之职。曾经给宋神宗提出“修心三要素”法则。分别是“仁”“明”“武”,旨在教皇帝选拔人才,治理好国家。但是看似简单的3个字,其实也蕴含着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人的准则。
一、仁
什么是“仁”?《资治通鉴》在开篇就讲述了“三家分晋”的故事。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智伯,后来分析智伯最大的不足是“不仁”,司马光并为此写了长篇的“臣光曰”。
司马光说:“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也。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此人君之仁也。”而一个“仁”字,下及百姓,便是要告诫大家要有仁义之心,仁慈之怀,仁爱胸襟。这一点也是孔子最看重的,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二、明
所谓“明”,就是告诫国君:“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其中,“明”的含义又可分为两重。第一,“知道义,识安危”,是对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把握;第二,“别贤愚,辨是非”,是对人才的识别能力、对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
比如,在楚汉之争的关键时刻,韩信提出“汉中对”,制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取关中,东向争霸天下的发展战略,刘邦“贤明”的辨别采纳,才赢得了天下。
同样“明”字推及到每个普通个人,也是告诉大家一定要明事理,辨是非,有方向。也只有这样,一个人在快速的社会发展中,才不会糊涂,不会迷失方向。
三、武
什么是“武”?司马光说:“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这里的“武”,不是粗暴蛮力,而是指领导者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还包括抵御各种诱惑、欺骗的能力。
同样“武”字推及到每个普通个人,也是告诉大家不要畏惧艰难,一定要有成功的信念。如果选择了,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失败的例子,究其原因,很多人做事都是“虎头蛇尾”,遇到困难就退缩造成的。
一部《资治通鉴》,包罗万象治国和做人的道理。作者所列举的,只是感悟的很小一部分。
一勺历史,为您解答。
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主要还是一勺也正在读此书!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资治通鉴》的总主编司马光写这本书就是为了给皇帝看的。《资治通鉴》原名为《通志》,宋神宗后来以这本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名“资治通鉴”。
要说《资治通鉴》告诫了世人怎样的人生哲学?一勺不敢说能全部概括出来,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所不同,所以需要的哲学启迪也各有千秋。但对于《资治通鉴》的理解,便是: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到历史事件中诉说。认知这些历史,对个人而言,可以提升自己的为人之道与处事之道;对于领导者,最大的好处便是治国之道,放在现代来说相当是如何管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公司。这些我们都可以从《资治通鉴》的三个特点看得出来。
第一个特点:通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通史,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前夕,包含了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这本书由篇幅之大、字数多、年代长而形成“大而通”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正
《资治通鉴》的取材都是事关国家兴衰、民生休戚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司马光撰述的目的是为了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符合了儒家“仁政”的正统价值观。
第三个特点:经世致用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史、军事史为主,同时以辩证的手法记述着各种战争和人物,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这本书不仅仅是讲道理,还通权变,还讲操作,难能可贵。这也难怪曾国藩推荐说《资治通鉴》是经世治国之书,即所谓的“物穷之理,执圣之杖”。而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更是将这本书当作枕边之书,时常拜读!
以下一勺列举个别历史事件,从中能悟出什么?
从三家分晋前智伯覆灭,可以看出:实力最大的智伯之所以走向灭亡,一是刚愎自用,霸气逼人,二是因为他轻视对手,一意孤行!
从魏文侯宴请田子方欣赏音乐,可以看出:为君之道无非就是用人和任事,你用人,他任事,为君的重点是用人是否合适,而不是机械化地品头论足!
从魏击不满田子方对其没有“礼尚往来”,可以看出:真正优秀的人,应该比别人更谦卑。有担当、有事业和未来的人,应该比别人更自律!
商鞅变法:诚信,是为人处世的第一原则!
王莽篡汉:风光的背后,如果不是沧桑,就是肮脏!
……
……
其实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等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道理就像一个公司的上下各级管理层,各司其职,该是运用游刃有余。读历史,看《资治通鉴》,懂得道理的同时,还应该学会权变各种问题,讲究操作,而不是一路走到黑。
【我是一勺,解答如有纰漏,请纠正,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