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要看是真实还是小说上!

小说上,水浒的兵力还是可以的,分为好几个阶段。

第一,王伦时期。

王伦时期梁山没什么实力!

书上写: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

王伦手下兵力,还不到1000人!

这主要是王伦嫉贤妒能,怕有人来夺权,很多好汉不愿意来投奔。

第二,晁盖时期。

晁盖时期,因来了7个高手,梁山实力更强,名气更大,兵力也大大增加。

初期团练使黄安带来1000多人,被晁盖他们杀得全军覆没。

到了宋江来梁山之前,已经有三五千兵马(书中记载)。

这个兵力已经不弱了,普通州府的厢军是对付不了的。

第三,宋江和晁盖同时存在时期。

当时晁盖虽是名义上的大哥,实际上权力都在宋江手中。

晁盖是个性格直爽讲义气的好汉,宋江则是一个阴险有谋略的政治家,懂得招兵买马的道理。

这段时期,梁山实力增长迅速,尤其是很多实力派头目都带着部下带投奔。

到曾头市晁盖被杀时,梁山已经很强。

吴用四面部署,使用兵力就有2万人。

当时留守梁山山寨最起码也有二三千人,总兵力接近2万5000了。

第四,宋江时期。

宋江暗算了晁盖以后,很重视训练部队,尤其重视收编宋军正规军官兵,大大增强实力。

到被招安的时候,宋江自称10万人,应该是吹牛逼。

保守估计,三四万兵力肯定是有的。

其实宋江毕竟是土匪部队,不是正规军,所以和宋军开战也是有输有赢。

需要说明的是,梁山不但有步兵,还有水军和骑兵。

梁山的骑兵主要是缴获了不少宋军的战马,借此编组了骑兵,大概有数千人。

另外就是水军。梁山是水泊,没有水军早就完蛋了。

水军也有数千人,非常善战。

就是凭借着三四万兵力,小说里面梁山才能连续打了四战,最后和方腊两败俱伤。

真实的水浒就不一样了。

宋江起兵时候,兵力非常弱小,仅有36个人,是一股流寇,四处转战,数万兵力根本住不住他。

当时史书记载: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 、魏 , 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其才必过人。

但宋江终究只有36人,起不了什么气候。

谁知道,当时北宋的暴政帮了他。

宋江每到一处,就有不少人加入他们。

当时北宋政府在梁山附近乱来,要求下湖打鱼必须交付高额的税。而梁山附近都是贫困农民,哪里拿的出钱。

活不下去,就只能反了。

所以宋江越战越强,成为流窜山东、江苏、河南等省的匪帮,兵力也有近万人。

直到杀到江苏省连云港,被知州张叔夜击败,宋江只得投降。

最佳贡献者
2

?? 【宋江梁山军10万人马,进可以取天下,退可以称王称霸。】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梁山最强盛时期,总有10万人马,其中家属数千人。从施耐庵《水浒传》和官方正史、笔记,两条线都交叉在10万人马。草创梁山者白衣秀士王伦,喜欢小打小闹不愿意惊动官府,即便如此,柴进介绍林冲上梁山时,如此说话:“是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如今有三个好汉,在那里扎寨。为头的唤做白衣秀士王伦,第二个唤做摸着天杜迁,第三个唤做云里金刚宋万。那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多有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里躲灾避难,他都收留在彼。”

梁山从无到有直到壮大强盛,离不开四个人的贡献和努力:王伦、林冲、晁盖、宋江。白衣秀士王伦,在柴进的扶持下做了梁山之主,大约有一千多人。由于王伦心胸狭小、目光短浅,得罪了走投无路的林冲,晁盖等七人上梁山时,林冲火拼王伦,扶持晁盖当上山寨之主,梁山逐渐发展壮大,人数达到一万人。宋江上梁山后,梁山声威大震,人数增加到三万人。晁盖曾头市中箭,梁山进入后晁盖时期,人数扩大到五六万人。宋江正式接任梁山之主后,梁山进入全盛时期,梁山人马总数接近10万人。

林冲上梁山是1117年冬天,晁盖、吴用、刘唐、阮氏三兄弟、白胜七人劫持生辰纲投奔梁山时,是1118年的7月。林冲火拼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之主,梁山总有一千多人马。半年时间,梁山在晁盖领导下发展到五千人。宋江清风寨遇难后,推荐众人投奔梁山时说了这么一句:“自这南方有个去处,地名唤做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宛子城、蓼儿洼,晁天王聚集着三五千军马,把住着水泊……”,路上遇到石勇捎书信说宋太公病危,宋江就没去梁山。花荣、秦明、黄信、王英、燕顺、郑天寿、石勇、吕方、郭盛九人带着五百人上了梁山。

又过了大半年,宋江浔阳楼题反诗,晁盖江州劫法场,宋江截杀无为军,宋江也上梁山的时候,已经是1119年的春天了,梁山已经有了40个头领,上万人马了。三打祝家庄,梁山又增加了三四千人马,十几个头领。柴进被陷高唐州,梁山攻打高唐州之后,又增加了二三千人马。高唐州的知府高濂是高俅的叔叔,高俅命令呼延灼率领三千铁甲军、五千步兵征讨梁山,徐宁大破连环马,梁山杀翻了一半军马,获得了两成没有受伤的好马,五千步兵大半被捉上梁山,梁山又增加了四五千人马。

三山聚义打青州,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共是十一个头领,三千多人马。梁山出面攻打青州城,活捉了呼延灼,收编了青州二三千人马。鲁智深去九华山找史进,九华山二千人马归顺了梁山。芒砀山的强人樊瑞有三千人马,宋江征讨芒砀山,这波人马也归了梁山,粗略计算梁山已经有了将近3万人马。曾头市夺了照夜玉狮子马,晁盖曾头市中箭,宋江代理梁山之主,梁山进入后晁盖时代。

宋江攻打大名府时,关胜率一万五千人,乘虚攻打梁山,差点把梁山的老巢给端掉。宋江回军,呼延灼设计诱降了大刀关胜,关胜所带一万多人加入梁山。后来,关胜又劝降了凌州团练使单廷珪、魏定国,攻克凌州府,尽得七八千人马。经常,有人问关胜为什么排名在林冲的前面,想想看,关胜一个人给梁山带来两万兵马,把梁山的总兵力扩大到五六万人,这个贡献即便是梁山元老的林冲也是无话可说。梁山再次攻打大名府,救出了卢俊义之后,为了确定谁是梁山之主,宋江、卢俊义各带一万人马,分别攻打东昌、东平两府。

打下东昌、东平两府后,收降了张清、董平,又增加了一万人马,梁山进入全盛时期。童贯数万人马进攻梁山,被梁山击败粉碎;高俅10万兵马进攻梁山,又被梁山彻底击败,这两次大仗梁山又增加一两万人马。至此梁山拥有了10万兵马,梁山伯英雄排座次,进可以争夺天下,退可以称王称霸。当然,宋江选择了诏安,替国家出力剿灭方腊。梁山诏安之时,有五七千人不愿意,遣散回家去了,另有安道全、皇甫端、乐和等五名将领在朝廷留任。

梁山攻打方腊时,出动的兵力有七八万之多,宋江和卢俊义分兵时,宋江领43名将领,卢俊义领47名将领,各自率领3万精兵,水军有五千精兵,虽然没有说搞后勤的有多少,押运粮草的不会少于两万人吧。

《宋史?候蒙传》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东都事略?候蒙传》:“将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兵数万无敢抗者。”

《宋史》《东都事略》两种正史,都确切地记载了宋江起义,而且传递了一个信息,宋江梁山军规模庞大,绝对不是万把人的规模,京东路数万官军都不敢正面对抗。所以说,宋江梁山军是可信的,在北宋末年,万把人的起义队伍比比皆是,北宋朝廷为什么选中宋江梁山军诏安,并且让他们前往攻打方腊,肯定是看中了梁山军的庞大规模,再就是宋江梁山军的强大战斗力。

《宋史?童贯传》“徽宗始大惊,亟遣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率禁旅及秦、晋蕃汉兵十五万以东,且谕贯使作诏罢应奉局。”

南宋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引《中兴姓氏奸邪录》载:“宣和二年,方腊反睦州,陷温、台、婺、处、杭、秀等州,东南震动。以(为江童)贯浙宣抚使,领刘延庆、刘光世、辛兴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往讨之。”

《宋史》和《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征讨方腊的人数不一样,宋史记载童贯率番汉兵15万进剿方腊;而三朝北盟记载,童贯领着刘延庆、刘光世、辛兴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往讨之。23万、25万都可以理解为二十余万,童贯带领着正规官军15万,那么多出来的七八万军队,只能是宋江率领的梁山军。正史记载宋江以七八万梁山军,加入童贯带领的讨逆大军,这和《水浒传》宋江、卢俊义率领七八万梁山精兵进剿方腊是一致的。

宋江梁山近10万起义军,这么大的规模,他们依靠什么来保证给养和后勤的呢?早期的梁山人数有限,主要依靠劫掠过往客商维持的。梁山壮大以后,劫掠过往客商不能保证给养供应,梁山军开始攻打较大的村镇山寨,比如三打祝家庄,攻打曾头市。梁山军的规模扩大到数万人以后,他们已经有能力攻打州城府县,正史上的说法:“横行河朔、横行齐魏”,把梁山军称为淮南盗,他们的活动范围中心区域是山东,向北至河北大名府一带,向东一直到大海,向西抵达河南东部,向南抵达安徽南部。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公众号。









3



谢谢邀请。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愚以为,梁山全盛时期,人马最少在五万以上。

根据120回本第83回所述,宋江率吴用、公孙胜林冲等一万余人先回,其余大队人马,都随卢俊义在京师屯扎。而在这之前,分金买市时候已经走了三五千人。各位想想,小队就已经一万余人,大队岂不是要翻倍吗?再加上散伙时候不愿意跟着宋老大玩命的三五千人,说五万都是少的了。

现在再来说这么庞大的队伍是怎么生活的。

强盗,自然离不开强盗的法则。

梁山都什么人呀,虽然有一部分军官或被逼、或被俘、或自愿、或被迫的上了梁山当贼寇。但是还有很多一部分本人就是打家劫舍出身,所以霸抢劫掠是在所难免的。各位可以看看他们先打祝家庄、又战曾头市,接下来大名府,然后是东明府和东昌府。每次都是所得钱粮无数。再加上几次官军失利,或投诚、或缴械,这期间应该不用太发愁吃喝穿戴。

由于吃穿不愁,所以这伙人不用太为生计发愁,劫掠时候自然也不会考虑贫下中农。除了不让你来水泊里打鱼偷窥之外,他们好像不需要打老百姓的主意。也因此若是客商车辆人马,任从经过。若是上任官员,箱里搜出金银来,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纳库公用(见120回本第71回)。各位想想,谁出门不带着金银盘费,不带能走路吗?但是带着钱方便倒是方便了,可小命却不好保啊!

由此可见,梁山这帮人确实不太爱劫普通百姓,原因有二,第一,想落个好名声;第二,老百姓确实没什么油水。

关于水浒更多故事,请参看拙作--水浒别传。

4

第一个问题

梁山的人马总数,书里好像一直没写。不过宋江后来打这打那,带领的都是本部人马,朝廷没给补充兵力,所以梁山人数一定不少。

燕青走宿太尉的门路请求诏安时,说:“梁山泊十万人之众,皆感大恩! ”虽然这很有可能是个虚数,也说明梁山人马至少有几万人。

招安之后,有这么一段:

又说枢密院官,具本上奏:“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辄便加爵,可待日後征讨,建立功勋,量加官赏。现今数万之众,逼城下寨,甚为不宜。 ”

有一点要注意,这里说梁山有几万人,但这是招安之后的结果。在招安时,宋江遣散人马,不愿意进京,领钱回家的有三五千人。同时,家眷没有随同赴京,各家老小也都还在梁山上。我们在算梁山人数时,要把这两部分也加上。

后来征辽的时候,宋江兵分两路,来打蓟州,一路杀至平峪县,一路杀至玉田县。其中卢俊义的一路有三万人,宋江本队的人数应该不会比这个少。那么梁山能当兵的作战力量至少有六万人,这还没有把之前作战的损失算进去。

后来打方腊的时候,也是宋江和卢俊义分兵两队,每队三万。

(水浒传的版本比较复杂,简而言之,征辽可能是后插进来的,征田虎王庆一定是后插进来的,征方腊倒是原本。所以这里只用征辽和方腊的时候分析。)

从以上几个地方可以看出,梁山有六万以上的战斗人员,再加上家眷。梁山兵力的来源,一部分是各个山寨的土匪,后来到梁山聚义。另一部分则是被俘虏的官军。土匪的成家率是比较低的,官兵更是不可能带家眷来。所以除去各位头领能有家眷,喽啰中有家眷的应该不算多。

所以梁山人数按七万到十万之间估计,可能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个问题

作为一个山寨,抢劫当然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书里写的很明白:

原来泊子里好汉,但闲便下山,或带人马,或只是数个头领各自取路去。途次中若是客商车辆人马,任从经过;若是上任官员,箱里搜出金银来时,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纳库公用,其余些小,就便分了。折莫便是百十里,三二百里,若有钱粮广积害民的大户,便引人去公然搬取上山,谁敢阻当。但打听得有那欺压良善暴富小人,积得些家私,不论远近,令人便去尽数收拾上山。如此之为,大小何止千百余处。

不过因为梁山有【替天行道】的人设,所以打劫的下手目标也是有选择的。主要是官员和大户人家,不对普通客商下手。

除了上面写到的,抢劫官府也是一个来源。比如打东昌府:

宋江军马杀入城中,先救了刘唐;次後便开仓库,就将钱粮一分发送梁山泊,一分给散居民。

官府存粮肯定和寻常人家不是一个量级,可以极大地缓解梁山粮食压力。不过这个来源的缺点是不具有可持续性。——你要是打的城池太多,就把朝廷大军招来了。

还有一点,梁山是有副业的,不过很奇怪,没见过梁山有发展农业的迹象。

晁盖等人火并王伦后,和前来征剿的官军打了一仗。这是上梁山后的第一仗,打赢之后,自然值得好好庆祝一番:

山寨里筵会。自酝的好酒,水泊里出的新鲜莲,藕并鲜鱼,山南树上自有时新的桃,杏,梅,李,枇杷,山枣,柿,栗之类,自养的鸡,猪,鹅,鸭等品物,不必细说。

从这段可见,农林牧副渔,梁山至少占了仨。

但可能是由于山上缺乏平地,在水泊之外垦田,又不利于防御。所以梁山才不发展农业吧。

5

梁山被招安后先后去攻打辽国和方腊,基本上是原班人马,所以全盛时应该在5—6万左右。

梁山作为一个黑帮组织本身不从事太大的生产,后勤供应有两个办法,

第一、抢掠。梁山势力最早是王伦、宋万、杜迁、朱贵四人组成的委员会,带领着七八百个小喽啰,规模比较小,实力也比较弱,因此只能劫掠过往的小规模商队和附近一些人口稀疏的村落。

后来林冲和以晁盖为首的抢劫生辰纲团伙上山并成为领导集体后,委员会成员增加到11人,实力有所壮大,开始抢掠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商队,同时具备袭击人口相对稠密的城镇的能力,比如闹江州、攻打无为军……

宋江上梁山后,委员会成员接近50人并不断扩大,小喽啰也有数千人,实力略有膨胀,具备了正面进攻中小型州县和武装富庶村落的能力。进攻祝家庄,缴获粮食5000万石,攻破高唐州、大名府、曾头市、华州、东平府、东昌府,全部将当地的府库洗劫一空。其中大名府属于宋朝的一线发达城市。

第二、其他山头实力和一些地方富豪带着全部财产加入梁山。

山头势力主要有:燕顺、王英为首的清风山,鲁智深、武松、杨志为首的二龙山,李忠、周通为首的桃花山,樊瑞、项充、李衮为首的芒砀山……

富豪势力:卢俊义、柴进、李应、穆弘

梁山唯一可以生产的就是八百里水泊里的鱼虾和山上少量饲养的猪、牛、羊、鸡、鸭、鹅。

6

我们都看过《水浒传》,知道梁山好汉有一百零八将,但那只是梁山上的将领,其实当时的梁山还有许多的喽啰,人数不在数十万人。


小说来看,梁山起义时梁山势力很大。当然了,梁山势力之所以这么强大当然有各种原因。首先梁山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梁山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并且梁山军中有阮氏三兄弟等熟悉水性的军事将领,所以只要把陆路堵死,想从正面成功进攻梁山的可能性很小。并且当时的梁山因为其忠义的好名声,吸收了附近很多山寨的老大,还有北宋军中的将领,以及民间才能出众之士。就比如花和尚鲁智深当时就曾经是二龙山的土匪,就被宋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加入了梁山。

而且当时鲁智深所在的二龙山就有人马上千人跟随宋江去梁山,而且因为宋江的名声和呼声很高,附近许多不堪北宋暴政的民众也纷纷主动投奔梁山,这时的梁山已经兵强马壮,并且在招安后北宋不给梁山一兵一卒,就让梁山大军去征讨方腊。

在征讨方腊时,宋江和卢俊义是各自率领了三万精兵,再加上有5千水军,这里明确的就有六万五的人马。再加上当初招安时,还有许多人不愿意归顺,所以下山走了,所以据此,在没有招安前,梁山的人马全盛时期包括平民至少多达数十万之多。

其实梁山之所以能有如此多人投奔,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当时宋江上梁山后,担心自己的家人受到朝廷的迫害,曾经亲自下山接自己的家人上山,不料被官兵埋伏,寡不敌众,宋江无奈只能躲进破庙中,这时却恰巧见到了九天玄女,并从九天玄女手中得到了三卷天书,梦醒后梁山大军赶到,救了宋江一命,众人也得知了宋江被九天玄女赠书一事。后来宋江被玄女赠书一事传开,宋江在众人心里的地位就像神明一样,这就造成了连带效应,许多人认为宋江是天命所归。所以投奔梁山的人也越来越多。


夸大点说,小说中当时的梁山势力甚至可以说超越了北宋的部分军事实力,这可不是夸夸其谈,我们可以从第三方来拿北宋和梁山的实力来进行对比,北宋当时征讨方腊,数万军队不敌方腊军几万人,而且被一直压着打,之后宋江被招安后,北宋皇帝让宋江率领梁山本部人马去征讨方腊,并且不给一兵一足,且没有提供后方补给,但是宋江还是领命前去平叛,虽然说众多梁山好汉当时打败了方腊,但是也同样损失惨重。

梁山众人平定方腊叛乱前后也不过用了一年的时间,但反观北宋军队征战方腊数十年,损失数十万军队却还是没有打败方腊,从这里就可以证明,梁山全盛时期的军事实力是很厉害的,当然更多的是梁山一百零八将的自身能力和优秀的指挥才能,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没有数万的兵力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再来说说梁山众多人马的后勤供给是如何解决的,梁山人马少说也有数万之多,他们虽然名义上被称为土匪,但是他们却不烧杀抢掠,杀人越货,所以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不是做偷鸡摸狗,杀人放火之事。

在梁山上,为了保证后勤的供给,宋江就曾带领着众人自己开垦土地,自给自足,有时候也带领着梁山好汉出去铲奸除恶,劫富济贫,然后没收恶人的财产,赚点外快,这基本就是梁山后勤补给的主要方式。

但官匪始终不同,北宋依靠国家的强制力可以有税收作为后勤,但梁山却只能依靠有限的自给自足和不确定的行侠仗义来维持后勤,这就导致了梁山注定不能长久发展,没有一个完整稳定富足的后勤供给系统也注定了梁山最终只能被招安的事实。

7

水浒一书描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108将,被逼上梁山,反抗朝廷,最后又接受招安,灭辽国、平王庆、定田虎、征方腊的故事。王伦、晁盖、宋江这三任梁山寨主,先是依仗梁山泊的地利,逐渐发展壮大,最后终成气候,使得朝廷只能招安。

之所以要招安,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朝廷无能,派了多少次大军前去征剿,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还损兵折将,丢失辎重,无形中给梁山泊提供了物资;其二就是宋江等人还是有点本事的,高俅、童贯等带领几十万大军也攻不下梁山泊。

108将大聚义之后,梁山达到鼎盛时期,高俅带领水陆十三万人马前去征讨,结果是大败而归。

连十几万大军都打不过梁山,那么,梁山到底有多少人马呢?我们直接来看招安时的情况。

宋江接受招安时,问过有没有人不同意,不同意的可以离开,结果直接辞去三五千人,暂且算他五千吧。

后来当宋江等人率领大军,驻扎在汴梁城外时,有一名大臣向皇帝建议,说了这样一番话:现今数万之众,逼城下寨,甚为不宜。但这里的数万究竟是两三万还是八九万?不得而知,根据古人的表达来看,应当不超过五万,若是八九万人则应表达为“近十万”。

当然,这名大臣终究是文臣,对梁山不熟悉,所以这个数字只是预估,不够精确。

梁山人马去征辽时,兵分两路,一路是宋军为首,攻打平峪县,引军三万;另一路是卢俊义为首,攻打玉田县,也是三万人马。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马未随行,比如水军等,但留下的是少数,可能只有一万余人。

这么看来,梁山原先人马约有八万左右。

征讨方腊时,再次说到了宋江和卢俊义,各带领三万人马,以及水军精兵五千,这样看来,仍然有6.5万人马。不过,在此之前,宋江在与辽国兀颜光作战时,曾经输过3阵,折了些人马,尤其是第二阵。

宋江军马,抵当不住,转身便走。后面架隔不定,大败奔走,退回原寨。急点军时,折其大半。——《水浒传》

三万人马,折了大半,至少也是一万五,加上第一阵和第三阵所折,至少有两万人。这就意味着,折损了两万人马,最后攻打方腊还有6.5万人。说明,之前约有8万人多。

再考虑到梁山还配备不少闲杂人等,比如家属、厨子、建筑工人等等,梁上总共人马估计约有10万。这可能也是高俅敢只带领十三万大军来征讨的原因。

10万人马,能征惯战的约有8万,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北宋时期,禁军属于国家主要军队,其他厢军、乡兵、藩兵则是守备。水浒之中虽说有八十万禁军教头,但事实是,到了宋徽宗时期,压根没有那么多人。1126年,六万金军兵临汴京城下,京城禁军加上各地勤王军队,加起来才三十万,京师的军队只有十五万左右。

这就意味着,梁山十万人马,足以与北宋朝廷对抗,毕竟当时还有王庆。田虎、方腊以及北方的辽国、金国等,宋徽宗不可能把所有军队调集来围剿宋江。

这是梁山好汉们不肯招安的原因,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实力与朝廷抗衡,若只是弹丸之地,万儿八千的人马,显然不足以抵挡朝廷大军。







8

诚邀,如题。这个问题有点意思,由于《水浒》的流行,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可谓在中国家喻户晓,比近代的历史上最大农民政权太平天国起义知名度都高。小说中的宋江遭到小人陷害,不得不落草为寇,逼上梁山,而后纠集一百单八将在梁山自成一家,佣兵数万不奉朝廷号令,那么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情况又如何呢?

北宋晚期,朝政糜烂,徽宗对外献币乞和,对内恣意搜刮,农人苦于深重赋税剥削,致流离失所。宣和元年,宋江等36人占有梁山泊,招募义军,聚众起义。旋率众进犯河朔(泛指今黄河下流南北一带)、京东东路攻陷十余郡城池,惩治贪官。徽宗命令知歙州曾孝蕴率军往讨。宋江避其锋,五月,宋江率众登岸后遭埋伏,船舶亦被焚,退路隔绝,战胜被俘,起义遂被镇压。

看来历史和小说还是不能混为一谈,那么宋江起义到底有多少兵马呢?

小编以为,规模不会很大,因为最初时宋江仅仅聚焦了36个首领,就算平均一个首领带领百人,也不过3000余人。据《东都事略》记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此时的宋江部队,不但数万官军数万都不敢与之战,军事力量还被官府看中用以平方腊,说明其部队实际上受到了政府的认可,除了战斗力强大以外,人数也有必定规模,估计也就万人左右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9

看看梁山泊的后勤部队。

梁山管钱的都是以前的大庄户:柴进、李应;打听消息

迎接宾客的有四个酒店,也可以做后勤任务,有八人,孙新,顾大嫂,朱贵、杜兴,李立、王定六,张青、孙二娘。

建造诸事的共16人,有杀猪的,盖房子的,造船的,养马的之类。也就是说26人负责后勤事宜,人数不少了。

再看梁山的人数,最开始王伦带着仅仅百余人占山为王,晁盖时期发展起来,重点来了,待到宋江一打祝家庄时,带着6000布兵600马队,粮草由郑天寿等二位把守小寨负责粮草。原文说村下三个庄园一共1、2万军队,祝家庄最大,此时宋江带下去的人至少是山寨的一半。

等到官军来剿,又收下至少2万人,保守估计,因为收下呼延灼5000、关胜5000,高俅、童贯的兵梁山未必敢大量收俘虏,少量还是有的,这一点存疑。燕青说梁山10万人应该是虚张声势,造声誉而已。

梁山巅峰时期应该就是征辽国之前,此时军马不掺杂官军,当时他们派10个左右将领带10000军走,大队人马驻扎,少说也有6、7万。基于之前燕青的夸口,梁山巅峰时期应该在7、8万左右。

后勤解决其实还是如开头,这些人各司其职,打仗时弱者运粮。

等到征方腊时,还有朝廷官员运输军粮。

10

第一个问题,梁山有十万之众,是书中明言的。

从书中叙述可知,柴进推荐林冲上梁山时,那里只还“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到宋江提议,让花荣、秦明及清风山众人上山时,晁盖已经通过招募,“聚集着三五千军马”。在梁山扩充过程中,还不断有江湖上的小山头前来归附。这些山寨都不大,最小的登云山只有八九十人,随着头领上梁山的不过二十人;稍大一点的桃花山、清风山、对影山、黄门山、饮马川,有三五百喽啰;比较大的少华山、白虎山、枯树山,有五七百喽啰;最大的芒砀山和二龙山,前者三千多人,后者一千多人。粗略估计一下,这些山头的人加在一起,大约在八千人左右。

此外,历次征讨梁山的官军,随被俘将领上山的也有不少。呼延灼丢下大军败走后,那三千连环甲马,连马带人全被捉去;五千步军尽数做了俘虏。关胜投降后,梁山“招安逃窜败军,又得了五七千人马”。至于更大规模的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后,梁山得了多少人马,书中没有说明。反正招安前,燕青在东京对洪太尉的说法是“梁山泊十万之众”

第二个问题其实更简单,谋财途径无非是抢劫土豪家产或州府国库。

王伦创业时的那几百人,打劫一下过往客商,基本就能过上“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强盗生活了。晁盖、宋江接手后,短短几年间,梁山人马猛增七八倍,一方面是延续打劫的既定“山策”,另一方面就要主动出击了。

宋江要打祝家庄,名义上是祝朝奉父子欺辱梁山,实际上是“即目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打下祝家庄后,除给村中几百户人家每家一石粮米外,剩余的“牛羊骡马等物”“粮十五万石”全部带回山上。此外,李逵灭了扈家庄满门,“把庄里一切应有的财赋,捎带有四五十驮”;梁山又骗李应山上,得了李家庄的全部家财。

曾头市的实力还在祝家庄之上,共有三千余家,养着“五七千人马”。打破之后,同样是“抄掳到金银财宝,米麦粮食,尽行装载上车回梁山泊”。大财主卢俊义上山时,也是“把应有家私金银财宝,都搬来装在车子上,往梁山泊给散”。

当然,来钱最快的还是直接攻打州城府县,去抢粮仓、府库。梁山打破的第一座城池是高唐州,“仓廒库藏,尽被掳去”;再打青州,“把府库金帛,仓廒米粮,装载五六百车”;大闹华州,“劫了府库钱粮”;杀入凌州,“劫掳仓库钱粮”;大名府是“五京”中的“北京”,财富更非他处可比,梁山“把大名府藏打开,应有金银宝物,缎匹绫锦,都装载上了车子,将回梁山泊仓用”,怕是有个十年都用不完。最后,打东平、东昌两府,亦是如此。

有了这些财富,梁山养兵十万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