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邀。

可能有不少悦友没听过王闿运这个人,但悦史君说几个名字,相信大家肯定都认识:咸丰帝重臣赞襄政务王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爱新觉罗·肃顺,一等毅勇文正侯、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曾国藩,袁世凯……王闿运和这几个人都有渊源,而他本人则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大家,绝非等闲之辈。

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王闿运生于湘潭城外,小时候父母就去世了,被叔父养大。

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9岁的王闿运已经能著写文章,“昕所习者,不成诵不食;夕所诵者,不得解不寝”,“经、史、百家,靡不诵习。笺、注、抄、校,日有定课”。

清朝咸丰七年(1857年),王闿运参加乡试,中第五名举人,得到学政张金镛的赏识,成为众人的焦点。

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王闿运赴京师参加礼部会试不中,被正红旗汉军都统、理藩院尚书、户部尚书、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爱新觉罗·肃顺聘为家庭教师,但不久辞去。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已是赞襄政务王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爱新觉罗·肃顺,在“祺祥政变”中败给了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与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等人,被斩于菜市口。

王闿运写下《祺祥故事》,为爱新觉罗·肃顺的死辨解,并因有“肃党”嫌疑,从此仕途无望。

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王闿运成为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藩的幕僚,但两人在很多方面有冲突,不久王闿运离去,专门从事讲学。

清朝光绪五年(1879年),王闿运应四川总督、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丁宝桢之邀,来到成都担任尊经书院山长,廖平、戴光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后来,王闿运离开成都回到湖南,先后主持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王闿运主办南昌高等学堂,但不久又回到湖南,在湘绮楼讲学授徒,前后有弟子数千人,门生满天下。

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湖南巡抚岑春煊上书表王闿运德行,朝廷授于他翰林院检讨的官职。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朝廷又加封王闿运为翰林院侍讲。

1914年,王闿运受袁世凯聘入国史馆任馆长,兼任参议院参政,后在复辟声潮中辞归湖南。

1916年,王闿运在家乡无疾而终,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著名弟子有杨度、夏寿田、廖平、杨锐、刘光第、齐白石、张晃、杨庄等人。

悦史君说了这么多,可能还是有人会说,这也没什么啊,就是一个仕途不得意的老先生呗!

可是,你看看王闿运与赞襄政务王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爱新觉罗·肃顺,一等毅勇文正侯、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曾国藩,四川总督、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丁宝桢,湖南巡抚岑春煊袁世凯等如雷贯耳的人物交往,就应该知道他有不少故事,悦史君可以给大家讲几个王闿运为人狂狷谐谑的栗子:

第一,王闿运撰写《湘军志》,揭湘军之短

王闿运与一等毅勇文正侯、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曾国藩等许多湘军将领关系密切,曾应一等威毅忠襄伯、礼部尚书、两江总督、通商事务大臣、太子太保曾国荃之请写了反映湘军完整历史的《湘军志》。

为了写好此书,王闿运除了亲身经历及走访调查外,还设法借阅了军机处的大量档案,并请人制作了地图,花了7年时间才完稿,书中除褒扬湘军的功勋战绩外,对太平军前期声势的凌厉,清朝内部各派势力的矛盾,湘军初期曾屡战屡败的竭蹶之状,以及曾国荃攻破江宁后纵军掳掠、吞没财物的情况都不加掩饰,所以此书一刻印就遭到一些湘军将领的攻击,认为它是“谤书”,迫使王闿运将原版交郭嵩焘毁掉才得以免祸。

第二,王闿运抬举身为佣妇的老妈子,找三个匠人做弟子

王闿运的妻妾都死得较早,丧偶的他没有续弦讨妾,而是先后找了几个老妈子来与自己生活。

无论是达官贵人邀请,还是袁世凯这种级别的人物相约,王闿运都要带上自己的老妈子,款待他就得款待这个乡下来的仆妇,借此捉弄这些大人物。

王闿运还找了木匠齐白石、铁匠张仲飏、铜匠曾招吉等三个匠人做弟子,让他们来和士子做伴,抬举了他们,就贬低士子代表的阶层,实在是一直戏谑与狂妄。

第三,王闿运给女儿来信的回批:“有婿如此,不如为娼”

王闿运晚年时,他最喜爱的女儿所托非人,女婿不仅吃喝嫖赌,不务正业,还对王闿运的女儿大打出手。

女儿写信向王闿运哭诉,他怒不可遏地在信旁批道:“有婿如此,不如为娼。

第四,自题挽联:“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

王闿运死前,自己写了一副挽联回顾一生: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

无论是《春秋》,还是“纵横”、“江山”,王闿运的孤傲和自负溢于言表。

第五,弟子杨度写的挽联:“旷古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平生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

杨度是湘潭县姜畲石塘村人,王闿运的得意弟子,清末时主张君主立宪,后又参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最后竟在临终前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秘密党员,也是一个奇人。

杨度在师傅王闿运去世后,写下了一副著名的挽联:旷古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平生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

这里也用“圣人”、“帝王学”等,表达了对王闿运一生风骨的诠释。

……

到这里,你还敢说王闿运不狂吗?悦史君认为,也是一位人物!

写有趣的历史,说不尽的传奇,我是悦史君,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最佳贡献者
2

晚清狂人王闿运,一个能让曾国藩彻夜失眠的人,一个敢嘲笑民国总统的人,一个幽默风趣嬉笑怒骂的人。

王闿运是读书种子,湘潭名士,文章、诗词、经学无所不通。王闿运25岁考上举人,后虽科场不顺,但文名远播。他先后结交了湘中第一儒将曾国藩、朝中第一大臣肃顺、蜀中第一总督丁宝桢,他不过一介书生,却得到了这些人深厚的交情。肃顺被慈禧太后凌迟处死后,人们纷纷与他划清界线,独王闿运记得恩情,放言:“人诋逆臣,我自府主。”人人骂肃顺是逆臣,我却认他为府主。冒着杀头的危险为朋友说话,书生意气溢于言表,忠肝义胆也溢于言表。

“帝王学”是王闿运的独门绝学,他也以此学游说于晚清官场,成名于庙堂江湖。按照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的说法,所谓帝王之学,“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有帝王如何驾驭臣下,权臣如何挟帝王以令群僚,野心家如何窥伺方向,选择有利时机,网络亲信,笼络人心,从帝王手中夺取最高权力,自己做九五之尊。”王闿运曾凭他的这手独门绝学,让权臣曾国藩彻夜失眠。

据曾国藩在日记中透露,从1860年6月初到8月中旬的两个朋多间,王闿运曾到驻扎在安徽祁门的湘军大本营,与时任湘军大帅、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有过14次绝密深谈,曾国藩在7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傍夕与王壬秋(王闿运字壬秋)久谈,夜不成寐。”一个布衣书生的一席谈,为何竟让这位朝廷重臣“夜不成寐”呢?自是惊天大事,如宋朝那位秀才向成都知府鼓动的:“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乃定国安邦之计、城头变幻大王旗之策。

王闿运果然在游说手握重兵的曾国藩谋求自用,建议他佯攻太平军,慢下战争的节奏,形成清政府、太平军和湘军三足鼎立之势。清朝早已腐朽,太平军眼光短浅,而湘军如日中天,坐山观虎,待时而动,最后收拾旧山河,这天下改姓爱而姓曾,不是没有可能。

这番密谈,一定说动了曾国藩的雄心,否则不会面对一个书生的口若悬河而“夜不成寐”。然而,面对这扬名千古或遗臭万年的抉择,熟谙儒家忠君之学和中庸之道的曾国藩,却不愿意将身家性命作孤注一掷,他有他的为人准则和处世哲学,他宁愿做一个委曲求全的忠烈侯,也不愿意成为一个鱼死网破的篡位帝。王闿运想做帝王师,不过,没碰到对象,他满心遗憾地离开了湘军大营,当时的脸上,一定满是沮丧和失望。他晚年曾自作挽联说:“春秋表仅成,正赖佳儿学诗礼;纵横志不就,空留高咏满江山”,便是这种失望的真实写照。

民国建立,除了男人剪掉辫子、女人放了双足、城头换了旗帜,其他几无变化。王闿运大失所望,为总统府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下联“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横批“旁观者清”。意在讽刺总统只是换了头衔而已。

此联作成,道路流布,一时成为名联,后来,章太炎一时兴起,将此联改为“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意为民国总统,不是东西。加深了这种讽刺和嬉笑怒骂的痛快劲!

3

一个人,才华早露,未必是好事。

王闿运是湘潭才子,二十六岁即高中举人,在湘人中很有声誉。那一时期,他曾周旋于湘军诸位大佬之间,受过曾国藩的厚待,但因为生性高傲,言谈甚狂,在曾国藩那里,他只为清客而不受事。

有人说,王闿运早早地就开始研修帝王之学,跟曾国藩打交道,那是他在寻找、观察可辅之主。

咸丰七年,王闿运赴京师应礼部会试。此番进京,虽说王闿运没能大魁于天下,但落第之后他却凭借一身才学交上了宏图大运。

咸丰帝身边的当朝红人肃顺颇为欣赏王闿运,于是将他收入帐下,直接叫他做了大清中枢的智囊。

在肃顺府中,王闿运曾为营救左宗棠出过一把关键力气。那时,左宗棠尚是无名师爷,因樊燮一案前途命运十分凶险,关键时刻,湘人王闿运和郭嵩焘等人及时出手,先搞定肃顺,又怂恿潘祖荫弄出一句“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最终,在湘人的运作,肃顺的保荐下,左宗棠逢凶化吉,从此走上中兴名臣路。

按说,二十六七岁一脚便踏进了京师中枢,王闿运的仕途之路应该宽广才对。

怎奈福祸难料,王闿运的仕途竟然是刚敲开中枢高门,未走两步,即陷入了无路的死地。

咸丰帝是个苦命的帝王,气性小,又接连遭遇灾祸,这边太平天国还没剿灭,那边英法联军又打上门来,两大祸前后夹攻,咸丰帝郁闷难解,愈加颓废,最后干脆崩在了热河避难地。

咸丰帝死后,肃顺大意轻敌,竟被二十六七岁的叶赫那拉氏联合恭亲王搞掉了。肃顺一死,王闿运随即被打上“肃党”烙印。幸亏慈禧在辛酉政变后没有搞株连,否则,一代狂士可能早早地就已经人头落地了。

命是保住了,但自慈禧当政后,王闿运想再谋仕途之路,那显然已经不可能,除非慈禧早死,可偏偏慈禧不仅特别能活,而且还牢牢地控制大清朝政长达四十多年之久,如此一来,王闿运就没办法了,只能埋头去做名士。

跟其他名士不同,王闿运做名士是有野心的,他自认胸中有三门学问:功名之学、诗文之学、帝王之学。尤其这帝王之学,在王闿运看来,只要寻得一雄主,他还是能实现帝师抱负的。

曾国藩呈现出统领东南半壁江山的威势之后,王闿运曾认为老曾就是他要寻找的雄主,可曾国藩只愿做完人,不敢行帝王事,最终王闿运被曾国藩连泼“狂妄”凉水,铩羽而归。

自己寻雄主无望后,王闿运依旧没有死心,转而他又将希望寄托在其帝王学传人杨度身上。

这杨度后来将袁世凯忽悠的那叫一个惨。

说王闿运乃晚清狂妄名士,除了胸中藏有帝王之学,平日里,他的举止爱好,那也不白给,另类出格的很。

历朝历代,名士几乎有一标配,必须有大量的风流韵事。

然而,王闿运的风流韵事却叫时人大跌眼镜,他不好名妓、名媛,独好老妈子。

关于王闿运好老妈子,时人有评价,晚清的名妓早就没了前朝柳如是、李香君辈的文韵风华,王大名士不屑在她们身上下功夫,而抬举爱好老妈子这种惊世骇俗之举反倒能达到脚踩众人,我独狂的效果。

此话怎讲呢?

在尽是达官贵人的席面上,独他王闿运带一粗鄙的老妈子坐在那里,这样的举动叫那些夫人名媛以及她们背后的显贵们,情以何堪。

在王闿运爱好过的那些老妈子里,最有名是的是周妈。据说,王闿运不仅睡非周妈不香,饭非周妈不饱,而且头上的小辫子,非周妈梳理侍弄不舒服,梳理完了,还必须由周妈帮着扎上一个大红的头绳。

清朝灭亡,袁世凯做了大总统之后,邀请王闿运进京做国史馆馆长。王闿运很酷,什么都可以不带,但周妈必须带上,而且一路上还得不停地撒狗粮、秀恩爱。

王闿运心中装着帝王之学,对区区一国史馆不大看的上,于是乎,周妈趁虚而入,成了国史馆的当家老妈子,整日借着王闿运的名义,四处捞钱,替人求官,不多久,泱泱大国的国史馆就叫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妈子搅合的混乱不堪、乌烟瘴气。

借周妈将玩世不恭耍到这种程度,王闿运的狂妄在当时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王闿运招弟子,跟好老妈子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粗鄙来贬低所谓的权贵名流。

杨度,夏寿田这些寄托希望的弟子不说,王闿运曾特意招过三个匠人做弟子,这三个匠人是谁呢?木匠齐白石、铁匠张仲飏、铜匠曾招吉。

齐白石够牛吧,但王闿运根本瞧不上他,在日记里直嘲笑齐白石的诗是薛蟠体,而在齐白石看来,他的诗是第一流的,画倒在其次。

王闿运狂妄,但他的狂妄中可是包含着乱世生存的大智慧,来来往往,台上台下,他从来只是嘲谑,却从不真正发出恶声,如此,即便是当权者,对他顶多只是摇头,却从无憎恨之意。

腹中有帝王学的人确实了得,一旦发觉到潜在的危险,道行马上就显露了出来。

当初,杨度带头鼓噪帝制,有些遗老遗少会错了意,以为袁世凯这么闹是为了让清帝复辟,难免得意忘形,肆意叫嚷。

这其中就有王闿运的另一个弟子,宋育仁。

宋育仁不知道,如此叫嚣凶了,那就是动了袁世凯的“龙须”。

果然,不几天,宋育仁就被抓了起来,然后解递回籍。

先抓来,又放走,这一幕在王闿运看来就是捉放曹的把戏,其中意味凶险的很。

看清之后,王闿运立马拿周妈说事,他上书袁世凯说自己“帷薄不修”,约束不了家人,自己应该辞掉国史馆馆长,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

更绝的是,没等袁世凯照准,老狂士紧接着就玩了一个三十六计走为上,从京城消失了。

细细想来,王闿运的狂妄,背后其实是逍遥通世,这是他能以狂人之姿活到八十多岁的根本原因。

4

王闿运是晚清的一代名士,平生最自负的不是诗词歌赋,亦不是八股文章,而是“帝王术”。

他自身怀韬略,有辅佐帝王之才,可惜机遇不佳,一生碌碌无为。

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好好研究八股文章,走科举之路才是正途,为何王闿运偏偏剑走偏锋呢?

这是因为他在科举之路上遭遇了巨大挫折。自打26岁考中举人,此后屡试屡败,总是考不中进士。

就像拥有同等遭遇的湖南同乡左宗棠一样,王闿运也是一怒之下,弃考了。从此把八股文章扔进了垃圾堆,开始专心钻研文韬武略的帝王之术。

不久后,咸丰皇帝最器重的重臣肃顺听说了他的大名,便邀他到府上一谈。结果一见如故,肃顺对他的谋略非常欣赏,就把他请到了府上给儿子做私塾老师。实际上是给肃顺做幕僚谋士。

咸丰死后,肃顺被指定为新皇帝的八大顾命大臣之首。这是肃顺一生中的巅峰。

这时,王闿运提醒肃顺,一定要掌控住兵权,防备两宫太后。可是,肃顺大意了,根本没把二十多岁的小寡妇慈安和慈禧放在眼里。

结果,慈禧和恭亲王联手发动政变,干掉了肃顺和八大臣。

王闿运的第一次谋士生涯,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之后,他被曾国藩邀请进入了湘军,做起了曾国藩的幕僚。

曾国藩帐内人才济济,王闿运并未得到太大的舒展。可是,他时刻不忘兜售自己的帝王术。

曾国藩灭掉太平天国后,王闿运曾与曾国藩密谈,希望说服他自立,率领湘军打进北京城,抢了同治皇帝的江山。

可是,曾国藩这个人受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太深,缺乏魄力,万万无法容忍自己做出背叛清廷的事,于是便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谬”字,拒绝了王闿运的劝进。

这是王闿运的第二次谋士生涯,也谈不上什么成功。

此后,王闿运就彻底放飞自己了,以放荡不羁的做派,朝着名士的路子一路狂奔而去。

最后补充一点,后来那个劝说袁世凯登上皇帝宝座的杨度,正是王闿运的高徒。

5

(王闿运像)

王闿运,1833年生人,湖南湘潭人。据说其出生时,父亲梦见神榜其门:“天开文运”,故以此取名。他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琦,世称湘琦先生。他是清末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学者、诗人,也是经学家和文学家。

王闿运的一生跨道光至民国,所处年代恰逢中国的多事之秋。据说其幼年极其愚钝,被同乡所嘲笑,但也因此而知上进,遂发奋刻苦读书。

咸丰二年(另有一说为咸丰三年),王闿运考中了举人。逢太平天国之乱,肃顺请之并待以上宾。王闿运曾经入曾国藩幕,与曾国藩相熟识。后从事讲学,历主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校经书院、衡州船山书院、江西大学堂,弟子达到数千人之多。杨锐、刘光第、宋育仁、杨度、齐白石等比较有名的人均曾经在其门下求学。

(曾国藩像)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王闿运被授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

民国二年,他出任了国史馆的馆长,即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史馆馆长,以治经学为主。他的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湘军志》、《湘琦楼日记》等,另外门人辑有《湘绮楼全书》等著作。他平生崇尚帝王之学,有人认为他早期的政治活动类似于纵横家、策士,但实际上,作为帝王学的传人,王闿运称得上希圣希贤的实践者,他的性格和言行中没有纵横家和策士的阴毒、刻薄和自私。相反,他对天下苍生有着传统的仁爱和个体的自觉。在书法方面,篆隶楷行皆有造诣,而尤其以楷书和行书最为时人所称赞。

事实上,对于王闿运,今人是很难会通他这种名士的心中真正的人性和文字的尊严的。对于其人其事的评价,也很难下一客观和公正的定论。

(王闿运像)

参考资料:

1、白化文,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2、《近代文观止》编委会,近代文观止,学林出版社,2015年版。

3、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郑天挺、谭其骧,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5、叶衍兰、叶恭绰,清代学者象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6、周斌编,中国近现代书法家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回答者:孙启平,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6

大家好,我是奇异树下奇异果,每天分享各类历史二三事,欢迎点击关注。

首先,感谢邀请,王闿(kai 三声)运生于1833年,死于1916年,是晚清经学家,文学家。

王闿运

为何称王闿运为狂人呢?狂人的称呼是这样得来的,1859年,王闿运入京考试,以文才耸动一时,之后有了“狂人”之称。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科普以下狂人究竟有多狂妄。

陈宝箴

其一。陈宝箴在出任湖南巡抚期间,有一次设宴请宾客,席中多次说道湖南是人杰地灵之地历史上出现无数英豪,陈宝箴屡屡表示出羡慕之情。这时,我们的狂人王闿运登场了,并说了一席话,让陈宝箴脸上顿感挂不住火,大意是这样的:别看现在在座的有些人出生卑微,那是没走好运,一旦行时走运,总督也是可以当一当的。这话当着陈宝箴的面说出来,你说狂不狂。

其二。王闿运早年与曾国藩等湘军颇为熟悉,但是对这位晚清重臣,王闿运依旧不放在眼里。1853年3月,湘军在同太平天国的作战中于江宁大败太平天国军队,史称江宁大捷。此战过后,王闿运登门祝贺,此时的曾国藩意气风发,志得意满,再也不是之前屡败屡战,人前直不起腰的状态,对故友的拜访自然有些怠慢。王闿运见曾国藩无礼待之意,心中颇为不爽,即刻打点行装,准备走人。恰巧这时,曾派人前来传唤王闿运赴宴,本来就一肚子气的王闿运岂会把下人放在眼里,说道:我来帅府就是为了喝酒的吗?说罢,拂袖而去。

曾国藩

其三。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之后,特聘请王闿运为国史馆馆长,并特摆下酒席招待王闿运。宴会结束后路过新华门,王闿运停下脚步注视门匾,对周围的人说道:“这门匾为什么题得如此不吉祥呢?”同行的人皆有不解,便问道何出此言,狂人回答到:“吾老眼花,额上所题,得非‘新莽门’三字乎?”这意思是把袁世凯比作王莽吗?众人皆不敢言语。

由此可见,狂人可谓“猖狂至极”。

7

知道这个人,有三点有名。1活的够久,居然见过曾国藩和孙中山,号称学黄老之术纵横家,全进曾国藩多次被曾国藩决绝,民国时代终于明白了,全世界时代变了皇帝坐不了多久了。-2写下“湘军志”算是湘军历史,和各种人物传记,他和湘军上层关系不错甚至淮军北洋。3-杂家,会很多,据说琴棋书画儒释道占卜文物鉴赏无一不精,有个徒弟叫扬度,号称才子年轻时忽悠袁世凯当皇帝,解放后居然晚年又加入党,可见人品就是一个什么事都想出风头的积极分子,王作为老师也未见得有多大眼力和能耐。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