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疆域在网上确实争议很大,为此经常引发汉明粉、清粉之间的互撕骂战,主要争议点是明朝前、中、后各时期的疆域面积变化很大,以及羁縻管辖区能不能算作疆域领土这两方面。
先来说说羁縻统治算不算疆域领土,我认为是算的,现今学界也普遍采用!古代没有当今的“领土”、“国际法”概念,我们就忽略这些区别,作习惯性通称。在中国古代,只要归顺,就算作疆域(领土),而臣服、藩属、册封等这类地方政权则也可按程度深浅来算作疆域或势力范围(一般是算作势力范围)。而羁縻统治是中国自汉朝以来几乎各个朝代都采用的对少数民族部落的特殊统治方式,是以归顺的形式接受中央统治管辖的。其实跟现代的“自治区”是异曲同工之理。由于这些地方是少数民族生活区域,为了方便管理、节约成本以及减少各民族之间相互摩擦,所以给了他们较大的自治自主权,驻军往往也较少,甚至不驻军。但也由于这个原因,当王朝实力强大时,这些羁縻区通常会比较安分顺服,但当王朝实力衰弱时,也最容易脱离控制或叛乱。在中国古代王朝,这是常态!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两千多年对少数民族边疆区的特色统治手段(也包括清朝),毫无疑问这就是疆域、领土!
那么说清了羁縻统治区的性质,再来谈谈明朝各时期疆域的大小!我们知道,明朝推翻了元朝,继承了正统,前期鼎盛时纳降西藏设乌斯藏、朵甘宣尉使司,朱棣时收东北设奴儿干都司,而新疆设有哈密卫等关西七卫,南到短暂收回的安南,疆域大约1000万平方公里(古代疆界模糊,尤其是羁縻偏远地区,不可能做到精确划线统计,只能大约估算,网上有些过于夸张的面积只是少数激进者、明吹的说法,没必要太去较真)。中期以土木堡之战后转入守势防御期为起点,疆域缩水至七八百万,西藏及东北大部仍在,且保持了一百多年稳定期。后期末年则相继失去对青藏、东北的控制,约还剩下350万,但仍然是名义宗主国!这就是明朝疆域变化的全貌。
对于一个王朝疆域版图的大小,我们通常用鼎盛期版图为标准,比如清朝的疆域也多是以中期全盛的1300多万为模板,说唐朝疆域也多以全盛的前期1200多万为基准,为何到了明朝就出现了争议而有以明朝末年的残土为基准了呢?是谁喜欢刻意忽略甚至压根不承认明朝中前期的疆域?答案只有一个:某些自感优越的满遗清粉喜欢这么干!
或许是清朝近代太过屈辱及不好的历史评价,让某些清粉们总想在其他方面找点面子回来,所以老想在领土贡献方面找优越感,你说清朝疆域大、比明朝大,没问题,都承认,但故意找黑明朝版图甚至完全否定中前期疆域就让人看不过去了,是个正常人都会很反感。对于有的人说“清朝留给后世1100多万,而明朝只350万”、“没有清朝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版图”等说法,我表示只能用短浅无知来形容!看一个朝代的历史要看全部,提疆域版图的时候要提全盛期的版图,而不是像某些清粉那样居心不良的只算明朝末年!假如明朝就亡于土木堡事变或者永乐末年,那这些人又怎么来算明朝的疆域?
自秦以来,中国从来都是领土政治大国,作为一个中央正统王朝的遗产又怎么可能只算残存疆域,他的正统继承权、中央王朝、天下共主位置、宗藩体系宗主等等这些才是最大的遗产、资产、法统!而这些都被满清完全继承了,岂止是明朝末年的350万残存疆土能概括?
不过,虽然清粉让人反感,但若真要说清朝对中国领土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不能否定,今天中国的疆域也确实是在清朝的疆域基础上演变而来,他的法统性很重要,现今我们很多领土主张都需要以清朝近代疆域法统为依据,毕竟他离现代最近。但同时也要指出,两千年来中国一向都是大国,今天的版图也是几千年的开拓积攒而来,新的王朝通常也都会开拓,各朝各代都有贡献。如果没有清朝,另一个汉人王朝接手相信也不会很小,但究竟多大终究是个未知数。历史无法重来,谁怎样如何假设、断言或贬低都没用。