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既然至今人类还未实现超光速,那么光速是怎么被人类测出来呢?

既然至今人类还未实现超光速,那么光速是怎么被人类测出来呢?

2020-09-06 23:36阅读(95)

既然至今人类还未实现超光速,那么光速是怎么被人类测出来呢?:大家都知道: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秒钟就能走3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七圈半。这么快的速度,人类

1

大家都知道: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秒钟就能走3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七圈半。这么快的速度,人类是如何测量的呢?


在古希腊时代,对于光速到底是什么,人们并不是很清楚,因此一些科学家——比如亚里士多德等人,就认为光速是无限大的。甚至有人认为:光是从眼睛中发射出来的,我们一睁眼睛就能看到遥远的星星,所以光速一定是无限大的。


伽利略

文艺复兴之后,近代科学的先驱伽利略在1638年做了第一个测量光速的实验。

伽利略和他的助手站在两个相隔较远的山头上,每个人手里有一盏灯。伽利略首先遮住灯,当助手看到伽利略遮住灯之后立刻遮住自己的灯。伽利略测量从遮住灯到看到助手遮住灯相差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光刚好在两人之间传播了一个来回,这样就可以测出光速了。


显然,因为光速如此之快,以至于这个实验根本不可能测量出光速,因为如果不计两人的反应时间和遮住灯的时间,光传播这段距离的时间只需要几微秒,在当时的设备条件下根本测不出来。伽利略也承认,通过这个实验他没有测出光速,也没有判断出光速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结论。不过,伽利略说:“即便光速是有限的,也一定快到不可思议。”


罗默

真正意义上的光速测量是从丹麦天文学家奥勒·罗默开始的。

1610年,伽利略利用自己改进的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其中木卫一最靠近木星,每42.5小时旋转一圈。而且,木卫一的轨道平面非常接近木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所以,有时候木卫一会转到木星背面,太阳的光无法照射到木卫一,地球上的人就看不到这颗卫星了,称为木卫一蚀。


我们来看一个示意图,地球在绕着太阳A在圆轨道FGLK上逆时针运动,木卫一绕着木星B也在逆时针运动。在木星背后CD之间是木星的阴影区,如果木卫一进入这部分阴影,太阳光照射不到木卫一,人们就无法看到它的。也就是说,当木卫一到达C点时就会消失,称为“消踪”,如果木卫一从阴影出来,就能够被人观察到,也就是木卫一到达D点时就会出现,称为“现踪”。罗默就是利用这个现象测量光速的。


首先,我们研究地球靠近木星的时候发生的消踪和现踪现象。

当木卫一到达C点时进入阴影,这个现象的光需要传播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地球。假设光从C传播到地球时地球位于F点,那么人们观察到消踪现象就比木卫一进入阴影时间晚了一些,这段时间等于CF长度与光速之比。


当木卫一到达D点时走出阴影,重新反射太阳光。这个现象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地球。由于地球在运动,当这束光到达地球时假设地球位于G点,那么,人们观察到现踪现象也比木卫一走出阴影时间晚了一些,这段时间等于DG长度与光速之比。


但是,由于CF比DG长,所以消踪时间延迟比现踪时间延迟多,即晚发现消踪,早发现现踪。消踪与现踪的时间间隔比木卫一在阴影中的时间要短。我们可以用一个线段图表示这个关系。

同样,我们可以讨论地球远离木星时的消踪和现踪现象。

如果地球到达L发现木星消踪,到达K发现木星现踪,由于地球在远离木星,所以LC的长度小于KG的长度,早发现消踪,晚发现现踪,人们观察到消踪和现踪的时间间隔就会比木卫一实际在木星阴影中的时间长。

1671年到1673年,罗默多次进行了观测,并且得出在地球远离木星时消踪现踪时间差比靠近时长了7分钟,并得出了光的速度在十的八次方米每秒的量级。


牛顿和惠更斯这两位科学巨匠虽然在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的问题上争执不休,但是在光速测量上都支持了罗默的方法。牛顿还测量了光从太阳发射到地球需要八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八分钟以前的太阳。太阳如果某个时刻熄灭了,我们也只能在八分钟之后才知道。


迈克耳孙

200年之后,第一个把光速测量精度大幅提高的人是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

在1877到1879年,迈克耳孙改进了傅科发明的旋转镜,示意图如下:

迈克耳孙在相隔较远的两处分别放置八面镜M1和反射装置M2M3,让一束光从八面镜中的某个面反射,经过反射后通过M2和M3反射回八面镜,并从另一个面反射后进入观察目镜。只有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观察目镜处才会有光。如果八面镜转动一点,经过界面1反射的光就无法照射到M2,观察目镜上就看不到光了。


如果让八面镜旋转起来,并且角速度逐渐增大,会发现在某个时刻又可以从观察目镜中看到光了。这是因为当某时刻界面1刚好倾斜45度角时,光线经过界面1反射到达M2,再返回八面镜时,八面镜刚好转动一格(八分之一周期),于是界面2刚好跑到图中3的位置,将光线反射进入观察目镜。由于视觉暂留现象,观察目镜中一直可以看到光。


假设左右两套装置相距为L,当八面镜转动周期为T时可以从观察镜中看到光,由于L远远大于其它部分的长度,所以光从界面1反射到左侧,再回到右侧八面镜走过的距离为S=2L

根据刚才的分析,光来回运动一次,八面镜刚好走过1格,时间

t=T/8

因此光的速度为

v=S/t=(2L)/(T/8)=16L/T

根据这个原理,迈克耳孙得到了光的速度为299853±60 km/s,与我们今天测量的更加精确的值非常接近。

现在,人们使用更加精确的方法得到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299792458m/s,并且利用光速来定义“米”的概念。1米就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299792458分之一秒内传播的距离。


如果距离非常大,人们就使用光年的概念:1光年等于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大约十的十六次方米。我们能看到几百万光年之外的恒星,那是因为那些恒星早在几百万年前就开始发光了,直到今天它们发的光才到达地球。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是它们几百万年前的样子,今天它还存在不存在,还是个未知数呢!

2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偏振现象进而说明光是横波.而光以有限速度传播以及光速的精确测定,在建立光的电磁波学说方面也曾起了重大的作用.光速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常数之一,也是所有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狭义相对论认为:任何信号和物体的速度都不能超过真空中的光速.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为:v=c/n.在光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上,光速的测定,一直是许多科学家为之探索的课题.许多光速测量方法那巧妙的构思、高超的实验设计一直在启迪着后人的物理学研究.历史上光速测量方法可以分为天文学测量方法、大地测量方法和实验室测量方法等.

一、光速测定的天文学方法

1.罗默的卫星蚀法

光速的测量,首先在天文学上获得成功,这是因为宇宙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测量光速所需要的足够大的距离.早在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默(1644—1710)首先测量了光速.由于任何周期性的变化过程都可当作时钟,他成功地找到了离观察者非常遥远而相当准确的“时钟”,罗默在观察时所用的是木星每隔一定周期所出现的一次卫星蚀.他在观察时注意到:连续两次卫星蚀相隔的时间,当地球背离木星运动时,要比地球迎向木星运动时要长一些,他用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来解释这个现象.光从木星发出(实际上是木星的卫星发出),当地球离开木星运动时,光必须追上地球,因而从地面上观察木星的两次卫星蚀相隔的时间,要比实际相隔的时间长一些;当地球迎向木星运动时,这个时间就短一些.因为卫星绕木星的周期不大(约为1.75天),所以上述时间差数,在最合适的时间(上图中地球运行到轨道上的A和A’两点时)不致超过15秒(地球的公转轨道速度约为30千米/秒).因此,为了取得可靠的结果,当时的观察曾在整年中连续地进行.罗默通过观察从卫星蚀的时间变化和地球轨道直径求出了光速.由于当时只知道地球轨道半径的近似值,故求出的光速只有214300km/s.这个光速值尽管离光速的准确值相差甚远,但它却是测定光速历史上的第一个记录.后来人们用照相方法测量木星卫星蚀的时间,并在地球轨道半径测量准确度提高后,用罗默法求得的光速为299840±60km/s.

2.布莱德雷的光行差法

1728年,英国天文学家布莱德雷(1693—1762)采用恒星的光行差法,再一次得出光速是一有限的物理量.布莱德雷在地球上观察恒星时,发现恒星的视位置在不断地变化,在一年之内,所有恒星似乎都在天顶上绕着半长轴相等的椭圆运行了一周.他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恒星发出的光传到地面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此时间内,地球已因公转而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他由此测得光速为:

C=299930千米/秒

这一数值与实际值比较接近.

以上仅是利用天文学的现象和观察数值对光速的测定,而在实验室内限于当时的条件,测定光速尚不能实现.

二、光速测定的大地测量方法

光速的测定包含着对光所通过的距离和所需时间的量度,由于光速很大,所以必须测量一个很长的距离和一个很短的时间,大地测量法就是围绕着如何准确测定距离和时间而设计的各种方法.

1.伽利略测定光速的方法

物理学发展史上,最早提出测量光速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07年在他的实验中,让相距甚远的两个观察者,各执一盏能遮闭的灯,如图所示:观察者A打开灯光,经过一定时间后,光到达观察者B,B立即打开自己的灯光,过了某一时间后,此信号回到A,于是A可以记下从他自己开灯的一瞬间,到信号从B返回到A的一瞬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t.若两观察者的距离为S,则光的速度为

c=2s/t

因为光速很大,加之观察者还要有一定的反应时间,所以伽利略的尝试没有成功.如果用反射镜来代替B,那么情况有所改善,这样就可以避免观察者所引入的误差.这种测量原理长远地保留在后来的一切测定光速的实验方法之中.甚至在现代测定光速的实验中仍然采用.但在信号接收上和时间测量上,要采用可靠的方法.使用这些方法甚至能在不太长的距离上测定光速,并达到足够高的精确度.

2.旋转齿轮法

用实验方法测定光速首先是在1849年由斐索实验.他用定期遮断光线的方法(旋转齿轮法)进行自动记录.实验示意图如下.从光源s发出的光经会聚透镜L1射到半镀银的镜面A,由此反射后在齿轮W的齿a和a’之间的空隙内会聚,再经透镜L2和L3而达到反射镜M,然后再反射回来.又通过半镀镜A由L4集聚后射入观察者的眼睛E.如使齿轮转动,那么在光达到M镜后再反射回来时所经过的时间△t内,齿轮将转过一个角度.如果这时a与a’之间的空隙为齿a(或a’)所占据,则反射回来的光将被遮断,因而观察者将看不到光.但如齿轮转到这样一个角度,使由M镜反射回来的光从另一齿间空隙通过,那么观察者会重新看到光,当齿轮转动得更快,反射光又被另一个齿遮断时,光又消失.这样,当齿轮转速由零而逐渐加快时,在E处将看到闪光.由齿轮转速v、齿数n与齿轮和M的间距L可推得光速c=4nvL.

在斐索所做的实验中,当具有720齿的齿轮,一秒钟内转动12.67次时,光将首次被挡住而消失,空隙与轮齿交替所需时间为

在这一时间内,光所经过的光程为2×8633米,所以光速c=2×8633×18244=3.15×108(m/s).

在对信号的发出和返回接收时刻能作自动记录的遮断法除旋转齿轮法外,在现代还采用克尔盒法.1941年安德孙用克尔盒法测得:c=299776±6km/s,1951年贝格斯格兰又用克尔盒法测得c=299793.1±0.3km/s.

3.旋转镜法

旋转镜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对信号的传播时间作精确测量.1851年傅科成功地运用此法测定了光速.旋转镜法的原理早在1834年1838年就已为惠更斯和阿拉果提出过,它主要用一个高速均匀转动的镜面来代替齿轮装置.由于光源较强,而且聚焦得较好.因此能极其精密地测量很短的时间间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从光源s所发出的光通过半镀银的镜面M1后,经过透镜L射在绕O轴旋转的平面反射镜M2上O轴与图面垂直.光从M2反射而会聚到凹面反射镜M3上,M3的曲率中心恰在O轴上,所以光线由M3对称地反射,并在s′点产生光源的像.当M2的转速足够快时,像S′的位置将改变到s″,相对于可视M2为不转时的位置移动了△s的距离可以推导出光速值:

式中w为M2转动的角速度.l0为M2到M3的间距,l为透镜L到光源S的间距,△s为s的像移动的距离.因此直接测量w、l、l0、△s,便可求得光速.

在傅科的实验中:L=4米,L0=20米,△s=0.0007米,W=800×2π弧度/秒,他求得光速值c=298000±500km/s.

另外,傅科还利用这个实验的基本原理,首次测出了光在介质(水)中的速度v<c,这是对波动说的有力证据.

3.旋转棱镜法

迈克耳逊把齿轮法和旋转镜法结合起来,创造了旋转棱镜法装置.因为齿轮法之所以不够准确,是由于不仅当齿的中央将光遮断时变暗,而且当齿的边缘遮断光时也是如此.因此不能精确地测定象消失的瞬时.旋转镜法也不够精确,因为在该法中象的位移△s太小,只有0.7毫米,不易测准.迈克耳逊的旋转镜法克服了这些缺点.他用一个正八面钢质棱镜代替了旋转镜法中的旋转平面镜,从而光路大大的增长,并利用精确地测定棱镜的转动速度代替测齿轮法中的齿轮转速测出光走完整个路程所需的时间,从而减少了测量误差.从1879年至1926年,迈克耳逊曾前后从事光速的测量工作近五十年,在这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劳动.1926年他的最后一个光速测定值为

c=299796km/s

这是当时最精确的测定值,很快成为当时光速的公认值.

三、光速测定的实验室方法(高中课本有)

光速测定的天文学方法和大地测量方法,都是采用测定光信号的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来确定光速的.这就要求要尽可能地增加光程,改进时间测量的准确性.这在实验室里一般是受时空限制的,而只能在大地野外进行,如斐索的旋轮齿轮法当时是在巴黎的苏冷与达蒙玛特勒相距8633米的两地进行的.傅科的旋转镜法当时也是在野外,迈克耳逊当时是在相距35373.21米的两个山峰上完成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使用更小更精确地实验仪器在实验室中进行光速的测量.

1.微波谐振腔法

1950年埃森最先采用测定微波波长和频率的方法来确定光速.在他的实验中,将微波输入到圆柱形的谐振腔中,当微波波长和谐振腔的几何尺寸匹配时,谐振腔的圆周长πD和波长之比有如下的关系:πD=2.404825λ,因此可以通过谐振腔直径的测定来确定波长,而直径则用干涉法测量;频率用逐级差频法测定.测量精度达10-7.在埃森的实验中,所用微波的波长为10厘米,所得光速的结果为299792.5±1km/s.

2.激光测速法(大学课本)

1790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国立物理实验室最先运用激光测定光速.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同时测定激光的波长和频率来确定光速(c=νλ).由于激光的频率和波长的测量精确度已大大提高,所以用激光测速法的测量精度可达10-9,比以前已有最精密的实验方法提高精度约100倍.

四、光速测量最后结果

根据1975年第十五届国际计量大会的决议,现代真空中光速的最可靠值是:

c=299792.458±0.001km/s

3

光速确实很快,确实很难测。那该怎么测?这里就要吹一波,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了。快的不好测,我们就把它转化成好测的量再来测。

比如最早的高精度测量光速的方法,齿轮法。光在特定的光路上,两次通过齿轮的间隙后被观测者看到。这种情况下,只有齿轮的转速是某一些特定的值的时候,光才可以顺利通过两个间隙,而不被挡住。而这个特定的转速,则与光速有关。这样,就把光速的测量,转化成了测量一个齿轮的转速。这个就简单多了。

之后,还有了迈克尔逊的改进实验。把齿轮换成了一个八面的镜子。镜子不断旋转,只有在转速是特定的值的时候,光才能顺利被反射,进入观测者的眼睛。由于这里,镜子对光路的影响更大,所以测量的精确度可以更高。

现代的光路测量往往会使用干涉法。通过测量特定频率的激光的波长,再用速度=波长*频率,就能算出来速度。这一方法的精度极高。

现在,由于米是从光速定义过来的,所以光速的值也就定死了,就是299792458m/s。

当然,如果你想要自己在家里测一测光速,也不是不可以。

找一个微波炉,去掉旋转托盘,放一盘棉花糖进去,加热至部分融化。

用尺子量一下熔化-不熔化-熔化的这个周期

然后再去微波炉屁股后面看一看里面微波的频率

(一般都是2.45GHz)。光速 = 波长 * 频率,就可以算出光速了!

这个方法当然很不准啦,一般误差会达到10%上下,但是带小孩玩一玩还是很有意思的!关键是,还能顺势买一波零食对不对~

4

等离子体随着温度的提升,发出来的光线颜色会发生变化,这是一种蓝移现象,证明了光在高温等离子体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判断相对论的正确与否,用中国的俗语:解铃还须系铃人,要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入手。要怎么用经典理论来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呢?光有波粒二象性,就分别用波动性和粒子性来分析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看看经典理论能不能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吧!

一、用超声波来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超声波具有束射性,频率越高束射性越好,超声波具有折射能力,所以用超声波进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没问题的。根据声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的温度密度等物理状态有关,不用做实验都能知道波在实验装置中处处的速率是相同的,传播到测试点的速度当然也是相同的。实验结果是声波的传播速度是不会受到地球运动速度影响的,实验的结果用经典理论就能解释,哪有尺缩效应啊!哪有声速不变原理啊!哪有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呢!如果有,就应该能推论出声速相对论。

二、用钢珠等高弹性圆球,来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装置中分光的玻璃镜片换成中心有个小洞的斜置钢板,把光源换成等速的钢珠发射装置,把反射镜换成反弹钢板。1、开启斜置钢板的小洞,发射钢珠,让钢珠通过斜置钢板的小洞,相当于光子的折射,当钢珠射到反弹钢板反弹时,关闭斜置钢板的小洞,钢珠射到斜置钢板弹射到测试点,如果不计算空气的阻力钢珠运动到测试点的速度等于钢珠发射时的速度。2、关闭斜置钢板的小洞,发射钢珠,钢珠射到斜置钢板后,向反弹钢板弹射,相当于光子的反射,当钢珠射到反弹钢板反弹时,打开斜置钢板的小洞,让钢珠通过小洞射向测试点,如果不计算空气的阻力钢珠运动到测试点的速度等于钢珠发射时的速度。实验结果钢珠的运动速度不会受到地球的运动速度影响,实验结果用经典理论就能解释了,哪有尺缩效应啊!哪有钢珠运动速度不变原理啊!如果有,就应该能推论出物体运动速度相对论。

用波动理论和牛顿运动定律,都能证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是符合经典理论的,实验结果用经典理论就能解释了,爱因斯坦的非经典理论是不符合实际,没有依据的。

5

光速的测算从17世纪就已经开始了,比如丹麦天文学家罗默等。我们现在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2458米每秒,这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常识,作为一个基础的物理常量,但光速的数值并不是一个非常精确的值,而且光速是一个无法真正确定的极限。因为我们知道光速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数值也是不同的。目前科学家认为,光速不是确定的速度值,现代测量技术得出的计算值为299792500±100米每秒,所以它是不精确的数值。

一般测量光速的测算方式是采用测光信号的传播距离、传播时间,用距离除以时间来确定光的速度。这样的方法就要求尽可能增加光走过的路程,误差就小,改进时间测量的准确性。但是这样的方法在实验室里一般难以落实,主要是受空间的限制,这是以往光速测量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过去对光速的测算都是在实验室外进行,而如今我们却可以通过实验室内的激光和镜面效应测出。

有趣的是,这个定义的来源 ,它的单位“米”,又是怎么确定的,米作为度量单位,它的长度究竟是多少。“米”这个单位最初确定的时间是在19世纪初的几年,解释为赤道和北极点之间距离的1000万分之一。到了1889年,一根标准的一米长铂杆被制作出来,然后被保存在巴黎。

当光速数值确定之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这个定义也就出现,因此在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重新定义了“米”,它被定义为光在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距离。

6

只要知道物体行进的距离和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平均速度,光速测量也是一样,我们知道光通过的距离,以及中间经过的时间,就能计算出光速

在伽利略时代,他就提出了通过测量光通过距离和时间来测量光速的原理,他采用的测量距离只有几千米,但是光速太快了,30万公里每秒的速度,在当时的科技和实验条件是完全无法实现测量。

在17世纪,天文学家罗迈通过对木星卫星一号运行规律的长期观察,发现光速是以有限速度传播的,可以进行测量的,初略计算得出了二十多万公里每秒的光速值,虽然有些粗糙,但是这已经是当时的奇迹了。

随着经典物理学的发展,很多科学家对光速进行了测量,其中美国的物理学家迈克尔逊长期进行了在地球上的光速测量,他的技术路线是在两座山峰之间,借助可以转动的平面镜,来测量光往返一次的精确时间,最终在加州两座山峰上成功测得了及其接近现代光速的数值。对于我们大部分的计算来讲,30万公里每秒这个数值就已经足够精确了。

现代随着各种光电仪器的发展,测量光速可以进行的非常精确,例如,美国宇航员就在月球上安装了平面镜,如果向月球发射激光,经由该平面镜返回,就可以精确计算光速和地球-月亮之间的距离。在电视《生活大爆炸》炸里,有一集就有类似的情节,Leonard这些科学宅男们就搞了一台大功率激光器,用来测量月球的距离。


量子实验室,专注趣味科学,欢迎评论和关注。

7

真空光速定义值:c0=299792458m/s,

历史上测量光速的方法很多,有伽利略的灯光示意法,还有菲索的旋转齿轮法,法国傅科的旋转镜法,布莱德雷的光行差法,罗默的卫星蚀法等等。

这里就介绍一下目前最准确的光速测量方法。是在1972年,美国的K.M.埃文森等人直接测量激光频率ν和真空中的波长λ,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同时测定激光的波长和频率来确定光速(c=vλ).由于激光的频率和波长的测量精确度已大大提高,所以用激光测速法的测量精度可达 10的负9次方,比以前已有最精密的实验方法提高精度约100倍.利用公式算得c=(299792458±1.2)米/秒。在1983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作出决定,将真空中的光速定为精确值。

8

第一个尝试去测量光速的是伽利略。他和他的助手在夜间相隔数公里远面对面地站着,每人拿一盏灯,灯有开关。首先,第一个人先举起灯,同时记下时间。当第二个人看到第一个人的灯时立即举起自己的灯,也记下时间。从第一个人举起灯到他看到第二个人的灯的时间间隔就是光传播1.6km里的时间。为了减小误差,伽利略反反复复举灯,但当时的他不知道光的传播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这种方法最终失败。但伽利略的实验揭开了人类历史上对光速进行研究的序幕。

在1862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成功地发展了另一种测定光速的方法,他用一个高速转镜来测量微小的时间间隔。下图是经过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转镜是一个正八面的钢质棱镜,从光源S发出的光射到转镜面R上,经R反射后又射到35公里以外的一块反射镜C上,光线再经反射后回到转镜。所用时间是t=2D/c。在t时间中转镜转过一个角度。实验时,逐渐加快转镜转速,当转速达到528转/秒时,在t时间里正好转过1/8圈。返回的光恰恰在棱镜的下一个面上,通过半透镜M可以从望远镜里看到返回光线所成的像。用这种方法得到c =299,796±4公里/秒。

1950年,艾森提出了用空腔共振法来测量光速。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微波通过空腔时当它的频率为某一值时发生共振。根据空腔的长度可以求出共振腔的波长,在把共振腔的波长换算成光在真空中的波长,由波长和频率可计算出光速。当代计算出的最精确的光速都是通过波长和频率求得的。1958年,弗鲁姆求出光速的精确值:299792.5±0.1千米/秒。1972年,埃文森测得了目前真空中光速的最佳数值:299792457.4±0.1米/秒


9

光速的测量有很多经典的方法和实验,有利用天文现象的,有实验室测量的。说几个印象深的吧。

最早可能是十七世纪丹麦天文学家奥劳斯测的,他利用木星卫星的投影测量。因为地球和木星都在围绕太阳转,所以地球位置不同,看到投影开始和结束的规律也不同,测得光速的值大概是比较接近现代光速值。

后来牛顿在十八世纪初提出光速可能是二十万公里每秒,这个数值距离现在的接近三十万公里差不少。所以单论光速这波,牛顿没做出太大贡献。

再后来到了十八世纪中期,詹姆斯·布雷德里提出光速有限,以及因为地球也在运动,那么光达到地球应该有个角度。这个叫做光行差。所以他算出来了比较精确的光速。

当然,不考虑后来相对论不完美。


同样在十八世纪,介于牛顿和爱因斯坦中间最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推导出了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静电单位电量与电磁单位电量的比值。这样光速就能通过相关实验结果计算出来了。并且启蒙了了光和电磁波其实是一回事。

还有很多实验结果越来越精确,例如迈克尔逊旋转棱镜法。

再后来1972年,美国埃文森等人直接测量激光频率和真空中的波长,计算出光速。这个数值已经比较精确了,接着1975年国际计量大会就以光速新规定了长度单位。即光速为299792458米每秒。而一秒的定义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之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的周期的9192631770倍的时间。

所以现在无论人类走到宇宙哪个角落,无论有没有标尺,只要技术足够,就可以得到我们现在的长度和时间单位。至此,光速无需再测量。

10

光速测量在科学史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丹麦科学家罗默在1675年第一次证明光速是有限的。罗默通过观测木星的类似“月食”现象,根据大量的数据证实出光速有限,他的测量结果是22.5万千米/秒,这跟实际光速有点差距。

但罗默的贡献不是这个而是证实光速的有限。而对于光速测量最成功的是菲索的旋转齿轮法,菲索是法国的物理学家,他成功设计出一套试验设备,如下图所示。

通过旋转齿轮,当转速达到一定值光被齿轮遮挡住,再继续加速光会正好通过齿轮缝隙返回被眼睛看到。只要知道齿轮的转速、齿轮齿数、眼睛到镜子的距离这几个数据就可以计算出光速的准确值了。罗默计算出的光速是31.5万公里每秒,这已经跟真空中的光速十分接近了。后来随着麦克斯韦和赫兹在电磁领域的研究,他们发现震荡的电场产生震荡的磁场、振荡的磁场产生震荡的电场,这就是电磁波波的一种,可以通过频率和波长相乘得出电磁波的速度。最后发现通过计算的速度和之前罗默测量的光速一致,科学家发现光其实就是一种电磁波。光速的数值为29972458米每秒,一般看作30万公里每秒。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