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自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称帝,都长安,历经西汉、东汉共26位皇帝。四百零七年间,名将辈出,如西汉韩信,卫青,霍去病,李广,周亚夫,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等,要论战神属谁,当属韩信!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和张良、萧何并称“汉初三杰”,“兵家四圣”之一。
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战必胜,攻必取,韩信当为大汉战神!韩信生平今日暂且不叙,我们来看看他的战功:
1.“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韩信拜为大将后首站即是助刘邦袭占关中。他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章邯仓促率军驰援陈仓,被汉军击败。后连续作战,分兵略地,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
2.“临晋设疑、夏阳偷渡。”
公元205年8月,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军攻打魏王,魏王豹为阻止汉军渡河攻魏,将主力部署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蒲坂。蒲坂在黄河东岸,同两岸的主要渡口临晋相对,是攻魏的必经之地。韩信见魏军正面有重兵防守,从临晋强渡黄河已不可能,于是采取了“临晋设疑,夏阳偷渡”,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把船只和兵力集中起来摆出要由临晋渡河的架势,而在暗中调集主力,出其不意地从夏阳用木罂偷渡过河,然后直奔魏军的后方安邑。就这样,汉军出其不意地渡过黄河,迅速占领了魏城安邑。
3.“背水一战,拔旗易帜。”
汉高祖三年,韩信率领一万两千人和赵军二十万大军在井陉交战。韩信利用一万人摆下“背水阵”,早上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打出了大将的旗鼓,鼓乐喧天地开出了井陉口。赵军打开营门迎击,双方激战了很久。这时,汉军便假装丢弃旗鼓,逃回河边的阵营。河边的部队大开营门让他们进去,然后又和赵军激战。赵军果然倾巢而出,争抢汉军抛下的旗鼓,追逐至进入河边的阵地后,汉军拼死奋战,赵军无法攻破阵地。
同时韩信派出的二千名骑兵突击队等到赵军将士全体出动去追逐争夺战利品时,立刻奔驰进赵军的营地,拔掉所有赵军旗帜,插上汉军红旗。这边赵军打败汉军,便想退回营地,但却见自己的营垒中遍是汉军的红旗,都惊慌失措,以为汉军将赵王的将领全部擒获了,于是士兵们大乱,纷纷逃跑,赵将尽管不停地斩杀逃兵,也无法挽回溃败之势。汉军随即又前后夹击,大败赵军,在水上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这就是兵法上说的“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4.“沉沙决水,半渡而击。”
公元前203年,韩信率兵攻打齐军,齐王广兵败向项羽求救,项羽派大将龙且率兵救齐。龙且的部队号称20万,齐王广的部队也不少。龙且一向瞧不起韩信,他说:“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寄食于漂母,无资身之策;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也。”
11月,齐楚联军与汉军在潍水(山东淮河)两岸对垒。韩信命令部队在夜色中悄悄用上万个沙包壅塞潍水上游,第二天,“引军半渡击龙且,佯不胜,还走。”龙且笑道:“吾固知信怯也!”亲自率领大军渡河追击汉军,韩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太半不得渡”。韩信见对方阵势已乱,率兵攻打对方已上岸的先头部队,斩杀龙且,齐楚联军大败,韩信乘胜追击,俘虏了齐王广,与汉将灌婴、曹参等将领平定齐地。
5.“垓下之围,四面楚歌。”
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彭越、英布4路大军会师垓下。韩信军30万,分3路首先与楚军接战,韩信居中路,进攻失利,向后退却,同时命左右两翼投入战斗,楚军受挫,韩信又返身冲杀,3路合击,楚军大败,项羽被迫入壁而守。韩信遂指挥各路大军将楚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但汉军一时也难以彻底打败楚军。为了尽快取胜,张良用计,让汉军夜夜高唱楚歌,瓦解楚兵斗志。项羽夜闻 四面皆楚歌,以为楚地已尽为汉所得,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800精锐骑兵突围南逃。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手下仅剩28骑。项羽指挥这28骑,将汉军骑兵杀得人仰马翻,杀开一条血路,至乌江边,力战而竭,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最后自刎而死,年仅31岁。
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自拜大将军,仅四年半时间便助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所以韩信是当之无愧的大汉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