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超是在特定情况下投刘备的,当时刘备正在与刘璋争夺益州,最差“临门一脚”。而滞留在汉中的马超几乎已走投无路,《三国志》说马超向刘备“密书请降”,刘备正需要马超,所以大喜过望,刘备高兴地说:“我得益州矣!”


马超马上来找刘备,刘备赶紧
“使人止超”,看来马超还没有完全明白此时自己的价值所在。马超
此行应该没带多少人马,他在汉中新纳的妻子董氏、儿子马秋以及始终跟随他的部将庞德都没有跟来,说明走得很匆忙,或者说有点狼狈。

刘备现在要的是马超的名气,为将来治蜀考虑,刘备只能“和平解放”成都,不能硬攻。刘备悄悄给马超增兵,对外说是马超带来的,让他们屯驻于成都城北,然后宣称马超带着凉州兵前来助战成都城内原本物资储备充足,粮食吃两年都没问题,而大家都愿意死战但现在听说名将马超和勇猛异常的凉州军来了,斗志终于瓦解了。


就在马超到来
10天后,刘璋开城投降
根据马超的资历和影响,刘备拜马超为平西将军,这个军职仅次于当时刘备自己的左将军,远高于关羽、张飞等人此时他们的军职不过是杂号将军

但此后马超的地位就下降了:一是历史原因,马超不是刘备的旧部,也不是荆襄派,他是蜀汉政坛的孤鸟;二是现实原因,马超没有自己的人马,是“光杆司令”,唯一好用的是他的名气,但这个东西不是次次都能用上;三是性格原因,马超跟吕布有些类似,有过叛降的记录,为了自己又能忍心牺牲家族几十口人的性命,存在非议。


所以,
刘备称汉中王后马超的地位已经实质性降了下来,马超虽由平西将军升为左将军,但前将军是关羽,他已不再是武将之首,他的职务多属荣誉性质

马超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所以平时比较低调,尽量避开是非,史书上说他“羁旅归国,常怀危惧”即便这样小心,还是发生了一件事把牵扯其中,这就是彭羕事件。

彭羕是益州本土出身,开始颇为刘备和诸葛亮所器重,但大权在手就自得,说话做事流露嚣张之意,诸葛亮经过观察发现他不可重用,于是向刘备进言刘备彭羕调任到外地。


彭羕听说自己远调,很不高兴,私下里跑去见马超,马超与彭羕并不熟,顶多客气地安慰他几句
马超对“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哪知彭突然口出狂言,大骂刘备“老革荒悖,可复道邪!”

彭羕对马“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不是发牢骚,而是要造反了,性质变了,马超内心翻腾不已。马超是个经历过各种复杂斗争的人,他知道今天的事不能装聋作哑,于是把情况写了下来,向刘备书面举报了彭羕。

刘备大怒,把彭羕抓起来,后来将其处死不久之后马超在成都病逝,时年47岁。


马超是汉末三国一员猛将,虽然打了很多败仗,虽然最终的结局也有些落寞,但能让曹操深为忌惮的人在那个时代并不多,马超是其中的一个。

但蜀汉并不是马超最理想的舞台,他在这里没有根基,没有部下和帮手,跟大家也没有太多渊源,就像不能反复充电使用的一次性电池一样,他最大的价值在初来蜀汉就被消耗掉了,此后只依靠名气这个外壳在蜀汉平淡度日。

最佳贡献者
2

益州名士王商曾经说过: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这句话说的很对,马超此人文武兼备,善于用兵。但是不仁义,无忠心,这也是马超归附刘备以后,为什么很少再见到马超的原因。

马超年纪虽然没有刘备大,但是却资格甚老。早在董卓乱政时期,马超之父马腾和另外一位西凉悍将韩遂就已经是关中地区最具实力的两股实力。当时韩遂领镇西将军,驻军金城。马腾领征西将军,驻军右扶风。

后来两人因为部下的摩擦而相互攻击,马超和韩遂手下的悍将阎行进行单挑,马超折断了阎行的长矛,阎行用折断的长矛差点刺伤马超,两人不分胜负,但是马超因为此战而一举成名。

马超不单单是个武将,也很善于用兵。马腾被曹操征召入京后,马超负责统领马腾原来的旧部。后来,曹操打算攻取汉中,于是征召在关中驻军的夏侯渊,惊动了马超和韩遂等西凉割据势力,于是曹操决定先平定关中,然后再进攻汉中。

在关中之战中,曹操布置士兵偷渡黄河,马腾领兵来追,曹操差点被马腾的士兵用箭射死。如果不是许褚用马鞍为曹操挡箭,用船快速将曹操送走,曹操有可能会被箭射成刺猬。惊险之后曹操感叹:今天差点被小贼的困住了!

马超这么厉害,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所谓时也命也,马超在最关键时候智商却直线下降。曹操进攻关中时,马超之父马腾和几乎马家全族都在邺城,马超不为自己的族人着想,首先选择了军事对抗,在曹操绕过潼关之后,优势尽失的情况下才选择求和,为之晚矣。

结果就是马家全族因为马超的冲动而遭到灭族,死的一个都不剩。马超的妻子和儿子也在冀城因为部下的叛变而惨遭杀害,马超成为了孤家寡人,投奔张鲁。

张鲁开始很器重马超,准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后来部下有人劝说张鲁:马超连自己的族人都不顾,难道会顾忌自己的妻子吗?于是张鲁开始对马超心有怀疑,张鲁的部下也开始酝酿刺杀马超。

马超走投无路,于是选择逃奔南下。而此时汉中之南的益州也是战火纷飞,刘备、诸葛亮、赵云、张飞包围成都,成都之主刘璋岌岌可危。于是马超无奈,给刘备写信,决定投靠刘备,帮助刘备攻击成都。

但是此时的马超已经不是当年的马超了,当年的马超拥兵数万,部下悍将众多。如今只剩下一个光杆司令,无兵无粮。但是刘备不计较这些,刘备此时需要的正是马超的名,而非马超的勇。因为刘备取成都是不义之举,能迫降成都是上策,攻城为下策。而此时马超来降,正好可以利用马超的威名来吓一吓成都的军民。

于是刘备立马给马超增兵,在刘璋听到马超领兵到达城下时,立刻选择了投降。因此,马超虽然来的最晚,但是作用却最大,在刘备左右为难,攻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时候,马超及时赶来,完美的解决了刘备的难题。

马超归降刘备后地位很尴尬,自己本来是一方诸侯,如今却成为了刘备帐下一名将军,因此心生郁闷。再加上马超因为马家全族被曹操诛杀,日夜苦闷,又没有机会和实力返回关中报仇,于是心力憔悴,马超的身体状况开始变得越来越糟。

刘备对马超不错,迫降成都后封马超为平西将军。马超为了报答刘备之恩,在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争夺战中贡献了自己最后的力量,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加速了刘备夺取汉中的进程。

刘备夺下汉中后,马超开始刻意的低调做人,一来吸取投降张鲁时的教训,因为锋芒太露而遭嫉恨,二来自己确实身体不如以前了。第三个原因就是尽管刘备对马超没有意见,但是刘备的手下张飞、关羽等人对马超有意见。

马超刚投降刘备时由于习惯使然,总是直呼刘备表字。张飞和关羽不忿,请求斩了马超。刘备从中劝解,说因为小事而斩马超会失信于天下。于是张飞和关羽从此以后以将军的身份侍立刘备左右,给马超做表率,也是提醒马超:同样是将军,我们视刘备为主上,你也应该这样。马超看到后立马明白,从此以后更加的低调从事。

马超低调能低调到什么程度呢?低调到打小报告来保全自己。蜀中大臣彭羕因为位居高官而变得飞扬跋扈,于是刘备贬他为汉阳太守,彭羕心中不服,临走时找到马超说:刘备这个老兵油子,如此做真是欺人太甚。你领兵在外,我策应在内,这样的话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马超听到后吓得一身冷汗,等到彭羕走后,立马向刘备密报了这件事情。最后彭羕被逮捕入狱,而马超虽然无事,但是瓜田李下,今天是彭羕,明天会是别人,因此马超更加的担心自己的处境。

在心力憔悴和日夜担心中,马超生了重病,很快就病亡了,病亡时年仅47岁。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马超在投降刘备时已经实力不在,但是名气尚存。而刘备恰恰需要的是马超的名气,因此马超得以顺利归顺刘备。归顺刘备后,刘备并没有让马超执掌一方,而是选择让他和张飞一起策应攻取汉中,马超利用自己的威望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帮助刘备顺利攻取汉中。刘备自封汉中王后,恐惧于马超的实力和威望,封了马超一个虚职,左将军,没有实际封地。马超在尴尬的境地中苟延残喘了两年,在自身价值被榨干后逝世,也算是死的及时了。因此,马超不如张飞和关羽在刘备军中的地位,张飞尚且有汉中的宕渠击败名将张郃之战,而关羽也有兵围樊城之战。马超在投降刘备后基本被边缘化,官职挺大,其实没有什么军权,因此也就谈不上在历史上多次露面了。英雄落幕,往往如此。

本回答独发于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3

马超这个人,实际上并不象三国演义中说得那么好。历史的真实是,他的父亲在许都为官,并不是曹操杀了马腾后而马超报仇,而是马超不顾父亲的生死,与曹操发动战争。而且,马超竟然对韩遂说:“我决定放弃父亲,以韩将军为父亲,韩将军也应当放弃儿子,以超为儿子”,马超的“不孝之举”给他带来灭族之祸。一直为世人诟病。益州郡守王商就说过“马超勇猛但是不仁义,有利益就不会考虑义气”,所以刘备收降马超后,并不是象关羽、张飞、魏延、赵云、黄忠一样大胆任用,而是小心翼翼地小心使用,防备有一天马超因为与其他人有了利益往来,而生小人之心。刘备自封汉中王后,加封马超为左将军。假节。后又升职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犛乡侯,但这些都是虚职,并没有大权在握。刘备主要利用的是马超在西凉的威望,用于震慑那边的羌人。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时,其中一路就是马超率军在西平关拒羌人。可见马超此时镇守的是西平关。马超以前是一方诸侯,如今只是刘备部下一员边关守将,刘备也好,诸葛亮也罢,并没有带着他南征北战。刘备活着时,重用的是黄忠、魏延,诸葛亮则用的是魏延、马谡、赵云,没有人用马超。马超一定心里很郁闷,所以不久不病亡了。年仅四十七岁。马超临死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托刘备照顾一下族中惟一的“马种”马岱,仅此而已。

马超之所以没有被诸葛亮带往前线作战,实际上马超另有重用,这从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上可以看出来:“西番国王轲比能,引兵犯西平关;臣料马超积祖西川人氏,素得羌人 之心,羌人以超为神威天将军,臣已先遣一人,星夜驰檄,令马超紧守西平关,伏四路奇兵,每日交换,以兵拒之。此一路,不必忧矣。”。不过,马超在镇守边关时,不久就病死了。

4

马超(公元176年一222年),字孟起,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人,东汉末年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什么他归降刘备后就很少再看见他了呢?这件事还得从他的父亲马腾说起,他父亲是一位忠君爱国之士,为了汉室,他多次起兵攻打叛贼。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春,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与汉献帝发生矛盾,汉献帝咬破手指,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袋里赐于董承,与马腾、刘备等密谋刺杀曹操,然而,血诏书事件很快暴露。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董承、王子服、种辑、吴硕、吴子兰等人全部被曹操处死,灭门三族。马腾是少数手握重兵之人,余部有十多万精锐骑兵,曹操暂时奈何不了马腾,只能从长计议。

然而,曹操在他一生中曾做过两次“三马同槽”的噩梦,这次,他的谋士解梦说,“三马同槽”不好,肯定是马腾、马超、马岱父子三人在与他抢夺天下,想造他曹操的反。于是,曹操就设计诱杀了马腾。

马超见父亲被曹操杀了,立即起兵为父亲报仇,在潼关大败曹操。后来,曹操使用离间计,让韩遂与马超反目成仇,爆发内战,曹操趁虚而入,大战马超,关西军大败。马超逃至凉州,又整顿兵马攻打陇西,结果大败。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马超只好投靠汉中太守张鲁。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张鲁部将杨昂因嫉妒马超英勇,便屡屡用谗言诋毁马超,马超怕张鲁加害自己,就转身投靠刘备去了。

马超投靠刘备后,就相当于从前台走到了后幕,刘备又不能让他带太多的兵,怕他去找曹操寻仇而影响全盘计划。所以,刘备就把马超调派去守边城了。这就是马超归降刘备后,很少看见他身影的原因了。

5

我看到一种观点,说马超不被蜀国重用,其实是大错特错!

马超归蜀后,封左将军、并授予符节。后升任骠骑将军,兼凉州牧并封侯。马超的主要任务是防守羌族人,羌族人视马超为"神威天将军”,马超在当时凉州少数民族中威望非常的高。小说中刘备伐吴,在夷陵之战中战死的羌王柯比能就是因为马超的原因出兵伐吴的,蜀军一直不缺战马,这里面马超的功劳也是最大的。其实历史上蜀国刚建国时马超就病死了!夷陵之战马超已死 ,马超死后,刘备追封为威侯,儿子马丞继承其爵位,遵其遗嘱马岱官至平北将军,陈仓候。马超和刘备还是儿女亲家!

这样的马超不被重用,那你还要刘备怎么重用他?难道还要封公拜王?马超就是死的太早了!也就是命太短!谁也没法。你们以为谁都像司马仲达那么能活,靠倒魏国三代帝王和所有牛人,最后三国归晋呀!

蜀国五虎上将死亡顺序是: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赵云。

6

问:关于三国的历史里,为什么收服了马超以后,就很少再看到马超了?

答: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马超得不到刘备的重用,二是马超本人不敢出头。当然,马超死得也早,收服后不久,就告别人世了,所以,三国舞台上就看不到马超的影子了。

关于马超,《三国演义》是用了浓墨重彩来刻画的。

马超在书中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中出场,时间很早,当时,马腾、韩遂讨伐挟天子祸乱百姓的李傕、郭汜,马超的亮相相当惊艳,少年英雄,出手不凡,从阵中飞出,兔起鹘落,便刺杀一将、生擒一将,惊吓得李傕等人望风奔逃。。

马超第二次出场是在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尽管二者间被许多波澜壮阔的大事件所隔,但读者对这位少年英雄的印象记忆犹新。

这个时候,马超的父亲马腾为曹操所害,其统凉州十万兵与曹操厮杀,打得曹操割须弃袍,仓皇逃命。

第五十九回《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间韩遂》和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更专门对马超的个人武力进行了全方位描画,以至于民间对《三国演义》中猛将排名有了“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之说,即把马超的武力排为天下第二,仅次于吕布。

其他文学作品如《荡寇志》《禅真逸史》《快心编传奇初集》《后汉演义》《反三国演义》等,甚至把马超的勇武定位为与吕布并列,称“前表吕布后表马超”。

马超归顺刘备后,先任平西将军,后位居“五虎上将”中第四位,并无出色表现,于章武二年病逝,时年才四十七岁。

历史上的马超,在大事件上基本是和《三国演义》对得上号的。

《三国演义》说马超少年成名,十七岁征战沙场,勇冠一时。

《魏略》载:马超年少“健勇”,曾在两军阵前把空手抓住敌将刺来的长矛,用力将之折断。

建安七年(202年),袁尚部将郭援联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进攻河东掠取关中,马超引军讨伐,马超本人“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最终大获全胜。

马超在潼关大败曹操,也是史有其事。

建安十三年(208年),马腾入朝为官,被任为卫尉。马超的两个弟弟马休,马铁也被封奉车都尉、骑都尉。马超自己留守凉州,被封为偏将军、都亭侯。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率领军队出河东,经马超凉州地界进攻汉中张鲁。

马超认为曹操这是要假道灭虢,真正的目的是要吞并凉州,推举韩遂为都督,联合关中诸部兵马十万反曹。

曹操大怒,亲率大军西征,与马超联军鏖兵潼关,却数度被马超打败。最危险的一次,曹操在济河夺船而逃,全程得猛将许褚一手举马鞍挡箭,一手摇橹,才逃出生天。

不过,曹操后来施展离间计,制造了马超和韩遂的矛盾,分化联军,在渭南一带取得全胜。

失败后的马超入汉中投靠了张鲁。

在张鲁集团,马超遭到了张鲁部下杨白等人的忌恨,不得已改投新入川的刘备。

在刘备集团,马超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一、凭借自己的威名,迫降了成都城。

二、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屯兵于下辩,策反了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为蜀汉贡献了不小的军事力量。

三、率领一百二十余名蜀汉官员联名上疏《立汉中王上表汉帝》,劝刘备进位汉中王。

史家对马超的评价最常用的八个字是:兼资文武,勇烈过人。

但陈寿在《三国志.马超传》也颇为惋惜地说了一句:“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

这句话,其实涵盖了马超在蜀汉集团得不到重用和他本人不敢出头的原因。

在《三国演义》中,马超之所以反曹,是父亲马腾被曹操所杀。

历史事实却是:马腾一家老少原本还好端端地生活在许都,马超只是以为曹操要侵占自己的地盘,不管不顾地举兵与曹操作对,由此把父亲马腾、兄弟马休、马铁以及其他家族成员近两百余口送上了断头台。

按照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马超的行为可谓不忠,不孝,不义,不智,既自私,又狭隘。

在马超的心中,父子之情、兄弟之情、夫妻之情、亲友之情远没有地盘和名利重要。

马超为了拉拢韩遂共抗曹操,竟然厚颜无耻地说:“我决定放弃父亲,以韩将军为父亲,韩将军也应当放弃儿子,以马超为儿子。”

看看,这是英雄豪杰该说的话吗?

韦康故吏梁宽、赵衢等人偷占冀城,马超单骑逃走,丢下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致使他们无辜被杀。

马超投奔张鲁后,听说刘备来了,又丢下了第二任妻子和第二个儿子,改投了刘备,致使第二个儿子被杀,第二任妻子落入了张鲁谋士阎圃手里。

益州郡守王商因此这说评价马超:“马超勇猛却不仁义,有利益就不会考虑义气。”

庞德等一帮能征善战的部下就看透了马超这一点,以至于死也不肯重回到其麾下。

聪明如刘备,不可能不防着马超这一点。

试想想,一个可以致父子之情、兄弟之情、夫妻之情、亲友之情都不顾的人,谁能保证在别的利益的诱惑下,他不会做出其他无情无义之举?

后世都把马超的武力指数与吕布相提并论,其实,在个人野心和对利益的贪欲上,他和吕布也同样有许多相似之处。

刘备防着马超,马超也不可能没有一点感觉。

因此,马超尽量夹着尾巴做人,万事不敢出头。

一件小事可以充分发挥反映出他这一心境:和马超私交不错的彭漾,被刘备下放为江阳太守,心情郁闷之际,向马超发了几句牢骚。马超默不作声,而等彭羕一转背,他便向刘备作了小报告,把彭漾说的话原原本本地重述了一遍给刘备。彭漾因此被收监处斩。

可以说,马超在蜀汉是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的。

“收服了马超以后,就很少再看到马超”,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7

在《三国演义》中马超的形象非常好,可是实际上演义和正史是有区别的,众所周知汉朝的时候人们非常看重出身以及孝道,一个不孝之人在哪里都会被人看不起,也没人会想用一个不孝之人恰巧马超便是一个不孝的人,他的父亲在许都做官,马超还是决定不管他亲生父亲的生死,和曹操发动战争。

马超当时对韩遂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决定放弃父亲,以韩将军为父亲,韩将军也应该放弃自己的儿子,以超为儿子”。这段话可是毁了他自己,很多人都看不起这种不孝的人,尤其是当时是以孝治天下。刘备同样是看不起马超的。曾有史书记载,王商说马超这个人的确是非常勇猛,可是没有仁义之心,这样的人不会讲义气的。

马超在张鲁手下其实一直很憋屈,首先就是张鲁手下都排挤他,还用各种方式来贬低他,甚至于本来张鲁要把姑娘嫁给马超,其他人都说马超不会对他女儿好,然后张鲁就半路选择放弃。关键是张鲁难成大事,马超便偷偷给刘备写秘书请降,刘备得知后大喜。

刘备降服马超之后,其实也一直在用他,马超在西凉的震慑力非常大,后来专门封马超为骠骑将军,来震慑众人,可是马超的官职说白了并不是实职,刘备用马超,只用他的名,不用其他的,只让他做一个边关的守将。

无论是刘备或者是后来的诸葛亮,都不会给他实权,最终马超在四十七岁便死了,在刘备收服他之后看不到他很正常,因为他以前也算是一方诸侯,投奔刘备后变成了边关守将,还没实权。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8

马超,子孟起。出身望族,可以称得上一方诸侯。深的羌,胡人之心,作战勇猛。曾在战场上差点斩杀曹操,杀的曹操丢盔卸甲;后来投奔刘备,马超带兵到了成都城下,城中将领听说马超来了,震惊恐惧,刘璋当即出城投降。按理说这样一员猛将,投奔了刘备后,应该会在战场上建立不少功勋,但是自从投奔刘备后基本没有什么建树。本人最近在读三国志,且听我分析一二。

1.为了自身利益,可以放弃一切。当初,马超的父亲兄弟在京城时,马超却在反叛,根本不考虑自己的父亲和兄弟的安危,导致父亲兄弟被杀。后来,投奔张鲁时,张鲁不信任马超,马超郁闷,投奔了刘备,但是他走的时候没有带走妻子,儿子。像这种为了自身利益,置亲人不顾的人,刘备敢让他独挡一面吗。万一,有了更大的利益,是不是会再反叛一次呢。

2.主要利用马超的名声。刘备招降了马超后,利用马超的名声使羌族人归附。群臣上表汉献帝拥立刘备做汉中王时,马超的名字排在了第一位,可见马超的名声地位之高。刘备使用马超,总的来说,是给与高官厚禄,但是不让他掌握实权。

3.死的太早。马超是章武二年去世的,比刘备还早死一年。从投奔刘备到死亡时间,才几年时间,想建功立业机会也不多。

4.建立的功勋不明显。马超投奔刘备后,刘备主要利用马超在羌人中的威望,使羌人臣服,而没有直接攻城略地的战役,马超基本侧重于防守,给人感觉马超没干多少工作一样。所以给人一种感觉马超没有建立功勋一样。

以上为个人拙见,欢迎大家指正批评。

9

正史上马超后续故事少,是因为(1)投奔刘备后时间不多(2)资历、地位和个性导致在刘备手下不会受到重用。

先看第一个原因:时间不多,表现机会不多

以正史而论,马超在214年投奔刘备,222年去世,前后也只有八九年。这八九年中,刘备集团总共对外打了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214年的取益州之战就是马超投奔这次,算是赶上了尾巴。219年的水淹七军之战是关羽在荆州发动的,马超不可能参与。而222年刘备发动东征时,马超很可能已经病重,来不及参加了。

所以,马超实际上只来得及参加刘备的取汉中之战。在此战中,马超与张飞一起,带兵从梓潼一路进军,与曹洪、曹休等人交战,吃了小亏,但也牵制了曹军右翼,算是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了功劳。

再看第二个原因:资历不够,地位太高,品格不高,不受重用。

马超投奔刘备是在214年,这个时间算很晚了,比起关羽、张飞固然是差了二三十年以上,就算比魏延、冯习、张南等也是差了十年左右。但马超本人在投刘备前,曾经是一镇诸侯,称霸西凉。这么一个地位高的人过来,刘备不好使用,只能给与虚位,却不敢给太多兵权。更何况马超为人“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和刘备集团的核心精神有所冲突。如果真给他重兵,刘备只怕也睡不好觉。

因此,刘备在马超投奔后,给他很高的地位。刘备称汉中王的群臣列表里面,马超排第一位。但同时,刘备并没有让马超担任太重要的军职,给与其兵力也不多。这种情况下,马超能在汉中之战发挥余热,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

10

马超不是将。马超不是将。马超不是将。

马超是以诸侯的身份降的刘备,刘备不可能对另一个诸侯推心置腹委以重任。不想当皇帝的诸侯不是好诸侯。

青梅煮酒时候的刘备,被曹操派出去还是有车胄监督着的。刘备并不会比曹操笨,用马超多半会是无可奈何的哪天,可惜没到马超已经死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